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系列:中国PE或是下一轮危机(转帖,不代表本人观点)

中国PE或是下一轮危机

【作者:崔新生 来源:财富时报】 (责任编辑:李秋捷)

  无论是所谓的国际化PE,还是本土化的VC,都更多地处于一种“盲投”阶段

  就像次贷震荡华尔街之前的繁荣一样,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PE)似乎也处于这样的前夜:PE越来越成为美轮美奂的幻影,项目包装花团锦簇,自命的PE投资人趾高气扬。如果去诸如中国号称最大的创业投资公司——深圳创新投资公司在北京的办公场所,就会发现各种寻求投资的企业,如同找救星那样的眼巴巴的眼神,所面对的则是投资经理非常官僚的辞令和居高临下的面孔。

  合二为一

  这是浓缩了中国私募股权/创业投资的一个影像。在中国,PE(私募股权投资)和VC(创业或风险投资)现在已经合流。尽管完全不是一回事,但中国的法律法规已经将PE划归到VC的框架里。支持PE的法律法规现在仅有2007年6月1日施行的《合伙企业法》,而支持VC的则非常之多而庞杂。PE的国际时髦标牌和VC的本土政策惠顾,成就了现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浮躁、投机而缺乏或者不屑于战略考量。因此,如果要真正成为中国本土的凯雷、KKR 等,可能还有天壤之距离。

  直到如今,中国的PE/VC并不能提供作为机构投资者的战略资源,譬如管理资源的介入模式、产业投资特殊估值等基础功能。但这并不妨碍其通过粘贴来的团队成员名单拼凑各种各样的管理优势,似乎投资目标所需要的,他们无一不能满足。其实,中国的PE/VC仅仅是一个类似银行、钱庄或者当铺这样的角色——至少在那些寻求资金帮助的中小企业心目中是这样。

  无论是PE或是VC,几乎是一水儿的投行出身,之间细微的差别是:PE管理人是国际投资银行的背景居多,那怕仅仅是沾点类似机构的边儿;VC则多为中国炒股票的庞大大军里的投机人。两者共同之处,就是都来自资本市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中国到目前还没有符合国际标准的PE。

  已接近无疾而终的天津渤海产业投资基金,本应是最有条件和最有可能成为符合标准的中国PE,但正如笔者之前预料的——事情的发展与蓝图大相径庭。早在渤海产业基金成立前,笔者在香港中华总商会与其管理人有一缘聚,始知投行手段将成为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运营“主旋律”,便已料定今天的结果。当然,这还不是最坏的结果。

  事实已初露端倪。以投资银行业务主导中国PE/VC作业模式,只能走向死胡同。PE/VC是高度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在中国却以外来资本与国有资本为主——这是一个天生的局限。首先,国际投行的业绩或成败并不属于某个人的特殊才能,而多是拜国际化的成熟的流程作业所致;只要进去某个领域,就有成就的条件和机会。其次,投行作为中介,做的是拼缝业务,而PE则不然。因此,投行出身与PE需要的专业背景存有冲突。而国有资本如深创投等,虽然可以依托富裕的政府资源,但在诸如业绩奖惩制度方面,却会受到种种限制,很难发挥激励作用。

  能走多远?

  被投行一统江山的中国PE/VC究竟能走多远?主要看其能否能发挥中国式PE/VC的市场孵化器功能,怎么解决诸如政策型金融向市场型金融、国际性向本土性、整体性向差异性等转换工具的设计问题。在西方金融震荡的大背景下,需要重新审视国际规则和中国特色之间的平衡:以美国极权意志为圭臬的国际化规则,是否会给中国带来某种隐患,或者危及中国的安全?

  很显然,中国政府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短时期内,中国将是一个国际投资来去自如的避风港。以国际投资为主要来源的中国PE/VC还不会出现融资难题。投资中国虽然差强人意,但暂时还没有别的最安全的选择。而国有背景的VC/PE,比如社保基金、国家政策性资金等,则有财政、科技引导资金等源源不断的特权性“配送”,也具有足够的投资保证。

  虽然拥有上述优越的条件,中国的PE/VC的专业化进程却会非常缓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目前活跃于中国的PE/VC们,尚未找到一条真正贯穿于政策性驱动型市场经济体制内的“绿色通道”。与此同时,由于没有中国市场所需要的产业投资知识和技能训练,无论是所谓的国际化PE,还是本土化的VC,都更多地处于一种“盲投”阶段。

  三五年后,这些“盲投”可能会让中国PE/VC面临“次级投资”之危机。毕竟,除了真实的业绩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手段可以维系一个行业的生存和前景。

  (作者为中国基金论坛秘书长、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关键字: non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