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chairwolf
自由自在,多姿多彩。放浪形骸,散淡人生。来如雷霆收震


发送站内短信
查看博客个人资料
发表文章

文章目录


精华荟萃      更多


精华            更多


最近文章


热门文章


最近评论


 

搜索

 
 总点击: 24845274

初创公司的股份配置   Comments

主坛那边weida 同学分享了他创业期间股份问题的困惑: 

http://www.haiguinet.com/forum/viewtopic.php?p=2074572

他的项目,在创业时分给了共同创业人(Co-founder)10% 的股份,让他负责融资、产品经理和营销的事情。该同志原来担任过德国多家知名互联网公司的高管和总裁,工作很努力。weida基本还算满意。初创时双方约定,这哥们儿拿10%,分两年vest.

结果这哥们在工作了四个月后提出,他所负责的公司战略和产品设计狠重要,跟其股份不符,要求增加股份至20%。Weida 同学虽然认可其工作成绩,但也觉得不是那么满意。公司创业虽然需要人,但这个人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也不是不可替代的。另外两个团队申请加入,每个团队四五个人,也才要求占有5%。而这个人一个人就占有10%还不满意,所以有心让丫走路。

我觉得weida 兄弟所考虑的思路还是很清晰的。这里我只想谈谈我对股份配置的一些经验之谈。

初创公司的股份配置很重要,因为它是日后发展的基石。如果配置不合理,或者主要人员不满意,公司日后的发展会埋下很大的隐患。公司因为股份配置问题而导致分裂,主创人员分道扬镳,使得公司元气大伤。更要命的是出去的人形成了对自己的竞争,这是一种双重的杀伤。而这是和平的分手,已经是轻的。重一点的是公司内部形成内耗,乃至诉讼,全武行。。。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基本上就没法干事了。

但公司的股份配置也很难办。因为这其实是一场博弈,每个人都倾向于夸大自己的作用和贡献,而缩小其他人的作用和贡献。这一方面是博弈的影响(make deal 当然要以最小的付出换取最多的回报),另外一方面也是人性的影响,心理的影响。就像我们自己会比较容易记住自己对别人的付出,而忘掉别人对自己的付出。

而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对“贡献”和“付出”的价值衡量是不一样的。比如让一个大公司的CFO去当打字员,作为CFO 来说他认为他自己在人力资源上的市场价是每小时100美金,但对雇他的小老板来说,他只值10 美金,而且他的打字速度还不如10 美金的小姐。所以“衡量”,只能放在项目中来看。至于自身的机会成本,只能由当事人自己衡量,参加项目对自己是否合适,不必怪别人,“我付出了这么大代价你给我这么小的报酬”。觉得不合适就不参与就是了,大家还是朋友。关键就是一开始就得说清楚,免得让人觉得受骗。

那么就项目本身,应该根据什么来确定股份的配置呢?

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idea 是谁想出来的。Idea 很重要,就像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但是在信息时代,idea 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没有实施 idea 的资源配置和执行力,idea 就什么都不是。当年跟阿里巴巴做同样的事情的公司多如牛毛,但最后只有马云成功了。Weida 兄弟不想将他的项目公诸于众,原因也在于此。我在给赛富基金写的一篇研究报告中,就曾提议在互联网领域”建立一支猫眼司令的快速部队“。因为在互联网领域,其资源的集合有高度的同质性:网站、手机的开发,营销的套路等。一支已经ready、磨合好的突击队(其主要构成就是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强大的营销团队和强大的资金后盾),可以对已经由市场初步证明了的模式实行后发制人的攻击,依靠团队和资金的绝对优势获得速度,后来居上。这种模式是让无数革命先烈去付出资金和时间上的试错成本,自己轻易掠去胜利成果。所以初创公司一定要有一支有执行力的队伍,哪怕小,也要在一定范围内尽快地推进其构想,证明其模式和能力,拉开竞争的距离,提高竞争的门槛,同时尽快获得大投资的靠山。在没有组成这么一支队伍之前,最好是隐忍不发,静待时机。不是说你跟人家说了人家就一定会抄你的。Idea 多如牛毛,没有经过实践证明的 idea,有逻辑价值,但没有经验价值。抄的人要自己去付出试错成本,这个成本还是很大的。 人不能乱抄一气。时间上的机会成本,使得人们的选择非常有限。你做了这个事情,就不能做另外一件事情了。所以,真正危险的时候,是你的模式已经得到了市场的初步证明,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如果这个时候你的队伍还像蜗牛一样慢慢地爬,那你就是在自杀。

如果不仅仅是idea, 而是已经成型的、有一定门槛的技术,那就不同。那么,拥有这项关键技术的人,就可能是创业的核心,可能会由他来组织资源,主导股份配置。就是说,话语权在他那里。当然,这项技术得拥有很大的市场,而且这也为合作各方所认可。

其次就是执行了。执行比 idea 要重要得多。所以,像亚马逊、ebay、Dell、阿里巴巴、京东等这些公司,跟google 这种技术创新型的公司不同,他们属于商业创新型,于是领导人的市场洞察力、资源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执行能力和经验和其他的相关素质就非常重要。于是创业投资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找到这样的领导人。如果有这样的领导人,则股份配置也相对简单一些,因为这样的领导人有话语权。他负责组织资源,找谁不找谁,谁价值多少,他说了算。觉得不合适,可以不干。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的概念,就是可替代性。如果没有这个人,这个项目还能组织起来吗?即使组织得起来,在市场上会有足够的竞争力吗?这个一定要各方准确地评判、认可。如果没他结果会差很远,那么他在项目里面占有绝对优势,大家就没话说。如果没他换别人也一样,那他的股份就不应该跟别人有数量级的差别。因为这是一场博弈,大家觉得付出的和得到的不符,换人就是了。不管是技术创新型公司,还是商业创新性公司,配置股份的话语权,可能首先都得考虑这个不可替代性。梅兰芳的班子,拉琴的,做服装的,甚至唱“楚霸王”的,可能都狠重要。但是没有梅老板,这个戏班子的戏就没人看,有人看也挣不了那么多钱。

很多时候这个不可替代性不那么鲜明,于是就会在不同的人那里形成不同的看法。这个时候就需要坦诚地沟通。如果看法相差太大,我建议大家不要合作,只做朋友。否则勉强下去,以后利益大了,一定出问题。所以这个时候沟通也要小心,不要用一般商业谈判的时候的那种“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做法。你狮子大开口,人家信以为真,觉得你胃口大,就打住了。虽然你赶忙表示可以商量,但是人家觉得即使你愿意勉强,以后总不免觉得吃亏,总是个隐患,还是算了吧。

其实除了组织和配置资源的人之外,其他的位置也可能出现难以替代的关键角色的。比如梁山上的好汉,晁盖、宋江这种领袖固然不可替代,但吴用、林冲等也狠关键。刘备厉害,但孔明、五虎上将也很关键。小米手机里面,雷军是方案的策划者和资源的组织者,估计也是股份的配置者。但是小米初创期的那九个大将,都是行业内手机、通讯、软件、工程、营销、产品方面顶尖公司的巨挚。据说每一个拉出去都是可以独当一面当一个上市公司的一把手的。所以雷军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去说服他们,他们的股份也不是可以忽略那种,虽然我估计跟雷军比应该还是有点差距。

当然即使有股份配置的主导权的哥儿们,也要尽可能地 reasonable, 不能因为自己的不可替代,就将 manipulation 玩到极致,将对方的空间压榨到极限。因为这将增加对方的离心力。博弈都是双方的。自己也得考虑,如果在以后的合作中,半途失去对方,自己的代价是多大?换个人,是否付出更多?对方是否也有组织资源跟自己对抗的能力?对方哪怕无法跟自己竞争,但是自己出去另起炉灶,是否能得到比在自己这里干更大的利益?毕竟团队失去主力,都可能是相当大的损失。至少有替换与磨合的时间成本。留住人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股份和期权,让对方权衡之下,会觉得在这里干,会比到任何其他地方干所获得的利益明显要大。当然,这里指的是关键的位置。

所以一开始就应该大家讲清楚,了解对方的期望,力争基本上满足其期望。一般而言,越能干的人,期望越高。因为其机会成本越大:他不干你这,干别的,照样可以有比较高的收益。所以你就得权衡他对你的项目可能的贡献,和这个职位的要求。如果职位本身就不那么重要,那就找个期望低(当然可能同时能力也低)的人来干,甚至按照市场价雇人来干。那就是雇员,不是合伙人,没有股份问题。

本质上,如果初创人有足够的钱,那么所有不是不可替代的、不那么重要的职位都应该在市场上雇人来干,以工资为主,以避免复杂的股权困扰。必要的话,加上期权。如果没有钱,那就以股份来代替。这个时候,该职位的市场价值,也就是年薪,应该是衡量股份的一个重要参考。当然初创期的股份价值可能要比市场工资高。因为毕竟人家没有拿到现金,或者拿到的跟市场价格有较大差距,这样人家就有较大的风险。

如果不能满足对方的期望,也要大家把各自的道理讲清楚。实在谈不拢,可以一开始就不要加入,以免大家都浪费时间。都是博弈,大家都有自己的角度、立场与机会成本的权衡,无关人品,nothing personal. 但合作以后再分,就容易闹得很ugly,代价也大。

至于weida 说他的大部分股份将来都会散出去,自己只留很少部分,这是很难说服对方的。毕竟这是“将来“的事。而且对方关心的是自己能落下多少,而不是你有多少。大致的格局,对方可能得到的份额,最好事先讲清楚,以免有误导的嫌疑,以后大家落下埋怨。

如果创业的几个合伙人之间是互补关系,而且资源和能力也大体上对等或相似,那就可以把股份划分为大体相似的几个部分,相互制衡。也可以根据出资来划分股份(各人经济能力相近的情况下),股份多就出的多。

当然创业投资的实际情况非常复杂,没有什么简单的办法。但是掌握几个原则,如资源,能力,角色,可替代性,市场价格,各方博弈的得失,vesting 的办法,设定任务和里程碑等,就应该可以不至于太过离谱。老狼在这里抛个砖,希望能够继续引来一些玉。这个问题是如此地重要和难办,相信大家都有兴趣讨论。

11675 次点击    关键字: none

6 回复 -- “初创公司的股份配置”

  1. 哈老怪, on March 1st, 2015 at 11:22 pm, said:

    标题:当时他接受10%的时候,难道没考虑过这个项目他在其中的分量?

    难道当时他就想,10%的股份只值<100%的努力?100%努力的话,那得另谈股份?

  2. weida, on March 2nd, 2015 at 12:08 am, said:

    标题:老狼说的几点都非常好,有两点尤其好

    1.“ 如果初创人有足够的钱,那么所有不是不可替代的”。
    所以我现在准备向亲戚筹资,亲戚去台湾旅游,周末才能回来,同时跟同学商量,看能不能搞点资金,如果能搞到的话,雇人继续开发,雇人搞市场。

    2 “至于weida 说他的大部分股份将来都会散出去,自己只留很少部分,这是很难说服对方的。毕竟这是“将来“的事。而且对方关心的是自己能落下多少,而不是你有多少”。

    这一点我欠考虑,需要考虑一下,在两者之间达成平衡。我原先这么说出来,也有两个因素,一方面,既然我自己保留很少,我会尽量给一起工作的人比较宽厚的待遇,我也是尽量这么做的。二、大家也不要老盯着我那点股份,心里不平衡。

    关于这个项目,其实我原先的思路是走众筹,一方面可以筹集部分资金,另一方面也算是做市场。美国的众筹现在是创业企业一个很好的启动渠道。

    很多众筹公司一开始只是一个概念和团队,只要把自己的创意做一个比较好的视频就可以。而我的项目的一个子项目已经差不多开发完毕,完全可以单独筹集资金。

    这个合作伙伴来了以后,楞要往投资人那个方向走,想通过投资人筹集资金。估计有三个原因,一方面他已经有这方面的关系,另一方面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筹资方式,另外如果通过他筹集资金进来,双方的股份合起来可以达到20%以上,这是locking minority的股份比例,因为他一直念叨这个locking minority,这次也是一个理由。

    我对这个locking minority比较敏感。

    关于他本人的素质,应该说还不错,但也只是一个优秀中层的水平。因为我是个初创企业,有这样的人无偿给我工作,甚至愿意自己投资,已经是很不错了。所以10%我也能接受。

    但从长远来看,做为全球性公司的高层,他还是难以胜任,我比较想下一步从谷歌或facebook里拉出一个大拿,给一定股份。

    所以我现在很需要硅谷的融资和这些企业的高层人脉,兄弟我偏居欧洲,实在是很不方便。

  3. 狼协, on March 2nd, 2015 at 12:37 am, said:

    标题:如果众筹,你将不得不向全社会公开你的计划、模式和产品

    技术产品这么干是可以的,如果有技术门槛的话。商业创新就难说了。

    大公司高管未必合适创业。完全是两种人,两种素质,两种要求。一个是职业经理人,一个是企业家。而且,他们的机会成本太高。除非是像雷军那样拥有巨大资源的创业,可以打动他们。否则,你的企业不到一定程度和规模,他们很难下决心。即使愿意来,开价也很高。你付了大代价,未必就服水土。

    当然如果你高速发展,像大疆那样,成了大公司,那你当然可以随便从任何公司那里挖人。

  4. weida, on March 2nd, 2015 at 12:41 am, said:

    标题:可以公开的这一部分还是有很高的技术门槛的,所以对外演示我只拿这一部分

    要模仿不是那么容易的,有些东西我准备申请专利的。

  5. 狼协, on March 2nd, 2015 at 8:11 am, said:

    标题:你可以把项目资料发我看看

    我把资料转他。

  6. weida, on March 2nd, 2015 at 7:35 pm, said:

    标题:好,这两天我先整整,过几天邮件跟你联系

    祝咱们大家羊年大吉发洋财,呵呵

发表回复

校验码:  


你可以 回复, 或者 trackback 到你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