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胀世代(十):羊群、拉拉队与魔鬼

bystander

作为既得利益者,政客、企业和金融精英们都明白两个事实:(1)资产增值游戏的原动力是“贪念”和“炒作的借口”;(2)华尔街最不缺乏的是“羊群”和“拉拉队”。要成为游戏的赢家,就必须令羊群对各式各样的数据,特别是政府数据及企业业绩,产生“条件反射”作用。财经评论员在游戏之中扮演拉拉队的角色,职责就是把复杂的数据,包装成为吸引羊群参与投机炒作的头条标题。久而久之,羊群的思想受控于条件反射,理智彻底被贪念蒙蔽,便会不自觉地丧失分析数据和评估风险的能力,对于隐伏在细节中的“魔鬼”,也就完全失去戒心。

过去一季大部份政府数据都差强人意、乏善可陈,令不少投资者裹足不前,不敢贸然入市。然而,上周公布的数据,却让市场(羊群和拉拉队)“喜出望外”。8月15日公布的7月份生产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只轻微上升0.1%;扣除食物及能源后的核心生产物价指数(core PPI),更出乎意料地下跌0.3%,远较原先预期为低。听罢这个“利好消息”,市场仿如久旱逢甘霖,亢奋气氛带动股市和债市显着上升。其后公布的消费物价指数以及一系列与房地产相关的数据,进一步确认“联储局忧虑经济放缓”以及“加息周期已经结束”等传言。随着通胀忧虑一扫而空,市场再次对前景满怀乐观的憧憬。在拉拉队的欢呼喝采声中,羊群都深信,美国经济又再次回到“稳步增长,通胀温和”(即所谓“Goldilocks economy”)的美好日子。

不过,只要细心阅读刚发表PPI报告,便会察觉生产物价指数放缓的原因,主要是汽车及计算机(电脑)的销量和价格下跌。其中汽车工业面对的情况尤为严峻。7月份轿车(房车)价格较上月跌0.8%,而轻型货车更下跌3.1%,反映汽车生产商正面对竞争压力,无法把不断上涨的生产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据彭博通讯社的报导,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及戴姆勒‧克莱斯勒),都是以生产高耗油量的汽车为主。在油价飞涨的环境下,自然容易出现滞销的情况。过去数月,这几家汽车生产商都推出特价优惠作为促销策略,企图清减无法售出的存货。

美国本土生产汽车销量较一年前下跌17%;然而,今年首七个月进口品牌汽车销量却上升4.3%。面对外来竞争压力,本土汽车工业陷入困境,上半年的亏损估计达50亿美元以上。2005年,通用和福特的股价分别下跌51%及47%;两家企业发行的债券都被评级机构降至“垃圾级”。去年12月,通用汽车面临倒闭危机,管理层宣布计划裁减25,000名员工;为了偿还债务,又于今年3月将旗下的子公司GMAC财务集团78%的控股权转让(GMAC是通用汽车唯一仅有盈利能力的部门),套现90亿美元。福特汽车也好不了多少,除了较早前计划大规模裁员外,上周又宣布将会关闭北美地区21%的生产线。

《今日美国》8月16日刊登的评论文章指出,汽车工业及其它制造业的衰落,对房地产市道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美国房地产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的调查发现,4月至6月期间,美国26个州的物业价格,都较去年同期下跌,其中又以密歇根、俄亥俄、印地安那以及伊利诺等地的工业重镇的跌幅最大。待售物业的需求下降及供应增加,是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越来越多失业工人出售物业,迁往别处寻找工作,或因无力偿还按揭供款,以致物业被银行接管。不管华尔街的拉拉队们怎样鼓其如簧之舌,恐怕都难以说服那些失业工人和房地产从业员,物业市道转弱怎么会是“利好消息”。

再细阅PPI报告,就会发现生产物价的实际情况并不乐观。7月份半制成品(intermediate goods)价值上升0.5%,过去一年累计升8.9%。原材料的价格升幅更大,7月份升3.1%,一年累计升43%(扣除能源后升34%)。早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劳动力成本同样有持续上升趋势,较去年升4.2%。面对生产成本上涨的既定事实,企业必须考虑自身的提价能力,再作出调整售价的决定。事实上,不少拥有提价能力的行业,如运输、物流及速递业,就已经逐步把额外的成本转嫁至消费者身上。至于那些没有提价能力的行业,如汽车工业,就只好眼巴巴看着不断上涨的能源、原材料及薪金成本,侵蚀企业纯利。

为了削减成本,不少企业都把生产线外移,或从亚洲区进口半制成品。可是对于能源及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大多都一筹莫展。上周有报导指有色金属镍(nickel)的全球总库存量下跌至不足一天的需求;消息传出后,现货镍价在上星期三一天里上涨14.2%至33,350美元一吨。8月14日《华尔街日报》头版报导,过去几年原材料短缺令价格大幅上涨,在股票市场掀起收购热潮。为确保原材料供应充裕,企业都采取纵向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策略,比如钢材生产商收购铁矿、轮胎公司投资橡胶园、飞机制造商入股生产钛金属的企业等等。有趣的是,尽管能源及原材料价格涨了又涨,联储局却一如既往,重复念着“通胀仍然处于温和水平”这句样板台词!

在这个坏消息经常被演绎为好消息的年头里,有多少投资者意识到,魔鬼原来早已悄悄地藏匿在细节之中?有多少投资者能够不受媒体所惑,拒绝做盲从附和、任人宰割的羔羊?有多少投资者懂得仔细评估风险,用心分析数据,独立思考经济现象背后的真正意义?

发表日期:2006年8月21日

Posted in 财经商务 |

Leave a Comment

校验码:  

用户名:bystander


发送站内短信
查看博客个人资料
发表文章

文章目录

文章目录"

Categories

Archives

Blogroll

Search

Meta:


 总点击: 144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