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February, 2004

有没有人知道这位先生的近况? 蒋小明

Saturday, February 14th, 2004

蒋小明博士,董事  蔣小明博士為賽博控股之創辦人兼主席。於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八年期間,蔣博士在紐約管理投資基金,任職250億美元之環球投資基金United Nations Joint Staff Pension Fund Investment Management Service之副總裁(加入初期任亞太區股票投資組合經理)。蔣博士目前為資本國際公司之顧問局成員及字原公司(一所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之加拿大資訊科技公司)之董事會成員。 蔣博士畢業於北京外語學院, 獲頒學士學位,畢業後在該大學任職講師。一九八零年代中期,蔣博士在澳洲國立大學取得首個碩士學位,繼在劍橋大學取得經濟學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學位。 蔣博士乃劍橋大學Judg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tudies 之高級院士。

关于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教学计划)– 兼答“黄埔一期”网友的问讯

Saturday, February 14th, 2004

  前一段由于一点“风波”加上“海归网本身的内部事务”,所以长期以来海归网上的“教学”(其实更应该叫“共同学习”)中断了。很抱歉!  形式不等人,市场不等人啊,2004年是“中国公司海外上市年”(我在12月份写过一个2004年预言中写过这些内容,不知道那个帖子还在不在?)  按照这个预测和市场需要,我写了一个系列的关于“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教学资料。这次回国,要去给几个要上市公司的老总和他们的管理层讲一讲,一共八课(我就喜欢“八”!),可以讲一个星期。  本想把这个“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教学系列资料在这里贴出来,让大家给提提意见。但是,一来,这里近来的学习气氛不太高,二来,系统也不稳定,怕辛辛苦苦贴出来了,过两天丢了。三来,我最近很忙,也没时间帖。  所以我先把这个“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教学资料的提纲贴出来,看看大家是否有兴趣,也是听听大家对这个提纲有什么建议和批评,看看是否该讲的是否都讲了,还需要加什么内容吗?  等我从中国回来,再把详细的资料贴出来。  “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教学系列:

企业融资,

企业融资分类
内源融资vs.外源融资
间接金融vs.直接金融

股权融资vs.债权融资

证券种类
股票制度
股权融资
债权融资

不同企业融资方式分类方法之比照
资本结构 Capital Structure

MM定理

美国的股票市场

美国的股票市场

监管和立法

全美十三个主要证券交易所
美国证券市场管理架构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纽约股票交易所

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发展简史
专业会员制拍卖市场

American Stock Exchange (AMEX) 美国证券交易所
Over-The-Counter (OTC) Markets 场外交易市场

Pink Sheets 粉红单交易市场
OTC Bulletin Board (OTCBB) 场外公告牌交易所
Market Maker 庄家或做市商制度

第三市场和纳斯达克(NASDAQ)

庄家或做市商
纳斯达克全国市场
纳斯达克小资本市场

美国其他证劵市场

第四市场

指数

道琼斯指数
纳斯达克指数
其他指数

美国三大证券交易所上市标准

纳斯达克全国市场的要求
纳斯达克小股本市场要求

美国NASDAQ市场费用
海外股市上的中国概念股

中国股票在海外市场的表现
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

美国股市的特点

美国投资人的特点
世界主要交易所比较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 

中国企业美国上市回顾
为什么要上市?
在美国上市会对中国企业的挑战
上市要考虑的事项
谁到哪里上市

选择境内或境外上市
股市的信息浑浊程度
中国股票在不同股票市场上的市盈率
香港股市的问题
美国股市的优点

如何上市

反向兼并(买壳上市)

壳公司
反向兼并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买壳上市最大的风险
反向兼并前后的融资

IPO首次公开募股

承销
内地企业如何到NASDAQ上市

SB2 “小企业发售”

发行证券的成本
美国三大证券交易所上市标准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具体步骤

内地企业如何到NASDAQ上市
海外离岸壳公司
上市审计和Due Diligence
上市律师
SEC审查的程序

香港上市
存托凭证
上市的成功与失败
公司价值评估

现金流折现法或净现值
内部报酬率
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报率

上市后的运作 

[…]

音乐系列:Endless Love

Saturday, February 14th, 2004

http://www.96963.com/movie/ysjq/34.mp3Link

音乐系列:那英《一个人的事》– 送给所有 有爱的人,情人节快乐!– 真的很好听的歌!

Saturday, February 14th, 2004

我以为你叫我我以为你说我原来是我自己呼吸的尾音太多我以为你爱我我相信你爱我但是没有人没有人证明我没错… …原来只是日夜在我的窗外擦身而过我等待你陪我其实你刚来过你不要理我爱情会让人不甘寂寞走在一起好不容易没伤害自己的勇气只好相信不要怀疑错觉比真实还美丽http://www.syszedu.net/personal%20home/gongchao/mp3a/naying/ygrds.mp3Link

关于招聘的情况的汇报

Friday, February 13th, 2004

  正象给JLINK回贴里说的,我期望1%的幸运。现在看那个贴子的人有几百,我收到了几个RESUME。不多,但这些RESUME看上去都不错。我昨天和那个公司老总通电话。和他通报了一下情况,他兴奋得不得了,一听说应聘的人的情况都不错,马上说:咱们都要了!我只好说:您别急,先INTERVIEW了再说。  我知道楚妹妹的跟贴是在开玩笑,所以我并不在意。而且我认为楚妹妹写得挺好的,因为如果一个人就因为楚妹妹的几句玩笑话,就不敢回国了。那么这个人就算回国了也很难适应,因为国内说话难听的有的是,而且还不象楚妹妹那样是善意的玩笑。毕竟回国是一个人生挺重大的决定,正的,反的意见多听听再做决定是应该的。楚妹妹提供了另一个视角看问题,这对一个人做决定是一个帮助。  国内的风凉话,比如“在国外混不下去了才回来”等等永远会有。而且当有利益冲突的时候会更多。但别往心理去。关键是公司的领导怎么看?  至少我所说的这个公司老总,他求贤似渴,因为他已经看到了“手下没能人”给整个公司发展造成的障碍。“手下没能人”已经都成了他的心病了。他有时说我:“你们算赶上好时候了。可以大干一场了”。他的儿子在加拿大读书,他就让他儿子读了书回来。他说:“你们赶上这么好的时候,为什么不干一翻大事业呢?别整天老婆孩子热炕头的。”  当然这是他的看法,不见得正确,只是FOR YOUR INFORMATION。  国内“能人”很多,但没有形成人才市场,所以“能人”不流通,叫做“有行无市”,就象“国有股”一样,值钱,但不上市流通,值钱也没用。所以实际情况是,“能人”找不到。但在这个老总眼里,他却认为国内没什么能人。他和我开玩笑说:“你们这些能人全跑美国去了,这是美国和我们搞的战略掠夺之一。国家要发展,花多大价钱也要把你们抢回来”。当官的如果都象他那么想,中国就有希望了。  对送RESUME的朋友,如果你在或将来国内,过几天我想他们都会给你们打电话安排INTERVIEW的事情。如果您在国外,我想也会给您发EMAIL联系的。正象他们老总所说的,不存在竞争,只要合适,他们都想要。  就写这么多,后天回国,可能来的时间更少了。

招聘启示:财务总裁CFO和市场总裁CMO兼商业开发副总裁

Thursday, February 12th, 2004

  我写招聘启示比较另类,所以别看着我竟说大实话就不当回事情,一句话,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公司背景:  公司为海南一生物肥料公司,如果要贴标签应该属于环保型的,国家战略扶植的高科技企业。市场广阔,前途无量。注意,这个公司并不是一个靠投资输血生存的STARTUP公司,公司成立三年了,已经实现赢利。  现在公司急于扩大市场,并在今年在海外上市。  因为公司国际化的需要,在本人的建议下,决定聘请有海外经验的高水平有经验的人才(其实就是本人鼓动他们老总要招几个高水平的海归,当然他们老总也看到了确有这个必要)。  要招聘的人很多,从中层经理到副总裁,其中有两个职务是最最重要的,也是我和他们老总讲一定要招海归的。这两个职务是:财务总裁 CFO:当前的主要任务:带领公司进行上市前的最后一两轮融资并最后在海外上市条件:- 熟悉中国、美国及香港或其他海外资本市场的情况- 熟悉中国、美国及香港或其他海外资本市场的政策法规步骤- 熟悉境内外资本运作的情况并有一定经验- 熟悉中美两国财会制度和运行- 拥有公司股权债权融资的经验- 熟悉企业资本结构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了解银行,保险,证券,汇率,进出口财务的相关行业的知识- 如果有生物,农业,化工等相关行业背景更好- 有很好的沟通能力,中英文流利- 有把复杂的金融问题给外行人解释清楚的能力- 有团队精神,能适应中国企业环境- 能很好的化解矛盾- 大学以上学历,国外教育背景,有MBA更好(或是把《海归黄埔商校》的教材全部通读背熟,可惜已经丢了许多)。没有亦可,因为更看中实际经验。市场总裁 CMO(Chiese Marketing Officer)兼商业开发副总裁:当前的主要任务:带领公司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条件:- 有商业开发的经验- 熟悉与国内外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的运作- 熟悉品牌的建立和管理- 熟悉特许加盟的商业模型和运作- 熟悉国内外农业市场的开发- 熟悉进出口业务- 如果有生物,农业,化工等相关行业背景更好- 有很好的沟通能力,中英文流利- 有很强的商业谈判能力- 经常出差- 有团队精神,能适应中国企业环境- 能很好的化解矛盾- 大学以上学历,国外教育背景,实际经验为重。  关于公司的待遇:说实话,我不知道。因为现在该公司正在运行上市,我想今后公司上市之后待遇会很好的,所以这个公司是属于有发展前途的那种。我唯一能做的是尽量建议公司给一个相对于国内同等职务比较好的待遇。  如果感兴趣,请把RESUME寄给我,ChineseSturgeon@YAHOO。COM。  因为我近来十分忙,所以我就不给来信的朋友一一回信了,这里我提前抱歉了。  招聘的大概程序是这样的:我下个星期去中国,如果你感兴趣,请尽早把RESUME寄给我。我下个星期和下下个星期会和他们老总谈这个事情,让他挑选合适的人INTERVIEW。INTERVIEW的时间大概在三月中旬,在北京,海南,或是其他地方。我可能会参加INTERVIEW,如果我不AVAILABLE,我也会电话INTERVIEW的(所以你的水平一定要比我高才行,开玩笑!)。  如果你还没有回到国内,请你注明什么时候能回国。  关于聘用的决定,我会给出我的建议,但最后决定是对方公司做。

《海归黄埔军校》课程《美国、香港和其他国际资本市场介绍》第一章《美国股市介绍》:梧桐树下的奇迹

Sunday, February 8th, 2004

梧桐树下的奇迹 作者:秋风 2003-6-11 23:25:09 总结过去数百年的经济史,如果说有什么东西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的话,那我想其中肯定应该有这么一条:一切金融创新,及其它一切产品、技术甚至制度创新,都是市场上的企业家自发活动的产物。证券交易的形态及基本规则,当然也不例外。世界最著名的证券交易机构——纽约证券交易所,就是一群聪明的交易商自行创立的。令今人惊奇的是,在上百年的时间中,交易所也是靠自律维持了基本的交易秩序。梧桐树下的创新纽约交易所是商人们自发地创办起来的。美国的证券交易起源颇早,公司股票交易早就有了,但数量较少。1790年,美国联邦政府发行了8000万美元债券,成为第一笔大宗公开交易的证券,标志着美国投资市场的诞生。随着交易数量增加,商人们觉得零散的交易形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1792年5月17日,24位证券交易商在华尔街68号门口的一棵梧桐树下签订了一个协定,史称“梧桐树协议(Buttonwood Agreement)”,他们商定,以后每周用几个上午在这棵树下聚会,规则有三条:只在会员间进行交易,不准外人参加,交易按规定收取佣金。一般都将这个根本不起眼的事件,作为纽约股票交易所诞生之日。而这三条规则也成为后来交易所的基本规则。当天按照这个规则进行交易的,是美利坚银行的股票。这家银行就算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第一家上市公司。直到1817年,在这里交易的证券经纪人成立了第一个正式的交易组织——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也租了一座房子,到屋子里面交易。纽约交易所开始登堂入室。1865年,纽约交易所建起了自己的大楼。1903年,纽约证交所迁往现在的地址。此后,在学者作家的比下,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美国的象征,成为自由市场(或者是资本主义)的象征。到20世纪20年代,纽约股票交易所战胜了所有挑战者,成为美国首屈一指的交易所,成交量占美国上市证券交易的75%。90年代,纽约证券交易所经历了又一次辉煌,上市公司股份达到20亿股,而1886年时仅为100万股。纽约证交所目前有上千会员,美国著名的投资银行都在证交所场内拥有自己的经纪人。目前有来自全球的2800家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总市值达13.5万亿美元。其中来自国外的企业有470家。在《证券交易法》颁布后,1934年10月1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式注册。直到1938年,纽约证券交易所才雇佣了一位受薪主席,在这之前的管理都是交易商无偿劳动。1971年,交易所组建为一家非赢利的公司。现在的管理机构是理事会,其中12名理事来自社会,12名来自证券业界,另有一位主席和首席执行官。市场竞争的力量纽约股票交易所成立之后,几乎完全依靠自我管理。联邦政府对于证券市场没有采取任何规制措施,仅有的州有一些零星的法律。当然,由于美国实行普通法司法制度,没有成文立法并不意味着证券市场不受法律监管。所以,交易活动并不完全是无法无天。但对于交易所最大的约束,还是市场竞争本身。首先是交易所之间的竞争。正因为政府没有任何象样的监管,所以,对于开办交易所,没有任何进入门槛。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创办交易所,只要有人愿意到你这儿上市、有愿意在你这儿进行交易就行。历史上,纽约政权交易所始终面临其它交易所的竞争,例如纽约的“股票经纪人公开委员会”,它的交易量一度比纽约证券交易所还高,直到后来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合并。现在的美国,则有大名鼎鼎的纳斯达克,还有不太出名的美国证券交易所,还有众多规模更小的地方性交易市场。而随着通信技术日益发达,国外的交易所也对纽约交易所构成了挑战。正是这样的竞争,迫使纽约证券交易所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规则。归根结底,证券交易所提供的服务,其实就是有关证券交易的规则。证券交易所必须根据上市公司、交易商、普通投资人等各方面的需求,制订出恰当的交易规则,最恰当地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各交易所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规则之间的竞争。恰当的规则能够吸引来上市公司、交易商和普通投资人。人气旺了,各方面的收益高了,交易所自然繁荣昌盛,反之,只好关门大吉。在竞争的压力下,200多年来,纽约交易所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规则。比如,在纽约交易所地位稳固的时候,曾有一条Rule 500规则,规定在纽约交易所挂牌的公司,如果要退市,必须经过2/3以上股东同意,并且反对者不能超过10%。90年代中期,为了争取一家电信公司到本所上市,纽约交易所松动了这条规则。整个90年代,为了与纳斯达克竞争,吸引高科技企业,纽约交易所降低了上市门槛;又调整了会计标准,以吸引非美国公司前来上市。当然,为了执行规则,交易所内部也有自己庞大的监管、调查、执法部门。早在1817年,交易章程就规定,交易所可对任何违反交易所规则的行为进行调查、予以处罚。而且,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大多数监管规则,其实最初都是交易所自己发明创造出来的。同时,市场竞争的力量也迫使交易所不断地改进交易技术。所有的最新通信技术都立刻被纽约证券交易所采用。纽约股票交易所于1867年首创股票行情自动报价器,1878年又引入刚刚发明的电话,传真、计算机、网络等等,都使纽约交易所的交易范围不断扩大。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政府监管有何效果?正是市场竞争,使得整个证券交易市场尽管没有政府严厉管制,却依旧安然地运转了上百年。当然,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道德薄弱的人,这个世界上的任何规则也都有漏洞。因此,跟任何地方一样,证券市场上也不可能没有欺诈投资者、操纵市场的行为,比如虚假抛售(wash sale)、囤积居奇(corner)、合谋操作(pool operation)等等。但这些东西并没有摧毁市场本身,相反,市场的自我修复机制总是在每一次遇到冲击之后及时地发挥作用,并使交易规则和技术日渐完善。然而,到了20世纪20年代,由于政府奉行错误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市场出现巨大的泡沫,结果,在政府收缩信用之后,1929年10月24日,形成“黑色星期五”,纽约证券交易所崩盘。公众和政府却把责任完全归咎于贪婪的交易商和上市公司,奉行管制政策的罗斯福政府一上台,就说服国会陆续通过一系列证券立法,包括《证券法》、《公用事业公司持股公司法》、《信托条款法》、《投资公司法》、《投资顾问法》。1934年6月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证券交易法》,根据此法,1934年7月6日,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从此联邦政府深深地介入到证券市场监管中。然而,有趣的是,恰恰是在这之后,纽约证券交易所不断地上演所谓“黑色星期一”、“黑色星期四”、“黑色星期五”,反倒是在这之前,人们很少听说这样的新闻。政府的证券监管到底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实在令人怀疑。《中国经营报》,2003年5月19日 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9280.htmlLink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今天的事情证明了我昨天的猜测。

Sunday, February 8th, 2004

  我昨天因为一些人的暗示,明白了这次“阿Q”事件幕后的来龙去脉。因为是猜测,所以想了想,也就不贴出来了。第一大家都想把这个事情忘了,谁想起那个满嘴大粪的家伙都会讨厌的。第二,我想既然他们都暗示我了,这个事情也就应该结束了。  今天“阿Q”又来了(当然很快被删了),依然还是满嘴大粪,这不奇怪。但令我既觉得惊讶又觉得符合了昨天我的猜测的事情是“阿Q”的被封掉的ID被人打开了。  这《无间道》看多了,看谁都象卧底!所以,我不得不提醒大家,我们“自己人”内部出了卧底。  还是那句老话,既然逼我,我就把我昨天的猜测说出来:  第一,“阿Q”是对着海归论坛来的。从他把骂人话都存在文件里,然后每次COPY PASTE来看,他是计划好的。我不幸成了海归论坛的领头羊,也成了替罪羊。  第二,来的不是“阿Q”一个人,有几个“托儿”。有人在装“同情者”,有人装“旁观者”,有人抨击我对他不够宽厚,有人给“弱者”当律师,有人高喊“阿Q”骂你我没看见。。。“托儿”的破坏性比“阿Q”大,但很快被大家识破了。这几个“托儿”一暴露,被别人很很批了一顿,跑了。于是,今天的“卧底”也暴露出来了。  我昨天的帖子里写得很明白,“既然你们让我明白了,我想你们也就是想就此停止这场风波”(见http://www.haiguinet.com/TxtFile/339708.asp?od=3)。  那为什么还把“阿Q”放出来咬人呢?你们一定要逼我要把话说出来吗?难到你们一定要重开事端?  你们也知道,我至今对你们仍然是个“温情派”,仍然是个NICE GUY。你们一定要把一个NICE GUY逼得不那么NICE了,恐怕是你们战略上的一个失误。

案例分析:中国书法家状告道琼斯索赔500万,美方只出33万(转贴)

Sunday, February 8th, 2004

中国书法家状告道琼斯索赔500万 美方只出33万 ——————————————————————————– 2003-07-17 13:40 中国青年报    今天(16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起因一个中文“道”字引发的中美跨国著作权争端。   被告一方是著名的美国百年企业道琼斯公司,该公司发布的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被视为美国经济变动的晴雨表。原告一方也是重量级人物———曾任八九两届全国政协委员、其擅写的“寿”字被誉为“天下第一寿”的中央民族大学书法教授关东升。   道琼斯侵权?   今天上午,原告关东升本人和委托代理人、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法律部主任汤兆志等出庭。汤律师阐述起诉事实与理由:   1994年,道琼斯公司北京代表处工作人员找到关东升,提出道琼斯公司总裁康彼德即将访华,希望关东升为其书写一个“道”字赠与他本人。关东升遂写下具有独特风格的一幅“道”字,并题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康彼德先生正”和名章、闲章作为落款。   关东升说,1999年起,逐渐发现道琼斯公司在未经其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该幅“道”字私人赠品用于公司在中国的商业标识(徽标),使用广泛,包括网络、书刊、媒体广告、户外广告、公司简介等各种宣传材料,以及贺卡、信封、公司工作人员名片、 T恤衫、手提袋,等等。   并且,掐头去尾,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康彼德先生正”字样及名章、闲章一律删除,只剩下了孤零零一个“道”字。   关东升认为,其创作的“道”字及附属字章依法享有美术作品著作权,又是作为私人赠品赠与康彼德先生本人使用。道琼斯公司未经任何许可,将该“道”字擅自广泛用于企业标识等商业用途,已构成侵权。并且,任意删除附属字章,亦侵犯了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等著作权权益。   出价和索价差距太大   关东升说,本诉讼今年3月12日提起。此前,近一年的时间里,关曾委托代理人在美国本土和中国北京与道琼斯公司及其北京代表处进行了多轮谈判,没有达成共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双方对使用该幅“道”字的出价和索价差距太大。   道琼斯公司承认在商业标识中广泛使用了关东升创作的“道”字,并表示愿意今后继续使用。2002年4月,道琼斯承诺出价1万美元,并强调从即日起全部受让“对这个字的所有权利”。   几经交涉,2002年10月,道琼斯公司亮出最后“底线”———一次性补偿关东升4万美元(即约33万人民币),同时获得今后对该“道”字的使用授权。并书面答复说:“这一出价有效期截至2002年12月1日,过了此日期,道琼斯公司将撤销该出价,而此后的任何出价都不会高于4万美元。”   获悉这一消息后,关东升向国内经济界、法律界许多专家征询了意见,认为道琼斯出价过低。   这一立场得到了关东升的美国代理人———博文德律师事务所的认同。据关介绍,该所律师亚瑟先生称:根据他在美国从事知识产权诉讼几十年的经验,像“道”字使用这样的官司,过去8年道琼斯每年赔付不应低于5万美元,今后使用每年支付不应低于4万美元。中方认为,照此计算,如果道琼斯今后继续使用“道”字15年,两项合计应予一次支付100万美元。   在2002年的交涉中,关东升曾经提出200万美元的一次性索赔额。在本次诉讼中,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关决定将一次性索赔额降至500万元人民币,同时要求道琼斯公司立即停止侵权、公开赔礼道歉。   是否获得了许可   16日庭审中,道琼斯公司没有派员出庭。其委托代理人、北京君合律师事务所李清、高华苓两位律师出庭代理陈述、抗辩。   两位律师坚称道琼斯公司使用“道”字经过了关东升许可,不构成对关东升著作权的侵犯。主要例子有三:   一、1996年5月,关东升应邀赴香港参加道琼斯指数发布100周年纪念会,在会上看到了道琼斯公司将“道”字作为企业标识使用,并未提出异议。   二、道琼斯公司北京代表处迎风墙上常年挂有作为商业标识的该“道”字,关东升多次前往代表处,屡有所见,也未提出异议。   三、关先生还将本幅“道”字收入自己的书法集,并标明该作品系为道琼斯公司(不是为康彼德先生)创作。并且,还将此书法集赠送给道琼斯在华一位工作人员。   两位律师认为,道琼斯以商业目的使用该“道”字,虽未获得关东升书面许可或签订协议,但在2002年2月以前的7年多时间里,关先生始终与道琼斯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从未提出异议。这么长的时间没有提出异议,应当视为客观许可。   两位律师还反复表示,道琼斯也不愿打这场官司,希望在法院的帮助下与关先生消除误会,达成谅解,恢复友好关系。   观察人士认为,道琼斯公司使用“道”字是否经过了原告许可,是本案的关键。如果确认经过许可,则道琼斯不仅不需要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而且“赔偿”也将变成正常“付酬”,价码也将大大降低。如果许可不能成立,道琼斯公司将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除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外,其“把守”的4万美元最高支付线恐怕也保不住了。(记者/徐家良)

东拉西扯系列:批判安普若之一:千万别理那个叫安普若的(安氏奇谈怪论篇)

Sunday, February 8th, 2004

东拉西扯系列:批判安普若之一:千万别理那个叫安普若的(安氏奇谈怪论篇)
  安普若烦人,贴的东西不是东拉西扯,就是没事找事,要不就是吃喝玩乐。就没见过他正经过。好不容易看到几篇有点水平的东西,一看还是他转贴的。转贴就转贴把,他一转就是相关文章一打筐,象教授给研究生留参考文章阅读单一样。谁有时间看?他还美其名曰“为了信息的完整性”。
  再看看他贴的文章。不是金融市场,就是资本运作,今天你收购我,明天我兼并它,要不就是怎么做生意,怎么赚钱,一会是VC了,一会是基金了,张嘴是股权,闭嘴是债权。我就从来没看懂过。我看不懂,但我还是知道这是资本主义的铜臭,我们要坚决抵制。
  再有,安普若,你为什么就不能被批判了?你不理我我也要批判你。你问我批判你的目的是什么?告诉你:我是希望把你变得和我一样崇高伟大的人。我知道我是白费力气,我知道我不可能改变你。但我仍然还是要批判你,因为这样才能显示我与众不同。我告诉你,你还别假清高,你以为你不理我我就没办法了,我,我,我也不理你了!
  从今以后,凡是安普若的帖子我一律不看,就当没这么个人。我也建议大家不看他的东西,大家全都不理他:
  他写的没事找事系列就是没事找事,浪费时间,不看!
  他写的东拉西扯更是东拉西扯,没意思,不看!
  他贴的吃喝玩乐更是腐化人民的生活,背离中国人民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我不是没钱生活,我有钱,但我要把钱用到最有用的地方,决不能象他那样腐败。所以他的吃喝玩乐系列,不看!
  他贴的其他东西,我看不懂,但我也要批判。你为什么不找我们看得懂的东西贴,告诉你,看不懂的东西就是废纸,这个论坛不是你的废纸箩。对看不懂的东西,我没兴趣,不看!
  安普若告诉你,你不要自己拼命的CLICK自己的文章冒充点击率,你有几千点击率也没用。我还是不看你的帖子!
  签名:安普若的爸爸(我没骂人,因为我创造了安普若,所以我就是他爸爸,我想骂他就骂他!)

没事找事系列:美国华人三大变(转贴)

Sunday, February 8th, 2004

  华人在美国越来越多,新移民的崛起和发展让不同来源华人的比例发生了巨变,这些华人的市场也正成为美国市场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成?美国越来越重要的一股购买力,华人社区也在人口增加和变化的过程中开始在美国的主流社会显山露水,日益壮大和受到重视。人口变化:从一星半点到星罗棋布  华人在美的历史并不短,但人口真正增长起来也就是最近十几年间。 2004年1月美国中文传媒协会从国际在线发出公报说,根据2003年的普查结果,在美国的华人已有280万。  二十几年前,温莎高科技学校校长王宗治先生从台湾求学来美。他说当时那里很少有中国人,而现在大中小学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孩子的面孔。1984年到维吉尼亚的军事区工作,由于从事的工作在太空航空总署的领导下比较机密,另外因为中国人实在是太少了,美国人很难信任中国面孔,他回忆说,在睡午觉的时候总是有人找藉口来问东问西,走的时候一定会“忘记”关门,后来他才知道其实是被监视的,因为但凡他晚上加班,哪怕只多做半个小时,走的时候也会发现另外一辆车紧跟着离开。那种孤立无援,和现在华人高科技人员遍布美国各种尖端项目中简直是天壤之别。 人口学博士何剑说,回顾历次人口普查,华裔人口增加最快的两个十年为1950年到1960年和1980-1990年。现在华人在美国的亚裔人口中占第一位,2000年,华人占美国总人口的0.9%,即每千人中有9名华人。如果把其它的因素考虑进来,现在说每百名美国人中有1名华人绝不过份。 市场变化:从单一有限到各行皆兴  王宗治多维说,连现在号称“新州唐人街”的爱迪生市,那时也没有几家中国招牌,规模不大的几家小店开在新布朗士维克、Highland Park,但那时也是华人的最爱了,后来在爱迪生的美东超市开业后,小店慢慢淘汰,大型的超级市场层出不穷,购物中心也开始转移到华人更多居住的爱迪生市等地方。   以往市场上的中国商品大多来自香港、台湾和东南亚,现在却是大陆的产品占据了主要市场,“从食品到服装,从工艺品到日用品,几乎没有什么买不到的东西。”问王先生是否觉得有什么东西难于买到,他想了半天说连酱菜都有几十种,少有买不到的东西了。   费城的市场也有同样的现象,从30年前仅有三两家小店到现在也可以称得上鳞次栉比了。例如,从1989年王秀慧在费城建立宾州第一商业银行后,到现在国宝,亚洲,宾州,汇丰等等都开始兴办,而且用户大部分都是华人。除此之外,车行、诊所、律师楼、大酒店无不在这五到十年内蓬勃兴起,华人的各种活动,节日、婚礼,以及日常所需的业务和服务等等又反过来支撑了各种行业的发展和生存。   美国联邦人口普查局2000年人口普查中的结果显示,华人的购买力相对来说比美国居民还要强,结婚率,受教育程度和工资等方面的普查也比美国人高。华人的市场不仅从他们的购物变化中显示出来,更从他们参与到各方面的市场中成为重要的一股力量中可见一斑。 社团变化:从传统社团到百花齐放  最初在美国的社团都是些传统社团,以中华公所、崇正会等老牌社团为主,多数也是台湾同乡和香港移民建立起来的,后来随着福建移民和大陆移民慢慢发展和增多,多种侨团慢慢建立起来,并不断增多和扩大,类型也从单一的侨胞型社团发展为专业社团,商会,联谊会,同学会等等形式。   大费城工商联和总会在1997年2月23日建立,1999年十一,华人庆祝中国国庆的队伍第一次出现在费城的大街上,五星红旗也第一次在费城独立广场升起。在此之前,这里传统侨团大都是挂孙中山像,敬青天白日旗的,现在挂五星红旗的已经越来越多了。     近十年多来,新移民大量涌入美国,特别是众多留学生和福建侨胞,所以学生学者联谊会和统一促进会以及科技协会,校友会等等都纷纷成立。费城发展会PCDC等新型团体,还积极为费城中国城的建设争取市府方面的权益和重视。费城福建同乡联合会的会长卢代仁还是美东福建同乡联合会的副主席,他说10年前差不多只有美东福建同乡会一个福建人的会所,现在光是福建的社团差不多在美东就有50多个,有一些福建同乡会基本上都是来自同一个家乡的,就有几百人,几千人之多。   王宗治先生在亚美传统协会、中部华人协会以及80─20促进会,都是积极活跃的骨干,他说华人的权益靠大家争取,华人的人口增长让美国的主流社会更加重视我们。据?十几年前纽约某任市长曾经对华人不屑一顾,抛出的一句话很发人深省:你们华人有几张选票让我重视你们?现在华人的人口壮大了,力量强大了,就更应该一致团结起来,为华人共同的利益努力,多参加他们的政治活动,加入美国的民主党、共和党,参与投票,往华人应有的位置上递简历,让他们看到华人的存在,看到华人的分量。看看现在爱迪生的市长多重视华人,每个华人社区的大型活动他都会来参加,这是华人共同的努力换来的,只有每一个地方的华人都能受到这样的重视,华人在美国的地位才真正会提高。

没事找事系列:后网恋 网恋后 (转贴)

Saturday, February 7th, 2004

后网恋 网恋后                 ·玛 雅· 自从痞子菜完成网上第一次亲密接触后,爱情就已经渐入后网恋时代。酷生代们一脸坏笑敲着键盘解构经典爱情故事,用玩世不恭地瓦解着爱情神圣的庙宇,于是在网上经常看到“破碎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虚拟的空间如混沌的太初,IT酷词酷语正悄悄篡改所有经典概念的内涵,本体、客体、真实、幻觉都在网名背后被颠覆了。电影《爱你在心眼难开》(Something’s Gotta Give)里,就连银发族的Jack Nicholson与Diane Keaton都用伊妹儿打情骂俏谈黄昏恋哩。后网恋时代的情爱英雄不再是指天划地发誓永远不离不弃的骑士与美女,酷哥辣妹取而代之占领了流行频道的各个角落。情爱幻变成浅色唇膏,轻描淡写装点唇色,怎么也不允许自己吃到嘴里,更不可能咽下肚去。 网恋时代的大侠取一个老酷的网名,戴好面具,把心放冰箱冷藏,以甜言蜜语为刀枪,按下字母键,驰骋网上,专门捕获网上菜鸟冤大头。网恋的战略胜利目标就是在对方陷入惶惑之际,快手抢夺抛弃优先权。 大爷扮小子,老太装嫩,情种扮怨妇,字母与字母交合,通过cable完成网上结婚生子的艰巨任务。网上情种们一上网就心太软,一下网就变成了身太软。爱情银行完全破产,以前的资产变成了负债,调侃与扮酷替代了眼泪和殉情,纯洁成为稀缺资源。中老年网虫老当益壮,也跑步进入后网恋时代,上网走私爱情。传统婚姻早已被谴责成限制人性的中世纪基督教,一纸婚书不再能买断承诺。无所谓忠诚,也就无所谓背叛,黑社会般的传统婚姻模式面临土崩瓦解。 仅限于打情骂俏的网恋在酷生代人那里渐渐成为过去,“后网恋”大侠们已经开始在网络上搞虚拟性爱(cybersex),光天化日之下让快感随网络的运河顺流直下。不用担心绝经期和前列腺,也不需要伟哥润滑剂,虚拟空间的性爱很orgy,很速配,很快餐。无数多的机会可以任意交换性伴侣,调情与调侃并进,原创爱情语录和语言游戏;男变女,女装男,雌雄同体,连变性手术都免了。实效,快速,方便,随便上哪个BBS,你都能轻易找到寂寞少妇、“孤独不败”,哀怨地恭候网恋杀手进入聊天室。明知道虚拟爱情很脆弱,他们却还在期待无望爱情的拯救,灰色得荒凉。 后网恋时代,辨别真情假意实属多此一举,解构后了的爱情似乎纯精神成分多了不少,不用问对方的理想、职业、财产,年龄,更无需知道婚姻状况,谁也不是谁的唯一,谁离开谁都不会死去。除了时间,谁也不可能为谁放弃什么,耗在网上的时间静静流过,却绝对没有永远。后网恋充满了灰色、黑色的爱情幽默故事。后网恋时代让人眼花缭乱,不知取舍,50多岁的老网虫也会扮出一副顽皮嘴脸。 后网恋时代就是要彻底颠覆真实与虚幻。没有必要问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一切的时间与承诺都是相对的,一切价值体系都在快速地向后退去。假做真时真亦假,真做假时假更真。真不真来假不假、哪个多来哪个少?可哪里还有什么多少呢? □ 寄自美国

逗你玩系列:【搞笑照片】何时战争也能如此美丽? (转贴)– 轻松轻松过周末

Saturday, February 7th, 2004

决斗士捧花
战斗机求婚 坦克手种花 […]

好文推荐:【精彩照片】一幅感人肺腑的照片(转贴)

Saturday, February 7th, 2004

他——
是一位西藏运输兵,军功章代表着他为祖国立下的汗马功劳,可他连自己的妻子难产死亡都没来的及看上一眼。闭着的是眼,张开的是心,男儿一跪为红颜。妻儿已驾仙鹤去,独留残心在人间。敬礼!?
http://tj.eastday.com/epublish/gb/paper467/6/class046700006/image/img1341713_1.jpg

没事找事系列:【历史照片】一个德国女人镜头里的旧中国(转贴)– 看看老北京是什么样子的。

Saturday, February 7th, 2004

赫达·莫里逊娘家姓哈莫(Hammer),生于德国南部的斯图加特,父亲是个出版商。或许是出版业务总归与摄影有些瓜葛的缘故罢,赫达在十岁刚刚出头的时候就有机会开始摆弄起一架照相机,由此影响到其后的一生都对摄影发生执着的兴趣,而最终成为摄影大家。赫达·莫里逊的家里后来曾经送她到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的医学院去攻读,但她不久就说服家人,改到慕尼黑最早开办的一家摄影学校学习,从此开始了摄影师的生涯。赫达二十四岁那年(一九三三年)偶然在一份摄影杂志的广告上发现,中国北京的一家德国人开设的哈同照相馆正在征召一名会讲英、法、德语的女摄影师。她认为这个职位非己莫属:她会操这三种语言,她的施瓦布地区的出身——当地人在德国以刻苦耐劳著称,而且她还是个女性——估计老板的盘算是可以少付些薪水。结果不出她的所料,北京的照相馆果然相中了她。那个时代的中国,对于一个德国年轻的单身女性来说,实在是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在她只身离开德国前来中国的时候,家人对她的远行多少有些担心,结果送给她一把防身的手枪和一把雨伞,然而她却在东去航行的船上将它们扔到大海里,随身仅有的重要物品就是一架柔来福来的双镜头反光相机。赫达其后十三年里在北京度过的岁月,就是靠着这架相机,骑着一辆自行车跑遍北京的大街小巷,名胜古迹,拍摄下如今大多已经荡然无存的旧日景物,留给后人嗟叹其其珍贵价值的照片。题头的照片摄于一九四一年,正是当年赫达·莫里逊风华正茂的身影。 她在哈同照相馆里管理着十几号中国伙计,京城里无拘无束的生活使她渐渐喜欢上这块陌生土地上的人们和文化。她在京城里的生活尽管并不富裕,然而却甘之如饴。五年之后的合同解约之后,照相馆的东家深知她的手艺高明,唯恐她另起炉灶夺了生意,于是力逼她回到德国去。但这时的赫达已经被京城和中国各地的人文风景所吸引,执意要留在中国。经过友人的帮助,终于如愿以偿。后来她的生活也曾经相当拮据过一番,但随着她的摄影技艺被人认可,客户逐渐向她定购各类有关中国的专题照片,她就这样在京城里开始了新的生活。一九四O年,她与阿拉斯泰·莫里逊相识并结婚。阿拉斯泰在中国出生,他的父亲是有名的英国记者乔治·厄内斯特·莫里逊。乔治·莫里逊曾经周旋于以洋务著称的士大夫之间,如张之洞、李鸿章、袁世凯等人,后来还曾入幕袁世凯帐下,当年京城里洋商云集而繁华于世的王府井大街就曾以莫里逊命名,可见其风头之健。我推想,赫达·莫里逊嫁入这样的家庭或许对她日后的眼光不无助益,尽管此时乔治·莫里逊早已离华,赫达·莫里逊仍旧以独立的人生态度在中国生活。一九四六年,随着中国内战的加剧,莫里逊夫妇决定离开中国,一九四七年十一月移居沙捞越,一直到一九六六年离去,在此期间她曾经为马来西亚政府担任摄影工作。一九六七年之后移居澳大利亚的坎培拉。莫里逊夫妇离开了中国之后,中国的大门再次向外部世界关闭,直至三十年后重新开启。此后,赫达·莫里逊曾经两度回到她阔别三十多年的京城。她在最后的二十多年里一直住在澳大利亚。一九九一年,赫达·莫里逊逝世以后的第二年,其夫根据她的遗嘱,将用作展览的照片和许多珍贵的南亚青铜器、藏书等捐赠给她最后定居的澳大利亚博物馆(POWERHOUSE MUSEUM),而将一九三三年至一九四六年共十三年里她在中国所摄的一万多张底片、六千多幅照片,以及二十九本影集全部赠与哈佛大学的哈佛—燕京图书馆。另外她在一九五O年之后到一九八五年在南洋各地拍摄的照片则赠予美国康奈尔大学,如今收藏在大学的克劳赫图书馆的善本及手稿部。赫达·莫里逊大部分的作品原先都是作为他人著作的插图,例如乔治·凯兹(George Kates)的《丰腴年华》(The Years That Were Fat)一书就选用了赫达·莫里逊的摄影作品,而她自己最重要的一本摄影集便是上面提到的《洋镜头里的老北京》,一九八五年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西四牌楼景山与三座门齐化门冬日雪景东便门大栅栏景山北眺我要吃饽饽冰上健叟故宫角楼午门前粉房师傅大佛寺的菩萨像燕园庭院回廊屋檐下的骆驼?

东拉西扯系列:我当初来海归论坛及我个人对论坛的偏好。(安氏奇谈怪论篇)

Saturday, February 7th, 2004

看到海归论坛上许多朋友是我在不知不觉中给“骗”来的,顿感“罪行”重大。所以写个交代材料,供大家批判。今天交代我当初是如何来海归论坛的,并谈谈个人对一个论坛的偏好(是偏好,就是说很可能是错误的,有错误别人可能会批判,我一定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我这个人上网一般只是查查资料,其次就是用用EMAIL。其他的玩意儿,比如网上聊天,QQ,MSN,NETMEETING,IP PHONE,NEWSGROUP新闻组,论坛(包括在论坛上吵架),“网恋”,吵股等等都玩过几天,但没玩多久就玩腻了,不来了。
N多年前,还在学校时,常在NEWSGROUP上和别人吵架(那是还没有论坛呢,只要那个东西)。那会儿年轻气盛,就喜欢“打嘴仗”“过嘴隐”。当时在学校用的是SUN的工作站,没有中文,装了一个叫C什么东西的(多年不用都忘了),可以看中文,但不能写。所以方舟子提到的alt.chinese.text那个新闻组只是看,不写。常在soc.culture.chinese上找人用英文吵架。吵急了,也骂人。用刚刚学来的那点美国骂人话骂人,当时觉得可得意了。现在想想觉得挺可笑的。
在网上和人吵架时也闹过尴尬的事情。有一次,我和一个人打嘴仗,对方很利害,我也不甘示弱,吵的混天黑地的,到最后,发现对方原来是我的老朋友。当然,后来彼此和解了。现在已经不记得当初我们两个吵什么了。
这个朋友(也是在网上一个知名的人物)前一段时间回国创业去了,有些事情需要帮助。我可以帮他,所以我们两个的一个共同朋友就把我的电话给他,让他打电话给我,但他并没有打。我心理知道这可能还是因为N多年前网上吵架的事情。
当年在网上吵架,除了练了练英文(因为英文写得不好,马上就有人跳出来说你的英文如何如何烂,还没吵就输了,所以特别注意英文的语法修辞拼写,比考TOEFL都认真),好像现在什么都不记得了。
所以,现在我对论坛上吵架感觉特没意思。吵架的论坛基本都不去,不管它是思想交锋还是大鸣大放,已经不是那个年轻气盛好斗好赢的那个年龄了。
前几年开始做中国生意,于是开始关注一些与中国相关的论坛。比如文学城的“回国发展”。我记得以前那个论坛上还有一些有水平的网友在上面发帖,如现在在这里的“JLINK”朋友,还有“人在左治亚洲”,“那娘的冬菜 ”,“一个留学生”等等。后来那里成了骂人的地方,几乎每贴都有人骂,版主从来不管。
文学城的“回国发展”最鼎盛的时候,一天十几页,现在一天也没几个帖子。一个好好的地方被骂垮了。
我以前比较喜欢也比较常去的一个论坛是国内的一个讨论做FLASH的论坛。那里人不多,来的几个人都是喜欢做FLASH的,就是常说的“闪客”,其他的几个网友不是“闪客”,也都是一些喜欢音乐,绘画,诗歌、电影、艺术的朋友。总共也没多少个人在那个论坛。来看的人也不多。但那个论坛的风气清新高雅,一种天高云淡的感觉。大家谁也不关心其他人的身份背景(当然时间久了还是知道一些),彼此聊聊音乐,说说见闻,写写打油诗,贴贴笑话,发个搞笑图,开开玩笑,拍拍马皮,其乐融融。
后来那个论坛的主要版主出国留学去了,论坛没人交钱了(这时我才知道是版主自己交钱维持那个论坛的),论坛也就关了。因为大家以前连EMAIL没通过,所以好好的一群朋友散了,挺怀念的。
我也不记得我是怎么来海归论坛的。当时来的时候,看看这里人不多,挺喜欢,就试着贴了几个帖子,没有骂人的,而且一些跟贴水平很高,比如“言轻”的帖子。其他人也都很NICE。
因为我就喜欢人不多的论坛,喜欢和有水平的人,和NICE的人交流,所以就在这里呆下来了。
我在这个论坛并不想成为公众人物,也不想出什么名。只是喜欢在一个小朋友圈子内和有同样兴趣爱好的朋友交流交流。在这个论坛上,自己没把握住,大家一哄,就驾云了,自己也真拿自己当成公众人物了。我记得以前我讲过,我本人喜欢低调,喜欢干“偷偷摸摸地进村,打枪地不要”的事情。所以在这里闹得怎么沸沸扬扬的,觉得与我的初衷不符!
上次,闹了一个小插曲,因为当事人大部份都是高水平的明白人,于是马上形成默契。所以坏事变成了好事。
这次,海归论坛上闹了“骂街事件”。至于这个事件背后的背景到底是怎么样,以后大家可能会知道。这个事件本身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这个论坛已经很“火”了。“火”到已经有人嫉妒了,“火”到已经成为别人打击的目标,“火”到来这里的人的水平开始参差不齐了。
在其他人眼里这可能是件好事,但在我眼里,我已经觉得没什么意思了。因为来的人多了,就什么样的人都有了,众口难调。很难保持以前那种小朋友圈子的气氛了。我不喜欢在这么多人的地方当公众人物,所以以后会低调一些,少上一些帖子了(也没那么多时间)。
以前这里的网友不多,而且都是高人。所以我基本上时时告诫自己要虚怀若谷,戒骄戒躁,多多学习。但现在论坛的气氛变了,我也应该与时具进了,改变改变自己的风格了。今后,对于我认为不是同路的人,我不会浪费时间去看他们的帖子,也不会跟贴;同时也建议不喜欢我的人也同样跳过我的帖子。这样大家都节省时间。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