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August, 2003

在大陆工作的港台人系列: “中国星巴克之父”孙大伟

Sunday, August 31st, 2003

孙大伟:带星巴克进中国——访北京美大咖啡有限公司总裁 上午9∶30,汉威大厦6层,一家公司里,浓郁的咖啡香飘散在空气中,以棕色和墨绿点缀的吧台旁边,一个睿智的长者执杯而立,他正在指挥着公司的员工开始每天必修的功课——品尝各地采购来的咖啡豆,要品出滋味,说出感受,而几乎同时,这家公司在京、津两地经营的30多家咖啡厅也开始接待了第一位客人。30多家咖啡厅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星巴克”,这家公司叫做北京美大咖啡有限公司,那位长者叫孙大伟,就是他把星巴克带到了中国。 1998年孙大伟到西雅图星巴克总部的时候,星巴克国际部只有两个人,一位是总经理,另一位是副总经理。当时,星巴克全球战略计划正在酝酿当中。孙大伟谈了自己的设想:将星巴克开到中国去,结果星巴克欣然授权他在中国北方代理该品牌。“如果星巴克同意我在全国代理,我也会一并接下的。”孙说。但星巴克没有这样做,它把上海的代理权交给了台湾统一集团,把南方的代理权交给了香港一家公司。 绿色的顶棚、美人鱼的标志,短短的四年时间就被人们熟知、接受,甚至成为了一种时尚。浓郁的咖啡、灵动的音乐,舒适的氛围和年轻服务生的热情与活力的交织对人们的吸引已不仅仅只是一杯咖啡,也许星巴克的迷人之处就在于此。 而孙大伟没有为星巴克投一分钱的广告,在他看来“我们的店就是最好的广告”。什么好玩儿做什么 孙大伟经营餐饮20多年,做过的品牌丰富多彩,在中国台湾被人们称做“麦当劳之父”,他是第一个把麦当劳这一美式快餐带到华人世界的人,他还在台湾经营过硬石餐厅(HARDROCK),据说这是第一家在华人世界立足的主题餐厅,另外,他的家族也是华人餐饮界中赫赫有名的强势家族。据了解,孙先生兄弟四人,老大在台湾经营星期五餐厅,老二在美国做国际贸易,老三就是孙大伟在北京经营星巴克咖啡厅,老四则是北京星期五餐厅的老板,孙大伟做过中国台北篮球队的总领队,他甚至还投资过电影,一部名叫《独立时代》的电影当时就是47岁的孙大伟带到了法国第47届戛纳电影节上,虽然没有获奖,但是“去戛纳玩了一圈”的乐观心态也让孙大伟平和应对戛纳之行,在他眼里,好玩的东西不一定都赚钱,赚钱的东西也不一定都不好玩,麦当劳、星巴克在孙大伟心中就是真正的既好玩又赚钱的东西。强调一杯咖啡的品质 北京美大咖啡有限公司员工每天的工作是从一杯咖啡开始的,这是美大员工和老板共同的功课,他们需要品尝由星巴克采购中心从全球采购来的咖啡豆中的1%精华部分,然后每一个人都要说出品尝的感受,在美大员工看来这是保证咖啡品质的必须。 孙大伟认为,星巴克是作为一个服务行业存在的,而咖啡正是他们提供服务的载体。星巴克的终极目的是要卖出咖啡,所以咖啡的品质是第一重要的,是星巴克生存的命脉。 星巴克在全世界6000多个咖啡厅销售的咖啡在口味上是一致的,这个特点被孙先生看作是星巴克成功的秘笈之一。据了解,星巴克从世界各地采集到的各个种类的咖啡豆中挑选出1%的精品汇集在美国华盛顿进行统一的烘焙,然后在运到德国做低因处理,处理完毕再运回华盛顿,之后再从华盛顿统一的发往全球各个地区的星巴克咖啡厅。可见星巴克对于咖啡的品质是何等的重视。另外星巴克对于自己的咖啡豆的品质也有充足的自信,孙大伟在介绍自己产品的时候,特别强调了他们使用的咖啡豆是在保鲜期使用而不是在保质期使用,保鲜期一般是8个月。 保证咖啡的品质除了原豆的品质高之外,对于煮咖啡的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咖啡是一种精细的饮料,水的温度,或者是冲煮的时间掌握上有一点儿纰漏,都会影响咖啡的品质。孙大伟告诉记者,星巴克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时候,就向员工灌输一种思想,咖啡品质第一,鼓励员工倒掉没有达到星巴克口味标准的咖啡。星巴克一杯咖啡最佳的冲煮时间应该在17秒到23秒之间,用水的温度应该在140度到170度之间。这个时间和温度刚好将咖啡豆的香气充分的释放出来,掌握这个时间是用秒表一遍一遍的严格监控训练出来的能力,孙大伟不无自豪的说,现在中国的任何一个星巴克的员工都可以在不用任何辅助工具的情况下,精确的将咖啡冲煮时间控制在17秒到23秒之间。给客人最好的咖啡享受。成为第三个生存空间 孙大伟告诉记者,星巴克一直以来的目标就是希望其品牌的咖啡厅成为现代人生活中除办公室和家庭的第三个生存空间,他们渲染着星巴克家庭温馨的家庭气氛,而且还极力的为现代人能够在星巴克办公创造着条件,他们在星巴克布设宽带接口,让现代人将办公室搬到了星巴克。他们将一般咖啡厅只拥有的休闲功能扩展为休闲、约会、办公一体化的综合功能。 坐在星巴克里,缓缓的音乐,暗色调的装潢,西式沙发,中式坐椅和谐的搭配,一杯香浓的咖啡,翻一翻财经杂志,一种由心底的放松笼罩着身处星巴克的每一位客人。 孙大伟一直鼓励他的员工要尽量的和客人保持平等融洽的关系,在经营过多家特许经营的连锁店的过程中,孙大伟始终坚持的理念是“以人为本”,他认为“不论是麦当劳还是星巴克,最重要的事就是培训。我们的每个工作伙伴都花了很多时间培训,同时我们一直在努力给员工提供很好的成长环境,并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等,这是公司商业之外的责任。”每年,孙都要送几批员工去美国总部,切身感受星巴克的咖啡文化。因此,在美大公司里任何人可以亲切的称他为“DAVIE”,在他旗下的任何一家咖啡厅,服务员和顾客也一样融洽的交流,甚至一些老客人,在走入熟悉的星巴克的时候,只需要选择他喜欢的座位就可以了,而服务员已经在客人进门的同时开始为他冲煮他喜欢的咖啡了,这种感觉,这种熟悉,这种气氛,只有在家里才可以感受的到。 孙大伟的桌上有一个中式的茶壶和一只咖啡杯,这正好预示了从星巴克在中国开张起,孙大伟就将这舶来品与中国文化加以结合。 […]

中国非主流艺术系列: 行动艺术作品《为无名山增高一米》1995

Sunday, August 31st, 2003

行动艺术作品《为无名山增高一米》1995
为无名山增高一米 1995
作者:王世华、马综垠、高炀、苍鑫、祖咒、张洹、马六明、段英梅、张彬彬、朱冥
摄影:吕楠
http://www.zuoxiaozuzhou.com/
苍鑫
  苍鑫,满族,黑龙江人,1967年生。1988-1989年苍鑫在天津音乐学院进修文学,1991年开始自学绘画1993年进住著名的行为艺术家聚居地——北京“东村”。儿时经历过疾病和家庭破裂,苍鑫自北京“东村”成长为一名活跃国际的中国艺术家。北京“东村”在1990年代中期,一面遭受警察的围剿,一面成为中国行为艺术的圣地。1995年包括苍鑫在内的北京“东村”艺术家集体创作的行为艺术作品《为无名山增高一米》,传达出人与自然、当代艺术与中国社会诗意而悲悯的关系,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在1990年代的代表作之一而蜚声海外。苍鑫认为自己的艺术秉承了“萨满”的精神气息,他的的行为作品总以一种异想天开的身体感官方式体验世间万物,将自身作为维系自然及社会关系的焦点。

边走边唱系列:I am at Narita Airport again.

Saturday, August 30th, 2003

My God, a lady coming with a tourist group from Beijing got lost here at the airport. She does not have ticket with her (somebody else held the boarding pass for her), and she does not speak either Japanese nor English. The security guys stopped her to enter the mail building. Then, she asked me […]

中国市场上的VC系列: 美商中经合集团WI Harper Group 刘宇环

Saturday, August 23rd, 2003

Peter Liu(中文名为:刘宇环),1948年出生于北京,1974年毕业于美国加州伯克莱商学院,获硕士学位;曾是Chester International的合伙人,Marsquare International的总经理,台湾最早的风险投资基金公司–国际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创办人及合伙人,华登国际风险投资集团(WIIG)的合伙创办人及执行董事。并于1989年创立美商中经合集团WI Harper Group),任董事长至今,目前美商中经和集团共管理五个基金截至去年(2001)为止投资了至少100家横跨不同产业的新创公司,刘先生擅长于提供重要的决策建议给企业及协助国际的投资人投资高科技公司,其所曾经协助提供咨询的企业横跨美国及亚洲达200家以上。口述=刘宇环 中经合集团董事长采访.整理=李二钢  中国的移动通信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手机用户的数量的迅速增加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点。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内地每月手机用户增长的数量相当于香港特区的手机用户的总数,这样的增长速度是十分惊人的。  中经合集团在对某一产业进行投资价值评估时,产业本身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而中国的移动通信产业正具备这样的潜力和价值。5年前,中经合集团就已经与大唐电信进行投资合作,协助大唐电信研发中国人自己的3G通信标准(TD-SCDMA),在这一方面,目前中经合集团的投资已经超过3000万美元。  在支持和促进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方面,除资金之外,中经合集团希望利用自身资源的优势,积极为中国的移动通信企业引进技术、人才以及合作企业,发挥企业联盟的优势,使中国的移动通信企业得到更快的发展。  但是,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在拥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这几年国内投资环境的发展和变化来看,我们感觉速度还是慢一些。在移动通信产业领字段中,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有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和空间,但是与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的速度相比,国内的政策制定和政府部门的支持显得有些滞后。   这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产品、技术、资本市场都有自己的周期,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样的周期越来越短。面对这样的情况,企业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快速的反应。同样,制定产业政策的政府部门也需要更快的反应速度。中经合集团与大唐电信在3G领字段的合作得到了政府和相关产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但是从项目的推进速度来看,还是显得慢了一些。  目前国内正在从事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和产品的企业,面临着非常好的市场机遇,但与些同时挑战也是巨大的。这些企业面对着一个正在高速成长市场,市场的需求和潜力巨大,发展动力十足。在产品的生产、制造方面,又有着相对较低的成本优势。在这样一个高速成长的市场环境中,中国的移动通信企业将有机会与国外的跨国企业一较长短。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我们认为中国的移动通信企业应该具有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多的思考企业联盟的战略,不只是与国内的同行形成战略联盟,也应该与国外的企业形成战略联盟的伙伴关系,相互取长补短,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企业的战略联盟关系以及资源的互补性,也是中经合集团在进行企业投资价值评估时非常看重的一点,因为这是一个企业未来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之一。

中国市场上的VC系列: 汉鼎亚太(H&Q AP)董事长徐大麟

Saturday, August 23rd, 2003

汉鼎亚太同时投资中芯半导体,图为徐大麟(左)与中芯总经理张汝京在中芯开幕时合影。(李乔琚摄)韩国证券投资重整成功 汉鼎亚太欲进军中国  北美新浪网硅谷特派员李乔琚报导  总部位在硅谷的创业投资公司汉鼎亚太(H&Q AP)以三年半的时间完成韩国早安证券的重整工作,然后出脱手中持股售予韩国新韩集团(Shinhan Financial Group),以全部现金价格获利一亿七千万美金,相较当年三千万美元的资金,约有七倍回收,创下韩国金融界纪录,这同时是韩国第一桩透过国际管理资金,成功重整韩国金融机构的案例。汉鼎亚太董事长徐大麟表示,这起成功的投资案,让他们对亚洲整体投资受到鼓舞,他并以中国市场为例强调,中国大陆半导体成长空间非常大,不似韩国是重整地,而是“成长地”,未来不排除引进其它国际创投,布局大陆。  四年前,亚洲经历金融风暴,汉鼎亚太决定协助世界银行,投入韩国金融重整工作,正因为此,汉鼎亚太董事长徐大麟被亚洲商业周刊选为“亚洲最佳管理人”的荣衔,在危机中创造机会。四年之后,汉鼎亚太不负众望,成功将获利后的早安证券,交给韩国第二大金融控股公司新韩,这宗受到亚洲金融界高度瞩目的投资案被视为“投资教本”。  “重整投资案,最难的是一开始,你究竟要不要投入资金?”徐大麟回顾四年前的决定,在经过审慎评估之后发现,原名松阳证券的早安证券体质不错,当初主要受到母公司牵连,而形成亏损,但是,若单就证券业务则是获利的,汉鼎亚太的策略是引进国际知名的基金进入,例如加州退休基金集团龙霸(Lombard)、新加坡政府投资、以及国际财务公司一同加入早安证券的投资案,提高声望,并把早安证券与母公司之间分离,“最重要的是把客户的信心建立起来。”  汉鼎亚太此时售出股权,主要是看中新韩的声誉,对方并以全数现金来接手,“这是一个非常干净(Clean)的案子,也为国际创投界在亚洲市场设立一个好的模范。”汉鼎亚太接手早安证券时,该证券公司负有一点九亿美元的亏损,但是一年之后转亏为盈,获利达一点九亿美元。  目前,汉鼎亚太在韩国仍有八、九个投资案,除财务方面,也跨足高科技投资,并有信用卡安全技术公司的投资。  虽然,一般认为目前亚洲投资状况并不理想,徐大麟分析,中国台湾在科技投资上的表现不错,但是仍以当地的创投基金为主,国际性的基金像是加州退休基金,在台湾并不多。日本在过去一、两年中,在投资市场上多半是失败的,但是日本重整却比较有希望,主因是民族性好面子,他们努力找资金,也不愿公司关门。中国大陆在90年初市场并不佳,现在吹起大陆热,但是对于资金退出机制仍有待建立。  谈到中国大陆市场,汉鼎亚太早在一九九三成立中安基金,九九年又成立第三基金,在中国大陆几个重要投资案,例如,与投资名人索罗斯共同合作的大陆海南航空、北方的星巴克咖啡、北京燕莎百货、与北大合作的科兴制药,中芯半导体晶圆厂,以及王文洋的石化工业宏仁集团等,目前在大陆的总投资额约为两亿美元。徐大麟强调,从某些方面来说,大陆市场仍有未知数,但是,中国大陆在半导体“供”、“需”市场上,仍有很大的差距,“大陆不是一个需要重整的市场,而是一个成长地。”汉鼎亚太计画引进更多国际性知名创投,把最好的管理和技术带进中国大陆。徐大麟并不愿多谈有关两岸人才战的问题,但是,他强调,中国大陆的半导体市场发展空间之大,台湾应尽早布局。  新韩集团并购“早安证券”定案之后,徐大麟即刻从韩国赶赴上海,并参加中芯半导体的内部董事会议,他并邀请汉鼎亚太首席顾问前美国国防部长裴理一同至上海,并与旧识汪道涵会面,不过,仅为友谊性质的拜会,由于汪道涵对国际局势以及大陆科技发展都有相当的见解,深得徐大麟以及裴理的敬佩。  汉鼎亚太的顾问团中尚有前柏克莱加大校长田长霖、柏克莱商学院院长劳拉泰森以及南汉科技财经先驱李汉洁等。  

在大陆工作的港台人系列: IBM大中华地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周伟焜

Saturday, August 23rd, 2003

专访“纯蓝”周伟焜——IBM中国之“教父”(图) ——————————————————————————–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6月25日 11:54 新浪科技   文/海青  每个大学一毕业就投入到IBM怀抱的人,有一个美丽而有韵味的称呼——“纯蓝”,意为没有受到其他公司文化的感染。当22岁的周伟焜,于不经意间成为一名“纯蓝”人时,自己也没有料到会在27年之后成为IBM大中华区的创始人。如今,已经56岁的他,正在努力为IBM中国招募更多的“纯蓝”。作为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周有这个责任。他说:“如果中国所有的大学生都能把IBM当成第一个工作志愿,那么请你想想,IBM该有多强大?”  “纯蓝”经历  峥嵘岁月稠。转眼之间,周伟焜坐在IBM大中华区头把交椅上已经7年了。回首往事,历历在目,他说:“对每一个敬业的职业经理人来说,7年时间很长。到目前为止,这是我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个职位,很幸运有7年时间来做一件事情,过去每个职位基本上两三年就走人,走时觉得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这次不同,7年时间我做了很多事情。”  1968年,22岁的周伟焜从香港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成为了一名程序员。3年之后,他做到了开发管理经理的位置上。又一个3年之后,周负责计算中心、编程队伍、系统分析队伍以及培训管理工作,要管的人达到了100多位,直接跟总经理报告。  人生总是有很多意外。1年后的某一天,老板突然问周伟焜是否愿意做销售工作,这是在问已经是三线经理(IBM的经理人分为一线、二线、三线,三线级别最高)的他是否愿意重新回到一个普通员工的职位上。没有犹豫是不可能的,经历了一番激烈的内心挣扎后,他接受了老板的建议,转成了一名普通的销售人员。一年之后,周又做到了三线经理的位置,他用自己的经历和实力证明,不论是做技术还是做销售,他都是一名出色的“纯蓝”。  1988年,周伟焜成为台湾IBM公司的总经理。  又一个3年之后,也就是在1991年,周伟焜想出了一个对日后的IBM发展影响非常大的一个idea——建立IBM大中华区架构。当他把这个建议摆到当时的IBM亚太区总裁桌面上时,得到的回应是热烈的。1994年,IBM亚太区开始筹建IBM大中华区,而此时的周伟焜刚刚在IBM澳大利亚公司服务部副总裁的位置上坐了一年,还不是离开的时候。就这样,周伟焜错过了一手把自己的建议变成现实的机会。直到1995年6月,周的愿望终于有了实现的契机——他回到中国,任职IBM中国总经理。短短的3个月用来熟悉工作环境,3个月之后,周被委以IBM大中华地区首席执行官的重任,开始了一个全新的7年之旅。  CEO经典  我问周伟焜,在IBM中国7年之中,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人的问题”,这个看上去和蔼可亲的IT老帅说。  他说的问题,实际上没有什么特点,哪一个CEO没有遇到人的难题呢?但是,慢慢听下去,就能听到一个经典的“周氏答案”。他说,一开始,怎样选对人建立一个合适的队伍很最困难,但是选择了以后发现这个人不合适,怎么理智地处理才是最困难的,而其中最要紧的就是要在问题还没有变大的时候去发现、去调整,要在“这个人淹死前拉他一把”。“既要保持友谊,又要保留对方的自尊心,还要维护企业的利益”,三个“要”中流露的是他的浓郁的人情味和职业精神。周伟焜坦言:“工作了30多年,这是最困难的事情,但也是最有趣的地方。”  “但是,还是有人不能接受我的方式,离开了我,离开了IBM。”头发已经花白了的周伟焜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笑容里透着一些无奈。但是,短暂的沉默之后,他继续讲述着自己的IBM中国历程。  对于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这个职位的正确理解,决定着IBM大中华区的发展,也决定着周在北京将“盘踞”多长时间。周伟焜说:“我第一次跟联想总裁柳传志吃饭,他笑着问我能待多久,我明白他的意思,因为每次跟他吃饭的IBM中国最高代表都不一样,我也笑着告诉他,肯定能跟他吃第二顿饭。”饭桌上的玩笑,是周伟焜信心的表露,他明白,清楚地处理好总部与中国区的关系,把最适当的信息报告给公司总部,对于自己的工作开展,对于IBM中国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要精确地描述中国市场的潜力,一方面要把握好尺度,让总部了解在中国发展的困难,从而顺利地让既定的发展战略获得支持,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周伟焜出色地做好了这一点,从而也为IBM中国带来了全新发展的一个阶段。  这是周伟焜工作中除了人以外最困难的事情,也是他能在IBM大中华区游刃有余地稳做7年并带领这一地区成为IBM内部发展标兵的有力支撑。他很得意地说:“还好,我比较准确地描述了中国。”这是周伟焜自己眼里,他所做的最经典的两件事情。  让IBM中国茁壮成长  1995年7月,当周伟焜来到IBM中国时,他的前任告诉他:“要做好一个礼拜吃十顿晚饭的准备。”那时候的IBM中国,规模不大,人手不多,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总经理去做。就这样,周开始了一个礼拜吃十顿晚饭的痛苦历程。但是,他很快改变了这种境况,改变的根本,就是IBM中国快速成长。7年之后,坐在盈科大厦25层的办公室里,俯瞰着北京最繁华的一片地方,周伟焜带着微笑告诉我:“我不讲数字,我只是告诉你,十顿晚饭的痛苦很快解决了,因为我有了一个非常出色的总经理群体来帮我这个忙,一个礼拜的十顿饭可以分给很多人。”  在周伟焜刚刚到任的时候,600名IBM中国的员工中,本地经理人不超过10人,而现在,本地的一线、二线、三线的经理已经到达了200多人,单从数量上看,周就应该感到欣慰。  周伟焜说:“7年是个很长的时间,我自己觉得化了7年的时间,给IBM中国公司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成长。应该说是第一次真正的成长,并且成长还不错,变成了IBM内部的成长标兵。”他说,如果自己继续做下去,希望能在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带领IBM中国进入IBM全球大家庭的前列。  2002年1月29日,周伟焜带领IBM大中华区的左臂右膀出席IBM 2002大型记者招待会上,北京浓浓的冬意,掩盖不了周脸上的春风得意,他以与自己性格很不吻合、非常张扬的字眼表达了自己的兴奋:“2001年是,是IBM中国辉煌的一年。”令他惊喜的,不止是IBM中国营收增长超过30%,成为IBM全球业务增长标兵的成绩,而是整个公司在各个领域的表现:根据IDC等第三方的报告,IBM在Unix服务器市场占有率第一、软件销售市场第一、IT服务业位居市场第一、客户满意度市场第一、笔记本电脑销售位居市场第一,同时在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方面,IBM也位居在华IT厂商之首。  面对这样一份成绩单,谁能不高兴呢?尤其在IT寒流肆虐的2001年。  不论2001如何辉煌,那已是翻过去的一页。2002年的IBM中国,已经在周伟焜的带领下走过了一半的历程。“成绩照样很喜人”,周说,他高兴的不止是市场上四处传来的接单喜讯,他心里,在为IBM中国及时把住了市场的脉搏、制订了“行业名医”这样的发展战略而高兴。没有人能肯定IBM的辉煌将持续到何时,就像没有人知道周伟焜是否能继续带领IBM中国走到他所期盼的2008年,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以模仿的方式来承认IBM的市场判断力及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时,我们期待华发已生的周伟焜为IBM中国带来更多创新的思路。  周伟焜简历:  周伟焜(Henry chow)1946年出生于中国湖南,于1968年作为数据中心服务部门的程序培训生在香港加入IBM,而后多次被提升,历任市场和管理方面的多项职务,包括服务、系统工程销售与市场及人力资源等。1984年8月,被任命为东京IBM亚太区总部集团领导的行政助理。  1985年8月,被任命为IBM香港的业务总监,负责公司在香港的所有市场和行政业务。  1988年,出任IBM台湾公司总经理,在担任这一职务期间,他于1990年入选台湾杰出商业人士。  1993年1月,被任命为IBM澳大利亚公司服务部副总裁。并从1994年1月起担任IBM PC公司南亚太区的总经理,负责IBM在亚太地区除日本以外的PC业务。  1995年7月,被任命为IBM中国公司总经理,并于1995年9月出任IBM大中华地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至今。  作为IBM大中华地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周伟焜负责IBM在中国大陆、香港特区和台湾省地区的业务。

在大陆工作的港台人系列: 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陈润权

Saturday, August 23rd, 2003

出生于香港。1980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会计系,并于1983年和1984年先后成为英国注册会计师公会和香港注册会计师公会会员。现任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AIA)资深副总裁暨AIA上海分公司总经理。AIA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寿险公司,亦是享负盛名的国际性美资保险及金融服务机构–美国国际集团(AIG)的全资附属公司。陈润权先生有二十多年的保险从业经验。他于1981年加入AIG内部审计部,曾任区域内部审计主任。自1990年开始,陈润权先生就职于AIA会计部,调职上海前为AIA资深副总裁暨财务总监。2002年7月,就任AIA上海分公司总经理。

本土人才是如何碰到天花板的?

Saturday, August 23rd, 2003

友邦人才地震 [ 王锐 ]

为女海归们转个贴子 — 我去海口多次,海口好的宾馆就一两家,我没听说…

Friday, August 22nd, 2003

记者卧底海南“富太太俱乐部”:侍应生原是男妓 2003年08月22日02:33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在海南某报资深女记者阿丽的指引下,我们于2003年7月18日下午3时30分,首先来到海南某大厦ktv酒吧。酒吧门口挂着一块精巧的小木牌,上面赫然写着“成功女士专有的休闲地带,男士谢绝入内”。据送我们去的的士司机说,这里要到晚上才热闹,现在一般都较闲,如果找不到称心的靓仔,他可以帮我们再找一家,或者直接帮我们找一个过来,但要付“介绍费”给他。   我们走到酒吧门口,一位高个小伙子迎了出来,躬身请阿丽进门,却把一双长臂横在我的面前,指了指那个小木牌,很有礼貌地说:“先生,对不起,这里是女士休闲场所,男士不能入内。”阿丽转过头来,一副大姐大派头:“谁说不能进,他是我的马仔!”小伙子飞快折身进去向老板低声说了几句什么,又跑到门口来笑眯眯地对我说:“先生,请进吧!”  这里面没有一个女服务员,清一色的男侍应生。看得出来,他们都是经过了精心挑选的,年龄都在25岁左右,身高1米75以上。酒吧里面设了大包厢和小包厢,大包厢里面分成了几格,可以容纳多人同时活动。我们走了进去,看见里面已有两对男女,一对旁若无人地相拥着亲吻;一对紧挨着喝红酒,叽叽咕咕地说着情话。男服务生很卑恭地送来了茶水,我们两人尽量装出主仆的样子,你一杯我一杯地喝了起来。大包厢的门是关着的,每一个小间都有门帘,门帘上悬挂着一串串各色珠子。一种悦耳的脆响之后,接吻的那一对放下了门帘,紧接着就有不堪入耳的声音传了出来。  按照事先的商量,我打开门招手叫服务生进来,对他说老板要找个靓仔。稍顷,一个二十多岁的高个男孩推门而进,或许是刚“出道”不久,男孩的脸上有几分腼腆。阿丽装作很老道的样子招手叫他进来,我于是“识趣”地退到了隔壁的小间里。  男孩说,这里晚上7时30分开始正式营业,现在他的同行们都在睡觉,有的租房在外面住还没有过来,如果现在带他出去的话,钟点钱可以打折,每个点80元的台费可以只收50元,看来小男孩很想把这单生意做成。眼看到了晚饭时分,阿丽推说吃了晚饭再过来找他,男孩叮嘱她说,一定要在8点钟以前过来,不然,他可能会坐别人的台。  从酒吧出来,阳光暴烈。我却感觉浑身发冷,但我们还没有找到传言中的所谓“富太太俱乐部”,毕竟这种中档次的“女人专用酒吧”在海口并不少见。  卧底“俱乐部”,记者挨了一耳光  7月19日,费尽了周折的线人对我说,他已经打探到了,某豪华酒店确实有这样一个俱乐部,但该组织只以会员制形式吸纳成员,以网络的形式发展和管理,极具隐秘性,女人入会和男人入行都极不容易。我陡然想起了椰林。椰林是湖南人,在海南某报工作了两年,他以卧底暗访见长,而且身材高大,长相英俊。卧底去做“应召男郎”真是再合适不过。我打电话给他,希望他打进“富太太俱乐部”去,完全揭开这个神秘组织的面纱。明白我的意思之后,他欣然接受了我的邀请。  椰林的卧底并不顺利。起初,酒店并不接受他,他软磨硬缠,差点被保安轰了出来。在说尽了好话之后,领班才请示酒店老总,同意让他留下来做一般的男侍应生。领班告诉他说,这里的规矩是不乱打听,不乱说话,绝对服从。  “上班”第一天,椰林就看出了这个酒店有猫腻。3楼ktv的最后一间大套房经常是关着的,里面有一些年轻英俊的男子,行为举止都颇为怪异,到了晚上,他们又一个个不见了,他心里明白了几分。第二天,他瞅准一个机会走进那个大套间,一个保安模样的人从里面出来,很不友善地请他出去。由于时间上的关系,椰林不可能长期卧底下去,就在他准备撤退,暗访将告失败时,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这时进来了一个年近五十岁、一身珠光宝气的女人,盯着他看了足有1分钟,然后起身去和领班比划着,两人的表情都有些怪异,好像在争吵着什么。最后,领班似乎作了让步。她把椰林叫到隔壁房间,非常严肃地对他说,马太太看中了他,指定要他提供服务。她还说,这个女人来头不小,连酒店老总都不敢得罪她,要椰林好好侍候。她反复叮嘱椰林:“你是没有资格出台的,在我们这里出台的话要交押金,还要培训,你先出她的台,回头再说。但是,如果你乱说了半个字,出了什么事后果自负!这里的规矩可不是闹着玩的。”后来,他才听说叫他出台的女人来自香港,在内地有几家公司。看得出她是这里的常客,所有的男侍应生都讨好似地盯着她的一举一动。但她并不在意人们的眼光。  马太太将他带进3楼一个很隐蔽的咖啡厅,里面极为奢华,但光线却是暧昧的。里面有几个中年女人在喝酒打闹着,见他们进来,有两个女人醉眼朦胧地围了上来,其中一个在椰林脸上揪了一把,说:“还是华姐面子大,总是能泡到新来的靓仔!”“华姐”佯作恼怒实则带着几分得意地推开了她们。椰林看了一下,里面只有5男5女,偌大的咖啡厅显得有些空荡。已到晚饭时分,有男侍应生进来征求大家的意见,问是吃大团圆还是情侣套餐。大家一致要吃大团圆,就是围在一起边吃边取乐。晚饭过后,酒吧里热闹起来了,先是男人们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接着女士们三三两两,鱼贯而入。乐曲响了起来,舞台上有了绚丽的灯光,一个穿着很性感的男主持风风火火地上台了。  出乎椰林想像的是,接下来的节目并不显得下三滥,反而很有艺术水准,与一般歌舞厅不同的是,节目中更多的是男人在自我作贱,而女人成了生活的主导者。  节目的高潮是欢乐派对时间。派对分为两阶段,首先是指定派对,即由自己确定喜欢的男郎;然后是神秘派对,即把没有指定派对的女士的会员证收起来放在一个精致的小匣子里,再把男郎的工作证放在一个大红箱子里,主持人摸出谁的会员证,谁就上台来从红箱子里摸出自己今夜的“新郎”。然后“新郎”上台,两个人做一个刺激的亲热动作。  曲终,“华姐”把椰林带出店外,她在另外一家宾馆开了房。进了房,“华姐”并没有如椰林担心的那样立即如狼似虎地扑过来,她眼含柔情地为椰林削梨子,还一块一块地切下来喂给他吃。末了,“华姐”叫服务员进来,把音响调试好。乐曲响起,她牵着椰林的手旋舞起来。灯光柔和,音律袅袅。“华姐”的身子一点一点地贴紧,当她呼吸急促,按捺不住时,椰林不得不亮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什么?记者?你是记者?”“华姐”勃然大怒,冷不防“啪”地一个耳光扇了过来,椰林没有想到她会这样冲动,躲闪不及,脸上火辣辣的。“华姐”随即在房里追打他。椰林只好说,你再闹我可要报警了。“华姐”跌坐在沙发上,幽幽地说:“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有来头的,你敢捅这个马蜂窝,到时候还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男郎”自述:朋友介绍我进了这个隐秘组织  几天后,也不知热心的线人想了什么办法,竟然找到了一个在俱乐部做“男郎”的老乡。不过,线人说,晚上耽误了老乡的生意,要给200元小费,我同意了。  我们坐在海口中国城一楼的咖啡厅里,豪华之气袭人。约访人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氛围。他虽然穿着考究,却一脸倦意,两眼空洞。他姿势优雅地啜吸着咖啡,让人很难将他和那种职业联系起来。  “我以前在深圳做,之所以跑到海南来,是听朋友说海南这里有一个很隐秘的组织,像搞传销上线发展下线一样,绝对保险,我就动心了,谁不想多赚点钱回去呢?后来我才知道我那个朋友是受人之托,暗中在全国各地为这一俱乐部物色‘优秀人才’。也可以说我是被他们作为‘人才’挖过来的。我现在有个女朋友,是小学老师,我想后天就带她回老家去结婚,要是她知道我是做这一行的就惨了,你千万不能暴露我的身份……”  记者问他,经历了那么多女人,你还会对女朋友有真情吗?他苦笑了一下说:“我现在才开始感觉到真正的爱情是多么可贵!但是我又离不开钱,离不开这种灯红酒绿的生活,人啦……”他的一声叹息,包含着几多复杂的内容!  他说,海南的这一行业几乎是半公开的,分低、中、高档。最高档的要算是我们去暗访过的那一家。从表面上看根本看不出任何问题,那里的组织管理既松散又严格,每一个人只对自己的上线负责,男侍应生们平时不一定在酒店里呆着,但要绝对听从上线的通知,在指定的时间赶到指定的地点为客人服务,满足客人提出的一切要求。大酒店里管理严格,训练有素,收入也丰厚,但不管是男人入行还是女人入会,都十分严格。  “女人怎么才能入会我不知道,但我们入行都是首先被人家看中了,他主动找你的,你自己找上门去是不行的,再好也不收你。进入大酒店还要交押金,我进去时就交了一万元……”他说,进入俱乐部第一关是体检。体检除了医学角度的严格检查之外,更注重的是身体某些特殊器官的功能检查,对于某些部位有严格尺度;第二关是特训,分为几步;第三关是礼仪训练。礼仪训练是难度较大的一关,因为加入这个俱乐部的基本上是高层次的女人,“男郎”必须懂得一些应酬礼仪、商业常识、吹拉弹唱甚至文理知识;第四关是纪律学习,这里面有许多严密甚至是残酷的纪律,谁要是违犯了那是决不留情的。  “俱乐部里都有一些什么样的女人呢?”记者问道。  “反正不是一般的女人吧,多半是自己开了公司、生意做得很大的中年女人;有的是丈夫有了外遇的官太太;当然也有的是被大款包养的二奶;还有的是一些单身女贵族……在我们眼里,是什么人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有钱。”他还说,那里面有一个很有名气的当红女歌星,但不常来,一来就成为焦点人物。  “做我们这一行的,心里的伤比身体的伤更严重,”他说,“别看我们穿得好像很风光,其实跟一具躯壳差不多,走在街上心里空空的。这里究竟有多少女会员我们也搞不清楚,每次聚会都有四五十个女人,每次来都有很多新面孔。那些女人有的是成熟稳重的,有的却是变态的,几乎以虐待为乐。特别是在这个俱乐部里面,人的神经绷得紧紧的,生怕得罪客人,更担心一不小心犯了规。有些人只好偷偷地出去嫖娼以找回心理平衡。但那是很危险的,被上线发现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嫖娼可能染病,一旦染病,不但会被清退,还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我问他要是在俱乐部里染上了病怎么办?他说:“得淋病什么的是常事,这种病容易治。最怕的就是艾滋病,那些香港来的女人最喜欢一些稀奇古怪的动作,容易让人得病。我的一个同行最近检查出得了艾滋病,他的上线立马就把他转移走了,去了哪里也没有人知道,而且这事严禁张扬。他这辈子算是玩完了,我一想起来就觉得后怕,决定从此收手……”  从中国城出来,已是午夜12时,海口的夜生活刚刚进入高潮。挺拔的椰树下,南国城市的夜灯在变幻着迷人的色彩。  采访后记  海口“富太太俱乐部”现象不是偶然和孤立的,其产生的社会背景错综复杂。我们揭开这一组织的神秘面纱,意在引起社会各界的警惕,防微杜渐,根除毒瘤。  然而,正如海南某报记者部张主任所说:这种组织确实存在,但要曝光却难。因为这种交易行为具有极大的私秘性,而且他们是以会员制形式存在,并不是每次都以现金交易,很难掌握其一手材料。他也曾有意识地进行过调查,但结果都无功而返。  海南省公安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对于男妓现象,现在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像海口这种组织严密的“富太太俱乐部”还不多见。怎样制定打击措施,如何量刑,值得司法界关注,也值得社会学、伦理学家们研究和探讨。  著名伦理学家、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唐凯麟教授认为:“凡是带有金钱交易的性行为都是应该受到谴责的。如果说,富太太们选‘靓仔’是为了满足其性欲,那么,对于那些‘靓仔’而言,这种性行为又是扭曲其本性的。实际上也是一种性侵害,它在伤害个体的同时,也在腐蚀着我们的社会肌体……

在大陆工作的港台人系列: 泰隆半导体董事长聂平海 (台湾海归)

Thursday, August 21st, 2003

「骂人大陆猪,这种人最好不要来」泰隆半导体董事长聂平海上海开疆辟土愿景科技人在上海文●郭奕伶摄影●江思贤 车子驶进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郭守敬路,就在宏力半导体厂区的前面,竖立着泰隆半导体的牌子。这片偌大的土地正在进行地下水工程的开挖,工人操作着硕大的吊架。「依照工程的进度,年底完成土建、明年初完成机电工程,二月就可以量产了。」皮肤黝黑的泰隆半导体董事长聂平海说。 泰隆半导体是什么公司?谁又是聂平海?一位台湾资深半导体设备厂商就羡慕地说︰「聂平海是真的赚到大钱的人,现在大陆也搞得很好。」十一年前,聂平海自美返台,为日本爱德万(Ad-vantest)测试公司在台设立据点。十一年内,爱德万已经抢下台湾内存封装测试设备市场的八五%以上市占率。来大陆开疆辟土,要玩更大的立志做无晶圆厂的半导体业龙头去年,爱德万在台湾的营收为新台币一百五十亿元、盈余为十二亿元,光是缴税就要缴掉三亿元。若以股本一亿五千万元估算,爱德万去年的每股盈余高达八十元,「连敦阳都可以当股王,我们早就是了。」好大的口气,这就是聂平海。其实,爱德万最高峰时,在台湾一年的营收接近二百亿元,获利达二十八亿元,一年要缴七亿元的税。在爱德万工作,不但底薪高,业绩好的销售人员每年领三十个月红利是稀松平常的事。这次来大陆开疆辟土,聂平海要玩的是更大的格局。泰隆半导体目前的股本已达四亿美元,虽然规模不及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宏力,但却是仅次于前述两家晶圆厂的第三大晶圆厂(编按︰泰隆是专做后段封装、测试的晶圆代工厂)。与台湾的日月光、硅品等封装测试厂商相较下,泰隆是资金最雄厚,动作最快的业者。在张江,有一个「中宏泰」会议,指的就是上海市政府与张江官员定期会与中芯、宏力、泰隆这三家公司的主管开会,项目解决所有的问题。这三家公司不仅成为三位上海副市长认养的企业,张江园区更入股泰隆一千万美元,可见泰隆在大陆扎下的人脉、钱脉。 短期内,泰隆还打算增资到十亿美元。聂平海计划要做的是从上游的IC设计服务、光罩,到下游的封装、测试等一连串业务,成为真正Fabless Semiconductor House(无晶圆厂的半导体公司)。他说︰「要搞就要搞大的。」于是,他这次愿意接受《商业周刊》的采访,谈他如何在国际集资、兴建泰隆半导体,并谈他要如何在五年内变成全世界第一大。以下是聂平海口述他的大陆策略: 将「以十换百」经营手法成功移植大陆毛利将比传统封测厂提高三五至五五%其实,早在陈正宇创立华晶上华之前,一九九二年,我就已经与无锡华晶半导体合作了。当时就是谈我把技术、生意移转给他们。但是,那时华晶内部有一批大陆员工被新加坡特许(Chartered)挖走,第二批也即将被挖走时,中方定了一个不合理的绑人规定,让员工怠工,使得良率变成零,我们不得已只好放弃这个计划。可见,我早就看到大陆市场这个机会了。这次,我搞泰隆半导体,就是评估大陆,不管在资金、市场、人才三方面的条件都比台湾好,所以一定要来做。而且,在台湾,因为台积电的晶圆代工模式,把半导体分成IC设计、晶圆制造与封装、测试三个区块,但是,这样的分工模式并非最佳化。 以封装、测试厂来说,最脆弱了,因为,它们没有创造出自己的附加价值。它们买的机器设备都很贵,价钱也很公开,而且不懂程序设计,机器的程序都掌握在设备厂商手中。如此一来,怎么会有暴利空间?当然,每次市场一暴跌,它们的生存空间就受到挤压。 台湾爱德万赚钱,就是因为我们以技术挂帅,我们有为客户研发的能力,许多新产品的程序都是我们写的。此外,我们利用「以十换百」的策略,扶植(投资)联测科技等七家封装测试厂,等到这些小鸡长大,生意不仅自然落在我们口袋,在投资上也有资本利得,双重的收获。这个「以十换百」是指「投资十块」,就会换得「一百块的市场」。同样的,我现在要把这个模式移植到大陆。泰隆要做的就是,从IC设计服务的Incubator(育成中心)做起。只要有创意、顶尖的IC设计团队来我们这里,他们可以两手空空的来。只要提供产品设计,我们就可以帮他把这个产品做出来,从光罩,到封装、测试,一直到最后的成品出来,我们这里提供所有的设备与服务,是一个真正没有晶圆厂的半导体公司。对IC设计公司而言,他们的专长是设计,以后,我们将完全提供相关服务,他们只要提供设计就可以,相当有效率。至于晶圆制造厂(如中芯、宏力)为何需要跟我们合作呢?因为,我们除了提供封、测服务外,我们还有硅智财(IP)库,我们提供IP,作为一半的权利金来源。 这个模式与台湾完全不同,会打破传统的半导体分工模式。我预计,三年内,我们就可以变成中国第一大半导体后段厂,营收达到三、四亿美元,五年内变成全世界第一大半导体后段厂。当然,我讲这个,你或许觉得好像「癞蛤蟆打呵欠,好大一口气」,但是,这就是我要做的。传统封装测试厂,毛利介于二五%至四五%间,但我们这种方式,毛利区间可提高至三五%至五五%间。现在,中芯、宏力与很多中国境内的晶圆厂都已经在跟我们谈合作了。建IC育成中心,用当地员工以重福利的「金手铐」策略留人才我们办公大楼的六层楼设计中,除了两层是我们的办公室,就有四层要提供给IC设计育成中心使用,预计可以有三十家IC设计公司进驻。我想,这个business model唯一的风险就是,我们选择的IC设计公司是不是投对人?产品对不对?只有十个里面有两个成功应该就不得了。 至于人才的培养,我一定会打一副「金手铐」把员工铐起来。虽然很多人说上海的员工流动率高,但是,我有很好的安家计划,和培训人才的留学计划,分红、配股制度。薪资上,我就是采取「三五七」原则,学士月薪人民币三千元、硕士人民币五千元、博士人民币七千元。用人,我只用二、三十个从台湾带来的团队,其它的我一律用当地员工。最近我们登报找五百个人,应征信简直就是如雪片般飞来。这里,人口多,上海复旦、浦东、北大、清大、交大等好学校的一流学生很多,不输台湾的素质。在资金方面,我们的财务长陈亮有十六年投资银行的经历,是美国Pen Webber(潘韦伯?)证券前任大中华地区负责人,泰隆的资金就是由他到美国华尔街募集来的。 根据他这次的集资行动,我们发现,其实,国际资金对中国市场的兴趣很高,只要符合三个条件的中国概念股,集资都不会太难。这三大条件就是:政策导向产业、高度资金密集(进入障碍高),与市场大,因此,半导体产业就是国际创投基金青睐的投资对象。 现在,在大陆做的事,当然是一个大规模的格局,心情上比以前有自信多了,我希望能在这里塑造一个企业文化。我要的文化,就是,像台积电在当年「九二一地震」时,所有的主管都不需要公司任何电话通知,马上在第一时间回公司开会。这样,泰隆就成功了。至于,在大陆,竞争当然在所难免,但是,对我们这些在硅谷、在竹科都竞争过来的人来说,竞争是必然。但是,前阵子在园区里,我听到有个台湾厂商对帮助他抬机器进厂的大陆人,骂「大陆猪」,我十分错愕,我想,有中国情结的人,最好还是不要来大陆。

在大陆工作的港台人系列: 华晶上华董事长陈正宇案 — 第一批回台的留美学人(台湾海归)

Thursday, August 21st, 2003

「大家一起来大陆抢市场吧!」 文●郭奕伶十年前,退出茂硅电子后,陈正宇虽转战创投事业,最后仍回到最钟情的半导体产业。这一次,他选择的战场是中国大陆。台积电与联电近来动作频频,老将陈正宇怎么看两大龙头的布局? 早在中芯国际集成电路总裁张汝京之前,茂硅电子创办人(茂硅前任董事长)陈正宇就看准半导体主流将转移至大陆的趋势,而于三年前创立了中国第一家纯晶圆代工厂–华晶上华半导体。他是台湾半导体界的老兵,也可说是大陆半导体市场的开路先锋。十八年前,拥有康乃尔(Cornell)大学电机博士学位的陈正宇,是第一批放弃美国高薪工作,回国创业的半导体人。他创立茂硅,经过十一年的奋斗,茂硅上市,正逢DRAM景气大好,当初投资给陈正宇的股东大赚六十倍。在硅谷以创投资助AboveNet上市成功三年前到大陆再创半导体生涯第二春一九九二年,陈正宇因故离开茂硅,到美国成为硅谷知名的创投家。他最有名的投资案就是段晓雷的网上网(AboveNet,一九九八年在那斯达克挂牌上市)。三年前,陈正宇嗅到产业趋势即将改变,这一次,他转战大陆。相对于一般晶圆厂必须筹集大量资金,从建厂开始,费时三年以上才损益两平的创业模式,陈正宇选择了另一种方式。他决定与一家无锡官方所有的华晶半导体厂合作,初期先帮它管理,把原本毫无获利,甚至没有量产观念的晶圆厂,改造成一家有效率的工厂。然后,再与华晶合资,成立华晶上华。在这个过程中,陈正宇只对外筹集了二千八百万美元。他引进美国技术、台湾团队后,短短五个月内,华晶就开始量产。去年,华晶上华的营收已达到三千五百万美元、获利达九百万美元,还拿到香港创业板的上市资格。今年,即使半导体景气不佳,华晶上华的产能利用率仍在八成以上,预估获利也还有四百五十万美元左右。在中芯与宏力半导体还未投片量产前,华晶上华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纯晶圆代工厂。回首过去三年,华晶上华打的仗规模或许不大,子弹也不如中芯、宏力多,但是,陈正宇证明了台湾的晶圆代工模式是可以移植至大陆的。「为将之道,要有自省的功夫。」资深如陈正宇,曾经对华晶上华总经理李东桥这样说。同样生于台湾的李东桥,当下大受感动。他说,许多企业领导人或许很专业、很努力,或是很精明,但是,都没有一项特质比自省来得更吸引人,这也是他愿意放下美国工作,跟着陈正宇从美国转战大陆市场的最重要原因。这次《商业周刊》特别到无锡采访陈正宇,谈谈他的三年大陆经验,与他对大陆市场的趋势看法,以下是专访内容:《商业周刊》问(以下简称问):你在三年前就率先到中国创立华晶上华。而当初创办茂硅时,你也是第一批回台的留美学人,你为何能提早看到趋势?认定半导体是未来产业发展必然趋势不景气时还大手笔投资的人将成主流陈正宇答(以下简称答):我在一九八三年从美国回台湾时,当时许多人觉得半导体这个趋势还不是很明朗。那时候的新竹几乎是一片荒凉,前总统府资政李国鼎先生还热心地帮我四处打电话找钱,都找不到钱。但是,对我来说,我觉得趋势其实已经够明显了。这是必然的趋势。虽然从我回来成立茂硅,到台湾半导体产业真的起飞,中间花了七年的时间(笑)。你看过去的半导体发展历史,一九七○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半导体市场的要角;一九八○年,韩国崛起;一九九○年,台湾起飞。这个轨迹告诉我们,什么地方最适合做半导体,取决于人力资源。此外,每次半导体制造业的主流转变,都会落在不景气时还大手笔投资的人。只是,这次主流将转移至中国的时间太快了,令多数人措手不及。你知道吗?一九九七年我来大陆投资时,中国还流行「微电子无用论」,但现在,集成电路发展却已经成为中国从上到下的既定政策了。问:中国半导体市场到底有多大?整体环境成熟了吗?答:今年中国半导体市场需求高达一百三十亿美元,其中,由中国本地制造的比率(自制率)不到七%。在大陆积极推行本土化政策下,这里面,有多大的空间,可想而知。根据霸菱(ING Barings)及中国信息产业部旗下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预估,到二○○五年前,中国半导体市场每年将以三五%的复合成长率往上攀升;二○一○年时,中国将跃升世界第二大半导体市场。此外,迪讯 (Dataquest)八月份出炉的预测也显示,今年唯有中国IC市场成长率还高达六%以上,而全球IC市场却往下衰退二五%。此外,中国为了让半导体产业生根,在税负减免、贷款,与人才吸引方面都提供诱人补助,这是不得了的事啊!现在唯一缺的就只有资本市场了。相对于台湾而言,这里的未上市市场根本还是封闭的。最近张汝京讲,在大陆盖晶圆厂可获得十几个百分比的税赋优势。虽然是很大的利多,但这只是现在的利多,更大的利多还在后面。将来,当境内或境外的IC设计公司,以中国的版本(version)来设计产品时,会使中国的IC制造出现很大的蓬勃发展。例如,中国版的高画质电视(HDTV)、中国版的数字多功能光驱(DVD),到那时候,中国的半导体厂根本不用看美瞗B日本或欧洲市场,光往内看中国市场,就是相当可怕的机会了。就算这些产品价格都比国外低三分之一,但是量大,就够了。台积电掌握最大资源,终究会成功在中国的业者就必须另寻利基市场问:中芯即将于九月底投片,宏力也将于明年第一季量产,台积电现在才来大陆布局,会不会晚了一点?你怎么看这个效应?答:本来,这次大陆半导体将出现高潮的机会,我以为上华可以独享,只要李登辉在任再久一点,或者是「戒急用忍」政策再晚一点松绑。没想到,现在政策松绑,我原以为可以高枕无忧的梦就做不成了,而且张汝京也就不可能一个人在大陆坐大了。从这个观点来看,我还是很佩服张忠谋的。台积电现在来并不会太晚,像我们早来的可能就做了些白功。台积电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它掌握了最大的资源,它来大陆怎么做都是会成功的。只是张忠谋想要多大的成功,就看他下了多大的决心。我想,他最终的目标就是,台积电在晶圆代工的全球龙头地位不能被挑战。问:既然台积电来的时机稍晚,你认为它可采取什么策略?答:前些日子,报纸不是写,有一位经发会成员透露,就是因为张忠谋急了,政策因此松绑。其实是他知道,如果他不来,台积电的龙头地位未来是会被威胁的,会放任张汝京坐大。我想,这个成员的脑筋最清楚(大笑)。因此,台积电来了,挟着庞大的资源,与大陆官方最大的配合,再采取远交近攻、合纵连横这些中国古兵法早有的策略,不会失败的。问:那上华如何因应?答:现在我们眼看着也只能退居第二线(take the second position),自然是寻求与别人合纵连横的机会,或者是寻找自己的利基市场,或是采取你丢我捡的策略。第一个方向,就是我们扩大六吋厂的产能,成为中国最大的六吋晶圆代工厂,这是最务实的做法。因为,不管中芯、宏力或是台积电,绝不会回头做六吋的芯片,但是,在大陆,超过八成的市场需求都在六吋以下的技术,虽然价格较低,但是量大,就能赚钱。很多消费性电子产品,用六吋做就可以打败八吋。第二个策略,就是我们也盖一个八吋晶圆厂。问:盖八吋厂需要较大的资金,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如何?今年可能宣布吗?答:可能,机率满大。但细节不能现在谈,不然会见光死。问:华晶上华的愿景是什么?答:我们未来要从帮助(或投资)IC设计服务公司开始,建立一些硅智财(IP),再到晶圆的制造、封装与测试,都要做。我们从上游到中、下游,提供客户一贯的服务,成为Silicon Service Provider(笑)。我们搞科学的人,就爱用这种怪名词。在中国,经营半导体厂有两点困难︰合资企业的文化融合及集资不易问:经营上华到现在有三年了,你觉得最难的是哪一部分?答:有两个部分。你可以看,大部分的合资企业在大陆都是失败的。就像洛阳也有一家晶圆厂,无法赚钱,最后外资放弃,以一块钱象征性的把整个厂卖给别人,不干了。我们是少数成功的例子,所以,不同的文化要融合总是很痛苦的过程。要如何把大家的思想流向同一个方向,往同一个方向前进。第二个就是,我们本来去年十一月要在香港创业板上市,但因为中方的债务关系,无法上市,影响我们集资的进度。过去这八个月的等待过程相当痛苦,这就是担任开路先锋要付出的代价,要如何把这个阻力化为助力(沈思)。问:未来台湾公司在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能扮演什么角色?答:有一个朋友一再说,台湾必须加入地区经济,不能再以台湾的角度看事情。我觉得很对,李登辉对台湾最大的伤害,就是他总是以在地的角度看所有的问题,包括经济。台湾一定要进入另一个层次。在大陆半导体市场,台湾绝对可以主导。讲得直接一点,大家不要再犹豫了,一起配合来抢市场吧!否则,这个本来是我们的市场,如果因为自己忽视了,造成竞争者都进来了,而被日本、韩国,或是美国人拿走了,然后才来抱怨动作太慢,就太晚了。就像台积电、联电今天可以做到这么大,就是英特尔(Intel)的策略失误。如果,当初英特尔看出晶圆代工这个模式可以成功,它可以买下联电,或采取围堵方式不让台积电成长,但是,葛洛夫(Andrew Grove,前英特尔执行长)却忽略此点,才造成台积电、联电的坐大。再来,联想、方正与长城之所以能在中国大陆计算机市场壮大,其实也是宏碁计算机施振荣的策略失误,他本来可以攻下这个市场的。问:你在半导体市场闯荡三十多年,此刻的心情是什么?答:(大笑后停顿),就觉得雄心犹在,但是,体力大不如前了。就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感觉。资料来源:数位商周

在大陆工作的港台人系列: 江绵恒和王文洋合创的上海宏力半导体总经理蔡南雄

Wednesday, August 20th, 2003

蔡南雄先生为美国史丹福大学材料博士、国立交通大学电子研究所硕士、国立台湾大学电机工程学士。致力半导体产业逾廿年,并获得六项美国专利,于1995年荣获十大杰出工程师,1996年获交通大学杰出校友。 历任国立台湾大学电机系讲师、美国英特尔公司集成电路制程高级工程师、美国Fairchild公司制程经理、香港华智总经理、上华半导体总经理,并曾参与创办茂硅与茂得电子公司,现任上海宏力半导体总经理。合作成立公司台塑少东与江泽民儿子上海打造新半导体王国  (台北讯)台塑集团少东王文洋创建的宏仁集团,将与中国领导人江泽民之子江绵恒合作,在上海打造大陆的新半导体王国。  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业界透露,目前王、江两人已合作成立宏力微电子,并取得大陆官方核准,将在上海浦东等地,兴建3座8寸与3座12寸晶圆厂,总投资金额将高达64亿美元(约109亿4400万新元),是大陆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半导体投资案。   对于在大陆投资案计划,宏仁集团发言人表示,该投资还只在策划阶段,尚未成熟,目前不便对外公布。  曾经一手创南亚科技,为台塑集团引入DRAM等高科技事业大门的王文洋,此次计划将于上海浦东工业区兴建3座8寸晶圆厂及3座12寸晶圆厂,技术合作来源为日本冲电气(OKI),经营团队主力将由台湾半导体制造集团副总级以上好手前往投效,江泽民之子江绵恒也为王文洋重要合作伙伴。这项投资案已获得上海市政府的审核,并且获得上海官方条件极佳的贷款额度。   据台湾半导体界人士指出,这项大规模的台商赴大陆建晶圆厂案,初期不排除以制造DRAM为主要产品。但部分业者表示,冲电气在DRAM技术上已在0.35微米之后就已停止,技术已远远落后于世界领先大厂,且目前美国政府仍对销往大陆的半导体制程设备设限,许多适用于0.35微米以下的精密设备无法进口大陆。况且,顶尖DRAM厂早已全面以0.18微米生产,因此宏力真正想跨入的事业应是晶圆代工产业。  台湾业内人士也表示,大陆的环境不适合发展半导体工业。他们说,半导体工业投资不仅需要资金,同时也需要全面的基础建设。大陆在这方面比台湾落后许多,在短期内难以赶上。  由于这项投资的资金来源涉及事业的成败,事涉敏感,因此目前仍在鸭子划水阶段,尚无浮出水面的投资者名单。由于王文洋在大陆与江泽民两位儿子都建立了极佳的交情,据了解江泽民之子江绵恒在此案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再者,由于半导体厂是大陆全力吸引的投资项目之一,大陆官方已对宏仁集团承诺,将在筹资管道上给予最佳优惠。  至于经营团队部分,据了解王文洋早在去年就开始向台湾几家半导体厂高层主管积极的接触,许多半导体业界的名人都曾经在力邀名单中。最近已敲定几位台湾前3大半导体集团高层主管,将辞去现职转往上海发展。依照一般晶圆厂建厂时程,若宏力的第一座厂在下半年动土开工,最快的生产时间将在公元2002年初。王永庆认为儿子“有自己的算盘”  (台北特派员吴丽英报道)王永庆昨日被问到对儿子在大陆投资晶圆厂的看法时,强调那是王文洋的事情,他不知情,但他也说,王文洋会作出相关的投资决定,应是“有自己的算盘”,也应是对于这一投资的可行性有把握才会去投资。  王永庆与王文洋的父子关系因为王文洋数年前及两年前发生的两起绯闻而淡化,王文洋也因此离开台塑集团,自行创业。  昨日虽然不愿意对王文洋的大陆投资计划作出具体评论,但王永庆在谈到台湾半导体业是否应到大陆发展的问题时,他说,那是自然不过的事情,就如人之往高处,水往低流一样的自然。  最近,大陆也传出对石化产品管制进口,造成相关产品滞销的消息。对此,王永庆说,台塑的市场涵盖全世界,不单只是中国大陆,以降低风险。

在大陆工作的港台人系列: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兼执行长张汝京

Wednesday, August 20th, 2003

张汝京:“芯”想事成在张江 08/20/2003 02:27:53 华夏经纬网   在台湾,新竹和桃园是著名的集成电路密集地带,张汝京今天在张江所要做的,是把一个中芯变为新竹、桃园 记者实在不能保证今天在上海张江亲眼所见的中芯国际,明天会变成什么样子。在中芯一年来所使用的简易办公楼里,记者见到了其公关部的管理师黄贵美,她正在与另一位负责人合用的、不足10平米的办公室里,回答着一位台湾记者的跨海电话。 “什么?你11月发稿?那我建议你不要马上来采访。3个月前,公司还只有300多名员工,可现在已经1200人了,2个月后再来,变化会更大。” 的确,看看窗外,在张汝京为中芯圈定的这18万平方米土地上,新办公大楼正待揭开面纱,几个厂区也在紧锣密鼓地修建着——蓄势待发的中芯,以惊人的速度在扩张。 “有国际观的华人” […]

人物:优派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朱家良

Tuesday, August 19th, 2003

十四年前,30岁的朱家良带着借来的10万美元从台湾来到美国加州闯天下,十四年后,他拥有百亿元身价,并且成为第一位在美国创造资讯品牌成功的华人。自1998年开始至今,ViewSonic一直是美国电脑显示器第一品牌。ViewSonic也是2000年美国前五百大私营企事业第228名。 去年ViewSonic的全球营业额超过13亿美元,全球出货量超过500万台,产品销售网遍及全球128个国家,并且得到一千项全球研发及品质的奖项。在美国、加拿大、台湾、希腊、新西兰、智利甚至北欧的芬兰都是市占率第一品牌。

案例分析:上个星期出差之前给大家来个案例教学:以张毅一案为例,谈如何吹牛…

Friday, August 15th, 2003

大家对吹捧张毅的文章中有三点最烦,这主要是因为这三点一来太假,二是吹牛的手段太低。因为现在咱们要谈如何吹牛,那么咱们就暂且不去管它是真是假。高水平的吹牛就是要让假的东西听上去也象真的一样,但只是象真的,却永远不可能成真的!这点吹牛者自己要牢记,有时牛吹者牛吹得太漂亮了,吹得太象真得了,自己把自己都给骗了!以至最后搞得身败名裂,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杨斌。这哥们吹到最后自己都忘了自己是谁了,一下整得太大了,收不住了,得!全完!扯远了,接着说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第一个败笔是吹讲收购网易。为什么是败笔呢?因为象收购网易这种DEAL不能算小DEAL,但做大DEAL的人就要有大DEAL的气概,不能象个怨妇一样,一张嘴就是怨天尤人。应该是赢得起输得起的人!所以大家一看她哪怨妇一样的口气,你就不信她还能收购网易?所以说她还在“大气”二字上学习学习!所以正确的吹法是:“我们当年确实准备好了要收购网易,但“9•11”后美国的投资环境,商业环境全都改变了,经过慎重考虑我们决定不再收购网易了。但我们投资中国,开拓国际市场的决心没有变,大家在不运的将来将会看到我们会有比收购网易更大手笔的动作,我们不会辜负大家对我们的希望。”这叫化消极为积极!话里就透着一股大气!你不信都不行!第二个败笔是吹她放弃50万美元的收入。其实这个说法本身也是太小家子气了。尽管她可能50万美元都没挣过。咱们就算她挣过,那也不过就是个50万美元的身价,太小儿科了。你拿50万美元的身价楞告诉新加坡出名的大老Koh Boon Hwee,你不是处在挣钱的阶段,太憋脚了吧!这个牛要吹也应该这么吹:“我在美国投资银行工作时,挣了点小钱。平常时也就一年百八十万美元,好的时候就不好意思说了!但和在美国的大部分投资家或银行家没法比,更没法和BILL GATES比,我也就是挣人家一个零头。”吹自己的收入是最不明智的。百分之八九十要吹漏。所以建议你一定要吹的时候,最好是不说具体数,比如只说“百八十万美元”,50万美元也是“百八十万美元”,一百万也是“百八十万美元”,再比如说“BILL GATES的一个零头”,问题是哪个零头? BILL GATES的一个零头可以是几个亿啊!第三个败笔是吹她当年被摩根斯坦利破格录用。这么简单的事情还用我说吗?留给大家回家当作业,要求:要吹得大气!吹得让人家觉得舒服!不可以流露出文中那种小人得志的感觉!下下星期我出差回来检查大家的作业!现在下课!(鼓掌吧您了!不许骂老师!)?

新海归系列:网大(netbig.com)CEO黄沁(又一个科大少年班的)

Friday, August 15th, 2003

从华尔街到Internet——记网大CEO黄沁   初次拿到网大(netbig.com)CEO黄沁的简历时觉得”很酷”:  14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中科大第一届软件班学生。  提前1年从中科大毕业,以全额奖学金考入美国著名学府麻省理工学院。  1991年被评为麻省理工学院该年度优秀学生,并获得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毕业后进入纽约华尔街Prudential证券公司工作,24岁时成为该公司最年轻的高级副总裁。  1996年任德意志银行亚洲分行董事,主管亚洲地区金融证券投资业务。   1998年,为一家香港银行成功融资2.36亿美元,被两家知名的国际金融杂志《亚洲财经》和《国际证券导报》评为当年”亚太地区的最佳融资运作”  1999年为香港一家大型房地产发展商融资3亿美元  1999年5月在深圳与中科大同学创建教育网站:netbig.com(网大)  黄沁形容他这10多年的经历是在”转圈”:最先是学计算机,然后去做了投资银行、金融管理。最后又回来做网站。”人生不知道怎么转来转去,只是希望每次转圈回来都能比以前高一点、好一点。最好是螺旋上升。”  MIT很酷  黄沁1988年考GRE和TOEFL的分数分别是1980分和600分。用他的话来说是”简直和现在没法比,现在的学生都是职业选手了”。但一个时代与一个时代之间自然有它的不同,黄沁的分数在当时已经算相当不错的成绩,他申请的8个大学全都愿意给他奖学金,其中包括美国普里斯顿大学、MIT(麻省理工大学)等著名学府。黄沁最终选择了MIT。  在黄沁看来,麻省理工是一所”很酷”的大学。以前在中国留学生的印象中,美国的学生考试都很差,总是考不过中国的学生。”在美国90%以上的大学确实都是这样。”但在MIT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最厉的害基本上都是美国人。因为MIT是美国最好的理工科大学,尤其是计算机专业方面,能读到这里来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在MIT黄沁曾经做过一个学期的助教,那是一门很基本的计算机课,有600多人选修。黄沁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美国学生课间的时候到消防龙头抢水喝。”因为他们忙得根本没有时间去买水”。那门课每周有一次作业,是做一个2、30页的程序,学生们需要花大量时间才能完成,几乎每天做到夜里2、3点钟。但这样苦读的结果是”这一门课就基本上把我在中科大几年的计算机课程全部学完了”。黄沁说,这种教学的水平和强度在当时的中国是没法比的。  在MIT强手如林的”精英”中间,黄沁觉得自己差距挺大,尤其是刚开始去的时候,他的英语说得嗑嗑巴巴,还闹了不少笑话。”记得刚进学校的时候,我被安排到一个集体宿舍,我拿着钥匙上楼去,把门一开,一个老美在那里,我说我是刚来的,想找一个空床。那个老美对我一陈叽哩呱啦,我听不懂他说什么,他也听不懂我说什么,我就觉得挺生气,刚来美国就被美国鬼子欺负了,不让我住。后来我下楼去才发现原来钥匙给错了,是另外一间房间。”  黄沁还记得,第一个学期的第一次作业是写程序,结果他成了全班得分最低的几个人之一。但是这门课学完的时候,他就已经是A了。1991年毕业的时候,黄沁被评为麻省理工学院该年度优秀学生。”一开始有差距并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有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这是在MIT黄沁最大的收获之一。  黄沁在MIT的另一个收获就是认识了很多不错的朋友,其中包括后来在中国炙手可热的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张朝阳和黄沁都是88年进的MIT读书,张学物理,黄学计算机。”我们是好哥们,经常一起出去玩。”张朝阳当时有一辆500块钱买来的二手车,他们管它叫土八路,”消音器坏了,开起来象坦克一样”。也正因为是好朋友,后来张朝阳为了建立搜狐而四处找投资的时候,黄沁向张投了几万美元的资金,所以至今黄沁手中还有搜狐的股份。  黄沁觉得在美国大学念书最有用的就是人际关系资源。”象现在在华尔街工作的很多银行家、投资家是我在MIT的校友,谈合作、投资什么的,比较容易沟通一点”。  从华尔街到Internet  1991年,尽管微软等软件公司向黄沁伸出了橄榄枝,但MIT毕业后的黄沁却并没有从事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而是到了纽约华尔街Prudential证券公司,做了一名职位普通的证券分析师。黄沁的理由是:尽管我是学计算机的,而且也很喜欢编程,但是计算机自己已经学了很多年了,知道得也差不多了,很想试一试不同的东西。正好当时华尔街很多公司也到MIT来招人。于是就决定到华尔街去闯一闯,去学一些新的东西。  刚到证券公司的时候黄沁对证券这一行一窍不懂,完全是边学边做。而当时Prudential则主要看中黄沁是MIT毕业的,学东西应该比较快。”在美国就是这样,他觉得你有潜力就会给你机会试一把,反正不行就走人”。但连黄沁自己都没有想到,几年下来做得出奇的顺,他几乎每年在公司都会升一级,从分析师到助理副经理再到副总经理,到华尔街3年多的时候黄沁就已经做到了这家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其间最多的一次就为公司赚了2000多万美金。  黄沁曾经经历过两次金融风暴。第一次是94年美国金融风暴,那一次他亲自操作的成功战例是借助金融衍生工具与一家对冲基金进行金融大战,将对手击败,此役成为当年美国对冲基金最大破产案之一。第二次是97年到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这一次刚开始他损失惨重,5个多亿美元的债券,一个星期就丢掉了一半。但接下来的98年他又为一间香港银行成功融资2.36亿美元,被境外财经媒体评为当年”亚太地区最佳融资运作”。  就在黄沁做投资银行做得如鱼得水的时候,互联网在中国的崛起开始让他产生了回国创业的想法。黄沁说,有三个原因促使他决定回国从事互联网事业。第一个原因是在大公司做久了,职位上也基本做到头了,”你还能做到哪里去呢,而且钱也赚得这么多了,再多也不太可能了”。  第二个原因是台湾人的例子。黄沁看到,70年代很多台湾人在留学热潮的时候来到美国念书,这批台湾人读完书有的留在了美国,有的回到了台湾,但10年20年后这两批人一比,就完全不一样,留在美国的也做得不错,但是相比回去的人的成就而言,留下来的就差了很多,差距非常大。黄沁认为,他们这批80年代的中国留学生情况也非常类似。虽然在美国有房子,有车,日子也过的挺快活,但10年之后就会后悔莫及。虽然回国创业也许会有一些个人的风险,但同时成功的机会也会更大。  第三个原因则是看到搜狐的成功。尽管96年的时候黄沁就投资了搜狐,促成了97年搜狐的成立。但他并没有立刻跟进在国内做互联网,那时黄沁在华尔街年薪是100万美元,在他看来97年的国内互联网还几乎是一片空白,提早进入风险很大,还不如投点钱去做,而且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国内互联网发展的速度会这样快。直到98年底的时候搜狐在国内渐渐名声鹊起,黄沁觉得,时候到了。  创建网大  99年初黄沁果断的回到中国,拿出自己的100万积蓄,开始与两个志同道合的科大同学一起筹建教育网站网大。同年5月10日网大网站正式开通。  黄沁认为目前国内网民中,90%是年龄低于30岁的年轻人,他们最需要的是教育方面的资讯。黄沁把他的目标客户群称之为有活力的年轻网上冲浪者。”对中国人来说,教育是一件大事,”他说,”因此,教育费用占了他们支出的很大一部分。”  ”我们读大学是免费的,一个月30元块的伙食费就够了,现在的大学生一年学费3000至5000元,他们已变成消费者,消费者应该有选择的权利,我们就提供选择指南。”黄沁说。  99年7月,综合了218名中国科学院院士、47名大学校长和数十所大学的调查回答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在网大正式推出。该榜将国内所有的知名大学放在一起考量,比较它们在学术、师资等各个方面的相对强势与弱势。为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的考生提供一份教育的”消费指南”。  大学是我们的一个根基,年轻人是我们的一个主打对象,我们除了教育以外,也做生活频道、体育频道,各种适合大学生的服务。只要把这个做好,我就开心了。黄沁说。  现在黄沁对网上股票交易商Boom.com的业务发展主管乔纳林.哈金说过的话很认同–”对于任何从事与联网的人来说,现在的中国都充满了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