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chairwolf
自由自在,多姿多彩。放浪形骸,散淡人生。来如雷霆收震


发送站内短信
查看博客个人资料
发表文章

文章目录


精华荟萃      更多


精华            更多


最近文章


热门文章


最近评论


 

搜索

 
 总点击: 25269374

清明节祭奠父亲 — 与死神对峙的爱   Comments

(续前)

我在新西兰的妈妈和两个妹妹日夜照料父亲,心情又不好,都快崩溃了。我在中国的小妹妹要申请护照。然后是签证,等的时间长。我本来想等她一起去,路上好照顾她,因为她不懂英语。不知爸爸能扛多久,万一有个意外,去了以后他已经不能认识我了,那将是一辈子的遗憾。再说爸爸即使能扛,妈妈和妹妹们都已经快扛不下去了。她们急需我这个家中唯一的强壮男人去顶住那将要塌下来的天,让她们能喘口气,歇一歇。。。

我给在美国的一个朋友打电话,问他购买治疗癌症特效药的事情。他是《彼岸》杂志的老板。他的父亲和兄长都是死于癌症。想起来几年前我父亲“误诊”出癌症的时候(现在想起来都不知道是不是误诊),我曾在留交会的宴席上跟他哥哥跟他请教过他父亲治疗癌症的经验。当时他一脸凝重地跟我说那简直是一种痛不欲生的煎熬。没想到,一年后轮到了他自己。 “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他在一次外贸生意上被骗,被人用信用证做局,欠下巨额债务,从此一蹶不振,身体也旋即垮了,患上绝症。其实不妨看开些啦。如果连命都没有了,钱还有什么意义呢?我的朋友告诉我,他那时买了什么治疗癌症的“特效药”。他还告诉我,这些药极其昂贵,但是无一有效,也就是尽了心意而已,让我小心。但我也是一样,求医问药,钱花了一大堆,药买了一皮箱。明知那其实没有什么用,但是心里还是存了一丝侥幸 —- 人的生命无价,总不能就这样放弃吧。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愿意倾家荡产,付出一切。但是那些药贩子可恨的也在这里。他们也明知这些药是骗人的,弄点小钱也就罢了,还要卖的那么死贵。他们就是吃定了病人家属的这种感情和心理,在这种时刻狠狠地宰上一把。真是丧尽天良。

这里还有一个插曲。我那时候有一个女朋友,和爸爸的关系很好。爸爸的脾气不好,跟家里每个人都吵过架,关系搞的很僵,但在她那里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爸爸有时候都把她骂哭了,但她从来不会回嘴。爸爸身体不好,有时候大便失禁,她还给爸爸洗脏裤子。她也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千金小姐,能做到这样,真的很不容易了。所以爸爸挺喜欢她的。我听到爸爸患病的噩耗的时候,就马上通知了我在中国的小妹妹和在美国的她动身前往看望。后来我细想的时候发现可能不妥,因为女人会比较怕死人。所以又打电话去跟她说,让她别去了,因为到时候女人见到死人会怕。结果她跟我大闹,说自己的亲人有什么可怕的,还怀疑我是不是想让别的女人去,搞得我哭笑不得。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这种醋有什么好吃的?后来她去了新西兰,给爸爸做饭、送饭。爸爸死的时候,她抱着爸爸的遗体哭的死去活来。所以即使后来我们都挺受不了对方的,但她对爸爸的这种情谊,还是让我铭记在心一辈子。说真的,哪怕老狼这辈子受了那么多磨难,但是碰到的这些女人,真是我天大的幸运。上天真的是很眷顾我了。

我提着满满的一箱药,飞越重洋,在父亲生命的最后关头,奔向他的身边,去尽我最后的孝道。一下飞机,妹夫就直接把我接到父亲所在的疗养院。在窗外我就看到了妈妈照顾爸爸的忙碌的身影。进得门去,看到爸爸。不过半年未见,爸爸双眼深陷,几乎成了一个骷髅,皮肤也失去了弹性。他的肝脏已经肿大,压住了食道和胃。所以虽然很饿,但却无法进食。同时却腹泻,人严重脱水,瘦的皮包骨。我的心紧揪着,脸上却尽量作出宽松的样子,说爸爸,我给你买了不少治疗癌症的特效药,咱们试试看,当场就打开旅行箱拿出一瓶药来让爸爸服了一剂。

从此我就基本上顶替了妈妈和妹妹们的工作,日夜伺候着爸爸。不幸的是,爸爸的病情发展的很快,我去的时候他还能下床坐坐,很快他下床都很困难了。但是他求生的欲望很强,总是想活动活动自己 — 这也许是他唯一自己能做的自救了。有一天我上洗手间回来,床上不见了爸爸,慌的我到处寻找,最后在外面的椅子上看到他在那里晒太阳。都不知道他怎么折腾出来的。于是我就陪他在那里坐。他问我小妹妹什么时候能来。我说护照已经加急办下来了,但签证寄到北京,因为辖区的关系,被转到香港去了,而香港负责签证的新西兰领馆的官员刚好度假去了,我们正在催。他问,如果小妹妹最终来了的时候,他已经走了怎么办?我知道那是他最疼爱的小女儿。他反对我们来新西兰,不过是怕我们为他花钱。但内心深处,当然是渴望看到我们的。爸爸不是个怕死的人,他拼命挣扎,不过是想看到她最后一面。我心急如焚,每天都打越洋电话去催。可是当着爸爸我能说什么呢?我只能说,不会的,小妹很快就能来的。但回房间的时候,他已经无法回去了 — 哪怕我搀着也不行了,他虚弱得根本就站不起来,只能往下倒。我只能整个把他抱起来抱回去。回到床上,爸爸剧烈地喘息。 我心里明白,死神在一步步地逼近,从此爸爸就很难下床了。

我陪伴爸爸晒太阳的地方

医生来查房。也许是根据新西兰的法律吧,医生用英语要我告诉爸爸,他的病已经不可能痊愈了,他不会有很久的生命。我感到很不理解。虽然这是新西兰的法律,但是说一次让病人知道了就可以了,有必要这样一遍又一遍地跟病人说这个,刺激他,影响他的情绪么?这实在是太残忍了。看到我不肯对爸爸说,医生可能是香港的移民,就直接对爸爸用广东话说了。爸爸是能听懂广东话的。他低着头听着,一言不发。医生走了以后,爸爸问我,医生是什么意思?我说无非就是这种病,用西医是没有办法了。但是我带了许多中药来,可以用中医来搏一搏。“对,搏一下!”爸爸挥舞着手臂说。我知道,为了见小妹最后一面,爸爸会尽他的全力。

晚上我躺在沙发上陪着爸爸。房间里一片黑暗,床上躺着一个骷髅般濒死的病人。我能想象到妈妈和妹妹在这个时刻的无助和恐惧。我仿佛看到死神正目光炯炯,逼视爸爸。隔着爸爸那衰竭的身体对峙的,一边是冰冷的死神,一边是我炽热的爱。我听得见自己跳动的心声。在这个黑暗而寂静的房间里,有两颗跳动着的心。一颗是我那强壮的心脏,而另一颗是爸爸那正在衰竭下去的心脏。躺在床上这个濒危的病人,当年可是一个强悍的军人。伴随着心跳的,是时钟秒针滴答的跳动声。爸爸的生命,将随着这永不停息的滴答声,快速地走向死亡。可是我要让爸爸知道,在他离去的时刻,有我们陪伴在他身边的深深的爱。哪怕连我自己最终也会被死神收去,可是潮涨潮落,日出日没,花开花谢,月圆月缺。生命周而复始,顽强不息,前仆后继。希望将伴随着生命,逆风飞扬,播种,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爸爸身上的那些正直、善良的品质,将作为他最宝贵的财富,通过他的血脉,通过他的言传身教,传给我,传给我的妹妹们,并且永远世代相传。

我在医院伺候爸爸

实际上即使是我作为身强力壮的援军,也在日夜的操劳中,很快就身心交瘁。重病中的爸爸腹泻,并且大便失禁。每次我必须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小心翼翼地将他扶起来(他全身还插着各种管子),放到轮椅上,推到洗浴室里面洗澡(幸好奥克兰医院的设施不错,ICU里面有中央通风设施,有完整的浴室、厕所),然后换上干净的衣服,再小心翼翼地将他推回床边,更换所有的被子、床单,放到床上,这时爸爸会累得喘成一团,我看的十分难受。可是往往没过几分钟,又是一轮,我又得周而复始地将所有的这些事情做一遍。24小时里任何时候我都不能完全放松的入睡,要竖起耳朵时刻留意爸爸床上的动静。他要是疼了,我要叫护士来上药。医院里的西式营养餐爸爸无法下咽,我们便从家里做了好吃的送来喂他吃。但他顶多能吃几口就无法再吃了。那篇伪顽主的肥皂泡――《血色浪漫》观后就是我当时在医院里深夜三点钟写的。日复一日,后来我都变得有点精神恍惚,甚至有时出现幻觉了。有一天凌晨大概六点多钟的样子,我睡眼朦胧中突然听到门口有动静。没有来得及戴眼镜,立刻瞄一眼床上,被子是瘪的。门口恍惚有个人影。我以为是父亲回光返照下床走动去了,立刻飞身向门口扑去。其实那是早上送饭的护士,吓的她花容失色,尖叫而逃。我回头看床上,发现爸爸扔在那里躺着,只是我刚才躺的角度,看不到他的脑袋,而他因为身体干缩,看上去似乎被子里面是空的。于是虚惊一场。

这样近距离的直面死亡,尤其是自己最亲的亲人的死亡,更深人静的时分,总让人审视起人生的意义。王朔写了那么多游戏人生的作品,可是他父亲一死,对他的刺激就很大,研究起哲学和宗教这些他原来不屑一顾的东西来了。人有灵魂吗?人死后灵魂还在吗?这是耶鲁大学教授 Dr. Shelly Kagan 的《死亡》公开课的课题。人如果有灵魂,那么还要这个躯壳干什么?但是如果人没有灵魂,那么要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瞿秋白临死的时候,以《多余的话》发问,检讨自己“误会”的一生,然后,从容赴死。我想的问题,在上一篇已经大体上说过了。产生出来的次问题之一是,如果没有灵魂,人死了以后就一切清零,那么像父亲那样,正直、善良而清苦的一生,那是值得的吗?这意味着一辈子的善行,并没有能积累到死后的时空去,不管是飘荡无依的灵魂还是捉摸不定的来世。可是,父亲是没有想过“报”的人。我伺候他上厕所的时候,他用的手纸,只撕下来很小的一块,然后折叠起来反复用,都快弄到手了。那是医院的卫生纸,非常大的一卷,不要他钱的。这都是节俭成习惯了,令人心酸。但他资助别人的钱,每次都数以千计,那相当于他当时的月工资的几十倍。父亲的坐标系都是在别人身上,从来没有在自己身上过。我不行。我的生命,应该以我的感觉为准,为自己而活着。“自在”和“自由”,应该是我跟父亲最大的价值观不同。在这个意义上,我承认我比爸爸要自私一些。但是有一点我认同父亲,就是我的善行,也并不为善报,而是为了也是我最大的价值观之一:可以心安。Under this value is an assumption:为别人付出,至少是为自己所爱的人的付出,不但可以是心甘情愿的,而且是可以感受到快乐的。也许这才是爱的真谛。

待续

清明节祭奠父亲 — 与死神对峙的爱

感受死亡――写于为父亲送行的路上

从死亡透视生命价值 —-父亲节怀念父亲之二

好的心态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父亲节怀念父亲之三

海风阵阵愁煞人

儿时的梦之四――清明节遥想故乡的父老乡亲 (上)

儿时的梦之四――清明节遥想故乡的父老乡亲(中)

儿时的梦之四――清明节遥想故乡的父老乡亲 (下)

游子心中永远的痛

母亲


19246 次点击    关键字: none

20 回复 -- “清明节祭奠父亲 — 与死神对峙的爱”

  1. 桐叶,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想知道

        想知道父亲见到小妹最后一面了吗?

  2. 狼协,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他没有能够

    她也是家里唯一几乎没有跟爸爸吵过架的人。小时候爸爸为她操碎了心,大了倒变得很乖巧懂事了。不管爸爸怎么发脾气,哪怕把她骂哭,她都是不会回嘴的很会甜言蜜语地哄爸爸。可是我回家的时候,她因为生意上的事情很忙,妈妈老盼着她回家来吃顿饭,但是她经常答应了然后临时又有事回不来,搞得妈妈非常失望。爸爸是个内向的人,倒不会说什么。我常跟她说,我们在外面的人没有办法,千方百计抽空都要回来陪陪老人;你在他们身边,应该常回家看看。现在要陪都陪不了了,即使是挣了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人生之痛莫过于此。现在想起来仍然禁不住仰天长叹。

    父亲走后两天,妹妹的签证才下来。我们还不敢告诉她,因为她心脏有问题,经常会昏厥过去,不省人事。路上没有人照顾,我们怕再出事。她下飞机的时候,心急火燎地要求直接就到医院去看爸爸。我们说爸爸睡了,让她回家先吃饭,等爸爸醒了再去医院。妈妈一直在风中站在小路口等她。回到家中,等她吃完饭,我打开笔记本电脑,跟她说,一会我们去看爸爸,但是你要作好思想准备,他现在已经认不得你了。接着我给她看了爸爸临终我们抱着他痛哭的照片。那个含辛茹苦养育她长大的人,那个最疼爱她的人,再也不能醒来了。我们一会将要去看爸爸的地方,是殡仪馆,不是医院。妹妹默默地看着,眼泪一串串地落到键盘上,过了好一会才哭出声来。人生有许多无奈痛心的时刻,但是有什么能比得上这种最宝贵的亲情永远地离去呢?可是对于这种无法承受的苦难,人们只能承受,他们有选择吗?

  3. 南京月牙湖,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狼叔啊,别太难过了,每个人都有上天堂的时候,要笑着去面对它。还有,能在新西兰养老,算是一种福气,我好朋友的女友在奥克兰生

    小孩,单人间,所有都是免费的。用他的话说:我父母在新西兰能比在中国多活10年呢。的确,看看中国的空气,食品还有医疗等,如果不是公务员的话,老人生个病,基本上就是等死,医疗费吃不消呀。

  4. 黑妮,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老狼,给你推荐一部法国作家Marcel Pagnol的作品,The glory of my father,有英文版本,

    我刚刚查了一下,也有中文译本:父亲的荣耀。他还有一部:My mother’s castle 母亲的城堡,都是童年回忆录,深受大人小孩喜欢。两部片子都拍成了电影,是我教室的教学片。无论是电影还是回忆录都享誉全世界。

    我喜欢西方作家纪念文章的写作风格,较少营造悲戚气氛,却给后人以传承和激励,能感觉到生命的蓬勃和绵绵不息。你的笔风挺煽情的,如果是公开发表的作品,我建议你一定好好读一下Marcel 的“父亲的荣耀”,清新,自然,还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文章风格基调定位好之后,说不定哪天你也一不小心成为中国的Marcel Pagnol。当然,你依然可以沉浸在自己的悲情之中,我只是觉得你可以迈远一步,对你父亲来说,那将成为很好的慰籍吗?

  5. DrNing2007,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珍惜亲情的时候也要能营造亲情吧?

    在下很欣赏狼主的文风。也觉得您有朝一日出版作品可以流芳百世。唯感慨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才华埋没在草莽中。

  6. Mr.Perfect,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我断断续续地下载了很多的公开课,唯独不敢下载Dr. Shelly Kagan 的《死亡》

    我知道现在并无足够强大的信仰,让我能心平气和地听完这个小老头的讲座。死亡这个话题太让人寒心了,就好像在黑暗里被千万根针扎,让人觉得百无聊赖,万念俱毁,疼痛却又无法挣脱。。。

    如果爱真能对峙死亡,那该如何解释众多善良的人如此轻易被死神带走?又该如何解释千千万万靠着仇恨顽强活着的人们,以及更多无爱无恨但却健康快乐的行尸走肉?也许,爱不过是糖衣,让生活这颗药不至于苦到不堪入口。。。

    第一次体会死亡是在8岁。我目睹了一只老猫从衰老到分解的全部过程。这只熟悉的老猫突然不见了。我们小孩子到处去找,后来终于发现它静悄悄地躲在单位仓库顶层的阁楼里,一动不动地窝着。因为有铁条隔着,手够不着,用石子丢它也不害怕。一周以后去看时,它已经成了一具尸首,散发着难闻的气味。三个月后看时,它成了一堆被风吹散的黑色毛皮,中间露出几块洁白的骨头。转眼一个严冬过去了,有一次和小孩子玩捉迷藏,突然想起了那只猫。特意看看时却发现,那里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就像它从来都没有在这个世界存在过一样。。。

    我奶奶走的时候极其安详,因为她是基督徒。我回国那年她已经快不行了,但就算时隔十几年,她还是自己把我认出来了。她拉着我的手说,你年纪不小,该娶个媳妇啦,说她天天给她的儿孙们祷告,说主应该早点把他招到天堂去,这样就可以早点和老头子团聚。总之,她在睡梦中走的很安详,98岁的年龄,没有任何疾病折磨。。。

    去年在沙特的时候,我一个人在中东的旷野戈壁上住了三天,体会了一把基督和穆哈默德的感受。恍惚中我产生过这样一个想法,也许我可以比穆斯林对死亡的了解更透彻一些:我要用一辈子的经历写成一本书,把我的骨灰融合在书的纸浆里,然后把这些书捐献给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如此,我的思想和躯体都将日夜与知识为伍。如果想祭奠我,读一遍我的书。如果恰好,这本书对后世的年轻人微有所用,我的灵魂也将无比欣慰,至少我会觉得这辈子活的也许比那只老猫更有价值?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7. 天凉好个球,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And then one day I’ll cross the river,

    And then one day I’ll cross the river,
    I’ll fight life’s final war with pain.
    And then as death gives way to victory,
    I’ll see the lights of glory and I’ll know He lives.

    在美国,很多人在临死前,即使是寿终正寝的老人,他们的家人都会叫911。而这个时候,消防队员都会和急救人员一起赶往现场。

    一位消防队员告诉我,他每年都要见证几十个人咽气的那一刻。他说:“有尊严地死去甚至含笑死去的人,几乎都是基督徒。”

    我的体会是,如果要有尊严地面对死亡,就必须要有信仰。

  8. Mr.Perfect,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没错,虽然我没听过Kagan怎么说,

    不过相信他也会同意,有信仰、有尊严地面对死亡是人类唯一(?)正确的选择方式。

  9. 悍马,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这么好的女朋友,散了可惜

  10. Dwang,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感谢你的感受分享,那是一个永远的痛。

  11. ferncrest,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或者很早就对灵魂、智慧、死亡有深刻思考

    like me :mrgreen:

  12. ferncrest,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人的感情是很难超越的。

    能放下的人太少,包括我也不行。

  13. firefly,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他以前几个女友都很不错的说。。。

  14. 狼协,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亲情是一种自然的感情,无须营造啦

    跟血一样的流淌。能“营造”的,大概是后代的那种亲情。还有,夫妻之间,日子久了,也能滋生亲情的。可是那要有足够的时间啊。

    谢谢你的欣赏。才子没有佳人的欣赏,岂不是很寂寞?不过你觉得什么才是好钢应该用在的“刀刃”?

  15. 狼协,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我还没有写完

    生命的生生不息固然是我感悟和要表达的,但是生命的悲怆、孤独,也同样是深刻的。

  16. 绽铃子,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大波波娃博士让你先造一个“亲”,再培养情。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17. 桐叶,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有类似的经历

    也有类似的经历。

    读你写的想起了很多。

    祝福你的家人。

  18. 狼协,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我倒是想

    不过宁博培养的是跟别人的亲情,不是跟我。 :(

  19. Sarakawa,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我看过那本《le chateau de ma mere》

    温馨,感人,快乐….

  20. 潮州冷,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唉………….!

发表回复

校验码:  


你可以 回复, 或者 trackback 到你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