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响何处 津门最早口琴声


  记者 王志辉/城市快报


  1928年年初,《美国巡逻兵》悠扬的曲调在老天津城东南角的一个小礼堂里回荡着。这不是一场受人瞩目的大型音乐会,更没有什么音乐大师的现场表演,但是台下座无虚席。每一个听众听得是如此沉醉,沉醉于这美妙的音乐,更惊奇于那个小小的奏出如此奇妙音乐的物件———一件可以让人用双手捧在嘴边吹奏,在两块小铁片间夹着几十个小格栅的乐器。


  天津人第一次领略到了这个小物件———口琴所带来的悦耳旋律。这不但是天津人第一次听到了复音琴、中音琴、重音琴这些不同音色的口琴合奏时所发出的“魔音”,更可能是我国最早的一次“口琴音乐会”。


  家住河西区小海地雅致里的张军是社区里出名的口琴发烧友,他能够用口琴模仿各种不同的乐器,还能同时吹奏多只口琴。不但如此,家中收藏的口琴更是不乏珍品。天津第一次“口琴音乐会”里出现的同类口琴,他的家中也有收藏。


  归国留学生


  带着口琴进津门


  提起这次天津首次的“口琴音乐会”,张军首先给记者讲述了一段口琴的发展史。“说到这次口琴公演,不得不提口琴的发展史。自从1821后出现口琴这种乐器后,经过100年的时间,才传到了中国,而这个舶来品‘上岸’的地点就选在了天津。”


  据张军介绍,1821年,德国人布什曼发明了口琴,19世纪末,口琴传入日本。日本人为使口琴成为一种独立的乐器,还领先其他乐器而能演奏和普及,研究制成复音琴、高半音琴,又制成小调琴及中音、低音、最低音琴等多种口琴,琴孔有12孔、15孔、16孔、20孔、21孔、23孔、24孔、28孔等多种。


  经过不断改进,口琴品种发展到100多个,吹奏方法也日趋多样化,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它不仅能演奏一般曲目,也能演奏高难度的优秀名曲及大型乐曲;不仅能独奏,也能进行重奏、合奏以及与其他乐器一道演奏,效果卓越。口琴已成为一种越来越具有自身特色的乐器。


  天津与日本距离较近,在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接受了口琴这个舶来品。最先是由留日归国学生在各种集会上做口琴吹奏表演。1922年日本人荒田来到天津,招收学生教授口琴。当时南开中学的汪家宝、吴润荪等人特地找到他学习。到1925年天津众多学生中已有不少口琴爱好者,南开中学的魏士杰、胡立家等师生组成口琴队,聘请汪家宝任指导,使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口琴队。


  口琴公演


  南开中学先推出


  据资料记载,在天津口琴大发展时期,口琴演技成绩突出者有陈天倪、金焰(后为著名电影演员)、王兴让、潘传恒、张源、陈强业、胡世华等。他们在天津曾多次登台表演二重奏、独奏。常演的节目有《亚蕾女子》、《美国巡逻兵》、《士兵进行曲》、《双鹰旗下》等曲目。而且,潘传恒、张源、陈强业、胡世华4人还被誉为口琴界的“四大金刚”。


  1928年年初,南开中学口琴队首次在东南角对外公演,节目有《美国巡逻兵》等曲目。口琴大合奏由汪家宝指挥,有复音琴、中音琴、重音琴等。这次出演不但是天津的第一次口琴公演,更可能是我国最早的一次公演。


  这次公演还有一层特殊的意义。20世纪20年代我国北方的音乐乐器大多以中国乐器为主,公开介绍演奏西洋音乐十分罕见。当时天津只有两个拥有西洋乐器的乐队,一个是天津海关管弦乐团,另外一个就是南开中学的口琴队。口琴队的公演不但向世人展示了口琴这个小巧的乐器,还让大众领略到了它的神奇魅力,为随后大范围的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厚变薄


  口琴吹出中国曲


  张军拿出了一只日本蜻蜓牌口琴,看着它极为普通的琴身,记者丝毫没有发现任何特别之处,而张军却爱不释手,拿在手里反复擦拭。他告诉记者:“在口琴正式在天津登台以后,也正好赶上了全世界口琴的革新时期,天津人使用口琴的种类搭上了这次‘班车’。这只口琴可以说是那个时期的一个代表。”


  据他介绍,20世纪20年代末,可称为天津口琴大发展、大探索时期。这皇逼谔旖蚩谇侔谜呤褂玫目谇僦掷嘁埠芏唷U獍羊唑雅瓶谇僬怯扇罩坪裥秃谱涠础K淙恢皇且桓霰『竦谋浠词沟每谇僭谝羯细佑琶溃仪偬甯蛹峁棠陀谩N朔奖憧谇俚暮献啵钩鱿至艘恢趾拖仪?一孔四音)专供合奏使用。在演奏技法上也出现了分伴奏法、新颤音奏法、上滑音、下滑音奏法等。


  此外,20世纪20年代还是我国口琴音乐的开创时期。更为重要的是,在口琴爱好者使用的乐谱上,逐渐增加了中国乐曲,听众们终于能够听到西洋乐器吹奏出中国的民乐。此时演奏人员更是新人辈出,极一时之盛。


  1929年,天津南开大学成立音乐爱好者协会,参加者有刘之根、胡立家、周英、张隽伟、韩扶生、郑克刚、赵续、张仁昌、俞启孝、张美丽等人。协会出版了音乐杂志《魔笛》,由胡立家编辑,向爱好者们全方位地介绍了能够适合口琴吹奏的乐曲。另外,协会还专门印制了日本口琴大家川口章吾、守田淑及庆应大学、明治大学的口琴谱,使口琴艺术得以推广。


  城市交流


  中日艺人手拉手


  据资料记载,当时口琴音乐在城市间交流也十分活跃。北京燕京大学口琴队曾两度来天津公开表演;天津扶轮中学口琴队也去北京演出。1935年日本人松原、井上来天津、北京献艺时,燕大赵续也应邀同台演出,开中日口琴音乐交流之先河。


  1934年天津组织成立各校联合口琴乐团,口琴在天津得到广泛宣传和普及。此后平津口琴界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增多。1935年赵续应天津口琴界之邀于2月24日在天津举办独奏会,取得成功。独奏中最受欢迎的有川口章吾编曲的《茶花女》、守田淑编的《乘风破浪》,还有《吉普赛舞》等曲目。


  春假中,燕大口琴队先后两次来天津公演,其中林建宇、高景星的二重奏《加冕进行曲》和汪家宝独奏的《圣霞哥》最受听众欢迎。4月3日南开大学邀请赵续在本校大礼堂开独奏会,随后赵又应东方电台邀请去广播演出。不久,王庆勋到北京聘请汪家宝、潘传恒、赵续为上海中华口琴队顾问,并同在北京电台广播演出。4月12日天津乐圣口琴会举行演出,由平津各口琴队和口琴爱好者联合演出。这次演出,选用了多首中国民乐曲,如《汉宫秋月》等。这些民乐曲用口琴演奏在当时还很罕见,受到爱好者的好评。


  1935年8月31日,为赈水灾,平津两地口琴名手约30人举行联合义演。参加表演者有魏士杰、刘白雪、柳涛等。大合奏指挥由赵续担任。其中大合奏《军队进行曲》,气势磅礴,颇具特色,是平津口琴名家联合演出的代表作。朱崇有的《扫落花》(国乐)曲调优美、技巧娴熟,使口琴的表现力得到充分发挥。赵续、潘传恒的二重奏《威廉退尔》配合默契、珠联璧合,整场演出大获成功。


  10月1日,日本口琴家井上尚志、松原千加士、古城贵代士在天津日租界公会堂举行口琴演奏会,并邀请赵续同台演出。松原独奏《快乐的家庭》,井上独奏《鸽子》,赵续独奏《威廉退尔》,古城独奏《越后狮子》。演后四人各穿白色礼服合影。随后又合作两次小型演奏。整场演出获得极大轰动,博得雷鸣般的掌声,反响极佳。


  10月5日,日本艺术家在北京师范大学表演,松原独奏18首曲目,让所有听众尽兴而归。松原一行是中日口琴界的第一次直接交流,对于两国口琴艺术方面的互相了解起到了一定作用。


  筹款赈灾


  津门听众耳福饱


  1936年1月,平津联合口琴会汪家宝、韩扶生、潘传恒、林建宇等人与《益世报》联络,准备为天津冬赈义务演奏。经过筹办,演出于18日在法租界举行。这次演出全国名手云集津门,盛况空前,这在20世纪30年代是绝无仅有的,所以听众异常踊跃。在所有的演出曲目中,一个集全部当时著名口琴音乐家的大合奏,引起观众的极大关注。


  张军告诉记者,口琴在乐器中音量本属较孱弱的范畴,但据许多当年听过大合奏的口琴爱好者说,合奏听起来却如行云流水、雷鸣电闪;忽而万马齐喑、只闻潺潺流水,忽而地动山摇,令人脉搏狂跳。特别是《风流寡妇》,本是20世纪30年代的电影插曲,因其旋律优美、唱词容易学,早已脍炙人口、风靡一时,一经口琴大合奏、引起了听众的共鸣,台上台下融成一体,形成前所未有的高潮。同时,独奏演员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更是相映生辉。


  这一次成功的演出,新闻媒体以及广大听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由于时局动荡,以后平津口琴界再也没有机会组织这样大的演出了。但是这次冬季赈灾演出和黄河赈灾演出,在推广、普及口琴方面产生了极大影响。从此平津各校纷纷组织口琴队,一时口琴活动蔚然成风,各校演出频繁,比较突出的有北洋大学、扶轮中学、南开中学等学校口琴队。在演奏技巧上北洋善用复音器;扶轮善用音色琴(即制作时模仿管弦乐或军乐某种乐器,如大提琴、电小号等);南开善用半音阶琴;师范善用复音琴。可谓百花齐放、盛极一时。这一时期,众多名手纷纷受聘于各校担任口琴队指导。赵续担任了北洋、扶轮、南开等校口琴队的指导。


  宁死不做亡国奴


  口琴艺人有傲骨


  1936年5月至1937年7月这一段时间,华北的整个局势更加动荡不安,但是平津两地的口琴演出活动依然很活跃,“七七”事变后,平津口琴演出的热烈场面已不复存在。天津几位口琴爱好者如汪家宝、赵续、李雪、徐海等宁死不做亡国奴,纷纷南下参加抗日工作。


  天津沦陷后,日本人统治势力还没能进入租界,在音乐界有一些不愿意为日伪效力的人士,如张肖虎、陆以循等全力在租界内创办了一所私立“天津音乐专科学校”(现南京路公安医院住院部的对面)。该校师资力量很强,具有一定规模,为人们所喜爱的口琴艺术在战乱年代也得以在此有一个暂时的立足之地,当时在校师生中有100多人参加了口琴队。口琴队曾在中国大戏院举行过两次颇受欢迎的演出。后来日本人佐藤秀郎来津,他看上了这家私立音乐专科学校,要求合作。张肖虎等不愿日本人渗入,借口经费拮据,于1939年将音专解散,口琴队也随之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