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我也很佩服与欣赏蒋碧薇为爱情与徐悲鸿私奔,然对她情变之后所作所为很不以为然。作为母亲,也不顾及两个小孩的感受,还百般往丑陋的张道藩的脸上贴金,也难怪小孩长大懂事后都弃之而去。

网友:蒋作为母亲,不可能不顾及小孩的感受.这是天性来的. <<我与道藩>>中有一段描写,小时候的丽丽有一次拆开了张道藩的来信,虽然里面还有一个信封,所以并未真看到信,这次的意外已经让张和蒋很紧张,怕影响孩子的幼小心灵. 当然纸包不住火,最后他们的私情还是被发现了. 蒋的确是真爱张的,难免"情人眼里出西施",人性如此,如果为了小孩的感受而要求她例外,也是说不通的.

胡杨:以我个人观点,觉得蒋碧薇 与张道藩偷恋,尽管不合理,但仍应在小孩面前坦坦然然,一是一,二是二,随孩子年龄的增长适当地说给孩子听,需要情欲与肉欲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要一味地粉饰与美化,装得自己很无辜很纯情样。如不这样,孩子长大懂事了会很反感的,觉得母亲很虚伪,有种被至亲的人欺骗的感觉。无人有权利要蒋碧薇为了孩子牺牲些什么,子女没有,外人更没有。然总可以做到真实不做作不虚伪吧?

===========================================

胡杨:试想与一有妇之夫苟且,无论是装尽受害者或是为了爱情的名义,也是理不直气不壮,然此女的表现却是气壮如牛。如情变后此女与徐悲鸿一刀两断,把徐悲鸿的一切从自己的生活中全部剔除出去,专心去和张道藩百年好合,这也不愧为是位令人尊敬的女子,一如当年与徐悲鸿私奔样,无人会指指点点,无人会有非言,每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然此女不是,不能不令人看轻。

网友:婚外恋肯定是不道德的,不管这份爱情有多末伟大. 可是毕竟是徐悲鸿搞婚外恋在先,所以对在被遗弃后的愤怒失落中被动地接受张的爱情的蒋碧薇也就难以苛责了. 说蒋"气壮如牛"恐怕不是事实,蒋在书中表现出来的无非是对这份真情挚爱的骄傲自豪而已. 蒋毕竟是严格的传统教育下长大的,对与张的私情对素珊造成的伤害也是问心有愧的. 因为素珊本是她在法国就认识的朋友,以一法国女子远嫁到中国,可知对张道藩用情之深,所以蒋一再说不愿破坏张的家庭,从蒋在张提出"离婚结婚""逃到远方""破镜重圆""保全自由"四大方案时选择自我牺牲最大的"保全自由"到张蒋在台湾公开同居之后蒋因良心不安托人每月给张夫人素珊寄钱,都说明了这一点. 素珊给蒋的来信也说知道蒋不是只顾自己不体谅别人的人.

胡杨:艺术家的多情与冲动是普遍现象,有时需要新的体验来刺激灵感,徐悲鸿比起其他人来,算是很好的了,但这也不能作为出轨的理由,尽管蒋碧薇的所做所为加速促成了他的出轨,但道理上说起来,徐悲鸿这点上是错的,登的那广告,也是一时的冲动。然蒋碧薇有宽容过徐悲鸿吗?

这段下半部份好象各说各话,不能真接反驳蒋碧薇为何被人看轻的理由,但既然提到了张道藩给蒋碧薇的四大选项这事,那么也就顺便来说说这点令人翻胃的事情。我作为一个男人,知道一般正常的男人,如真的爱一女人到了非要从别人家庭里抢来的地步,而且也抢到了,会知道对方最需要的是什么,要么直接给她,要么就一刀两断,在心中祝福对方,而不剥夺对方的机会,霸占对方的青春年华,绝不会假猩猩地立几条东西要女方选择,把一切责任推给女方。以张道藩的精明,绝对知道,以这样的方式要蒋碧薇来选,她会选哪条,这是令人厌恶入骨的虚伪,既要当婊子,又要对方为自已立碑,这象个男人吗?上文提到徐悲鸿因为自私不象个男人,然狡诈虚伪如张道藩之流,才真不象个男人!徐悲鸿是真挚的,不世故不圆滑(如坚持不给当时的老蒋画像就是一例),他只是有时会有点冲动,有时会有些逃避,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在小事上,他不算自私,在大事上,更不自私,否则他化这么大精神与时间在抗日上干什么?然就是象张道藩之类的人,还有人会抛弃子女家庭去爱,也许是物以类聚吧。


====================================================

胡杨:而张道藩呢,这个政客装作爱情的圣士,在别人家庭里横插上一脚。以他的从底层奋斗上来的智慧,应知道这一脚插上去会发生些什么,最后自已应承担些什么,但此人根本就不考虑到要承担些什么,先吃了再说,偷到了一颗心后,恣意把玩了几十年,最后放手了,之后无论如何的美言,也就是如此的偷吃嘴脸。几千几万封信又怎样呢,只是增加了此人的滑稽与对蒋碧薇的讽刺。

网友:张的行为是有可议之处,比较虚伪,比如他在回忆录里只字不提蒋,光说他太太如何大贤大德了,但蒋的真情付出与牺牲真可谓一片赤诚可向天. ,不需要对等. 真情最美,谈不上"讽刺".

胡杨:一个当时有夫,一个一直有妇,而且这样不伦不类一直走到人生舞台落幕,双方又虚伪(当然蒋碧薇好一些),大前题错了,后面的一切都无意义,我个人以为,这片“赤诚”向不了天,如剔除徐悲鸿的因素,这故事连悲剧也算不上,悲剧的首要条件是要有价值,而他们这对男女的爱恋,价值何在?只是两人在一暗盒子里的情情爱爱,说明了什么呢?几千封山盟海誓的情书,几十年的情话绵绵后却是被弃,这不能不说是讽刺


============================================================

胡杨:一个把别人当作宝的东西刻意偷来,最后弃之如弊屐。一个舍弃对自己最重要最真心的人,最后却被弃。旁人如何说好呢。

网友:徐当时为追求孙离家出走,等于是遗弃了蒋,"当作宝""最重要最真心"从何说起? 蒋接受张或许是有不智之处,但当时她正处于被遗弃后的挫败与空虚之中,而且是先予以拒绝其后到张家避难时的偶然所致. 难道蒋被抛弃被登报羞辱之后还得老老实实地等徐浪子回头? 稍微有点志气的人都会拒绝徐日后的求和的,何况傲气如蒋. 她说过,"我一身别无所长,只有祖宗传下来的一身傲骨". 徐离家之后,她发愤自强,出外工作,上侍老父,下育儿女,曾经担任过复旦大学和四川教育学院的法文教授,每日赶公共汽车上下班,辛苦奔波,曾在烈日下差点晕倒,徐知道之后也为之惭愧感佩.

胡杨:徐离家出走,这是他的不对之处,我觉得一方面是艺术家多情的因素在作怪,一方面也是受不了性格的冲突,想逃避,蒋碧薇的个性也促成了徐的此行为。从后来可看出,徐对蒋还是真心的,虽没有张道藩的花言巧语,但远比之实在。当然蒋碧薇最重要的人中也包括一对子女,当他们年幼时,蒋在他们面前很是给徐泼了些污水,给张道藩贴了些金的,为情人可以这样的颠倒是非,等于是弃了子女了,后来被子女弃也不奇怪了。

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散一门亲,随时间流逝,徐与蒋也并不是没有重好的可能,然张道藩就是乘虚而入,还说什么只是捡来了别人不要的东西,一幅流氓嘴脸,令人不齿。

如蒋碧薇真的做到:"我一身别无所长,只有祖宗传下来的一身傲骨",就绝不会投入张道藩的怀抱,绝不会这样不伦不类地维持下去而在异乡终老,她的“傲骨”何在?这点上,她对自己估得过高了。


=================================================================

胡杨:另外,“后来竟然公开登报"与蒋碧薇断绝同居关系"好向孙多慈求婚”,这只是片言,此事上,难道蒋碧薇一点错也没有?

网友:一个巴掌拍不响,蒋当然有错,但主要是个性与价值观的冲突,而徐登报的做法超出了基本的底线. 为何那末多徐的天狗会老友如郭有守谢寿康乃至徐的学生吕斯百等人从此事后都站在蒋的一边,实在是因为徐做得太过分了. 所以蒋说"睡到棺材板也不能忘记此事. 他算是做绝了" 

胡杨:这点上徐有错,但蒋也是非常地苛刻,步步进逼不退让。一对怨家,相逢了不谐老,实是一叹。


================================================================

胡杨:是的,蒋的个性很强,既然走到在台湾被弃的这一步,她也绝不会承认后悔,否则连最后一点自尊也没了,也就是这最后一点自尊,来抗衡被子女弃,被情人弃的伤痛,来陪伴她孤零地走完,也许在她内心里充满遗恨的一生。

可惜!

网友:这个只是胡杨兄自己的猜测吧. 蒋的个性既强且傲,如果真的觉得张道藩对不起她,恐怕不会阿Q到以感恩的心态写下那样深情的文字.

胡杨:是的,这是我的猜测,打死我都不相信,一个人将孤独老死时会不想念子女(就说不想念徐吧),会没有缺憾与悔恨。纵然有万千后悔,又如何说呢?如说了后悔,她这不是自打自的嘴巴吗?而且打得非常响亮,把她这自以为不凡的一生打了个粉碎。一路走来,如同被张道藩一件一件地剥掉了衣服,最后只剩下赤裸裸的自己在街头老死,她如何受得了这最后的打击?所以无论是真是假,她绝不会流露出半点后悔,还要一直对自己说这一生非常有意义,尽管最后被情人离弃(如有人说是蒋主动伟大地退出,只要随便拿本传记来看,就会知道这是如何的一相情愿与事实不符的想法)

网友:看来胡杨兄是比较站在徐一方的,而我比较同情蒋,对徐的自私做法很是反感(当然徐的爱国心与名师风范敬业精神还是可敬的,蒋也确有好虚荣好享受的缺点). 或许是男女先天的立场不同吧. 一笑.

胡杨:我只是就事论事发些自己的看法,当然话语不怎么文雅,对不起,只是讨厌张道藩之流之故,希望不要见怪了:)))),问好!下了。

 

[打印]   由我是干枯的胡杨^_^张贴 @ 2006-03-19 05:46:18 (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