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胀世代(八):美国人为何不储蓄?

问:有财经评论说美国人的储蓄率正在下降,真有这回事吗?

答:个人储蓄是指税后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支出的余额。根据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发表的报告,过去25年,个人储蓄率由占个人收入的10%下降至负1.6%。2005年个人储蓄率开始跌至负值;而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要追溯至1933年大萧条时期。

问:美国人为什么越来越不喜欢储蓄?与联储局的货币政策有关系吗?

答:在实行金本位制的时代,货币购买力会随着生产力提高而上升。储蓄者既可得到存款利息,存款在将来的购买力亦得到保障。但自从联储局在1913年成立以来,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加,美元的购买力至今下跌了96%。(盎司金价从20美元上升至635美元。)当人们察觉存利率不足以弥补货币购买力的损失,就会失去储蓄的意欲。

储蓄率在九十年代起出现持续下降趋势。九十年代股市上升,产生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增长。步入公元2000年,继纳斯达克泡沫爆破后,又发生九‧一一恐怖袭击和一连串企业帐目丑闻。联储局担心经济衰退,于是把利率从6%下调至低于通胀率的1%。低利率催生房地产泡沫;不少美国人都趁机利用“转按”或“再融资”(refinancing)的办法,增加借贷消费。

简单点说,把利率下调至低于通胀率,等同于剥削存款者以补贴借贷者,是“打劫彼得,救济保罗”的做法。

问:负储蓄率为什么令人忧虑?

答:以往每一次经济衰退发生后,储蓄率都会明显上升。但2001年的那一次,储蓄率竟然不升反降。今天,亚洲地区不少国家的国民储蓄率高达20%以上。欧洲地区以法国为例,国民储蓄率大概是11%。假如美国人要减少消费,让国民储蓄率达到欧洲国家水平,美国将必然陷入严重衰退之中。

问:前任联储局主席格林斯潘曾经说过,美国人拥有的资产正在升值,所以不用担心储蓄率下降。这种说法对不对?

答:这些年来美国人养成了胡乱挥霍和先花未来钱的习惯。可是,过去几年实际工资没有明显增长。到了今年,借贷利率更升至5%以上,物业价格升幅亦出现显着放缓,加上无法偿还楼宇按揭供款的个案有上升趋势,緃使未来房价不大幅下调,置业者也不能再把物业当作“自动柜员机”。今明两年合共有约值2.7万亿美元的物业按揭贷款须重新订定利率,借贷者未来利息负担将上升20%至60%。

美国人已经习惯长期依赖资产升值及借贷去维持高消费。资产价格及利率的变动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明显。一旦资产泡沫爆破,消费信心崩溃的话,美国经济就难逃“硬着陆”的厄运。

问:现任联储局主席伯南克认为,主要问题不在于美国人储蓄率太低,而是其它国家的储蓄率太高,造成“全球储蓄过剩”(global savings glut)现象。这样的解释是否合理?

答:伯南克就任联储局主席前,曾多次发表演说,谈及所谓“全球储蓄过剩”的理论。根据伯南克的解释,过去十多年来,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俄罗斯以及东亚诸国的经济及金融市场,都先后因为国际游资大进大出或遭受对冲基金夹击而陷于瘫痪。金融风暴过后,这些国家都学乖了,懂得储起大量外汇储备,以备不时之需。由于这些国家对美元资产需求殷切,甘愿将从外贸赚得的美元再循环到美国去,令美国人能够受惠于低息借贷,增加消费。

伯南克认为,贸易失衡是全球化的结果。美国出现贸易逆差的原因,不是美国人消费过高或储蓄太少,而是坐拥巨额外汇储备的国家没有积极增加消费。按照伯南克的逻辑,全球储蓄率已经太高,美国也就没有必要增加储蓄。伯南克提出这套理论的用意何在?说白了,目的无非就是要为美国人挥金如土的恶习开脱,把贸易失衡的全部责任都推到其它国家身上。

问:贸易失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答:从外地回流到美国的美元,没有带动本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却助长了低息消费信贷及追逐资产升值的投机活动。多年以来,生产工序外移令美国制造业总产值跌至国民生产总值14%以下;相反,消费所占比重却稳步增长至70%以上。这就是美国贸易逆差自1992年起每年都在不断扩阔的真正原因。

问:负储蓄率跟滞胀有什么关系?

答:由于美国人没有储蓄,购买新发行美国债券的,大多都是来自外国的资金。如果外国投资者对美债需求饱和,甚或开始减持美债,借贷利率就会大幅攀升。倘若债券在在拍卖时无人问津,联储局就很可能需要增加货币供应来购买政府发行的债券。以增加发钞去为政府融资的方法称为“debt monetization”,是七十年代出现恶性通胀的祸根。

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引发通胀的罪魁祸首。通胀发生初期,物业及金融资产的升值速度高于物价上涨速度,产生财富效应的良性循环。可是,随着追逐资产升值的资金不断增加,投资的边际利润就会逐渐下降。当物业及金融资产的升值速度慢于物价上涨速度,就开始进入滞胀的恶性循环。假如联储局在这时候继续增加货币供应,企图刺激经济增长或阻止资产泡沫爆破,便极有可能触发通胀预期升温,甚至造成通胀失控的局面。

问:储蓄率下降的趋势,会不会有结束的一天?

答:负储蓄率、不断膨胀的房地产泡沫以及结构性贸易逆差等问题,总会有结束或逆转的一天。政府及金融精英们可以利用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去阻延转变发生。不过,这些问题拖得越久,转变所带来的痛楚就只会更大更漫长。

发表日期:2006年7月31日

Posted in 财经商务 |

Leave a Comment

校验码:  

用户名:bystander


发送站内短信
查看博客个人资料
发表文章

文章目录

文章目录"

Categories

Archives

Blogroll

Search

Meta:


 总点击: 14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