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December, 2003

就算年终总结吧!我起头开唱,大家往后跟,看看我们能走多远?

Wednesday, December 31st, 2003

题目:海归网一年(不见得一定要合折压韵,或是说咱们压筷板书的韵,别忘了在你写的那段后面留名)东方红,太阳升;狼主席开坛起东风;引来海归众小生;还有美女波涛涌。(——安普若)接。。。

年终提醒:短信大塞车,要发早发!中美电话300条线,要打早打!。。。

Wednesday, December 31st, 2003

  一、国内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短信息问候新年最方便温馨。往年一到接近除夕,短信就会大塞车。如果你要想发短信息问候新年,早发!我今天晚上忙了三个小时,发了50多条短信,包括给狼兄的!  二、北京时间的新年零点是芝加哥时间明天上午10点。要打电话别那会打,我估计打也打不过去。中美之间ATT只有300条线,其他公司更少。电话卡走INTERNET,但原INTERNET别塞车。  三、海归网也一年了,是不是要写个总结报告了?让狼兄一个人写太累,大家给他拼凑拼凑,每个人贴点!

别再问了,为了让大家过一个高兴的新年.我特公布照片…

Wednesday, December 31st, 2003

各位猴年快乐!要多学本事,少闹事!

行业动态: “明星投行”——蔡旋风一年从香港卷走8亿美金(转贴)

Tuesday, December 30th, 2003

“明星投行”——蔡旋风一年从香港卷走8亿美金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28日 12:10 财经时报   “他们追求order吗?他们是实业家吗?他们的第一桶金哪里来的?”他直言“选美”标准  本报记者 谢姝  上周,法国巴黎百富勤董事总经理蔡洪平,怀揣长汽(2333,HK)捷报和两大奖项飞离北京度圣诞。在他身后,一个“明星投行”的光环正在扩大。年终清点手中单据:今年主要运作了联华超市(0980,HK)、魏桥纺织(2698,HK)、长城汽车三笔大单,从香港融资达8亿美元。若不是中国人寿(2628,HK)盘子大,百富勤就是今年中国内地企业在港上市融资额最多的投行。  这是资本市场佳案争秀的一年。亚洲两大权威金融刊物Finance Aisa和IFR Asia近日评出“最佳中大型项目投资银行”,同时花落百富勤。评选方的理由是,今年上述三只H股主板上市的成功运作。须知这三个H股都有些来头,联华是首家A股分拆H股海外上市,亦是内地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筹资8600万美元;魏桥纺织是国内最大的纺织企业,筹资3.13亿美元;长城汽车是国内最大的皮卡厂,筹资2.24亿美元。不愿深谈自己背景的蔡,在这个时候对《财经时报》倒并不讳谈那些业绩背后的故事。那些,只是一年前蔡洪平在比亚迪

音乐系列(流行歌曲): 梅艳芳《一生爱你千百回》-我要天天与你相对,夜夜拥你入睡…要能爱就要爱个够!!

Tuesday, December 30th, 2003

一生爱你千百回 - 梅艳芳 作词:陈佳明作曲:叶良俊编曲:ricky ho日夜为你着迷时刻为你挂虑思念是不留馀地已是曾经沧海即使百般煎熬终究觉得你最好管不了外面风风雨雨心中念的是你只想和你在一起我要你看清我的决心相信我的柔情明白我给你的爱一转眼青春如梦岁月如梭不回头而我完全付出不保留天知道什么时候地点原因会分手只要能爱就要爱个够我要飞越春夏秋冬飞越千山万水带给你所有沈醉我要天天与你相对夜夜拥你入睡梦过了尽头也不归我要飞越春夏秋冬飞越千山万水守住你给我的美我要天天与你相对夜夜拥你入睡要一生爱你千百回http://rm.soomp3.com/ting/soomp31205/1/031.rmLink

音乐系列(流行歌曲): 梅艳芳《血染的风采》-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怀念梅艳芳

Tuesday, December 30th, 2003

血染的风采陈哲词苏越曲苏越配伴奏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你是否还要永久的期待?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也许我的眼睛再不能睁开,你是否理解我沉默的情怀?也许我长眠再不能醒来,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脉?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土壤里有我们付出的爱!http://ygy.nh.gov.cn/data/14.mp3

建筑艺术系列:上海外滩建筑群简介 (有图,转贴)

Tuesday, December 30th, 2003

上海外滩建筑群简介   到上海旅游之人,外滩乃必去之地。对中山路上的建筑(即使是外行)定会有所感触。本文对此作了一个归纳。望大家能乘兴而去,满意而归,若生出不过了了之感,实有点暴殄天物。  外滩1号亚细亚大楼   曾用名:麦克倍恩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主要使用单位: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   位于中山东一路延安东路口的亚细亚大楼,有“外滩第一楼”之称。建于1913年。原为7层,后加了1层。外观为折衷主义风格,正立面为巴洛克式,柱式以爱奥尼克式为主,底层拱圈用镇石,外墙用石面砖。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外滩3号上海总会大楼   1861年由在沪英侨发起创设,当时为英国总会所用,又叫上海总会,也称上海俱乐部。1910年1月,在原址建新楼,成为当时重要的社交场所。   新楼建筑为横直线条三段式处理,二层至三层中段增加了6根爱奥尼克柱头,为整幢大楼增加了立体感,大楼南北两侧对称,顶端各设置了巴洛克式的风亭,窗户形状变化多端,细部雕刻细腻优美。大楼的室内装潢由日本建筑师设计,装饰华丽,长达34米的酒吧由黑白相间的大理石装饰,在当时闻名于世。大楼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外滩4号有利大楼   曾用名:友宁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1922年,旧屋拆除后建新楼。系上海第一幢钢框架的大楼,据说钢框架是向德国著名的克虏伯工厂订制。大楼高6层,正立面仿文艺复兴风格,外装饰为巴洛克式,大门两旁有修长的爱奥尼克式柱,外墙用花岗岩贴面。整座建筑开间大,楼层高。   外滩5号日清大楼   又名:海运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华夏银行上海分行。   1921年日清洋行在中山东一路5号新建大楼,1925建成,由英商德和洋行设计,6层钢筋水泥结构建筑,从表面上看,该大楼的基本构造与上海的其他近现代建筑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其线条处理以横线条为主,具有近代日本西洋建筑的特征。   外滩6号中国通商银行大楼   又名:元芳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   此楼原是一幢3层砖木结构的房子,东印度式建筑风格。1906年拆旧建新,由英商玛礼逊洋行设计,为假4层砖木结构,大楼外观呈英国哥德式建筑风格。装饰上具有欧洲宗教建筑色彩,青红砖镶砌,众多细长柱子钩勒墙面。后因维修时用水泥粉刷墙面,除框架外,原先的外貌已不复存在。大门入口竖有罗马廊柱。底层、二层为落地长窗,券状窗框,两肩对称。上层为坡式屋顶,并有一排尖角形窗。四楼南面为平台,是观光黄浦江的胜处。   外滩7号电报大楼 现在使用单位:泰国盘古银行。   外滩中山东一路的7号大楼,原是旗昌洋行的产业,轮船招商局将它买下后,即归属下的电报总局使用,故称“电报大楼”。为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假5层砖石结构。以变化多端的古典式柱子,装饰从2楼到4楼的窗框,使建筑的立面富于变化和充满立体感。同时在顶层两边建有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屋顶,使整幢大楼颇具艺术韵味。在外滩的建筑群中,电报大楼体态虽然不大,但其建筑艺术的特征别具风格。   外滩9号旗昌洋行大楼 又名:港监大楼,现在使用单位:招商局(集团)上海分公司。   1901年,轮船招商局将旗昌洋行的旧楼拆除重建,由通和洋行设计,为三层砖木结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东向外滩为主立面,以正大门为中轴线,两侧形成对称。大门两侧各有2扇罗马拱券型的落地长窗,2、3层有内阳台,以古典式柱子作支撑。楼内的木制楼梯扶手处有雕花,拦杆也十分精致。   外滩12号汇丰银行大楼 又名:汇丰大楼、市府大楼,现在使用单位:浦东发展银行。   外滩大楼群建筑中最显眼的一幢大楼,建于1925年。外形接近正方形,高5层,中部加上隆起的建筑为7层,上有一半球形屋顶。钢框架结构,外形呈仿古典的砖石结构,内部处理采用古典主义的形式,如爱奥尼克式柱廊,藻井式天花板等。室内装修考究,大厅内的柱子、护壁、地坪均用大理石贴面,不仅装有暖气,还安装了当时最先进的冷气设备。   外滩13号海关大楼 现在使用单位:上海海关。   建于1927年。建筑风格为欧洲古典建筑和近代建筑相结合的折中式。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沿外滩高7层,用金山石砌筑。西部一直延伸到四川中路,高5层,二层以上用红机砖砌筑。沿外滩大门前为希腊多立克式柱廊,入口为大厅,内有繁复的石膏花饰和脚线,镶金和彩色马赛克的平顶。最高处为钟楼。   外滩14号交通银行大楼  又名:上海总工会大楼,现在使用单位:上海市总工会。 交通银行新大楼1948年10月竣工,是上海解放前外滩最后建成的一幢楼。由鸿达洋行设计,大楼主体6层,中间为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正面和侧面均以垂直的线条来突出建筑的立体感。底层门框用黑色大理石作贴面,其余墙面均以白水泥粉刷。大门原为转门,入内是彩纹人造大理石铺成的过道,两侧靠墙为环状扶梯。扶梯用大理石作台阶,紫铜作栏杆。经扶梯上2楼平台,过4扇铝框玻璃门,进入高大宽敞的大厅。大厅由36根大理石柱作支撑。大楼内有库房、发电机、空气调节机、2部奥的斯电梯。整幢大楼的内部设计强调实用。 外滩15号华俄道胜银行大楼 又名:华胜大楼、中央银行大楼使用单位:上海外汇交易中心。   1902年竣工,由德国建筑师海因里希·贝克设计,项茂记营造厂施工。外观呈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复古建筑风格。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是以沉砂垫层代替打桩。外墙以釉面砖与花岗石镶嵌,大门左右有4扇券窗,2、3层立面惯以6根爱奥尼克立柱,3层檐下及柱顶均饰以欧洲神话人物头像的雕塑。进入正门,一条对称白色大理石扶梯直通2层营业大厅。大厅中央高达3层,用彩绘玻璃作天棚,室外阳光可透过天棚照到厅内。2、3层四周有精致典雅的彩绘玻璃回廊,营业大厅的沿廊壁上有雕刻精美的人物浮雕。   外滩16号台湾银行大楼 现在使用单位:招商银行。   建于1924年。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幢带有日本近代西洋风格的建筑,同时又广泛吸取各国建筑的长处,成为一个多种风格建筑的混合体。   外滩17号字林大楼 又名:桂林大楼现在使用单位: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建于1921年,由德和洋行设计。大楼总高10层,三段式立面。底层立面用拉毛花岗石作贴面,正大门两侧各有一扇落地的罗马拱券长窗;中部立面3至7层,建筑外观采用近现代派简洁明快的设计手法,但饰以古典柱式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浮雕,使单调的平面增加了一丝活泼;上段立面,两侧为券式窗洞,中间树以双柱,形成内阳台。屋檐下原有8个裸体人物雕塑,后被水泥封末。顶部的南北两侧建有塔楼。字林大楼是近现代主义风格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结合较成功的一幢建筑。   外滩18号麦加利银行大楼 又名:春江大楼   建于1923年。文艺复兴时期折衷主义风格建筑,底层以花岗石作贴面,显得匀称协调而又给人以资本雄厚的感觉。第二层,外墙处理简洁,由巴洛克粗大石柱支撑,层次富于变化。   外滩19号汇中饭店大楼 现在使用单位:和平饭店南楼。   1906年拆旧建新,由祥泰洋行工程师施高塔设计,6层砖木混合结构,总高30米。外观呈文艺复兴样式的建筑风格。外墙用白色清水砖砌成,镶以红色水砖做腰线。门窗有圆弧拱,也有平拱。正大门为转门。屋顶建有花园,花园的东西两侧各建一座巴洛克式凉亭,夏秋季节可以坐在东侧的凉亭内观望黄浦江潮水。1911年,上海各界人士曾在这幢豪华饭店庆贺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   外滩22号沙逊大厦 现在使用单位:和平饭店北楼。   建于1929年,由公和洋行设计,是上海近代建筑史上出现的第一幢完全意义上的近现代派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厦高10层,局部13层,另有地下室,地面至顶端的高度为77米,是当时上海最高的建筑。立面以垂直线条为主,在腰线和檐口处有雕刻的花纹。外墙除第9层和顶部用泰山石面砖外,其余各层均用花岗石作贴面。   外滩23号中国银行大楼 现在使用单位:中国银行上海分行。   1937年建成,是外滩(中山东一路段)众多建筑中惟一一幢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大楼,是上海最成功的摩天大楼之一。分东西两幢大楼,西大楼为4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东大楼是主楼,高15层,地下层2层,共17层,钢框架结构。采用中国民族风格方形尖顶,其他栏杆及窗格等处理富有中国民族特色,每层的两侧有镂空图案,中国银行大楼是近代西洋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结合较成功的一幢大楼。   外滩24号横滨正金银行大楼 现在使用单位: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   建于1924年。楼高7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日本近代西洋风格建筑。原先是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底层石块为贴面,横线条清晰,产生明朗而轻快的感觉。二层至五层之间仿古典主义巨大石柱给建筑增加了庄重和典雅之感。 […]

建筑艺术系列:上海新天地的总体规划图

Tuesday, December 30th, 2003

上海新天地的总体规划图, 平房的部分应该是现在的新天地.这就是今天的新天地的设计图这个高楼是四季宾馆The Shanghai Luwan Master Plan by SOM will guide the redevelopment and revitalization of a 52-hectare area in the center of Shanghai. This concept is based on the district development pattern instead of a corridor pattern which is the prevailing pattern in most Chinese cities. The 1.6 million sm development will consist of […]

上海吃喝玩乐系列: 逛街地图/上海新天地挖宝趣 (转贴)

Monday, December 29th, 2003

逛街地图/上海新天地挖宝趣报导/郑夙玲 摄影/林武佐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所有第一次听到上海的人,都会联想到「新天地」,所有第一次慕名到「新天地」的人都会恍然大悟,原来「新天地」不是一栋像台北远企的shopping mall或者一家店,「新天地」是一座古迹和融合西方特色的新现代建筑文化区。   对于上海的发展来说,「新天地」相当重要且具特色,原本「新天地」又叫「石库门」,代表的是一种巷弄的文化。关于石库门的由来,据说古代皇宫有五门,最外的一扇称做「库门」,上海的石库门建筑以坚厚的石料做框,辅以黑色木门,因此称为「石库门」,特色就是厚重高墙加上厚重的木门,让上海城内的中产阶级很有安全感。   把背景拉回十九世纪中叶的上海租界。当时太平天国起义,曾经三次进军上海,许多中国老百姓仓皇涌入上海租界避难。为了迎合大量难民对住房的安全需求,开发地产的洋商便以西式连排住宅为原型,内部设计有中式天井、巷弄,外部加上中式的石雕门框、乌漆的厚实大门,以示住宅牢固坚不可欺。最初,这种中西结合的住宅以木头结构为主,后来因为木房容易引起火灾,遂渐渐改为砖木结构建筑,当时石库门房屋普遍受到上海居民欢迎,也成为住宅的主流形式。   随着时代的演进,城市经济与居民结构产生变化,石库门也随之呈现不同的面貌。二十世纪初期,钢筋、混凝土进入中国后,出现一批钢筋混凝土的弄堂住宅,后来演进为石库门弄堂、新式弄堂、公寓式弄堂、花园式弄堂等各种形貌。从最早的巷弄狭小,居民生活必须与邻里紧密结合,演变为具有较多的私密性、更多公共空间。   由于大部分的石库门房子均为在租界内的外国开发商所建造,故石库门逐渐代表了中西文化的结合,成为上海近代史上的独特时代产物。现代的「新天地」是由当地政府斥资十五亿打造,除了保留石库门原本的外观风貌规定,并仅开放国际的企业进驻(包括台湾和香港)。 「新天地」分为南里和北里两个部分。北里由多幢石库门老房子所组成,并结合了现代化的建筑、装修和设备,化身成多家高级消费场所及餐厅,菜式来自法国、美国、德国、英国、巴西、意大利、日本、台湾和香港。南里和北里的分水岭──兴业路,是中共一大会址的所在地,这边有很多的商店,都很具设计师风格特色。   逛「新天地」的时候还有一项惊喜,那就是遇到明星的机会相当高,我在采访时,就看见了杨紫琼,还曾经看过香港电影在此拍摄。当然,穿梭在昔日上海弄里,与现代文化风情结合的冲突性和感觉因人而异,你只能自己来亲自走访,感受上海的华丽与蜕变。   在「新天地」里,「雨田小艺」是惟一一家专门制造创意陶土商品,也是发展出最多样化用品、饰品、摆设的商店。店里所有的陶土创作小玩艺儿,都是老板金雷从日常生活的想象得来的灵感,件件具有创意。   别小看这些小小的创意商品,每一个小细节或者每一个颜色的图腾,可能都要经过时间创作,因此举凡颜色、花样愈多的,所需制作的时间就愈长。   其中几个特别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入门左边的三个似乎象征历史年代的陶土人红军,端看表情即栩栩如生,原来这个红卫军是根据《毛语录》记载的一句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所得来的灵感:;另一个戴上斗笠的侠客,灵感则来自于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里梁朝伟的角色;另一个是什么呢?本来,我们以为是国民党时期的军兵,但是在金雷的想象里,他说是他小时候印象中的土匪。   还有一个特别有创意的,就是中国历代服装小手机环绳,这些服装是金雷从《历代服装研究史》考究得来的灵感,大都集中在清朝、明朝、汉朝,一件件历经风霜的小小服饰,就在超现实时代的「雨田小艺」里,再度被发扬光大。   雨田小艺   地址:上海市太仓路181弄25号单元1   电话:002-8621-6320-1692   营业时间:11:00﹣23:00   消费方式:可刷卡  上海新天地挖宝趣 -上海组合  报导/郑夙玲 摄影/林武佐  英文店名是「Shanghai Trio」, 老板卢薇(Virginie Fornier)说:「Trio是一个很欧洲的说法,意思是三个人为一个小组,去做一些非常美好的事。」如此一来,想要在店里找到一些美好的事物,好像变得有迹可循了。   我们在店里发现了很多跟生活有关系的创意设计,比如刀叉布、领带、衬衫、收纳设计、鞋子、毛巾、化妆包、袜子、棉被等,这些惹人喜爱的紫红相间颜色,全赖卢薇自己调配研发出来的。 可能小时候受布商叔叔的影响,卢薇对布的品质和颜色的要求相当严格,这些好看的设计,质感分为棉、麻、中国丝绸,最大的特色是所有的取材全都源自于中国。卢薇表示,她待在上海已经八年了,现在她将自己的设计融合了法国、上海、日本风格,中西合璧全仰赖全体工作人员的精致手工技术完成。   店内还有一项服务,就是可手工定制客人想要的尺寸,再根据店内相关设计的产品做花样设计变化。「上海组合」每几个礼拜都会举办一次新产品发表party,卢薇说:「欧洲的橱窗每二十一天会更新一次,我们是每几个礼拜会推陈出新,创造出新的商品。」 欢迎有兴趣的人到「上海组合」来组合你想要的生活方式。目前,「上海组合」在东京、新加坡、香港等地有分店。   上海组合   地址:上海市太仓路181弄1号5单元新天地会所左侧   营业时间:11:00﹣23:00   电话:002-8621-6355-2974   消费方式:可刷卡  上海新天地挖宝趣 -陈逸飞之家  报导/郑夙玲 摄影/林武佐  说起陈逸飞,在大陆艺文界可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陈逸飞之家」的概念,光看设计就知道陈逸飞的理想世界,他将自己的创作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入店的客人能感受到一股艺术之家的气息。想要了解现代的上海贵族文化,逛了「陈逸飞之家」,可能会得到些许答案。   一楼进去之处,有一个小小的咖啡馆,这是为了让逛累了的客人能够小歇一会儿,一旁的吧台能为你泡上一壶消暑冰阵的茶饮,或者来杯咖啡,如果遇到店主人陈逸飞的话,他亦会跟你讨论起他所创作的艺术作品。   店里有他设计的衣服、家居用品、饰品、画作、摄影,因此,陈逸飞是画家,也是服装设计师、家具设计师,目前上海、北京都有「陈逸飞之家」,陈逸飞亦是中国著名杂志《视觉》的创办人。 不过,艺术品的喜好总是很主观和因人而异,比如我们可能会比较偏好具有上海文化影子的作品。而你呢?只能进来自己逛,随心所欲的感觉,即使不买,也能挖掘逛「陈逸飞之家」的乐趣。 陈逸飞之家   地址:上海市太仓路181弄新天地广场北里12号楼   电话:002-8621-6326-0718   营业时间:11:30﹣02:00   消费方式:可刷卡  上海新天地挖宝趣 -骨董艺术名表珍藏馆  报导/郑夙玲 摄影/林武佐  看骨董表可以无所禁忌,也可以百态环生,因为在真正行家的眼光里,有许多挑剔和无数细数家珍的故事,因此,在逛专业的「骨董艺术名表珍藏馆」的时候,可以抱持着怀旧心情,也可以来次骨董表初入行的知性之旅。   馆长梅年强初次入行在六十年前,现在馆内陈列的不只是表的年轮,每一只表都融入了他的经历、风霜、故事。馆内陈列的五十六款表(不包括同款的数量),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三百年前。   梅年强除了是上海惟一也是第一位骨董表商,欧洲骨董表权威机构也授予他「骨董表鉴证特权」,这是当今香港第一位、也是国际公认的华人惟一,而他的一生也跟他搜藏的表一样瑰丽。   八岁在澳门的一家表店橱窗看了一只漂亮的表后许下愿望,1942年被世界著名骨董表商、也是著名跨国公司「侯活士集团」的大股东收为徒弟,从此周游欧洲列国,以学徒身分学习精深的骨董表艺术,如今成就全都展览在他的表馆内。   他未来的愿望就是在中国推广骨董表鉴定,因此等时机成熟,想创办学校、传授技艺。现在位在「新天地」的这家珍藏馆不收门票,虽然开销每月支付,不过致力于骨董表艺术推广的他的确赞扬。下次有机会来到「新天地」,别忘了来此参观让人大开眼界的骨董表。   骨董艺术名表珍藏馆   地址:上海市兴业路123弄2号楼单元3   电话:002-8621-6384-5043   营业时间:12:00﹣21:30   消费方式:可刷卡   鉴赏骨董表的基本常识 【1】一只表的价值取决于四要素:状况、出处、稀有程度、来源。 […]

跨国并购系列:从并购中,成为未来百年主导企业(转贴)

Monday, December 29th, 2003

合并与收购(哈佛商业评论精选)HARVARD BUSINESS REVIEW ON MERGE AND ACQUIZATION  从并购中,成为未来百年主导企业 汤明哲 (台湾大学国际企业研究所教授 兼台大进修推广部主任)   并购策略是国外大型公司常用的策略,大型公司每个月并购的案件大大小小有十件之多,高成长的公司有40%是靠并购达成的。思科(Cisco)、世界通讯(WorldCom)就是透过并购的手段成为产业巨擘。而且,并购是进行多角化常用的手段,将近七成的多角化是透过并购达成的。最近这几年,国外并购的金额更是呈指数成长,公元二千年,美国企业的并购的金额超过两「兆」美金,九千个并购个案,占全美国民生产毛额的20%。但对美国产业影响最大的是一百年前的并购。   一百年前的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企业经营的环境,不仅是机器取代了人工,最重要的是创造了规模经济与范畴经济,重新塑造企业竞争环境与条件(Competitive Landscape),让经济转为以大型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并且奠定了美国这样的大型经济体一百年来经济发展的基础。事实上,美国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所形成的大型企业,如奇异(GE)等,取得了美国产业近百年的主导地位,鉴往可以知来,和美国类似的中国大陆经济体,未来五到十年的竞争所形成的大型企业,也将成为中国大陆未来百年的主导企业。台湾的企业应该思考在这百年难逢的机会中,争取策略上的定位。   目前中国大陆的产业结构和美国百年前的产业结构类似。工业革命之前,美国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基本上是人工劳力密集的产业,规模小,散布各地。但在蒸汽机发明之后,机器代替人力,大量降低成本﹐扩大规模经济;但在幅员辽阔的美国,只是降低生产成本并不够,还必须降低运输成本,才能达到大量生产的目的。十九世纪末期,美国完成全国铁路系统,经济规模的效果开始显现。一亦属大型的大陆经济,一方面为了实现经济规模,一方面为了避免过度竞争,美国的中小企业开始进行空前绝后大规模的合并,成为所谓的托拉斯(Trust)。当年合并的金额占GNP比例高达15%。例如通用汽车、美国钢铁公司,都是当年中小企业合并的结果。美国企业这一次的合并被称为「独占的合并」(Merge for Monopoly),也引起反托拉斯法的设立。除了合并外,大型企业纷纷兴起﹐如西尔斯(Sears)、娇生(J&J)、宝碱(P&G)等。最重要的是这些在百年前形成的大企业成为各产业的领导企业,独领风骚达百年之久,至今难撼其地位。     美国百年的并购活动,对海峡两岸均是殷鉴   中国大陆目前产业结构和美国百年前类似,在过去「条条块块」的计划经济下,各地方政府为求自给自足,枉顾市场机能,设立规模过小的工厂,仅汽车业即有百家之多,每家平均产能每年只有一万辆。但规模经济和范畴经济势必主导未来中国大陆产业结构的蜕变,中国大陆会走上美国之路,在交通及电讯设施完成之后,会从地方经济转成全国经济。全国性的大型企业将经由并购脱颖而出。根据美国产业发展历史,这些企业就能长期主导中国企业,如奇异、通用(GM)、宝碱主导重电业、汽车业和消费品业一样。   如果美国的历史是殷鉴,谁在这波产业结构重整并购浪潮中胜出,谁就能主导未来百年中国企业的发展。宏观而言,并购调整了产业市场结构,创造下一波经济成长的契机;微观而言,并购是公司进入新产业和重组产业的利器。并购的策略意涵,不言而喻。 对于台湾企业而言﹐大陆的机会之窗不过五到十年,必须及早卡位,做策略布局。统一企业有可能成为中国的通用食品(General Food),大润发有可能成为成为中国的威名百货(Walmart),台塑可成为杜邦(DuPont)或艾克森石油(Exxon)。本书对于并购策略的阐述有其独到之处,有意利用并购作为策略工具的厂商值得参考。   最近几年,亚洲的并购活动也在增加,但大多集中在香港和马来西亚。虽然国外的并购活动蓬勃发展,国内的并购法才通过,国内并购活动方兴未艾,对于并购,有必要做全面性的了解,本书针对并购的重要活动提纲契领加以说明。其实并购像是在马上得天下,但不能在马上治天下,并购的利益要经过整合的程序才能实现,本书最后讨论到并购后的整合(Post Merger Integration),关系到并购成功与否。     并购的基本现象和趋势     并购的浪潮与动机   在美国历史上至少有三次并购的浪潮,一百年前,为了实现因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规模经济,美国的钢铁业、汽车业等,进行大规模的合并,形成各产业独占的托拉斯(Trust)。这一波并购浪潮可以说是「为独占而并」(Merger for Monopoly),引发了反托拉斯法(Antitrust Laws)的制裁,当时并购的金额占当时GNP的比重,至今仍然独占鳌头。第二波并购的浪潮发生在一九二二至一九二九年间,主要的并购活动集中在化工化学和食品业,创造了各个产业的大型寡占公司,这一波的浪潮可称为「为寡占而并」(Merge for Oligopoly)。这两次的并购浪潮都是水平并购,动机在于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强市场地位。但是到了一九六○年代,美国因为打越战,政府支出大幅增加,经济、股票市场蓬勃发展,各公司手上现金滚滚,当时流行的是复合企业(Conglomerates),专门并购不相关的企业,例如经营电子业的RCA并购出版业。这可以说是典型的财务操作,没有经济上的利益,只是账面上的财富。到了八○年代初期,在资金成本的压力下,当年流行的复合企业开始解体,纷纷卖出不相关的企业,重新回归基本面。这三次的并购浪潮对美国企业的竞争生态有长远的影响。   到了一九九五年以后,在因特网积极发展下,网络的外部性形成策略的一环,美国在线(AOL)并购时代华纳(Time-Warner),掌握内容产业,即是一例。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企业可以实现的经济规模亦日趋扩大,因此,由一九九五到二○○○年中,超大型的并购大行其道,并购金额超过二百亿美金的比比皆是,占所有并购金额的20%。例如美孚石油(Mobil)和艾克森的合并金额高达八百六十亿美金,花旗银行集团和旅行者集团合并的金额超过七百亿美金。但大多数的并购发生在金融业、能源和电力和新的CME(Communications, Media and Entertainment)产业,高科技厂商间的并购少之又少。大多数的并购是同业间的并购,好实现经济规模。尤其是金融业和CME产业间的并购,在于实现信息科技所带来的经济规模。   并购为何有「浪潮」,至今尚未有正确答案,大概可以归因于股票市场高涨,透过股票交换并购成本较低。     并购的绩效   并购事实上是极为困难的管理技术,成功不易,研究结果发现大约四分之三的并购绩效不佳,以失败收场,国内的跨国并购几无成功案例,许多并购的收益不仅低于资金成本,而且亏损累累。以AOL并购时代华纳为例,当初并购时,AOL付出超过数百亿美金的溢价(premium),在帐上列为无形资产;在二○○二年,无法实现其利益,提列高达五百五十亿美金的损失,不可不为惨重。究其结果,不外乎并购策略错误,没有策略目标,再不然是购买价格太高,再者是并购后整合失败,因此并购的策略面和执行面均要成功,才能竟全功。本书针对这三个并购失败的因素提出解决之道。     并购的策略   在普遍的挞伐声中,本书首先针对并购是否为有效的策略,提出圆桌会议的探讨。此次圆桌会议是在网络泡沫破灭前召开,当时,许多有识者认为并购是传统企业进入网络事业的快捷方式。书中提到的AOL、世界通讯、AT&T,当时是当红炸子鸡,如今却敌不过市场力量,股价到今年纷纷破底。世界通讯以并购建立的千亿美金资产的通讯王国,甚至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公司倒闭案。但同样以并购成长的奇异资本公司,却仍能屹立不摇,因此,并购策略的形成和执行之不易由此可见。但并购不容易成功并不表示并购就不应该进行,就像推出新产品一样,新产品的失败率也很高,但不能因为新产品失败率高就不推出新产品。并购提供策略上太多利益和弹性,并购可以增加市场地位,快速进入新事业,创造出市场上的主要厂商,同时还是企业多角化的利器。健康的态度是充分了解并购可能带来的风险,若能多多培养并购的技术,便可在策略空间上多一个选项。   本书的第二篇文章〈善意收购的艺术〉谈到正确的并购策略,对并购的过程加以描述,最最重要的结论是要有策略重心和严守财务纪律,在谈判技术上亦多有着墨。除了策略重心外,研究亦显示成功的并购策略有下列几种:   首先,规模小,而且和主购公司有技术、市场、生产相关的并购,比较容易成功。其次,当公司进行并购时,要有策略目标,之后再靠一系列的并购来达到策略目标,例如中华开发并购大华证券,以进入消费金融领域,但这只是开始而已,随后还要有一系列的并购,才能在消费金融界占有重要地位。第三,如果能够在离散(fragmented)的产业中,透过并购进行产业结构重组,创造出主要厂商,并购就会替股东创造价值。第四,主购公司有核心竞争力,被购厂商有产能,品牌可以利用,两者相合,并购较易成功。换言之,并购只是延伸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但研究亦显示,当主购公司没有核心竞争力时,无论被购公司的能耐多少,对于主购公司均无助益;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主购公司会被并购拖垮。并购不是弱势公司的策略选项。     并购的溢价   并购失败最大的原因是付出太多,并购通常要付出比市场价格高的溢价,才能在市场上收集股票,平均而言,并购的溢价约为10%到20%。但在一九九五年以后的并购浪潮,购买者的并购价格会比市场价格高出30%到40%。因此并购的绩效普遍不理想,有的研究显示,平均而言,当并购的消息宣布当天,主购公司的股价大多应声下跌,上涨的几稀矣。因为主购公司通常受到心理因素影响,不愿放弃,以致并购价格付出太高。本书的〈你是收购交易的冤大头吗?〉和〈股票或现金?〉两文提供读者在拟定交易结构中有用的观点,其实当冤大头的机会很高,因为主购公司常常以「策略利益」来支持高价的收购,而「策略利益」是渺不可及、无法估算的潜在利益。虽然实物选择权(Real Options)的定价模式可以推估「策略利益」,但公司财务纪律稍有不慎,就会掉入冤大头的陷阱。〈你是收购交易的冤大头吗?〉一文的附录,节要他人的研究结果,读者一定要看。在〈股票或现金〉一文中,作者认为股票代表长期的承诺,由股票或现金的收购,会看出主购公司的策略意图。论点新锐,值得品尝。     并购后的整合 […]

打造职业CIO队伍 — 咱们这里有多少人能当CIO?

Monday, December 29th, 2003

CEAC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打造职业CIO队伍一、美国的经验   美国是信息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考察美国CIO的产生、发展历史及其现状,有助于我们了解信息化社会中CIO的地位与作用,对帮助我国的CIO职业发展以及社会信息化进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降低政府行政的成本,提高行政的效率,美国政府和国会颁布了一系列有关信息管理的法律,如《联邦财务管理促进法》等十几个法律法规。其中与CIO关系比较密切的立法有两个:1996年的《克林格-科恩法案 》(Clinger-Cohen Act of 1996, Public Law 104-106)和1995年的《文书削减法》(Paperwork Reduction Act (PRA) of 1995, Public Law 104-13)。《克林格-科恩法案》要求各联邦机构任命CIO,履行本法案条款所规定的IT管理任务以及由《文书削减法》规定的信息资源管理任务。《克林格-科恩法案》还废除了通用服务管理局原来的集中采购职能、将采购责任直接赋予了各联邦机构,鼓励它们采用模块化、小规模的采购项目。  在《克林格-科恩法案》中,要求几乎所有的联邦行政部门都设置CIO职位,如:农业部、商务部、国防部、教育部、能源部、健康与人类服务部、房屋与城市开发部、内务部、司法部、劳工部、国务院、交通部、财政部、退伍军人事务部、环保署、宇航局、国际开发署、联邦危机管理局、通用服务管理局、国家科学基金会、核管会、人事管理局、中小企业局。这些部门设立CIO职位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信息技术的投入能够获得预期的回报,为部门首脑及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建议和支持,以确保信息技术的获得和信息资源的管理有利于执行本部门的政策和履行职责,并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为本部门开发、建设、维护集成优化的信息技术体系架构,提高信息资源管理效率和效果。  为了保证这些机构的CIO能够胜任相应的CIO岗位职责,《克林格-科恩法案》还规定了CIO应当具备的核心能力,根据核心能力要求组织政府、院校和产业界的专家制定了培养相关能力的知识体系,由各政府机构、大专院校组织力量根据知识体系编写教材,整理典型案例和最佳实践,组织对CIO的培训,保证CIO的能力能够完成规定的岗位职责。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美国CIO已经成为各组织机构的领导成员,下面的这些数据基本上可以描述他们的群体特征:   CIO所能支配的IT预算: 年度收入低于1亿美元的组织,CIO所能支配的IT预算平均为800万美元;年度收入在1亿美元至4.9亿美元之间的组织,其所能支配的IT预算平均为1200万美元;年度收入在4亿美元至10亿美元之间的组织,其所能支配的IT预算平均为2600万美元;年度收入超过50亿美元的组织,其所能支配的IT预算为1.14亿美元或更高。平均而言,IT预算大约为组织年度销售额的6%,小公司可高达8%,大公司可低到4%,小公司比率高,但绝对金额小,大公司比率低,但绝对金额大。  IT组织管理模式:CIO任职的组织机构中,61%的组织采用的是集中式IT架构,有较大的公司总部,内部拥有应用开发和支持能力,22%的组织采用的是分散式IT架构,独立的分支机构有应用开发能力,支持能力既有本地的又有来自总公司的,14%的组织采用的是分布式IT架构,分布的场所既没有本地的开发能力也没有支持能力,这些服务都主要依靠一个相对集中的机构。平均来说,CIO要负责管理78名IT员工,支持5300名组织内用户,员工/用户率为1:69,即每一位IT员工平均要支持69位用户。  CIO的薪酬构成:基本工资占81%,奖金占14%,股票期权占5%。  CIO的平均薪酬为: $186,611。  按行业的划分:保险/房地产/法律为$255,975,计算机相关(厂商、分销、服务、增值服务)为$228,338,生产/制造业(非计算机业)为$213,280,商业服务/咨询(非计算机业)为$188,587,金融/银行/会计为$174,576,医疗/保健为$160,116,教育为$145,384,联邦、州、地方政府(含军队)为$111,455;按公司规模划分:公司营业额小于1亿的,CIO薪酬收入为$141,497,公司营业额为1亿至4.9亿的,CIO薪酬收入为$168,346,公司营业额为5亿至9.9亿的,CIO薪酬收入为$226,612,公司营业额为10亿至49亿的,CIO薪酬收入为$281,768,公司营业额为50亿以上的,CIO薪酬收入为$302,825。影响CIO薪酬和业绩考核的因素主要是:公司的盈利率、CIO的领导能力、IT投资产生(或被认同)的价值、项目表现,包括时间和预算、实际业绩与IT预算的差异、公司股票在股市上的表现。  CIO向谁汇报工作?向CEO汇报的占51%,向COO汇报的占12%,向CFO汇报的占11%;向集团CIO汇报的占4%,其他占22%。 这些CIO是从哪里来的?以前都从事过哪些工作呢?最多的是来自IT、其次是咨询、管理、客服、销售、研发、财务、工程、市场、制造/生产。这些CIO下一步向哪里去?44%的还是继续选择做CIO,有20%的人会晋升为CEO,有14%的人会晋升为COO,只有1%的人会回去做CFO,选择其它职业的有21%。  以上是CIO的群体素描,作为一个个体,典型的CIO职位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位呢?  典型的CIO职位可做如下归纳:CIO的使命是为组织贡献技术远见和领导能力、主动开发和实施IT应用、在持续变化和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创建并保持企业的领导地位。 CIO在工作中主要报告给首席执行官(CEO)或高级职能经理,高级职能经理包括执行副总裁(EVP),首席运营官(COO),首席财务官(CFO)等,CIO是组织机构内一个关键的管理岗位,负责IT政策以及IT战略与企业业务战略的融合,典型的头衔是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CIO),工作地点为公司总部。   CIO的岗位职责主要是:发起制定、组织协作完成企业IT战略规划,开发企业应用,协调企业和部门的应用开发;保障IT基础设施和体系架构(计算机和网络)的运行及投资;决策IT服务和技能是由内部提供或从外部采购;建立关键的IT供应商和咨询顾问间的战略伙伴关系;提供技术,使企业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交易更方便快捷,增加企业收入和盈利能力;维护客户满意度,配合内外客户,保证持续的顾客满意度;培训,向企业所有的IT用户提供培训,以保证现有系统和新系统的获得最增值的应用。CIO岗位的技能要求有:强烈的业务导向,理解行业和企业的业务组织流程,发展趋势;用IT能力和优势解决业务问题的同时控制成本和风险;识别、判断和评估新的技术发展对企业业务的适用性;充分沟通、理解内部非技术部门和员工的需求;卓越的组织技能,集中管理信息系统和应用程序,协调企业上下级资源;按质按量、在规定的时间和预算内完成多个IT项目的概念设计、项目启动和项目竣工;一个好的倾听者,积极的团队建设者,企业IT远见旗帜鲜明的倡导者、与企业的管理团队默契合作。CIO岗位要求的个性品质是:卓越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人际技能;在复杂的合作和协作的环境中游刃有余发挥作用的能力;敏感;诚实;聪明;判断力强;战略思维结合务实作风;为同事所信任、建立联盟的能力。   我们还注意到,信息技术在美国政府和企业界得到广泛的应用,CIO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从经济和管理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的开支被视为一种资本支出,而不是费用支出,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而言不仅是一项服务,更是企事业单位的基础架构。而在我国现阶段,信息技术之所以还没有获得广泛认同,CIO的地位还有待提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在于没有意识到企业的IT架构是企业地基础架构,IT投资的收益也缺少清晰明确的表达方法。  美国政府认为,为了以效率更高、效益更好的方式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各联邦机构在信息技术上进行投资是非常重要的。每年近400亿美元的IT预算,代表了政府在通讯、网络、新的操作系统和软件、数据中心的投资以及对原有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支持。这些投资直接影响了政府的行政效率、管理决策能力和政府使命的达成。  信息技术的获得被视为是一种投资行为,联邦政府因此规定了相应的投资管理办法。最初,IT投资的结构性管理方法将投资管理定义为三个阶段:选择阶段、控制阶段和评估阶段。在选择阶段,在每个项目的成本和效益被独立评估的基础上,选择出最佳的投资组合;在控制阶段,选定的投资组合在实施的过程中被全程监控,如果需要,还要采取必要的修正行动;在评估阶段,已实现的项目要进行投资评估,以确定达到了预期的效益,如果需要,还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在结构性IT投资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摸索,联邦政府又推出了IT投资成熟度模型的投资管理方法。IT投资成熟度模型由五个成熟阶段组成,成熟度一级为建立投资认知,在这一阶段,对IT投资管理技术基本上没有认知,IT管理过程是即兴的、以项目为中心,最后出项的结果可能千差万别。成熟度二级为建立投资基础,在这一阶段,已经建立起了可重复的投资控制技术,而且核心的基础投资管理能力已经被普遍使用。成熟度三级为开发完全投资组合,在这一阶段已经建立起了综合的IT投资组合选择和控制技术,这些技术已经结合了效益和风险指标,并与组织的使命和战略紧密联系。成熟度四级为投资流程改善,在这一阶段,流程评估技术集中于改善组织的IT投资组合的业绩和管理。成熟度五级为运用IT达成战略结果,在这一阶段,IT投资基准和IT变革管理技术被战略性地用来影响和变革组织的业务结果。  IT投资回报需要直接、明确的计算方法,才能使IT投资的价值能够充分表现。IT投资的科学计算使IT投资最后作用于组织的业务成长和财务健康。用于计算IT投资回报的方法大约可以分为三类:传统财务计算方法;结合数值计算、主观判断和质量指标的探索性方法;以及采用统计和数学模型计量风险的概率论方法。有些计算工具,如实际选择评估法,只是计算方法的一个中间结果,本身并不是一套完整的方法,另外一些工具,如平衡记分卡,试图构建一个涵盖从目标设定到奖金发放的完全的绩效管理系统。无论什么方法,最后都需要IT活动协同业务发展战略,IT作用于股东价值,帮助CIO用财务语言同CFO沟通,用战略和管理理念同CEO沟通,预测并降低风险。  传统财务计算法:经济增加值计算法(Economic Value Added (EVA));总体拥有成本计算法(Total Cost of Ownership (TCO));总经济影响计算法(Total Economic Impact(TEI)); 快速经济调整计算法(Rapid Economic Justification(REJ));投资回报计算法(Return on Investment(ROI))。  定性分析法:平衡记分卡方法(Balanced Scorecard(BS));信息经济学分析法(Information Economics(IE));投资组合管理法(Portfolio Management(PM));IT记分卡方法(IT Scorecard (IS))。  概率方法:实际选择评估法(Real Options Valuation(ROV) );应用信息经济学(Applied Information Economics(AIE))二、中国的现状. […]

没事找事系列:新闻照片一大堆(转贴)

Monday, December 29th, 2003

Two members of Berlin’s ice swimming club ‘Berliner Seehunde’ (Berlin seals) take a dip in the frozen water of the Oranke lake (Orankesee) December 25, 2003. Several members of the swimming club met on Thursday for their traditional weekly ice swimming meeting. REUTERS/Fabrizio Bensch The NBA’s tallest player China’s Yao Ming (L) of the Houston […]

行业动态: 中国证监会新发审委揭秘:25名委员何方神圣? (转贴)

Sunday, December 28th, 2003

中国证监会新发审委揭秘:25名委员何方神圣?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28日 16:12 《商务周刊》杂志   张娅  一直就云遮雾罩的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委员,12月24日第一次被完全暴露在公众面前。中国证监会对发审委制度作出重大改革,发审委委员由原来的80名缩减到25名,不但公开姓名,而且公布投票的结果、理由。成立大会上,25名发审委委员承诺,在任期间独立发表个人审核意见,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中国证监会的管理、考核和监督。   按照规定,25人中兼职12名,专职13名。其中中国证监会会内委员5名,包括首席律师、首席会计师为兼职委员,3名专业人员为专职委员。会外兼职委员10名,其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名,北京大学1名,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各1名,证券公司1名,基金公司2名,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1名和香港专家1名。专职委员10名,全部为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和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合伙人,其中注册会计师5名、注册资产评估师1名和律师4名。  与过去相比,新的发审委大比例削减了来自政府或监管机构的官员,证监会由15名减至5名,央行、财政部等宏观调控部门和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甚至一个都没有。只有发改委和国资委各留了1名。原来有相当发言权的国有商业银行、行业协会、工商联、中科院、社科院也都一概被排除之外。增加比例最大的是以个人身份担任的中介机构人员,多达10名,而且都是专职委员。剔除行政干预,加强公正公平昭然若是。  一位证券公司高管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大大感慨了一番:“回首13年中国证券发行,任何一个公司的上市,其中一个相当关键的‘工作’就是与发审委打交道。这个交道打的成功与否,几乎就决定着公司能否上市。”比如,如果在上市申报中知道了核审该公司的发审委委员,有的放矢地与之做好“协调关系”,按照这些投行的说法,上市公司的成功几乎就是一大半。据其介绍,甚至为此在市场中形成了一帮专门为准备上市的公司提供发审委委员名单的公关公司,甚至按照索要名单人数多少讲价钱,“可以说这成了整个中国上市公司的一大奇观”  现在对他来说,似乎有些“黎明到来”的感觉。但这25名委员都是何方来历?本刊记者做了详细调查。  证监会首席律师陈大刚毕业于北大1978级法律系本科。这位证监会法律部的博士曾经因为民事赔偿问题的言论一度在市场上引来轩然大波,陈坚持“民事赔偿不应影响证券市场发展”的大前提,要求原告的资格要有一定限制,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有权利获得赔偿,只有那些因虚假陈述造成损失的投资者才有权利获得赔偿。损失赔偿的具体数额应当以投资者的直接损失为限,同时要兼顾上市公司或者其它主体的清偿能力。为此争议颇大。  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张为国,现为清华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1997年1月即开始中国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在证监会,他最早认定:“上市公司造假不仅仅是其自身的原因,还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因为我们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60%是国有股,绝大多数又受集团公司控制”。  张为国现在大力提倡分阶段借鉴美国《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来提高与管理层和主要股东有关的经济业务的披露要求,强制实行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制度,采用更有效的审计复核制度,限制审计师为审计客户提供非审计服务,限制审计师去被审公司任职,实行会计师事务所报备制度,明确审计工作底稿保管责任。  作为国内证券机构的代表,国信证券(相关,行情)常务副总裁张桂庆在1993年到2001年曾先后在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预审一处、上市公司监管部配股一处担任处长。重回证监会担任发审委委员,是不是应该理解为“轻车熟路”?  基金公司的代表两名。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勇毅曾任万国证券公司基金部基金经理。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窦玉明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硕士学位。1994年起先后就职于北京中信国际合作公司、君安证券、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0年10月在嘉实基金管理公司从事投资工作,历任嘉实基金管理公司投资部总监、总经理助理。证券从业经历9年。他曾提倡设立“黑名单”制度,防范“问题股”和基金经理的道德风险。  邵蓓兰原来为香港证监会中介团体及投资产品部高级总监,2001年加入中国证监会工作,现为中国证监会规划委办公室顾问。  本届发审委来自法律界的代表有五位。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俊峰是中国最早取得从事证券业务资格的律师之一,曾参与过国内60余家大型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及股票发行及境内上市的法律工作。  上海国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吕红兵主要从事公司企业改制重组,股票发行上市,金融期货交易案件方面的业务,并担任万国证券公司、中国国际期货经纪公司等数十家大型企业的法律顾问。吕曾经大力抨击“再融资热”以及相当一批公司圈完钱就“变脸”的现象。认为只有追究相关公司高管人员的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才能遏制不负责任的融资现象和“变脸”行为。  赵燕士为北京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1983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后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经济法专业,于1986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赵曾任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系副教授,主讲经济法概论与外商投资企业法等课程。1993年,赵燕士加入君合律师事务所,主要从事公司、证券、投资等方面的法律实务。  唐金龙懂英语、法语、日语和德语四国语言,曾就职于中国贸促会法律部法律顾问处、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秘书局。1993年1月,他与几个朋友合伙创办了中银律师事务所,并将证券法律业务确定为中银所的主业。他作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金融证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几年来负责组织和起草了《律师从事证券法律业务规范》等行业规范。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守文是本届发审委唯一一位学院派代表。张守文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写出了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的第一部经济法专著《市场经济与新经济法》。其另一本《信息法学》是我国信息法学领域的第一部著作。在2002年底评选出来的中国法学会第三届“杰出中青年法学家”中,张守文教授作为十位当选者中最年轻的法学家而备受瞩目。  来自外资机构的代表包括瑞士银行集团中国证券部的主管袁淑琴、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周忠惠教授和原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顾问、安永上市专家邱家赐。其中,香港出生的袁淑琴为美国哈佛大学法学硕士。1994年加盟英国华宝投资银行,1998年华宝与瑞士银行合并,成为瑞士银行集团亚洲区股本企业融资主管。作为瑞士银行集团中国证券市场主管,袁淑琴直接参与和主导了2003年瑞士银行集团QFII申请的通过,和该行QFII下的第一单。 第六届发审委委员基本情况表     序号姓名年龄性别专业学历/学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1陈大刚50男法律博士中国证监会法律部首席律师  2张为国46男会计博士中国证监会会计部首席会计师教授3马季华52男财政金融在职研究生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证券处处长  4贾小梁46男经济管理大学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助理巡视员经济师5张守文37男经济法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6史多丽36女会计硕士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部副总监  7刘勤37男会计硕士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管理部副总监会计师8袁淑琴41女证券法律硕士瑞士银行集团中国证券部主管  9张桂庆37男货币银行学硕士国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经济师10戴勇毅33男国际金融硕士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11窦玉明34男管理信息硕士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经济师12邵蓓兰48女工商管理硕士中国证监会规划委办公室顾问  13郑启华40男会计学士浙江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高级会计师14罗玉成38男会计学士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注册会计师15邱家赐45男会计大学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美国注册会计师16周忠惠56男会计博士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注册会计师17程建49男会计研究生中和正信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高级会计师18权忠光39男资产评估博士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总裁注册评估师19唐金龙38男法学、金融博士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级律师20王俊峰41男法学博士生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21赵燕士51男法律硕士北京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22吕红兵37男法律硕士国浩律师集团事务所合伙人高级律师23吴晓东34男法学博士生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部处长  24鲍恩斯35男会计博士中国证监会机构监管部调研员注册会计师25陈永民37男经济硕士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部处长 

行业动态: 全球狂追“中国概念”电信等国企将掀上市潮 (转贴)

Sunday, December 28th, 2003

全球狂追“中国概念”电信等国企将掀上市潮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7日 09:24 新京报   据外电报道,今年全球进行的735笔IPO,筹集资金总额为440亿美元。而2002年的IPO数量和筹集资金总额分别为955笔和577亿美元。  中国人寿的IPO对今年的全球IPO市场而言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中国人寿IPO以30.1亿美元的筹资额居全年之首,散户超额认购数接近170倍。股票在香港和美国上市的当天涨幅都超过20%,在香港更是一周来连续创出新高。   而在中国人寿之前,中保财险在香港成功发行新股,并于上市首日取得50%的涨幅。募资近2亿美元的长城汽车,新股更获得400倍以上的超额认购。此外,纳斯达克上市的携程旅行网(Citrp.com)则因市场追棒而提高了发行价,在上市四天后,股价涨到了发行价的两倍。  中国概念股票在海外受到这般热烈追捧,兴奋的不只是上市公司和投资者。还有那些计划明年也到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与它们的投行以及各地的证券交易所,一股海外上市潮,又在蠢蠢欲动中。  期待  分析师认为2004年大型国企将掀上市高潮  明年有计划到海外上市的大型国有企业将分布在各个行业。一位证券分析师表示,2004年之所以非常值得投资银行和海外投资者期待,是因为明年中国上市公司不会集中在某个板块,包括保险、银行、钢铁、电信等大型国企在近几年都有挤进美国市场的可能。  中芯国际希望通过IPO筹集大约10亿美元资金;平安保险希望通过IPO筹集20亿美元资金,还有民生银行、中国国航、中国网通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这些航母级别的企业都曾经透露过海外上市的想法。而它们无疑都是海外各证券交易所希望努力开掘的金矿。  “中国经济增长所取得的成就赢得了国际的认同,”伦敦证交所亚太区的总裁祝晓健在伦敦证交所的一次推介会后对记者说,“中国GDP的增长速度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中国企业发展迅速,能够为交易所提供高素质、高成长性的上市资源。”  暗战  海外交易所轮番推介争夺中国上市资源  在今年的深圳高交会上,有七家海外交易所聚头;在厦门,则举办了世界主要证券交易所峰会,还有在各大城市频繁的推介、论坛,每个财经界人士都能感受到中国潜在上市公司资源对海内外证券交易所的吸引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说,从全球范围来看,由于发达国家的上市公司资源已经使用得相当充分,而新兴市场则在积极建立和完善自身的证券交易所,为此,各国的证券交易所纷纷采取各种举措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吸引高质量的上市公司资源,这可以说是各国证券交易所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由于全球范围内的证券交易所正日益从互助的俱乐部转变为商业性组织,如香港等地的交易所本身已经成为上市公司,那么,证券交易所的收入高低直接取决于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质量。于是,这些交易所积极拓展包括中国在内的上市公司资源就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祝晓健对记者说,中国企业现在对去美国上市有崇拜式的心理,也是因为由于自身对国际资本市场认识的缺乏,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投行,尤其是美国投行的推介。  有投行经验的巴曙松也承认,企业上市的成败相当大程度取决于投资银行运作的成功与否。企业聘请投资银行时需要考虑不同投资银行的业务优势,投资银行在建议上市方案时会根据自身的优势、企业的市场定位等提出建议,但肯定会倾向于自己最熟悉的资本市场。  尴尬  业内人士感叹A股发行实行核准制“变味”  A股今年IPO的资金募集规模达到449.95亿元,与香港主板H股的IPO募集金额414.46港元平分秋色。但是仔细看看数字底下的内容,今年A股市场可圈可点的大项目只有长江电力、华夏银行和南方航空等。但其中长江电力有浓厚的政府背景,南方航空刚上市就面临亏损的尴尬。  相比较A股的乏味,H股市场上则亮点不断。如由法国巴黎百富勤今年主承销的三个H股项目创下了多个第一:联华超市为内地首家和规模最大的超市连锁企业,筹资额8600万美元;魏桥纺织为内地首家和规模最大的纺织企业,筹资额3.13亿美元;长城汽车则成为了亚洲金融风暴后公开发售部分超额认购倍数最多的H股。而其后中国人寿与紫金矿业被高倍数超额认购,上市后股价更不断创出新高。  美林在今年6月份的一份“中国策略”投资报告中更是大胆预测H股的定价有趋近于A股的可能。在股票的评级修订上调及企业盈利增长的推动下,H股指数今后3年内可能上扬到两倍于当时水平的位置。  青岛啤酒H股价格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高于其A股价格,曾经出现了不可想象的价格倒挂现象,令国内含H股的A股兴奋不已。因为这至少可以认为是打破了A股市盈率过高而不具备投资价值的定论。国泰君安香港研究部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强劲、投资评级提升、美元下滑、人民币升值预期是近期H股走高的主要原因。对国际游资来说,只要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没有破灭,QDII没有推出,H股应仍有行情。从平均市盈率看,风险仍属偏低,因此更具有绝对投资价值。  而对于国内的A股市场,深交所上市推广部的一位人士向记者感叹,目前股票发行虽然实行了核准制,但并不意味着完全实施国际通行意义上的核准制,限于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的规模尚小、难以承受大规模扩容冲击等特点,我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股票发行上只能实行标准控制和规模控制相结合的核准制。这种排队的煎熬,其实也是将国内非常多的上市公司资源赶到外面去了。  本报记者 岳毅桦

音乐系列(流行歌曲): 邓丽君《我怎能离开你》- 送给茜茜

Sunday, December 28th, 2003

我怎能离开你 - 邓丽君 - 电影金曲 歌名:我怎能离开你电影彩云飞演唱:邓丽君曲:古月词:琼瑶问彩云,何处飞愿乘风永追随有奇缘,能相聚死亦无悔我柔情深似海你痴心可问天誓相守,长缱绻岁岁年年(music)我怎能离开你我怎能将你弃你常在我心底信我莫疑愿两情常相守在一处永绸缪除了你还有谁,和我为偶蓝色花一丛丛名叫做勿忘侬愿你手摘一枝,永佩心中花虽好有时枯只有爱不能移我和你共始终,信我莫疑http://www.hxbook.com/jrnjr/yingxiang/wozhnlkn.wmvLink

和tutu兄讨论关于创业者以技术或“无形资产”入股如何操作的问题,也算海归黄埔军校课程《私募和风险投资》中的。。

Sunday, December 28th, 2003

  和tutu兄讨论关于创业者以技术或“无形资产”入股如何操作的问题,也算海归黄埔军校课程《私募和风险投资》中的第五章《项目评估作价》中的一次作业吧。  关于创业者以技术或“无形资产”入股如何操作的问题在美国的VC领域已经不是问题了,但我理解国内可能这个问题还是个还大的PROBLEM,所以感谢图兄的贡献!  图图兄大概讲了三种方法,我想tutu兄可能是为了让国内的朋友听明白他的讲解,所以tutu兄回避了一些VC常用的JARGON。为了让熟悉VC的朋友看明白,也是给大家提供另一个视角看这个问题,所以我还是用美国的VC和STARTUP常用的语言来重新评论一下这三个方法:  1. 图图兄提到的第一个方法“设定目标法”,在美国STARTUP公司里常被用来激励管理层,叫“Performance Based Executive Incentive Plan and Stock Options”,因为一个公司的业绩是和管理层相关的,所以业绩和管理层挂钩,而不是和股东挂钩。当然如果这时,股东也是管理层一员的话,那么他应该也会受这个计划的奖励,但这时他的身份是管理者,而不是股东!  再有,不应该只是他一个人要参加这个Incentive Plan,管理层的其他人员也要加入。因为业绩的取得是个TEAM WORK。  业绩的增加不是股东的功劳,是管理层的功劳。所以管理层理应取得相应的奖励!这是一个管理者的奖励计划,不要把他和最初的股权结构的设计混起来考虑,否则创业者吃亏!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这就好象用你的奖金代替你的工资!这对创业者是不公平的!  2. 图图兄提到他的第二个方法是“名义共同出资法”,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出资方是投资还是贷款? 如果是投资不是贷款,那么为什么要“偿付出钱方的垫资”? 所以用美国的VC的话说,出资方设计了一个“CONVERTIBLES”,一个“债可转化成优先股”的股权结构。  这里要说清楚在什么情况下是“债转股”,什么情况下是“股转债”?  为什么是“优先股”呢?因为图图兄提到“大家决定清盘,则所有剩余资产优先偿付出钱方的投资款。”所以出资方拿的相待于PREFERRED STOCK(优先股),在美国PREFERRED STOCK一般没有投票权。如果是这样,出资方能同意吗?  这种设计往往使得公司的股权结构过于复杂,要界定什么情况下“债转股”“股转债”的问题;要界定优先股的分红问题;要界定投票权的问题;要界定再融资股票DELUTE的问题,所以很不便于公司今后再融资和引入新的股东。美国VC界现在能不用这种股权结构,尽量不用,大家倾向于把股权结构搞得简单一些,为今后的再融资和上市创造条件。  3. 图图兄提到他的第三个方法是“作价入股法”,其实这是一个相当于给于创业者期权的方法。也就是说“乙方”获得了一个三年期的50%的期权,看起来很诱人!但PAR VALUE已经是原企业资产价值除以股数,创业着拿的是股票增加部分。其实这个方法和图图兄提的第一个方法是一样的,只是给的期权比较多,创业者的“无形资产”并没有被“作价入股”。这只不过是个STOCK OPTION!  总结:当你融资时,还是尽量使用VC使用的语言,speak their language,别说外行话,因为VC的行话已经用了很多年了,有很好的定义,能使问题很快表达清楚,否则的话吃亏的是创业者。tutu兄的原文在这里http://www.haiguinet.com/TxtFile/305918.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