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信用违约掉期:全球金融市场下一个大考验(转帖)

信用违约掉期:全球金融市场下一个大考验

香港《经济导报》陆海空/全球金融市场似已进入多事之秋,次按风波馀波未了,一个新的神秘市场又暗潮涌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华尔街发明的众多衍生性金融商品中,信用违约掉期(CDS;credit default swap)较不为人所知,因为这种商品面世不过十年。但一旦美国经济持续下滑,CDS很可能变得像次按一样名声大震,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词。

购买CDS类似买保险,买方(被保险方)同意在一段期间内支付费用给卖方,而卖方(保险方)仅在特定信用危机发生时(如违约)才支付一笔金额给买方。但签订合约的两方都可以把CDS转售给其他人。

在去年8月信贷危机爆发时,有14%的CDS合约未经确认,表示在转售买卖中,有其中一方的身份是未在文件上标明的。而到了12月,未确认的CDS合约仍有13%,因为这些合约无法可管,也没有规定转售时,必须揭露所有关系人的资讯。

而当购买CDS的投资人想将合约兑现时,可能会发现,他很难找出到底是哪一家公司该付钱给他。而正因为转售时资讯未充分揭露,买方可能并不知道,其债权已转手到了偿付能力较弱的机构身上。

这个巨大的“债保”产业并没有完善的法规监管、没有足够的储备资金、也没有良好的标准。这未受法规监督的市场比受监督的市场还要大,是个真正的问题。

概言之,CDS由保险业者发行,让银行或企业债券持有人承购,如果企业出现无法清偿债务的情形,债务由发行CDS的机构承接。但保险业者为分散风险,可以将合约让渡给其他保险业者,以此类推,造成其中相当的隐藏风险。

随着经济放缓考验着各企业的财务健全度,CDS也面临着坏账与违约上升的风险。2000年以来,CDS市值已从9,000亿美元膨胀至45.5万亿美元,相当於整个美国股市市值的2倍。目前,CDS市场究竟面临多大问题尚不得而知,因为它与次按类似,仍没有健全的法规可以规?。由於发行速度增长过快,只要一个问题爆发,就可能引起整个市场的连锁反应,使借款人更难取得贷款。不过即使许多企业出现违约,目前市场尚可承受。

但美国金融管理局报告中指出,在去年第三季CDS合约有大幅成长,使金融市场情势更形紧张。

AIG(美国保险公司)2月中宣布,其手中某些CDS遭到错误估值,使相关亏损比先前预估增加了36亿美元。消息一出,AIG当日股价就下挫了12%。但AIG仍表示,在2月底将能如期宣布正确的财报。然而,对使用CDS工具的大型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机构而言,正确估值只不过是他们所面对的不确定性的其中之一。

纽约联储银行在2005年底曾呼吁在合约让渡的过程中应充分告知资讯,也得到市场各机构的同意。但事后他们是否确实执行,却不得而知。

分散风险?制造风险?

有经济学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该衍生工具本意在於帮助分散风险,但实际上反而鼓励人们去承担重大风险,并倾向以较温和的角度来看待风险。”

CDS是在1990年代中期由主要银行所设计,旨在为其放出的款项或手中债券进行避险。但当时CDS交易规模仍小,且各合约关系人身份都很清楚。在经济良好时,CDS的风险很低,也被当作是良好的投资手段。随后投机投资人涌入信用保险市场,因为他们可以利用证券化来押注一家企业的体质健康与否。

这些因素使得现在的CDS市场市值,比构成它的企业债面值大许多。到2007年第三季为止,商业银行所握有的CDS合约共计14万亿美元,第四季时又增加了2万亿美元。

JP摩根是CDS市场中,持有合约总值最高的企业,达7.8万亿美元;花旗名列第二,有3万亿美元;美国银行则为第三,有1.6万亿美元。

而许多投机者,特别是对冲基金,现在竞相利用这种工具押注一家企业是否会很快垮台。但CDS市场愈受欢迎,就愈提高了其参与者偿付能力不足的可能性。

国际掉期和衍生产品协会官员认为,就算CDS市场承压,也还能挺得住。因为有证据显示,在过去八个月的市场波动中,CDS合约还是持续在交易,而不像信贷市场其他部份那样紧缩。就算出现问题,也有办法应付。最近类似的信用问题确实变少了,12月份高息垃圾债券的违约率下降至0.9%,创历史新低。不过回顾金融史,可以发现在复杂的证券被发明后,通常伴随着市场的崩坏。因为金融创新,总是远远跑在追踪交易的机制或监管安全性的法规前头。

违约保险市场是近年经济良好时期的产物。在2000年,有9,000亿美元的CDS合约被转手,从那时起,合约总市值就以每年1倍的速度成长。在2007上半年,数字大幅成长了75%,已超过美国国库券总市值。

根据英国银行家协会(British Bankers’ Association)数据显示,2006年的CDS市场中,只有约三分之一的CDS是担保企业债的违约,另有约30%CDS则是比照一揽子企业债指数而发行。其中还有16%是为与次按证券相关的债权担保凭证(CDO)持有人做的保险。

这些保险交易并没有专属的交易所,其价格也未经公开。而机构是利用电脑模型来估算这些CDS的价值,并非透过市场定价机制。当然合约双方也未经监管机构确认,是否拥有履约能力。

衡量金融机构体质的潜在问题,进而延伸成为这些保险合约如何被记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为其手上企业债购买保险的银行,会认为这些部位已经进行避险,因此就算有亏损,也不会在账面上勾销。但如果CDS发行机构无力赔付违约时的金额,那麽其损失就应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

投资人已经历过一次银行错估次按亏损的事件,如果又发生避险失败,导致进一步资产减记,那麽投资人信心想必会再一次重挫。

虽然CDS市场市值高达45万亿美元,但这并不能反映相关证券违约时的真正情况。因为其中有各种不同的违约状况,难以判别。

而CDS市场所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原本购买CDS保险的企业债价值仅5.7万亿美元,与目前市场总市值实在差太多。这个状况看来安全,但如果发生违约,被保方与保险方之间必须履行合约,这时就会导致一些问题产生。

基本上,如果被保方希望全额赔偿,履行合约时需要交割违约的债券。而如果信用保险商抢购债券,导致债券金额被拉抬,那麽在一家公司申请破产时,其违约的债券金额与市场流通的债券金额不符,就造成了问题。

至於那些私人交易的相关证券,其CDS合约的价格就更主观了。有些华尔街投资人不禁猜测,有多少企业与对冲基金在去年的CDS获利,等到要兑现时才会发现它们都变成泡影。

保险产业的风险很难量化,必须仔细详读合约,才能确定有所保障,这将是今年金融市场所将面临的课题,等到违约潮爆发时,才知道哪些公司真正避险,而哪些并没有。

昙花一现?多米诺骨牌?

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称,目前美国各类住房贷款的违约率已经达到7.3%,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准。2007年12月份的贷款保险违约率比一年前上升了37%。而根据最新信用违约掉期报价,AIG在五年时间内为1,000万美元债务提供保护的费用增至每年约20万美元。

2月13日,由於美国家庭无法偿还住房贷款,美国最大的抵押贷款保险商MGIC第四季度单季亏损14.7亿美元,并预期还有可能进一步损失35亿美元。

另一家大型保险商CNA金融公司也爆出6.1亿美元的亏损。世界上最大的再保险公司??瑞士再保险集团10月份在两笔信用违约掉期合约上损失了10.7亿美元。另外三家大型债券保险商Ambac、MBIA以及FGIC也爆出巨额亏损。

总之,不管是昙花一现还是多米诺骨牌,信用市场都将再次迎来一个大考验!

关键字: non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