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从非洲重返欧洲(3)-情字路上好修行
author: lady_lily923 20647
time: 2007-2-22 13:30:21
form: http://www.haiguinet.com/forum/viewtopic.php?p=1085865
content: [size=18:b6623db896][color=blue:b6623db896]3.情字路上好修行[/color:b6623db896][/size:b6623db896]

2007年2月3日(周六),是我抵达Frankfurt后第一个周末,根据详细列出的生活所需清单,和同事一行前往超市购物。我第一眼看到那个黄白小圆点相间分明的Nike足球,就甚是喜爱,当正考虑是否买下来用以装饰单调的卧室时,我听到轻微的超市背景音乐传来的先是掌声,然后是那次次都会拨动我心弦的层层叠叠的铮铮吉他声和轻快的富有节奏感的鼓点声。两分钟零9秒的华彩过门,因Don Felder和Joe Walsh娴熟的联袂演绎而令人陶醉不已,而音量和节奏都恰到好处的鼓点也配合得无可挑剔,听来是如此地酣畅淋漓。当Don Henley用他特有的嘶哑深情款款地唱响这美国西部的传奇“On a dark desert highway cool wind in my hair…”,我用一种讲述“Long long ago”的平缓口吻对旁边的同事说:“Eagles的《Hotel California》是我的最爱。”

这些年独自一人于诸国游走,反复听的最多的一首歌就是《Hotel California》,因其能让我在人生孤旅之中产生丰富的浪迹天涯之共鸣。从来没有哪首歌,能让我感触这么多,在不同的情境下我能体会到不同的超现实的感觉:时而浪漫暧昧,时而悲凉沧桑,时而愉悦欢快,时而玩世放纵,时而还神秘玄妙。当然也不乏随遇而安的洒脱和疲惫颓废的慵懒,或许这才是创作者最初的本意。

在超市里,我单手旋转着足球驻足沉浸于这脍炙人口的、据说被称做是美国第二国歌的流畅之中,当听到“I had to find the passage back, to the place I was before”,一直自以为早已对过往情事心如止水的我,终于再也忍不住悲从中来……

抵德第三天,刚好收到久不联系的EX-BF的E-mail,主题是:“还是想对你说,不要走得太远了,小心迷了路。”我想我可能高估了自己沉淀往事的能力和低估了自己的记忆力,在很长时间以来,我都误以为自己能把浮云世事看作是玄奘手中的西域“沙则流漫,聚散随风”。 此刻席毕人散早已多时,可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我还是恍如隔世地回忆起往昔的超清晰画面:曾经,我和他,在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一起欣赏着这首歌,相伴游览城堡、皇宫、博物馆、教堂,也一起做饭看书写Paper。我曾以为,在非洲经受过生命威胁后的我真的是这么以为:我再也不会为这场无奈的结局而伤感不已了。可事到如今,他的话仍令我无法忽略,仍不禁会自问:渐行渐远的我会不会真的如他所说,哪天迷了路以至于找不到来时的路?

当我重回德意志,一切看似那么熟悉,但那个曾在我毕业前夕,将他的注视久久停留在我眼中的腼腆的男人,那个惊叹我知识面相对较广也惊讶我超乎寻常单纯的男人;那个给我阐述Albert Einstein’s那简洁完美的相对论质能方程式E=mc2之奇妙的Physicist,那个不识五线谱但虔诚地听我介绍欧洲音乐名家及其作品的“乐理盲”;那个不解风情但会帮我埋头精心制作复杂图表的“傻子”,那个经常被我奚落得无招架之力的“手下败将”……

在我们相逢相识相知的童话王国,我故地重返,可却再也寻觅不到其影踪……

我一直都觉得是仁慈的上帝跟我们开了一个并不好笑的玩笑,我们于同一座城市同一所大学多年相见却不相识,如此这样也就罢了,然而上帝安排我们在最后即将离开德国时相知,可那又怎么样?终究只能是一场此情可待成追忆的风花雪月而已。2005年8月,易北河畔的盛夏,我们的人生旅程刚刚交叉就不得不背道而驰,且是真正意义上的各奔东西,我回到我们的祖国,他去了大西洋彼岸那个许多人向往的国度。

对爱情的认知和对生活的感悟,身为旁观者第二手所获取的,或通过媒介第三手所获取的,都远不及身为主角亲身经历体验而得的深刻。我是在爱过伤悲过反省自责过,方才领悟事关爱情和生活的问题从来不是单色素描所能诠释,而是得从多个角度深度去挖掘分析;很多事情其实并不是所看到的表面的个性问题,而或许是我们的人性使然,或者说是生活的现实必然。情感中的当局者所看到的只是从其个人角度出发所理解的一切,其因某种局限性所理解不了的当时却怎么都看不到。待日后随着阅历日益丰富后,再回首分析曾经的失败,才发现那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正是当时因理解的广度和深度不够而没有看到的,于是在哀婉为时已晚时,也会非常无情地觉得,所有曾经珍贵的欣喜的平淡的伤怀的时光碎片其实都不过如此!借他人之所云:我们,曾经的爱情,沧海一粟!

我是在近距离地接触了解一个男人后,才明白Glenn Frey主唱的Eagles另外的经典《I CAN`T TELL YOU WHY》是一个成熟男人对于情感真正的无奈,而不是我原固执认为的冠冕堂皇的“借口”。也是从他的决绝,我看到了一个男人追求事业成就感的执着。当然,也是从他的行为准则中,我深深理解了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私和骨子里面的脆弱,以及适者生存所造就的必然的虚伪和在优胜劣汰的规则中所铸造的冷漠。

我是在投入地不问从前、不管现在、不想将来的爱过一场后,才领悟Don Henley另外NO.2的经典《Sometimes Love Just ain't Enough》所表达出的生活哲理:现实的婚姻仅靠纯粹的Love显然不足以维系长久,情感之于存乎于文明社会的我们,又怎么可能与才识、名利、背景、诱惑断然分开?看上去很美的纯情,柔弱无力得怎抵得过“Life is hard”?

我是在毫无预感的情感失败后,才对自身综合价值有了更客观更深刻的认识。我从来就不是美女也绝对算不上艺压群芳的才女,既没有别人想象中的聪明,也不足以具备自以为是的才能。事实上是,其实我一直都很肤浅很幼稚,且因底气不足而很虚荣,还因历练太少而很脆弱。同时也意识到,失恋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非就是一个习惯的过程,也是一个女人心智逐步走向成熟的必经路程。正所谓“情字路上好修行”!后来我能坚强地走过非洲那段相对艰辛的日子,或许正是这段情感失败的洗礼,造就了我对理想遂难如愿地的心理承受力及我对生活无可避免地走向庸俗的坦然。

在挥手告别多日后,才明白所谓“分手后还可以做朋友”, 其实对于当初唯一性地真诚相爱过的恋人而言,那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可以结交的朋友那么多,难道单缺这一个?生活已是不易,又何苦自欺欺人费力去维持这么一种奇怪的关系。别离德国后分别在不同国度面对不同生活的我们,就像这世间许许多多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而分手的恋人一样,刚开始会因一时旧情难断而频繁联系,三个月后就渐少联系,半年后少有联系,一年后就基本断了所有的联系。即使在通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曾经亲密无间的恋人最终都还是会顺其自然地相忘于江湖。于是有时,我难免会去哀叹恋人之间那层看似情深如许其实单薄无比的关系,好像除了寂寞的借口,似乎什么都没有。

当一切风平浪静地远走,我亦可把此情的缘起缘落当作项目实施可行性研究来客观分析,才发现爱情的乐章演凑的真的从来就不是什么命中注定,而只是一种偶然,没有谁会像申请专利一样注定会是谁的唯一,而全部的珍贵在于这种偶然降落到自己的身上,于是,我始终都还是会感激那份曾能纯粹地相爱的荣幸,不管最终的结局如何地残缺不堪。但愿不幸的只有我,我是真的觉得,遇到一个人可以同时彼此挚爱对方实在太难了,比读什么学位完成任何工作任务都要难上千百倍。

2007年2月11日(周日),是窗外百米处教堂那连绵不断的钟声将沉睡的我唤醒,在一遍又一遍荡气回肠的咚咚声中,余在床上曰:“Today is a new day”!最近一直混混噩噩,一堆该看的书都没有集中花时间去看,于是计划这天好好温书。怎奈S复又失恋,她的爱情总是来得快也去得快,且都轰轰烈烈。她说她看不懂那个普通话都说不俐落的老男人写的押韵抒情诗,于是我似是而非地字字句句帮她剖析。其实精明如她岂会不懂,要不怎么会梨花带雨,只是骄傲的她一时难以接受被动分手。于是我一整天都在充当安慰天使,将我失恋时她开导我的话,将我们探讨的关于异性的结论关于爱情的看法关于生活的常理,又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故作幽默地Copy给她。其实所有的道理S比谁都灵光,她在我眼中一直都是一个爱情哲学专家,但从纸上谈兵到于实战中运用自如又谈何容易。其实很多时候我又何尝猜得透EX-BF给我的邮件,只是我一贯的阅后三步曲作风是“退出、选中、删除”,是为了不让自己在对方都已经根本不在乎我的感受时,还傻傻地浪费时间毫无意义去反复揣摩。情感纷争的世界,若我自己都不好好善待自己的情绪,那还能指望谁呢?

S在情字路上一直走得很风光,令尔等貌不出众语不惊人之辈曾羡煞不已。当我开始研究养生之道,S则开始热衷于研究佳肴,她把情感的一再失败归结于不具备做居家太太的看家本领。她在不断的恋爱失恋当中,逐步理清楚自己的最佳实际需求,且根据此需求定位好自己的首要目标。现在的她认为,工作对于她已无关紧要,那只是她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她人生价值的实现是要找到她的Mr.Right。听闻我甚是惊讶,那个要读博士要成就一番事业的S怎“沦落”至此?当然,也或许是我觉悟太低?我对她说其实也是对自己说:这个世界不只是只有爱情一件事。S旋即反驳之:但若爱情这个事情没有处理好,其他的事情都会被弄得一团糟。我闻之自省,目前我虽也没有爱情,但生活好像也没有槽糕到哪去,既然我喜爱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得四处奔波,那我就权当这种到处出差的工作状态是公费旅游。由此可见,情字路上修行的人不同,得道和境界也不尽相同。

身边熟悉的女友中,才识过人容貌也佳的不少,但论及对待事业和爱情的态度,M是最特别的一个。其系出客家梅州,尽管在外受教育多年,但思想和行为都异常传统,她从来唯一的理想就是相夫教子,觉得一个女人生活的全部就应该是家庭那块天地。尽管M的业绩斐然,但其时刻都准备着为情走天涯为爱放弃一切。2005年年底我入职我司时,M也正考虑要不要从一家香港银行跳槽到我司。后我临去非洲前夕,她正计划回流英国,原因是其男友在德国读博士,在英国工作相对比在国内要方便些。怎料为情计划赴英的速度,赶不上时间和空间这一对爱情天敌的捣乱,还不待她抵达英国,我在非洲工作才开始得心应手时,就传来她男友另有新欢的消息。当时在Lagos的我,听着M半夜在电话中泣不成声,她的悲伤她的不解她的矛盾,余方知即使能干智慧如M,也难免会辨不清爱情的走向及爱情和事业的孰轻孰重的相对合理性。可喜的是,M夜夜落花成冢的苦难日子很快就成为过去式,2006年6月份,她还是按照曾为情而作的计划重返英国,只是已了断了前尘的所有纠葛,轻装上阵抵英后求职一切都非常顺利。

此次抵德后,与M隔三岔五就会根据我们的切身感受探讨交流几句我们单身女人之间的话题。走出失恋阴影后的我们,显然较之从前成熟了不少,而今的我们不再为爱情而哭泣,也不再指责对方埋怨自己,已然可以轻描淡写地谈起我们的情感伤逝,对自身的修炼也更积极,对工作也更加专注。曾经眼里容不下一颗沙子的我们,在失恋中学会了宽容,学会了坚强,学会了该如何去识别异性,该如何正确对待情感和工作的权重,更清醒地树立好自己现实的追求。当然,我们也不改初衷,依然互相勉励说:单身的幸福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心态;依然将“慎择于初,善待于后”当作座右铭;依然相信爱情,可以为之热烈;依然乐观,依然有梦想;还有,依然不考虑异族。另外,我们也能理智地意识到,随着参透的所谓人生哲理越来越多,自我保护意识也必然越来越强,从而导致令我们心动的沸点不幸也越来越高,但我们不会因此就不努力过好每一天,相反,我们会更加珍视生命中的每一缕温暖的阳光。(英国和德国灰蒙蒙的冬季那么长,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难得的阳光。)

2月14日,是每天都甜蜜得似过节的情人们的节日,我在工作时间意外收到M长长的邮件,这对于世界顶级投行的员工来说,是个非正常的行为。当晚我的例行学习计划又被搁浅,电话中与M较之往日聊得更久,互相安慰调侃直到德国时间凌晨一点。放在电话,困顿的我还剩下最后一丝清醒:其实M和我,在看似乐观积极和理想唯美的背后,有着难以排遣的深深寂寞,只是繁忙的工作,为我们的落寞做了极佳的掩饰,但情人节还是成了寂寞的泛滥缺口。我想,M和我,即便数字天赋再好,也算不准红尘俗世中的我们到底还能坚持多久?

2月17日(过年)S告知于我,此次失恋令她彻底绝望,已定好22日赴英国的机票。我在原本是拜年的电话中,重点祝愿她这次重返英国时来运转,能邂逅某人将她那颗恨嫁的心灵留住,给万事具备只欠Mr.Right的她一个她所希望的美好家园。当然也祈祷M和我皆好运,努力工作之余那个叶芝笔下所记载的将会爱我们朝圣者的灵魂的人儿早点出现……

(注:本人所著“神秘而美丽的非洲,我来了”和“从非洲重返欧洲”所有版权属本人lady_lily923所有,若转载请注明原著署名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