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草浮生散记: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技术改变人生。

小时候没有电话,更无手机,所以探亲访友常常就是做不速之客,让对方毫无准备。尤记得某年寒假,我高一同班学生结帮拜访数理化老师,在逼仄的家里,数学老师把家人赶出家门、物理老师手忙脚乱地炸春卷招待我们的情景(化学老师不在家)。。。
当然,除非春节时节,可以按各地的团圆风俗和拜年习惯行事,平时出访则吃点闭门羹也是常事。不过,当年上海里弄到处有传呼电话,愿意花七文钱的,可以由阿姨通知去电话站通话三分种,做好事先沟通。

阿草有众多的小学同学、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可惜多以贺年卡联系,经过若干年的多次搬家变迁,几成绝响。直到1995年以后信息时代来临,通讯电话等飞速发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网络的发达,找人也容易很多了。如果要保持新朋旧友的联系,在手机电邮如此方便的情况下,实在是举手之劳了。

阿草有幸,躬逢盛世,四海交游,因而结识的很多同学朋友等,皆是一时瑜亮,名头响当当的。阿草不才,成事不足,与旧识的差距甚远,甚怕打搅故人,因而,如今看我昔日结识的有为旧友的近况,我只是上网搜搜,即可一睹老友近况。

信息时代,彻底改变获取资讯的方式。只要网上查问狗狗、摆一个渡,就可以实现老子所谓的“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而且不仅是“鸡犬之声相闻”,更可以看到文字、图片和影像。
阿草相信古人所云: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带着笔记本,只要有上网的地方,朋友就在身边!

阿草,2009-8-10

网上遨游,不需冒雪,就可以有“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之雅兴。以下是近日查看的老友近况:


尤记当年讨论创业问题的情景


当年与你儿子玩模型汽车,而今可好?
又,看了你以下的教育视频,昔日我还教育你呢,呵呵。
http://you.video.sina.com.cn/b/17695524-1571764567.html


首次相遇在越南烧烤店时,你的激情推荐,音犹在耳。

注:
《世说新语》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