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风雅系列: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真……相(转帖)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真……相

2008年06月23日 20:54 中国证券报

  近期,中国当代艺术走入调整,一些人从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找原因,更有好事者无限夸大其中弊端,以伪斗士的方式揭露其中的所谓“黑幕”,将当代艺术市场置于不可救药之地。利益失衡是市场化的结果,恐怕也是好事者攻击的真正原因。作为深在其中的媒体,恶意中伤不足效,全盘否定更是不可取,要的是还原中国当代艺术的真实状况,让读者和各方人士自己去判断。

  拍卖行:拍卖价格主要是靠藏家推动的

  中国当代艺术的价格挖掘,很大程度归功于不断从拍卖行传出的作品价格的攀升。然而,当这个价格记录在近年屡屡被不断打破时,有些人就开始认为泡沫自此诞生,甚至质疑成交结果的真假。还有些人将拍卖行与买卖双方达成的合作看作是一场“利益共同体”的天价作局。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真……相

  其实,目前拍卖市场还不够完善,在一些不规范的拍卖公司中,“作局”现象也时有发生,部分藏家、经纪人也的确借助拍卖行的交易平台对一些当代艺术家作品进行“操控”,以拔苗助长的目的。但并不能说整个拍卖市场就已被“作局”充斥,大多数主要拍卖公司的成交都是真实可信的。从最简单的逻辑分析,如果高成交价拍品均是假成交,那么拿不到与成交价相对应佣金的拍卖公司该如何维持庞大的公司运营?

  浙商拍卖总经理陈良军对当前一些言论批及拍卖公司涉嫌炒作当代艺术,以及当代艺术市场价格泡沫严重表示愤慨,他认为拍卖公司作为一个交易平台完全没有必要作假。因为在选择拍品时就已对作品的质量以及是否具备购买意向作过审评,不符合条件的不会选拍。在拍卖场遇到一些作品价格超过实际价格也是正常的,因为拍卖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当两个或多个买家争夺同一拍品时,在现场情绪的刺激下价格很可能远远高出人们的想象。谈到常常有人质疑拍卖场中出现的高价拍品是否真实成交,陈良军说:“抱有质疑态度的人首先不会在拍场买过作品,因此他就不可能理解买家购买作品的真实体会。今年浙商拍卖有幅周春芽的桃花系列作品,拍出300多万元的高价,人们又该怀疑是否真的有人买了。其实这幅作品的买家是温州一位五星级宾馆的负责人。另外,今年春拍出现的一张张晓刚作品,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就打算用3000万元的价格拍回。”在陈良军看来,中国当代艺术目前的价格仍然保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他说,中国有那么多艺术家,而有名的就十几位,按这个比例来说一点也不高。而且,听上去几十万乃至几百万的价格,换算成美金不过几万、几十万。“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经历了20多年的历史,价格是在藏家的追捧下一步步起来的。现在当代艺术是唯一代表中国以平面绘画的形式进入世界博物馆、博览会等艺术体系的门类。我们应该好好爱惜、看护它。而不能看到市场稍有波动就怀疑是否有泡沫了。”陈良军说,“对当代艺术全盘否定的人,一些是怀着‘仇富心态’,还有一些是在艺术市场发展过程中没有获得利益的人。”

  虽然陈良军认为中国当代艺术价格还有很高的上升空间,但从今年春拍的情况看,当代艺术已经出现了调整的迹象。对此,北京保利董事、高级顾问赵旭向记者介绍说,中国当代艺术从2006年纽约苏富比春拍开始至今年3月份纽约苏富比春拍,经历了市场强劲增长的行情。这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并成为全球经济瞩目的中心。赵旭说,中国当代艺术孕育了20多年,不断受到国际艺术界的认可,不少作品进入了国际著名的博物馆、美术馆等西方主流收藏系统。过去由于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在国内没有得到更大范围的认同,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思想的进一步开放,中国当代艺术逐渐为国内外人士所共同关注,成为国际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美、日、韩和东南亚等国家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的私人、企业和基金会等纷纷介入其中,国内人士也乘势而上。重点关注的艺术家有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王广义、曾梵志、周春芽、刘炜、唐志冈、俸正杰、刘小东、杨少斌等,以及写实画派的陈逸飞、艾轩、王沂东、陈丹青等。并由此关注一些更年轻的当代艺术家。

  赵旭认为,自去年年底以来,受国内外经济和社会环境的诸多重要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注意力有些减弱。例如美国次贷危机、中国南方的低温雨雪灾害、3·14拉萨藏独打砸抢烧事件、最近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国内外股市低迷等方面的事件相继发生。同时即将在8月份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吸引了全世界更多的目光,所有这些因素都影响了人们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度。但从保利赈灾义拍来看,成交率达100%,大多数作品的价格都非常坚挺,因此,市场还是稳定的。

  赵旭说,2008年春拍即将结束,经过一段时期的沉淀,相信到秋季的时候,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还会继续恢复。

  画廊:适度的市场运作是必要的

  画廊与拍卖行的联手做局其实并不是艺术市场的普遍现象,大多数情况下,两者是作为相同资源的竞争者而出现在彼此的对立面上。自从拍卖公司设立了当代艺术专场拍卖的时候,其在中国内地的发展年限、发展规模都已远远高于画廊。因此,当它与画廊争夺同一艺术资源的时候,这个本应处于二级市场,对一级市场作以补充的环节,反以强势的姿态处于画廊之侧。画廊不但苦于无力抗衡,而且往往投入诸多人力、财力、物力后推出的艺术家,作品很快被拍卖行征得并拍以高额成交价,难免有“为他人做嫁衣”的尴尬。

  开办画廊已有十几年,并在北京798拥有三个艺术空间,以及为了出版画册之便,成立出版公司的程昕东向记者介绍说,由艺术家、画廊、拍卖行、藏家以及评论家、媒体组成的中国当代艺术系统目前处于相对混乱的阶段。主要原因是当代艺术作为一个新兴门类出现不久,各个环节几乎同时发展,彼此间没有明确的定位和分工,在这种齐头并进的状态下,用一句形象的广告词说,就是“Just do it”。“这是正常的,是中国处于原始资本的状态。只有出台各种规章制度,才能将市场细分,走向规范化”。

  刚率领40余位当代知名艺术家参加希腊艺术展归来的程昕东向记者透露说,每年他的艺术空间都会参加许多世界各地的当代艺术博览会,每次参会的基本支出都在五、六十万元人民币以上。因此选择哪个国家的博览会,带哪些艺术家作品去参会都像一次赌注雄厚的“赌博”。稍微一点偏差就可能血本无归。“但是感谢上帝,每次都有所惠顾。”程昕东满意地说。在他看来,中国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家,即便是在今年灾难不断、世界经济情况复杂的形势下,中国当代艺术品中的精品还是会不断上升。“但是优劣作品间的价格差会越拉越大,这也是正常的。”

  在程昕东看来,原创作品是艺术家的“个体态度”,创作过程应该永远保持艺术家自身的初衷,尽可能纯粹。可一旦离开工作室后,作品就成为一件流通于市场的产品,刻意回避市场是没有必要的。“毕竟近几年艺术品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手段。没有人购藏作品后,经过几年的价格自然生长,还愿意按照原价卖出藏品的。”对于近几年中国当代艺术价格增长过快,程昕东也认为是可以理解的,“原创作品流通在市场时,一定要有个价格,而且好的作品应该价格越高越好,应该让其呈现出价格和价值的对等。在不考虑炒作的因素下,买家愿意出一定价格购买作品,说明是对艺术的态度,只不过将态度转换为一个价格罢了。”

  不过,虽然程昕东认为目前中国当代艺术前景在调整后依然会看好,但他也认为,艺术品的价格是不能虚定的。与程昕东有较长时间合作的艺术家俸正杰,其目前尺寸在两米左右的作品价格,在程昕东空间定为30万美金一幅。而其最高的拍卖成交价格也只是略高于这个数字,为今年北京保利春拍中以268.8 万元成交的《中国肖像2007 No.5》。两相呼应,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价格的真实市场认可性。也就是说,与一些作品通过拍卖行炒高价,而在画廊以低于几倍的价格销售有所不同。程昕东说:“每年我们都会根据市场情况,对每一位艺术家作品价格进行调整”。

  和程昕东投入高额资金携带艺术家作品参加国外博览会一样,北京偏锋艺术空间负责人王新友每次为艺术家举办展览的投入金额也高达50万人民币左右。这笔包含着画廊固定开支、1500-2000本画册印制、各地巡展以及媒体推广的费用是王新友为代理艺术家作品定价的一个参考标准。而另外两个标准分别来自艺术家的创作时间、个人作品质量。因此,任何一个当代艺术家作品的价格背后都有严格的考量标准。此外,针对目前一些人提出的当代艺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画廊和拍卖行联手操控作品价格,王新友说,能提出问题并公示于众对于艺术市场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问题不可避免,面对问题,各方面都应有着平和的宽容心态来面对,不要拿着放大镜将问题放大。否则被放大的问题有可能阻碍艺术市场的向前发展。同时,王新友也认为,画廊有时需要和拍卖行进行必要的合作。但前提是画廊已经将自身的一级市场做得足够深入。即代理艺术家作品受到市场的广泛接受。这时优秀艺术家的优秀作品就需要拍卖行这个更加广阔的平台来推广,而拍卖行也就明确执行了其处于二级市场的补充功能。王新友同时也提醒刚进入艺术市场的买家,对那些没有进入画廊一级市场,而直接跳入拍卖行二级市场的当代艺术家作品就要格外留意,因为,这些作品的炒作嫌疑比经过一级市场完善的艺术家作品大很多。

  针对目前一些人对当代艺术现状提出的诟评,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负责人郑林和王新友持有相同的观点。他说“将当代艺术作为筹码的炒作行为的确存在,但只是个别现象。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力来之不易,没有资本的进入就没有市场的推动。因此不要过分放大问题,而是要从整个大环境和大背景下看待事物的发展。”郑林认为,目前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价格有偏高的部分,但也有很多没有挖掘出来具有学术和收藏价值的作品,这些艺术家作品目前还很低。“如果相对国际艺术市场,中国当代艺术的价格还有距离。”此外,郑林也并不认为目前作品价格很高的艺术家参与了“价格炒作”。他向记者介绍说,在拍卖市场出现的刘小东作品都不是艺术家本人送拍的,而由于合作关系,对刘小东熟识的郑林说,“刘小东创作作品十分严肃,他的作品都是为了一个展览或者专题去创作的。而不是乱接订单,把艺术作为牟取利益的工具。”

  艺术北京执行总监董梦阳也认为当前存在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种种诟评应该从两方面来看待,除了存在的问题,更应该从另一个方面发掘其中的积极因素。市场是个教育的问题,但教育不是一天就能解决的,需要一个培育时间。而现在进入艺术市场的各个环节,不论其目的如何,实际上只要接触便起到了对其教育的作用。

  而另一方面,对于拍卖公司与画廊的合作,记者又在今年2月份刚从德国艺术博览会归来的BB画廊负责人吕敏处了解到,在市场没有来得及细分的情况下,BB画廊有时也会选择与拍卖行合作。推荐自己的一些艺术家作品上拍,但是每次上拍,因为并不参与操作,所以均做好了流拍的准备。“我们也想通过拍卖真实地检验市场。”

  而定位于亚太地区艺术的别处空间画廊负责人李京,认为拍卖公司和画廊间应该对艺术作品资源有所区分,拍卖公司应该重点推出一些在美术史上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作品,“比如匡时国际今年春拍推出的那幅以900多万落槌的王广义作品。”在李京看来,该幅作品的价值应该更高,因为它代表了王广义作品的一个重要时期。“而那些在拍卖会上出现的,即便是一流艺术家的新作品,因为本身就处于摸索阶段,为什么可以有那么高的价格呢?”

  对于今年的当代艺术市场形势,李京认为非常严峻。这位来自于金融投资产业的画廊负责人,看到的除了美国次贷危机、中国股市大挫等不利因素外,还提出本身应该联动的石油和黄金,却在今年出现石油飞涨而黄金按兵不动的不正常经济现象。同时,美国消费指数降低,中国新贵财产缩水,“这些多少会对心情有所影响。”李京说,毕竟艺术收藏不仅需要闲钱,还需要闲情。不过,李京的别处空间却没有在这次中国当代艺术调整期中受到多少损失,她的亚太地区艺术定位使得画廊具有了很强的抗风险性, “去年东南亚、日、韩的艺术没有起来,与我们合作的亚太区艺术家作品都比较低。现在中国当代艺术调整了,这些用较低价格代理的艺术家作品反而随着东南亚艺术行情得以上升。”不过遗憾的是,李京的藏家95%来自欧美,本国竟然占不到5%。而这5%的藏家中,也是带着投资和收藏目的的各占一半。

  艺术家:许多人是在为艺术而创作

  有人说,自中国当代艺术受到世界关注之日起,那些已经可以售出作品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便成为世界上过得最舒服的艺术家,他们住着郊外的别墅,拥有小型美术馆一样的工作室,有些甚至订单多得需要请助手来完成。在人们看来,艺术已经成为艺术家获取暴利的手段,而不是源于其精神的创作。“现在的艺术家在一起谈得最多的是拍卖、价格而不是艺术和艺术家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

  其实,这并不是大多数艺术家的生活状态。在他们看似高额的艺术作品背后蕴含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努力和对社会的人文关怀。

  令人记忆犹新的是,5·12大地震后第二天,周春芽便率先发起包括方力钧、张晓刚、王广义、徐冰、俸正杰多名艺术家在内的保利义拍,这次筹款高达8472万元的拍卖令人激动,艺术家不仅捐出了自己最为看重的作品,比如王广义的《大批判-快递》,有些还专门为地震创作了作品,比如刘野的《哀伤—— 为地震中失去的孩子们而作》、周春芽的《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而发起人周春芽不仅在创作作品时冒着余震的危险坚持留在四川,更为灾区捐钱送药,他向记者透露说,“张晓刚在发给我的短信中称自己是流着泪为灾区创作作品”。此次义拍,也使得当代艺术领军人物史无前例地同时站在公众的聚焦下,艺术家只关心作品价格,不肩负社会责任的说法不攻自破。

  除了一线艺术家,很多当代艺术家正处于发展阶段,其中,也有一部分人不可避免地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放弃自身的创作原则,在作品中依附知名艺术家的创作元素,或者跟风创作,使得市场出现符号化、庸俗化没有生命力的作品。但没有生命的作品很快会被市场淘汰。这也就是从1994年内地第一场油画拍卖以来,一直活跃于市场的艺术家并不太多的原因之一。

  北京798东南角一座保留着原始厂房形态的空间门口,一座巨大白色玻璃钢男女塑像挡住了人们的去路,雕塑中仿佛即将融化的两个人相互偎依,却双双显出忧伤的表情。这是记者时隔四年后再次看到艺术家邱启敬的作品。四年前,这位研读于中央美院雕塑系的艺术家,主要作品还是玩弄于手掌大小的寿山石小型雕塑,有灵气十足的小和尚,有眯着眼睛钓鱼的古代老翁。比起普通的雕件工艺品,邱启敬的作品因为有了艺术原创而脱离了工艺品中特有的匠气。当时他的作品并没有画廊代理,在其位于索家村的工作室中,一半的空间被布置为打着射灯的展厅。按照作品大小及材质不同,邱启敬四年前传统题材的作品以几千至上万元的价格被很多藏家收入囊中。而买家购藏的初衷均是出于对其作品的喜爱,当时,邱启敬在艺术圈并没有太大名气,同时,整个当代艺术市场还纯粹地没有被投资“染指”。从晚上工作到凌晨,起床后过午仍未进食的邱启敬一边啃着画廊工作人员送来的馒头,一边对记者说,那时,艺术家在一起谈的还是艺术,而现在,当代艺术中艺术的力量被削弱,上世纪90年代初游离于地下的边缘化状态,变得彻底主流化,那些需要艺术家不断反驳的内涵的东西,俨然成为一种符号,“已经不好玩了”。

  虽然认为边缘化是当代艺术的精髓,但邱启敬的创作风格还是摆脱了先前的经典模式,走向自己所说的越来越主流化的当代艺术。而且,他对自身作品的经销渠道也由四年前的自销式,改为越来越国际化的画廊式。当他与一家画廊签订合作协议后,邱启敬便不再对作品画廊价格、展览宣传等事宜分散精力。目前,他的作品不仅体积比四年前大出几十倍,价格也由原先的几万飙升至几十万。面对如此巨大的价格差,邱启敬却并不认为艺术"投资者"参与了自己作品的价格操控。邱启敬介绍说,比如画廊标价为二十万的作品,自己所得最多能有十万,但其中作品所需材料就要花去三、四万,之后还有创作这些作品近一年中自己所有的生活成本开销,因此,一件作品完成后艺术家所得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高。而作为画廊方面,由于此次展览作品体积很大,自身的场地不能满足展示,因此租用了一个相对宽畅的空间,但几天的展览下来,租金就已高达6万元人民币。此外,展览的宣传费、图册印刷费对于画廊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因此,卖到藏家手中二十万的一件作品,有十万投向了原材料、宣传等费用。邱启敬认为,这样的价格是合理的。

  邱启敬说,比起2000年以前当代艺术无人问津的那段时期,现在的艺术家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诱惑更加多样化,受到的各种干扰也是层出不穷,他们需要的,只是坚持和真实。

  藏家:买自己热衷的作品

  随着艺术市场的日渐活跃,藏家有时也需要将自己的藏品换手,从而具有身兼卖家的双重身份。因为有了买卖行为,藏家也被一些人看作是当代艺术的“投资者”,甚至“投机者”。其实,大多数藏家对投资并不感兴趣,他们所关心的还是怎样买到令自己满意的作品。

  张鸿康:对自己收藏的作品及艺术家有信心

  已有五、六年收藏油画经验,并拥有多家企业的藏家张鸿康,除了国内的春秋大拍外,还频繁出国参加各种拍卖会,每年投入其中的旅费高达几十万元,张鸿康告诉记者“过去我的收藏换手频繁,但这两年很少换手,因为对自己收藏的作品及艺术家有信心。”对于目前被称为炒作风气日盛的当代艺术市场,藏家张鸿康则认为,“现在的确有一些当代艺术家在炒作自己。但如果认为,所有当代艺术的作品都是炒作起来的,那是公开破坏和否认中国当代艺术史。”张鸿康说,从 80年代以来,中国涌现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2006年以前的一些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价格被低估,例如张晓刚那时价格基本是十几万到几十万。“我判别艺术家主要从三方面:艺术造诣、艺术家人品、艺术史地位。周春芽早期艺术市场不活跃的时候,依靠艺术维持生活,很勤奋,画了不少画,现在画的数量减少了,但每一件都精益求精。而且他在艺术上很有追求,从不请人帮自己画画。刘炜也从来不关心市场,市场里没有一张画是他跟朋友打招呼买的。再如这次中国嘉德有张刘炜的作品,有些人想把它炒到500多万,然后再用这个价格来向刘炜开条件,结果刘炜没有丝毫配合,并告知朋友不要购买,使得该幅作品流拍。另外,作品价格并不高的赵能智很早就出名了,可他热爱艺术,不懈追求,尽管画面不太受人欢迎,但有自己的艺术观点,也很有艺术修养。”

  不过,张鸿康也认为,目前当代艺术也存在很多弊病,例如一些有成就的艺术家,找助手制造自己的作品,作品水准明显不如以前;一些艺术家完全依附市场方向来创作;还有的艺术家原先走的是学术道路,看到市场不好转作当代,等当代市场开始出现调整,学术回暖后,又毫无立场地转了回来。张鸿康说“对于这些不是为了艺术的作品,藏家就需要擦亮自己的眼睛”。

  (张鸿康另外还表示,由于受绊于目前正在进行的房产项目,来不及更加详尽地叙述自己的观点,他将在本文出刊之后撰写文章,本刊也将继续关注。)

张锐:收藏群体整体显得浅薄

  在当代艺术市场还没有形成的时期,著名藏家张锐以很便宜的价格收藏了很多“四大天王”的作品,但他向记者透露说,当这些艺术家作品涨到10万美金的时候,就不再购买了。“目前当代艺术作品的价格有些已经偏离,市场处于比较严峻的状态。这种状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艺术家的创作需要冷静反思,同时收藏家也到了一个反思的阶段。”张锐说,现阶段收藏群体整体依然显得浅薄,从一定方面促成了当代艺术市场的混乱局面,“既然有人愿意花大价钱,就有人给你设陷阱”。现在令张锐感兴趣的艺术品很多来自装置、影像和多媒体。“艺术品是艺术家很个人化情绪的宣泄,我喜欢那些能打动我,同时有心灵沟通的作品。”

  高捷:目前优秀艺术家作品的价值是真实的

  从事化工产品制造的企业家又兼藏家的高捷从事收藏十余年,个人收藏涉及油画、瓷杂、古家具等多个领域,对于当代艺术收藏,他判断收藏的标准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美术史上是否站得住脚;二是商业价值。“艺术品的价值是一种共识,作品通过各种方式的推广,当大家都认可时,它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并不都是恶意炒作起来的。”高捷认为,目前优秀艺术家作品的价值是真实的,因为市场会对价格虚高,质量不佳的作品作出自然选择的。“今年春拍,不少一线艺术家作品比较稳定,例如曾梵志一幅彩色铅笔画估价5-7万元,最后拍到75万,竞投非常热烈。另外,保利赈灾义拍也拍得非常好,在高捷看来,保利的此次义拍最能反映市场的真实状态,“因为最后的成交额是要捐赠出去,不太可能有虚假成交,这场拍卖也体现了市场对当代艺术的信心。”

  以上来自拍卖、画廊、艺术家和藏家等当代艺术市场主要环节人士的话,都是他们的真实声音,不少人士慷慨激昂地对于严重诋毁当代艺术的行为表示了愤慨!下面是一些问卷,期待您的评判!

关键字: non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