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November, 2006

了解中国系列:中国基督徒的两类皈依 (转贴)

Sunday, November 26th, 2006

中国基督徒的两类皈依
2004年09月06日 10:51
在中国法律框架之下,"三自教会"和家庭教会之间的现世冲突,让众多的信徒难以适从。有关宗教的任何问题,都像是一张大网,纠结着无尽的历史和过客,人们会不会在试图理清的同时,错失了宗教原初的救赎意义?
位处下梅林的基督教深圳堂像一艘白色方舟,静立在青山脚下,阳光透过主堂的窗户,斑驳地洒在信徒们虔诚的脸上,室内座无虚席,半年一次的洗礼仪式正在这里举行。信徒脸上的澄静,仿佛已经远离咫尺之遥的世俗世界。时令早已入冬,但在牧师的牵引下,从浸礼池里走出来的善男信女们,满脸皈依基督的喜悦,似乎信仰的力量使他们忘却了寒冷。
在此前的一个礼拜日,深圳的另五处教堂也在举行点水洗礼,"这一次一共有400多人受洗。"基督教深圳堂的罕牧师向《凤凰周刊》介绍,他们曾做过粗略统计,深圳关内外共有基督徒4万多人,其中关内有2万多。"但这个数字只是根据在教堂登记洗礼的人数统计的。那些在别处受过洗的信徒就没有办法统计了。"
1600万"三自教徒"
中国到底有多少基督徒?来自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的说法是1600万。
"三自教会"的产生有其历史渊源。1949年解放前,中国的基督教会基本处于外籍传教士的掌控之下。1950年7月,吴耀宗等40位各教派负责人发表《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的"三自宣言",表明了中国基督徒自治、自养、自传立场。此后的三四年间,在这个文件上签名拥护的基督徒达40多万人,占当时全国基督徒的2/3。基督教三自爱国委员会就是在此背景下成立的。"这是政府和教会之间的桥梁。"有牧师介绍。
但在文革前后,宗教活动受到政治力量的极大限制,"三自教会"的聚会也曾被取缔中断十几年,很多教堂被占为他用。"以深圳为例,龙华的教堂变成了牛圈,南头的教堂被用来喂猪,还有些教堂成了红卫兵、革委会的办公地点。"一位深圳的牧师对《凤凰周刊》说。直到1979年,教堂聚会才重新合法化,聚会全面恢复已经到了80年代初,但聚会地点欠缺。
据深圳堂的廖牧师介绍,深圳现存最古老的教堂有100多年的历史,外观和普通建筑无二,挤在布吉的街巷中,毫不起眼。这座老房子收回来之后,已经不能正常使用,只能作文物了。深圳市政府后来统一给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划地建聚会场所,分别位于竹子林、车管所和下梅林。廖牧师称,"我们的地只有4000多平方米,但靠着山,反倒用起来方便、安静、独立。主堂的楼座、地座、副座,加上副堂,满堂可以坐3000多人。"目前深圳关内专门的教堂建筑只有这一座,其他聚会场所大多是租用办公楼,"在白石洲,我们和当地居民、基层的关系好,就合作将村屋的一楼建成聚会场所,上面办公,这也是一种解决模式。"
他们希望能有更多专用的教堂
深圳堂的刘牧师、罕牧师分别是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据他们介绍,"教会已经向政府提议,希望每个区都能有自己的教堂。"对此,他们保持乐观,廖牧师说:"以前我们是直接归统战部管理的,现在单独分出了宗教局,每个区都有,这样从上往下细分完善,可能会更加有利于解决像教堂用地这样的问题。但是,肯定需要时间。"
深圳教会面临的用地问题,在其他地方也广泛地存在。近20年来,基督教在中国内地发展迅猛,教堂四处拔地而起,在一些农村地区,往往最醒目的建筑就是教堂。但在许多地方,尤其是那些在文革前就有众多信徒的地区,存在着教徒猛增和聚会点减少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教堂不得不提高场地的使用率。深圳堂的礼拜,就从原来的一堂,发展到了现在的早、中、晚三堂。从有关资料的登记情况来看,全国使用率最高的教堂云集于吉林、黑龙江两省,许多教堂的周日礼拜多达4堂,哈尔滨市的南岗礼拜堂甚至一天有7堂,包括4堂普通话礼拜、3堂朝鲜语聚会。"很多地方的早堂在早上5点就开始了,四面八方赶来的弟兄姊妹不到5点就赶到了教堂读《圣经》,一定要提前去,否则没有座位。"一位信徒说这样的见闻让他赶到震撼。
深圳教堂除了礼拜日的聚会,在平时还会有慕道班、查经班、青年团契、妇女聚会、唱诗班活动,以及各种方言语种的聚会。但最热闹的莫过于星期天两堂聚会交接时上午11点钟左右,进出教堂的人络绎不绝,有华冠御车者,也有白领、打工族、老人、家庭妇女、孩子。在梅林二村汽车站到教堂门口短短一二十米的路上,连乞丐都会站七八个。
规则以外的救赎
"内地确切的教徒人数应该是7000万,是解放初教徒人数的100倍。"电视片《十字架–耶稣在中国》的制作人说。
中国有庞大的精英人群信仰基督教,这部分人大多选择了家庭聚会形式的礼拜,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人口相对分散的农村,家庭聚会也大量存在。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中国基督教人数难以统计。
这些不愿意参加教堂聚会的信徒,自称"家庭教会"以示和"三自教会"区别,并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上帝子民"。
深圳罗湖教堂的一位同工(为教会工作,但是没有牧师、长老等头衔的基督徒的称呼)向记者介绍:"家庭聚会应该具备一些条件,例如,有聚会地点,除传道人以外,还应有三人以上的领导小组;有经济来源,就是除了信徒’奉献’,即捐款以外,若接受援助,尤其是境外援助,不能接受附带条件,要能经济自主;有正规的章程,这包括管理财务、聚会等事宜。人数如果到了几十个,就应该报告当地宗教局,告知两会。"但他也透露,在深圳,几乎没有家庭聚会真正办理报批手续。
对此,深圳大学一位组织家庭聚会的老师解释:"我们了解过,家庭聚会的报批非常麻烦,而且,只要我们把握好聚会的性质和氛围,应该也是法律所允许的。"他的依据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1997年公布的《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白皮书第三要点:"对基督教教徒按照宗教习惯,在自己家里举行以亲友为主参加的祷告、读经等宗教活动(中国基督教习惯称之为’家庭聚会’),不要求登记。"
在深圳,一些高新企业、外企以及深圳大学里,有许多"家庭聚会"。一二十人的聚会在家里进行,多达六七十人的时候,就会租用一些会所。逢上洗礼等一些重大的事情,他们还会把聚会搬到海边举行。"在这样的聚会里,能找到更多相同层次的人。我们除了一起读《圣经》,一起分享自己的体会,还可以’交通’(即交流)工作、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深圳大学的那位老师告诉记者,在过去,有过国安部门干预家庭聚会的现象,他也曾遭遇过,"但是,经双方和气交流,也没有什么事。"
早年以《火与冰》、《铁屋中的呐喊》而闻名的青年学者余杰,现在也是基督徒。他告诉记者,他所居住的北京望京小区,是一个中产阶级较集中的地方。据他所知,这里周日礼拜的"家庭聚会"至少就有二三十个,包括很多企业精英、高级知识分子和艺术家。
终极的悖论
选择家庭教会的教徒认为,这种小众、近距离的"交通"更容易体会到"弟兄姊妹"之间的信任亲切,更易于找到志趣相投的人。他们还认为,三自教会和政治走得太近。
教堂的牧师和一些信徒对此持不同看法:"教会与政府之间有一定程度的相互体谅,是一件于双方的存在与发展都有利的事情。"一位牧师对目前深圳教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表示满意,他告诉记者,深圳堂用地是政府专门批的,同时还资助了100万元建堂。"三自"教徒对"家庭教会"有担忧:"如果聚会没有好的引领,很容易迷失,很容易滋生’东方闪电’这样的邪教,或者说给这些邪教以可乘之机。"
深圳大学一位老师虽然坚持家庭教会,但说:"信教不是和政府作对,政府的一些谨慎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感谢主,现在政府对基督教很宽容。
罗小姐是一位高级白领,就职于侨兴集团,她说,他们的老板也是虔诚的基督徒,并且将一些教义贯彻在公司的企业文化中。据她所知,这样的企业家和企业不少见,他们将做企业看成是侍奉主的机会。她说:"我也曾经想过离开教堂,去参加家庭教会。但我想,越是这样,就越说明我应该留下来,帮助教会做得更好,帮助其他弟兄姊妹。这样的侍奉供应了别人的需要,也使自己得到了满足。"
宗教信仰本是终极的心灵皈依,在中国法律框架之下,三自教会和家庭教会之间的现世冲突,让众多的信徒难以适从。有信徒表示:"不应该夸大’三自教会’与’家庭教会’的形式之争。二者之间的微辞,以及历史和现实中的教派之争甚至战争,都是一种异化。我们通过《圣经》和主交通,信主可以带给我们喜乐平安,给我们积极健康的心态。我们不能在形式之争上迷失了《圣经》的真正意义。"
作者: 特约撰稿员 邬敏

吃喝玩乐系列:《穿着Prada的恶魔》热映 华裔鞋师周仰杰受关注 (转贴)

Sunday, November 26th, 2006

《穿着Prada的恶魔》热映 华裔鞋师周仰杰受关注
2006年07月06日 11:26
  华声报纽约消息:由Lauren Weisberger的畅销书改编的电影《穿着Prada的恶魔》(The Devil Wears Prada)上周末推出后急剧窜红,票房远远超过预期,随之而来的是华裔鞋子设计师周仰杰(Jimmy Choo)再度成为时尚界关注的焦点,纽约的周仰杰专卖店近日迎来更多人潮。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很多人认识周仰杰是从《欲望都市》剧集开始的,作为剧中主角最喜欢的鞋子品牌,价格不菲的Jimmy Choo成为很多女士的心中的至尊宝。
  在《穿着Prada的恶魔》中,周仰杰设计的鞋子再度成为女主角的首选。片中刻画的高傲孤僻的时尚杂志主编Miranda不仅自己是Jimmy Choo的忠实追随者,还要求公司里所有女孩子都要穿高达四吋的高跟鞋上班。
  《穿着Prada的恶魔》原著的作者曾经在《时尚》杂志(Vogue)工作过一段时间,目前舆论界普遍认为,Miranda的原型是《时尚》的主编Anna Wintour。有趣的是,周仰杰与《时尚》杂志也有着不解之缘。
  周仰杰祖籍广东梅县,出生于马来西亚。年幼时家庭贫困,小学没有毕业就辍学了。他的父亲是一名鞋匠,也许继承了父亲的遗传,11岁时,周仰杰就自己动手做出了第一双鞋子。
  不甘于像父亲一样一辈子做一个辛苦谋生的鞋匠,上世纪80年代初,他凭着自己设计的作品考上了伦敦英国艺术大学。在英国念书期间,他不得不在课余到鞋厂打工维持生计,毕业后又进入伦敦的鞋厂工作。
  1986年,他在伦敦开办了自己的工作室,而他开始引起时尚界关注正是因为《时尚》杂志赏识他的才华,为他做了一篇专访。之后,周仰杰逐渐打开局面,连英国已故王妃戴安娜也看上了他的设计,邀请他作为自己的御用鞋子设计师,周为戴妃设计了7年鞋子,直到她因车祸辞世。
  周仰杰的命运再次与《时尚》杂志相交是在1996年,该杂志的编辑Tamara Mellon投资22万与周仰杰合伙创办了以周的名字命名的鞋业公司。两年以后周仰杰专卖店进军美国,成为此间名流的新宠,不仅好莱坞影星争相穿着周仰杰设计的四吋高跟鞋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歌后麦当娜在婚礼上穿的也是一双Jimmy Choo的鞋子。

了解中国系列:【漂亮照片】真实的现场—爆打小偷全过程 (转贴)

Sunday, November 26th, 2006

【bug report】我的相簿许多照片都不显示,相簿的首页也什么都没有了

Saturday, November 25th, 2006

人物:【人物照片】接掌团中央——杨岳要重复胡锦涛的轨迹(转贴)

Saturday, November 25th, 2006

大公报记者北京2006/11/二十四日电/据可靠消息称,今年年底前,共青团中央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杨岳将有望升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
据传,在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周强日前调任湖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第一书记职位空缺的情况下,杨岳作为常务书记已开始全面负责共青团中央的工作,实际履行第一书记的职责。
有观察家指出,除第一书记周强外,杨岳在本届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中排名第三,仅次于赵勇、胡伟。2005年7月,胡伟调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 2005年11月,赵勇调任河北省委常委,并旋即出任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日前又出任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胡二人调离后,杨岳即升任共青团中央常务书记。
杨岳,1968年生,辽宁鞍山人。1986年入清华大学精仪系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大学期间曾任校学生会主席,并于1990年8月至1995年7月年担任第21届全国学联主席、第7届全国青联副主席。留校工作后,任校团委书记等。1993年5月当选共青团第13届中央常委。1997年任清华大学团委书记。1998年6月当选共青团第14届中央委员。2000年年初调任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副书记。2001年调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2004年1月起兼任第9届全国青联副主席,2005年7月当选为第10届全国青联副主席,现兼任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2005年12月任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2006年1月任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兼全国青联主席、全国少工委主任。

东拉西扯系列:祝所有过感恩节的朋友节日快来!

Thursday, November 23rd, 2006

现在中国人什么节都过,土的,洋的,但是就还没有开始过感恩节!
中国人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鬼节,中秋节,。。。国庆节,建军节,儿童节,教师节。。。
现在中国人学会了过许多洋节:情人节,劳动节,妇女节,愚人节,圣诞节。。。
但是好象只有一个美国大节日,中国人还没有学者过——感恩节!
祝所有过感恩节的朋友节日快来!

东拉西扯系列:【漂亮照片】小泽征尔和《美丽的阿美利加》

Thursday, November 23rd, 2006

东拉西扯系列:【漂亮照片】小泽征尔和《美丽的阿美利加》
  我年青的时候,正好小泽征尔率领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到中国来访问。在首都体育馆演出交响乐。那次演出的最后一个乐曲是《星条旗永不落》和《美丽的阿美利加》。在小泽征尔夸张的形体动作带动下,加上如此美妙的音乐,观众一下子沸腾了。首都体育馆里所有观众全体起立,一起鼓掌跺脚,这个事件轰动了整个北京城。(如果你也记得这个事情,那么证明你至少比我大——您是大哥级人物!)
  据说这次音乐会来的人都是全国各地的音乐工作者。票是发的,集体入场。当时由于这是卡特总统在邓小平访美期间,在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当众宣布的,所以音乐会的规格特别高。那次演出邓小平和宋庆龄也都去了。
  我当时还小,没机会亲历观看演出。我后来听我哥哥姐姐他们们议论这个事情,所以就特别想看这个演出。那个时候也没有电视,也没有录像,但是有新闻制片厂拍摄的记录片,所以我就到处找《小泽征尔在北京》这个纪录片看(纪录片好象是这个名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后来好象是1981年,果然电影院开始上演这个纪录片了,当时好象是和陈冲主演的一部叫《苏醒》的片子一起放。那个电影具体什么情节早忘记了,只记得画面拍的很美,陈冲也很美,有点青春偶像样子(但是当时我好象并不是她的粉丝,我现在也不记得为什么了)。但是小泽征尔的纪录片却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十分深刻的印象。我对交响乐的喜爱可能就是从看了那个演出之后。
  那次演出,我记得在最后演奏《美丽的阿美利加》的时候,有一段横笛的乐章。小泽征尔挥手让乐队中间四个女横笛演奏家站起来吹,那音乐真的是别提多美了,让你马上就能在脑子里浮现一副北美风和日丽的田园景色,美!
  这段行板一过,就又开始了《星条旗永不落》雄壮的节奏,小泽征尔一转身面向所有的观众,一头长发,一张老太太脸,但是满脸全是对音乐的注解,于是首都体育馆的全体观众开始和着小泽的指挥棒一起鼓掌跺脚。
  演出结束后,小泽征尔激动的眼泪都要下来了。波士顿交响乐团的团员们也都激动的满脸通红地敲着手里的乐器。
  再后来,1993年郑晓龙导演《北京人在纽约》的时候,在第一集里,王起明初到纽约,他坐在车里从机场进入纽约市,看到满眼的高楼大厦,特激动,高喊:“纽约,我来了!”于是开始手舞足蹈地指挥,那个背景音乐好象就是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的《星条旗永不落》和《美丽的阿美利加》。
  最后,请求大家,如果哪位有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的《星条旗永不落》和《美丽的阿美利加》的MP3,其他乐团演奏的也行,能不能share一哈。

小泽征尔 Seiji Ozawa
姓名:小泽征尔
性别:男
籍贯:日本
生日:1935年9月1日
在20世纪著名指挥家中,日本的小泽征尔、印度的梅塔和新加坡的朱晖被誉为"世界3大东方指挥家"。其中,小泽征尔是幸运的,他是20世纪3位指挥大师明希、卡拉扬、伯恩斯坦的真传弟子。今被称为"新卡拉扬"。
小泽征尔,1935年9月1日生于中国沈阳市,翌年,举家迁至北京。6岁那年(1941年)就随父母回到了日本东京。小时候的小泽征尔很想当个钢琴家,7岁就开始学钢琴,导师是日本著名钢琴家丰增升。16岁,小泽征尔以优秀的成绩考进东京桐朋学院音乐系,主修作曲专业,正逢明希率领波士顿交响乐团到日本巡演,他观后大为激动,立志要作个指挥家,于是改学指挥,拜日本著名指挥家斋藤秀雄(Hideo Saito)为师。经过9年的勤奋刻苦的学习,小泽征尔终于从这位严师身上学到了一套最基本的指挥方法。
小泽征尔第一次正式公开表演是在学习期间,指挥NHK交响乐团演出莫扎特的交响曲,这是他初露头角。1958年毕业。为了进一步充实自己,他只身自费远到欧洲。在巴黎,他师从指挥家比戈特(E. Bigot)。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泽征尔获准参加1959年第九届法国贝桑松国际指挥大赛,荣获第一名,轰动乐坛,一夜成名。评委之一的指挥家明希非常欣赏小泽征尔的指挥才华,便邀请他到美国深造,小泽征尔又得到一次良好的学习机会,开心极了。
翌年,小泽征尔来到美国波士顿,参加唐格伍德夏季音乐节指挥会演,结果名列前茅,荣获库塞维茨基大奖(第八届)。这次获奖,使他成为波士顿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明希的学生。半年后,求知欲十分强烈的小泽征尔又到柏林寻求名师,又在卡拉扬主理的国际卡拉扬指挥比赛中获第一名,随卡拉扬学习了8个月。1961年,小泽征尔在巴黎第一次指挥法国国家广播爱乐乐团演出,被伯恩斯坦看中,请他担任纽约爱乐乐团副指挥,小泽征尔又趁机拜伯恩斯坦为师。
1962年,小泽征尔学成回国,一肚子计划的小泽征尔出任日本NHK交响乐团指挥。1963年,美国芝加哥举行拉维尼亚公园夏季音乐节,指挥普雷特勒(G. Pretre)因病未能执棒,便由小泽征尔上台指挥CSO演出,取得巨大的成功,博得热烈的欢迎,并被邀请担任下一届音乐节的音乐总监兼指挥。从此,小泽征尔一帆风顺、青云直上,成为国际乐坛上最有希望、最有才华的青年指挥家之一,当时他才27岁。
1964年,小泽征尔亲自带领日本桐朋学园弦乐团参与拉维尼亚公园夏季音乐节演出活动。1964-1965年,纽约爱乐乐团的指挥伯恩斯坦因病作短期的离职休养,小泽征尔就代替了他的工作,并在定期的音乐会上指挥NYPO的演出,很受欢迎。1965-1969年间,他出任多伦多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曾多次率领乐团赴欧美巡演。他初次在英国指挥演出是在1964年,乐队是伦敦交响乐团,曲目是奥涅格的神剧《火刑堆上的贞德》,他那迷人的指挥,赢得了伦敦观众的喝彩。随后,他在巴黎指挥拉穆勒音乐会乐团的演出,同样获得好评。
在1966年萨尔茨堡音乐节上,小泽征尔首次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他那精彩的指挥,迷住了观众。1968年他兼任日本爱乐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70-1976年间,他成为美国旧金山交响乐团(SFSO)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1973年还率领SFSO赴欧洲巡演,轰动一时,成为国际乐坛大红人。世界各国著名乐团都争先后地聘请他担任指挥,一个指挥家兼任这么多指挥职位,在20世纪乐坛上是罕见的。
使小泽征尔达到指挥生涯的顶点的是1973年继斯坦伯格之后入主波士顿交响乐团(BSO),且破天荒地签定了终身指挥合同,至今已是他任期的第26个年头,成为美国乐队中任职时间最长的指挥,无人能及。除BSO之外,小泽征尔还定期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新日本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法国国家乐团、伦敦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和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等。此外,他还是萨尔茨堡音乐节和唐格伍德音乐节的音乐总监兼指挥,也经常指挥斯卡拉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巴黎歌剧院和伦敦皇家歌剧院的演出。不论在国外多么忙碌,他仍然坚持每年抽空回日本指挥新日本爱乐乐团演出。
唐格尔伍德音乐节是BSO的大本营,但是,这个著名的音乐节却只有一个半露天的演出场地,音响效果也不理想。人们期望已久的室内音乐厅终于在音乐节成立54周年之时(1994年)建成,在SONY总裁大贺典雄(音乐厅最高捐款者,享有命名权)建议下,音乐厅以小泽征尔命名。小泽征尔认为,在现代指挥学派中,主要有两种指挥法,一是竖的,一是横的。竖的指挥法,节奏鲜明,但旋律不流畅,横的指挥法,音乐线条感觉较好,但节奏不那么清晰。他认为这两种指挥法都应该运用。
小泽征尔的指挥艺术,的确是十分迷人。他指挥时全身都是音乐,善于把自己与乐手们揉合在一起,以丰富的音乐修养和炽热的艺术感情去启发、带动乐手们,这正是小泽征尔指挥艺术最出色的特点。他的指挥洒脱、大方、豪放、细腻。具有惊人的音乐记忆力和令人钦佩的音乐魅力。他对音乐作品的风格、速度、色调、节奏都有很细致的分寸感,布局严谨,主题突出,曲式清楚,层次分明。他的指挥动作具有音乐形象性,从他丰富多彩的手指中迸发出来的音乐,征服了国际乐坛,使他在国际乐坛上有着稳固的地位。
出生在中国的小泽征,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1976年12月,他应邀首次到中国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1978年6月,小泽征尔第二次到中国访问,在北京,他首次成功地指挥了中央乐团的演出。1979年3月,小泽征尔第三次访问中国,率领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访华演出,给中国观众带来了丰富多采的交响乐节目。小泽征尔杰出的指挥和乐手们精湛的演奏,轰动了整个北京城。同年12月,小泽征尔对中国进行了第四次访问,仅仅利用一周的排练时间,就指挥前中央乐团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1994年5月,小泽征尔第五次访问中国,在访问他的出生地沈阳之际,指挥辽宁交响乐团演出贝多芬《哀格蒙特》序曲,何占豪、陈钢《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和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小泽征尔原定于1999年5月12、13日率领BSO赴北京演出,后因故无限期推迟。不过,他个人却到了北京讲学,这是他第六次访问中国。
小泽征尔对中国的音乐及音乐家,十分欣赏和尊重他曾指挥演出过中国作品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弦乐曲《二泉映月》和《白毛女》组曲等。
小泽征尔荣获不少学位称号,包括旧金山大学艺术博士名誉学位、日本艺术院大奖,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新英格兰音乐学院、诺顿惠顿学院荣誉音乐博士学位等。
小泽征尔的指挥曲目十分广泛,包罗万象,古往今来,无所不晓,指挥什么都可以,这是他过人之处。其中浪漫乐派晚期和现代乐派初期的大型作品尤其有表现力。他的CD很多,散见于10家唱片公司。总的来说,小泽征尔的音乐倾向是折衷性的,仅凭一两张CD很难听辨出其类型、形象、特征、个性、风格。据外电报导,小泽征尔将于2002年离开BSO,接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
他的具有代表性的CD有:巴托克《管弦乐协奏曲》 BSO比才《卡门》 FNO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 SKO马勒《交响曲全集》 BSO奥尔夫《布朗尼之歌》 BPO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 VPO勋伯格《升华之夜》 SKO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 BSO理查·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BSO斯特拉文斯基《俄狄浦斯王》、《浪子的历程》SKO竹炮(T。Takemitsu)《11月的脚步声》 SKO(以上为PHILIPS出品)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 BSO奥涅格《火刑堆上的贞德》 FNO李斯特《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 BSO奥芬巴赫《霍夫曼的故事》FNO普朗克《荣耀经》、《圣母悼歌》 BSO普罗科菲耶夫《交响曲全集》 BSO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小提琴协奏曲》BSO柴科夫斯基《天鹅湖》 BSO(以上为DG出品)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协奏曲》(左手) BSO施尼特凯《第二大提琴协奏曲》 LSO(以上为SONY出品)析辽兹《安魂曲》 BSO福雷《安魂曲》 BSO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BSO柴科夫斯基《叶甫根尼·奥涅金》 BSO(以上为BMG/RCA出品)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 BSO普罗科菲耶夫《大提琴与乐队交响协奏曲》 LSO(以上为ERATO出品)

歌舞升平系列:阿杜 惠安之春 (下载了听吧,我不喜欢在browser里播放)

Thursday, November 23rd, 2006

http://2.wu00.com/wma_jjmm/h9/189/1.mp3

歌舞升平系列:美丽的阿美利加(下载了听吧,我不喜欢在browser里播放)

Thursday, November 23rd, 2006

http://www.jardatacorp.com/MP3FILESHOLDER_SOULMUSIC/America_The_Beautiful_By_Ray_Charles.mp3

歌舞升平系列:Eminem — White America (下载了听吧,我不喜欢在browser里播放)

Thursday, November 23rd, 2006

http://220.181.26.87/Songs/English/Male/Eminem/Eminem/Eminem-White%20America%20.mp3

给学英文小朋友的教材:你把这MP3下崽了,放player里,给我听N遍,一个单词也不能漏,到时考你,你答不上来戒尺伺候!

Thursday, November 23rd, 2006

http://language.chinadaily.com.cn/audio/special/2006/07/0704a.mp3

歌舞升平系列:誓言–求佛 (下载了听吧,我不喜欢在browser里播放)

Thursday, November 23rd, 2006

http://www.xjklmy.com/bbs/UploadFile/2006-2/200621110314398443.mp3

没事找事系列:糖并不太甜,宝贝倒真是宝贝儿(未删节版) (转贴)

Tuesday, November 21st, 2006

糖并不太甜,宝贝倒真是宝贝儿(未删节版)
扎西多
  
  在上海不到一周,不同场合里听到谈论棉棉,卫慧的小说。普遍的说法是这些七十年代出生的"新人类"胆大,肤浅,"用身体写作,用皮肤思维", 写来写去都是些性交,吸毒。我想:吸吸毒,睡睡外国人,怎么也成了新鲜事儿?八十年代北京沙龙圈子里这种人多啦,还有个著名的"李爽事件"。只是当年倒没人把它写成文学──那时的小说家心思在别处。
  离开上海前在南京路步行街的书店里买了《糖》、《上海宝贝》。有朋友得知说:"不妨带上飞机翻翻,然后就留在飞机上。"言下仍是不屑,倒弄得我越发好奇。接着便有编辑催逼着写评论。
   近年中文小说读得少。无论朋友送的还是偶尔听到推荐找来读,少有读得下去的,多是半途而废,或者看了几页就丢开。有时疑惑究竟是谁出了问题:我自己?小说家?还是这个时代?这回先看《上海宝贝》,却看得飞快,连自己也好笑──难道真和在飞机上看有关?
  上回也是在飞机上,正巧赶上放去年一部好莱坞片The Thomas Crown Affair,男女主角都是时髦漂亮的都市人物(男的就是詹姆斯·邦德的扮演者),故事围绕一桩艺术盗窃案展开,拍得既轻捷机智又浪漫刺激,很酷,看时的感觉像在用眼睛吃冰淇淋。《上海宝贝》也有这种漂亮和速度,但更年轻更颓废,像在幽暗的滑冰场上吃一支柠檬味的棒棒糖。只是好莱坞冰淇淋吃多了,吃完会马上忘在脑后,这支棒棒糖却不这幺简单──毕竟是前所未有的中国制造。读毕脑子里居然闪过一句话:"女士们先生们,请脱帽,卫慧来了!"这好像是当年美国某篇报评的标题:"Ladies and Gents, Hats off, Here Comes Bob Dylan!"我当然决非暗示卫慧是鲍勃·狄仑,那可风马牛不相及。但这本小说的确给我一个鲜明感觉:一个文学新人登场了,一种新都市小说在中国出现了。
   先要声明我的阅读偏见:因为彻底是城市人,到北京郊区下乡一年更破了原先对田园诗意的幻想,我一向对农村小说隔膜,闻见泥土味就打哈欠,见到"王富贵进了李有才家,先蹲下了"或者"男人咂吧着烟袋,咪缝着眼看着婆娘大奶子一颠一颠地在灶间忙活"这样的句子就倒胃。喜欢俄国小说里的乡村描写,也欣赏阿城的"知青"小说,因为那其实是贵族和城市文人眼里的"异国情调"。究其根底,这偏狭是因为自己生长在城市,住过并且喜欢的也都是大而老的城市:北京,纽约,芝加哥。可当代中国大陆没有摩登都市,自然难出摩登都市文学,这事无可奈何,怪不着作家们。
  其实八十年代以来,大陆出了一些个性鲜明的城市小说,从刘索拉,徐星,到九十年代的王朔,都是。不过那里面的城市和人物仍留有很强的革命年代习气,即便反叛,那反叛的对象也极其明确,是正在衰败中的主流。那里面的"反英雄"还带着英雄主义年代的夸张姿态。当然,刘多些青年艺术家的寻索、问号(她笔下的女孩买买东西弄点脂粉就会自惭肤浅,要做灵魂拷问),徐多些边缘青年的灰暗无聊,王则更多军干子弟加市井的张狂油滑。这些小说又都有北方城市人的作风。大手大脚,大批大笑,大说大闹,大鱼大肉。甩得很。
  当时上海的城市小说家如孙甘露,同一代人,风格就全然两样。他写城市的办法是营造一场场温柔华丽的白日梦。那时的上海物质太贫乏,太少寻欢作乐的场所,从唯美者的眼光看出去真是一片苍白简陋。怎么办?出路只有一条:变革命文体为文体革命,变乡村的乌托邦为城市的白日梦。身边没有,那就让想像中的霓虹灯亮起来,踱进那想像的酒吧里,听那想像的时光倒流爵士乐。 孙不走写实的路而耽于形式试验,我想一半也是让环境给逼出来的,是上海式的对粗糙钢硬文化的抵抗。
  卫慧和棉棉是另一代上海人。革命以及与革命有关的意识形态在她们描写的都市风景里消失殆尽,那一切好像从未发生。当然决没有在现实的都市风景中消失,这一点任何一个视力正常的人在上海街头走上五分钟就会明白──并非全是红男绿女广告霓虹灯。但她们的小说把这一层干净彻底地剥离出去了。厌烦?回避?麻木?抑或是所谓政治淡化给了新一代人新的眼睛?不管是什么,反正此事免谈,谈也没用只落个不酷不漂亮。在这一点上"新人类"俊杰们个个彻底"识时务"──或者说干脆长在时务中。令人感叹"向前看"和"向钱看"的政策到他们这里算是真正开花结果,开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都市"恶之花"。
  先说卫慧。 这《上海宝贝》写得漂亮。显然作者是那种集天赋、聪明、良好教育于一身的青年作家,第一本长篇就出手不凡。先要说她语言好。有中文系毕业生爱用现成词组的倾向,但这种不雕字的"懒惰"也使她行文显得没有负担,轻松流畅,速度快。写人写景都简洁敏锐,清凉利索,有情却不酸,有节制而不造作, 有见识但从不往深里走。颇有上乘商业文学之风。
  性写得不错,在大陆当代小说里绝对是个突破。直率,干净,毫无老派的扭捏造作,躲躲闪闪,没见过大天的穷造势,光打雷不下雨的文艺腔。往往直奔主题, 但又永远有技术处理。比如写手淫高潮,竟杂用武侠小说和卡拉OK流行歌曲的套话,就是一种聪明的处理,那些早使滥了的港台腔居然有了一种风趣。
  《上海宝贝》为中国"新人类"们摹了幅精致、潇洒、洋气的肖像。这些"新人类"们是谁?"另类"这个词在书中出现多次,但卫慧笔下的人物怕算不得真"另类"。他(她)们太时髦风雅,太工于心计,太自我感觉良好。他们的自嘲十分cute,有点撒娇。在拜金享乐的时代他们既有钱──至少是不缺钱──又知道怎幺享受钱。在道德暧昧的环境里他们洒脱果决,说干就干。而他们所有的"疯狂"都是既性感自恋又小脑清醒边界分明的。一不犯上,二不辱洋,三不毁己。"不慎"决不等于"犯傻",他们遵守游戏规则,明白什么是真危险真安全。他们是聪明人, 决不会把事情搞滥搞大发了搞得无法收场。说到底,他们其实是当下这个光怪陆离非驴非马社会中一群得心应手的弄潮儿。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从意识形态到生活方式到道德观念,中国这条古老的大船终于驶到了新旧交替循环并存的阴阳界。这是真正混浊的世纪末,满街处处有老树开新花的妖娆之气,好比老年人久病之后施行整容术,那光鲜的外表下隐藏着深刻的恐怖和悲哀,而战胜大限难逃的无奈感的有效办法便是及时行乐。"上海宝贝儿"们是一族玲珑剔透的行乐高手。从老主流的角度看,他们当然是道德败坏自私自利的叛逆。从新主流的角度看,他们则是附丽其上尽领风骚的晶莹泡沫。他们一边标新立异, 一边占尽便宜。
  且拿书中引用的几位西方文化偶像来约略比一比异同。主人公倪可开篇就宣布自己的头号偶像是亨利·米勒(Henry Miller)。这不无道理。一提米勒小说,人们先会想到放浪形骸的感性生活哲学对禁欲式文化的反叛。中国新人类们的确可以由此找到灵感。不过相似到此为止。同是半自传体小说,米勒的主人公是从布鲁克林区跑去浪迹欧洲的穷小子,感官享乐既是反禁欲的又是反商品的,充满破口大骂整个美国清教徒式资本主义生活的狂野。倪可的反叛则是名校女生非要下社会闹点不轨的恶作剧方显得卓尔不群,潇洒不俗。归根结底,她还是那种好人家调养出的娇女孩,野也野不出大圈儿去,在外边搞得实在乱了累了还是会回家喝了妈妈的粥睡觉。
  更重要的,卫慧笔下人物根本就是商品化生活的产物,对物质非常依恋相当势利眼。可以说这态度本身也是对中国过去那种反商品反物质文化的反动。但这里的性基本是商品的性,享乐是物质的狂欢。放浪形骸的外壳酷肖,精神上它与米勒正好相反。
  此书爱援引的文化偶像还有美国六十年代"在路上"一代。那是全社会普遍繁荣下美国中产阶级子女对父母生活方式的叛逆,激烈反物质反越战,处处洋溢理想主义和左翼乌托邦幻想,连吸毒也紧连着精神超越。《上海宝贝》是两极分化、后殖民文化的产物,颓废得实惠, 虚无得彻底。即便夜夜狂欢天天派对,此地既无理想也无乌托邦。
  这样说下来,无论与米勒还是"在路上"一代相比,卫慧小说都是另一种动物,扯到一起不免有羊头狗肉之嫌。 书中杂引旁征的还有不少,像五彩缤纷的玻璃纸,此处不及一一剥析。总的看,《上海宝贝》其实是一本包装得滴水不漏光滑圆润的"超级商品"──这词我也是从书中借用。都说王朔当年写的是商业小说,和这一比立刻显得破绽百出,几乎浑身窟窿。王朔那张嘴哪肯见好就收,说着说着就毒辣起来,逮谁杀谁,真情毕露。这小姑娘却玲珑剔透,章法分寸面面俱到。
  记得有位英国作家说过:谁把"sex and shopping"(性和购物)写好了谁的小说就好看。《上海宝贝》汇两者于一炉,恰有这路的好看。所以女主角和女同性恋接吻前一定有红缎刺绣手袋做过渡。即便在公共厕所里和老外性交,作者也不忘提醒读者她穿的是CK牌内裤。这种细节的确至关紧要,但凡马虎一点,露出摊子上买的十块钱两条的大裤衩,那这场好戏可就整体掉价,从风流直跌为下流了。
  颓废的气氛,本是钱堆出来的,而新钱自然又比不得老钱,处处必得着意强调品牌。美国时髦青年作家Bret Easton Ellis,小说也以写sex and shopping着称,外加暴力。但那大约是纽约洛杉矶后雅皮的都市感觉,男性的,要冷酷得多。那真是把强调品牌的性和颓废写到极至,零下多少度,写死掉。就这样,美国评家们还老骂他这种一路铺陈的反物质主义是假的──就像《肉蒲团》反肉欲是假的。 跟他比,卫慧的sex and shopping潮而不冷,处处弥漫良家小女子乍得珍宝的温馨怜惜。就是干得阴道流血,暴买掉半条街的时装,女主角对这两件事也还是情意绵绵津津乐道。
  又想到美国的新人类叫"X一代"(The X Generation),父母正是六十年代叱奼风云的"Baby Boomers"。 "X一代"的大致特征是:沉迷身体和消费,高科技化,无明确政治态度(politics)。除去吃抗压抑药片(吸毒早不新鲜了),无聊的郊区生活等美式问题,中美两国新人类们的确还是颇有相通之处的。就连那种女权而不主义的阴性感觉也像,大概这是全世界"后女权"女性们的共同特征吧。这种自恋内敛的女性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其实早有先声。二十年代《沙菲女士的日记》就有了影子,不过那时男女在上头接个吻已经了不得,丁玲又看不起金钱市侩,给日后走向左翼留了口子。但定神想想,那沙菲一路向下发展到世纪末,可不就成了这倪可嘛!
  《上海宝贝》里两位男性形象也耐寻味。中国男人的性无能,在张贤亮那里是政治压迫造成,此处已蜕变为金钱压迫。男主角天天的性压抑由金钱始──他既不能挥去母亲为钱弒父的阴影,又寄生于这母亲从海外汇来的钱。而三角关系的另一角,又是金钱与异族的象征:那位"眼睛蓝得邪气"?"器官大得吓人"?"在中国业绩出众"的德国公司主管马克,正与幼稚、懦弱、性无能的天天相对应。性与力,资本与自信成熟,全集中在马克这西洋男人身上。对手如此强大,天天只有自毁。可怜的中国男人。可怜的中国女人。
  最后说几句棉棉。单看这本《糖》,棉棉作为小说家的才华技术不如卫慧。她的叙述语言高不成低不就,不使劲儿成了流水帐,一使劲儿又成了文艺腔。"天空伟大而灰暗","她美得很细节","他的歌声伤感得很完美","他爱我爱得像一座铜像"…… 我的天,编辑居然也不给她把把关。不过,就透过这么糟糕的语言,也能感到一股诚意,隐约看到另一幅城市青年的素描──就像听有些蹩脚的蓝调,它可是真蓝。棉棉笔下的人物更象真"另类"。《糖》里的下层经验更野,情感更真。这些自称"狂野的无产阶级"的摇滚青年,潦倒放荡中有真失落,有对人生意义的怀疑和对朋友的仗义。虽也自恋,但还有自卑,混乱,做人的原则,以及难以消除的不安全感。他们不太乖巧。技术不好可以改进,多少优秀作家年轻时的东西简直不能看。但心灵真诚这恐怕是一个好作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了。
  棉棉的女主角也爱美,但总是没钱。 她敢穿华亭路上十块钱两条买来的内裤,并且以这内裤穿在她身上像五十块钱买来的而自豪。《糖》里的性与爱也直率,有粗糙的边边角角,不cute也不那么漂亮,设计感不强,那痛苦失望倒更可信些。
  总之,糖并不太甜,宝贝倒真是宝贝儿。
        二○○○年四月五日于香港薄扶林道西苑
原载《读书》2000年第7期
     
 
上网日期 2000年11月14日

互联网行业:百度在北京赢了官司会影响在美命运吗?(转贴)

Monday, November 20th, 2006

百度在北京赢了官司会影响在美命运吗?
BBC报导/北京第一中级法院驳回了七家唱片公司对中国着名搜索引擎百度侵犯版权提供在线下载的控诉。原因是缺乏法律依据。但这是否会影响到百度在美国的未来呢?
作为号称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一直以来都雄心勃勃希望在美国有更多的发展,其股价也曾经不断攀高。
从法律层面来讲,百度在北京胜诉,却不见得能够阻止唱片公司在其他国家采取法律手段。
不同结果
例如百度是美国股市的上市公司,如果唱片公司在美国法庭控告百度侵权,美国的法院是否也会认定百度只是搜索引擎服务商?
美国法院对搜索服务的认定相当严格,而且也有搜索服务不应提供非法网站链接的法律看法。
如果唱片公司不只以侵权提告,反而指控百度提供非法网站链接,那么法庭就可能比照恋童癖网站的处理方式,认为百度有责任检视链接网站内容是否合法。
如此百度面临的问题就相当大了。而众所周知百代、索尼BMG等唱片公司向来对版权极为重视,如果将战场转移到中国之外,百度很可能会得到很不同的判决。
这次诉讼案是来自唱片包括百代公司,索尼BMG,华纳唱片以及环球唱片在内的七家唱片公司控告百度提供非法音乐下载的链接。
这七家唱片公司要求百度公开道歉,停止下载服务以及向百度索赔169万元。
中国官方报道说,法院认为下载的音乐来自其他的网站,所以百度并没有触犯法律。
非法链接?
百度则争辩说,该网站提供的MP3搜索引擎和其他搜索网站提供的网页、新闻以及照片的链接是一样的。
新华社引述百度发言人的话说,"如果这些唱片公司胜诉的话,那么整个搜索引擎领域都会遭到停止。"报道说,唱片公司还会提出上诉。
百度一案可以看出,互联网搜索引擎容易惹祸上身,据业内人士认为,搜索引擎服务遭到起诉的概率在互联网行业内是最高的。
据人民网报道说,在中国的7000多家音乐网站中,只有不足20家拥有合法的内容提供权。而百度提供的链接正是大多数没有拥有合法内容提供权的网站。

人物:Barack Hussein Obama (转贴)

Sunday, November 19th, 2006

Barack Hussein Obama, Jr. (born August 4, 1961) is the junior U.S. Senator from Illinois. According to the U.S. Senate Historical Office, he is the fifth African American Senator in U.S. history and the only African American now serving in the U.S. Senate.[1] Obama delivered the keynote address at the 2004 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 while […]

了解美国系列:奥巴马狂热 黑人总统梦 (转贴)

Sunday, November 19th, 2006

奥巴马狂热 黑人总统梦
2006-10-28 02:12:20
2006.10.27 / 苹果日报 / 汪治惠
国内研究美国政治友人,常问我有关伊利诺伊州肯亚裔联邦参议员奥巴马 (Barack Obama)的政治表现, 10月22日在国家广播公司 (NBC) 《与媒体有约》(Meet the Press) 节目,奥巴马承认考虑2008年参选总统,10月23日《时代》杂志以奥巴马当封面配以「下任美国总统」标题,媒体吹捧「奥巴马狂热」。台湾媒体也引外电,报导「奥欧巴马想当美首位黑人总统」。
*旨在抢资源拉人气*
这是有趣标题,拆解组合,无限联想。第一,很多美国人都「想当总统」。参院100名参议员,除极少例外,人人都想当总统。原因,尽管身列「权力之伍」,距「权力核心」却有一步之遥遗憾,有为者亦若是,当然下场一搏。但现任参议员选上总统,却少之又少。上半世纪,除肯尼迪之外,50多名下场角逐,铩羽而归难掩失望。众议员选总统,战绩挂零。州长变总统,卡特、里根、柯林顿、小布什皆是,这与行政职务别、期望别、竞选策略技巧组合,有关。
其次,很多黑人有总统梦也角逐政党初选,不过都失败。民主党Jesse Jackson、Al Sharpton等黑人民权领袖,拼初选角逐,不但输、更被当成闹剧。这与自由派及民主党阵营内流派风格性质、包容性有关。保守派及共和党黑人政治人物,数量相对少,代表人物也少,热中参选者就更少。
第三,《时代》杂志挺爱用封面拱人选总统,拱黑人选总统有前例。1995年7月10日、9月18日,波湾战争名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尔将军,两度登封面,独领风骚,兴起黑人选总统讨论。2000年鲍尔更是拱选总统大热门,也被封为包容性政治人,结果不了了之。
「奥巴马狂热」是政治人精密规划媒体形象传销,旨在抢资源拉人气;但其发生背景,反映左派阵营迄今无解转型路线争执,也预告民主党基层与掌权派系「民主党领导委员会」(Democratic Leadership Council)在2008大选提名战冲突窘境。
11月7日美期中选举,两党有意选总统的天王们,不是全力为同志募款站台结善缘拉人气,就是拼连任大胜当选总统起身炮。原因无他,2008总统大选是近80年来,第一次无总统或副总统参与连任竞选,天王们须快速营造声势、稳定金援募款、搞定阵营领先出线,取得政党代表资格。而民主党近年来党内初选鼓励各州提早举行初选的「前置」(front-loading)处理,更提前大选日程。
*希拉里负面争议高*
放眼民主党阵营,纽约州参议员希拉里柯林顿,全国知名度高、募款能力最强、已募得款最多,堪称天王中的天王 ,是民主党最具重量选将,其它民主党人充其量,不是备位天王就是等着希拉里钦点搭档。但问题来了。希拉里的挑战,却是在说服自由派阵营甘心、放心接受她。
自由派阵营内有大股反战流派,对支持伊拉克兴战、至今不改主张的希拉里「最感冒」;他们认为希拉里负面争议高,更是右派誓言封杀对象,对外开拓票源能力极有限;更重要地,他们对柯氏夫妇领导「民主党领导委员会」及一贯主张自由派阵营放弃民粹主义斗争,诉求中间路线,作为民主党转型路线看法不满。多种因素交错影响,使得自由派阵营拥抱,反战、背景多元、年轻有魅力、口才好形象新,能激起民众热情感动,却未经全国选举考验的奥巴马,做为希拉里之外的另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