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旅客与塔里的女人 by 一个人的亲密

  看了三毛的遗书,其中谈到她的心是三百七十五个房间的旅馆,每个房间都有一把钥匙。
嗯,这让我想到曾与艾丽思笔记就亲密的距离作过一些讨论,其中她谈到想要一个自己的房间。

  她写到:

  我一直有个愿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成为一种向往,一个不太可能实现的梦想,缠绕在心底,挥之不去。

  我想要一个自己的房间。

  “什么是自己的房间?”

  英国的Virginia Woolf写过<<自己的房间>>,她探讨的是女性精神发展的空间,为什么女性的成就会小于男性。

  后来Woolf写道:“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片原始森林,甚至飞鸟的足迹都是闻所未闻……”

  这时我的心砰砰地跳,是啊,就是这个,我想要的,自己的房间。

  没有我的允许,谁也不能进来,拼命地敲门我也可以理直气壮地不开,即使外面等待的是我最亲近的人,最爱的人。

  以上这段就是摘自艾丽思的文章。而三毛呢,居然是不只是一个房间,而是一个旅馆,而且每把钥匙都不一样,可以想像的是,每个房间可能都曾住着不同的旅客,至少是给众多的旅客准备的。从遗书上看,很多人都想住进这座旅客,但是由三毛的自制性很强,硬是拒绝了给也上百把钥匙的冲动。

  在这里房间,旅馆与钥匙,都是人性之精神与心灵深处的某些重要的象征。

  很久以前,读过无名氏写的小说“塔里的女人”,这是讲述一个旧中国,一位才艺惊人的女子大学的男老师与来自贵族家庭的女校花之间的一段以浪漫开始而以悲惨结局的爱情故事。记得故事的结尾,作者发了点感慨,说女人是生活在塔里的,这塔既是别人,也是她自己建造的。我觉得无名氏选择用塔,而不是房间更能象征人的内心世界与梦想。

  一个渴望丰富的人,往往是不满足于一个房间的,而塔不但有多个房间,还有层次,有高度,更能提供一种安全感与凭档远望的视野。西方传奇爱情故事,常常就是女子在楼上,而求爱的小伙子在楼下,或唱情歌,或拉小提琴。这就是塔的象征性,居在高处,透过窗帘,细细的省视。钥匙与塔的层次,则代表着不同层次的交往:有的人可以是普通的朋友,有的是可更进一层,有的更亲密一些。然而,让人迷惘的是,我们用房间与钥匙,为的是什么呢?有很多房间,有很多钥匙是你连最亲近,最爱的人都不可能拥有与进入的,在那里我们存放的是什么呢,保护的又是什么呢?

  小王子一书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的另一本名著叫“要塞”,他花了近十年,修了又改,并对友人说::“我写不完了,这部书本身就不会有结尾。” 在荒芜沙漠里的要塞,与这里讨论的塔,与众多房间的旅馆,有同样的寓义。作者籍此讨论人与人,心灵与心灵,人与社会的关系。几十页的小王子,让他名扬天下,而数百页的要塞却让人解读纷纷。罗伯特•康特斯说:“这是圣埃克苏佩里最差的作品,其中也有他最佳的篇章。”。

  然而,圣埃克苏佩里在要塞中说了一句话:完美是死亡的美德。Virginia Woolf,三毛肯定也这样认为的。圣埃克苏佩里,最终架着他的飞机,不知所终。

 

来源: 一个人的亲密


所谓人格心理学的人格,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是否有人格这样的实体与特性呢?也许这么多房间存放的就是抽象外部人格的核心。
可能与心理学上为什么提出personality人格一说有关


sesame45
回答
:


Personality
即所谓人格是逐渐形成的,并没有型,从来到这个世上开始经历十几年,几十年,被环境浸润,形成自己的认识观、世界观,装备了外人看来的“我”。
而外人怎么看自己,或是如何同其他人沟通,得到接受和认可,所谓“自己是这样的人”,也算是给自己一个潜意识的镜子。
跟佛洛伊德唱反调的荣格,几乎毕生的时间都在苏黎世湖畔建造自己的“塔”,并反复改建。他认为:当我进入那个房间时竟会感觉同时间隔绝,所有被光阴带走的都一一展现。在那个被隔离的空间,安静地思考,反省,随意在墙上涂抹……
当然那里的钥匙只有一把,牢牢握在手中,不会交给任何人。

三毛的性格今天看来,大胆地说,有些高机能自闭。她十分活跃的思维和浪漫的文字并不能解决她内心的惶惑和待人接物的欠缺。于是她任凭自己在空想的世界沉下去,直到无法呼吸。
走或是留,不是归宿,她也许早就把生死的边界抹去了。
最终的选择也许就是因为无法回答自己,为什么这么多房间,给出去的钥匙无人进来,剩下的不知道给谁,还迷失了属于自己的那一间。

为什么是“塔”,大概跟形状(高而尖),或者西方的信仰有关。

btw:记得有个叫“马中欣”的摄影家,要出版《三毛真相》说她那些游记都是臆想的,甚至没有荷西这个“好丈夫”。彼时三毛粉丝大怒强烈反对,没敢弄出来,不知最后结果如何。
其实,就是作家,看作品,喜欢或不喜欢,考虑太多了也挺烦躁。

一个人的亲密 回答:

你以为,为什么那里的钥匙不能交给任何人呢?这与人格之修建有何关系呢?
因为最近我在读君子慎独有关的东西,这个房间与钥的比喻匙,其实也与慎独有关.坚持我们个性与精神中那个独有的一部分,有助于改善?


sesame45 回答:

 

荣格是个特异的人,他童年少年就一直在像是神灵预言的梦境中度过,他的坚绝也许是为了潜心研究和一种怪癖。
我总觉得中国传统那些哲学都很模糊,不了了之,比如日本的“禅”乃至“茶道”里非常推崇的那种“任时光寂寞流去枯坐看庭前花开花落”都让人很费解,辛苦。
似乎东方文化更提倡压在心里去忍,转化。

 

来源: Yuan

 

二位朋友,俺简单,却多重人格。俺以为哪间房里的自我都是可以拿出去交流的。

只要交流的对象是对的。
交流,比自己闷在里面发泄强吧?


来源:一个人的亲密

 

三毛有375个房间,她让一个朋友进入其中一个.而这个朋友也有几个房间.是谁在谁的房间里呢?

[打印]   由sesame45张贴 @ 2008-04-19 05:09:54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