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大俗商业学:招聘面试CFO的感受(二)——回答大家的一些问题
Select messages from
# through # 帮助
[/[Print]\]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1: 安氏大俗商业学:招聘面试CFO的感受(二)——回答大家的一些问题 (14486 reads) 作者: 安普若来自: 中国美国的飞机上 文章时间: 2008-6-02 周一, 09:08
    —
作者:安普若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安氏大俗商业学:招聘面试CFO的感受(二)——回答大家的一些问题

2008年6月1日

安普若


  写了《安氏大俗商业学:招聘面试CFO的感受——谈谈高端人才应该如何寻找和抓住机会》,没想到大家看了之后有这么多不同意见,我觉得这些意见都很好。我想这些不同意见的产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视角不同,如果站在被interview的角度,肯定不能完全同意interview别人的人的一些想法,我写这篇文章也正式要告诉大家,坐在你对面的人是如何想问题的,他不见得100%正确,但是这就是他的心理和思维。你如果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啊;第二是因为我对有些事情没有陈述清除。如果是这种情况,我这里再补充几句:

  第一、大家意见最大的是说一个人需要了解对方的公司和职位之后再发resume,这个假设理论上是正确的。但是实际情况可能不太可行。

  一个公司招聘人,一般都会有一个job ad,简单地介绍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要招聘什么样的职位,尤其是对招聘的人的要求是什么,这些都会写清除,但是却很简洁明了。

  如果当你了解这些之后,觉得还是不够详尽,那么可以发email去问公司要更详细的资料。我建议,在你要资料的时候最好也把自己的情况介绍一下:我现在是什么职位,有什么样的经验,什么样的教育背景,为什么对这个职位感兴趣。这样至少能让公司的人对你产生兴趣,公司的人有了兴趣才会把公司详细的资料介绍给你。如果你只是很生硬地写:I need more information about your company,几乎100%不会有人回应你。

  当然了,即便你写得很nice,也可能还会遇到公司收到你的email根本不理你的情况。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公司对你没有兴趣(或者说你没让公司的人对你产生兴趣);二是公司太忙,没时间多处理这种询问的email。

  所以,我还是建议,如果你对这个职位感兴趣,你就要take initiative,主动出击,先发resume,再打电话。

  还是那句话,别太小家子气了,别总是觉得人家会把我的resume到处乱发,我应该对自己的个人资料保密如何如何,否则影响我现在的工作如何如何。。。说句真心话,如果你对一个公司的专业性和管理水平有怀疑的话,那么就干脆不要申请这个公司的工作。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建议,如果你还和我讲那些听上好像很正确的理论,你就按照你的理论办。


  第二、大家意见第二大的是关于报酬如何谈和什么时候谈的问题。这个问题我就不老生常谈了,你去美国的任何一家书店,都有很多很好的教一个人如何interview的书,其中讲了许多如何谈报酬和在什么时候谈报酬的问题。

  有的人很英勇,说:我就上来第一个谈报酬,如果工资不到多少多少,咱们谁也别浪费时间了。我真的很佩服这种英勇的大无畏的气概!对这样的朋友,我只能说good luck,但愿你永远能这么英勇,但愿你能找到称心的工作。

  至少,如果我是interview这样朋友的人,我只会给这样的朋友我的忠心祝愿和佩服,但是不会给offer。但愿天下会有雇主喜欢这种态度的人。


  第三、意见第三大的是关于细节和衣着的问题

  招聘一个人,为了对公司负责也为了对被招聘的人负责,我希望能找到一个人最适合这个职位(一个上市公司的CFO)。我们不是招聘桀骜不驯的天才。如果爱因斯坦穿着睡衣来应聘,保证是不会招聘他的。不是因为他不是人才,而是因为他不fit in this position。

  我知道以貌取人会误判许多优秀的人才,但是不以貌取人,我们却增加了判断一个人的难度和成本。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找到合适的人选,这也是一个不得已的办法。

  在这次招聘中,我其实并没有太挑剔一个人的穿着,如果用一个CFO参加路演做presentation的标准来衡量的话,这次几乎每一个人都不合格(咱们老中为什么都普遍那么不修边幅呢?)。我这次还主要是想从一个人的衣着猜测出他的生活状态和life style,和他的精神面貌。当然我知道这些很不准,但是我还是想从蛛丝马迹中 find out more information to make decision。

  这次的interview过程中,其实不是我一个人,在国内的时候有我的助手在旁边冷眼观察,在加拿大的时候有我们投行的其他人参加interview,比如这次interview,一上来基本上是投行的一个associate(加拿大人)先问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我在旁边观察,然后我再问一些比较tough的问题,他在旁边观察。

  一个人从进门,如何握手,第一话怎么说,穿什么衣服,什么鞋子,到最后如何提问题,如何close,都在我们的观察之列,什么也不会逃过我们的眼睛。他走了,我们马上讨论,结论也就出来了。其实,有的时候interview进行一半的时候,我们交换一下眼神,已经知道什么是结论了。

  其实这并不是我见过最tough的interview。90年代初,当时我到Cray Supercomputer公司去interview,一共interview一天9个小时,8个人interview我,一个人一个小时,这8个人有工程师,有经理,有HR的人,等等,还包括中间吃饭一个小时,也在观察你,包括你点的什么菜。

  我只记得我到了下午的最后两个小时,已经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当然了,我没有拿到offer。我的一个美国同学拿到了offer,和他比起来,我觉得自己当时在各个方面确实差距还很大。

  我不知道现在Cray Supercomputer是否还这样interview人。相比起来,我们只interview候选人一个小时,而且在这一个小时内我必须做出判断,这对我也是一个挑战。如果判断错了,对公司和个人都将是严重的损失,所以保守,保守,再保守。所以,任何怀疑都是拒绝的理由。

  在这里,我只是想告诉找工作的朋友,一个坐在你桌子对面的人在想什么,但愿能对你有所帮助。

作者:安普若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上一次由安普若于2008-6-02 周一, 14:22修改,总共修改了5次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5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