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心得(第七十二集)

罗国正

2012年2月

1353、迷恋权力,用武力和编造神话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并将自己养到肥头大耳、脸滑流油,一举一动像“皇爷”那样,在这种权力下的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骨瘦如柴,一举一动象机械、象牛马那样。我们能说这些家伙有人格吗?如果谁去赞扬这些家伙,肯定有狼狈为奸之嫌,也会被人划入没有人格的一类。

1354、以人格理想为动力,并将其作为目标起到引领作用,企图实现创作对象具有完美的理性本质和感性本质,其结果常常是充满了“神话”的色彩。此时,人格理想的冲动,是创作主体显现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冲动。创作主体的人格化的内在本质在外在的创作对象上显现出来。这时,作品的本质、神话的本质就是创作主体的本质、人的本质。在这些充满人格理想冲动影子和人的本质力量所衍生的技法、技巧的创作对象中,能使人们感动、启示,并被人们认为具有长久的综合价值,须认真保留的东西,其过程就是艺术,其结果就是艺术品,其作用就是艺术的共振、共鸣,其正面力量就是对人格的感悟,其走偏的方向就是误入迷信,……。

1355、具体的腐败细节,常无奈地引起内心不安的感受,这是对没有人格的官员的一种报应。他们的顺利、狂欢,是在很多人受苦受难,遭到不平等待遇、在没有机会、没有希望、只能挣扎着渡日、甚至被牺牲作为前提。这是悲剧。是没有人格的资格平等的社会悲剧。通常在这种环境中,几乎没有人可以享受到真正的幸福。

1356、单向的价值灌输,将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在人格的资格平等的社会,从整体而言,是不存在单向的价值灌输的,而是多向的价值交流。

1357、费舍尔认为:人有四种基本类型:探索者、建设者、谈判者、领导者。

这四种类型可以培育出四种人格。其实现实中远不止这四种类型,例如:破坏者、无为者等等。另外,有些人身兼多职,也是常见的事。

1358、有人格者,必有文化自觉的意识和行为。

对人格进行审美,既要静态审美,又要动态审美;既要静观,又要动观。

有人说:看中国人,说不清楚。在十二生肖中,龙也是最难说得清它的外形和变化的。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具有龙的特性的人格,所以,看中国人,说不清楚也是有原因的。问题是龙有很多种,是属于哪一种说不清的“龙”。乌龙、青龙、金龙、银龙、红龙、黄龙……;潜龙、卧龙、战龙、飞龙、亢龙、神龙……;很多因为觉得你是“乌龙”(不是指乌龙茶,而是形容你不公道、太脏太黑),因而针对你说“说不清”,就等于说你没有人格。而其它的龙,常常是形容人之姣姣者。

1359、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涉及到哲学、美学、人格等问题:

我有个好同学,他家里养了一只很漂亮的猫,漂亮的程度可以达到这样:一群人与这猫在一起时,人们都把注意力放在这猫上,而这群人却被忽视了。

这只猫很爱干净,每次“方便”都会上主人房的洗手间,每次方便完后,就会叫一声:“喵”!我的同学和家人都知道猫方便完了,就立即到洗手间把猫的粪便冲走。

每天早上,我的同学和家人还未起床,猫绝对不去洗手间。当我的同学和家人一起床准备到洗手间时,这只猫第一时间就占了洗手间的马桶,全家都要等猫“拉完”了,才能上洗手间。

后来,这只猫不知道是被人偷了,还是发生别的什么情况,简单说,就是不见了。我的同学一家人就在四周贴了“寻猫启示”。结果还是找不回这只猫。我同学的太太足足哭了一天一夜。

这故事使我想到一系列的问题:

(1)从表面的现象看,到底我的同学和家人是主人,还是这只猫已经做了主?

(2)如果任何一个人每次上洗手间方便完,都叫一声,要求其他人帮忙冲水,任何人都将会有很大意见,甚至愤怒、反面,为何这只猫“喵”一声,人们都乐意去做,毫无怨言,并以此向外人表现出自豪、愉快感呢?

(3)如果每当你早上要上洗手间时,就有这样一个人抢先进入,日子久了,你可能与这个人积怨很深,为何对自己养的猫却表示坦然呢?

(4)在报纸上看到或有的邻居丢失了孩子,这是非常大的事,为何很多旁人知道后,不会流泪,而这些人丢失了自己的狗、猫会长时间流泪、悲伤呢?

……。

从以上的情况,你会联想到熊猫吗?同时,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帮助人们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人的感情的建立模式,人性的优点和弱点,人应如何建立起自己理想的人格。

1360、科学技术具有强大的力量,是具有高度主体性的客体力量。但科学技术不是主体本身,所以科学技术不是第一的力量。人类的第一力量应是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本质力量中,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力量。

1361、德国学者亨斯坦贝格提出,必须从关于人的某种先决的、前科学的假设出发,设定人是什么。亨斯坦贝格认为:人是天生具有客观性的生物,在客观性中寻找自身,并且人是要求客观性的生物。亨斯坦贝格还认为:人的客观性不是人的一般属性,而是具有本体意义的人的本质。人一旦丧失了客观性,也就丧失了客观性,也就丧失了他最基本的能力。丧失了理性的、感情的、恋爱的、意志的能力,否定客观化,导致了人在那种形式的非人类化。则否定赋予每个人直接的自我认识。

亨斯坦贝格这样强烈地主将人的客观性,显然不只是为了解答问题,还有很强的针对性。

其实,任何事物,从绝对意义上看,都具有其客观性,包括“非常主观的东西”,人们都不能否定其客观存在的事实。问题是当一切都处于客观存在的时候,我们用什么办法将人与其它事物区分开来呢?这就得常常借用“主观性”,就得借助“自由的意志”,借助“人的意愿”,借助“具有主观性的爱”等等。完全没有一点“主观性”,就没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的存在。人格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辩证统一体。

1362、杜威认为:冲动和理智在社会心理中的作用是从属于习性的,人的精神活动是一个由信念、愿望和目的所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又是人的生物欲望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我感到杜威这些观点,象在大学校园里观察一批对于“衣、食、住、行”完全无忧的、理智的、养尊处优的教授们的状态。现实中绝大多数人都不是这样的。基因、本能、体内的能量运动、生物欲望、社会性愿望、人生观、价值尺度、现实环境、关系网、知识结构、操作手段、时机、信仰、道德水平等等一齐发挥作用,而习性只是其中一个作用。精神活动都由以上种种来构成系统。如果对此没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就很难从主要的方面把握人格的本质,就很难对具体人格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杜威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的本性,是人天生的物质欲望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道德是帮助自然生长和发展、适应环境的工具。他否认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的客观标准。杜威还认为,道德行为的基本特点是不确定的,善在每一具体的环境里都是新的,特殊的,不会第二次重复出现。

为什么在这里杜威没有将人格与道德合起来讨论呢?如果能这样,问题就可能更清晰了。不同层次、范围的群体、族群、民族、社团、集团等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提出自己的“理想的人格”典型。这人格典型都包含了道德标准,以使所归属的成员的利益能相对最大化。所以,道德既有根源于人的本性的一面,又有照顾到传统和习惯,并对归属者的大多数人的信念进行基本评估,将各方面的利益进行平衡计算,以求最大化,还对实际中可操作性有一定的预计。然后,通过理性的归纳和抽象后,产生出的条条框框,而成为人们内心和实际中遵循的信条,并起到引领作用。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