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的历史和历史故事,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匈奴人和突厥人的字眼。
我一直以为,匈奴人和突厥人是两回事。突厥人是在匈奴消亡之后才崛起的民族。现在的土耳其人是突厥人后代,而不是匈奴的后代。根据我查到的中文资料和评论,也大都认可这个结论。

可是,问题来了。美国动画片《木兰》在土耳其遭到民族主义组织的抵制,说是故事背景是汉人打匈奴人的,有损土耳其人祖先的形象。(有人说,花木兰实际上是北魏时的鲜卑人即蒙古人)这么说,土耳其人也承认,匈奴是土耳其人的祖先?

另外,公元四百多年匈奴大单于阿提拉曾经在欧洲大地扫荡罗马帝国,他死后,匈奴就突然消亡了。但是,“阿提拉”却是匈牙利和土耳其很普遍的名字。

这说明,突厥人应该是匈奴人的后代。只是因为,匈奴作为游牧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只能通过汉字的记述来寻找历史根源。但是汉朝以后的匈奴活动在欧洲的地方大都是在野蛮人的居住地区,缺少完整的文字记载,所以这段历史不是很清楚。我又查了英文和德文的资料,对这个结论还是认可的。

如果花木兰不是北魏人(公元4世纪左右)而是像有些人论证的那样,是隋朝人(公元6世纪左右) 的话,那么花木兰那时的敌人应该是突厥人。这样《木兰》就更不该在土耳其上演了。


公元4世纪的环地中海地区的版图,北方是阿提拉匈奴帝国的领域。

(以下转贴)

改变匈奴历史的两个女人

作者:高建群2006年5月刊

公元一世纪时,汉未央宫美人王昭君下嫁南匈奴王呼韩邪单于。呼死后,王再嫁给他的继任者,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王昭君三嫁匈奴的故事。

这个女人的出现导致了南北匈奴的分裂。南匈奴成为大汉帝国的附属国,后来,中央政权在山西境内设河东六郡,将这些匈奴人从长城外迁入长城内,这叫“内附”政策。到五胡十六国时代,先是匈奴右贤王曹毅,在今天的陕西黄陵县(当时叫中部县)起事,继而匈奴左贤王刘渊在山西离石起事,从而揭开了中国历史上一段最为动荡的乱世。到后来,五胡十六国接近尾声时,赫连勃勃,据说是王昭君的直系后裔,在陕西建统万城,形成割据势力,后来为北魏拓拔焘所灭。拓拨焘在攻陷统万城以后,将城中三万居民赶羊一般赶往北魏的都城大同。次年将郝连的一个儿子杀死于甘肃天水,又将赫连的另一个儿子捉于宁夏固原,押回大同三年后药杀。至此以后,留在中国境内的匈奴人绝踪。

2002年高考,历史试卷的第一道题是,那些消失了的匈奴人,他们都到哪里去了?官方给这个命题的标准答案是:他们成为今天陕西北部,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地区人种的一部分。

南匈奴归顺汉王室以后,割袂断义,北匈奴则开始他们悲壮的迁徙。这大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举国举族的横跨欧亚大陆的大迁徙。是胯下的坐骑给了他们这种长途迁徙的可能性。按照蒙古族人类学家孟驰北老先生的说法,匈奴人是第一个跨上马背的。在跨上马背之前,人类的长途迁徙是不可能的事情。

北匈奴的首领叫郅支单于,是呼韩邪的哥哥。郅支在迁徙的途中,被汉王朝北庭都护府的副都尉陈汤尾随所杀。从此,关于这支匈奴人的下落,退出了中国史学家的视野。

然后,他们出现在俄罗斯的史书中,匈牙利的民族史诗里,法国、英国、德国人类学家的记述中,罗马教皇的日记里,以及曾经就近与北匈奴末代大单于谈过话的游走牧师的见闻录里。

这一股汹涌的潮水先是在黑海、里海地区勾连了几百年,四世纪末五世纪初,突然从喀尔巴阡山呼啸着冲入巴尔干半岛,进入匈牙利草原。“赐一位英雄给草原吧!”匈奴人祈祷道。这祈祷起了作用。一位伟大人物出现了。这就是匈奴末代大单于阿提拉。

阿提拉统一了匈奴部落,在这里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的匈奴大帝国。这大帝国用了一个东方的名字:“大汉国”!然后,阿提拉率领他的草原兄弟,先后占领了今天的德国地域,今天的法国地域,今天的英国地域,灭亡了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最后,包围了西罗马的首都罗马。

罗马城眼看要被攻陷。西方基督教世界眼看就要完结,人类史眼看就要重写。罗马皇帝已经化装逃跑了,罗马城此时由大主教圣·莱奥主持城务。

莱奥大主教做媒,将罗马皇帝的敬诺利亚公主介绍给阿提拉做妻子。罗马城外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婚礼。化干戈为玉帛,这样,阿提拉大单于领兵撤退了,重新回到匈牙利草原。

这是公元452年的事。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453年,正值盛年的阿提拉突然死去。这样,这支庞杂的由欧亚大平原上各游牧民族组成的队伍,顷刻土崩瓦解。阿提拉的儿子们,则被卷土重来的罗马人一个一个地杀掉。

东方的王昭君模式在西方重演了一回。有一件事情史书上有所记载,那就是敬诺利亚公主的下落。她回到了日耳曼家乡。她后来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后来成为凯撒大帝(他很著名,但不是那个最著名的凯撒大帝枣同名的凯撒大帝至少有三个)。“凯撒”是希腊语“非正常情况下出生的人”的意思。

这样,欧洲的匈奴人和亚洲的匈奴人几乎在同一个时间完结。一个伟大的游牧民族退出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摘自2006年第2期《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