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诺奖季节对一些人来说是个激动人心的时候,但对更多人来说则很郁闷。有吃不到葡萄说酸的,有认为不公的,有觉得被歧视的,有认为干涉内政的。。。其中最具争议的是和平奖,年年都是如此,今年更不用说了。咱中国人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诺奖,有些人欢欣鼓舞,但有些人却比往年更郁闷了。为了避免帖子被删,咱就不讲和平了,说文学总可以吧?

诺文学奖也是中国人的一个痛。虽然华人用中文写的小说得过奖 — 高行健《灵山》(可是很少中国文人百姓为此欢呼),但总的来说和咱华人在世界的总人数远远不成比例。关于诺文学奖中文和中国人偏少这个事实,很流行的两个说法其一是诺奖委员会种族歧视,其二是它意识形态局限。我个人认为:

1)诺奖的评委都是白人,他们的教育、审美观都是西式的,对中国的文学的美学价值不理解,而翻译后的中国文学作品,其美学价值更要打个大大的折扣,很难感动人。 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只能寄希望于留学中国学习汉语的西方人,期望有一天他们能够很独到地将中国的美翻译成西方的美。

2)诺文学奖作品写边缘人和边缘心态的比例极高,而写普通而广大的饮食男女的比例相对来说很低。这也是诺奖委员会的一个审美偏好。中文小说有不少这类东西,但由于语言的局限,未能获得诺评委的青睐。而不少这类的中国电影则在国际上大奖连连,因为电影的表达比较直接易懂。

3)我和不少在美国的朋友讨论这个现象的时候,觉得诺奖的评委的意识形态也只是西方的一个小分支 — 也就是一帮象牙塔里的自由派知识分子而已。如果我们多看几部文学奖的得奖作品(不管是什么国家、种族的作者),就会发现这个通性。而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现状,都很少“自由独立知识分子”元素。

4) 西方有没有种族歧视的人?当然有!有时甚至很血腥、很暴力。但是,种族歧视的人不是那些“自由独立知识分子” — 其实他们绝大多数是我们最近的朋友。所以,以这几个人的审美口味来推论出诺奖落选是由于“西人骨子里有种族歧视”是没有道理的。

5)审美是一种个人体验,不管由谁来做评委,都不可能让天下人都信服。茅盾文学奖在中国也有很多争议。其实所有的文学奖都有争议。没有必要因为自己不同意某种审美观,就给对方扣上一个其他的帽子。因没得奖搞得全民郁闷就更不值了。

结论是要求一个这么一个几个人的小委员会满足所有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是不可能的。而大多数人都喜闻乐见的东西,也即那些畅销书和票房冠军,从来都和诺奖、以及其他很多文学奖无缘。这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永远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