Archive for January, 2004

维护一个清新优雅的、很COOL的论坛是大家的共同利益

Monday, January 19th, 2004

  我不是班主,但我还是想象“校长”似的说两句:  海归论坛是在INTERNET这个汪洋大海里难得的几个清新优雅的论坛。这里的人心平气和,谈天说地,交流经验,相互学习。也时时有喜笑怒骂,激励讨论,但大家态度幽雅,就事论事。用美国年青人的话说,这里大家都很COOL!  所以在这么一个很COOL的论坛里,最最重要的是什么?最最重要的就是COOL!这是一种作人的态度!  在这个论坛呆久了的朋友,大家基本上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COOL!偶尔有新来的,不太了解这里的情况,可能会讲出一些不太COOL的话,问出一些不太COOL的问题,怎么办?还是应该心平气和的回答人家,大部分人是会接受这份好意的。  当然也有部分人的人生态度和处事哲学和这个论坛是格格不入的。遇到这种情况,那么只能“话不投机半句多了”。我想那些朋友也会知趣,知道这里不是他们要来的地方,而去其他地方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我希望大家爱护这个论坛,维护一个清新优雅的、很COOL的论坛是大家的共同利益!  

《海归黄埔军校》课程《项目管理》第二章《项目融资》第二节《BOT项目融资》:房地产项目用得多

Sunday, January 18th, 2004

BOT项目的资金结构与资金来源 北京大岳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联化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中交技术经济咨询有限公司 1 BOT项目资金结构的概念   建设项目使用的资金主要有所有者权益和负债两大类。所有者权益是指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权利,如股份公司中的普通股和优先权。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的,需要资产或劳备偿付的债务,一般分为优先债务附属债务。投资总额中所有者权益和负债所占的比例构成了项目的资金结构。在BOT项目中,优先股和附属债力等,求偿权在优先债务之后的资金对项目成功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通常把这类资金归结为中间资金(Mezzanine Capital),因此BOT项目资金结构中包含了所有者权益,负债和中间资金三部分。  所有者权益是项目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在所有项目资金中它的求偿权是最低的。正常情况下,只有项目的其它义务全部满足之后才能考虑权益投资人的利益。如果项目失败了,任何求偿权都要优先于权益投资人的求偿权,若满足其它义务之后的剩余项目资产价值少于权益资本的初始值,权益投资人将受到损失。权益资本承受着比其它任何资金都高的风险,因此权益资本也被称为风险资金。当然,如果项目很成功,满足其它义务后的剩余资产价值必然高于初始权益资本,高出部分将归权益投资者所有。权益投资者承受较高风险的同时,若项目取得成功,将获得最大的收益。  在BOT项目中,特许期结束时项目剩余资产将移交宗主国政府,权益投资者,保能通过特许期内的收入获得回报,因此,有关合同条款应该满足投资者合理工的风险回报。  与权益资本相反,项目的优先债务是所有项目资金中级别最高的。根据预先制定的计划,优先债务具有对项目资产的第一求偿权,只有它得到满足之后才能考虑其它求偿权。在所有资金中,优先债务的风险是最低的,因此无论项目多么成功,其回报也只限于按照借款额应支付的利息。  与纯权益和纯债务相比,中间资金是一种比较灵活的工具,它兼有权益和债务的特点,其风险介于权益资本和债务之间。项目资金充足时,支付优先债务之后就将向中间资金支付,优先于权益资本的股息支付。如果资金不充分,中间资金将被当作权益处理,得不到支付,这相当于为项目提供了附加权益资金。中间资金的回报也介于权益资金和债务之间,其回报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获得高于优先债务的利率,第二是受项目的利润或资本收益,如优先购股权、可转换权或保证收益等。  2 BOT项目各方对资金结构的要求   BOT项目的资金结构直接影响权益投资者、债务投资者和宗主国政府的风险和回报,各方对资金结构的要求是不同的,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有助于降低资金成本,减少风险和促成项目。  股本投资者希望有BOT项目资金结构中负债比率尽量高一些,如果项目成功将获得较高的股本回报率,如果项目失败其承担的风险也较小。另一方面,较高的负债比率可使权益投资者保留一部分资金从事其它项目的开发。但较高的负债比率对债务投资者来说意味着较大的风险,因此,它希望资金结构中的负债比率尽量低一些。资本结构还将影响到项目公司的财务风险,较高的负债比率将会使项目公司的财务结构稳定性变差。   资本结构的高低既然影响了权益投资者和债务投资者的风险,那么它必然在回报中得到反应,最终影响到项目的资金成本。对政府来说,资金成本是一个重要的财务要素,它反映了政府将要为项目的产品或服务付出的代价。   权益资本的资金成本=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项目公司财务风险加大,风险报酬率将提高,权益资金资本成本将提高,其型态如图1所示。   对于债务投资者来说,在某一负债比率之内,债务的资金成本不变,达到这一点时由于项目公司财务风险的提高,债务资金成本随之提高,其型态如图2所示。   由于利润分配在所得税后,利息偿还在所得税前,而且权益风险大于债务风险,因此权益资金成本要高于债务资金成本,一般要高出10%以上。  项目资金成本=负债比率×债务资金成本+(1-负债比率)×权益资金成本  因债务资金成本较低,随负债比率提高,初始阶段项目资金成本将降低,负债比率超过一定比率后将开始增加,其型态如图3所示。最低资金成本所对的负债比率对政府来说是一种理想的资金结构。  通过分析可以看,项目的资金结构取决于债务资金成本和权益资金成本,后两者则分别取决于债务投资者和权益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因此降低和合理分配两者风险是降低项目资金成本,获得理想资金结构的有效途径。  3、BOT项目资金结构的确定   落实BOT项目的资金结构是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形成资金结构应该能够满足政府、权益投资人和债务投资人的要求,否则项目将无法实施。 一般说来,政府在招标文件中对投标人的财务能力要提出明确要求,包括资金结构设想、提供权益资金的能力和金融机构愿为其提供贷款的声明等。投标人的财务能力在资格预审阶段成为重要,它往往是投标人能否通过预审的决定性因素,在正式建议书中,项目资金结构,是测算项目取费的基础条件之一,后者是评标时的重要财务指标。  接受邀请的投标人作为可能的权益投资人,一般是由对BOT项目感趣的不同角色组成的财团。在投标阶段,还没有形成项目公司,这些角色要签定初步合资协议。协议将规定如何分摊可行性研究费用、雇佣咨询顾问费和其它前期工作费用,最重要的是协议将规定如果项目中标签字各方提供股本投资的数量,且根据需要各方应以备用股本或附加债务形式提供额外支持,保证项目融资成功,获得特许后,权益投资人要签定项目公司协议,除初始发起人外,权益投资者范围将扩大到一些被动投资人,项目公司最终权益投资人可能包括建筑商、供应商、宗主国政府或公用事业机构、运营商、证券投资人、机构权益投资人等。  在投标准备阶段,发起人就要和贷款银团协商,并认真进行可行研究,吸引贷款银团投资,争取得到贷款承诺。项目公司成立后,项目公司要与贷款银团签定融资合同,最后落实项目贷款。在典型的BOT项目中,商业银行辛迪加可能仅提供建设贷款,也可能提供长期贷款。项目在不同阶段的风险不同,所以BOT项目融资可能是分阶段的,在每一阶段融资包含不同的级别的优先债务和附属债务。项目建成并开始运营时项目风险开始减少,保险公司和退休基金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为项目提供长期融资在得到上述资金后项目公司可以全部或部分偿还成本较高的商业银行建设贷款。为了促成项目,债务投资人也应保证在项目超支,延期出现资金短缺等情况下为项目提供备用贷款或备用股本。  BOT项目资金结构的突出特点是负债比率高,一般在70—90%,而且是无追索或有限追索融资,这样贷款投资人将承受比传统贷款项目高得多的风险。如何降低债务投资人的风险是以合理成本获得借款,促使项目融资成功的关键环节。风险问题是极其复杂的,应该作为一个单独问题讨论,在此介绍两种与资金结构有直接关系的、能减少债权人风险的、有利于项目成功的有效途径:  第一,偿还BOT项目的贷款只能靠项目的资产和现金流量,BOT项目往往是基础设施项目,资产一旦建成便不能移动,因此贷款者最注重的是现金流量。政府在保证现金流量方面可以做这样一些工作:(1)为产品购买协议担保,保证政府代理机构履行该协议,保证正常运行情况下项目的现金流入;(2)保证项目最低现金流入如电力项目采取“或取或付”的方式,交通项目在交通量低于预测值时延长特许期等。现金流量有了保证,借款的风险就会减少,获得借款和降低借款成本的可能性都将增加。  第二,发挥中间资金的作用。对债务投资人来说,中间资金通过附加权益安全余量或附属债务增加了项目的信用,降低了优先债务的风险。中间资金有以下几种形工:(1)在项目协议中规定的在项目资金出现困难时,发起人提供部分备用股本或附属债务;(2)在特许协议中规定的在项目资金困难时,宗主国政府附属债务形成为项目提供紧急贷款用以偿还优先债务;(3)在融资协议中规定的债权人在项目资金困难时为项目提供附属贷款或备用股本。有了这些中间资金,就可以保证项目在资金困难时度过难关;这对项目成功是极其重要的。  4 BOT项目的资金来源   BOT项目得到较快发展的情景有两点:(1)八十年代初席卷世界的债务危机使发展中国家主权贷款受到了限制;(2)同期国际建筑市场萎缩使建筑商业务量减少。因此,BOT项目的初始权益投资人是国际建筑商,初始债务投资人是国际金融机构。BOT项目发展到今天,其权益投资、债务投资和中间资金是很广泛的往往分别由不同的投资者提供,有时一个投资者也可以提供一种以上的资金。  1.权益资金来源  项目最初的权益投资人是项目发起人或其它感兴趣的主动投资者,包括建筑商、设备供应商、产品购买商、政府、企业等。这些投资人如果对项目失去兴趣,可以退出。如果需要,权益投资人可以增加一些被动投资人如机构投资者(例如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互助基金)和资金市场上的普通公众。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作为补动投资者意味着他们将不参加项目的开发、管理和运营,他们的投资只用来增加项目所需人的权益资金。  最近在拉美和亚州出现了几种专门投资于基础设施的专家权益基金,是根据这一地区经济高速增长需要大量资金建设基础设施的情况设立的。这种基金与其它基金和机构投资不同,他们精通基础设施,希望得到比被动投资者更高的回报,因此他们具备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队伍在BOT项目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作为债务和中间资金来源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传统的债务资金来源,有时也是中间资金来源。商业银行的行为在于篡取存贷利差,而不是获得资本收益,因此商业银行不进行股本投资,强调贷款的回收。多数商业银行提供中短期浮动利率信贷,贷款期一般三到五年,最长不超过七年。商业银行极少提供长期贷款,即使有也要对借款者的负债进行严格限制。  BOT基础设施项目一般需要长期借款,商业银行的特点是不合适的。因此,BOT项目发起人寻求其它资金作为项目的长期融资来源,而使用商业银行贷款作为流动资金和建设资金来源。  商业银行贷款和特点是比较灵活,设计满足需要的信贷结构比机构投资者容易,而且在项目出现故障时不是简单地强近借款者破产,而是和借款者共同寻找解决总是的的办法,重新安排还款计划。同时,商业银行也注重贷款的安全结构,且在某种程度上对项目实施施加影响。商业银行在BOT项目融资中发近着重要作用,在时候商业银行贷款是项目优先债务的主要组成部分。  3.提供债务融资的出口信贷机构  出口信贷机构是BOT项目长期信贷的重要来源。出口信贷机构一般是国有的,其提供贷款的目的是促进本国出口。出口信贷量比较大,还可能有补贴,是很适合为基础设施项目长期融资的。但出口信贷一般要求购买本国设备,且要求政府担保,这使采用无追索方式的BOT项目融资使用这种资金受到了限制。同时,有些出口信贷机构,如美国进出口银行和日本进出口银行,不需要发展中国家作主权担保,这些进出口信贷在BOT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提供权益资金、债务资金和中间资金的双边和多边机构  发展中国家经常从双边和多边机构融资,如美国国际开发机构、加拿大国际开发机构、英国海外开发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这些机构提供的资金是长期的,可达二十年或更长,但只能提供给政府或由政府提保的机构。双边机构提供的资金还可能要求购买资金提供国的商品。政府或其被担保机构可以把双边和多边机构得到的资金作为权益资金投到BOT项目中去。  为了促进私营经济的发展,有些双边和多边机构也为BOT项目提供债务资金,权益资金和中间资金。这些机构包括国际金融公司(IFC)、亚行私营机构部、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商人银行部、英联邦开发公司,这些机构提供给私营机构的资金是无补贴的商业性贷款,因此不附加条件,期限比商业银行贷款长。  5.提供债务、权益和中间资金的机构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指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投资基金。与商业银行不同,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是长期合同存款,因此,机构投资者可以提供长期合同存款,因此,机构投资乾可以提供长期信贷、中间资金或纯权益资金。机构投资者注重项目的前景,而不是项目的短期还贷能力。但是,机构投资者与项目发起人不同,一般不参与项目开发,也不参与项目的管理和运营,因此,他们不承担项目的开发和建设风险。机构投入的资金一般要在项目施工结束运营开始时注入项目。  为了吸引机构或个人投资者参与发燕尾服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的权益投资,成立了很多权益基金。这些基础设施权益基金通过对多个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组合投资降低风险,获得比工业化国家更高的回报。其中有些基金提供混合融资,如权益、附属债务和完工担保等。  除上述资金外,国际资本市场和当地货币资金也可能成为BOT项目的资金来源。  5.BOT项目的财务计划项目公司应根据项目的成本费用和完工进度制定财务计划,不仅应作好产权、债务和中间资金的比例安排,而且应作好各期资的周转安排。财务计划就作到优化各种资金的利用,保证项目资金结构的稳定和项目的顺利开发。  BOT项目的总投资构成包括:(1)投资前费用,指建立项目概念和初步,项目设计所发生的费用;(2)招投标费用,指政府准备招标文件和发起人准备投标文件以及双方进行谈判所发生的费用;(3)项目开发费用,指在初步项目,设计基础上进行可行性研究等所需的费用;(4)建设费用,指项目进行土建施工、设备购置和安装所发生的费用,是总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5)运营费用;(6)移交费用。  项目投资前费用和开发费用在项目运营前不会有任何结果若项目失败则可能无任何回报,因此其资金来源是发起人提供的风险资金。项目公司成立后,投资前费用和开发费用计入项目的权益资金。  招投标费用由政府和发起人分担,政府承担预可研和准备招标的费用,发起人承担投标费用,发起人的费用在项目公路成立后计入权益资金。有时,根据合同安排,发起人获得特许权后要部分偿还政府发生的招标费用,或者政府为减少发起人风险可能为发起人提供部分补贴。  项目建设开始之前,发起人已经获得了特许权并成立了项目公司,项目所需的所有债务、产权和中间资金都已落实。在施工阶段各种资金的支付顺序为:(1)发起人注入部分权益资金;(2)商业银行按与权益资金的比例注入贷款,在发达国家贷款可能先于权益资金注入;(3)同时,双边机构和出口信贷机构注入购买设备或服务所需要的资金;(4)在建设工程结束后运营工作开始前,项目风险开始减少,机构投资者的长期债务、产权和中间资金开始注入,偿还短期商业银行贷款,等于为项目进行了重新融资。  一旦项目开始运营,BOT设施就需流动资金,项目公司的内部资金和商业银行短期贷款是流动资金的主要来源。  特许期结束时,如果项目协议要求BOT项目移交时必须处于有效的物理和财务状态,那么使设施处于这种状态所发生的费用由项目公司支付。如果移交以设施的自然状态为基础,那么使设备达到有效状态的费用将由接管项目的机构支付,有时,按照合同,接管BOT项目的机构应该向项目公司支付一定款项。  6 BOT项目资金结构案例介绍   1.菲律宾Pagbilao热力发电厂项目的资金结构Pagbilao电厂是一个BOT项目,其规模为2×350MW。1991年9月签定特许协议,1995年四季度投入运行。项目发起人是香港HHL和它的全资子公司HEIL,IFC和ADB作为被动权益投资者加入了项目公司。项目公司HPPC负责项目运作。项目总投资为88800万美元,其中:
电气和机械设备 53500万美元土建工程费用 16650万美元法律和专业费用 […]

VC系列:一个工程师眼中的风险投资家--这是当年网上很流行的一篇文章,我几年前看过今天终于找到了,推荐给大家

Sunday, January 18th, 2004

一个工程师眼中的风险投资家
蓝鸟编译
译者语:不知从何时起,VC的意思突然变了,它不再表示编程工具VisualC++的缩写了,而成了风险投资的代名词,这个有趣的变化直接折射出了风险投资家和工程师力量对比的此消彼长。工程师和风险投资家需要合作,但也存在利益冲突,这种微妙的竞合关系演绎出了一幕幕悲喜剧,苹果、网景、雅虎都曾借助风险投资的力量过的滋滋润润并称霸一时,这是VC温情和可爱的一面,但王志东、王峻涛、祝剑秋等却被VC整的遍体鳞伤,于是就有人打抱不平,批评VC的残酷和逐利本质。
赞美也好,指责也罢,VC仍是按照自己既定的原则行事,工程师也仍免不了频频求助于VC,毕竟,双方都互相需要对方。
本文作者Nick Tredennick是一名美国工程师,他与VC打过十多年的交道,爱恨情仇,皆体现于文中······
我第一次跟风险投资家(VC,venturecapitalist)打交道是在1987年,当时对他们的印象不是很好,但在跟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却发现了创业公司暴露出的很多普遍性问题。自那之后,我参与创办了30多家公司,做过创始人、顾问、工程师、管理人员以及董事,那比过去仅仅充当“媒人”(为做技术的工程师与有钱的风险投资家结成“姻缘”而“穿针引线”)要复杂多了,在从事这个行当的过程中我自然也形成了一些观点和看法。
现在,很多书和文章都在称赞甚至歌颂VC,但我在这里想从一个工程师的角度谈谈对VC的认识,或许这篇文章看起来有些诽谤VC的意味,但我并不是故意戴上有色眼镜去评判他们的,我只是客观地描述自己的感受,我也并没有试图去改变人类的本性而希望他们改变自己的风格和原则。
实际上,工程师是属于弱势群体的,VC知道如何对付工程师,但工程师并不知道如何对付VC,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VC就是利用这种优势“欺负”工程师的,他们的目标是将风险基金投资者和自己的回报最大化,而不考虑工程师的利益。但工程师也有自己的强项,他们是解决技术问题的高手,如果在此基础上再了解一些操作风险投资的知识,他们就可以得到相对公正一些的待遇,但我不会在这里提供详细的办法,那些内容足够写一本书了,我在本文中只是想唤醒工程师,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尴尬地位。
看清VC的本质
VC是联系富有的投资者和技术人员的桥梁,一般情况下,工程师在创业初期都需要求助于VC,那是吸引投资最直接、快速的办法。别的选择当然也有,例如,你可以依靠自己原来的积蓄,但你很可能没那么多的钱;你也可以找朋友或家人集资,但那是以友谊和亲情为风险的;你也可以寻找“天使投资人”,但那可能要耗费很长的时间,时间成本相当高。
VC相互之间联系很密切,他们有自己的交际圈子,并且还比较封闭,事实上,如果没有私人推荐或介绍你是很难受到VC青睐的,希望VC从成千上万份商业计划书中看中自己的想法是很天真和幼稚的。
VC不会签署保密协议
如果你认为VC非常守信用、不会泄露你的任何秘密,那你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傻瓜,告诉你吧,VC绝对不会跟你签署任何保密协议,在跟你打交道的过程中VC始终处于有利的地位,他们可能很喜欢你的创意,但却想资助别的人去做。我至少有两个朋友在跟VC接触的过程中受到了欺骗,VC跟他们谈崩之后拿着他们的创意资助了别人。
第一个例子是明显的剽窃行为,我的朋友约翰起草的商业计划书中很多内容竟然被复制到了VC资助的另一份计划中,约翰起诉了那家风险投资公司,最后赢了官司,获得了一些补偿和精神胜利,但却彻底失去了生意,而剽窃了约翰创意的那家创业公司后来上市了,融到了一大笔资金,给VC赚了很多钱。约翰的遭遇还不算很糟糕,更多的情况是,企业家根本就没有时间和足够的证据去起诉VC,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家拿自己的东西去赚钱。另一个朋友彼特也被VC坑了一次,他跟几家风险投资公司打交道时,有一个VC多次派专家到彼特的公司考察技术情况,彼特从另外VC处获得投资之后却发现,那家投资公司让他们自己的专家推出了同样创意的项目。
VC喜欢跟风
现在的电子科技产业越来越像时装和玩具业,时尚成了非常巨大的驱动力,各种各样的新编程语言、设计技术层出不穷,就连高科技公司赚钱的商业模式也曾经一度走时尚路线。其实,VC是最疯狂的时尚追星族,什么热门他们就追什么。如果一家大名鼎鼎的风险投资基金投资开发一种可配置的电子织布机,那么别的VC也会跟着投钱。VC喜欢随大溜,某个领域要么就是得到很多投资,要么就是得不到任何投资。如果你很擅长在时尚的潮流中轻舞飞扬,那么得到VC投资的机会就非常大,但如果你的创意过于新颖而显得太与众不同,那你得到投资的难度就非常之大。
VC不懂技术
一般来说,VC并不懂技术,尽管有的还是学工程毕业的。拥有工程学位只是一个起点,如果你设计并制造某种产品,你就会成为工程师,如果你从事职业方面的工作,你就可以成为一名管理人员或风险投资家。硅谷的VC技术背景是最好的,你的公司离技术产业中心越远,投资者就越不注重技术含量,他们是以钱为中心的。
如果VC看不懂你新奇的创意,那么他们就会抛弃你,他们主要关注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如跟技术不太相关的营销策略和增长预期等。
专家不专
如果VC对你的创意很感兴趣,他们至少会派一名“专家”对你的项目进行评估,别以为这些“专家”很牛,其实他们并不了解前沿的技术细节。
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创业公司,该公司对设计防火墙有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想法:使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以线速度工作。线速度就意味着没有缓冲,不需要对数据进行存储,所以就没有必要使用微处理器和IP地址,安装简单,管理也简单,但这跟专家们以前见过的防火墙实现机理太不一样了,即使可编程逻辑器件公司也不懂这是怎么工作的,在他们看来,不用微处理器和IP地址去设计防火墙就如同制造没有引擎的汽车一样荒唐。很显然,这家公司没有得到投资,创始人不得不回大公司工作去了,这个结果对谁都不好,产业界少了一项创新,技术进步也被耽误了。
VC不承担风险
VC被翻译成“风险投资(家)”,所以一般人都认为VC在投资时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什么风险可承担。VC创建投资基金主要是为富人管理钱,出于对投资者负责的基本原则,他们做投资决定时也都非常谨慎,几近于胆小般的保守,一家大型投资基金在对一个项目做大额投资时,必须确保它的创意非常之好,并且有过成功的先例。一般来说,VC很注重以前的历史记录,他们喜欢那些赚过大钱的团队或创意,这就如同好莱坞宁愿制作一些成功影片的续集也不拍摄新的原创电影。
VC创建投资基金之后,对出钱的投资者收取管理费以及“分成”,分成一般是投资获利的20-30%,这就决定了VC从事的是几乎稳赚不赔的买卖。投资基金一般会投资好多个不同领域的公司,所以风险也被分散了很多,有时VC还是创业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可以从投资的公司中获得股票期权,这样一算,VC基本上没有任何风险。
有钱的投资者倒是承担了一些风险,虽然通过合理的投资组合结构风险可以降低很多,但毕竟还没有完全消除。真正承担最大风险的是那些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工程师,他们为公司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脑力劳动甚至感情,成功了,VC得大头,失败了,自己几年的心血就会付之东流。
VC出手很阔绰
假如你的公司需要很多钱,比方说是1亿美元,那么你比具有同等回报率只需要100万美元的公司获得投资的机会就大,因为那些管理几十亿美元资金的投资基金比较喜欢大项目,他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和人手去管理成百上千个100万美元的小项目,甚至连500万的项目他们都不屑于做。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你只需要几百万美元,得到投资的机会就比较小。
串通一气的VC
对于项目的评估和定价,VC们会经常互相通风透气,他们经常搞聚会,讨论一些侯选公司的投资以及定价,定价主要涉及股票总股本数和价格,这些都会在VC给创业公司的“条款单”中表明。VC遵循自动优化的原理,他们不会在某一产业的特定领域投资六七家公司,一般只会将投资目标个数限定在两三个之内,一方面防止自己的利益集团互相竞争,另一方面要确保个别企业取得成功。这样做当然有很多负面影响,最大的一点就是限制竞争从而限制了创新活动,减缓了技术进步。
而我们知道,在自然界,充满竞争的环境可以培育更健康、更有活力的生物体,对于当前的高科技产业来说,竞争也是非常有益的“基因突变”,竞争减少只会造成死气沉沉的局面。例如,在硬盘领域,在41家公司在争夺市场份额,硬盘在技术方面取得的进步非常明显,相比较而言,只有三家主要制造商竞争的软盘领域几乎是停滞的。我倒并没有谈论市场大小或市场机会(硬盘业务相比于软盘业务),我只是在说竞争和创新速度之间的关系。
VC不会明确说不
如果VC对你确实感兴趣,请放心,它肯定会给你打电话的,最后还会给你一张支票,但如果它对你不怎么感兴趣,你就不会得到答复。长时间的沉默就意味着拒绝,VC很狡诈的,他们不会明确对你说“不”,那样就相当于鼓励你再到别的地方找钱,对VC来说自然不好,他们最希望的就是你一直在吊在一棵树上。VC有时还抱着“等着瞧”的态度,因为时尚是经常改变的,技术人员也会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产品,或许下一年你的提案会更好一些。此外,VC还想从你那里得到更多的启示,将创新的思想添加到其他创业公司的计划中去。
如果VC知道你还有其他选择,他们往往会这样欺骗你:“我很想跟你做这笔交易,但我需要一些时间再找些合伙人来。”“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以便于得到专家的意见。”“我们非常希望对你投资,但现在我们正在清算一个5亿美元的基金,那会占据我们所有的时间。”“过几天我给你打电话吧。”
而一旦你没有别的选择之后,他们就掌握了操纵你的主导权。
VC收养的“宠物”
在VC眼中,“宠物”就是“派驻到创业公司的执行管理人员”。很多风险投资公司都储备有大量的管理人员,即使没活干的时候一个月也可以拿到一两万美元,这个数字对一般的工程师来说还是相当高的,但只够他们这种人在圈子应付饭局用。“宠物”在管理创业公司方面有很丰富的经验,平时主要是做顾问。当VC准备向你的公司投资时,他们的“宠物”会详细盘问你公司管理团队的经验,不用担心你的团队不够好,VC会再给你配备必要的人员的,他们会给你派一个新的CEO,把你们原来创业的那帮哥们全换掉。
你的创意,你的工作,他们的公司
一般来说,VC派来的CEO会得到10%的股份,指派的董事会成员每人也会有1%的股份,整个公司技术团队最多只能得到15%的股份,剩下的全归风险投资公司,以后再追加投资时公司技术团队的股份还会被进一步稀释。VC控制着创业公司的董事会,他们可能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到公司参观一次,听公司管理人员做报告,发布指示,提供建议,以及收走一些个人股票期权(唯一可能例外的是CTO和主管技术的副总裁)。总之,VC控制你的公司,你和其他的工程师只有干活的份儿。
我曾认识一家公司,它在一年前得到了一笔估值不错的投资,该公司当年业务增长迅猛,开发出了新的产品,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的目标,同时也按照计划花掉了所有的钱。它后来又需要钱的时候,投资环境已经变了,去年的主要投资者不愿再对该公司股票进行“定价”,也不愿“率先”做下一轮投资。“定价”是对股票价格和公司价值进行评估,如果把公司看成是一个馅饼,就相当于把它分成很多个小片(股票),一个投资者“率先”对下一轮中的一大块股份给出价格,其他投资者也跟着他出价,到头来,工程师只是VC手中的玩具。最后的结果是,在后一轮投资时这家公司价值评估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
后来投资者又准备撤资,于是要求对前一轮投资重新谈判,他们说,“鉴于这一轮估值比较低,我们觉得上一轮估值偏高了,所以我们希望得到更多的股份以弥补上一次投资时的损失。”假如是企业家做假了,那么对上一轮投资进行重新谈判是合理的,但问题是,他们执行得很良好,不过,VC可不管这些,他们想反悔的时候就可以收回以前的承诺。
再想想另一种情况吧,假如工程师处于有利的地位,VC就会经常这样说,“考虑到市场发展状况,你的创意显然比我们刚开始预想的更有价值,所以我们觉得应该将上次投资所得的股份返还一半给你们。”
但可惜,这种情况根本不存在,所以,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企业家属于弱势群体。
工程师是价值的创造者
VC善长玩资本游戏,但不懂技术,企业家懂技术,但没有钱,每个创业公司的技术都有自己的特色,但资本知识却适用于所有的创业企业。VC并不关心某项技术,他们捕捉机会只是为了赚钱,所以VC运做资本时往往并不注重有价值的技术,例如,一年前VC发了疯般地抢着给互联网公司投钱,但今年他们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使你能制造出星球大战的运输机,他们也可能对你没有兴趣。
这不是技术或个人问题,而是金融问题,在VC看来,工程师以及他们的创意只不过是商品而已。风险投资公司可以压榨技术团队,因为他们能,而VC觉得那样做是在履行其为自己和基金投资者创造最大利益的责任。
但实际上,工程师不是商品,减少工程师的股票份额可能适得其反:他们士气受挫,生产力就会受到损害,最后他们走人,公司完蛋。
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电子产业革命是工程师而不是管理人员所创造的,VC可能很不欣赏这一点。摩尔定律和技术天才的智慧是电子革命的驱动力,对产品需求的巨大市场则积累了足够的动能,这股力量使如此之强大,以至于管理人员的决策根本无法影响电子革命前进的步伐。
说到底,一句话:工程师是财富的创造者,VC只是受益者。
解决之道
创造未来的工程师应该得到公正的待遇,但现在他们却还没有,要改变这种状况,我有三个建议:
首先,富有的工程师应该考虑投资创业公司,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自己应得的股份。你不一定非要像盖茨那么富有才行,只要有100万美元以上的净资本,或者收入能达到最低限制,就可以成为“资格投资者”而参加创业公司的前期投资。现在,百万富翁俱乐部的会员越来越多,很多工程师都挤身其中了。
如果你是一名资格投资者,最好做创业公司的的天使投资人,对其提供种子资金或做前几轮投资,但要把握自己的投资力度,如果你赔不起太多的钱,就少投一些,因为早期投资的风险是很大的。创业公司需要你的钱,更需要你宝贵的建议。资本充裕,创业公司增多,技术进步就会加快,创造的财富也就会相应地增加。创造的财富并不仅仅指赚钱,同时也反映在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上,当然,那是题外话。
第二,工程师应该联合起来结成风险基金。创业公司需要很多天使投资,更需要组织良好的天使投资基金。我很希望看到工程师运做几十个1亿美元规模的风险投资基金,他们主要在种子期和下一轮(A轮)进行投资,提供原始资金和建议,并接受专业财务人员的指导,他们将代表一股区别于传统风险投资公司的新生力量。
第三条建议是,我非常希望看到一家工程师运做的公共风险投资公司,它向公众出售股份以募集资金,然后把募集来的钱用于投资创业企业,并不一定只有钱人才能玩投资,只要购买股票,任何人都可以投资创业企业,这样的公司更了解技术和工程师的需要,投资效果也会更好。

《海归黄埔军校》课程《美国、香港和其他国际资本市场介绍》第一章《美国股市介绍 II》:美国股市马后炮

Sunday, January 18th, 2004

美国股市马后炮  (转贴)·敏嘟噜·   “马后炮”是中国象棋中的一个绝招儿,就是在马的后边摆个炮来将军,这使对方的老帅躲得过炮却躲不过马。后来这一著名的招术被借用成反意来描述那些爱在事后议论道理以显示自己智慧的人,或说是“事后诸葛亮”。因为在美国股市上亏了钱,特别是以经济学家的身份给朋友建议如何在美国股市上投资使朋友们也亏了钱,我还真忍不住要给美国股市玩儿个“马后炮”。   几年来,美国股市借着高科技工业的迅速发展而高涨起来。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纳斯达克系统被起用以来,纳斯达克指数可真是长疯了。一九八四年底,纳斯达克指数只有二百五十点左右。大约用了七年的时间,到一九九一年中,纳斯达克指数翻了一倍, 到达五百点。四年之后,到一九九五年中,纳斯达克指数又翻一倍,到达一千点。三年之后,到一九九八年底,纳斯达克指数再翻一倍,到两千点。一年多后,到一九九九年底,纳斯达克指数还又翻一倍,到四千点。几个月后,2000年3月,美国股市高涨到了一个极大点,纳斯达克指数高达五千多点!然后,纳斯达克指数像破坝而出的洪水一样狂泄而去……到今年三月,纳斯达克指数下跌了百分之六十,为两千点左右。有人说美国股市跌到底了;有人说美国经济目前只是走向经济萧条期,真正的萧条还在后面。许多像我这样的个体投资都在痛骂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主席阿伦·格林斯潘,因为几年来老阿伦一直在告诫投资者不要把全部资金压在那些经营因特网这一新兴事物的企业上,还说美国许多高科技公司的股价远超出其实际价值,而且通过提高银行利息率来打击股市疯狂的上升趋势。结果股市真的夸了下来,确切地说是纳斯达克所代表的电子高科技行业的股值贬下来了,而且贬得很惨。其实也才不过跌到两年前的水平。老犹太阿伦 没有说错,这两年来,电子高科技行业的股值被每日买卖股票的小财主们给抬得太高了。   这些年来有不少“日炒股者”因为赚了钱而认为自己是炒股专家。一次,我遇见几位美籍华裔工程师在一起大谈股票,其中一位说他在一本炒股教科书中发现了一个可以跟踪和预测股价的数学模型。他用这个模型已经预测了某种股票几次大的浮动。我是研究计量经济学出身的,现在大学教金融市场这门课,我还没有听说过有什么数学模型真正可以预测某种股票价格的升降。如果有人说他的方法灵验,那就是吹牛皮;如果这人真的相信自己的数学模型,那他就是一个傻瓜。   许多年前,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们曾做过这样一个股市投资的试验,两百名工商管理硕士生为一组,每天模拟买卖股票;另一组是二十个猴子,每个猴子面前有 两个按钮,一个是买,一个是卖。猴子每按一次钮就可得到一个香蕉吃,猴子按钮完全是随机行为。一年下来,工商管理硕士生们的平均盈利额与猴子们的平均盈利额没有什么差异。于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们认为在股市上个人炒作的短期行为没有理论 意义上的优势。投资者应该以长期行为为主,即买了股票候着。   如果某人真的能够总是在短期炒作股票中盈利的话,这个人必然有渠道获得企业的内部消息。在美国,利用企业的内部消息来炒作股票是违法行为。   美国几个著名的股市投资家都是搞长期行为的,而且以企业的实际价值为参数。投资与投机不同,投资是尽量减少风险、保证稳定盈利;而投机则是在最大的风险中谋求 最大的利润。按投资的规则办,盈利是肯定的,只有时间问题。按投机规则办,大部分人必然失败,只有极少数人可获成功。问题在于没有任何投机者认为自己是属于那大部分人必然失败的人之一,结果自己往往成为一个失败者。   为了减少或避免风险,美国的经济学家和金融学家发明了“共同基金”这种股市投资方法,即把个体投资者的资金汇到一起,购买股市上许多公司的股票,并且长期拥有这些股票,即使某些股票价格有下跌,另一些股票价格还有上涨,平均下来风险就小多了,这样若干年后,就可得出个稳定的增长率。发明“共同基金”投资方法的两名学者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有人说,由因特网技术和应用所带来的信息革命使股市真正对广大股民开放了,华尔街发生什么事全世界马上都会知道,华尔街的老板们所掌握的信息都可在网上查到,在新的信息时代里,投资者无论是大亨小资还是先来后到,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种说法是不够自知之明的。试想想,你个人炒股再精明,怎能胜过华尔街上那些犹太金融大亨?就算在智力上你与犹太金融大亨相同,你还有五点不如他们。第一,他们是学炒股专业的,你能比他们的金融知识多吗?第二,他们在股市上耍了几十年了,你能比他们的经验多吗?第三,他们坐镇华尔街,可随时与各行业的大户交谈,你能比他们有更多的股市信息吗?第四,他们掌管着各大银行、共同基金和投资公司,你手中的资金能与他们的雄厚资金相比吗?第五,他们耍的是别人投放来的钱,无论股市涨跌他们都可收银,越玩儿越潇洒;而你炒作的资金是用自己的血汗挣来的,赢时你兴奋,亏时你会心痛,你越炒越紧张,越紧张就越容易失误,越失误就越着急,越着急就越容易冒险,越冒险就越可能亏得分文不剩。   有些朋友问我,他们应该投资哪些股票,我说应该去投资那些高科技行业的领头企业的股票,而且是长期候着。我的理论是,高科技行业是未来,特别是那些领头的大企业,不会死亡,只会发展,所以一定会是高利润的。一百多年前,道琼斯指数刚被引用时,其中囊括了美国最大的二十家企业。现在道琼斯指数中包有美国最大的三十家综合性企业。以前的那二十家企业中只有一家目前还在道琼斯指数中,这个企业就是通用电气公司(GE)。为什么呢?因为通用电气公司是那时高科技行业的领头企业,所以它至今还能遥遥在上。而那些工具大王、铁路大王、钢铁大王什么的都日落西山了。   那么什么是美国的高科技行业?我以为有三个行业(除不盈利的航天工业以外):计算机互联网,宽带通讯,生物工程。其实计算机互联网和宽带通讯是很相关的。我不懂生物工程,对计算机互联网和宽带通讯知道一些。   几年前我教“金融市场”这门课时,要求学生们自己设计一个共同基金,并跟踪股市,模拟经营。我让学生们选不同的行业来做,有个坦桑尼亚的学生在我的指导下选了十个计算机工业里的领头企业。一个月后,这个学生来找我,问我他是否可以把钱真的入他所选的某个企业的股票上。我说,如果有多余的钱,当然可以;但如果把明年的 学费投进去,就不应该了。他问我是否对美国经济有信心?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他又问我是否对我帮他选的那些企业有信心?我的回答还是肯定的。于是他走了。一年半后他从我们学院本科毕业时,穿着一身高级毛料便服来与我告别,说他要去另外一所较好的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对我说我是他所遇到的最好的老师。后来他的朋友告诉我,他在上我的“金融市场”课时把他父亲给他积攒的学费都压到戴欧计算机公司(DELL)的股票上了,结果他发了,不但有钱完成本科学位,还有足够的钱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还到处跟别人讲我是他所遇到的最好的老师。   前年股市疯涨时,有朋友让我推荐几个股票,我说塞斯寇公司(CSCO)是个好的选择,因为这个公司是网络通讯行业的领头企业,网络通讯行业正是发展的时候。我的朋友买进了塞斯寇公司的股票,结果发了。我因此觉得自己很懂股市。去年股市开始下跌时,有朋友让我推荐几个股票,我说哲递爱斯优公司(JDSU)是个好的选择,因为这个公司是做光纤通讯部件的领头企业,光纤电缆通讯必然取代现有的金属电缆,全世界都要这样做,而且世界各地铺光纤电缆都要从哲递爱斯优公司买部件,这个企业没有什么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我的朋友以每股一百元的高价买进了哲递爱斯优公司的股 票,结果是该股价大跌,跌到每股九十元时我的朋友打电话来问我是否该抛出去?我说投资是长期行为,候着不卖,如果还有钱,就该再进些股。该公司的股票现价为每股二十元左右!幸亏我的朋友都是通情达理的人,亏了钱也没有打电话来骂我。   近来我一直在想,股票亏得这么惨,是因为我什么地方想错了?想来想去,只能想到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经济有好的时候,也有坏的时候。经济腾飞时,股票怎么玩儿就怎么赚,不过是赚多赚少的问题;经济衰退时,股票怎么玩儿都是亏,不过亏多亏少的问题。如果有朋友再问我面对股市低潮时该怎么办,我想我还是那个“买了候着” 的老主意。   就按目前的股市低潮来算,这十几年来纳斯达克指数也翻了十番了!为什么纳斯达克指数能如此膨胀呢?我想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以计算机行业为主的高科技工业的迅猛发展,使企业的真实价值大大提高;另一个是投资者对这一行业发展的期望更高,把更多的钱压在这些企业的股票上,使股票价格超出了实际价值。   从一方面来看,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就像早年的铁路和后来的公路一样,为整个经济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这是一种电子路,运送电子信息。这个电子路系统通往各家各户的电脑,通往每个企事业的计算机终端,为传递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既降低了传递信息的成本,又加快了传递信息的速度。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的因特网站如雨后春笋,多生乱长。为了与旧有行业竞争,许多因特网站们为用户提供免费服务(支持这种免费服务的资金来自投资者),既然是免费,需求无疑会剧增 ,给外界一个欣欣向荣的虚假局面。于是更多的资金投了进来,因特网站要扩大,各户电脑运算速度要提高,通讯线路要加宽,等等。各方用户们对相关软件和硬件的需求都有增加,生产各类软件和硬件的企业也大大地增加了盈利,这些企业的股票价格当然也大大提高了。信息产业由此搞得热火朝天。与此同时,也埋下了经济衰退的伏笔:领头的因特网站行业什么时候才可以赚钱?   从另一方面来看,近二十年来美国的对外贸易一直是逆差,也就是出口小于进口,而且是出口量远不如进口量。由于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特殊地位,美国可以用纸做的货币来支付其贸易逆差。一个非洲的穷国很想买外国货,也想用他们本国印刷的纸来支付进口,但没有任何国家愿意接收他们印出来的花纸,他们若想买别国的东西就必须支付黄金。日本的一些经济学家一直在偷笑美国人把自己的市场敞开,让日本企业随便赚钱。而美国的经济学家也在偷笑日本人不断地把上等的汽车和电汽用品运给美国人民,领回的却是美国政府印刷的特种绿纸。亚洲许多新发达起来的国家都在学日本,把自己生产出来的最好的产品送给美国的穷人用,使美国穷人过上等人的生活,而领回的却是美国政府印刷的特种绿纸,或说是美国政府对未来的许诺。这些国家不想卖美国货吗?不是的,他们是想买自己生产不出来的那种高科技产品或先进武器。而美国的政策是为了保护美国在科技和武器上的领先地位,这类产品基本不出售,要是出售的话也是有条件的、很有限量的、价格很昂贵的。于是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都存储了大量的美元。据一九九七年的统计,美元总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在外国人手里。这些美元既买不到各国真正想要的美制产品,又不愿花在像可口可乐那种美制甜咖啡水上,所以只好收藏着。但长期收藏美元也不是个事情,因为美国有通货膨胀,会使美元贬值。为了保值,这些美元就来到了美国的金融市场。结果又让美国的金融大亨们打劫了一次,许多外边来的资金都被堆到那些还未盈利就上市的“高科技”公司的股票上,成了试验经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新公司的上市审查很严,一般要求申请公司有连续三年盈利的记录。但在过去的三年中,许多远不知任何盈利的“高科技”公司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批准上市,美国政府是有意这样做的。通过这种方法,美国回收了大量外流的美元。与此同时,也埋下了外资对美国金融市场信任危机的伏笔:纳斯达克真能值那么多钱吗?   另外,美国的股票经纪公司雇佣了一批刚从名校毕业的年轻人,大肆宣扬高科技和因特网站公司的未来期望值有多高,鼓励个体投资者去购买高价股票,使股票经纪公司赚取大量的手续费。股价越高,愿冒风险的投资者越多,股票经纪公司赚取的手续费就越多。   结果,灾难终于降临了!当投资者再也不能忍受企业不盈利的行为时,往因特网站输入的风险基金开始减少,因特网站不得不减少开支,支撑不住的因特网站就倒闭了。于是,那些为因特网站提供服务的各类软件和硬件的企业也因订货减少而减产;接着,这个削减的趋势波及到整个信息产业,也波及到美国的经济。因特网站公司的股票价格先开始下跌,然后是各类软件和硬件的企业的股票价格下跌,纳斯达克指数也就狂跌不止。   要说“马后炮”的话,在因特网站股票价格开始下跌时就该预见到为因特网站提供服务的各类软硬件企业的收益将会下降,从而抛出这些公司的股票。我的钱都压在美国著名的电子信息产业里的基础工业的领头大公司上了,一年前没有抛出,现在再抛已经晚了,只好候着。   股票价格下跌是因为大家抛卖股票,卖了股票拿回货币干什么呢?用来消费的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还是要用来投资的,不买债券就买股票。大家一起买股票,股票价格就会回升。目前股市冷落是因为投资者手中握着现金不敢撒放,但早晚投资者要把这些钱放回到股市中来。这就是股市必然回升的原因。投资者正在等待时机,寻找资金的着落点。这个着落点就是下一个腾飞的行业。我以为下一个腾飞的行业还要与电子信息有关。美国的信息产业并没有发展到头,目前正在调整,各大企业也在寻找走出迷雾的方向。这也就是美国经济的处境。历史上有位叫塞的学者(Jean B Say)曾这样说过:“供给将会创造自己的需求”。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塞规律”。相信“塞规律”存在的人都会同意这个观点:信息产业一定会走出迷雾,美国经济也一定会从萧条中复苏起来。   我总在这样想:因特网是件好事,现在的年轻人都玩儿网络的事情,这些人是未来的消费主力军,因特网络行业将来会有赚大钱的时候,就看如何发展了。因特网络就像旺路网络和公路网络一样。铁路和公路是运输人员和物资的。当年美国人把铁路从东修到西,大家都知道,铁路修到哪儿,人就可以到哪儿,那里就会出现城镇,城镇里就会有旅馆、餐厅、商店和居民区,那里的地价就会上涨,于是许多人就在铁路沿线抢购土地,结果出现城镇的地皮就涨价了,而没出现城镇的地带至今还荒凉着。投资在铁路沿线的人都冒很大的风险,有赚钱的有亏损的;而投资在制造铁轨和修路工具的企业的人都大发了一笔。后来美国人铺公路网,生产铺路材料的企业赚了钱,生产汽车的企业赚了钱,公路所通的大型超级市场赚了钱;而在沿线乱买地皮的就不一定发财了。现在美国人修建因特网络就有执历史的现象。所不同的是因特网络运送的不是人或物,而是信息产品。沿着因特网络有无数个网站,现在大多数网站成了没人去的荒地皮,谁买了这样的地皮谁就算亏到底了。哪些网站能成为大家都去的大型的信息超级市场,现在已经一目了然了。问题在于这些大型的信息超级市场如何能通过出售信息产品来赚钱,而不让百姓到超市中随便拿走信息产品。这个问题不解决,信息产业是不会向前发展的。   还会有下一次发财的机会吗?我想是会有的,只是要等些年。我认识的许多在美国计算机行业工作的华裔工程师在一年前都曾是百万富翁,在股市上潇洒走了一遭,可现在这个称号没有了,因为他们的股票价格掉得太低了,许多人因此而情绪低落。我听说有个人在一家经营高科技产品的新创公司工作,由于他在公司刚成立时就进去了,所以他拥有几万股该公司的股票特价购买权,每股不到一元钱。两年前该公司的股票上市时,每股价格很快涨到一百多美元,他的资产当时价值几百万。现在那个公司的股价只有几美元了,他很后悔当初没有卖掉那些股票!可当时他还想着在过一年股票连翻值带分股,他就有上千万美元的资产了,如果他的股票能不断翻值分股的话,他将很快就会成为亿万富翁。可现在只有懊悔了。如果这位先生所工作的公司是泡沫式的因特网站公司,面临倒闭,那么这位先生就真的是该懊悔了。如果这位先生所工作的公司是信息产业里那些基础工业的领头企业,还有发展前途,这位先生不该忧虑,该公司的股票价格还会回升的。问题是下次成为百万富翁时该怎么办,是再等若干年成为亿万富翁呢,还是 卖掉部分股票先付清房屋贷款再说?   我认识一位从台湾来的老先生,他与计算机巨子比尔·盖茨同年开始从事计算机行业的买卖,他在八十年代末就退休了,那时他用所挣的钱在加州硅谷地区买了两栋房子,一栋自己住,另一栋出租。他每天早睡晚起,有时在家玩儿电脑,有时开着辆旧丰田车到朋友处串串门儿。有人问他为什么五十岁就不干事了,他说他前些年拚得太厉害了,身体不行了。到九十年代计算机行业又是个大发展,他的许多老同行都发了巨财,而他却进了佛门。他老婆在外有份工作,所挣的钱足够买饭购衣。可他儿子不爱理他,因为同学们的父亲都是挣大钱开高档车的,而自己的父亲却在家念佛。当他儿子上大学时,这位老先生对儿子说:“你好好读书,毕业后我送你一栋房子。”他儿子满不在意地回答:“哈—哈—哈。”上学后有同学聊起家产的事情时,这小子总说他家很穷是因为父亲只念佛不工作,同学问他家住哪儿,他说是在斯坦福大学附近那个区,他的同学们就说他家太有钱了,因为那里的房价没有少于百万美元的。学校放假时,那小子回家一进门就抱着他老爹问:“如果我大学毕业,咱们家的另一栋房子就是我的了吗?”   话说回来了,人这辈子是图什么?有人图名,有人图利,有人图安逸,有人图经历,有人图精神的东西,有人图物质的东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志向。 寄自美国 (hxwz0103d)

上海吃喝玩乐系列:“上海最值得推荐10家餐厅”评选结果(转贴)

Sunday, January 18th, 2004

“上海最值得推荐10家餐厅”评选结果
2003年10月13日 14:59 新浪网上海频道
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角逐,“上海最值得推荐的10家餐厅”终于尘埃落定了!
我们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各位网友的投票结果,评选出了10佳餐厅,具体结果请查看下面的连接:
http://survey.sina.com.cn/internal/top/html/5271_r.html我们在此热烈祝贺该10家餐厅的推荐网友,他们获得了本次必胜客餐厅提供的丰厚奖品,请各位在10月15日——10月30日之间的工作日内到新浪上海站来领取(上海南京西路1468号中欣大厦1802室咨询电话62895678-6059)10位获奖网友分别是(按照得票多少):1、T8salon:推荐餐厅T8-空谷”佳人” 2、五进枣子树西米露西:五进枣子树 3、干锅居美年达:推荐餐厅-最好吃的干锅居 4、张生记whitedew:10家餐厅推荐-张生记5、蕉叶风味屋吴颖:蕉叶风味屋6、鹿港小镇Lilian:鹿港小镇-爱上冰沙,爱上夏天7、M ON THE BUND audrey:推荐-M ON THE BUND米氏餐厅 8、Bali Laguna 唐唐:10家餐厅作品–Bali Laguna9、金桥必胜客章鱼:啜饮绿色-必胜客欢乐餐厅10、岗拉梅朵西藏餐厅 心中一片云:10家推荐餐厅-岗拉梅朵分别是:1、宝宝的标准:推荐餐厅-枣子树2、chi:参赛作品-蒙古烤肉,我之初体验3、诱人的饭菜香:摸鱼-长乐路的又一去处4、annaliminyan:推荐餐厅-王朝5、西楼颦:推荐餐厅-行走湄公河6、杂食妮妮:10家餐厅作品-2001港式茶餐厅7、美年达:10家餐厅作品-意想不到的泰燃8、冷气空调:参赛作品-平淡真知新发记9、tutu:推荐餐厅-音乐之声大酒店10、芒果口味:10家推荐餐厅-老坛酸汤11、发财金猪头:10家餐厅参赛作品-高丽餐厅12、红:推荐餐厅-宁夏人品宁夏罐罐鸡13、五角场饕餮之贵菜-三川半(4人吃掉80元)14、小薰:推荐餐厅-值得一去之蜀天阁(口味篇)15、推荐餐厅:具有神奇辣的料理-古意湘味浓 http://sh.sina.com.cn/20031013/145920098.shtmlLink

音乐系列(二人转):东北粗口二人转 — 如果想知道什么叫糟粕,这就是!

Sunday, January 18th, 2004

  我在国内时就听说现在东北的“粗口二人转”十分的“火”,二人转的男女演员什么都敢说,“粗俗”到了一般人想象不到的地步,以至根本没办法让稍稍受过一点教育的人忍受下去。近年来这些粗口二人转在东北的场子里到处都是,已经是泛滥成灾。以至赵本山大力提倡“绿色二人转”,但收效甚微。  这里给大家贴一套长春最大的娱乐场所“兰桂芳”里表演的二人转的实况演出录音。如果想听,请先下载再听,我就不直接贴上来了。  和粗口RAP比,这些粗口二人转已经超出了底线。尽管是糟粕,但可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了解现在国内的情况。因为太粗俗了,所以这些东西永远不会出现在新闻,电视,杂志,报纸,甚至是网上。除非去东北实地考察,否则永远不可能了解现在东北到底怎么了?(当然,看我的贴子也可以让你become informative)。  这些二人转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在听,我们采取驼鸟策略,闭上我们的眼睛和耳朵,这些东西仍旧存在。还是看一看,当今中国大地上现在正在发生什么吧?  再一次,如果你的道德观念不允许你忍受这些糟粕,请不要下载。http://61.152.102.92/11jsjsO222/cydj888/0101.rmhttp://61.152.102.92/11jsjsO222/cydj888/0102.rmhttp://61.152.102.92/11jsjsO222/cydj888/0103.rmhttp://61.152.102.92/11jsjsO222/cydj888/0104.rmhttp://61.152.102.92/11jsjsO222/cydj888/0105.rmhttp://61.152.102.92/11jsjsO222/cydj888/0106.rmhttp://61.152.102.92/11jsjsO222/cydj888/0107.rm

案例分析蓝点:一家本土Linux企业的跌宕浮沉(转贴)

Sunday, January 18th, 2004

蓝点:一家本土Linux企业的跌宕浮沉2001年7月,一家由几个20岁刚出头的少年创立的中文Linux公司,成立半年后就在美国纳斯达克”金榜题名”,上市第一天,股价上涨400%,市值超过4亿美元。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叫作蓝点的公司,就像一位一夜成名的青年才俊,春风得意。可是,3年后的2003年7月,正当Linux商业在全球勃兴之时,蓝点却陷入了空前的低潮。作为国内从事中文Linux商业开发最早的企业,蓝点股价在纳斯达克却一路狂泻,到2002年前后,每股已从最高时的22美元直落到0.08美分的低点。联想到今年年初美国同样一家知名Linux企业SCO公司的遭遇,令人不禁对Linux商业狐疑丛生。为什么正当Linux商业开始崛起时,像SCO、蓝点这样的国内外知名Linux企业却纷纷陷入了困境?是众多Linux企业选择了错误的路径,还是Linux商业又遇到了新的暗礁?作为国内最早的Linux商业开发者,一叶知秋,对于蓝点的解剖,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理性地发现中国Linux商业的梦想和现实、沉醉和清醒。被遗忘的那段历史在IDC对中国市场跟踪监测的6家Linux企业中,已经找不到没有蓝点的名字,一位分析人士说,蓝点不应该再算是一个Linux 厂商,”因为它在Linux操作系统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出货量。”仅仅两年,再见邓煜的时候多了很多沧桑感。雨后的阳光穿过深圳南方苑酒店大堂的落地窗打在他的脸上,使他的笑容多少显出些苦涩,但是即便如此,邓煜也并不承认他的失败。就在一个月前,作为蓝点当初的几个核心创业者,邓煜将手中仅剩的10%不到的蓝点股份再度出让大部分给新股东–深圳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易之及总裁刘正之兄弟;眼下他正面临着退出蓝点另谋职业的问题,因为新股东认为,邓煜已经”不再适合在新蓝点工作”了。许多人都知道,蓝点Linux是名副其实的中文Linux先驱。1999年7月,蓝点的几个年轻的创业者做出第一个在framebuffer上进行汉化的中文Linux版本BluepointLinux。而红旗Linux诞生于1999年8月;中软第一个中文Linux版本的发布是在1999年9月。蓝点刚出江湖的年代里,锋芒之锐利,在当时能与之相争的恐怕只有TurboLinux这样的大腕。有意思的是,TurboLinux与蓝点Linux所用的汉化方式不一样,双方当时在媒体上正经有过一番唇枪舌剑,争战中的蓝点刀枪舌战,毫不逊色。在1999年10月到12月的蓝点最辉煌的两个月期间,依靠自己的中文桌面Linux,蓝点一举拿下了三个大单:与国内最大的PC出口商厦华三宝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厦华三宝的主打产品”状元一族”中全面预装蓝点Linux ;与长城计算机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其主打产品金长城”飓风699″系列和”居易”系列电脑上全面预装蓝点Linux;与TCL电脑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在TCL主打产品精彩600、610、718系列电脑上全面预装蓝点Linux。仅凭这三张大单,蓝点每月出货量可以做到15万套,一跃成为中文Linux最大的供应商,占国内市场份额的80%以上。按照蓝点创始人之一李凌的说法,当时市场最火的时候每套预装系统可卖到8元钱,每月出货量15万套就意味着每月营业额是120万元,这对于不到十个人的蓝点公司来说应该不是一个小数目,邓煜笑言:”我们是中国市场上第一个靠Linux挣到了钱的公司。”半年之后,2000年3月7日,蓝点成功上市纳斯达克。然而,恰恰是在蓝点如沐春风的最高点上,阴影已经浮现。在理想与现实间蜗行“我们就像大海里的一粒尘沙,从头到尾都很渺小,潮水来了一下子就把我们冲上了潮头,但我们还没来得及反应它就退了,把我们留在海滩上被曝晒。”–李凌“就像是突发高烧,把人烧迷糊以后又突然退去,来和去都是那么的莫名其妙。”一位当事人这样评论蓝点的浮沉。蓝点的商业奇迹来得太突然也太短暂,到2000年2、3月份,几乎是除了这三个大单,蓝点的预装生意就像退去的潮水一样,了无踪影。而此时的蓝点已经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正可谓功成名就、意气风发,很难感受到前路艰辛。从股市上圈到钱以后,邓煜们的兴趣点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们发现,做操作系统本身空间太小,“100多万的用户,怎么可能写出大型的应用呢?大家关注我们,是因为我们做了汉化内核,说到底这还是具体应用,要真正想做第二个微软,怎么可能?”几乎是很自然也很突然地,他们放弃了操作系统业务,而把主要精力转移到了Linux技术在智能家居等设备的嵌入式应用开发上。从此,蓝点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从2000年初到2002年,蓝点先后立项的嵌入式产品不下五六个,先是机顶盒,然后是e-Home、PDA、税控机、嵌入式浏览器、网络终端等,在极速的创业回报中他们热情如火,最多的时候同时做两三个产品研发,另外还做六七个零散项目。但是现实残酷地否决他们,在他们选定的嵌入式产品研发中,几乎99%以上都是半途而废。机顶盒产品从2000年一直做到2002年,第一款产品已经做出来,但没有卖出去一台。第一次,李凌开始觉得那”有点受人蛊惑的味道”,对市场需求不了解,完全是一时冲动;e-Home也是2000年提出的概念,但”想法太超前了”,功能设置非常多,价格上却没有一点儿优势,做了两年,最终做成了研发与市场配合的败笔;PDA做到基本成型却因为上游厂商PDA业务的解散无疾而终;嵌入式浏览器则完全是一个冒进式产品……在一次又一次失败的尝试中,由于抛弃了桌面业务,蓝点身陷泥淖,不得不在理想与现实间蜗行,日常的开销靠一些零散的服务项目勉强支持。回头重看,邓煜到现在也不认为蓝点走错了,”我们一直在探索、在调整,在寻找一条更适合像我们这样的民营企业的发展之路。”邓煜有些抱怨蓝点没有任何政府背景,拿不到政府的支持,”但即使拿到了,对我们而言也不会有什么根本性的改变,只能说日子会好过一点点,根本的问题是市场根本不成熟。”在邓煜看来,蓝点放弃操作系统而走向嵌入式产品研发,”选择的方向是对的”。”单纯做操作系统不可能赚钱,更何况Linux技术是一个基础性的东西,它的竞争是国际化的,在应用方面实现本地化,比如内核汉化等工作我们这样的企业能做,但要做操作系统的提供商我们做不到,我们不处在那个位置。”邓煜认为蓝点的转移是一种被动的转移,但又是不能不做的转移。按照邓煜的理论,操作系统与芯片等上游厂商关系密切,而从目前的产业布局来看,那些上游厂商全部集中在欧美市场,它们的芯片新品,在操作系统方面找合作伙伴不可能找中国企业来做,只有像RedHat那样的公司才可能是近水楼台。”像蓝点这样的中国公司,处在产业链下游就只能做下游的事,诸如本地化应用,我们选择的正是这样的一个方向。”邓煜甚至还怀疑红旗与中软们目前在操作系统领域的成绩:”那不算什么,它们有政府支持,但也同样过得艰难,没有3~5年的时间,它们想靠自己的能力在操作系统的层面里赚钱是不可能的。现在政府对它们的支持不过几千万元,但是桌面没有应用开发,就没有用户,没有用户就没有应用开发,这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恐怕上百亿元、上千亿元的投入也未必会有结果。”不管承认与否,在Linux嵌入式领域,蓝点确实又一次成为了先驱。不少业内专家都把嵌入式领域看作是Linux最有可能率先突破微软垄断的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对此特别认可,他曾经专门著文阐述Linux在嵌入式领域的机会,认为”虽然目前Linux在服务器领域增长速度最快,但未来在嵌入式领域,Linux最有机会成为’老大’,因为这个领域的现状是’群雄割据’,多种操作系统并存,没有绝对的’老大’”。事实上,无论是中软还是红旗,都早在2000年前后就开始了Linux在嵌入式领域的技术研发,虽然这部分产品在这两个企业中目前都占不到总业务量的20%,但一些成功的产品已经推出,红旗有机顶盒、PDA、瘦客户机等产品,中软也有类似的产品。惟有不同的是,红旗与中软在做这些产品研发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桌面操作系统业务,并且它们同时还把业务成功延伸到了企业级应用即Linux服务器的研发上。有人说,嵌入式操作系统是最不好做的领域,由于很多嵌入式产品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产品甚至相同产品的不同品牌之间,由于应用的差异都会导致产品所涉及的Linux技术存在很大差别,厂商必须一款一款地做,其中付出的劳动可能是翻倍的,但效益却很难立竿见影。从这一点上而言,蓝点在这个领域的探索是有价值的,但也注定是艰难的。真实的错位蓝点桌面OEM业务2000年年初划上句号,而红旗2000年8月得到第一个预装合作伙伴TCL,到2001年,中软和红旗双双中标北京市府在全国启动的”扬帆”与”启航”工程,继而成为国家863重点扶持企业。在市场力量此消彼长的背后,人们看到了Linux的真实活力。历史有时与人开的玩笑很荒诞,真有点”造化弄人”的味道。恰恰就在蓝点的操作系统情结消褪殆尽时,在国内比它稍晚起步的红旗Linux和中软Linux,依靠它们在操作系统领域的执着和成绩而逐渐得到业内认可,继而成为中文Linux的标杆和旗帜。2000年8月4日,红旗Linux桌面版2.0正式发布,曾经与蓝点有过亲密预装合作的TCL,成为红旗Linux桌面版第一家预装合作伙伴;从2001开始,北京市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正版软件采购活动,红旗与中软双双中标”扬帆”与”启航”工程。目前这两家企业的产品已经进入全市40多个委、办、局的办公系统,开始为政府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2002年,国家科委863计划又开始支持Linux操作系统在中国的发展,红旗与中软又双双成为863重点支持的科技企业……以红旗和中软2002年的业务做参照,红旗的业务构成基本是桌面占20%、嵌入式占20%、服务器占60%;中软则是桌面占30%、服务器占70%,嵌入式又在这两项业务中各占50%。2002年,仅红旗一家在桌面Linux的预装总量上就已经超过110万套。在记者采访国家科委863计划信息办主任李武强和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愈慈声时,一提到蓝点这个公司,他们的反应如出一辄:他们不了解蓝点,甚至从未听说过这样一个公司。据李武强介绍,国家863计划2002年发布的《指南》明确规定:”任何中国公司都可以申请863支持??李武强告诉记者,”Linux是我心头大事,我们非常着急,希望中国企业能在Linux上有所作为,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越好,不管是民营还是国有,也不管它有没有政府背景,在我们这里尺度是一样的:只要它愿意为Linux操作系统的研发尽力,我们都会支持它。但目前我们知道的,确实只有中软和红旗这两家企业。”李武强还告诉记者,国家863计划几亿元的资金不是不够花,

IT行业系列:中国软件业忧思录之二(转贴)

Sunday, January 18th, 2004

中国软件业忧思录之二·小淘·到此为止,我们一直都是在关注中国软件业自身的情况,然而,在全球软件业,软件业正在发生一些改变,这些改变对未来中国软件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软件业正在落日中国软件业发展远比国外软件业要晚得多,国外软件业在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后中国软件业才刚刚起步,在中国,这是新生的婴儿,然而在国际市场上,软件业已经是落日的黄昏。在去年各大软件巨头的财务报告里面可以看出,软件业正在走下坡路,微软、Oracle等企业的财务报告各项指数均比预测数据要低,在IBM,软件业也持零增长的状态,它营业额飞速增长的服务。微软已经开始全面向互联网转型,提出了基于网络服务为核心,而不是以传统的软件销售为基础的Microsoft.net计划。其核心内容就是把用户所需要软件全部集成一个超级浏览器上,也就是说你只需购买微软的超级浏览器即可调用任何软件服务。Sun公司首席执行官Scott McNealy在预测软件业的未来是说;“将来软件业将不再存在,也不应该存在。所有的事情就是服务,而没有产品。”他断言,“在以后的几年里,电脑业将非常像这样——你将只是利用它,而让你的服务供应商去为如何为你服务而操心吧。”全球最大的数据库软件商Oracle也已经把它将来的业务重点转向针对互联网服务的相关软件和服务提供。在美国,很大一部分的人观点认为,在将来不长的时间里,单纯的软件再也不会出现了,软件是服务的辅助工具,也就是说在服务里面才需要捆绑软件,软件就像买礼品时的包装盒一样。从这个行业来看,一个高速发展了二十多年的行业是该变一变的时候了。软件业将不再存在?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三种应用软件,一种是完全面向家庭用户或者个人的软件,如桌面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一种是面向企业事务的商务软件,如财务软件、仓管软件;另一种是为前两者提供后台支撑或者服务的软件,如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按照后PC时代的表述,完全面向家庭用户和个人的软件将不再以一种软件的形式而是以服务的方式出现,后两种软件将以企业解决方案集成的方式销售。 在后PC时代,软件再也不是以一种前台的方式出现在用户面前,所有的一切数据处理过程均以后台的形式为用户服务,对用户而言,他仅仅需要按某个按钮就可以完成现在需要用鼠标、键盘并且辅于相当的计算机知识才能完成的操作,无疑,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现在所使用的个人软件已经失去了它存在价值。届时,只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才去操纵这些具体的软件。也就是说,对于终端用户而言,他们再也感觉不到软件的存在了,他们所接受的产品都是以服务的形式出现的。Micosoft.net计划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而制定的,它的核心在于,微软以后提供给用户的不是用光盘装好的软件,而是通过网络传输的服务,用户将不会看到任何实体的软件存在。中国软件业的危机在中国IT业界,软件业是目前最为薄弱的一块,这是因为中国软件业与国外起步的时间差距实在太大了。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日程越来越短,很可能,中国软件业是第一个被国外那些巨无霸式的企业冲垮,中国软件业的危机比中国互联网和硬件业要严重的多。到目前为止,中国软件业的真正发展不会超过五年,在国外软件业已经开始要发生一场革命性的软件业变革的时候,中国软件业还没完成原始积累。是的,现在中国软件业是在努力赶,可是国内客观的市场环境和形成恶性循环的小作坊作业让中国软件业痛苦不堪。而且,这场比赛随时可能因为软件业新的变化而宣布结束。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在将来软件业开始全面像微软前技术总监梅尔沃德所说的那样,“PC革命根本算不上革命,仅仅是文字处理软件代替了打字机而已,而网络才是大震荡的革命,我们的主营业务——软件本身也到了末日,将来也会暴尸于信息高速公路旁。十年后,我们不会再卖盒装软件。”我们还为软件业欢呼什么?在未来,软件业将成为服务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次开发软件将完全被市场所淘汰,那么对中国几乎全部的软件企业,都意味着毁灭性的打击。朝阳还是落日?中国软件业已经没有时间来考虑这会是一个朝阳还落日的产业,对于大多数软件企业来说,如何在如此恶劣的市场环境下有饭吃才是最重要。然而,千万别对软件业抱有太多的幻想,丑小鸭变白天鹅只是一个童话。不管朝阳还是落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跟着别人走了二十几年的路,加上沉重的包袱,中国软件业的发展只能永远落在别人后面。在软件业出现新的革命性的变化后,恐怕中国软件业到时连参赛的机会都没有了。那么,谁去为中国软件业在未来新的赛季里取得参赛权呢?谁去保证中国软件业在下一赛季没有降级呢?金山?用友?在八十年代,美国家电、汽车等工业被拙拙逼人的日本压得抬不起头来,美国没有赶在日本屁股后面追,但美国转了一个弯,十年时间造就了美国在信息产业在世界绝对垄断的优势,也带来了美国十几年经济连续稳定增长,尽管美国在日本领先的行业还没有赶上日本,但这些行业已经老气沉沉了。那么,我们是否像美国一样,看到了软件业外的下一个制高点?

IT行业系列:我国多数软件企业缺乏国际竞争能力(转贴)

Sunday, January 18th, 2004

我国多数软件企业缺乏国际竞争能力宋小冬前不久,原新浪网总裁、创始人之一的王志东突然辞职,在业内引发的震动恐怕是任何人都始料未及的。一个网站的人事变动(尽管是最成功的网站之一)本不该如此轰动,真正触动业界的恐怕还是导致王志东辞职的原因——国际资本的介入直接影响并部分控制了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王志东事件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的一角,中国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还会遇到更多、更艰巨的考验,在互联网这个起点最接近的领域中国成功网站的代表也要被人家的游戏规则所左右,在其它领域做为后来者的中国同样没有实力去制定游戏规则。国内互联网企业受到来自国际资本的影响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成功。相比之下,我国的软件业还没有真正走出国门。目前,我国多数软件企业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一个国家软件产业的兴衰成败,将决定她在21世纪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格局,没有强大的软件产业和广泛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这个国家将失去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资格。根据IDC的调查,全球软件工业在1999年创造了1500亿美元的销售额,其中78%是由美国公司达成的。而根据中国软件工业协会的调查, 1999年中国的软件出口是1.3亿美元,不足全球市场的1‰。软件产业的发达程度可以说是一定意义上的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但国家综合实力不是决定软件产业发展的唯一要素,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据世界银行对各国软件出口能力的调查结果,印度软件的出口规模、质量和成本三项综合指数居世界首位。印度目前的年软件出口额达到了40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大国。在全球软件开发市场中,印度占据了16.7%的份额。印度软件业成功的经验非常值得中国的软件企业借鉴。世界市场对软件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软件人才的短缺,给了印度一个机会,而印度就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基于上面提到的原因,西方公司正在越来越多的将软件开发的工作外包给发展中国家。他们同时也在发展中国家建立自己的软件开发中心。1991年,印度政府发布文件大力扶持软件行业,在政府、企业、私人多方共同努力下,软件业的产值最近10年增长了10倍,从4亿美元上升到40亿美元。政府还明确提出了“要把印度建成一个名符其实的信息技术超级大国”(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语)。我国软件业要取得成功,中国软件公司就要进入1500亿美元的充满竞争的全球市场,我国有巨大的市场可以做为进军国际市场的基地,我们还拥有大量一流的技术人才,要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赶上并超过综合国力不如我们的印度是完全有可能的。对于多数国内软件企业而言,首要任务是切实认清自己与印度软件企业之间的差距。政策、人材储备、产品质量、软件开发管理模式、语言文化、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问题。政策是决定我国软件业生存的根本。1998年5月,印度政府组建了由政府、业界和学术界的杰出代表组成的国家信息技术和软件开发特别工作组,制定了《信息技术行动计划》。该计划阐述了国家在信息基础设施、互联网建设、软件开发和出口、硬件生产、电子商务、IT研究开发、人才培训和教育等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政府对软件实行零关税、零流通税和零服务税,海外投资和采购的一揽子协议,以及银行优惠贷款和风险投资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促进软件出口的措施。从1987年起,印度电子部开始建设班加罗尔等软件技术园区,政府给软件园投资5000万卢比,并建立了相关的配套设施。如今,班加罗尔不仅成为印度的软件之都,还是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被誉为世界十大硅谷之一。印度先后建成17个软件园区,形成全国性的软件技术网络。通过兴建软件技术园区吸引外资,也极大地带动了软件业的发展。印度政府优惠的产业政策、有效的管理、必要的财力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倾斜性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印度软件业的产业化和国际化步伐。中国过去的经济发展在一个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外来资金对制造业的投资。中国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和庞大的国内市场,在这些有利因素的前提下,政府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吸引外来的投资者。这样的做法对软件工业并不适用。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发展软件工业需要在不同的层次上建立一套完整的政策,这包括投资优惠政策、培训、对新企业的孵化、政府的服务和风险投资等等,其中有一些问题如投资优惠政策可以很快得到解决,其他如培训和对新企业的孵化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见效。 我国政府去年颁布了对软件业的支持文件(即《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时间上比印度晚了十年,并且支持力度不如印度。这还需要包括软件企业在内的多方面的呼吁和工作来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产品质量是国际竞争中最重的砝码。 和其他工业一样,中国软件公司要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一个必备条件就是质量!合乎国际标准的质量。这恰恰是多数国内软件企业不具备的。为了鼓励企业按国际标准制造产品,严格质量标准,印度政府建立了权威的质量认证机构,并设立了软件实验基地。截至1999年,印度约有145家软件企业获得ISO9000认证。在此基础上,绝大多数软件公司都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设定的SEI五级作为质量认证的最终目标。目前,全世界通过SEI五级标准的信息公司只有19家,印度占了14家。印度现有65%的软件公司掌握和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具,如第四代语言、图形用户界面等。由于创业伊始就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印度软件公司在某些领域具备了承接大的国际软件开发项目的能力。没有成熟完善的软件开发管理模式是中国软件企业的致命伤。 尽管印度工厂式的软件生产方式招致很多批评,但不能否认,这是一套高效的生产模式。业界有一个共识:印度的每一个软件工程师单独写的软件其功能、界面甚至包装都不怎么样,但是多个工程师的软件进行组合和整合,就能成为一个大的运行良好系统;相反,中国的工程师每人开发的产品都很好看,就是无法兼容和拼装,到头来都是废蛋。这就是最本质的区别。目前,97%的中国软件公司都属于小型运作。这些公司所采取的软件开发管理模式只适合于小型项目。很多西方公司所需要的大型系统开发工作则需要更加复杂的开发管理过程,这种过程将软件开发进行细致的分工,然后再将完成的工作结合到一起以达到提高效率、质量和可靠性等目的。中国软件企业需要建立适合自己的同时也是适合国际的软件开发管理模式。 人才是创造价值的最重要的资本。由于软件业在印度已成为诱惑力极强的明星产业,印度已把计算机教育作为高中生的必修课,电视台还开设了针对儿童的基础讲座,针对成人的软件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IBM、微软、英特尔等大公司也与印度联合办学,这不仅为印度提供了大量资金,更重要的是帮助印度的公司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目前,印度每年可培养约7万软件技术人员,印度软件专家的人数以每年超过50%的比率递增。目前,中国一年仅能够培养3.5万个电脑专业的毕业生,同时人才的外流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印度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印度软件厂商与国外交流时都使用英语。所以,他们进入欧美市场时少了一道天然的障碍。我们在方面已经处在落后的位置上,更要通过多种手段来弥补。我国软件企业对于如何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都有一定了解。这些问题有些比较容易解决,有些则比较难。然而,无论决定如何去做,都要立刻行动起来,成功没有捷径。比较实际的做法是效仿印度,采取国家、企业、私人并举,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整和多种资源,形成集中的较为明显的局部优势!纵横同创做为中国软件企业的一份子,有纵横国际的资金支持,有同创集团的技术队伍,同时还有江苏技术进出口公司的渠道和客户资源,只要能在正确的经营思想指导下有效利用新的软件企业发展模式,就能为中国软件业开创出新的局面!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谁是中国未来“经济之都” (转贴)

Sunday, January 18th, 2004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谁是中国未来“经济之都”《北京青年报》  经过从政府高层官员到经济学家,从企业家到新闻媒体的反复灌输和吹风,中国将为高科技企业融资设立创业板如今已不再是悬念,而如果要说有什么不确定因素的话,毫无疑问当属创业板今后将设在哪个城市:究竟是上海还是深圳?  有心人注意到,在去年底的深圳高交会上,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胡继之曾发表了题为《创业板市场与深交所的历史使命》的演讲。在创业板“花落谁家”之前的敏感时期,深圳方面以如此昂然的姿态将创业板与深交所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这一事后被戏称为“深圳创业板宣言”的演讲无疑是向外界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创业板非深圳莫属。对于关注中国城市季风的人士来说,创业板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人们至少可以感受到城市间的竞走激烈到了何种程度。正是在这种氛围里,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北京、上海、深圳以及广州,都在纷纷争夺对创业板概念的诠释力量。换句话说,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都在悄无声息地投入到一场旷日持久的城市竞走当中去,城市的季风到底在向何处吹?  创业板之争不应当被简单地理解为城市之间的意气之争,而更多的很可能还是一场关乎一个城市经济地位的比拼  经过20年改革开放的历练和积累,中国各大城市的市长们显然对经济利益的关注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换句话说,创业板之争不应当被简单地理解为城市之间的意气之争,而更多的很可能还是一场关乎一个城市经济地位的比拼。在这场目前还看不到尽头的竞走中,连北京也加入其中。按照专家学者们的看法,创业板设立的城市至少要具备四大要素:其一,金融业发达;其二,民营经济发达;其三,市场化程度要高;其四,国际化程度要高。用这样一把尺子来衡量,人们很容易就看出了各大城市在这场竞走中所处的地位,而且优势和劣势相当明显。  先说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的国际化大都市地位可以说是无可辩驳的,在这一点上甚至连上海也有所不及。另一个更接近创业板的理由是,北京的中关村经过20年的发展壮大,“中国硅谷”的形象正在日益丰满,而且中关村有一个现成的技术市场,目前交易额差不多占到全国的1/5,上海和深圳只能望其项背。但到底把创业板放在哪座城市,毕竟是一个需要将各种因素放进去考虑的决定,中关村的高科技色彩很难盖过它所寄生的城市色彩。  从证券市场监管的角度而言,设立创业板实际上是为拟议中的深沪两大证券交易所合并提供了一条通道。有关两大主板市场合并的说法流传已久,情况是明摆着的:两大交易所合并,可以提高资本市场交易的效率,为投资者降低交易成本,而从另一方面来看,主板的合并可以使深沪两地的角色分工完全明确,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主板合并是一个什么概念?如果深沪两地股市走向统一,中国就将出现一个在亚洲仅次于东京和香港的第三大证券市场,总市值将超过5000亿美元,这将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结果。如此一来,上海与深圳两大城市的竞争态势很快就走向明朗化。以合并的主板市场规模而论,深圳这个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中国城市新贵显然难以承受如此重负,大概也只有上海才能扮演上述角色。虽然决策层的态度尚未明朗,但所有人都可以想象,合并后的主板市场一旦定在哪个城市,这个城市今后几十年的经济地位势必加重:谁让几乎全中国所有的企业都跑到它那儿融资呢?  最迟从1999年开始,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跨国企业,一场将自己总部搬往上海的企业迁徙运动就已经展开  一则有关跨国公司的动态是:全球第一品牌可口可乐公司决定把它的中国区总部迁到上海,今后这家跨国企业巨人在中国的行动号令将从上海发出。可口可乐这样做自然与自己在全球市场上的运转态势有关,但同时也清楚地告诉人们,在这家跨国公司眼里,上海的潜力不可低估。可口可乐当然不是第一家把总部搬到大上海的企业。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人注意到,最迟从1999年开始,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跨国企业,一场将自己总部搬往上海的企业迁徙运动就已经展开。  在中外企业群落的这场迁徙运动中,家电行业的动静最大,仅仅一年左右的工夫,国内屈指可数的一流家电企业如海尔、春兰和长虹都先后从自己创业的城市出走,把各自的技术总部迁往上海。  著名企业如此,大批羽毛未丰的地方民营企业就更是纷纷仿效。曾几何时,浙江温州以“中国民营企业的天堂”而名闻天下,专家学者甚至称其为“温州的力量”,然而温州企业的出走也已经初露端倪。  对于温州的一大批民营企业来说,“迁都”与其说是一次悲壮的远行,倒不如说是一次投奔未来的狩猎———在温州企业家的梦想中,曾经是十里洋场的上海滩更符合自己的投奔标准。  上海到底有什么?四川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说,他其实非常不喜欢1996年以前的上海。有一次他在上海赶飞机,不料却一路堵车,最后只好改打“摩的”,从后座上被甩出去倒在泥浆里。但是现在变了,坐在希望集团在上海总部的新办公室里,刘永行显然对上海的现状感到满意:“在四川做小生意比上海辛苦,千方百计讨好客人,而上海人一精明就较真。但四川做大生意的不多,四川最大的局限就是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国外朋友到四川来,往往要下很大决心。但是我到上海后,每周都有外事活动,每个月我都会去看一次国际博览会。我们的公司放在上海一看,根本是小公司,这样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参照系,不会迷失方向”。  来自宁波的企业家吴国迪对上海与家乡的区别是用资金规模来衡量的:“要办世界级的大企业,必须以世界级的城市为依托。(中国银行)总行对宁波分行和上海分行的授权不一样,宁波分行超过200万美元的项目就要报总行,而上海分行的额?热词?000万美元!”在这之前,吴国迪一直在宁波安稳地做生意,只是后来因为当地银行实在无法满足自己的资金需求才决定“迁都”的。来上海后,吴国迪创办了埃力生集团,进出口从零开始做起,仅去年一年就做到了7亿美元的规模。一正一反,“迁都”的好处显而易见。  和家乡相比,吴国迪更欣赏上海政府机关与企业之间若即若离的微妙关系。从宁波搬到上海,吴国迪的企业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办完了有关手续:上午,上海市工商局一位副局长到宁波办理迁户,下午就返回了上海。关于上海行政机关的作风,吴国迪更是有感而发:“要通过上海的海关、工商等关卡,你找人也是7天,不找人也是7天,而在其他地方,你找人是7天,不找人是一个月。”在讲究办事程序与随心所欲之间,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企业家似乎更宁愿选择前者。  有时候,企业投奔上海也不完全是从出生地无奈“出走”,在这方面,上海市也下了很大力气。来自上海市政府协作办的消息说,为了让春兰进驻上海,上海市特地决定把最好的地段让春兰挑。春兰总裁陶建幸据说一眼就看中了位于南京西路的上海市海外联谊部。为了给春兰集团腾出地方,上海市委统战部以及海外联谊会全部搬了家。  “迁都”,自然是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改革开放20年,中国工业化运动中一个最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小地方出大企业。比方说,春兰出在江苏泰州,长虹出在四川绵阳,海尔出在青岛。这些企业几乎无一例外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而当企业慢慢做大之后,原来的池子显然已盛不下。浙江均瑶集团的王均瑶说:“如果我已经四五十岁了,像温州一些老板,这辈子吃吃喝喝都有了,一年再赚个一两千万,出出国,不是挺好的吗?现在已经累得要死,还到上海搞什么搞?最起码,环境就不熟,我在温州能闭着眼开车,可在上海上了高架桥就下不来了。但是,不正是因为追求这个高架我才到上海来的吗?竞争不断升级,我坐在温州,已经像打拳一样应付不过来了,必须往外走。”  上海更像是两对矛盾的奇妙混合载体:过去与未来,新与旧,包括企业家在内的所有人都在其中寻找各自的梦想  按照历史学家的观点,从19世纪开始便有了两个中国,一个灵活、活跃,富于进取,赶上近代的经济成长,并且眼光越出了它的疆界。另一个属于农耕和保守主义,安于自己的土圈子,而正是后者一直左右着中国的走向。  上海学者朱学勤说,他感觉上海在分裂,一个虚幻上海,一个真实上海,那个虚幻的上海在把自己故意做旧,仿佛生活在历史里。在作家和学者的视野里,上海显然被细化成了一张张记忆的碎片,具体而又温暖。  而在普通人的眼里,这种对细微之处的欣赏与回味更是被放大到了极致。北京一家外企的职员李东生有着同样的感受:“每次到上海,我都住在老锦江饭店,那里靠近淮海路,办事也方便。每天早晨在饭店吃早餐时,我都看见一位40多岁的男服务员极有耐心地摆放碗筷。我觉得这在北京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想想看,北京有几个男人愿意干这份工作呀?可人家就是把它当成事情来做,踏实而认真”。  一个真实的情况是:无论你对上海人的过分精明或者其他公认的“毛病”有多大意见,但如果把中国各地城市做一个比较后就会承认,上海毕竟曾经是一个工商社会,而工商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分工明确,讲究细节的完美。  但仅仅有这些就够了吗?企业家“迁都”上海,投奔的到底是哪个上海?到底是朱学勤先生所说的虚幻上海,还是真实的上海?浙江杉杉集团老总郑永刚坦言,自己其实对上海并不感兴趣,“但是浦东确实好。”  “浦东有几点好,最好的一点就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浦东不设什么机构,在960万平方公里算是一块净土。过了浦江,各区都有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东西,有时会拖市场经济的后腿。浦东管委会的新班子是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在这里政府和企业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行政关系。我们不归它领导,我们就是朋友,这就是环境。你说世界上那么多大企业都在这儿,连语言都不通,要管又怎么管?另外,中国再没有一个地方有这么大的基础设施投资,这在全世界都少见。这种硬件的环境对企业的益处非常大,对国外的许多人,你跟他说上海,说浦东,人家都明白,你说宁波离上海还有多少路,说了半天人家还是不明白。第三点,虽然浦西有些地方政策还比较死,但是市场很活。上海毕竟是国际化的城市,信息和市场都是国际化的,很多国外的大企业都愿意到这里来。所以坐在这里的思维方式和在宁波是不一样的,有高度。”  至少对小地方出来的大企业而言,上海的吸引力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更多地来自于人们对昔日“十里洋场”的迷恋与膜拜,虽然这种迷恋与膜拜未必有道理。坐在浦东一百杉杉大厦最高层的办公室里,杉杉集团老总郑永刚在把浦东和浦西这两个上海进行比较后承认:“从搞经济的角度讲,上海政府力量强,企业力量弱,国有企业老体制老是改不过来,观念转不过来,一说市政府好像不得了。”而均瑶集团老总王均瑶也认为:“在温州,政府官员的观念和我们更合拍一些,在上海,政府下面有些人的思想观念还是保守,拿着芝麻当西瓜。”  这样看起来,上海还不仅仅像朱学勤先生所说的分为虚幻上海和真实上海两个世界,事实上还存在着浦东和浦西两个地理概念。准确点说,上海更像是两对矛盾的奇妙混合载体:过去与未来,新与旧,包括企业家在内的所有人都在其中寻找各自的梦想。  和上海相比,北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是中国的政治中心,这一因素使它天然地成为中外企业云集之地  有一个数字特别让除了上海以外的各地市长们看了头大:在不久前一次全国性的企业家调查中,虽然有远远超过半数的企业表示目前无意“迁都”,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如果要“迁都”,上海必然是他们的首选之地。在大上海的光芒照耀下,难道所有的竞争者们都注定要“花容失色”吗?  有心人注意到,从去年下半年起,北京市朝阳区最大的一次“政府公关”活动———中央商务节就已经显露了这座城市所具有的雄心和对于未来的抱负。在中国各大城市里,北京的地位是独特的,这种独特表现在中央各大部委云集于此,甚至连这座城市的空气中也漂浮着皇城气息。早在计划经济年代,北京在全国经济活动中的功能定位几乎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跑部钱进”。  20年过去,北京当然有变化。即使从最表面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来看,相信在全国所有大城市当中,北京马路之宽阔都是首屈一指的。面临着来自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冲击,北京自然需要找回往日的那种感觉和自信。  要讲驻扎的跨国公司,建国门外大街和东三环一带俨然就是北京的“中央商务区”。在这个真正寸土寸金的地带,全球顶尖级的摩托罗拉、惠普、诺基亚、通用汽车等公司都把总部安在了这里。还没等“中央商务区”的概念真正炒热,装饰着金属色玻璃外墙的国贸中心二期工程就已告竣,并由此号称除了纽约世贸中心以外的全球第二大贸易中心。无论如何,北京仍是中国目前的跨国企业之都。  再讲高新技术企业。从北京海淀区的白石桥路往北,走到北京大学南门,就是所谓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而牢牢占据着国内PC一半市场的联想巨人就坐落在这个中国式的硅谷地带。和上海相比,北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是中国的政治中心,这一因素使它天然地成为中外企业云集之地。换句话说,北京更像一座皇家之城,雍容大度而又气势夺人,上海则更像一座商业之城,精明有余而气势略显不足。  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北京是第一家把“中央商务区”概念炒热的,只有在北京发起的这一轮造势运动过后,“中央商务区”的概念才开始广为人知并为其他城市所采用。北京甚至还学会了如何在稳妥中求发展,无论是中关村IT企业还是去年的网络公司海外上市,乃至于中石化和中国联通赴美国上市,处处都显现出这座城市国际化的色彩不断加重。  随着浦东大开发的启动,广东开始遭遇自己最大的障碍:全国经济的中心已经位移到了长江三角洲流域,珠江三角洲的繁荣虽然仍在继续,但戏的主角却变了  竞争年代论排名,而论排名就少不了作为珠江三角洲中心的广州。  和北京、上海不同,广州是一座极具平民性格的城市。广州的崛起并非偶然,早在大清王朝,这座城市就以十三洋行闻名于世,英国人甚至将中华帝国把外贸限制在广州一地进行的做法称为“广州体制”。即使到了计划经济的共和国年代,广州依然保持着自己作为“外贸首都”的地位不变。早在中国对外开放以前,每年一度的“广交会”几乎是外国商人与中国做生意的唯一机会。  广州的再度辉煌,自然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这里的珠江三角洲企业群落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新生力量。在这个呈三角形的地带上,顺德、深圳、东莞等地构成了早年间中国的新经济中心,它的特征是以大规模工业制造为轴心,源源不断地把“MADEINCHINA”的产品以令人惊叹的廉价运往整个世界,而广州就是这一三?堑卮

IT行业系列:从信息熵角度看中文软件和中文信息业的发展(转贴)

Sunday, January 18th, 2004

从信息熵角度看中文软件和中文信息业的发展米阿仑 (原载ChinaByte)一、引言 二、信息熵的来历、基本概念和方法 三、信息熵的意义 四、超级计算机能提高汉字方式的效率吗?五、信息熵:鉴别微软公司中文产品的有力工具 六、文艺复兴:中文信息产业基础建设的战略条件 一、引言 前些时候,我读到一些报导说,在中国软件市场,80年代是中文操作系统竞争,90年代是中文输入法竞争,从现在起,是办公室套件竞争。这个竞争线条,是按照微软公司中文产品的发展来描绘的:系统和基础科学技术的标准问题,微软公司已经解决,剩下仅仅是如何开发应用软件市场了。 然而,仔细考察微软公司的中文软件系列(包括系统软件),就能发现基础科学技术方面的错误(不是打补丁就能修补的臭虫)。这些错误对中国的软件市场、语言文字工作、文化教育事业和有关科研方面造成的误导相当严重,以至于指明这些错误和做科学探讨都成了非常困难的事情。如果把中文软件工业比喻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微软公司中文系统的错误就出在树根上:微软公司在设计制作中文软件的时候,忽略了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课题:信息熵。 “千年虫”(Y2K)是基础建设过失造成的“定时炸弹”。这颗炸弹只涉及表示年份的两个字节,受威胁的只限于跟年份有关的数据和操作。正是为了纠正这两个小小字节的错误,从1998年年初到现在,全世界已经消耗了将近一万亿美元,人力投入无数,随着Y2K 的临近,消耗还在增加。 微软公司中文产品系统的错误是“定量炸弹”。这颗炸弹涉及的不是两个字节,而是整个系统的基础。把它称“定量”,是因为没有达到一定信息产业的产品数量和技术要求的程度,就很难看到这颗炸弹的潜在威胁会造成多大损失。这颗炸弹可能很快起爆,也可能要等一段时间,全看中文信息产业发展如何。一旦起爆,那就不是两个字节的问题,而是整个系统以及这个系统下的全部数据和操作的问题,其威胁比Y2K 要大得多。 微软公司产品的发展线条不能代表中文信息产业发展的实际和需要。如果不搞好基础建设,继续忽略信息熵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那么,中文信息产业相当大的一部分很可能有一天会毁于微软公司的“定量炸弹”。 中国早在70年代就完成了中文信息熵的基础工作,80年代基本上完成了大规模的中文信息熵研究工作。这些,本来应该是中文软件工业发展的科学技术基础。然而,面临信息时代的挑战,一些报刊杂志望文生义地使用信息论的一些术语和词汇宣扬“汉字优越”,为微软公司控制中文软件市场提供了文化条件。这些年来,微软公司的中文系统被误认为“标准”,几乎成了一种迷信,迫使许多中文软件厂商为幸存而奔忙,无暇顾及基础建设。内外因素结合的结果是,中文软件产业和有关的科学研究几乎成了微软公司中文产品大树的枝和叶,一旦这棵大树根基的“定量炸弹”引爆,后果不堪想象。 这篇文章试图破除微软迷信,说明信息熵对中文信息产业和中文软件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希望中文软件厂商能更多过问科学技术的基础问题,把微软公司误导的中文软件市场转移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也希望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软件工业标准的时候,要特别关注中文信息产业的基础建设。 二、信息熵的来历、基本概念和方法 美国的信息产业能有今天的称雄世界的实力,能接连不断地产生新的技术产品,是跟坚实的基础建设分不开的。这个基础建设的科学技术的基本依据,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信息熵(ENTROPY)。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了提高信息储存和传递的效率,发明了多种新的编码方法,奠定了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战争结束后,这些方法得到了飞跃发展。在这些方法当中,科学家闪农和霍夫曼提出的信息熵和数据压缩的理论和方法最能代表现代信息学的基本概念。个人计算机和BBS 问世以后,信息熵和数据压缩技术迅速普及。现在,这种技术已经成为计算机和联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这里用闪农最喜欢用的猜谜方法(类似语文教学的填空练习)来说明信息熵的基本概念。假如有: 我们大__都喜__使__计__机。 不用很多努力,就可以猜出完整的句子: 我们大家都喜欢使用计算机。 闪农指出,能猜出来的字符不运载信息,而不能猜出来的字符运载信息。空格所隐藏的字符属于多余度字符,不用那些字符也能运载该句子的全部信息。多余度大小对信息阅读和检错抗错有重要的意义。比如: 我__大________使______机。 就很难猜出完整的句子,在信息传递的时候,也很难做检错和抗错。因此,保留合理比例的多余度是非常重要的。 信息熵方法的基本目的,是找出某种符号系统的信息量和多余度之间的关系,以便能用最小的成本和消耗来实现最高效率的数据储存、管理和传递。 信息熵是数学方法和语言文字学的结合,基本计算公式是: H = - LOG 2(P) 其中:H 表示信息熵,P 表示某种语言文字的字符出现的概率,LOG 2是以二为底的对数,用的是二进制,因而,信息熵的单位是比特(BIT,即二进制的0和1)。 50年代,现代信息论介绍到中国;70年代,中国科学家完成了中文汉字字符信息熵的初步计算工作,80年代又做了更完整的计算。他们的基本方法是:逐渐扩大汉字容量,根据随机试验结果的各种概率,使用公式 H = - E(n, r=1) LOG (2) P (r) 来计算熵值H。公式中,H 是静态信息熵,E(n, r=1)是从r 到n 个结果的和,LOG(2)是以2为底的对数,P(r)是第r 个结果的概率。这个公式是基本公式的一般静态方法,求到的数值是静态平均信息熵。中国科学家冯志伟等人的计算的结果是: 汉字容量:1 1052  […]

西安吃喝玩乐系列:我的西安羊肉泡(ZT)

Sunday, January 18th, 2004

我的西安羊肉泡(ZT) 蒙吃蒙喝 写乡情的文字,好像以写吃最能打动人…呵呵 我的西安羊肉泡 送交者: 柏川 2002年7月09日18:05:10 于 [五味斋]http://www.bbsland.com 朋友到西安,第一餐额(我)总要”请你吃泡馍”.羊肉泡馍肉烂汤浓,料重味醇,麻辣香烫,滋味 独特.吃羊肉泡馍要自己动手掰馍,亲自参与烹调,更是一绝,环顾九州,如此吃法, 独树一帜. 羊肉泡馍对于在西安长大的我,不仅是一种日常吃食,更是一种沉淀了家族生活的历史, 一种 古老悠远的秦文化. […]

2002年百条网络经典语录(转贴)

Sunday, January 18th, 2004

2002年百条网络经典语录塞上鸿鹄一、“能!……就算是服务器冒出烟来我们也能!”   —Oracle(甲骨文公司)主席兼CEO拉里·艾利森面对“如果您的数据运行在主流操作系统之上,我们能够保证没人可以窃取您的数据吗?即便在主要部件发生故障之后,我们还能让您的应用坚不可摧吗?我们能吗?”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让有诚信的商人先富起来。”   —阿里巴巴全面收费,马云说“我们宁可让我们的会员减少2/3,甚至更多,我们也要推广下去”。 三、“三流的公司卖劳力,二流的公司卖产品,一流的公司卖技术,超一流的公司卖标准。”   —一种通信界流行的说法。 四、“即使跌倒了,你要懂得抓一把沙子在手里。”   —经历过了停牌事件的丁磊。 五、“我花很多的时间去设想正在到来的世界将会怎样,而几乎不会把时间花在今天或明天、这个星期这个月、本季或本年度的计划和工作上。”   —AOL-时代华纳董事长史蒂夫·凯斯。 六、“如果把我们公司顶尖的20个人才挖走,那么我告诉你,微软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   —比尔·盖茨。 七、“曾经被所有人说好的事情没那么好,比如电子商务;现在被所有人说坏的事情其实也没那么糟糕,比如电子商务。”   —王峻涛。 八、“我们有20亿!”   —联想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马雪征在与汉普谈并购时被认为是非常关键的一句话。 九、“!广告!”   —日本要求商业电子邮件必须有这样的主题标识。 十、“人们需要一个幸存者,一个不断发展的幸存者。”   —eBay公司CEO惠特曼谈eBay的成功。 十一、“刚开始的时候有90%的事情,是我喜欢做的,但现在只有30%了。”   —新浪执行副总陈彤谈做互联网。 十二、“除苦练内功之外,别无他法。”   —中科院吕本富博士谈网易做娱乐门户的大方向是正确的。 十三、“要象制造企业一样来对待服务质量。”   —携程旅行服务公司CEO梁建章谈携程旅游服务的理念。 十四、“我们每人只需要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块无线上网卡和一部无线分机电话就行了。”   —中国惠普笔记本电脑产品部业务经理王维强的上班装备。 十五、“中国的互联网,在我们之前没有历史。”   —阿里巴巴马云。 十六、“要敢聘用比你强的人,公司才发展起来。”   —GRIC Communications创办人执行官、华源科技协会会长陈宏。 十七、“一个人在读书的时候,最大的幸福莫过于遇到好的老师;而一个人在工作的时候,最大的幸福莫过于遇到好的领导。”   —金蝶员工谈仝孟辉。 十八、“跳槽是一个可以不断听到恭维话的好办法。”   —Google的CEO埃里克·斯克赫米德特。 十九、“易趣有三个目标:第一,做中国的eBay;第二,并不是一个美国的企业到中国来进行运营就可以取得成功,所以我们要做适应中国情况的eBay;第三,我们的远景是要建立一个非常适合中国情况的独特的电子商务的模式。”   —易趣CEO邵亦波。 二十、“我做投资,自然希望百发百中。”   —张树新办公室的墙上有一套弓箭。 二十一、“先胖的不算胖,后胖的才是胖。”   —“联想手机业务启航”新闻发布会上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讲联想要这样做手机。 二十二、“保护羊的政策,由狼来参与!”   —深受手机质量事件的杨建初谈关于“手机三包规定”却有爱立信等手机巨头“积极参与了这一政策的草拟和制定”。 二十三、“跳出主流,与众不同。”   —西门子信息通信集团提出的新口号。 二十四、“这么多年就戴尔成功了,有些经验是不可模仿的。”   —戴尔的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凯文·罗林斯谈戴尔模式。 二十五、“这些年,我们经历了多轮的淘汰赛,每轮淘汰赛都面临不同的对手,但每轮淘汰赛中我们都发展了。”   —用友王文京。 二十六、“软件可以盗版,但培训是无法盗版的。”   —连邦李儒雄谈软件教育培训时也对盗版“念念不忘”。 二十七、“中小企业要的绝对不是一个机器。”   —IBM大中华区工商企业部总经理郑小聪谈中小企业IT服务。 […]

汇率政策杂说 (转贴)

Sunday, January 18th, 2004

汇率政策杂说抗击美日欧1)  币值多少才是合理?照西方经济人笼统的解释,就是供需平衡那个点上的值是合理的。  问题是哪个点才是平衡,谁也说不出个道道来。各种各样似是而非的MODEL就产生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政府决策人实际的取舍,是从政经利益角度考虑的,是从创造更多职位如何对自身更有利等角度考虑的,需要用哪位的MODEL说事时就拽过来用一下。这是西方政府对外汇政策实际的决策过程。  比现在,就目前这个点来说,美元对欧元,到底是什么价位是真正的平衡点,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说法。可能包括从80欧元对100美元到130欧元对一百美元的价位范围内都有代表人物,都有乱七八糟似是而非的一堆数据一堆模型。美国政府更倾向于高还是低,是根据他们政府对于哪个价位对自己当时经济的影响更好决定,不同时期有不同侧重,比如说强势美元时期是为了拿全世界人民的钱来弥补美国投资亏空(美国人储蓄率近些年为负数),又比如经济萧条工作职位稀少时以创造JOBS为主要矛盾又开始强调自己币值该低一些,根据形势拿不同腐儒的模型来打个幌子。美联储的GREENSPAN是个博士,按理说该很学术吧,实际上他的风格都是基本上自己拿定大主意了底下一帮搞RESEARCH的跟班再找理论依据。  所以说,就是把常春藤所有的经济大拿们集中到一起,让他们辩出个合理的目前这个点美元对欧元的币值,也不会有个什么统一想法的。政府最后是TALKUP还是TALKDOWN一种货币,大体上是个出于国家利益创造就业增加经济活力等的政治决定。就算表面上代表自由市场的汇市,最敏感的就是政治新闻,是被大政策变动牵着鼻子走的。  至于说长期价位,不管是从购买力比较(PURCHASEPOWERPARISON)还是利息率比较(INTERESTRATEPARISON),都可以从目前时间点比值推出未来某点相比对值。比如说,同样的一篮子东西在中国卖10块,在美国卖两美元,应该是一美元对5块人民币才合理,否则会有人抓两边币差来回贩卖东西牟利早晚到一美元对5块。利息率比较是比如说目前这点一美元兑5元人民币,美元利息率年5%,人民币利息率年1%,那么目前的一美元等于一年后的1。05美元,目前的一元人民币等于一年后的1。01元,那么应该一年后的1。05美元等于一年后的5。05人民币,就是说一年后人民币该略微升值。  上边的PPP和IRP来推算未来某点币值,是有几点很基本的假设,比如这一年间的相对经济形势不变,比如这个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没有摩擦的。而现实里,那是永远不存在的。所以如果我们把美元日元德国马克(入欧元以前)前几十年的相对汇率画出来,会发现基本没规律可循,振荡性很大,而造成振荡性的主要切入点往往是国家家政治角力和重大经济政策变化的点。那些西方经济学家有人说人民币该升值30%有人说50%,不一而足,其实随便咧个数出来,漫天要价逼你照办而已。说中国出口盈余太多说明人民币币值有问题本身就很值得商榷。美中之间贸易根本没到一个有效率市场的程度,各种壁垒障碍摩擦在那里,何谈什么市场决定的人民币币值?如果美国的精密机器设备高端计算机高科技设备等没有向中国的RESTRICTION,那么中国方面对这些的DEMAND是非常巨大的,很可能会将贸易不平衡消除。对中国方面出口存在那么多的限制,他们怎么好意思说中国人民币的市场价值该是多少多少,这个市场本身就是严重INEFFICIENT的。  拉拉杂杂说这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汇率是国家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的工具,各种理论平衡点都是虚的。币值高也好低也好并不代表什么,而国家对自己货币在世界上相对币值的左右能力才代表这个国家的实力,想让它高时就高想让它低时就低,以我为主。  中国离这种能够随意左右自己外汇政策的实力尚有距离,目前来说对世界格局只能是要求更大份额的下中农,而试图打压中国维持自己既定利益份额的是富农地主。作为UNDERDOG,最忌被富农地主牵鼻子走,那最后是富的越富穷的越穷,要对新秩序有发言权,就不能找地主想的招走,要争取让对方对自己也有妥协,不能总是自己牺牲,三两下压力就受不住。  现在人民币币值是高是低暂且不说,在外国政府连续施压,投机者环伺,正常的投资者拿不准中国汇率政策而举棋不前时,要发出的强有力的信号是汇率要稳定经济环境要稳定。宁愿在其他地方妥协一点,也不能在应力集中的时候撑不住,那样是可能发生断裂的。等内外环境能够让中国政府走以我为主的汇率政策时再暗盘讨论币值问题,汇率政策一定得是自己走出来的,不能是人拿枪顶着时干的。对系统的扰动作用力大小是大不相同的。  即使到了要考虑人民币币值的,也不能从乐观角度。事实上,从亚洲几小龙到南美巴西阿跟挺墨西哥都吃过被架高起来飘飘然后一下摔到地上的亏,近在去年,被华尔街吹捧多年光给阿政府发债券的FEE就拿了上十亿美元给华尔街的阿根廷,被一切只为钱的大鳄小鳄给先捧后摔弄垮了。远期VISION当然要朝不居人后敢为第一考虑,但中短期的任务必须以低姿态做DIRTYWORK修补自身系统漏洞入手。中国有很多练内功打基础的东西都迫在眉睫,金融系统,创造成千万的职位,改善经济结构,减小对低端产品出口过度依赖,扩大内需。如果说我们中国是一个要跟其他发达城邦试比肩的城市国家,胸怀大志不甘人后固然好,但不能忘记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补城墙固后防蓄粮草,然后方有图中原,否则前后失据,恐怕什么都做不好。  所以即使要考虑汇率政策,也要第一尽量保持稳定性连续性,即使要变,也要缓变,在对自己FAVORABLE的可以左右的环境里变,第二是要从配合改革配合建设配合创造数千万的JOBS给转型的劳动力角度,切忌被人几句好话或者他们主要喉舌所谓中国威胁论调影响下就以为中国实力真到了可以收放随心的程度了。前车之鉴多了,在中国真正扬眉吐气前,UNDERDOG精神不能丢。这里想到了楼下hjc说的他们可以随便发币我们也发,这就是不顾实际了,美元是全球通用货币,买什么都拿美元结算,伊拉克卖油想不拿美元结算就被干死了。美元的极端强势,美国人可以拿纸币换财富,是他们炮舰外交强势国家地位的体现,别说发展中国家,就是欧日,在历史上也多次被占小便宜。中国的人民币自由兑换尚且不能,你跟美元对着印也没用,谷子烂自家里亏的是你自己。有多大家底相应印多少钱才合适,扩大货币供应要根据实际的经济发展决定,不能随便多印。先埋头发展,等胳膊粗了再想跟美元在世界上要求重新划定势力范围的事。2)回人间四月:政府发债确实是跟扩大货币投放不对立的。在我原文中说的,是有一部分是有ABSORB外资进入导致的被迫扩大的人民币货币供应的作用,但政府花费方面的则不存在通过国债调整货币供应。我原文是:“目前中国政府债券紧着发行,不光是为了弥补政府花费的亏空,还有央行通过债券将人民币回笼的一部分。”国债如果被政府的财政部等部门用来筹资搞建设,是财政政策。如果被中央银行用,是货币政策,是影响货币供应手段,不能混淆的。政府部门预算需要资金时,发行债券筹资,只是等於将钱从PRIVATESECTOR转到了PUBLICSECTOR的口袋里,对货币供应影响可忽略不计。中央银行的购入或者卖出国债才是影响货币供应的手段,比如央行买入债券,等于进入流通的货币多了,买债券的货币不是在公有私有间换了个口袋,而是央行自己的库里的钱或者暂时印的钱买的。央行卖出债券时,得到的钱进入自己库里,不再流通,等于减少货币供应。回逗美神:你所说的通缩压力跟我提的发达国家转嫁经济危机找垫背的是一个道理。美国的通缩压力,就是中国的低价进口品对总体价格指数产生的向下拽的拉力。美日最近都热衷于说中国产品低价是导致日本已经通缩美国有通缩危险的主要罪魁祸首之一。这是典型的转移矛盾拉不出屎来怨茅房。与其说中国东西人为低价,不如说他们自己的人为高价。只要全球化在继续,那种稀释扩散效应是必然要发生的,快慢而已。所以说某个点上强权急了通过炮舰重新将IMBALANCE建立起来也不是不可能的。我说美国有人试图减少中国进口增加对中国出口,本身就是试图减少通缩压力的表现。RMB升值,等于很多日用品等价格会上浮,这对其价格指数是个象上抬的力量。而其出口如果增加,则会增加自身的JOBS。而且可以减缓一些低端制造业的转移,减少自身阵痛。如果人民币币值高了,中国在低端制造业的一些竞争优势将减少,外资(指用于生产的良性直接投资,非或明或暗的投机资本)涌入速度减缓。其实对于一个国家的汇率环境,任何一个有长期投资打算的投资者希望的是稳定。不管突然升高还是降低,都是增加VOLATILITY,而汇率的VOLATILITY是对外资最大的风险,任何一个跨国企业的年报里在分析风险时都将汇率稳定放在非常显著的位置。现在如果一下升了多少,看上去好象一下我们的LABOR更值钱了我们的资产更值钱了。其实至少有两点非常不好:其一是发出了中国政府汇率政策容易在压力下CRACK的信号,这对于一种并非自由兑换的货币来说是个很不好的消息,能被压升,就能被压降,只能说明政府不够FIRM政策不够坚决,长期投资者会犹豫,投机者会高兴,投机者是VOLATILITY最亲密的朋友;其二是表面上资产值的增长只是纸面值,而纸面价值是最靠不住的,不能够换成现钱的纸面价值只能是ACCOUNTING的表现形式。中国的人民币不能自由地拿到国际市场上去购买他们的东西,我们的人民币升值不能表示我们对国际上实际的购买力上升,人民币购买力上升不过是在自己家里将自己存着的美元兑出来去买而已,都是INTERNALDEALING,人民币方赚的是咱们自己美元方赔的,扯平。等到自己存那点美元没了,咱到国际市场上跟人说:“HEY,不是说我们人民币应该5元对一美元嘛,我算六元兑一美元支付你人民币买你东西好不好?”千万别这么去试。会让列强笑话的。等他们达到目的后等你想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阶段再逼你狂贬也说不定。而且币值上升如果控制不住节奏(如果顶不住外压贬值,则可能是一下超过5%到10%的大幅度调价)会导致中国对外汇的EARNINGABILITY严重下降,工作职位大幅度减少。打个比方,一家小银行打算对两个申请LOAN的人贷款:一个的JOBPROSPECT在变差,因为他要价高又没法从事其他低价的工作,未来的EARNINGSTREAM显得非常没有确定性。另一个有稳定的工作,个人又可以TAKE很多低报酬JOB的灵活性,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的收入相对是可预测的稳定的。那么后头一个人的CREDITRATING常常是更好的。同样的TERMS,银行会更愿意借给后头那位钱。前头那个可能会ARGUE他更EXPENSIVE,因为他工作每一小时的HOURLYRATE从10块涨到了12块,应该有更好的CREDITSTANDING,但那只是表面值,在他工作前景被HOURLYRATE是10块的人竞争下变差的前提下帐面值是作不得数的。3)如何应付粗探木水与人间四月所说汇率虽然有工具意义却不能偏离基本面太多,这俺是同意的。好比人民币,说50元人民币兑一美元还是一块人民币兑一美元都是严重脱离经济基本面,谬误性非常明显。但在上下百分之几十的范围内,基本面很难找到理论平衡点,政治角力、政策方向以及市场技术因素更重要。我强调了汇率工具论,是为了强调调整人民币汇率目前不是时机。其实我担心的就是调整汇率中的过分乐观情绪,人民币汇率方面的政策必须是以“如履薄冰”而非“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态度来处理,以查缺补漏修整经济和金融系统基本面强体健身角度而非过分着眼于表面币值表面资产值高低。目前环境跟以前几次大调整已经很不同,以前的中国是在严格的资本控制政策下,汇率大变一下,主要影响的也就是几个黑市炒汇的,攥着美元的能突然赚一把,但对系统打击非常有限。以前的汇率大变,基本是往下降,对当时在中国的外资来说主要是好消息,那些外资基本以直接投资为主,人民币几次大幅度贬值,使他们的外向型产业更具竞争力,从而刺激了出口,刺激了更多低端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后来的几年内,朱政府试验汇率小范围波动,几年内有了百分之几的小增值波动。那同样是非常MILD,对系统没大影响。这里提一提炒家最喜欢的振荡性(VOLATILITY)。比如说美元如果对欧元几年内缓慢单向升值10%和几天内突然一个10%的升值是很不一样的。前边的情况,并非炒家喜欢的一个比较VOLATILE的环境,如果他们把钱放进美元,几年后挣到的利润没准比存CD利息还低。而后者,是炒家喜欢的,他可以根据政治风向的判断几天到几个月内快进快出寻求最高回报率。对于长期的投资者来说,他们的工厂对于平均每年一丁点的升值没有很大的不良反应,就跟很MILD的通胀一样是可以计划的。对于国家就业市场来说,即使有外资不适应逐渐退出,那也是个GRADUAL PROCESS,能够减缓对系统的冲击。所以说人民币几年缓慢升值5%带来的后果跟人民币年内升值5%或10%是很不一样的。而缓慢的自我主导控制下的汇率变动不可能在压力最大投机最盛时实现。必须要先坐实后防,才能考虑主动调整币值。外国政府与投机者在历次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中都象是贪得无厌的秃鹫,一旦得手,连续挤压,等没有油水再榨,才会离开现场。所以目前汇率该高还是低在于其次,先御敌为先,“安内必先攘外”,没有安定的有利的外部环境中国内部的调整很可能强骚扰下走偏。那么目前情势下如何应付?主要谈谈投机者。国际投机者的热钱许多是以HEDGE FUND的形式存在的,HEDGE FUND一般盘子不大,索罗斯当年攻击英镑时也就几十亿美元。一般的这种炒国际MACRO的FUND盘子在几个亿美元左右,也就近几年美国HEDGEFUND飞速发展大盘子的基金(十个BILLION级别的)开始增多了。但是炒国际金融市场的热钱代表,一般就是几个亿甚至几千万左右,旗舰是量子基金这种几十亿盘子的。热钱的可怕在于大鳄小鳄们发挥争食腐肉的秃鹫精神一哄而上。那一般是心有灵犀,索罗斯之类的人物借市场传言传达信息,然后其他人唯大投机者马首是瞻。这里头,对大大鳄的风险来说,不光在于被攻击市场的反抗能力,还有各秃鹫们对中心领头羊的信心强弱,这是靠对大大鳄的神秘化造神宣传下建立的一呼百应的CREDIT,但也不是完全绝对的权威,人心长在各自肚皮里,鳄群里其他的ROLE PLAYER能不能有领头的一样的神经并不是板上钉钉的。热钱在国际市场兴风作浪的手段五花八门,这里重点说说楼下LONEHAND和行人提到的。行人以英镑失守来例证人民币不要死挺,那其实是不能类比的。索罗斯当初进攻英镑时,英镑早已经是国际自由兑换货币,各种英镑有关的金融产品在金融中心伦敦有非常ACTIVE的交易,各种金融衍生品门类也非常齐全。HEDGE FUND在炒作英镑时,可以有很大的LEVERAGE。记得哪位著名物理历史人物说的话是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在金融市场里,就有这种以小博大的LEVERAGE。比如以100万为本金,可以有100万的MARGIN,就是说这个拥有100万本金的炒家可以有200万的头寸。这个LEVERAGE还是小的,最大的LEVERAGE来自外汇市场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品。在外汇方面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非常活跃,全世界一天内交易的NOMINAL AMOUNT(表面额)可到上万亿美元。常见的简单的衍生品有期货期权等。拿期货为例,我要卖空一年后100万英镑的外汇期货合约,假如那100万英镑的期价是200万美元,我可能只需要5%的押金即10万美元就可以炒作这值200万美元的英镑POSITION。这个LEVERAGE是利用了期货市场在交割前的MARGIN ACCOUNT的要求,这种LEVERAGE就是20倍。所以当时的索罗斯,全力扑入的虽然只有几十亿美金,但他通过狂卖远期期货的LEVERAGE形成的向下打压的力量非常大。其他的鳄鱼们全力跟进,终于英国政府垮掉。但这里不要忘记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英镑有完善的交易市场有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品是英国政府无法直接控制的。现在试图从中国牟利的热钱们根本没有那么便利的条件。这是非常幸运的地方,中国在金融边界还没有彻底大开的时候,这些问题出现能够引起当政者注意多清醒清醒,金融改革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不可操之过急。索罗斯们当时敢于跟英国一赌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英国保守力量对英镑进入欧元体系保留最大,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炒家们赌的就是英国政府在某个点上会不敢再继续跟牌。英国政府因为政治的顾虑,在帐面损失到一定水平后就胆寒了,生怕一招不慎,损失太大不好交差,尤其在保守力量擎肘的前提之下。索罗斯们抓的就是这个心理,他们其实也很紧张。香港当初如果顾虑跟英国一样多的话,也早就破了,被洗劫后很可能比今天这温吞水局面还要惨。LONEHAND所说的韩国的例子,大体上就是当时的泰国等经历的。当初的小龙小虎们给追捧得头脑发热,国际金融市场对于这些国家的融资也很欢迎。如此情况下,泰国等国家开始批准本国银行在海外的分支进行短期融资,主要是短期借贷,比如说半年期的美元贷款等。在一切看上去都很好时,这些贷款都没有问题,到期后之后会很容易续借。泰国的金融机构们拿到这些贷款后有很多也没有进入生产性投资,搞了房地产什么的。等赞美诗突然转成大鸣大放舆论风向对泰国等突然不利时,那些借出短期贷款的所谓投资者很快就表现了他们避险特征,争先恐后地在短期贷款到期时不再续借,这对泰国形成了致命的挤压,出现了争先恐后抓救命稻草要美元不要泰株逃命的热潮,泰株压垮。中国的金融机构,从我个人观察来看,到海外的这种短期借贷口子也没怎么开,这也是比较幸运的地方之一。投机者目前来看,进入中国的手段还是有限的,应当趁中国现在还没有门户大开的时候给投机资本立个先例来DISCOURAGE未来他们对中国的投机活动。几年以前,投机者基本没有什么手段来捣乱。中国不仅有相对严格的资本控制还有对外资在中国的各种严格限制。近几年随着国门日开,中国也要循入世协定逐渐开放若干金融领域。中国开始允许特定外资拥有A股开始允许他们投资于房地产等等,这样一来,一些以合法面目出现的外资,就拿着兑换的人民币进场了,一方面想通过炒作中国股市等发一笔,另一方面想借人民币被压升值东风一俟RMB升值就套现美元获暴利。还有一些通过黑市渠道进入中国的外资,揣着同样的目的。化解这些投机者对中国金融系统稳定带来的压力,需要非常谨慎。任何突然的政策变动都会鼓励他们嗜血性而呼朋唤友成群而止,早晚到只剩骨头为止。所以看到国家SHOW给外界“稳定”为第一的坚定姿态,余心甚安,那会DISCOURAGE投机者的。有网友担心的如果一万亿美元进来,等于8万亿人民币进入循环会很恐怖的。尽管放心,只要中国表现出坚定性,全世界用于炒汇的热钱全汇起来都不过TRILLION,更不可能全到中国来了。中国的态度如果非常坚定,最投机的成分会逐渐离场,压力会减小。就怕中国政府信号不明表现出来犹豫或者前后矛盾态度,那样的话,鳄鱼还会望风而来。下边简单说几种可能景象:(光谈不同景象下对投机者而言的效应,不包括更大的比如打击外向性企业等经济效应)1。顶不住压力,突然升值,比如说,20%。炒家会蜂拥套现,假设暗里明里有400亿美元急着往外走,不仅会赚走数十亿美元,从中国股市房市突然撤走的大批资金也会造成对系统较大的破坏性。2。说我们打算放宽兑换率范围,TARGET2%左右的微升。外头会得到鼓励,继续施压,投机者们会赌中国政府开始吃不住劲,更多的热钱涌入中国。对中国过热的房市股市有增加泡沫的作用,而且我们会随时担心他们突然抽梯会导致的自由下坠效应。3。以坚定态度示人,可见时期内,调整汇率休想。如果真的很坚决,投机者会在观望中陆续撤出,那些热钱不能长久地PARK在一个没有VOLATILITY的地方,赚不到钱还长久留一个地方FUND的股东会不高兴。最后剩下的只是本意要炒中国股市而非汇率的投机者。如果能够将3的景象实现,在投机者比较少对系统扰动能力的情况下,政府再考虑如何稳步将金融系统改革进行下去。我认为,资本控制虽然不能太多做到明处,但中国应当技术上利用不违犯WTO承诺的办法,力争对外资进行实际上的歧视性待遇,有长期目的的直接投资者,要设法减少他们投资过程的障碍。对于投机性很强的资本,一要从控制审批手续等方面设置层层障碍,让其进入和退出的难度都加大,迟滞性增强,金融系统要严格内部纪律,牵扯对外业务一定要业务能手铁面把关,尽量让苍蝇失去进进出出的耐心;二要规范化国内的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鼓励更多的资源转向更PRODUCTIVE领域,限制过度投机炒作,通过宏观政策给市场消肿,减少外国投机资本炒作中国政策市的MOTIVATION。在金融系统内功方面,要趁门户大开之前进行坚决地整顿,力争将银行坏帐等在数年内控制到健康水平。银行主要领导要建立责任制,各健康指标完成,升官进爵,完不成,夺其乌纱。银行贷款不要随便政策贷款人情贷款,除了关系稳定国家力保的大企业的,其他的要将贷款效益跟个人的政治前途待遇奖金等紧密相连。吏治也非常关键,少一个周正毅,就少100亿弄到房地产里的烂帐,既减少烂帐比例,又减少房市不正常发烧,将钱用到最需要钱最有前景的生产者那里。就外国政府的外部压力来说,中国主攻美国即可。美国今天FED发出的信息是通缩危险减小,这是客观上有利于减小RMB压力的一个因素。其他方面,中国要想办法鼓励美国内部反对压人民币升值的声音,从民间半民间的途径影响其经济界的声音。对其政府,因为中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估计不得不对美国在某些地方让步,但宁愿其他地方让步受点小亏,也不能随便破坏现代经济的循环系统。中国要做好贸易战的准备,准备在贸易上一点点的适当的让步,准备应付各种各样的摩擦,那是对美国躲不过去的。另一方面,应当游说美国减少对中国出口限制,中国可以拿到急需的物资。在尽量不妨害中国出口的同时,可以鼓励从美国等适当的资本品的进口,政府可以对某些资本品给予增快折旧速度等税务方面的优惠鼓励企业在生产方面的投资,进口高端资本品,增强自我实力,配合经济结构改造。因为出口盈余说到底等于是投资到对方身上了,想法投到本身一些也是好的。大体先零碎说这些,边想边打,肯定有诸多考虑不周之处,望各位海涵。

没事找事系列:200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

Sunday, January 18th, 2004

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以祝福为主线,通过朋友之间、邻里之间、家庭之间、城市之间、海峡两岸之间的祝福,升华到人民对祖国的祝福。在内容的创作上,晚会仍然保持了以往语言、歌舞、戏曲三大结构。只是在整体节目的比重和形式上进行了较大调整。语言类节目突出小品相声的分量,增加了娱乐性强的相声剧、化妆相声;歌舞节目注重个性的张扬,在热烈、奔放中体现祥和与安定,节目中不仅融入了《金粉世家》等2003年精品电视剧的主题曲联唱,还首次引入为广大青少所喜闻乐见的爱尔兰踢踏舞表演;本届晚会的戏曲类节目在保持原来的名家名段的基础上,把传统戏与现代戏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最大程度上吸引广大年轻观众。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由朱军、倪萍、李咏、周涛担任主持人。 完全节目单   1、开场歌舞《祝福春天》(解晓东、梅婷、刘孜、黄奕、孙俪)   2、相声《十二生肖大拜年》(侯跃文、石富宽、李嘉存)   3、影视歌曲串连:《金粉世家》主题歌《暗香》(陈坤、董洁);《铿锵玫瑰》主题歌;《刘老根2》主题歌《求索》(《刘老根2》剧组);《粉红女郎》(胡兵、陈好)   4、小品《租老伴儿》(赵本山、高秀敏、范伟)   5、歌曲《江山》(彭丽媛)   6、相声《让一让世界更美好》(冯巩、周涛、朱军)   7、歌曲《好运来》(祖海)   8、儿童卡通歌曲连唱:《黑猫警长》《舒克与贝塔》等   9、小品《好人不打折》(郭达、郭冬临、杨蕾)   10、歌曲《实心汉子》(韩磊)   11、小品《讲故事》(严顺开、洪剑涛、小叮当)   12、歌曲《天下父母心》(杨坤、谭晶)   13、化装相声《父子贺岁》(杨少华、杨议)   14、歌曲《把握每个瞬间》(田震)   15、歌舞《俏花旦》   16、绝活《变脸》   17、小品《兄弟》(黄宏等)   18、歌舞《姐妹兄弟》   19、爱尔兰踢踏舞《舞之魂》   20、歌舞《唐人街》(沙宝亮、谢雨欣)   21、小品《都是外乡人》(巩汉林等)   22、歌曲《望月》(宋祖英)   23、歌曲《情系人民》   24、歌舞《我用歌声告诉你》   25、音乐剧《健身房》   26、歌舞《祝福声声》   27、小品《带着孩子结婚》(英壮、蔡明)   28、歌组合:《温暖》(阿杜、赵薇);《龙拳》(周杰伦、李菲);《外面的世界》(齐秦、莫文蔚)   29、杂技《软钢丝》   30、歌舞《老王》   31、魔术《炫光幻影》(李宁)   32、歌舞《你祝福我祝福》(吕继宏)   33、零点仪式:祝福人杨利伟   34、新民歌联唱   35、经典戏曲联唱   36、歌曲《难忘今宵》(星闻)(图:开场歌舞《祝福春天》, 左起:梅婷、刘孜、解晓东、黄奕、孙俪;相声《十二生肖大拜年》,侯跃文、石富宽、李嘉存等;今年的歌舞更加时尚;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由朱军、倪萍、李咏、周涛担任主持人。)

附庸风雅系列: 乾隆小诗一首,人生一大境界啊!简直就是我的梦想!

Sunday, January 18th, 2004

青山依水房数间,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随身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一只耕牛半亩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闲来无事观书篇,今也谈谈古也谈谈雨过天晴驾小船;酒在一边鱼在一边夜明儿女笑灯前,名也不贪利也不贪日出三竿我还眠,不是神仙胜似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