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chairwolf
自由自在,多姿多彩。放浪形骸,散淡人生。来如雷霆收震


发送站内短信
查看博客个人资料
发表文章

文章目录


精华荟萃      更多


精华            更多


最近文章


热门文章


最近评论


 

搜索

 
 总点击: 25575418

所有人的胜局–国美股东大会陈黄相争结局评议   Comments

国美电器控制权争夺战结果刚刚揭晓,国美电器集团总裁陈晓获胜。国美大股东黄光裕提出的5项议案,除了撤销配发、发行和买卖国美股份的一般授权获得通过外,另外撤销陈晓、孙一丁的董事职务,及委任邹晓春和黄燕虹为执行董事的提案均未能通过。

这显然是机构投资人的理性决定所导致的结局。请看我早在股东大会决战之前的一个月所作的预测:

鹿死谁手?–我看国美陈黄之争

文中,在分析了利弊后我说:

“如果是在巨大的损失和谁也吃不掉谁的前提下衡量得失呢?有没有一个避免双输、争取双赢的方案?

我看唯一的方案,是各机构投资人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共识和agreement:从机制上保持黄氏家族的大股东地位不变、将来也不动摇的前提下,维持现有以陈晓为首的经营团队的地位及其股权。这样,双方的核心利益都得到了满足,同时,双方的权力也得到了制衡,谁都无法随心所欲 — 这正是其他股东最关心的东西,就是公司均衡的股权结构。这样的结局,最符合所有股东的利益。”

现在的结局恰好如此。黄氏提出的动议,改组董事会(随之而来的必然是陈晓出局)被否决,从而陈晓为主导的管理团队及其利益得以维持,而撤销配发、发行和买卖国美股份的一般授权的动议获得通过,则保证了大股东的股份不被稀释,从根本上保证了大股东的地位,从而对管理团队维持强大的压力和监督。所以这应该是这一轮几乎注定是要两败俱伤的陈黄之争的最好结局。现在新闻报道一面倒的“陈晓获胜,黄家落败”的基调,非常的misleading。实际上,这种结局,应该是对所有人而言都是胜局。

楼下有网友披露了国美之争的内幕消息:
http://www.haiguinet.com/forum/viewtopic.php?p=1829073

“9月13日上午,我第一次接到华裔女商人的来电,这个女人得到了黄光裕大妹黄秀虹的授权。随后发生的事情令我惊讶,华裔女商人希望通过釜底抽薪的办法,让竺稼跟黄家联手,为了这些,动用了大量的投行以及政治关系。

当一切进展顺利的时候,黄秀虹却以授权到期为由,将华裔女商斥为骗子。黄家得罪了香港大批的投行。这也是导致9.28对决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我得到大量录音、亲笔签字文件、访问了大量的投行当事人以及相关的视频、音频证据后,我去采访黄秀虹姐妹的时候,更为夸张的事情随之发生。指责陈晓背信弃义的黄家,在香港却干着背信弃义的事情,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这个“内幕消息”,即使都是真实的,我也不认为那会改变什么结局。即使这里面有阴谋,但机构投资者眼里只有利益,没有意气。所以“合纵连横”的策划与阴谋能起多大作用,我非常怀疑。这其实是对所有股东而言都是最好的结局,包括黄家在内,如果他们有足够的眼光的话(我们在这里不谈胸怀)。黄家应该接受这个结局,以大股东的身份保持压力,监督管理层的运作和业绩,而不应该将内斗继续下去,这对双方都没有好处。而对于包括机构投资人在内的所有小股东而言,这更是一个最好的结局。因为这种谁都吃不掉谁都局面,正是小股东的砝码可以发挥作用的时候。这些小砝码放到哪边,天平就向哪边倾斜。这就使得双方都无法取得绝对优势,从而肆无其惮地去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去损害小股东的利益。同时,他们还得争先恐后的去讨好小股东,使得自己的行为尽可能符合大多数股东的利益。与其相信任何一方的美好诺言,还不如相信自己手中的砝码。但小股东手里的砝码毕竟是小砝码,一般无法左右大局。要使自己手中的小砝码产生作用,那就得使得双方的力量保持大体均衡。这是机构投资者的利益所在,只要他们不愚蠢,那任何说客都无法动摇其决策的。机构投资人开局前保持沉默,不过是要排除干扰,保证其决策的“迅雷不及掩耳”的效果罢了。等任何人意识到了,已经来不及补救。

正因为这个结果对双方和所有股东,对国美自身,都是最好的结局,所以股东大会后,国美股价大涨 — 这也符合大部分股民都判断。其他悲情牌/公平牌/民族牌什么的,都作用不大。again,business is business, 商业之争,争的是利益,而非意气。所以,股东大会后,各方应该做的,是巩固股东大会的成果,化解双方的内斗倾向与动作,握手言和。黄现在要在狱中呆十几年,黄氏的经营策略失去了一个执行上的灵魂人物,现在也很难找出一个合格的继任统帅,因为这不能靠嘴巴,而是要靠实践去证明的。但现在很难有这么一个局去挑选和检验这个统帅。也许,黄家将非上市门店拿回来经营,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吧。

这个案例实在是太精彩了。这其实不但对于商务,甚至对于政治,都有极其深远的启迪。

6384 次点击    关键字: none

5 回复 -- “所有人的胜局–国美股东大会陈黄相争结局评议”

  1. aomen,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谁说股东会后股价大涨?会前2.4左右,当天一度窜到2.49,然后一直跌到2.32.

    如果黄胜陈败,股价定能如挺黄的人所说,大涨30%。2.49就反映了散户们这种愿望,可惜陈没败,散户们就撤了。现在这个情况,如大盘续涨,则国美在2.4徘徊,若大盘调整,国美跌破2.2无太多悬念。

  2. 狼协,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媒体的说法是这样:

    “今日香港市场上国美股价一度大涨6%,至收盘涨4.62%,报2.49港元,成交7.65亿港元。”

    单日6%或者4.62% 的涨幅,应该算不错了。其实国美的棋局还有许多的未定数,风险仍然是巨大的。这其实也反映了持股人的总体的谨慎乐观状态。至于说黄全胜的话,陈晓出局,股价能大涨30%,我觉得这也顶多是个猜测,并无太扎实的依据。

  3. ready2start,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不错。中金的分析也很透彻,转贴如下【中金】国美之争:回到问题的本质、回到行业竞争的本质

    【中金】国美之争:回到问题的本质、回到行业竞争的本质

    国美股东会的投票结果,陈晓留任、撤销增发授权,实质上是选择了维持原状。我们认为简单的判断谁输谁赢以及简单的判断对行业的影响不够深刻与充分,我们需要回到国美之争的问题本质、回到行业竞争的本质来分析这个事件或许更具有深入与长远的意义。
    表决结果一出,大部分媒体都认为以陈晓为代表的阵营赢了,其实我们认为是以黄光裕为代表的阵营达到了最初想要的目的。
    昨天,国美的股价上涨,似乎标明港股投资者对这一折衷方案的预知和认可,因为这似乎对公司的短期伤害最小。但是这真的能够解决国美在竞争和发展中已遇到的问题吗?
    对于苏宁,其已建立起的竞争优势是较难复制的,因此无论谁输谁赢,竞争对手的纷争还在演绎,就是利好。
    一、回到问题的本质看国美之争的输赢
    1、黄光裕为首的大股东为什么发难?
    国美之争的起因是以黄光裕为首的大股东在一年一度的股东大会上向贝恩投资提出的三位非执行董事投出了反对票并否决了向董事会发出增发授股权的普通决议,随后双方矛盾一步步的升级,并在争斗的过程中双方大打“战略不同”之牌。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出大股东发难的原因之一就是怕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即担心新董事会通过增发稀释大股东的股权,从而使大股东失去拥有否决重大的事项的1 /3的股权底线;原因之二就是担心大股东的扩张战略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事实上任何大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都是主要体现在这两点:控股程度和自己的战略能否得到执行。
    2、大股东通过发难得到了最初要的结果吗?
    我们认为黄光裕对国美之争的最主要的目的正是在于这两点。那么我们来看,投票的结果黄光裕的目的实现了吗?显然是的,第一,大股东的取消董事会增发授权得以通过;第二,随着国美之争的过程,黄光裕的战略得到了很好的阐述,而事实上陈晓对战略的表述到国美之争的后期已经与黄一样了,正如竺稼在本次股东大会上的表示:“大股东提出的五年规划,其实与现任管理层提出的相吻合,贝恩与大股东也并没有利益冲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也可以认为黄光裕其实是达到目的了。
    3、这样的结果是彻底斗争的结果,还是后期妥协、和解的结果?
    目前我们判断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1)如果是双方彻底斗争而达到这样的结果,我们认为这次股东大会的表决可能是国美之争的中场;
    2)如果是双方先斗争后妥协和解的结果,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国美之争的尾声了。
    要判断究竟是那种可能,就要看会议结束后双方均表述的关于“ 11月1日前将非上市门店全部拿回经营”的事件是否真的成为现实?如果成为现实,我们认为现在投票的结果是彻底斗争的结果,现在才是国美之争的中场而已;反之亦然。
    二、回到行业竞争的本质看对苏宁的影响
    1、从竞争本质看对苏宁的影响
    什么是竞争?竞争不是静态的,不是一朝一夕的。在行业中的双寡头竞争更加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只有那些战略正确、管理团队稳定并能坚定不移的执行战略的企业才能在这一场长跑中逐步胜出。竞争还是一步领先,步步领先,从2008年黄光裕出事到现在的国美之争,其实苏宁已经领先了。
    2、苏宁的优势在后台、地位已奠定
    即便没有现在的国美之争,苏宁也已建立其了很好的领先优势。其优势不仅体现在规模、盈利和现金流方面,更重要的是其后台(信息系统和物流配送)的运营效率已较三年前有大幅度的提升,有利于未来发展战略的执行:
    1) 渠道下沉需要长而精细的配送链条和对库存更加有效的管控能力;
    2) 3C数码产品和小家电的品类繁多、需求多样化,需要细致的细分市场分析和货品配送安排。
    苏宁的雄厚实力和后台管控能力在行业中树立起了很高的竞争壁垒。
    3、对国美之争结果达成的两种不同可能对苏宁的影响分析
    1)如果是彻底斗争导致现在的国美投票结果, 11月1日国美分裂有可能成为现实,若真是出现两个国美,那行业将不再是双寡头的竞争格局,而是将明确的确认苏宁领头羊地位的竞争格局。
    2)如果是斗争到妥协和谈导致现在的国美投票结果,虽然这可能是国美之争的尾声了,但问题的关键是水已经泼出去了,要收回来是需要大智慧的,黄光裕、陈晓、贝恩以及管理团队还能象一盆水那样团结无间吗?
    三、对国美和苏宁的投资建议
    1、国美:短期股价有可能上涨,中长期不确定
    在国美出事之初,我们就指出投资于有这么多不确定性的公司,回报不会超过利郎、百丽、银泰、联华等基本面较完美的公司,或可作为QFII投资A股的苏宁,应当更好的回报。事实证明,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
    而现在,一切都没有大的改变。国美的短期股价可能会由于这个折中的结果而上涨,因为这似乎对上市公司的短期伤害最小,但获利后减持或许是理智之举。
    截至目前,国美的五年发展规划尚没有系统的提法,不外乎开店、扩张等等。或许有投资者会担心国美加快开店会影响竞争格局和苏宁的业绩,但是:
    1) 差距拉开了就是拉开了,扩张也是需要资金和时间的,后台的建设也需要3-5年时间的沉淀加之大量的资金投入。
    2) 在租金持续上涨的当今,开店平效不佳,可能会影响整体的业绩和现金流。我想,陈晓当年的关店策略也是基于这一考虑。
    更重要的是,如果黄光裕果真彻底“翻脸”,收回374家非上市门店(目前通过管理费支付为上市公司提供10%的净利润)和国美品牌,对国美会是很严重的挑战。
    2、苏宁:做正确的事情+正确的做事情
    以“渠道下沉、品类拓展”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是苏宁未来业绩成长点,依托其坚实的后台优势,苏宁有望获得中长期可持续增长,适合中长期配置。
    1)公司计划每年新增400家左右门店(200家左右乡镇店),网络纵深下沉;
    2)毛利率和 3C产品占比将显著提升,3年内PC销售规模达到350亿元、占据国内手机20%以上市场份额;
    3)2015年前将在全国建设50-60个物流基地,今年济南、青岛、杭州(二期)、盐城等地获得物流基地建设用地;重庆、合肥物流基地已进入正式施工;
    4)进一步巩固后台管理系统建设,使大象能够更快更好的起舞。

  4. 狼协,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我基本同意他们的分析

    国美强敌在侧,却爆发出这样深刻的内在危机和矛盾,的确输了一大先手给对方。要再赶上,很不容易。所以我前面那篇文章的结尾,发出了“鹿死谁手”的感叹。中原逐鹿,得到的却是一匹死鹿。获益者只会是苏宁,也许再加上贝恩。

  5. aomen,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开完会两个交易日过去了,现在2.34收。这叫什么短期涨?

    短期涨,长期不稳定, 这好像是在说大盘吧?分析师这活真TM不是人干的,首先想的是怎么把话说圆了。

发表回复

校验码:  


你可以 回复, 或者 trackback 到你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