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March, 2008

行业动态:港企倒闭潮与中国执法逻辑 (转帖)

Sunday, March 23rd, 2008

港企倒闭潮与中国执法逻辑
吴木銮/新法大量规定在《劳动法》中早有但长期未严格执行,港企倒闭潮反映执法环境变化。
————————————-
吴木銮:毕业於兰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曾就职於北京《经济日报》等媒体,现为香港城市大学博士生,曾获德国国际记者协会亚洲优秀记者奖。
————————————-
中国内地港资企业倒闭潮的说法并没有得到精确的数字印证。深圳官方曾否认企业外迁和倒闭的事情。但是,分析港企的成本变动和面临的压力,笔者认为,港企倒闭是个幅度和范围的问题,而不再是有没有的问题。原因有四,前两项是宏观上的背景,牵涉到所有在内地的企业。而后两项中小港企和台企受影响更大一些。
第一是人民币升值不利於出口型企业的经营。这是整个内地面临的共同问题,港企也不例外。第二是全球市场对中国产品品质的质疑也不利於标有「中国制造」产品的出口。大量港企从事玩具等方面的制造工作,更是「中国品质风波」中的焦点。第三是出口退税新政策的不利影响。按去年八月实施的加工贸易新政策的要求,企业要先支付保证金,待加工产品出口后再退还部分款项。这无疑会导致企业占款。事实上,为了降低贸易摩擦,中国自二零零四年就不断调整出口退税及加工贸易政策。总的来说就是限制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产品。因此,这种负担今后还有加重的趋势。第四个因素就是新法给企业造成压力,有港商认为新法将增加超过三成成本,因此,对珠三角投资的台湾、香港企业冲击很大。
《劳动合同法》在制定过程中被内地媒体称为「推进立法民主化的又一个标志性事件」,必将载入中国的立法史,同时也有媒体指出,劳动合同法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媒体大多忽略了新《劳动合同法》与一九九四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劳动法》的承接性。按中国的立法原则,《劳动合同法》是特别法,也就是就劳动法中的某个事项做出专门规定。法律效力上来说,如果是由同一个机构制定,司法裁判中以后制定者为准。但是,《劳动合同法》总的立法精神不能与有「母法」性质的《劳动法》相冲突。因此,新《劳动合同法》中的大量所谓新规定,事实上在《劳动法》中早已有之。比如:
无固定期限合同的签订,《劳动法》第二十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延续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除了增加一个排除条件外,没有区别。排除条件就是劳动者自己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对如退休、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障资金的缴交,《劳动法》也做了与《劳动合同法》一样的规定。一些港商所提到的加班费问题,《劳动法》也有规定,而且规定得更明确。
《劳动法》实施十馀年,《劳动合同法》执行不到三个月,从效果上看,同样的法律条文,为何产生不一样的后果?这就涉及到内地常说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法不依在中国很有传统,以前的皇帝也制定各种法令,有些法令则被「束之高阁」。执法者需要时就把法律拿出来使用,不需要时让法典与灰尘为伴。「执法不严」与「有法不依」有关,即使有相关的法律条文,但执行时加入人为因素,与执法者亲近者「放其一马」。这种传统在中国施行了数千年,直到今天仍然存在。
而观察《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背景,许多人不难看出,今日执法之严格也是有来由的。一九九四年《劳动法》颁布之时,中国正面临着国有企业改革,之后是亚洲金融危机,再之后是加入世贸组织,因此,社会的环境是亲商,渴望商人来内地投资、创造就业机会。而当前的环境已有不同,众多低附加值产业危及到中国的环境,民众抱怨增多,劳资矛盾也非常激烈,这些因素有可能影响到中国社会的稳定。这也是目前执政党最关注的议题。在这种议题下,《劳动合同法》被高调宣传并高调执行是在常理之中。
但是否「风头」一过,执法又开始「不严」,这视乎中国国内的形势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一位官员就解释,无固定期限合同不是「铁饭碗」,《劳动合同法》还规定了许多解除劳动合同条件的条款。这也许可视为今后为《劳动合同法》的宽松执法留个伏笔。
如果中国的法治一直很好,有法必依,《劳动法》得到严格执行,那麽企业早已认识了无固定期限合同、加班费和社会保障费用的存在,《劳动合同法》带来的冲击肯定不会像现在这麽惊人。
不过,话也得说回来。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最新的一份调研报告也认为,由於大型企业及国有企业社保缴纳操作一直规?,新法对其劳动力成本基本没有影响;而对於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为主的中小型港资企业来说,原来社保缴纳及有关劳工福利不到位,新法显然会增加其劳动力成本。因此,劳动合同法带来的港商倒闭潮反映了中国的执法环节的问题,但是港商自己是否也该反省一二?■
(《亚洲周刊》)

投行系列:好莱坞并购纪实:索尼收购米高梅(转帖)

Sunday, March 23rd, 2008

好莱坞并购纪实:索尼收购米高梅
  2005年4月8日,由索尼(美国)公司(Sony Corporation of America)牵头的财团出资48亿美元收购美国好莱坞老牌电影公司米高梅的行动正式宣告完成。米高梅这家一直遥遥欲坠的好莱坞病夫终于有了新的东家。米高梅曾是好莱坞的大哥大,创造出了历久不衰的银幕经典——007,塑造了家喻户晓的卡通形象——猫和老鼠,拥有170座奥斯卡金像奖(数量为好莱坞几大制片公司之首)。
  而索尼不惜重金收购米高梅,看中的是米高梅所拥有的4000多部电影的资料库。收购后,索尼将掌握7600部电影资产,从而在电影资料库方面,超越时代华纳跃居第一,这些电影资源可以大量地发行DVD,给公司赚来源源不断的钞票。
  三归一统 公司创立
  20世纪20年代,纽约的放映业大亨马库斯·洛旗下的电影院已经有了几百家,但这么多家电影院,片源就成了一个问题,片子供应起来有点青黄不接。于是,在1924年,他收购了两家经营得不错的好莱坞制片公司,米特罗电影公司(Metro)和高德温电影公司(Goldwyn),以保证片源稳定。同时,他还得到了高德温公司的吉祥物—狮子莱昂。不过,这又产生一个新的问题,他的公司在美国东岸的纽约,而这两家制片公司在美国西岸的好莱坞,他必须找一个可靠的人帮他打理这两家公司。助手尼古拉斯.辛克倒是个合适人选,但纽约这边的连锁影院离不开他。马库斯·洛一时很为难。
  当年的4月16日,马库斯·洛他又买下了著名的独立制片人路易斯·梅耶的公司,并将米特罗(Metro)、高德温(Goldwyn)和梅耶 (Mayer)三家公司合并成立了米高梅公司(Metro-Goldwyn-Mayer),在西海岸的制片和发行等所有业务也都交给路易斯·梅耶全权处理,从而一劳永逸地彻底解决了问题。从此,马库斯·洛可以高枕无忧了,他坐镇纽约,继续扩大他的连锁影院业务,并且遥控着西海岸的米高梅公司。
  新公司米高梅的厂标特别引人瞩目,中间就是那只原先高德温公司的吉祥物—狮子莱昂,凡是米高梅出品的影片,在影片片头出现米高梅的厂标时,观众们都会听到这只狮子的吼声。这只狮子的吼声让全世界记住了米高梅。
  黄金时代 众星云集
  路易斯·梅耶在给自己找了个得力帮手欧文·萨尔伯格后,开始大刀阔斧地对公司进行改革。大动作之一就是取消了大量的拍摄计划,计划集中资金拍摄一些大片,而不是零零散散的小打小闹。于是《宾虚》这部当时好莱坞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电影就开拍了,经过在罗马长达几个月的拍摄后,影片取得了巨大成功。
  梅耶一战成名,凭借这部影片一举树立了米高梅公司出产高品质影片的声誉。梅耶再接再厉,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让米高梅超过了环球,成为好莱坞的头号制片厂。
  就在米高梅事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时候,公司内部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插曲。
  1927年,马库斯·洛的去世,对米高梅觊觎已久的福克斯公司创始人威廉·福克斯认为打造一个电影帝国的时机到了,准备出手收购米高梅。 1929年,在马库斯·洛的继任者尼古拉斯.辛克同意的情况下,威廉·福克斯买下了洛伊家族手中的米高梅公司股份,而这对于路易斯·梅耶和欧文·萨尔伯格来说,这不啻于当头一棒,因为他们两人没有公司的股权,随时可能被扫地出门。路易斯·梅耶决定反击,通过在司法部的老关系,他起诉威廉·福克斯的收购违反反垄断法。最终,这次收购没有成功,而路易斯·梅耶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对此,尼古拉斯·辛克无比愤怒,此后30年,米高梅的两大部门,纽约和好莱坞关系都处在紧张之中。
  搞定威廉·福克斯,没有了后顾之忧,在好莱坞,路易斯·梅耶和欧文·萨尔伯格开始大展身手。1929年,为顺应有声电影的历史潮流,米高梅斥资当时是天文数字的35万美元拍摄了歌舞片《百老汇的旋律》,影片场面布景之华丽、歌舞设计之新颖、声音运用之自如,将电影推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影片上映后轰动一时,顺理成章地摘取了第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米高梅的影片往往千篇一律地以虚构的故事、美满的结尾,配上受观众欢迎的大明星和较高的摄制技巧去招徕观众,而观众还就好这口,于是米高梅公司就日复一日地像工厂流水线那样大量生产这种影片,可谓为好莱坞赢得“梦幻工厂”的“美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米高梅公司当时是名副其实的众星云集。旗下影星查尔顿·赫斯顿、凯瑟琳·赫本、加里·格兰特、克拉克·盖博、葛丽泰·嘉宝、伊丽莎白·泰勒、琼·克劳馥的名字至今仍然熠熠生辉。前二十届奥斯卡奖共产生了40位影帝和影后,其中11位来自米高梅的影片。以至于路易斯·梅耶在生日宴会上口吐狂言:明星之多超过天上群星。
  在这段期间,米高梅的影片除了1925年的《宾虚》外,还有至今仍被奉为经典的《大饭店》(第五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叛舰喋血记》(第八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歌舞大王奇格菲》(第九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乱世佳人》(第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忠勇之家》 (第十五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茶花女》《绿野仙踪》、《魂断蓝桥》、《费城故事》、《化身博士》、《煤气灯下》等等。
  40年代,米高梅改变经营策略,把制片量从50部降到25部,但更加强调影片质量。这一阶段,公司发掘了金·凯利、弗雷德·阿斯泰尔、朱迪·嘉兰和弗兰克·辛纳特拉这些明星,拍摄了大量卖座歌舞片。此时,米高梅的业绩达到了顶峰。
  衰落之势 回天乏力
  进入50年代,米高梅逐渐走向衰落。
  首先在派拉蒙法案中,米高梅被迫放弃了自己放映业务,从而断了自己的主要财源,再也无力维持从前的高产量和稳定质量。1948年美国最高法院对派拉蒙公司耗时多年的法案作出最后裁决,规定电影公司必须卖掉他们的戏院,派拉蒙法案的通过,直接导致了制片厂制度的瓦解和经典好莱坞破败的开始。大公司不得不缩减每年影片的拍摄量,提高单部影片成本并进行了大规模裁员。在1950年,美国电影的收入只占娱乐产业的12.3%。而在过去,这个数字高达 25%左右。
  其次,二战后,电视开始大量进入普通家庭。到五十年代,电影观众比四十年代少了一半,另外独立制片人及经纪人也开始兴起。
  最后,梅耶在1951年被迫离开了米高梅。他的电影主张是娱乐大众,而公司董事会对他的怀疑却与日俱增。到五十年代初,他与自己的助手道尔.夏里的矛盾也越来越大,最终董事会决定留下夏里而让梅耶走人。
  内忧外患之下,尽管在50年代米高梅拍出了《一个巴黎人在纽约》(1951)、《雨中曲》(1952)这些口碑极好的卖座歌舞片,到了1957年,这家公司还是第一次出现了亏损。1960年,米高梅被迫与所有的签约演员解除了合同。
  这一时期,米高梅最成功的影片是歌舞片《琪琪》,这部影片是米高梅最后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歌舞片。1959年,米高梅翻拍了史诗片《宾虚》,这部由查尔斯·赫斯顿主演,耗资1500万美元、耗时四个小时的巨片也大获成功,获得了11项奥斯卡奖,这一记录至今没被打破。但《宾虚》也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就是米高梅从此每年只能拍摄一部超大制作,包括《王中王》、《启示录四骑士》和《叛舰喋血记》,而任何一部的失败就将是无法承受的损失。
  大制作只能偶尔为之,在随后的10年里。米高梅虽有《西北偏北》、《青楼艳妓》、《洛丽塔》、《日瓦格医生》等佳作,但仍连年亏损。
  几度易手 合并联艺
  1967年,来自加拿大的投资商埃德加·布隆夫曼买下米高梅,但他不善于经营娱乐事业,两年后也就是1969年又把米高梅转卖给了拉斯维加斯的赌业大亨的百万富翁科克·柯克里安。米高梅就像一个无助的孩子一样被转手卖来卖去。它的第一个继父只是不善于经营电影,而第二个继父根本对电影不感兴趣。柯克里安只对米高梅拥有的地产感兴趣,他居然把米高梅公司的道具服装等都统统拍卖了,并把资金投入拉斯维加斯、里诺等赌城的房地产、旅馆业上。
  他甚至在1973年关掉了米高梅的发行部门,而把发行事务交给了联艺。1979年,科克·柯克里安更宣布,米高梅已经成为一家旅馆公司。对此,你不要感到惊讶。现在,拉斯维加斯最大的酒店就是米高梅广场(MGM Grand)。
  1981年,科克·柯克里安又买下了奄奄一息的联艺(United Artists),并合并到了米高梅中,新公司改名为米高梅联艺。
  这里需要介绍一下联艺。联艺由卓别林、范朋克、壁克馥、格里菲斯于1919年共同创建。目的是为了摆脱大电影公司的束缚和剥削,争取更多的创作自由和更大的利润。公司制作发行的影片有卓别林的《淘金记》 (1925)、《摩登时代》(1936)、《大独裁者》(1940)、《舞台生涯》(1952)、格里菲斯的《被摧残的花朵》(1919)、《走向东方》 (1920)以及《疤面人》(1932)、《桃色公寓》(1960)、《西区故事》(1961)、《007》、《洛奇》等等。50年代,美国电影业进入萧条、衰退时期,卓别林和壁克馥先后把他们的股票出售给金融资本家。之后,联美公司又几度易手,终于在1981年被并入米高梅公司。
  本来收购联艺对米高梅来说是一个转机,但屋漏更遭连阴雨,船破又遇打头风。几乎倾联艺全部资金的大制作影片《天堂之门》拍出来却是一个大烂片,就像咱们陈大师的《无极(并购纪实之索尼收购米高梅–米高梅逐渐衰落)》(blog)。不同的是,《无极》把大家成功忽悠进了电影院,票房上亿;而美国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天堂之门》票房惨不忍睹,直接拖垮了联艺。这个案例到现在还是豪华大片造成电影公司破产的最著名案例,常被电影公司老板拿出来说给导演听。
  眼看着不挣钱,1986年柯克里安又把米高梅以14.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CNN的特纳。后来,CNN资金紧张,他又从特纳手中买回了大部分资产。但特纳的CNN保留了300部电影,其中就有《乱世佳人》。CNN被时代华纳收购后,这300部电影就成了时代华纳的资产,华纳通过发行这些影片的 DVD(米高梅经典系列)挣了不少钱。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是米高梅的影片却是由华纳发行的原因。
  1990年,科克里安再次将手中的米高梅公司的股份以13亿美元卖给以吉安卡多.帕瑞蒂为首的意大利财团。2年后,由于帕瑞蒂被指控以欺诈手段获得米高梅的控制权,米高梅被法国银行拍卖。1993年,弗兰克.马卡索入主米高梅,他的团队随后发行了《矮子当道》、《黄金眼(并购纪实之索尼收购米高梅–米高梅逐渐衰落)》等卖座片。1996年,柯克里安以13亿美元的代价再次获得米高梅的控制权。
  有所转机 在劫难逃
  1994年,米高梅推出的阿诺、斯瓦辛格主演的《真实的谎言(独家策划:索尼收购米高梅–东山再起步履维艰)》全球票房达到了3.65亿美元,基努·李维斯主演的《生死时速(独家策划:索尼收购米高梅–东山再起步履维艰)》也创造了2.83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2001年,公司推出的《汉尼拔(独家策划:索尼收购米高梅–东山再起步履维艰)》、《律政俏佳人》、《惊心食人族》等都是票房大卖,当年总票房收入为4.48亿。米高梅好像开始有了转机,其实赚钱的就那么几部电影,大部分电影都赔了钱。
  2002年,在吴宇森《变脸》和《碟中谍2》大获成功后,米高梅希望这位亚洲来的动作片导演也能够给自己公司赚点钱。于是斥巨资,完全放手让吴宇森拍了战争大片《风语者(独家策划:索尼收购米高梅–东山再起步履维艰)》,结果票房惨败,公司股价暴跌,管理高层被迫辞职,米高梅再次进入被拍卖行列。
  在摇摇欲坠、勉强继续维持了3年之后,2005年米高梅在劫难逃,再次被收购,这次的继父是日本人的索尼。
  明星加盟 重装上阵
  在被老东家派拉蒙“开除”了之后,汤姆·克鲁斯和他的制片人搭档宝拉·瓦格纳很快又靠上了新的码头,在2006年11月同米高梅达成协议,两人接手联艺。宝拉·瓦格纳做联艺主管,汤姆·克鲁斯制作和主演联艺的影片,而米高梅负责发行这些影片,不过,新联艺制作的第一部影片《狮入羊口》成绩并不理想。
  2007年,新米高梅发行了《幸运号码斯莱文》,之后又与米拉麦克斯和温斯坦公司联合发行了安东尼明格拉的《破门而入》,此外还有《店员II》和《博比》。
  2007年,米高梅制作发行了第21集的007年电影《皇家赌场》和史泰龙《洛奇》系列的第六集《洛奇巴尔博》。《皇家赌场》超过《择日再死》以4.48亿的全球票房成为整个007系列票房最高的一部,而史泰龙虽说已60岁,仍然宝刀不老,《洛奇6》超出人们期望值,票房也取得不俗成绩。重整旗鼓的米高梅还拥有《指环王》系列的前传《霍比特人》的发行权,此外,它将继续拍摄007电影的第22集。文/张新建

北京吃喝玩乐系列:【精彩照片】风尚周末·春之时尚 Givenchy的时装发布会——都是美女(这是海归网的一个美女组织的)

Saturday, March 22nd, 2008

马健

你丫照什么照?

开幕式

更多照片看这里
http://flickr.com/photos/anpuruo/sets/72157604195952389/

记录一下:蓝天再现,小马哥胜利!

Saturday, March 22nd, 2008

欢呼一下!

没事找事系列:寻找失落的“冒险家乐园”(转帖)

Monday, March 17th, 2008

寻找失落的“冒险家乐园”
许德音
我从北大转到香港大学的头三年,住在港岛西边沙湾径23号的港大教师宿舍。这是三栋面向大海的圆柱型白色公寓楼。隔壁的三幢姊妹楼,因文化名人龙应台在此写下对香港人评头论足的《沙湾径25号》而闻名。也是这位前台北市文化局长,曾经对我这样的上海男人发过一些悲天悯人的感慨。
从阳台上看出去,海面上经过的船只不算太多,客轮、货轮都有。偶尔也有带篷的小船开到离岸边很近的地方,让我回忆起小时候站在黄埔江与苏州河交接处的外白渡桥上。呆呆看着篷舟驶过的情景。
身在香港,让我时常想起的不是生活了六年,刚刚离开的北京,而是十七年前离开的上海。
北京似乎不需要我挂念。她是全中国的宠儿——今年夏天更会受到全世界的注目。喜欢北京的人往往不喜欢上海。一位自称对北京“充满温情”的北大校友许知远说得直截了当:
“我对上海总是充满了偏见,相信它拥有着不可救药的虚荣和势利,崇拜金钱,价值观单调,她的头脑仍是殖民地式的,对于更强大的外来者采取一种习惯性的取悦姿态,而对于弱小者则尽是冷漠与傲慢。”
似乎人总是年龄逾长,思乡,爱乡之心逾切。在我身上的一个表现,就是越来越在意别人对上海的评论。最近看到的,是一位原籍广东的上海市政协常委的高论,网络上概括为:上海缺乏冒险精神,所以出不了马云。
这些评论,在我这个真正的上海人听来,既有切肤之痛的感触,又有觉得不着边际的无奈。我十分自我主义而又“政治不正确”地把“真正的上海人”定义为会讲上海话,而又从父、祖辈那里听说过关于上海昔日荣耀的那一代。
会说上海话,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上海话,也就不会有所谓的上海文化。很难想象一个不讲上海话的城市会和中国的其他城市有什么不同,会有什么竞争特色。所以我听到老同学的孩子说不好上海话就摇头,看到上海人以互相之间说普通话为时髦就觉得奇怪。
从父、祖辈那里听说过上海的故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精神上把我们连结在一起。我们这一代,以及我们的后代,需要这样的教育来保持我们的自豪感,来激发我们可能有幸从父祖辈那里遗传来的奋斗精神。过去几十年,上海缺少激动人心的成就能够令我们保持自信。而我们父、祖辈的遗产,从物质到精神,都被我们坐吃山空——虽然这不能完全责怪我们自己。更要命的是,时间久了,谎言说多了,让我们还以为上海从来都是一个醉生梦死的虚无之地。
讽刺地是,一直以来,上海总是和一句臭名昭著的评语联系在一起:“冒险家的乐园”,并且因此触发几代人的民族情绪和痛苦回忆——吴淞和上海的失陷,南京、虎门条约的签订,外国租界的建立,海关权益的丧失,等等。然而事实上,这些事件本身并没有成就上海。成就上海的其实正是来自全世界的“冒险家”们。他们中的许多人是白手起家,靠着自己的冒险精神和聪明才智,利用了上海这个当时全中国法制最完善,游戏规则最清晰的风水宝地,奠定了自己的事业,也奠定了这座城市的辉煌。今天我们有一个比“冒险”更好的词可以适用于他们:创业精神。
在我这个企业管理教授的眼里,是这些早期国际“冒险家”们的成功产生了“示范效应”(demonstration effect)和“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使得邻近地区以至全中国的资本和人才向上海集中。历次的战乱,从太平天国、八国联军,一直到军阀混战和国共内战,更增加了上海的吸引力。带着闯劲的新移民,以及他们受到更好教育,具有更国际化视野的下一代,共同使得20世纪前期的上海成为中国历史上创业成就最多最大的地方。我在国内看到的关于上海历史的描述,无不强调上海是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和展示场,但人们却很少能够从更微观的层面,看到上海有着无数个创业者奋斗成功的的企业故事。
最近十几年上海在物质上的繁荣,反而让我们更加忘记了这段历史。多少上海人在津津乐道这些表面的成就,却不知道我们已经不知不觉的丢失了这座城市最宝贵的精神遗产。因为这些成就太过依赖外来的资金和技术:已经功成名就的大公司——其中有些正是从上海走向世界的——在这里建立了地区总部。这些早已经官僚主义化的大企业让我们上海文化中的一些被过分渲染的方面——职员文化、敬业主义——重新有了用武之地。但是它们却未能带来那些被老上海人视为英雄楷模的冒险家们,以及他们的创业精神——不是因为世界上没有了冒险家,而是因为几十年的历史断层局限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忘记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以至于今天的上海被讥为缺乏冒险精神的城市。实际上,当批评家们指责上海没能留住马云的时候,又有几个意识到这里曾经是马云叠出的地方?
最近的物质成就还被归功于上海一度的“强势政府”,虽然现在可能没有人喜欢承担这种名声。强势的政府,自然是相对于弱势的市民。2003年2月的一天,我从北京赶回上海,为的是阻止拆迁公司强行进入北外滩我老家已有近百年历史的石库门房子。在被拆迁人员和派出所民警嘲笑讽刺了半天之后,我这个北京大学教授只能用相机拍下老宅的最后容貌——以便今后在向我的一对子女讲述我的故事时,可以给他们增加一些感性认识——然后黯然折回机场。我知道以我的微薄之力,根本无力阻挡这座城市的步伐。无数个与三十年代文化精英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老建筑,已经或者将要被高楼大厦所取代。在全中国都在赞扬上海行政效率高,治安完善的时候,却很少有人——除了几个为数不多见的产权和制度经济学家——认识到对产权的尊重和保护是创业活动最好的催化剂。
几个月前,我在港大—复旦国际MBA项目高层管理班授课。我给学生的作业是,可以选择一个上海老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创业案例。如我所料,七十位在知名跨国公司、大型国企担任中高层职位的学生中,只有寥寥数位选择做这项作业。他们中的很多人虽然说着上海话,却不曾听到过真正的上海故事。
而那些给排着长队等待的同胞发放“上海绿卡”的官员们,又有几个能够意识到这曾经是一座不要求签证,对全世界都敞开胸怀的东方自由之都?
上海的故事,我亲耳听到的其实也并不多。我仿佛可以看到三十年代,来自福州的曽祖父在虹口购置了房产,来自苏州的外婆正在勇敢地教同龄的外公骑自行车;四十年代,祖父带着全家在胜利的爆竹声中重回一度被日军占用的房子,而半个世纪之后在加拿大教过我博士课程的一位犹太人教授此时正在弄堂里和其他孩子玩“官兵捉强盗”的游戏。
然后就是四五十年的空白。
接下来,我坐在嘉定一家工厂的办公室里,听我的两个在美国念MBA时的同班同学——其中一位北京人,一位山东人——告诉我他们中的一位是怎样在一家Office Depot因为看到一块不是Made-in-China的黑板而大惊小怪,结果双双从各自所在的美国大公司辞职,一起筹资到人生地不熟的上海来创业。现在他们的公司已经打破了几家美国老牌家族企业的垄断,正在每年成倍的增长。
写到这里,我已经差不多用完了我的素材。毕竟,我是个商学院教授。学生们指望我教会他们现实可用的本领,院长和同行们期望我在学术期刊上就外资在中国的溢出效应作出精确的估计。上海的故事,上海的精神,可能最好是由历史学家、文化学者来讲述。可是他们除了误导我们去寻找上海从来并不真正存在的“贵族”们,又在做些什么?
上海又如何才能找回冒险家们失落的乐园?
(作者:许德音,香港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此前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本文部分内容原载于3月13日《南方周末》。)

中国股市系列:中国“股市非典”蔓延:证券界也有张文康?(转帖)

Monday, March 17th, 2008

中国“股市非典”蔓延:证券界也有张文康?
(星星生活特稿/作者金钴哥、尚真)美东时间3月11日,为防止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美联储联合欧美5家央行共同行动,拟定向金融系统大规模注资2000亿美元。美股市应声反弹,两市平均指数当天的涨幅即达4%以上。
而亚洲那边厢,近几个月来,就一直与美股、港股联动的中国A股,却于12日、13日无丝毫响应,沪深指数反倒暴跌6%以上,超过一半以上股票更高达10%以上的跌幅。3月13日,沪指轻易数次击穿4000点的重要心理关位,并收于3971点。
在沪指6100点被套站岗的小散们可谓是血泪斑斑。而笔者近周提请关注的股票虽然跌幅较小,但也无一幸免。操作也视当天当时的盘面而定。
"股民吁撤监管层的“张文康”
5年前的两会前后,中国出现了SARS(非典),张文康、孟学农下了台。无独有隅,因近期中国股市的持续暴跌,中国国内数以百万计的网民称,要求证券监管界的“张文康”下台。
近两周暴光率极高的范福春在新浪等各大网站中被网友称作“反复蠢”、“饭腹充”。面对宏观经济数据方面的利空不断,尤其是通货膨胀的巨大隐忧,还有证券市场大小非今年上半年的解禁高潮,中国资本市场的造血机制持续中断等,中国散户股民信心尽失之时,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范福春却在近几日内数次发表了被散户千夫所指骂的观点。
其观点主要有,“资本利得税代替印花税耸人听闻”、“选择好股票后不要频繁换手”、“中小投资者不要盲目入市”、“股市不是什么人都能炒的”、“不可能总让股市保持向上”、“发行新基金不是为了救市”,尤其是“证监会不承担救市角色”一说均遭到了风涌的网友的猛烈批评。
东方早报3月13日发表署名文章《证监会范副主席是什么意思》,文中指责说,这段时间以来,市场出现了信息混乱、投资预期模糊、人心恐慌的乱局。以中国平安天量再融资发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系列制度建设正在受到毁坏,而证监会作为资本市场最直接的监管者,此时如果不负起足够的监管职能,市场前景将更为悲观。
作者表示,“证监会对于中国平安这样一个已经公然触犯监管底线的上市公司,只能提出‘希望’,而不能提出‘要求’,更无法挥动监管之器对其进行处罚,这岂非咄咄怪事?!”许多网友认定监管层的无所作为完全与贪腐无能、姑息养奸有关,还开口闭口说什么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网友甚至说,“范福春的证监会其实就是被中国平安一流,利用起来酷待股民的‘正奸会’!”因为这位范副主席近日竟然就中国平安天量融资一事这样说,“如果投资者对一件事情看法不一的时候,可以用脚投票,而不应该对一个公司有意见,反而想找一个裁判员来评判,市场本身有自身的平衡机制。”
散户认为,他们不仅可以对一家公司有意见,而且应当可以表达对中国证监会也有大意见。因为他们的血汗钱正一点一滴地被并不三公的市场所Q没。
评论家周俊生说,“对证监会来说,目前最重要的就是采取果断行动,抓紧细化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有关规定。而在这个规定明确之前,应该立即叫停包括中国平安在内的所有再融资行为,取信于投资者,立威于市场。中国证监会有责任倾听中小投资者呼声,并保护他们的利益,有责任让目前弥漫在市场上的不正常恐慌情绪得以消除,有责任让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回归到理性的轨道上来。”
我们看到,成群的网友已处于前所未有的崩溃状态,这一次的“股市非典”受害者有可能蔓延成前所未有的最大弱势群体。并不三公的市场和监管层的挑逗侮辱及这个最为广泛的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反复受到前所未有的侵害,有可能激发出极不和谐的事态事件。
力挽中国股市狂谰的英雄是时候出现了!治治中国证券界的“张文康”也是时候了!
(简介:两位作者均系投资业界人士,任何疑问和交流:[email protected]

通知: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第13届年会2008年5月28日将在上海举行(帮别人帖的)

Monday, March 17th, 2008

具体见网站
http://www.cba-usa.org/
http://www.bio-forum.com/dhzn.asp

没事找事系列:英国 金融时报:中国恋人最不信天长地久? (转帖,不代表本人观点,只是为了煽风点火)

Sunday, March 16th, 2008

英国 金融时报:中国恋人最不信天长地久?
  情人节时,我所在的媒体做了一个全球几十个城市爱恋故事的宏大专题。除了爱情故事之外,我们还设置了一个囊括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和非洲五大洲20个城市的大型爱情问卷,由此可以一窥不同种族、国家的情侣们对于爱情的不同看法。
综合下来,有这么几点感触:
一.生活与工作关系密不可分的情侣,关系最为稳定与持久;
二.越是超级大城市,情侣们越在意爱情之外的个人空间;
三.异国恋因更专注于文化融合而无力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因此对爱的理解相对浅薄;
四.从小青梅竹马的主儿,中间一定会生出枝节而使爱情之路坎坷;
五.年龄真的不是爱情的障碍—-甚至,反而是和谐的因素;
六.老外基本相信“天长地久”—-虽然结果或许不是那样;
七.中国恋人,非常干脆地说,“不相信天长地久”。
说这话的是同在国外一所学校的中国留学生,就像两个过家家的孩子一样,异乡的孤独感让他们走到一起互相取暖。他们可以粘在一起而“无法忍受离开对方超过两天”,也可以非常绝决地同时说“不相信天荒地老、海枯石烂”的话;另外一位中国女性,则用“爱情会褪色,只有亲情才能一辈子”这样理性的态度否定了“天长地久”的说法。
网络上也曾见到关于“你是否相信天长地久”的小测试,结果60%的投票者都投了否定票,其中还以女性网友居多。“学生时代深信不疑,工作之后慢慢动摇。看到周围的悲欢离合、聚散分离让我觉得没有天长地久的爱情。”—-这恐怕是比较普遍的认识。
是什么,让中国的爱人们,还没看到爱情的尽头就已经关闭了对于爱的憧憬呢?采访中,中国的恋人们都会提到在大城市生存的巨大压力。很多人都表示,现代城市爱情,早就已经变质变味。最近两年较多的“父母周末替儿女相亲”的报道,就是一种以外在条件来衡定对象的趋势的表征。那对留学生情侣,也是因为对于毕业之后各自的去向与前途不明,继而放低了对于爱情长久的奢求,相信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

没事找事系列:北美的这些平价货,在中国都是奢侈品?!(转帖,不代表本人观点,只是为了煽风点火)

Sunday, March 16th, 2008

北美的这些平价货,在中国都是奢侈品?!
乔瑟琳 
2008年03月14日
在中国,哈根达斯、CK这样的美国大众品牌在被当作最顶级的奢侈品一样消费,他们成为一种"优雅"的高阶层的生活的代表。但它们原本是什么样呢?
对中国人,哈根达斯就是在冰淇淋世界里路易威登
  哈根达斯在冰淇淋世界里对我的诱惑绝对就等于LV在服装世界里的诱惑一样。哈根达斯在国贸最大的专卖店当时一直是我向往的梦中王国。看到超市里几十块钱的一小盒冰淇淋,就觉得拿着它走在街上绝对特别小资。虽然几十块钱不算什么,可是几十块钱的冰淇淋,不容小看。还有当年推出的昂贵的冰淇淋火锅,让我拿着银包犹豫了好久。为什么它有如此的影响力。大概是听多了,就开始追风了。
  我最后还是买了哈根达斯来满足我心底小小的虚荣。味道其实挺好的。只是,有些东西,似乎变了味道。我为自己的虚荣,感到丢脸。
  随着时间的迁移,很多在中国被我们捧得高高在上的东西,都在美国露出了真实的面目。CK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高中时,男朋友用CK香水,全班人,都觉得他好有品位。现在,在最廉价的WAL-MART,CK总是和一些小品牌排排坐。大卖场里CK平凡极了,和阿根达斯一样。香港那边追随的国AP,被这里的留学生笑称班尼路。再比如,倩碧的黄油。倩碧一直以黄油的畅销而引以为豪。有人曾经说,"黄油在美国畅销的象大宝,便宜的也象大宝,只需要20多刀。"
  我们在中国很追求的外国货,在这里却是如此廉价。
  我有个朋友是PARTTIME,做设计,公司不给他买保险,每小时给他30多刀。一般的大学生毕业找的工作,工资大概是15刀/小时吧。公司一般会买保险。
  15*8*5*4=2400刀,一个普通大学生每月工资。个人所得税加上社会保险,一般要打掉40%,可如果给教堂或慈善组织捐钱,或者收养国际学生,可以免税。把一些活动性的费用算进来,他最后的收入大约可以在3000刀。在北京,一个刚工作的大学生,月薪大概3000块不到,人民币。
  基本同样的收入,在不同的国家,是何样的生活水平?
  先说食品,美国的食品卖得很便宜。刚才从COUNTRYMART回来,十瓶玉米罐头,6刀,葡萄3刀,酸奶四瓶,2刀,生菜茄子豆腐什么的,5刀多,价税后将近20刀,基本满足我一周的伙食(肉也很便宜,只是上次买得还没吃光,所以这次的购物单里没有,上星期用9刀买了一大包鸡翅,吃了一周还有大半袋没有吃完)。
  20块人民币呢?2包大乐事?两斤猪肉?应该无法满足我一周的伙食吧。
  我一个月的伙食费,包括下馆子,大约也就150–200多刀。这只占美国个人月收入的6%左右。而在北京,200元,还不够去大型超市一次呢。
  对于美国人来说Levi’s只是20元一条的牛仔裤
  美国买衣服。还是用CK为例子吧,很多人以前都举过了,因为CK太被年轻人熟悉。一件白衬衣,大约40刀就买得到,即使折成人民币,也比国内便宜许多,再同他们的收入相比,真是便宜得没话说。遇到打折,10刀就能买件衬衫。还有LEVI’S,上周去BRANSON有家LEVI’S专卖店。你敢相信吗,一条牛仔裤只需要19.99刀。在中国,至少要600块以上。很多版居然要上千元。真的不知道这价钱是怎么上去的。所有的商场都打折,换着方法打折。70% off的牌子经常树立在各个店里。在国内时逛一次街买一次衣服就要1000多块;在美国,除非买LV或ARMANI这样一线的牌子,否则,若只是CK、 levi’s,想一次花掉一千多刀还真是不容易。不过我要是能有一千刀买衣服。好美啊。能买超多呢!!怀念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
  当然,昂贵的东西美国也不少。比如纽约的第五大道。可是和我们一样,大多数美国人在那里也是WINDOW SHOPPIN国。没有那样的经济实力,就不需要没有意义的高消费。
  至于球鞋,80刀两双。化妆品,MAC粉底30刀以内搞定。玉兰油等在中国不错的品牌,去超市找吧。下馆子,我们小镇的中国自助餐,7.25刀一人,老板给我打折,才5刀。买机票,有时候便宜的难以置信,淡季从芝加哥到北京,来回飞才600刀,相当于5000RMB,我上次在中国买机票去美国,单程就 7000多rmb。不过他们的保险很贵的,美国人大多数钱都花在保险和车上。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税。车子很便宜,留学生买二手车,2000刀就能买到很不错的。不过养车比较耗钱,为此本小姐到现在没有车,属于典型的到处蹭车型。
  可是在中国,当我只有三千人民币的时候,我能做多少事情呢?是不是连一个车壳都买不了?
  美国的人民花了更少的钱过了更好的生活。而这更好的生活是建立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亚非拉兄弟姐妹的血汗付出之上的。
  可我们,却还美滋滋的炫耀着我们的"奢侈品"高消费。
美国物价VS中国物价
  别的不说,就说消费,如果我挣的是美金,我绝对超喜欢在美国消费。
  不说汇率问题。美国和中国的月收入都将近三千。美国人挣美元消费美元,中国人挣人民币消费人民币。美国人消费一刀和中国人消费一块钱是完全一样的。请不要被汇率影响。(我刚到美国时,总是把一切换为人民币,结果什么都舍不得买)
  可我们都差在哪里了?
  在美国买辆奔驰E-320,50000刀,相当于半年多的工资。
  在中国买辆奔驰E-320,980000元,相当于十年多的工资。
  在美国买双意大利皮鞋,50刀上下。
  在中国买双意大利皮鞋,1500元上下。
  在美国租一套三居室,1000刀上下。我现在住的房子,4个人,二层楼,700刀/月
  在中国租一套三居室,2000元上下。
  在美国吃份麦当劳的巨无霸,4刀。
  在中国吃份麦当劳的巨无霸,20元。
  在美国置套好点儿的西服,500刀差不多了。
  在中国置套好点儿的西服,2000块还不够。
  在美国买台苹果国5计算机,顶死了1500刀,学生有10%OFF。
  在中国买台苹果国5计算机,怎么也要30000。
  在美国买斤瘦猪肉,三刀。
  在中国买斤瘦猪肉,十五元。
  在美国订一个大生日蛋糕:二十刀。
  在中国订一个大生日蛋糕:二百元。
在美国买一盒哈根达斯,四刀!
  在中国买一盒哈根达斯,六十!
  在美国HolidayInn(四星宾馆),七、八十块。我和SKY一般住40刀一晚的宾馆,巨舒适。两人摊下来才20刀每人。
  在中国HolidayInn,七、八百块。
  在美国加满一箱汽油,三十刀足够。
  在中国加满一箱汽油,三百块也足够。
  在美国买套2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要花50万。
  在中国买套2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要花500万。
  在美国办一年的有效签证,120刀。
  在中国办一年的有效签证,1240元。
  在美国用手机,一个月50刀基本可以随便打。我的手机是40刀每月,晚9点后,周末,免费!!!难以置信哦!
  在中国用手机,一个月5000块基本可以随便打。
  在美国看电影;新大片儿:8刀!学生票7刀。老人票5刀。
  在中国看电影;新大片儿:80!有些地方还120。
  在美国买件羊绒衫,差不多100刀。
  在中国买件羊绒衫,差不多1000元。
  我在美国品牌店买的最便宜的衣服,一件小裙子,3刀。在中国品牌店,再怎么便宜,也要50元以上。

东拉西扯系列:几万工厂,用脚投票,撤离中国,扔下工人无数

Sunday, March 9th, 2008

由于新劳动法使得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也由于人民币升值是出口订单大减,还由于北京华联与台湾新光三越的案子,许多韩国、香港、台湾企业一夜之间,老板卷款而逃,现在在青岛、大连、深圳、东莞留下一堆烂摊子,十分恐怖。
这真的是不和谐的因素!

中国股市系列:判别个股的成长性的三个指标:每股收益增长率、PEG、销售收入增长率(转帖,老文章)

Sunday, March 9th, 2008

判别个股的成长性的三个指标:每股收益增长率、PEG、销售收入增长率(转帖,老文章)
判别个股的成长性可用三个指标:一是每股收益增长率(EPS),二是PEG,三是销售收入增长率,这是检验个股有无成长性的试金石,也是一般机构衡量个股成长性方面的三大核心指标。
EPS增长率:一家公司每股收益的变化程度,通常以百分比显示,一般常用的是预估EPS增长率,或过去几年平均的EPS增长率。EPS增长率愈高,公司的未来获利成长愈乐观,使用方法有:该公司的EPS增长率和整个市场的比较;和同一行业其他公司的比较;和公司本身历史EPS增长率的比较;以EPS增长率和销售收入增长率的比较,衡量公司未来的成长潜力。一般而言,EPS增长应伴随着营收的成长,否则可能只是因为削减成本或一次性收益等无法持续的因素造成。近期牛股航天电器(002025)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上升200%-230%。我们预计今年EPS超过1.1元,EPS增长率将超过150%,而且三年EPS复合增长率也达到120%,说明该公司的增长幅度巨大、增长持续性强。而G宝钢(600019)今年起未来三年的预测EPS为0.8元、0.79 元、0.77元,虽然依然是绩优股,但EPS实际上是负增长,年老色衰,被机构抛弃就在情理之中。
PEG:预估市盈率除以预估EPS增长率的比值,即成为合理成长价格,合理PEG应小于1。由于用单一的EPS增长率作为投资决策的风险较高,将成长率和市盈率一起考虑,消除只以市盈率高低作为判断标准的缺点,适用在具有高成长性的公司,如高科技股因未来成长性高,PE绝对值也高,会使投资者望之却步,若以PEG作为判断指针,则高市盈率、高成长率的个股也会成为投资标的。使用时,可将目标公司的PEG与整个市场、同一行业其他公司相比较,来衡量在某一时点投资的可能风险和报酬。例如,去年王府井(600859)的EPS为0.03元,今年的预测EPS为0.15元,则预测PE为40.6倍(以10月21 日的6.09元计算)(凤翔注:预计市盈率=6.09/0.15=40.6),PE增长率为400%(凤翔注:每股收益增长率=(0.15-0.03)) /0.03*100),看起来预期PE依然较高,但PEG仅为0.10(凤翔注:PEG=40.6/400=0.1015),在与整个大盘以及商业板块中,都处在极低的水平,因此,可发现该股的成长性颇佳。
销售收入增长率:一家公司某一段时间销售收入的变化程度,一般常用的是预估销售收入增长率,或过去几年平均的销售收入增长率。通常销售收入增长率愈高,代表公司产品销售量增加、市场占有率扩大,未来成长也愈乐观,如宝肽股份(600456)预期今年的销售收入增长率为80%,而同期同行业平均25%,今年预测EPS为0.80元,则EPS增长率为135%,说明该股EPS的增长,是与销售收入的增大密不可分,成长性具有坚实的基础
根据这种思路,以下几家典型的成长股就值得密切关注,他们的EPS增长率、PEG和销售收入增长率分别为:申通地铁(600834)55.7%、 0.31、50%;西飞国际(000768)95%、 0.60、60%,山西汾酒(600809)60%、0.58、65%,成长性在各自行业中都比较特出。

行业动态:信用违约掉期:全球金融市场下一个大考验(转帖)

Sunday, March 9th, 2008

信用违约掉期:全球金融市场下一个大考验
香港《经济导报》陆海空/全球金融市场似已进入多事之秋,次按风波馀波未了,一个新的神秘市场又暗潮涌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华尔街发明的众多衍生性金融商品中,信用违约掉期(CDS;credit default swap)较不为人所知,因为这种商品面世不过十年。但一旦美国经济持续下滑,CDS很可能变得像次按一样名声大震,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词。
购买CDS类似买保险,买方(被保险方)同意在一段期间内支付费用给卖方,而卖方(保险方)仅在特定信用危机发生时(如违约)才支付一笔金额给买方。但签订合约的两方都可以把CDS转售给其他人。
在去年8月信贷危机爆发时,有14%的CDS合约未经确认,表示在转售买卖中,有其中一方的身份是未在文件上标明的。而到了12月,未确认的CDS合约仍有13%,因为这些合约无法可管,也没有规定转售时,必须揭露所有关系人的资讯。
而当购买CDS的投资人想将合约兑现时,可能会发现,他很难找出到底是哪一家公司该付钱给他。而正因为转售时资讯未充分揭露,买方可能并不知道,其债权已转手到了偿付能力较弱的机构身上。
这个巨大的“债保”产业并没有完善的法规监管、没有足够的储备资金、也没有良好的标准。这未受法规监督的市场比受监督的市场还要大,是个真正的问题。
概言之,CDS由保险业者发行,让银行或企业债券持有人承购,如果企业出现无法清偿债务的情形,债务由发行CDS的机构承接。但保险业者为分散风险,可以将合约让渡给其他保险业者,以此类推,造成其中相当的隐藏风险。
随着经济放缓考验着各企业的财务健全度,CDS也面临着坏账与违约上升的风险。2000年以来,CDS市值已从9,000亿美元膨胀至45.5万亿美元,相当於整个美国股市市值的2倍。目前,CDS市场究竟面临多大问题尚不得而知,因为它与次按类似,仍没有健全的法规可以规?。由於发行速度增长过快,只要一个问题爆发,就可能引起整个市场的连锁反应,使借款人更难取得贷款。不过即使许多企业出现违约,目前市场尚可承受。
但美国金融管理局报告中指出,在去年第三季CDS合约有大幅成长,使金融市场情势更形紧张。
AIG(美国保险公司)2月中宣布,其手中某些CDS遭到错误估值,使相关亏损比先前预估增加了36亿美元。消息一出,AIG当日股价就下挫了12%。但AIG仍表示,在2月底将能如期宣布正确的财报。然而,对使用CDS工具的大型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机构而言,正确估值只不过是他们所面对的不确定性的其中之一。
纽约联储银行在2005年底曾呼吁在合约让渡的过程中应充分告知资讯,也得到市场各机构的同意。但事后他们是否确实执行,却不得而知。
分散风险?制造风险?
有经济学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该衍生工具本意在於帮助分散风险,但实际上反而鼓励人们去承担重大风险,并倾向以较温和的角度来看待风险。”
CDS是在1990年代中期由主要银行所设计,旨在为其放出的款项或手中债券进行避险。但当时CDS交易规模仍小,且各合约关系人身份都很清楚。在经济良好时,CDS的风险很低,也被当作是良好的投资手段。随后投机投资人涌入信用保险市场,因为他们可以利用证券化来押注一家企业的体质健康与否。
这些因素使得现在的CDS市场市值,比构成它的企业债面值大许多。到2007年第三季为止,商业银行所握有的CDS合约共计14万亿美元,第四季时又增加了2万亿美元。
JP摩根是CDS市场中,持有合约总值最高的企业,达7.8万亿美元;花旗名列第二,有3万亿美元;美国银行则为第三,有1.6万亿美元。
而许多投机者,特别是对冲基金,现在竞相利用这种工具押注一家企业是否会很快垮台。但CDS市场愈受欢迎,就愈提高了其参与者偿付能力不足的可能性。
国际掉期和衍生产品协会官员认为,就算CDS市场承压,也还能挺得住。因为有证据显示,在过去八个月的市场波动中,CDS合约还是持续在交易,而不像信贷市场其他部份那样紧缩。就算出现问题,也有办法应付。最近类似的信用问题确实变少了,12月份高息垃圾债券的违约率下降至0.9%,创历史新低。不过回顾金融史,可以发现在复杂的证券被发明后,通常伴随着市场的崩坏。因为金融创新,总是远远跑在追踪交易的机制或监管安全性的法规前头。
违约保险市场是近年经济良好时期的产物。在2000年,有9,000亿美元的CDS合约被转手,从那时起,合约总市值就以每年1倍的速度成长。在2007上半年,数字大幅成长了75%,已超过美国国库券总市值。
根据英国银行家协会(British Bankers’ Association)数据显示,2006年的CDS市场中,只有约三分之一的CDS是担保企业债的违约,另有约30%CDS则是比照一揽子企业债指数而发行。其中还有16%是为与次按证券相关的债权担保凭证(CDO)持有人做的保险。
这些保险交易并没有专属的交易所,其价格也未经公开。而机构是利用电脑模型来估算这些CDS的价值,并非透过市场定价机制。当然合约双方也未经监管机构确认,是否拥有履约能力。
衡量金融机构体质的潜在问题,进而延伸成为这些保险合约如何被记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为其手上企业债购买保险的银行,会认为这些部位已经进行避险,因此就算有亏损,也不会在账面上勾销。但如果CDS发行机构无力赔付违约时的金额,那麽其损失就应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
投资人已经历过一次银行错估次按亏损的事件,如果又发生避险失败,导致进一步资产减记,那麽投资人信心想必会再一次重挫。
虽然CDS市场市值高达45万亿美元,但这并不能反映相关证券违约时的真正情况。因为其中有各种不同的违约状况,难以判别。
而CDS市场所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原本购买CDS保险的企业债价值仅5.7万亿美元,与目前市场总市值实在差太多。这个状况看来安全,但如果发生违约,被保方与保险方之间必须履行合约,这时就会导致一些问题产生。
基本上,如果被保方希望全额赔偿,履行合约时需要交割违约的债券。而如果信用保险商抢购债券,导致债券金额被拉抬,那麽在一家公司申请破产时,其违约的债券金额与市场流通的债券金额不符,就造成了问题。
至於那些私人交易的相关证券,其CDS合约的价格就更主观了。有些华尔街投资人不禁猜测,有多少企业与对冲基金在去年的CDS获利,等到要兑现时才会发现它们都变成泡影。
保险产业的风险很难量化,必须仔细详读合约,才能确定有所保障,这将是今年金融市场所将面临的课题,等到违约潮爆发时,才知道哪些公司真正避险,而哪些并没有。
昙花一现?多米诺骨牌?
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称,目前美国各类住房贷款的违约率已经达到7.3%,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准。2007年12月份的贷款保险违约率比一年前上升了37%。而根据最新信用违约掉期报价,AIG在五年时间内为1,000万美元债务提供保护的费用增至每年约20万美元。
2月13日,由於美国家庭无法偿还住房贷款,美国最大的抵押贷款保险商MGIC第四季度单季亏损14.7亿美元,并预期还有可能进一步损失35亿美元。
另一家大型保险商CNA金融公司也爆出6.1亿美元的亏损。世界上最大的再保险公司??瑞士再保险集团10月份在两笔信用违约掉期合约上损失了10.7亿美元。另外三家大型债券保险商Ambac、MBIA以及FGIC也爆出巨额亏损。
总之,不管是昙花一现还是多米诺骨牌,信用市场都将再次迎来一个大考验!

北京吃喝玩乐系列:【精彩照片】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展(很好看的展览,建议大家去看)

Saturday, March 8th, 2008

排队买票的人龙

美术馆的外立面被围了起来,做出了敦煌莫高窟的样子,是万事达赞助的。不知道的还以为美术馆在装修。

中国美术馆前搭起的敦煌莫高窟的牌楼

入口处两边是门神

其中的一个门神

展览开始

这个图的右下角是西天取景的唐僧。

佛祖圆寂

五台山道场

绿度母(Green Tara)为观世音菩萨的修行伴侣。
度母,梵名Tara,全称圣救度佛母,我国古代称多罗菩萨、多罗观音,共有二十一尊,皆为观世音菩萨之化身。绿度母即二十一尊度母之一,此尊现少女相,全身绿色,一面二臂,现慈悲相。头戴五佛宝冠,身佩各种珠宝,着各色天衣,下身重裙,以示庄严;坐菩萨座于莲花月轮上,右足呈蹍踏状,左足踡屈。右手向外置于右膝上,作施愿印,持乌巴拉花,左手置于胸前,亦持乌巴拉花。修持此尊密法,能断生死轮回,消除一切魔障、业障、病苦等,并能消灾、增福、延寿、广开智慧,凡有所求,无不如愿成就,且命终往生极乐世界。[度母本源记]
【绿度母】
据说,白度母和绿度母是观音菩萨的两滴眼泪所化现。
绿度母,是一位救世大菩萨,她坐在白色的莲花座上,依其本誓,是观世音菩萨因慈悲天下众生,伤心时掉下眼泪的变化身,所以是最慈悲的。
《度母本源记》说:观音菩萨在无量劫前,已普救了无数众生,可是有一天,菩萨用她的慧眼观察六道,发现受苦的众生并未减少,顿生忧悲,双眼流出眼泪,眼泪变成了莲花,莲花又变成了绿度母,接着又变出了二十一尊度母。《绿度母颂》:二十一度母是绿度母的不同事业所化现的佛母,绿度母则是二十一度母所有功德的总摄聚集。
【绿度母的法相】
绿度母的法相,是一头二臂,双手各持莲花和结印,身体是玉青色,纤细而庄严。
左手持支盛开着的莲花,莲花上又有两朵莲花,一朵未开,一朵半开,均意味着未来、现在、过去三世均是如此的依止着佛法的誓愿而行。绿救度母,头上戴着小五佛冠,饰以珠宝庄严异常,身子放射出虹光。她脚向下伸,意味着随时应机去救度众生,她右手放在她的右膝上,掌心向外,是与愿印且持莲花,是将莲花施与天下的意愿。

其他照片,请看这里
http://www.flickr.com/photos/anpuruo/sets/72157604014994458/

上海吃喝玩乐系列:【精彩照片】上海泰康路田子坊——北京798厂之后,一个更适合小资MM的地方

Thursday, March 6th, 2008

两年前开始介绍北京798厂,一年前开始介绍深圳的大芬村,今年介绍上海的泰康路。和北京798厂,泰康路更加小资。

上来先来一张上海小资MM在早春二月的阳光下穿着皮衣吃绿叶沙拉的照片,那小腰板,挺得,直!

外国小资MM和甩哥。

田子坊摄影艺术沙龙

田子坊石库门

泰康路220号,久浪画廊——这名字起的。

弄堂口的各式牌子

满街都是女小资

金粉世家

邮人咨询公司

尔东强艺术中心

逸飞工作室
泰康路200号乙

逸飞模特,好像也很衰落。

最后给女小资们看看
泰康路是打浦桥地区的一条小街,1998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马路集市,自1998年9月区政府实施马路集市入室后,把泰康路的路面进行重新铺设,使原来下雨一地泥,天晴一片尘的马路焕然一新。
其他照片看这里
http://flickr.com/photos/anpuruo/

投行系列:瑞德浮出水面(转帖)

Wednesday, March 5th, 2008

瑞德浮出水面
作者:《环球企业家》王文静
《环球企业家》2008年2月20号刊 第3-4期 总第150-151期 发布时间:2008-2-20
中投注资摩根士丹利、国开行几近入股花旗集团的幕后推手
对于加里·帕尔而言,2007年的最后几个月似乎是属于中国的。
2007年11月中,当他以私人投资者名义进入保险中介公司明亚的董事会,参加新闻发布会的10余名新闻记者对这个陌生人的兴趣还相当空泛,他们难以想象,一个月后,这个在中国并不知名的大胡子率领6、7名银行家作为投资顾问,协助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对于摩根士丹利50亿美元的注资。随后,他又参与到国家开发银行几近成行的20亿美元入股花旗集团的行动中。
仅12月以来的这两番手笔,已经足以令任何一家金融机构成为坊间最受追捧的对象。但加里·帕尔和他身后的瑞德公司(Lazard Ltd)似乎无意于此。2006年进入中国以来,瑞德似乎行走于业界视野之外。一名投行业人士对《环球企业家》谈及瑞德中国区负责人史晋京时称:“即使很多投行业内人也并不知道他。”
但无论如何低调,这家拥有160年历史的老牌银行在中国已经难以忽视。回看过去,它在潜行中已经完成了多笔可圈点的项目:2002年中国网通集团接盘亚洲环球电讯资产,2005年宝钢集团收购加拿大一家汽车配件公司50%股份,以及联想收购IBM后从德州太平洋集团引资3.5亿美元……某种程度上,它几乎可以被视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一个“X因素”。
不难感知瑞德进一步的雄心。在2007年11月的采访上,加里·帕尔在谈及中国金融业时,将它比喻为“美国的100年前情况”,而且,“中国在未来10到20年中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在此潮流之下,“我想在未来5年之后我们将会看到很多中国的企业将会在欧洲、美国来投资”。
这让那些最基础的问题变得必要:瑞德是谁?这家专注于细分市场的老牌金融机构,凭什么在高盛、摩根士丹利等金融巨兽主宰的华尔街生存下去?
“最后的大亨”
瑞德公司由亚历山大·拉扎德(Alexandre Lazard)、艾里·拉扎尔(Elie Lazare)和西蒙·拉扎德(Simon Lazard)兄弟三人于1848年共同创立。
他们是出生于法国的犹太人,迁入美国后,每人出资3000美元在美国的港口城市新奥尔良建立了瑞德公司。起初,这家公司主要经营纺织品业务。此后不久,淘金风席卷旧金山,在这里,他们开始卖进口商品,还对外做黄金交易。瑞德公司从只拥有零售商的初级阶段逐渐与商业大客户有了关系,由此开始,这家曾经的纺织品公司铸造了向银行业和跨国交易领域扩展的钥匙。在1858年,他们就将业务拓展到巴黎和伦敦,并在1876年拍卖掉自己的纺织品存货,轻身全力投入于银行业。
几乎在其前150年历史中,瑞德都是一家彻底的家族企业。在拉扎德兄弟故去后,接班人为其表亲一脉的亚历山大·威尔(Alexandre Weill)、大卫·大卫·威尔(David David-Weill)、皮埃尔·大卫·威尔(Pierre David-Weill)、米歇尔·大卫·威尔(Michel David-Weill)。
如果说它有什么核心方法论,那就是“伟人”哲学:聘用行业里最聪明及最富经验的银行家,以最好的交易构想而非资本撬动商界。也正因此,它从不将自己的竞争力建筑于可规模化的业务,比如承销上市,虽然回报可观,但承销业务需要构建分析师队伍及遍及欧美的发行渠道。瑞德所钟爱的资产,是那些天才银行家在大脑中勾勒出的奇思妙想——比如,瑞德的传奇银行家费利克斯·罗哈金(Felix Rohatyn)根本不会使用电脑,却帮助IBM设计了敌意收购莲花软件计划,为郭士纳将IBM转型为服务公司凑足一块拼图。
依靠着一群天才银行家,瑞德以一系列大交易铺垫了自己的历史。其中包括PE历史上最重要的交易,KKR以294亿美元收购纳贝斯科,制药业大亨辉瑞先后以610亿和900亿美元收购Pharmacia和Warner Lambert,以及2004年摩根大通以590亿美元收购美一银行。
而其最近几年里最著名的项目,是2005年,有“企业狙击手”之名的卡尔·艾坎(Carl Icahn)联手瑞德试图收购时代华纳。他们发布了一份长达342页的计划书,明确建议将时代华纳分拆为四家独立公司:网络公司美国在线,一家内容公司,一家出版公司和一家有线电视公司。同时,他们将实施2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采取措施减少公司开支,比如裁员、部门合并以精简机构。虽然这一交易最终并未完成,但它足以证明瑞德在业界进行着何种规模、量级的交易。
在整合之风日盛的美国金融界,瑞德几乎是绝无仅有保持独立、并未将业务线过分延展的金融机构。至少在2007年,这是一个莫大的优势:当其最大竞争对手,高盛、雷曼兄弟、美林、贝尔斯登和摩根士丹利这5家投行有45%的收入来自于自有资金交易,次级债就让它们中的3家举步维艰。但未染指自由资金投资业务的瑞德几乎毫发无损。
孤独者
与瑞德一系列大手笔交易相匹配的,是其内部残酷的人际关系——就像它以优胜劣汰的达尔文主义评价交易构思,它也用类似的方法让人才起落沉浮。
比如其历史上最卓越的交易大师费利克斯·罗哈金,被其同事评价为“为费利克斯工作相当于被判死刑”。而被称为“太阳王”的第五任CEO米歇尔·大卫·威尔,与现任CEO布鲁斯·瓦瑟斯坦(Bruce Wasserstein)也以公开化的方式愈演愈烈。
“他(瓦瑟斯坦)是个独裁者,他擅于把我从交椅上挤下去……现在的瑞德让我感觉矛盾,我既欣慰于它能存活下来,而且运转良好,又遗憾这个公司还没有达到让人忘我付出的地步。”米歇尔·大卫·威尔说。
的确,瓦瑟斯坦是个让人感觉到矛盾的人。从成就上说,瓦瑟斯坦足以受人尊敬。但在业界的人际关系方面,他并不是个受欢迎的人。
1980年代,当瓦瑟斯坦为第一波士顿(First Boston)工作时,他还是个体型臃肿的人。在当时,对手们给他冠以“抬价布鲁斯”之名,因为他就像个催眠师一样能让客户以史上最高价格进行收购。那时他是华尔街上最被避开的人,私人股权投资大师亨利·克拉维斯(Henry Kravis)甚至聘用他,只是为了让他离自己的项目远一点。但无论怎样,在瓦瑟斯坦的带领下,第一波士顿在疯狂的1980年代狂飙突进。之后,他与华尔街另一传奇银行家乔·派瑞拉(Joe Perella)建立了投资银行Wasserstein Perella。这家银行最终于2000年被德国第三大银行德累斯顿银行(Dresdner Bank)以股权方式收购,金额总计16亿欧元。
他没有秘诀,只有最基本的价值观:“只要你始终如一的保持热情,盯住你最大的客户,保证你做的最好的交易都是为了自己,那么你就可以在银行业立足。”业内估算,自1993年以来,没有人比他在投行领域赚的钱更多——从1980年代以来,他参与过1000起交易,涉及金额超过2500亿美元。
当他接受瑞德时,这家公司正在垂死挣扎。
瑞德内部的很多人都认为,瓦瑟斯坦最大的贡献是恢复了瑞德的人才储备。比如他从摩根士丹利挖来了其兼并收购部门的联席负责人加里·帕尔和威廉·路易斯。这两个人加盟的条件是:除了自己的秘书,不参与对任何人的管理工作。
加入瑞德后,在瓦瑟斯坦认为瑞德的IPO势在必行。但由于公司内部的原因,IPO的时间一拖再拖。其中,最大的困难恐怕就是米歇尔的阻挠。
米歇尔并不看好瑞德IPO,甚至对瓦此举付之轻蔑,他从来没想过要将自己家族一手创建的公司进行IPO。米歇尔曾正式给瓦下了最后通牒:“我与董事会大部分成员都反对你的IPO计划,如果在2005年6月30日没有实现IPO的话,你就要辞去在瑞德的职务。”尽管这个时限后来被米歇尔延长至年底,但IPO计划仍然难以一蹴而就。
很显然,瓦瑟斯坦面临的是一个“集体性”攻势。根据瓦瑟斯坦的计划,瑞德将用12.5亿美元的价格全盘收购米歇尔及其他股东持有的大约36%的股份。瑞德的企业价值为32亿美元,其中股权价值为25亿美元,债权价值为7亿美元。在瓦瑟斯坦的计划中,有25%的股权将向公众发售。但米歇尔在发出最后通牒的同时,要求瓦用16.16亿美元的价格来收购他及其他股东持有的股份,比瓦之前的计划高出3.66亿。众所周知,如果瓦想控制公司,让瑞德成为“他自己的”,唯一的合法出路就是买走其他人手里的股份,摆脱米歇尔的阻挠。
瓦开始“贿赂”董事会成员,收买他们对IPO的支持。这一方法很奏效,追求利益的反对者因为自己得到了好处而转向支持IPO一方。
但问题是,米歇尔要求的16.16亿美元从何而来?瓦瑟斯坦通过与法国银行Caisse d’epargne合作,获得了2亿美元的投资。另外,他通过“杠杆资本重组”(Leveraged recap)的方式,公开出售股权证券,募集到2.875亿美元,以此向投资者提供有息债务和股票担保。后来,他又为瑞德注入9亿美元新债,再加上IPO的预计收益8.12亿美元,瓦就能完全买下米歇尔和现有股东手上的股权。
至此,瑞德成功完成IPO。
在瑞德IPO后,瓦瑟斯坦拥有了瑞德1127.5万的股份,这使他成为了这家公司最大的股东。现在的瓦瑟斯坦是个瘦老头,依然不苟言笑,依然言辞犀利,脸上的皱纹似乎能告诉人们他所经历的一切。他说,瑞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自对手们低估了它的危险性。瑞德已经在M&A市场采取反周期策略,与拉丁美洲、澳大利亚和欧洲中心地区的银行一起购买或创建合资公司。现在,瑞德是华尔街的巨头,2007年前3个财季中,它赚了13亿美元,排在世界M&A交易的第11位。
http://www.gemag.com.cn/gemag/new/Article_content.asp?D_ID=4393

求助:一家中国拟在加拿大上市公司寻找CFO(一半时间在加拿大、一半时间在北京工作)

Wednesday, March 5th, 2008

如果你熟悉加拿大的股市、有金融背景、又希望有一半时间在加拿大工作一半时间在北京工作,估计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A Chinese company that is going public in Canada TSX is looking for a CFO. The company is building, owning, and operating wind farm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The qualifications of the CFO we are looking for are:
- experienced in Canada stock market
- Bilingual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has good communication skills with investo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