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潘福祥老师

 
  我们见到潘老师时,他正坐在一教的一间教室里,准备给MBA上证券投资学,真是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短短的半个小时,让我们了解到了很多属于“那个年代”的故事。

  说起刚入学的时候,潘老师真是感慨良多。那时候经管还是一个非常小的系,加上之前80、81、82级,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每班30多人,一个学院才100多人。所以当时学生的心态与现在很不一样,现在的经管是学校第二大系(电子系是第一,记者注),而那时候,打个比方,经管与清华比起来就像一个非洲小国对美国,各方面环境都很差。当时学院没什么可依靠的,老师大都是从外系转来,非常年轻。所谓年轻,不是说年纪,而是指在学科内的经验和积累。好多同学的心情是,一进经管心就凉了半截,到了经管就像进了清华的第三世界,有很多完全超出自己想象的失望。当时的课程建设、教学管理也非常不成体系。但就是这种情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大家都觉得既然是经管,号称是中国未来的管理者,就应该先从自己这里管起。


  20年前,朱鎔基院长在经管学院成立会上说,他的理想是把经管办成中国第一流的管理学院。当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然后又哄堂大笑,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个理想实在太遥远了。现在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这么大的变化,就是从当时起步的。最初上基础课大课时,很多系一起上课,经管的二十多人挤在别的系几百人里非常难受,别人居然会问:“哟,清华还有经管学院呢?”走上社会也是,找实习要花很长时间跟人家解释78年就有经管了。感觉上在清华这里是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但就是这种不那么令人满意的环境,让当时的同学很自强,尽管学院人很少,但成绩不错。当然,体育除外,人太少了,运动会项目都报不齐。我们明知不会赢还是把所有人都动员上,觉得经管不能落后。那时师资力量不足,很多人反而因此培养了自学的精神,培养了讨论的意识,以后很有成就。不同的经历,好像创业一样,这种经历的锤炼,在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眼看校庆临近,潘老师也在忙着联系83届校友回母校。说到曾担任过校学生会主席的经历,潘老师音量一下子提高了,他说经管虽然当时人少,但是做事情一点儿都不含糊。各种基础课全校排名一直名列前茅,总共一百多人,给学校贡献出两届学生会主席(1987年潘福祥,1989年方芳),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了。某种程度上,就像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大家做事都很努力。现在的在校生有很好的条件,真应该做出更好的成绩。一个人年轻的时候都应该有那么一段压力大的时候,只有苦过这么几年,回忆起来才觉得充实。反过来想,一个人很快乐、很纸醉金迷的时候很快就过去了,记不住,反而是痛苦的经历给人深刻印象。说起他自己难忘的事情,潘老师说了一件。87学潮,清华大学生游行,作为校学生会主席的他站在大礼堂前草坪上,站在一张桌子上和好一群同学辩论。辩论完的时候整张桌子都散掉了,没有一块连在一起。因为站的地方人群推来推去,在桌子周围最近的一圈就是他们班里保护他的几个同学,回想起来,确实很感动。


  潘老师又谈到了现在的本科生,他说年轻人有些理想其实更好。本科的时候要打好基础,以后可能再不会有现在这样心无旁骛的读枯燥书的时候了。太好的环境容易让人安逸,现在里面。要有一些被压抑时自强的精神。另外,社会实践非常重要,要努力寻找各种机会来接触社会,多了解实际情况。他本人一年级的时候就联系地方作社会调查去了。至于选研究生专业,还是要看自己的兴趣,因为大多数专业都很相似,都是未来工作岗位的钥匙,可能从事的工作与专业全然不相关的。
现在潘老师每年给MBA上一学期的课——证券投资学。他这门课完全是自学的,当时老师讲课理论脱离实际,所以现在潘老师正努力在教学中融入更多案例和实践的东西。他觉得自己比较适合当老师,因为能把一件事情明白地讲给别人听。他说,当初留校的时候是因为经管缺人,想为振兴经管作些什么,但其实也没做什么。他微笑着说,现在讲一门课也算是赎罪了。


 


作者:张可 江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