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June, 2007

我觉得不错系列:(电脑系列)【精彩照片】我新买的“来弄我”X60s(看不到照片的请用firefox)

Friday, June 22nd, 2007

最近又买了一台计算机,“来弄我”的X60s。配置我帖下面了。
我把屏幕设成黑色的了,但是用数字相机拍出来确实蓝色的。
今天我用了一天主要是装软件,我发现这个X60s比X40热很多,滚烫滚烫的,冬天肯定能靠手。速度还是很快的。键盘也比X40好用了。

从上海寄过来的。两天就到了,很快。

和我老的IBM X40比。我老的IBM还是美国货,现在我买的是国货了。骄傲啊!
左边的是X40,右边的是X60s。基本一样大,但是X60s的屏幕明显亮了很多,多了一个USB口。电压由以前的16v,变成了现在的20v,所以才会那么滚滚烫!

谁还记得这些软件?7,8年前的东西了,还是王志东早期的作品呢!
如果想看我的计算机照片,这里还有
http://www.flickr.com/photos/anpuruo/sets/72157594228643625/detail/
——- 最后帖两张别人计算机的照片,这是我看到最COOL的计算机照片 ——–

通知:《回 国 训 火 记》第十七集:出境受限、计划生变(中)——这集是关于东莞的!

Wednesday, June 20th, 2007

通知:《回 国 训 火 记》第十七集:出境受限、计划生变(中)——这集是关于东莞的!
  这集不长,8200字。本来不想写这个中集的,但是大家好像对东莞的事情比较感兴趣,也不想扫了大家的兴。所以就加了一个中集,专门写东莞,但是我只写到“黑灯”,黑灯以后的事情就不写了。不过就算只写到黑灯,我估计许多女性读者也可能对这集很有微词。没关系,不爱看,就跳过去吧。
  不过我想,不管喜欢不喜欢,东莞是一个客观存在。我不想歌颂它,也不想批评它。只是把我所知道的东莞告诉大家。
  这里首先,感谢为我提供东莞《上钟程序》照片的“NY10048”网友,谢谢你的帮助。我把你提供的内容写进了书中,略微做了一些修改和加工。
  《上钟程序》的照片在这里,这也是东莞的一个真实写照:
http://static.flickr.com/227/517527546_683a9a7b0c_o.jpg
  如果国内的读者看不到照片,可以参照这篇文章。用这篇文章里提供的办法,就看到了。:
http://www.haiguinet.com/bbs/viewtopic.php?p=1133158
  小说里还有许多照片,我都存在flickr里面了,我也不向搬家了。最近flickr在国内被block了,所以许多人看不到照片了。尤其这集,如果照片你特别想看。就按照上面的办法办理。
  顺便说一下,我的照片集在这里,现在有5000多张招牌:
http://www.flickr.com/photos/anpuruo/
  第二、有许多朋友问我要打印格式的小说,因为小说还在不断做修改,包括修改错别字等,大的情节基本不会变的,所以我一直没有制作打印格式的文件。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能把小说生成PDF文件了,而且包括小说里的照片。你甚至可以把这个PDF文件放到手机里阅读了。
你在这里下载PDF reDirec这个软件,
http://www.exp-systems.com/
装上这个软件,然后直接从IE里面打印到PDF reDirec,就生成PDF文件了。你可以一集一集打印,然后帮他们combine成一个大的文件。
  第三、看《熏火鸡》的人很多,但是我估计这些读者基本上都是一个类型,所以很可能大家有共同语言,相互认识并成为朋友。我在linkedin上做了一个Node,大家可以通过这个“交点”相互认识。
  如果你也是li<x>nkedin上的用户,希望认识其他的“安粉”,那么你就把我拉到你的connection里面。大家连接安普若越多,每个人通过安普若认识其他朋友也就越多。
  我在li<x>nkedin设置的安普若的profile在这里:
http://69.25.56.150/in/anpuruo
(因为海归网不让用li<x>nk这个词,所以只能犯数字地址了,下面的是网路地址。)
http://www.li<x>nkedin.com/in/anpuruo
  还有两个不错的大家交流的地方,一个是“熏火鸡的群”[email protected],另一个是百度上的熏火鸡吧。
  我7月份去国内出差,又要停一些日子。下一章要写在深圳和VC谈项目的事情,争取从国内回来后写完。
  大家继续执行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总署、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找错误、送美女”活动的通知》。不过我的美女都在flickr上,大家要突破封锁才能看到。
  请看:(十七)出境受限、计划生变(中)
  大家还是在这里跟帖,评论,挑错,谢谢!

人物:秦汉怀念名将父亲孙元良(转贴)

Monday, June 18th, 2007

秦汉怀念名将父亲孙元良
亚洲周刊蓝慧/抗日名将孙元良台北逝世,享年一百零三岁。其子影星秦汉(孙祥钟
)称,父亲为国抗日,抚养儿女,一生尽心尽力;他最耿耿于怀的是徐蚌会战单独突
围,吃了大亏。孙儿孙国豪说爷爷长寿,不碰烟酒是养生之道。
抗日名将孙元良逝世,翻动国共内战、抗日战争历史。孙元良是名将,也是影星秦
汉(孙祥钟)的父亲、艺人孙国豪的爷爷。孙元良于二零零七年五月二十五日于台北
逝世,享寿一百零三岁。
孙元良生前嘱示家属,死后不发讣文,由家属在六月十日《联合报》刊登大幅公告
敬告亲友,遗体于六月九日火化安厝,“骨灰坛葬于宝岛台湾,将适时迁葬南京”。
孙元良离世的讯息,才被公开。
孙元良,一九零四年生于四川成都,在南京求学时,投笔从戎,黄埔一期生,在他
过世前,是硕果仅存仍然在世的黄埔一期校友。目前黄埔校友在台辈分最长的是四
期何志浩、高魁元。
秦汉接受亚洲周刊专访,畅谈父亲孙元良,“父亲一生尽心尽力,活得很努力。于
公,他在历史机缘下,为国对日抗战;于私,他努力抚养儿女成人长大。他是一位
尽心尽力活过的人”。
秦汉说,在他家七个孩子里,父亲最宠爱他。“我五、六岁的时候,父亲常把我抱
在膝上说故事。说的是《封神榜》、《西游记》一些经典故事。长大之后,从事演
员工作。父亲也赞成,而且说‘行行出状元’”;“父亲不太提当年勇,不太提往
事。他当年经历的惊涛骇浪,都是我在三十多岁之后,从他的回忆录里看来的。父
亲不喜欢交际应酬,也不说废话。他是十分豁达的人,眼光开阔,总是从较高的角
度看事情”;“父亲不喜欢战争,他是面对日本侵略,躬逢其会,迫不得已。父亲
经过惨烈的战役,看到战争的血腥,对生命的脆弱深有感触。父亲大半生投身军旅,
那时正好是近代中国最动乱的时刻。他参与许多战役,但不是每一场都是打胜仗的。
例如,南京保卫战,例如,徐蚌会战(淮海战役)”。
秦汉说,“父亲经年戎马征战。最耿耿于怀的是徐蚌会战。当时,三个兵团,加上
特种部队,共约二十五万人要离开徐州来到四面受敌的空旷野地,这么大的部队,
却没有屏障,再加上大批难民拖慢了速度,给共军可趁之机”。
秦汉说,“当晚,总司令与各兵团司令官开会决定晚上作辐射式之突围,没想到前
线突然来讯,我父亲的部队正面防线被共军突破,部队已成混乱状态。父亲遂先行
离去回指挥所指挥部队,不料父亲离开司令部之后,总司令与另二名司令官又改变
主意。此时父亲的指挥所与总司令部电话中断无法连络。父亲仍照原议,乘夜突围
而去,另两个兵团未能同时动作,变成我父亲的兵团单独突围,吃了大亏,一路苦
战。后来虽然冲出去了,但却只剩几千人”;“近年来,我追寻父亲生前的事迹,
阅读资料。看到中共军事评论家曾说,在国共内战的年代里,国民党有很会打仗的
三位将军,父亲是其中之一”。
受到孙元良影响,几年前,秦汉接受很低片酬参加《南京大屠杀》电影演出,为的
就是要证明日本人残杀中国百姓的暴行。秦汉说,“日本人当年残杀百姓,现在还
想毁历史,有些激进的日本政客甚至还试图欺骗后代,说是没有发生南京大屠杀,
真是可怕,所以我要参与演出,为历史尽心力。那年,我在南京拍摄这部电影时,
站在中华门,想像父亲当年奉令率第七十二军,据守首都南京,打一场不可能赢的
战,想像当时国军视死如归,伤亡惨重,格外感伤”。
秦汉说,“一九四九年,父亲从中国大陆出来之后,曾在香港待了两年,这才来台
湾。那时,我年纪还小,记忆中他曾穿过军服,忙进忙出。我们住在北投,家里养
鸡,养猪,和大多数当年的台湾人一样生活。后来,他离开台湾,到日本经商,一
度卖面维生。有人说他是‘将军卖面’,但父亲不以为意,他说,这是自力更生,
靠自己努力。之后,父亲从日本返台,到高雄的加工出口区经营成衣工作。晚年,
父亲和家人住在台北天母”。秦汉说,父亲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少量多餐,不熬夜,
不吃葱姜蒜,不吃辣,也不吃补品,都是普通食物。
讣文的《抗日纪录》指出,一九三七年“八一三上海抗日之役”,孙元良任陆军第
八十八师中将师长,统率所部坚守上海闸北阵地七十六天,日军屡次进攻,都遭受
国军极大打击,未能越雷池一步。敌广播呼第八十八师为“可恨之敌”。《纪录》
还写道:坚守闸北四行仓库的孤军八百壮士,属于第八十八师的步兵第五二四团第
一营。在国军奉令全部撤离上海第一战线后,他们孤军奋斗……《中国一定强》这
首歌和《八百壮士》这部影片,就是歌颂和表扬这壮烈的战绩。
至于一九三七年的“首都南京之役”,孙元良率领的第七十二军第八十八师担任首
都南面的防御。官兵伤亡惨重。一九四四年“抗日独山之役”,孙元良率第二十九
军徒步行军六千余里,在都匀独山之间截挡敌军,奋勇死战。“坚强地拒止了敌军
进入战时首都重庆的大门──贵阳。此后不满一年,日本帝国就在东京湾的美国军
鉴上签降表了。此役第二十九军击败敌军,建立功勋。孙元良将军获颁荣誉最高的
青天白日勋章。”
秦汉在父亲逝世之后,益发低调。他在影剧圈的好友云中岳对亚洲周刊说,孙元良
逝世之后,“我们曾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忙,他都婉谢”。他遵照孙将军生前的遗言,
没有宗教仪式,只有家人参与最后仪式。接著登报告知亲友旧部。
艺人云中岳说,孙将军赞同秦汉在演艺圈发展,孙将军也叮嘱秦汉:“认真去做,
就有好成绩。不过,秦汉平日十分低调,很少提及父亲。秦汉十分孝顺,近年来即
使奔波两岸拍戏,都要争取返台的时间,照顾年迈的父亲。”
秦汉的儿子孙国豪向亚洲周刊表示,他很敬佩爷爷,敬佩他打过那么多的战役。小
时候,他在美国还因此有著梦想,想学爷爷也做将军。不过,最后也只是在家里后
院玩玩具枪。长大后,他加入演艺圈,第一次到香港参加电影《白发魔女传
(二)》拍摄,爷爷就写了几封信让他随身带著。信里除了勉励他之外,还叮嘱:
“不要迟到,不要因剧情需要而抽烟、喝酒。”
孙国豪说:“不抽烟,不喝酒也是爷爷长命百岁的养生之道。爷爷平日早睡早起,
生活很固定,每周会去尝一块肯德基鸡胸肉,和一笼鼎泰丰小笼包。”
秦汉的大哥孙祥辉是F-104飞行员。当初越南总理阮高祺来台访问,孙祥辉曾经奉
命驾双座机带他升空体验F-104的性能。但孙祥辉后来在另一项“代飞”的飞行任
务中殉职。
孙国豪说,他十多岁后,才和爷爷有所接触。早年,爷爷在日本做生意,后来又有
一段时间在高雄。祖孙直到后来才有机会常在一起。“爷爷是果断干脆的人。平日
和家人在外聚餐,总是很准时,绝不迟到。吃完饭也不罗嗦,个性很像军人。爷爷
平日不会提当年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我们都是从他早年写的两本书《亿万光年中
的一瞬》和《世界军事史》了解爷爷当年的故事。这两本书是爷爷记下来让我们家
人读的,阅读的时候,好像在看历史课本,十分感动”。
台最后的四行勇士
当年奉令死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在台仅剩厉鼎新一人。目前他住在花莲荣民之
家。今年九十岁的他,江苏人,十六岁投笔从戎,他接受亚洲周刊访问表示,他不
认识孙元良将军,只知其名。当年,孙将军号令谢晋元团长死守四行仓库,他们在
谢团长带领下,全军死守。“即使死了,都要为中华民国把这面旗升起来。当年杨
惠敏游泳渡河把国旗交到我手上,我再把这面国旗交给谢晋元团长。”回首七十一
年前十月二十八日的那场战役,厉鼎新强调:“我们是军人,军令如山,抱必死的
决心死守,那是血泪交织的战争。”

附庸风雅系列:中国艺术市场虚火过盛,可能是畸形繁荣(转贴)

Monday, June 18th, 2007

中国艺术市场虚火过盛,可能是畸形繁荣
德国之声亚思明/6月16日,德国第12届卡塞尔文献展开幕。中国艺术家艾未未携“童话”现身。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品以摧枯拉朽之势直线窜红国际拍卖市场,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连创世界纪录,开价之高、涨幅之快令不少画廊老板、国际藏家乃至艺术家本人实有目眩神迷之感。但一些专家警告说,中国艺术市场虚火过盛,水分太大,缺乏必要的行业规范。当前的繁荣可能是畸形的繁荣。
拍卖新宠
例如,两年前,始辟亚洲当代艺术板块的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行的相关成交额不过区区2200万美元,到了2006年,该市场份额已经成长9倍,突破1亿9千万美元。火箭升天般的增值神话始于2006年3月的那场纽约春季拍卖,中国当代艺术专场的成交率高达94%,其中,张晓刚的《血缘系列:同志第120号》拍出了97万多美元的天价。
目前,保持中国国内第一拍称号的是刘小东的《三峡新移民》:在保利公司2006年秋季拍卖会上,巨幅油画《三峡新移民》以2200万元的价格被中国著名餐饮大亨──俏江南集团董事长张蓝买走,刷新了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拍卖纪录,这距陈丹青的《街头剧院》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以147.2万美元创下的骄人业绩仅只3个月时间。
在今年4月份落幕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会上,徐悲鸿的《放下你的鞭子》以7200万港币成交,成为世界上最贵的中国油画。之前3月底在纽约苏富比举行的“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中,中国当代艺术家们亦颇多斩获,张晓刚的《血缘系列:三个同志》更以211万美元成交,继续维持其中国当代艺术领军人物的地位;“玩世现实主义”代表岳敏君和“超写实主义”代表冷军跟随其后,成为该专场的第二、三名。
拍卖市场的重锤追捧令中国当代艺术品的供求失衡现象愈演愈烈。甚至一些艺术院校毕业生的初出茅庐之作都已卖出上万美元的高价。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改革的一部分既得利益者正在陆续完成从楼盘、股市到艺术市场的资本转移。而油画、装置、雕塑等当代艺术品的迅速升值吸引了这部分投资者的注意力。
艺术童话
与此同时,迄今只以展示西方艺术作品为己任的外国画廊也纷纷拓展中国项目。这在刚刚于6月13日开幕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可见一斑。为了充分领略所有参展的中国艺术品,访客们不得不比往年提早入场。
世界最大的巴塞尔艺博会是从2002年开始增设中国展区的,代表展商之一是瑞士人Lorenz
Helbling创办的上海香格纳画廊。他们今年为巴塞尔献上的厚礼是上海籍艺术家周铁海的巨幅“骆驼系列”。
另一个代表是自1997年起就与中国艺术家建立合作关系的麦勒画廊,代理艺术家有艾未未、王兴伟、谢南星、李松松、丁乙和李大方等人。在麦勒画廊的帮助下,艾未未还为6月16日开幕的第12届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创作大型作品。为此,艾未未将陆续带领1001个中国公民奔赴卡塞尔,并“设置一种情景,让每个参与者都有机会互相面对彼此的日常生活,并参与一次最重要的当代艺术盛典。”
麦勒画廊这样诠释这件作品:“艾未未的实验围绕着个人的经验、意识、知觉,以及整个过程中参与者的直接冲突和启发展开。艾未未的这件作品取名为‘童话’,它将精确地记录下它在卡塞尔的这段历史。”
虚假繁荣
中国业界自然也在这场后现代的艺术圈地运动中不甘落后。90年代初,遍寻北京城还仅见5家画廊的踪影,如今已经增逾百家。中国嘉德、保利拍卖公司不久前还仅致力于传统艺术品的拍卖,现在也和国际同行一样,将目光投注于当代艺术市场。而中国政府提出的,截至2015年建立千家博物馆的宏图大志更是助长了这场新文化革命的火焰。
中国当代艺术家们正是市场兴旺的直接受益人。他们开上了名车,住上了豪宅,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然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沛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激励他们的创作灵感呢?专家警告说,中国艺术市场虚火过盛,水分太大,缺乏必要的行业规范。一些艺术家也逐渐意识到,只有摆脱自产自销的原始模式,将代理权交给值得信赖的画廊,才能走出无暇创作的误区。
但目前的状况是:由于中国艺术市场起步较晚,刚刚与世界接轨的中国画廊业正在建设之中,远未进入繁荣阶段,更没有形成西方“画廊”概念中完善的运作机制和行业规则。如此一来,原本属于“二级市场”的拍卖行“越俎代庖”,挤占了“一级市场”中画廊的产品推介和市场定位功能。致使整个艺术市场处于一种角色错位的混乱状态之中。
另外,活跃在中国艺术市场上的投资者多为艺术鉴赏能力有限的新贵阶层,他们对艺术品的浓厚兴趣是出于经济方面的嗅觉,参与艺术商品交易的目的是将其当作股票一样短线炒作,谋取暴利,并不看重增值前景尚未明朗的画廊中的画家。为此,一些策展人和评论家认为,只有建立自由评论机制和公共资助机构,中国艺术市场才能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春天。

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系列: 加拿大CDNX证券市场简介(转贴)

Friday, June 15th, 2007

加拿大CDNX证券市场简介
The Canadian Venture Exchange (CDNX) was a stock exchange created in Canada in 1999 as a result of an agreement between the Vancouver, Alberta, Toronto and Montreal exchanges to restructure the Canadian capital markets along the lines of market specialization.
The CDNX was created by the merger of the Vancouver Stock Exchange (VSE) and the Alberta […]

风电系列: 汉威能源子公司获2.39亿元合约 (转贴)

Friday, June 15th, 2007

汉威能源子公司获2.39亿元合约
加通社温哥华电
汉威能源服务公司(Hanwei Energy Services Corp.)一家下属公司赢得一份2.39亿元的合约,将在3年内为大庆德塔电子公司(Daqing Delta Electric Co. Ltd.)提高风力发电产品。
合约包括的初期订单为,2007年制造约2,810万元的风电产品,包括涡轮机、风车叶片及高塔。如果该笔订单进展顺利,合约还将包括2008年另外8,440万元,2009年1.226亿元的订货。
该合约由汉威控有82.15%股份的大庆汉维长垣高压玻璃钢管道有限公司(Daqing Harvest Longwall High Pressure Pipe Co. Ltd.)签署。根据合约,大庆汉维将利用专长,开发及生产高压纤维玻璃加固塑料风车叶片,并管理涡轮及高塔的安装。德塔将提供风力发电的技术及专长。
该合约还将使大庆汉维从这个3年期价值2.39亿元的风电设备订单中,赚得15%的税后净利。
汉威是中国最大的纤维玻璃加固塑料管道生产商之一,该产品广泛用于石油天然气产业。
汉威在多伦多创业交易所的股票(代号:HE)周五升88仙,约合20%,收报5.28元。
http://64.233.167.104/search?q=cache:c3YtiqbiAKMJ:www.singtao.ca/singtao_west/show_news.php%3FID%3D279661+Daqing+Harvest+Longwall+High+Pressure+Pipe&hl=zh-CN&ct=clnk&cd=1&gl=us&lr=lang_zh-CN|lang_zh-TW

新闻报道:【人物照片】当“海龟”遇到“大虾”——方舟子专访(转贴)

Wednesday, June 13th, 2007

其他照片看这里
http://www.flickr.com/photos/anpuruo/sets/72157600236403930/
当“海龟”遇到“大虾”  ——方舟子专访
  记者杨丹
  美国 2007.6.8.
  “CBA(美国华人生物制药科技协会)有最受崇拜的两个人,一个是自由穿梭于中美的官场、商场、情场和欢场的安普若,另一个是维护中国学术贞节的方舟子。”当2007年CBA的年会快要落下帷幕的时候,主持人在方舟子演讲之前如是说。去年的CBA年会,本报专访了网络小说《回国讯火记》的作者安普诺,引起了广大读者的热烈关注。今年,本报对CBA的另一个最受崇拜者——学术打假专家、新语丝网站的创办人方舟子进行了专访。
  1990年,在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后,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留学,95年拿到博士学位。1994年创办“新语丝”网站,专攻留学生发表文学作品。1998年开始专业从事网络工作。2000年偶然机会走上学术打假的不归路。后来以至于“新语丝”从一个在网上传播杂志的电子文库几乎变成专业的打假网站。
  根据方舟子的经历判断他大概四十岁左右,可是,当你见到他时,一定不敢相信这位面容清瘦、书生气十足的娃娃脸,就是那位传说中的打假英雄。
  方舟子这个笔名来自一个典故:两条船拼起来就是方舟,喻脚踏两船之意。一条是科学,另一条是文学。与方舟子交流,自然从他的“打假”开始。从事生物医药研究的他,走上打假之路纯属偶然。以前,国内的网络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在国外只能通过《人民日报海外版》来了解国内的情况。大概在2000年的时候,国内的网络发展起来了,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国内的情况。方舟子说:“我本人比较关心国内的生物医药方面的发展,但是在网上看到一些事情之后,觉得非常的荒谬,而且没有人站出来指正这些问题,甚至还有的专家参与到这些事情当中,我就决定要揭发这些欺骗大众的沽名钓誉或牟取暴利的行为。”
   被揭露的第一个案例,是“基因皇后”、“世界生物科学顶尖级人物”陈晓宁,明明是洛杉矶一所私营医院的技术人员,挂名加州大学附属副教授,回国时却“精简”成了“加州大学副教授”。一个连博士学位都没有的人如何能在美国著名大学当副教授?查来查去,发现她的头衔都大成问题。当时她吹嘘自己是希望得到清华大学的一个投资3亿元人民币的项目。
   还有当时在《光明日报》上看到大连医科大学关于生命核酸的报道,居然称是秦始皇当年所寻找的长生不老药……,这个简直荒唐至极,于是写文章批评这种说法。国内的“珍奥核酸”,据说一年可以有十几个亿的盈利。后来,他们反驳说:“方舟子学的已经过时了,这是我们国内最新的研究发明”。
   “国外的医学专家都非常的支持我。这完全是一个商业骗局。后来国家工商总局和卫生部都发了通报批评了这种欺骗行为。”方舟子谈起打假的经历,直言快语,不掩饰好恶的心态,表现了他的真性情,可以看出为什么他的言行可以引起大家的心灵共振。
  其实,从他的打假经历我们就可以看出,面对国内某些腐败的现象,方舟子是一位敢于说出“皇帝的新装”新声音。他表示,我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努力,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很多人都认为学术界是一片净土,但是,现在一些丑恶的现象被揭发出来,就会对一些胆小的人起到威慑的作用。尤其是“新语丝”网站,能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关键是对学生有一个教育意义。让学生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说因为交不了差而去造假,更不能通过造假来拿更多的资金。学术造假,各个国家都有,关键是看如何处理。在韩国,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而在我揭露的600多起中,目前受处理的只有十几起,教授被开除的也只有几个。
  方舟子说,在“新语丝”网站上登出来的,都是经过核查的。每天都能收到很多举报的材料。我要求对方留下真实姓名,这是一个相互信任的基础。而且在网站上,允许被揭发的人为自己辩护。
  当笔者问起,如何看待学术打假,越打越多,层出不穷的现象时,方舟子说,学术的腐败与其他方面是有着一定联系的。这与体制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他这样“卖力的得罪人”,一定有人攻击报复吧?方舟子很坦然地说,这本来就是一个得罪人的工作。除了他们在国内起诉我、给我制造麻烦之外,我还遇到过两次跟踪进行人身威胁的事情。有一次一个人装扮成送快件的按门铃,开门之后就对我说“你做的事情你自己清楚”,说完扬长而去。后来我调出那天的摄像,看到其实那人后面还跟着两个人。这也是预料中的事情,但是,我不会因此缩手缩脚,让他们得逞。只是以后会更加小心。
  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有着纯洁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方舟子崇尚“自由自在”的生活,他本来以为在美国的大学里当教授是一件比较轻松的理想工作,但是后来发现,美国大学教授要做实验、出论文,还要想方设法申请科研基金;如果到公司里上班,每天除了要准时上下班,还要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他这样描述自己每天的生活状态:上网三四个小时,处理一些邮件,包括调查一些打假的举报,找专家验证什么的。然后就是写作和读书,包括给国内三家媒体写专栏,每月要写十多篇,还有其他的一些社会活动。
  他说,国内也有很多机构找我合作,我知道,一旦与他们合作,有了利益关系之后,打假的工作将会面临很大的障碍。所以,我都一一拒绝了。
  在方舟子的打假之余,我们还了解到最近他就中医问题,与国内的一些专家有一些不同看法。这里,我们聆听到了他的第一声音:中医因为历史悠久,所以是有一定的经验积累的,里面有好的东西。目前的科学发展到了这样的阶段,我们的中药里面的成分是否完全是真的,它对人体是否安全,都是问题。据我的了解,有的中药里面是加了西药的成分的。我们应该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检验中医学。
  从宏观上看,其实方舟子是一位非常关心国家社稷的“匹夫”,他用自己的专业所学,来监督学术上行为不端之人;他的思想中有着文人的那种不畏强暴的浩然正气,他和他的新语丝更像一股清流,在遇到浊浪时,这股清流不但能保持自身的清洁,还发挥净化的功能,将它所遇到的混浊沉淀出来。
http://blog.sina.com.cn/u/4740687901000a5a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interview/xinshijie.txt

人物:孙元良将军遗愿:迁葬南京(转贴)

Monday, June 11th, 2007

孙元良将军遗愿:迁葬南京
东森新闻网
台湾仅存的黄埔一期老将、同时也是知名息影影星秦汉(原名孙祥钟)的父亲孙元良上将在5月25日辞世,6月9日出殡火化,享年103岁。家属10日在报纸刊登半版启事宣布,将依孙元良遗愿,未来选择适当时机迁葬南京。
东森新闻网报道,孙元良将军1904年出生,籍贯四川成都,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连长、营长,后任第一团团长,参加东征、北伐,因功升任第259旅旅长,参加一二八淞沪战役,在庙行镇击退日军,此役被当时国际间评为“国军第一次击败日军的战役”;以此役获宝鼎勋章,擢升为第88师师长。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发生时,孙元良担任国民党军队第八师259旅少将旅长,是少数在抗战爆发前即与日军作战的部队。对日抗战爆发时,孙元良担任当时政府最精锐部队、接受过德式训练及全德式装备的88师师长,坚守上海闸北阵地长达一个半月,粉碎了当时日军“三月亡华”的美梦。
在淞沪战役告一段落后,孙元良又下令88师524团团第一营的八百多名官兵,固守“四行仓库”阵地,掩护部队转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八百壮士”。
1944年,孙元良还指挥29军收复贵州独山,解除日军最后大反扑攻向重庆的危机,也因为这场战役,孙元良获颁“青天白日勋章”。
孙元良将军一生参加战役不计其数,可以说功勋卓著,38年后来台后又因不忍使政府财政负担加重,毅然退役从商,育有七儿女皆事业有成,可以说福、禄、寿三全。
孙元良将军一直在台北深居简出,外界对他不太熟悉,但在2004年黄埔建校80周年前夕,北京方面突然点名要请孙元良将军回黄埔军校庆祝校庆,为了跟中国大陆抢人,当时陆军官校校长杨国强中将与政战学校校长于茂生中将,还特别连袂带了一面陆军官校校旗前去向他致敬、请安,告诉他黄埔建校已经80 年了。
当时101岁高龄的他虽然重听,但他的表达却声如洪钟!他的眼睛虽然也已看不清楚,但当他摸到国徽时,却能分辨出这是青天白日!
同为黄埔军校一期的将领后代是影视名人的,除了有秦汉的父亲孙元良外,影星关之琳的祖父关麟征也是黄埔一期上将。

中国的INTERNET我永远的PAIN之三十:Flickr被封和解决办法

Monday, June 11th, 2007

这次GFW把flickr给封了,我已经都不感到痛了,因为中国的Internet给了我太多的痛了,凡是好的服务他们全封,所以我只是感到无奈,感到悲哀。在一个Internet的年代,在一个Web 2.0的年代,还在玩冷战“铁幕”的游戏,也太落后点了吧。正像王朔说的:“中国,你别让我太失望!”
言归正传,如果你还是不能看到flickr,你可以用“无届”,或是用Tor。
You can download the package here: tor.eff.org/download.html.en set 127.0.0.1:9050 as your local socks proxy.
如果Tor在国内比较difficult的话,那么就用firefox browser里的一个addon。
如果你装了Firefox(2.0a1 – 3.0a5)
just try this:
https://addons.mozilla.org/en-US/firefox/addon/4286
装上这个东西,就应该好了。
另外,我将设置一个时间段,在MSN上给需要的人送“无届”软件。
我的MSN是:[email protected] (注意,不是hotmail,是yahoo.com),你先把我加入,然后问我wu jie,我用MSN转给你。

国内新闻:为何7成海外留学人员不回中国?(转贴)——终于说实话了,回去的还是少数。

Sunday, June 10th, 2007

中国社科院:为何7成海外留学人员不回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了2007人才蓝皮书。蓝皮书指出,中国28年来海外留学人员回国率约为25.77%,超过七成留学人员滞留海外。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导,蓝皮书指出,从1978年到2006年底,中国海外留学人员约有106.7万人,学成后回国工作的留学人员有27.5万馀人,仍在外的留学人员约有79.2万人。其中,20余万人在国外工作并已获外国永久居留权或已加入外国国籍;另外还有因配偶、子女探亲或移民等事由出境并在国外接受高等教育后留在当地工作的约30多万人。

附庸风雅系列:刘建华和艾未未荣登《资本》艺术指南(转贴)

Sunday, June 10th, 2007

刘建华和艾未未荣登《资本》艺术指南
德国之声
艺术作品的质量往往难以测度,但它们在艺术市场上的反响却是可测的。
自1970 年起,德国《资本》杂志每年就将艺术市场对当代艺术家的反响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公布于其“艺术指南”栏目,其中包括两个当代艺术家100强排行榜:一榜是根据多年积分而排,因此称为经典榜;去年开始推出的二榜依据的是上年积分,可反映最新行情动态,对艺术投资者来说更具参考价值。往年出榜时间是10 月,今年提前至6月,正值欧洲几大艺术盛会—-威尼斯双年展、一年一度的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五年一度的卡塞尔文献展—-即将拉开帷幕的前夕。
今年,号称德国当代画家之爵的格哈特•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再次蝉联经典榜首,美国的影像装置艺术家布鲁斯·瑙曼(Bruce Nauman)再次位居第二,但在二榜,瑙曼却名列前茅。
经典榜的前10名艺术家,4名是德国的,美国占4名,丹麦和南非各一名。百强中,西欧各国和美国艺术家占绝大多数,亚洲艺术家真正是凤毛麟角,只有伊朗的女媒体艺术家Shirin Neshat (第31名)和泰国的雕塑、装置艺术家Rirkrit Tiravanija (第61名),中国艺术家榜上无名。
但是在二榜,今年却有两位中国艺术家的大名:刘建华和艾未未,分别名列67和73。“艺术指南”还刊登了艾未未一个自行车装置作品的图片,并以不短的篇幅对这位“身居北京、但在国际上非常走红的观念艺术家”进行了介绍,称他为“近几个月来在国内国外诸多群展中广受欢迎的中国艺术大流的推动者和精神领袖”…… “被中国年轻艺术家视为导师、视为亚洲的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
虽然,“艺术指南”只对活着的艺术家排榜,但对不久前去世的德国绘画大师伊门多夫却开了例外,经典榜上还是留给他第13名的位子,二榜排名27,表明他去世前一年依然走红艺术市场。
其实,当代艺术很难用一个固定的标准来评价,因此,《资本》杂志采用的是最简单的记分方法,如某个艺术家上年在全球200家西方重要博物馆、美术馆如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柏林的国家画廊、分布世界各地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等举行了多少个展;参加了多少次上年举办的 120多个国际最重要的群展;全球最权威的艺术专业杂志对这位艺术家有多少评论,甚至提到过多少次名字;在画廊的成交总额等等,然后再把这一系列的统计数据的总和进行排列。由于工作严谨,数据准确,因而这一排行榜具有很大的权威性。
然而,细看“艺术指南”评分所依据的博物馆、上年群展及艺术杂志名单,就不难发现,基本上都是西欧和美国的,而且德国所占比例很大,因而德国艺术家榜上人数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纽约吃喝玩乐系列:【精彩照片】阳光明媚的纽约:NASDAQ的电子广告牌·纽约的漂亮姑娘·美丽的街景

Friday, June 8th, 2007

其他纽约的照片和照片的解释请看这里:
http://www.flickr.com/photos/anpuruo/

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系列:红筹公司回归试点条件轮廓初定(转帖)

Thursday, June 7th, 2007

红筹公司回归试点条件轮廓初定

人物:宋平顺简历 (转贴)

Thursday, June 7th, 2007

宋平顺简历
天津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http://www.tj.xinhuanet.com/zfwq/2003-12/30/content_3837259.htm
www.TJXINHUA.com   2003年12月30日 10:50:00   
天津市第十一届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男,汉族,1945年7月生,河北深泽人,197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7月参加工作,天津市和平区新华职工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在职大专学历。
1960.07——1963.07 天津市公安学校外文班学习。
1963.07——1983.08 天津市公安局一处二科干部、副科长、副处长(其间:1963.07——1965.07在天津市和平区新华职工大学英语专业在职学习;1978——1983年在市政府外办协助工作)。
1983.08——1986.08 天津市公安局副局长、党委常委。
1986.08——1988.05 天津市公安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
1988.05——1990.06 天津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武警天津市总队第一政委。
1990.06——1992.08 天津市副市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武警天津市总队第一政委。
1992.08——1993.05 天津市副市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党委常委,武警天津市总队第一政委(1992年9月国务院授予副总警监警衔)。
1993.05——1998.05 天津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党委常委,武警天津市总队第一政委。
1998.05——2003.01 天津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其间:1993.03——1999.05在中央党校进修一班学习)。
[…]

新闻报道:回国创业成功佳话频传 美华人学者纷纷踏海归路(转帖)——我真成作家了?

Tuesday, June 5th, 2007

回国创业成功佳话频传 美华人学者纷纷踏海归路
http://www.chinanews.com.cn/hr/hgjs/news/2007/06-05/950795.shtml
2007年06月05日11:09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qq.com/a/20070605/002027.htm  
  中新网6月5日电据美国《侨报》报道,“海归派”曾经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刮起过强烈的旋风,创造出很多中国神奇,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成长,近几年来海归人数也大增。海归不海归,这也成为美国华人生物医药学者经常扪心自问的话题。当一个个成功的创业故事从大洋彼岸传来,回国大展身手的心愿正在更多学者的心中驿动。
  12年前,在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做了两年博士后的娄竞,放弃定居美国的机会,踏上回国的路。今天,当他顶着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总裁的光环,回到美国与当年一道创立“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CBA)的老友相聚时,大家都羡慕他是个成功的海归。
  娄竞说,当年回国纯粹是出于一份责任感,觉得学成之后应该回去帮自己的父亲一把。他父亲倾其所有,创立了沈阳点击查看沈阳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三生公司。今天这家公司已发展成中国最大的生物医药公司之一,今年2月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在CBA,娄竞这样的故事并非凤毛麟角。著名海归还有好几位。第五任会长倪健,5年前带着多项专利回上海点击查看上海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创立生物公司,在沪上声名鹊起;曾发明抗过敏药的会员陈以旺,6年前回福建担任福建医科大学副校长,并创办医药生物工程中心,事业蒸蒸日上;会员彭朝晖回国创业,其发明新药成为中国也是世界首个被批准的基因治疗药物。
  当一个个成功的创业故事从大洋彼岸传来,回国大展身手的心愿正在更多美国华人生物医药学者的心中驿动。CBA的两千名会员,至少已经有上百人彻底当了海归,回国发展去了。前任会长杨大俊曾有形象的比喻,如果你有抢手的技术和专利,可以做“海龟”,归国大展宏图;有志在中美间穿针引线,可以做“海鸥”,往返大洋两岸,寻求合作机会;前景未明,你可以做“海带”,等待观望,伺机而动。
  该报指出,中国生物医药市场之大,发展之快,令全球垂涎。到2010年,中国生物医药市场容量将近1千亿人民币,而且以每年两成以上的速度递增。与“生物医药王国”美国相比,中国生物医药还处于起步阶段。熟悉美中文化和市场运作模式的华人生物医药学者,对于开垦这块处女地,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作为全美最大的华人生物医药专业团体,近几年CBA开年会时一直将回国创业作为主题;去年天津点击查看天津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滨海新区开发号角刚吹响,CBA便搭上首班车,组织华人学者前去考察接洽。正是在这种穿针引线、牵线搭桥中,越来越多的人踏上了海归之路,当然,更多的人还在举棋不定,瞻前顾后。
  旅美作家安普若说,海归的理由其实只有一条——追寻机会。不海归的原因可以有很多,比如孩子的教育怎么办?绿卡、公民还要不要?国内能否适应?最主要的是机会成本问题:你是不是已经输不起了?说到底一句话:你需要一个机会把你带回中国,但谁为你回国买单?
  对此,娄竞的看法是:做事情要沉下去,把方向定好了就去做。看好的事情有机会了,就要抓住,不可能等万事俱备了才去,那机会也就不存在了。某些时候需要放弃眼前的利益,不可能等到十全十美的机会。
  娄竞告诉记者,他觉得自己最主要的成功经验是要“focus”,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就全力以赴,并且坚持到底。他的公司是在成立10年后才开始赢利的,其中走过好多弯路,但认准的事情就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娄竞认为,子女教育是海归要考虑的问题,但子女小学阶段在中国接受教育,了解中国文化,其实是一件好事,将来回美国上中学也不迟。(余东晖)

基金系列:克林顿爱女谋职对冲基金公司艾威基金集团(转帖)

Tuesday, June 5th, 2007

克林顿爱女谋职对冲基金公司艾威基金集团
北京商报
2006年11月06日 10:05
  据新华社电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爱女切尔西·克林顿的代理公关公司4日证实,这位美国前“第一女儿”已经在著名对冲基金公司艾威基金集团开始工作。
  不过,这家公关公司并没有透露克林顿女儿在艾威基金集团工作的开始时间、职位以及薪水等细节。
  现年26岁的切尔西·克林顿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又在牛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她进入全球知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工作。有报道说,她在麦肯锡的年薪高达六位数。
  艾威基金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集团之一,同时擅长于处理问题债务。资料显示,艾威集团在政治立场上支持切尔西·克林顿的母亲——纽约州民主党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
  切尔西·克林顿父母的发言人当天拒绝对此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