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菜

我似乎是生来就会买菜,和我一样的同龄人,大多不会去忍受菜场里的吆喝声和气味等等,所以我想在这里分享一下买菜的乐趣。
我家附近有个菜场,菜场内部其实是井井有条的,每个区域都分得很清楚,菜场外面常常也有不少游击菜贩,在他们那里买几次菜后,觉得还是菜场里的菜好些,可能进货的渠道还是不一样,各自选择的菜色也不一样。
比如最近一次,我在飞航班前赶到菜场买了两根黄瓜,准备当作水果吃,我买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这其实是两块五一斤的黄瓜,外表看来和一块五一斤的没有什么区别,等我到了日本把黄瓜洗净了生吃时,一下子惊呆了:天哪,这是我这辈子吃到的最最好吃的黄瓜,非常非常的脆,而且是放得久些也还能保持脆嫩……
这样的黄瓜在外面的摊位上是买不到的,超市里的有机黄瓜(其实就是用大便施肥的黄瓜)估计价格远远不止两块五一斤,而且可能还没有这样的黄瓜好吃。
在菜场买菜还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比如摊主会很主动的问你:“要买点什么啊,这里有米茜,很嫩的!回去用蒜泥一炒就是一个菜。”说着拍一下前面一小把一小把捆扎好的,看上去很羞涩的绿叶菜。这样,你于是明白了这种菜叫做“米茜”,同时也知道了这样的菜一般情况的下应该是怎样的做法。
摊主对自己摊位上的菜的做法很是了如指掌,一般情况下会很乐意传授给顾客的,看到我冥思苦想的时候,会开导开导:“清炒也可以,加点肉丝炒也可以,炒墨鱼……看你喜欢吃什么口味的了,炒粉丝,炒干丝……”呵呵,瞧,在她的怂恿下,我忍不住又买了把芹菜。
我去菜场时,有时会衣着光鲜,怀疑会因此被人宰,不过在固定的摊位,摊主可能更愿意争取固定的客户。有次买菜的时候遇到个摊主很和气,买完了菜想买葱,结果她塞我一把说是免费的,让我对她倍增好感,以后只要她的摊位上有的菜,我就不去别处买了,彼此之间也省掉了讨价还价,她也会给我一些特别优惠。啊,那黄瓜就是在她那里买的,可能整个菜场仅此一家有进这样的黄瓜。她这里还有卖连在枝条的一整串儿的小番茄,就象小巧的灯笼一般,非常可人,我在美国的超市里看到过,有要购买的冲动,被价格吓唬住了,忘记具体的价格了,总之是非常非常的贵……而这里的价格可能只是美国的十分之一。我买了一串回家尝尝鲜,嗯,有股久违了的清香,吃口也很好,回味无穷。这样的黄瓜,这样的番茄,都应该是生吃的,它们都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做菜的话有些暴殄天物了。
我买过一两次配好的菜,那些菜回家起个油锅一炒便可,但总觉得那样的做法太缺乏创造力,而且那些菜不一定新鲜,但些小店面里也有卖一些大大小小的各色丸子,挺不错。我发现其中有一家的老板是个苏州人,开口闭口一口苏州话,让人感觉很亲切很新鲜,他那里有种自家做的鱼丸非常好吃,下水一煮就熟,容易入味,而且非常细嫩,于是下一次买丸子时又去找那家店面;可惜忘记具体位置,也忘记摊主什么模样了,找来找去,把那几个摊位的老板都瞪得莫名其妙,我后来找到了那一家苏州人开的店,盯着那老板的脸仔细瞧,瞧得他汗毛都快竖起来了,说了句软绵绵的国语:“你要什么啊?!?!?”说完了又补上一句苏州话:“内要低啥啦?!?!?”我一听,大喜:“来,给我称点鱼丸!”哈哈!
买完了菜出来,街角顺带买把花,回家先把花修剪了插上,然后净菜做饭,有意思吧。
菜场里面大多是中年人和老年人,年轻人非常少见了,难得的几个都是陪着父母来买菜的,大多年轻人在菜场里面会很茫然,无所适从,除了挨宰,还会被菜贩子瞧不起。我亲眼看到过,正挑着蘑菇呢,来了个姑娘在我身后指这芦笋问:“这个是什么呀?”那个精明的摊主嘲讽地笑着:“这个叫芦笋,要不要买一把,我帮你拣拣吧,保证帮你拣得很嫩嫩的……”那MM摇摇头走了,摊主看着姑娘走远,还在那里笑呢,她可能觉得年轻人来菜场买菜本来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吧。
还有不认识小黄鱼的,上来就问人家:“这是什么鱼?”小贩说是小黄鱼,卖五块钱一斤。这厢开始很不自信地讨价还价起来了,小贩说:“这是这菜场里最便宜的了,别的要卖¥#%@呢!”这时,买的人又忘记了,再问一遍:“这是什么鱼?”……很好玩啊,最后一条鱼没买,“这是什么鱼。”一共问了三遍……不过这些人都算好的,至少他们和我一样,在学习。总比在家里什么都不干还挑三拣四的要好许多。

写完了,发现不能看,否则能把我自己笑死,怎么会有我这样的琐碎又啰嗦的人呢,为什么啊?为什么?!?!?
不行了……笑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