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去过菜市场了,最近的一次也是在月初陪着一个日本老阿姨逛。伊在日本银座开餐厅,想了解了解中国菜市场如何如何……偶们俩穿得山清水绿,象逛博物馆一样地逛菜市,搞的菜市里的贩子们都很好奇地问:你们底,什么人的干活?韩国人还是日本人?是日本人吗?那么就‘空你鸡蛙’!

以前逛菜市都是陪老妈逛,她可以和小贩子讨价还价磨洋工磨很久很久,这个时候我就抓住机会看看菜场里的小鸡啊,小鸭子,琢磨琢磨地上的蚂蚁,等她磨洋工磨好了,就帮忙拎菜递钱包。最烦最烦的就是她要我一起上去:“妙妙,过来帮我挑一下,这两个鸡蛋哪个大?”

我小时候逛菜市不上心,很多菜看着眼熟,甚至知道买回家了怎么做,但不知道真正名字叫啥。记得那会儿还是在读初中,家里一帮阿姨舅舅们准备聚餐,阿姨对表哥说:“去,帮我到楼下买点鸡毛菜”
表哥倒是干脆:“好的,但是~鸡毛菜长什么样子啊?”
我一旁听了蹬着腿哈哈大笑:“哇哈哈哈!连鸡毛菜也不认识……就是长得象鸡毛一样的菜呀……啊~哈哈哈哈!”
表哥不爽了,过来把钱往我手里一塞:你认识,你去买
我一愣,坦白道:“其实我也不认识……”
结果家里人都笑得前仰后合的。

还有一次,还是阿姨,哎呀,我这个阿姨怎么那么喜欢差人出去帮她买菜啊……
她那回让我帮她买卷心菜;我捏着钱,想继承一下妈妈省钱的传统美德,结果到菜市一转,发现和卷心菜长得很像的黄芽菜(大白菜)才五毛钱一斤,于是乎毫不犹豫买了一棵大大的黄芽菜回去了,搞得阿姨很崩溃。

不过这样也有好处,就是阿姨以后不怎么差我单独去买菜了。但是她也会和我妈一样拖着我陪着一道买菜。她和小贩子讨价还价的风格和我老妈不一样,更加有技巧,搞得好像和贩子们很熟络的样子……买菜的动作也比老妈利落很多,我一边也学了几招。

记忆当中让我感觉最最有意思的是在读小学的时候买豆腐,那会儿还没见过塑料袋,是拿着锅或者碗,大老远跑到人家豆腐作坊里去买豆腐的,豆腐作坊远离菜市,在小巷深处的一片清静之地,门口有个漂亮的池塘,往往会有头老水牛很享受地泡在有树荫遮盖的池水里,我每次买豆腐路过时都会忍不住对水牛多望几眼。
豆腐作坊挺宽敞,但是潮湿且阴凉,内部陈设的都是最最传统的用具……我现在想起来,那样的作坊放到现如今一定是个不错的旅游景点。
作坊里的两个人都很沉默,无论做什么动作都是不紧不慢而且保持同样的节奏……估计是一直推双推磨推出来的。
我跨进作坊里时,这两个人一边忙手里的活儿一边抬头瞟我一眼。直到我说出买几块什么样儿的豆腐后,其中一个人才会缓缓停下,擦擦手,走过来接过我的小锅,不紧不慢地踱到一个大水缸前,把小锅放在水缸的半边大木盖上,然后高高挽起袖子,伸手到水缸底部,从清凉的水里小心翼翼地捞出一块块白白嫩嫩的豆腐,轻轻地放到我的小锅里。再慢腾腾地走来,把装好豆腐的沉甸甸的锅递给我,一手把钱接过去。

说到这里,我想到我的零花钱了,我曾有个罐子,里面积累了很多从一分到五分的硬币,我不舍得买糖,不舍得买糕……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很幸福地把里面的硬币整理一番数一遍,数完了再很满足地倒回到那个罐子里。但是老妈总让我买豆腐,五分钱一块的豆腐……慢慢地就把我这笔财产消耗掉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往事,唉……什么滋味都有。

沙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