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张伯苓》 激昂再现大教育家风骨


天津日报    2005-08-02


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青松环绕,绿草茵茵。昨日上午,电视剧《张伯苓》新闻发布会在这里隆重举行。一时人群熙攘,热闹异常。人们在这里抒发着对张伯苓老先生的热爱和崇敬之情,表达着对电视剧《张伯苓》的认可和喜爱。


    南开校友大聚会


    电视剧《张伯苓》的新闻发布会成了南开老校友的一个大聚会。从年逾90的中科院院士申泮文到南开大学校长侯自新,从台湾飞来的老校友廖焕之,到香港南开校友会会长喻舲居,人们欢聚一堂,问候声响成一片。有的握手,有的作揖,有的拥抱,大家都是为了老校长张伯苓而来。香港南开校友会会长喻舲居先生说:1946年,张伯苓70大寿时,出了一本书。明年是张先生130岁纪念,文艺工作者又出了这么一部大戏。我们这些受教受惠于张先生的南开学子,从心眼里感谢你们。


    申泮文言语铿锵


    90高龄的申泮文须发皆白。他精神十足,思路清晰,言语铿锵有力。他历数着南开的光荣。他说:经过认真的考察,南开中学毕业的学生有64人成为中国两院的院士,南开大学的学生有30多人成为两院院士。这在中国现代史上是非常了不起的。这个功劳,首先归于张伯苓校长。


    谈到电视剧《张伯苓》,他深刻地指出:我有三点体会。一是教育事业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业;二是爱国主义应是当前教育思想的灵魂———爱国教育出人才;三是我们应该有信心———培养高层次人才应该在国内。张伯苓先生就是这么做的。


    廖焕之热泪盈眶


    74岁的廖焕之代表赵自齐、赵金庸、汪敬照等众多在台湾的南开校友赶来赴会。7月30日凌晨从台北飞香港,又转机到天津。正赶上天津雷电交加,飞机落在石家庄。然后再转天津。一路劳顿,没有影响他浓烈的思念之情。他们又连夜写文章直到凌晨4点。在新闻发布会上,廖先生精神抖擞地说:赵自齐先生90岁了,赵金庸先生92岁了。他们很关心电视剧《张伯苓》这件事。在台湾,我们南开校友每年要开两次会。一次是南开校庆,一次是张伯苓先生的生日。纪念日时,这些白发苍苍的老人,都戴着校徽,立正站好,唱南开校歌。那场面催人泪下。


    说到这里,他已经是热泪盈眶了。


    黄宗江三个光荣


    84岁的黄宗江先生是大家都熟悉的艺术家,他的艺术生涯也起源于南开中学。他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对记者说:我是南开中学的高中毕业生。抗战前的1935年至1937年在天津南开中学上学。我一直牢记着老校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有了这个校训,南开就能不断出人才,出国家栋梁之材。我有三个光荣:一是作为南开校友,十分光荣;二是能做张伯苓先生的弟子,十分光荣;三是能从南开开始我的艺术生涯,十分光荣。他的话声音不大,脸上却挂满了自豪。记者张京平宋福棘 易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