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系列:香港中环:风水大战和陈桥兵变(转帖)

香港中环:风水大战和陈桥兵变

文+姚於

中环区位于香港岛的核心区域,远东金融中心、中银大厦、汇丰银行、国际金融中心等著名金融机构都座落在这里,一向被视为“远东华尔街”。但是,由于写字楼租金飞涨,物业竞争以及西九龙贸易广场即将启用等原因,国际金融机构纷纷选择将地区总部迁移。作为金融中心的中环,地位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华尔街的远东翻版

坐落在中环区的长江中心大厦,电梯到七十层后,门刚打开,从里面就陆续走出中海油总经理傅成玉、TCL董事长李东生、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复星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郭广昌、阿里巴巴CEO马云、汇源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朱新礼、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江南春等30多位中国内地著名的企业家。在内地,他们本已是财富和成功的象征,但这次一起来到中环,却是为了集体拜访福布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超人”李嘉诚。据说当时企业家们像追星的中学生一样,完全不顾平时的矜持和沉稳,纷纷要求和李嘉诚合影。

全盛时期的中环,以上的情景只是无数豪门戏中的一个片段而已。

乘坐山顶道15路车,很容易就能在窗口上俯瞰中环区。中环位于香港岛的核心区域,是香港的金融贸易心脏。窗外呈现出的,是这一区域里林立的新旧建筑,内有远东金融中心、力宝中心、中银大厦、汇丰银行、交易广场、国际金融中心、中环中心等,集中了大量的金融、保险、地产以及商用服务行、中国银行的新总部等,既有摩根斯坦利这样的大型投行,也有国际顶级顶尖私人股权基金,如黑石集团、KKR。这里是香港的心脏地带,也是港岛开埠后最早开发的地区,整个香港最早的商业中心。

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中环区的地位一直举足轻重。在成为华尔街的远东翻版之前,中环最早的身份是英国人的军事基地。早在1841年英国人占领香港期间,英国人便率先在中环建立其军事基地,并迅速兴建了多条主力干道。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及战后初期,位于香港岛北岸的中环已经是当时香港的主要商业中心。

1970至1980年代的中环区不断兴建多层式摩天大厦,由于金融市场开始兴旺,香港主要的商业活动均在中环进行,毫无疑问,这里的办公条件是绝对一流的,例如中银大厦,就配套有餐厅、卫生间、多媒体室、健身房、桑拿房甚至日光浴室,客厅里铺有豪华的意大利大理石,摆放着精美的大型铜雕。除了精美绝伦的硬件之外,这里的软件同样无可挑剔。每位客人都可以尽享24小时管家式服务,咖啡小吃随叫随到。这在当时的内地是不可想象的,不少香港人都以在中环上班为荣。

金融争端背后的“风水之战”

香港人对风水之说笃信不移。兴建大厦当然要看过风水,租房子、开新铺也要找风水师;甚至连结婚时大堂的摆放、办公室桌子的朝向,以至一个饰物摆设、一个招牌、一个鱼池大小方位都要求教于风水师。包括近年最令人瞩目的是特首贵宾府官邸的装修也请人来看风水,这些趣闻都成为香港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中环区地处香港的黄金地段,背靠维多利亚港,站在“风水学”的角度看来,其地域得天独厚,成为那个时代成功的金融区自然无可厚非。

实际上的中环区,处处也皆有“风水大师”们的“经典之作”。如矗立在维多利亚港旁、中环天星码头附近的怡和大厦,楼高五十二层,曾经是香港最高建筑,之所以被称为“千洞大厦”,是因为其独特的圆形窗户被视为招财象征。而不远处的汇丰银行总行,如站在其对面的皇后像广场望去,总行前的地势,由低而渐次提高,如同临海的沙滩;加上由总行入口经皇后像广场而到维多利亚港,一路上并没有任何有形的建筑物阻挡。风水学中“水”代表“财”,这样的地域象征着财富可以一路直抵银行。

  就这样,一场场本属于各大公司,银行机构之间的经济竞争,争端,因为“风水学”的介入,从而又演变,加剧成为一场场“风水大战”。而相对于十多年前中环区展开的那场以中银大厦为首的“风水大战”,以上这些只是小打小闹。

中银大厦由著名设计师贝聿铭设计。大厦共有70层,高达315米,加上两根顶杆,全栋总高度有367.4米,在1989至1992年间是香港以及全亚洲最高的建筑物,也是美国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厦。但巍然屹立的中银大厦横空出世之后,却备受争议——因为中银大厦是香港唯一没有考虑风水师意见就开始建造的巨型大厦,就好比封建社会的闺女未经过牵线就出嫁一样,三姑六婆邻居街坊自然要互相八卦一下。

首先站在风水学的角度,中银大厦外形为棱柱状,风水学称这种设计为“节节高升”,这酷似一根竹子,不断向上生长,象征力量、生机以及锐意进取的精神,而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中国的长城,是雄壮的象征。但当时社会中传说指中银大厦的形状乍看起来像一把直立的菜刀,而其“刀锋”直指港督府(即今日的礼宾府)。据说信风水的港督请人化解,经风水先生指点后,决定在面朝中银大厦的方向种植柳树,以挡煞气。同时,万国宝通银行大厦要在中银大厦旁边兴建,也把大厦建成书本开页形状,其开口处正好对正中银大厦的尖角位置,将煞气卸掉。

 这场“大战”中,最著名的还是中银大厦与汇丰银行的“刀枪之争”:汇丰银行大厦位于中银大厦斜对面。传说因为阳光照在中银大厦的玻璃上然后反射到汇丰大楼的墙上,这被风水师解释成是劈向汇丰的刀子。而据说中银大厦落成不久,汇丰银行的业绩颇受影响。于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风水,汇丰银行在楼顶架起了两门大炮,直对中银大厦,以“枪”对“刀”,反击中银大厦的煞气,于是汇丰的业绩才又好转云云。

坊间如此众说纷纭,当年香港的办公室,茶楼食店中关于此的谈论更是不绝于耳,是也?非也?没有人敢下定论。不过,我们也看到,这种两相较量并没有出现因为“刀枪相对”而两败俱伤,汇丰还是继续领跑,中银也生意兴隆,共同支撑起中环区的经济繁荣。

2003年,导演谷德昭正是抓住香港人对风水命理的爱好,专程请来堪舆风水大师苏民峰,星座顾问爱丽斯,西洋占卜专家英露等协助拍摄,中西合璧拍摄出一部名为《幸运超人》的电影。在片中以中环区为背景,大玩风水命理斗法,一边大谈香港经济论,一边以“灵龟出海”、“朱雀灵龟相对唱”等风水理论分析香港“龙脉”走趋,大赚了一笔。

著名金融地标改朝易帜

尽管中环风头一直很盛,但始终不能摆脱面积狭小的劣势。中环区为此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多次填海——今日的香港会所、皇后像广场、立法会大楼等,即是在填海工程基础上建成的,但这始终也不能满足需要。瑞士EFG银行就曾表示,集团自2000年在香港设立办事处以来,员工人数已由12人增长至目前的160人,需要租用更多楼面。

另外,在香港房价受到控制的今天,中环区房价依然持续走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的诞生,更是将中环区的房价推到了极点。这虽然使它大出风头,但昂贵的出租价格也让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建筑工程,总楼面面积达47万平方米。工程于2000 年 1 月展开,2003年建成。但估计该楼的设计建造者,美籍工程师Cesar Pelli都没想到,当年还被称“世界级金融中心的著名地标”的完美建筑,才4年时间,就几乎被另一个更完美者西九龙环球贸易广场所取代。

但最近这几年,中环区的金融王位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国际金融机构纷纷选择将地区总部迁至九龙。

西九龙环球贸易广场,位于香港西九龙柯士甸道西1号,由新鸿基地产全资开发,总楼面面积达550万平方尺。整个项目预计于2007年至2010年分阶段落成,落成后不仅会成为香港的新地标,还拥有多个“全港第一”的桂冠:建筑118层,超过国际金融中心二期的88层成为全香港最多楼层大厦;高度484米,超过国际金融中心二期的415.8米成为全香港最高大楼,世界第四高大楼,仅次于迪拜塔(约810米),中国台北101大楼(508米)及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1.9米);同时,位于大楼最顶部的15层的香港丽嘉酒店,也将取代上海金茂大厦金茂君悦大酒店成为全球最高的六星级酒店。现在,摩根士丹利、瑞信、瑞士EFG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纷纷将地区总部迁入。

今年5月,德意志银行也宣布租用西九龙环球贸易广场18层面积,自2010年起,将该行在香港的办公室规模提升至目前的3倍——对于个体而言,这显示了德意志银行对香港作为区域金融中心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但对于整个香港的“金融心脏”中环区而言,却是类似于“陈桥兵变”一样的改朝易帜的拐点。

香港金融中心的转移引出了一系列问题,面对过高的房价,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金融中心转移造成的资源遗留和浪费如何解决?在城市规划中,政府如何平衡各方的利益以及协调那些并不一致的目标?

知名财经观察人士陆新之在谈到香港金融中心转移等问题时认为:这跟房地产价格一样,诅咒三个月必垮、或者说打包票20年没有问题,在今天的市似乎都显得不够客观和建设性,他说:“政府的管治是符合公众利益的,不能缺位。”

  同时,城市的不断进化是必然的,一座城市的确应该充满脱胎换骨的野心。但是,野心不等于不懂规划,尤其在本身资源就紧缺的香港。

所以,中环区是否让位?接班人能否收拾好遗留下的摊子?金融区转移的条件不是金钱的多少,而是这个城市到底有没有魄力和自信,足够为这美妙的冲动、另类的实践和华丽的冒险提供空间。

关键字: non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