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胀世代(十一):玩弄数字,制造假象

bystander

什么人最了解“通胀”?是统计物价指数的政府部门?是掌管货币政策的联储局?还是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一般人可能以为,政府长官和金融精英高高在上,不知民间疾苦,哪会像家庭主妇那么关心物价变动?然而,事实似乎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一般而言,如果金融体系银根宽松、流动资金充裕,偏低的借贷成本有助刺激投资及资产升值,产生财富效应,进一步促进投资及消费增长,形成良性循环,令社会呈现繁荣景气。直至出现资产泡沫、产能过剩、生产成本上涨、边际回报递减、投资风险递增等问题时,倘若政府及中央银行继续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企图阻止经济循环逆转,便极有可能令周期性(短暂性)问题变成结构性(长期性)问题。故此,联储局制定货币政策时,特别关注生产物价、消费物价、生产力(productivity;生产率)以及产能使用率(capacity utilization)等数据;一旦这些指标数据响起过热警号,就必须有所行动,以防通胀恶化。

不过,格林斯潘时代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令社会普遍对联储局抱有更大的信心和期望。关于货币政策方面的讨论,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有四个方面:(1)市场和金融精英越来越迷信“软着陆”,认为即使有必要收紧货币政策,只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便可以避免衰退发生;(2)联储局已经不再像八十年代那样,奉行“货币主义”,政策目标从针对“货币供应”转移至针对“通胀”(伯南克说的所谓“inflation targeting”策略,针对目标其实是“物价”);(3)金融精英对资产泡沫的形成,以及由此衍生的外贸逆差、国民储蓄率下降、债台高筑、生产业基础外移等结构性失衡问题,采取回避态度,不肯承认这些问题与货币政策有任何关系;(4)伯南克就任联储局主席后曾多次表示,只要让公众相信联储局有稳定物价的决心,通胀预期不至于失控,便无须顾虑通胀。

要探讨通胀问题,首先必须明白,严格来说,所谓“通货膨胀”,其实是指货币供应增长。当货币供应增加,而货物数量不变(并假设其它因素不变),物价便会上升,而货币购买力则会相应下降。因此,谈论通胀的时候,必须紧记货币供应增长是“因”,物价上涨是“果”。近年联储局逐渐背离货币主义,认为没必要抽紧银根,即便在加息周期,货币供应仍然保持宽松。换句话说,银行体系的流动资金供应长期保持充裕,投资者或消费者只要肯承担较高借贷成本,根本不愁借不到钱。联储局更于今年3月24发出简短声明,宣布停止公布广义货币供应M3数据,令市场无从判断货币供应增长的速度。

尽管如此,毕竟只有少数人会深究通胀的成因。一般投资者甚至可能以为,过剩资金流入物业市场或金融市场,带动资产升值,只会有百利而无一害。只有在生产成本和物价飞涨的时候,联储局和市场才觉得有必要关注通胀。尽管物价上涨直接影响生活素质,可是政府公布的物价指数,是否真正准确反映货币购买力的变动?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对数据的可信性抱有怀疑?统计部门计算物价指数的方法是否会有错误或偏差?政府是否刻意隐瞒实况?假如民众普遍质疑政府公布的物价数据,通胀预期是否会有失控的可能?

政府劳动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在收集和计算物价数据的时候,经常因为偏颇的假设而出现人为误差。举例说,劳动统计局以“消费者会因应价格变动而改变消费习惯”为理由,经常改动消费物价指数CPI篮子的成份。即是说,劳动统计局假设每当肉类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就会改吃蔬菜。此外,假如今年计算机(电脑)的价钱与去年大致相同,但运算速度却快了10%,劳动统计局便会以“消费者受惠于产品质量提升”为理由(即所谓“hedonics”),在计算CPI的时候,人为地把电脑产品价格调低约10%。类似上述情况,令CPI的可信性经常受到质疑。

CPI的组成部份中,医疗支出只占总消费支出的6%,去年公布医疗费用的涨幅是4.4%。但问题是,政府商务部(Commerce Department)辖下经济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的数据显示,医疗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率实际上高达17%;而私人调查机构发表名为Liscio Report的报告更指出,医疗费用的按年涨幅实际上接近10%。较CPI医疗支出部份更具争议的,是所谓“等效租金”(owner’s equivalent rent;同区相约租值)的计算。接近70%美国人都是在自置物业居住,而过去五年美国不少地区的物业价格,都录得双位数字升幅,可是劳动统计局对此置之不理,在计算CPI住屋部份时,只考虑租值的变动(住屋租金占CPI比重约40%)。过去几年房地产市道畅旺,置业者数目急增,对出租房屋的需求减弱,反而令物业租值下跌。凡此种种不禁让人怀疑,政府如此刻意扭曲物价数据,目的是不是要营造通胀温和的假象?

最荒谬的是,联储局、政府长官和华尔街的媒体都企图转移视线,希望人们把注意力放在扣除能源价格的所谓“核心指数”(core rate)。众所周知,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再三强调“核心通胀升幅温和”,是否有点自欺欺人?联储局在控制物价方面,是否已经严重落后于形势?倘若人们对联储局“保持物价平稳”的承诺失去信心,物价、工资和利率(特别是长债利率),会否同时出现上调压力?一旦保护主义再度抬头,消费者再不能以超低价购买中国进口产品,物价会否大幅飊升,成为压跨美国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

发表日期:2006年8月25日

Posted in 财经商务 |

Leave a Comment

校验码:  

用户名:bystander


发送站内短信
查看博客个人资料
发表文章

文章目录

文章目录"

Categories

Archives

Blogroll

Search

Meta:


 总点击: 144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