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系列:好莱坞并购纪实:索尼收购米高梅(转帖)

好莱坞并购纪实:索尼收购米高梅

  2005年4月8日,由索尼(美国)公司(Sony Corporation of America)牵头的财团出资48亿美元收购美国好莱坞老牌电影公司米高梅的行动正式宣告完成。米高梅这家一直遥遥欲坠的好莱坞病夫终于有了新的东家。米高梅曾是好莱坞的大哥大,创造出了历久不衰的银幕经典——007,塑造了家喻户晓的卡通形象——猫和老鼠,拥有170座奥斯卡金像奖(数量为好莱坞几大制片公司之首)。

  而索尼不惜重金收购米高梅,看中的是米高梅所拥有的4000多部电影的资料库。收购后,索尼将掌握7600部电影资产,从而在电影资料库方面,超越时代华纳跃居第一,这些电影资源可以大量地发行DVD,给公司赚来源源不断的钞票。

  三归一统 公司创立

  20世纪20年代,纽约的放映业大亨马库斯·洛旗下的电影院已经有了几百家,但这么多家电影院,片源就成了一个问题,片子供应起来有点青黄不接。于是,在1924年,他收购了两家经营得不错的好莱坞制片公司,米特罗电影公司(Metro)和高德温电影公司(Goldwyn),以保证片源稳定。同时,他还得到了高德温公司的吉祥物—狮子莱昂。不过,这又产生一个新的问题,他的公司在美国东岸的纽约,而这两家制片公司在美国西岸的好莱坞,他必须找一个可靠的人帮他打理这两家公司。助手尼古拉斯.辛克倒是个合适人选,但纽约这边的连锁影院离不开他。马库斯·洛一时很为难。

  当年的4月16日,马库斯·洛他又买下了著名的独立制片人路易斯·梅耶的公司,并将米特罗(Metro)、高德温(Goldwyn)和梅耶 (Mayer)三家公司合并成立了米高梅公司(Metro-Goldwyn-Mayer),在西海岸的制片和发行等所有业务也都交给路易斯·梅耶全权处理,从而一劳永逸地彻底解决了问题。从此,马库斯·洛可以高枕无忧了,他坐镇纽约,继续扩大他的连锁影院业务,并且遥控着西海岸的米高梅公司。

  新公司米高梅的厂标特别引人瞩目,中间就是那只原先高德温公司的吉祥物—狮子莱昂,凡是米高梅出品的影片,在影片片头出现米高梅的厂标时,观众们都会听到这只狮子的吼声。这只狮子的吼声让全世界记住了米高梅。

  黄金时代 众星云集

  路易斯·梅耶在给自己找了个得力帮手欧文·萨尔伯格后,开始大刀阔斧地对公司进行改革。大动作之一就是取消了大量的拍摄计划,计划集中资金拍摄一些大片,而不是零零散散的小打小闹。于是《宾虚》这部当时好莱坞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电影就开拍了,经过在罗马长达几个月的拍摄后,影片取得了巨大成功。

  梅耶一战成名,凭借这部影片一举树立了米高梅公司出产高品质影片的声誉。梅耶再接再厉,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让米高梅超过了环球,成为好莱坞的头号制片厂。

  就在米高梅事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时候,公司内部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插曲。

  1927年,马库斯·洛的去世,对米高梅觊觎已久的福克斯公司创始人威廉·福克斯认为打造一个电影帝国的时机到了,准备出手收购米高梅。 1929年,在马库斯·洛的继任者尼古拉斯.辛克同意的情况下,威廉·福克斯买下了洛伊家族手中的米高梅公司股份,而这对于路易斯·梅耶和欧文·萨尔伯格来说,这不啻于当头一棒,因为他们两人没有公司的股权,随时可能被扫地出门。路易斯·梅耶决定反击,通过在司法部的老关系,他起诉威廉·福克斯的收购违反反垄断法。最终,这次收购没有成功,而路易斯·梅耶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对此,尼古拉斯·辛克无比愤怒,此后30年,米高梅的两大部门,纽约和好莱坞关系都处在紧张之中。

  搞定威廉·福克斯,没有了后顾之忧,在好莱坞,路易斯·梅耶和欧文·萨尔伯格开始大展身手。1929年,为顺应有声电影的历史潮流,米高梅斥资当时是天文数字的35万美元拍摄了歌舞片《百老汇的旋律》,影片场面布景之华丽、歌舞设计之新颖、声音运用之自如,将电影推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影片上映后轰动一时,顺理成章地摘取了第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米高梅的影片往往千篇一律地以虚构的故事、美满的结尾,配上受观众欢迎的大明星和较高的摄制技巧去招徕观众,而观众还就好这口,于是米高梅公司就日复一日地像工厂流水线那样大量生产这种影片,可谓为好莱坞赢得“梦幻工厂”的“美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米高梅公司当时是名副其实的众星云集。旗下影星查尔顿·赫斯顿、凯瑟琳·赫本、加里·格兰特、克拉克·盖博、葛丽泰·嘉宝、伊丽莎白·泰勒、琼·克劳馥的名字至今仍然熠熠生辉。前二十届奥斯卡奖共产生了40位影帝和影后,其中11位来自米高梅的影片。以至于路易斯·梅耶在生日宴会上口吐狂言:明星之多超过天上群星。

  在这段期间,米高梅的影片除了1925年的《宾虚》外,还有至今仍被奉为经典的《大饭店》(第五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叛舰喋血记》(第八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歌舞大王奇格菲》(第九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乱世佳人》(第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忠勇之家》 (第十五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茶花女》《绿野仙踪》、《魂断蓝桥》、《费城故事》、《化身博士》、《煤气灯下》等等。

  40年代,米高梅改变经营策略,把制片量从50部降到25部,但更加强调影片质量。这一阶段,公司发掘了金·凯利、弗雷德·阿斯泰尔、朱迪·嘉兰和弗兰克·辛纳特拉这些明星,拍摄了大量卖座歌舞片。此时,米高梅的业绩达到了顶峰。

  衰落之势 回天乏力

  进入50年代,米高梅逐渐走向衰落。

  首先在派拉蒙法案中,米高梅被迫放弃了自己放映业务,从而断了自己的主要财源,再也无力维持从前的高产量和稳定质量。1948年美国最高法院对派拉蒙公司耗时多年的法案作出最后裁决,规定电影公司必须卖掉他们的戏院,派拉蒙法案的通过,直接导致了制片厂制度的瓦解和经典好莱坞破败的开始。大公司不得不缩减每年影片的拍摄量,提高单部影片成本并进行了大规模裁员。在1950年,美国电影的收入只占娱乐产业的12.3%。而在过去,这个数字高达 25%左右。

  其次,二战后,电视开始大量进入普通家庭。到五十年代,电影观众比四十年代少了一半,另外独立制片人及经纪人也开始兴起。

  最后,梅耶在1951年被迫离开了米高梅。他的电影主张是娱乐大众,而公司董事会对他的怀疑却与日俱增。到五十年代初,他与自己的助手道尔.夏里的矛盾也越来越大,最终董事会决定留下夏里而让梅耶走人。

  内忧外患之下,尽管在50年代米高梅拍出了《一个巴黎人在纽约》(1951)、《雨中曲》(1952)这些口碑极好的卖座歌舞片,到了1957年,这家公司还是第一次出现了亏损。1960年,米高梅被迫与所有的签约演员解除了合同。

  这一时期,米高梅最成功的影片是歌舞片《琪琪》,这部影片是米高梅最后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歌舞片。1959年,米高梅翻拍了史诗片《宾虚》,这部由查尔斯·赫斯顿主演,耗资1500万美元、耗时四个小时的巨片也大获成功,获得了11项奥斯卡奖,这一记录至今没被打破。但《宾虚》也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就是米高梅从此每年只能拍摄一部超大制作,包括《王中王》、《启示录四骑士》和《叛舰喋血记》,而任何一部的失败就将是无法承受的损失。

  大制作只能偶尔为之,在随后的10年里。米高梅虽有《西北偏北》、《青楼艳妓》、《洛丽塔》、《日瓦格医生》等佳作,但仍连年亏损。

  几度易手 合并联艺

  1967年,来自加拿大的投资商埃德加·布隆夫曼买下米高梅,但他不善于经营娱乐事业,两年后也就是1969年又把米高梅转卖给了拉斯维加斯的赌业大亨的百万富翁科克·柯克里安。米高梅就像一个无助的孩子一样被转手卖来卖去。它的第一个继父只是不善于经营电影,而第二个继父根本对电影不感兴趣。柯克里安只对米高梅拥有的地产感兴趣,他居然把米高梅公司的道具服装等都统统拍卖了,并把资金投入拉斯维加斯、里诺等赌城的房地产、旅馆业上。

  他甚至在1973年关掉了米高梅的发行部门,而把发行事务交给了联艺。1979年,科克·柯克里安更宣布,米高梅已经成为一家旅馆公司。对此,你不要感到惊讶。现在,拉斯维加斯最大的酒店就是米高梅广场(MGM Grand)。

  1981年,科克·柯克里安又买下了奄奄一息的联艺(United Artists),并合并到了米高梅中,新公司改名为米高梅联艺。

  这里需要介绍一下联艺。联艺由卓别林、范朋克、壁克馥、格里菲斯于1919年共同创建。目的是为了摆脱大电影公司的束缚和剥削,争取更多的创作自由和更大的利润。公司制作发行的影片有卓别林的《淘金记》 (1925)、《摩登时代》(1936)、《大独裁者》(1940)、《舞台生涯》(1952)、格里菲斯的《被摧残的花朵》(1919)、《走向东方》 (1920)以及《疤面人》(1932)、《桃色公寓》(1960)、《西区故事》(1961)、《007》、《洛奇》等等。50年代,美国电影业进入萧条、衰退时期,卓别林和壁克馥先后把他们的股票出售给金融资本家。之后,联美公司又几度易手,终于在1981年被并入米高梅公司。

  本来收购联艺对米高梅来说是一个转机,但屋漏更遭连阴雨,船破又遇打头风。几乎倾联艺全部资金的大制作影片《天堂之门》拍出来却是一个大烂片,就像咱们陈大师的《无极(并购纪实之索尼收购米高梅–米高梅逐渐衰落)》(blog)。不同的是,《无极》把大家成功忽悠进了电影院,票房上亿;而美国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天堂之门》票房惨不忍睹,直接拖垮了联艺。这个案例到现在还是豪华大片造成电影公司破产的最著名案例,常被电影公司老板拿出来说给导演听。

  眼看着不挣钱,1986年柯克里安又把米高梅以14.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CNN的特纳。后来,CNN资金紧张,他又从特纳手中买回了大部分资产。但特纳的CNN保留了300部电影,其中就有《乱世佳人》。CNN被时代华纳收购后,这300部电影就成了时代华纳的资产,华纳通过发行这些影片的 DVD(米高梅经典系列)挣了不少钱。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是米高梅的影片却是由华纳发行的原因。

  1990年,科克里安再次将手中的米高梅公司的股份以13亿美元卖给以吉安卡多.帕瑞蒂为首的意大利财团。2年后,由于帕瑞蒂被指控以欺诈手段获得米高梅的控制权,米高梅被法国银行拍卖。1993年,弗兰克.马卡索入主米高梅,他的团队随后发行了《矮子当道》、《黄金眼(并购纪实之索尼收购米高梅–米高梅逐渐衰落)》等卖座片。1996年,柯克里安以13亿美元的代价再次获得米高梅的控制权。

  有所转机 在劫难逃

  1994年,米高梅推出的阿诺、斯瓦辛格主演的《真实的谎言(独家策划:索尼收购米高梅–东山再起步履维艰)》全球票房达到了3.65亿美元,基努·李维斯主演的《生死时速(独家策划:索尼收购米高梅–东山再起步履维艰)》也创造了2.83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2001年,公司推出的《汉尼拔(独家策划:索尼收购米高梅–东山再起步履维艰)》、《律政俏佳人》、《惊心食人族》等都是票房大卖,当年总票房收入为4.48亿。米高梅好像开始有了转机,其实赚钱的就那么几部电影,大部分电影都赔了钱。

  2002年,在吴宇森《变脸》和《碟中谍2》大获成功后,米高梅希望这位亚洲来的动作片导演也能够给自己公司赚点钱。于是斥巨资,完全放手让吴宇森拍了战争大片《风语者(独家策划:索尼收购米高梅–东山再起步履维艰)》,结果票房惨败,公司股价暴跌,管理高层被迫辞职,米高梅再次进入被拍卖行列。

  在摇摇欲坠、勉强继续维持了3年之后,2005年米高梅在劫难逃,再次被收购,这次的继父是日本人的索尼。

  明星加盟 重装上阵

  在被老东家派拉蒙“开除”了之后,汤姆·克鲁斯和他的制片人搭档宝拉·瓦格纳很快又靠上了新的码头,在2006年11月同米高梅达成协议,两人接手联艺。宝拉·瓦格纳做联艺主管,汤姆·克鲁斯制作和主演联艺的影片,而米高梅负责发行这些影片,不过,新联艺制作的第一部影片《狮入羊口》成绩并不理想。

  2007年,新米高梅发行了《幸运号码斯莱文》,之后又与米拉麦克斯和温斯坦公司联合发行了安东尼明格拉的《破门而入》,此外还有《店员II》和《博比》。

  2007年,米高梅制作发行了第21集的007年电影《皇家赌场》和史泰龙《洛奇》系列的第六集《洛奇巴尔博》。《皇家赌场》超过《择日再死》以4.48亿的全球票房成为整个007系列票房最高的一部,而史泰龙虽说已60岁,仍然宝刀不老,《洛奇6》超出人们期望值,票房也取得不俗成绩。重整旗鼓的米高梅还拥有《指环王》系列的前传《霍比特人》的发行权,此外,它将继续拍摄007电影的第22集。文/张新建

关键字: non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