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历史上最著名的校长钱思亮有三个儿子,钱纯、钱煦及钱复,在各个领域均有不错的表现。


钱纯曾任台湾国民党中央政府行政院秘书长、财政部长。


钱煦研究血流、血压对脉管的影响,专业上成就卓著,曾经在1974年被提名为中研院院士,但钱思亮考量院士为社会名器、名额有限,因此四处反拉票,钱煦因而落选,但1976年又被提名并顺利当选,父子同任中研院院士,一时传为佳话。钱煦是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生物工程系创始人,美国国家科学院(NAS))院士、国家工程院(NAE)院士、国家医学科学院(IOM)院士。像他这样头戴三顶美国院士桂冠的科学家,目前全世界仅有8位。


钱复是七十年代台湾政坛四公子之一,聪明绝顶,素有才子之誉,曾任台湾国民党中央政府外交部长、监察院长。


钱思亮(1908年-1983年)为美国伊利诺大学博士,中国知名学者,曾担任北大化学系主任、台湾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


钱思亮1927年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 1931年毕业并获得庚子赔款奖学金,与吴大猷、张兹闿一同赴美,进入伊利诺大学化学系,1932年获伊大理学硕士,1934年获得哲学博士,并随即获聘为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


1937年北京沦陷后,钱思亮随北京大学转赴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再至昆明西南联大担任化学系教授。1940年钱思亮父亲在上海遇刺身亡,钱思亮回沪奔丧后无法再返昆明,便于上海化学药物研究所担任研究员,至1946年又回到北大担任化学系教授、系主任。


1949 年钱思亮由北京经南京至台湾,随即被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聘为化学系教授及教务长,1951年傅斯年辞世后,即接任校长一职。钱思亮在台大任内完成了台湾大学的联招制度,替台湾高等教育选才订定良好基础。在台大20年校长任内,钱思亮在日本人的基础上持续发展,维系了台湾大学的龙头地位,也是台大师生最怀念的校长之一。


钱思亮1964年获选中央研究院数理组院士,1970年于台大校长任内,接任王世杰为中央研究院第5任院长,1983年于院长任内辞世,之间主持过7次中研院院士会议。


钱思亮在中研院院长任内设立美国文化研究所、三民主义研究所、地球科学研究所、生物化学研究所及资讯科学研究所,并增设生物医学、统计学、原子与分子科学三研究所及分子生物学综合研究室四个筹备处,对中研院后续发展贡献良多。


1971年起钱思亮也担任行政院原子能委员会主委,至1981年。


为纪念钱思亮在中研院及台大的贡献,台大将理学院命名为思亮馆,中研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大楼也命名为钱思亮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