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散记

Simon说:过几年你会不愿意出远门去,容易觉得累,如果想去什么地方,就早早去吧。可生活在琐碎的忙碌间日复一日,人就渐渐地老,想去的地方一直就没有动身,仿佛在习惯的泥沼中慢慢沉陷下去,由时光的尘土渐渐地淤积覆盖着了。

近处总是可以去的,不用准备,尤其是跟着别人。大家都去过的地方,没有什么稀奇之处。从前在国内,这里那里的去了,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感悟,年轻的好处之一是你总可以看到鲜活的东西,在你眼里有很多稀奇。渐渐的不出门,去国外看看,看到的是与你无关的生活,美好的风景,你只是匆匆过客,吃的东西大多是别人习惯的,不是你的饭菜。去吃的中餐,也是异国他乡的中餐。被别人领着,从这里到那里,告诉你怎么付小费,怎么看风景,你不是自己的,行程和思想不由自己做主,购买东西是去指定好了的店铺,那里是中国人的商店,东西或者是国外的人在他们自己建的工厂生产的,也或者是中国人在国外生产的,管他呢,你要就付钱,有来过的朋友托人再带,说东西是好东西,国内没有,不想遗憾也买一点。你只是旅行者,只是观众,暂时客居一下,匆匆停留匆匆启程。曾经在一个公园里小憩,看到一个坐在凳子上看书的人,傍边放着一个背包,他独自一个人看得很投入,有人说老外不喜欢到处去,他们喜欢一个地方就静静地呆那儿,度度假就回来。而我们总是忙着赶路,去更多的地方,好回来和朋友说:我去过某地某处了,去了多少个地点,好像数量越多,自豪感就犹然而生,看看,我都走遍了。我们的旅游和读书,甚至生活,更多的仿佛不是为着自己的心灵丰富,而是为了给别人看,和别人比。看着无比湛蓝的天空和海洋,我在想:这好像上帝的花园,没有我的亲人,没有同学、朋友,没有一丝我熟悉的气息,风从太平洋上吹过来,全新的,我所没有体验过的。孤独感在某个紧闭的门窗前涌出来,你只是过客,不是归者。再好的风景也是别人的。有个坐着大巴旅游了整个美国的人说:每个人都如星尘一般孤单。很多时候人像浮在空中的尘埃无依无着。

近点的地方是什么感觉呢?那些像我们一样的国家,更穷,更落后,去看看有什么新鲜的。湿热的空气中,听说今年以后所有的费用都是明示的,不再有自费项目,旅行的团费会高出很多,所知道的亲朋好友几乎都赶着去过了,我也终于被拉去了。

到处都是人,是我们中国人。这么小的国家,这么庞大的旅行团,飞机上几乎都是从我们国家来的不同的团,行程是一致的,是某国的某个岛,飞机小,旧,广播说的是英语,只有提醒爱护卫生使用厕所一类用的是中文。空乘中有两三位帅气的男生,关机舱门的时候需要男生用力去关,有人质疑是否能关闭严实了,飞机实在老旧,可是开的却极专业,平稳,升起和下降都没有多大的感觉,除了气流引起的颠簸外,简直太平顺了。导游说开飞机的都是西方人,很敬业。想起有一次去长沙,差点让我觉得飞机要失事了。每坐一回东航的飞机,都要不舒服半天,感觉心脏和头脑都出了问题。

被一辆大巴接着,导游是华人,爷爷辈从云南那边到的清迈,那边的华人大多靠种田为生,孩子从小学习中文,泰国大多的华语导游都从清迈那边来,多是华人后裔。说小时候学的是从台湾那边送来的课本,大人看管着督促着学,很用功很费心,不过今天他们终于得到回报,可以靠懂得中文做中国人的导游挣十多万人民币的年薪来养家糊口。我在想没有国人这样蜂拥而至,这个国家的人要有多少人赋闲在家,过着贫穷而悠然的生活呢?

到处都是人,中国人,每一个景点,每一处餐厅,随团的同行甚至遇到了二十年不见的小学时候的同学,就像我在澳洲遇到高中同学一样,国内没有机会碰面,在国外却遇到了两三次,游同一个景点的时候,不得不感叹缘分这个东西的奇妙。所有的餐桌几乎都客满,吃的自助餐是在国内难于想象的,米是陈米,粉条是奇怪的味道,让人觉得在国内做饲料的东西,也可以上桌给国人吃了,也许不奇怪,那么多人,什么东西不能消耗殆尽?说过些时候是这里旅游的旺季,来的人会更多。导游的表情疲惫,和大多数人一样,脸上写着厌倦:快来吧,花光你们的钱,快走吧,我们已经忍受不了你们。没有来旅游的国人,真不知道他们的经济怎样发展?

印度洋的海鲜,不知道是人工养殖的还是海上自然捕捞的,没有看见养殖的网箱,对猪狗粮一般的快餐没有食欲,烤一条鱼炸一盘虾是不错的选择。这胖胖的虾该不是饲料喂养的吧?就在海边,看夜色里的海波,慢慢地涨来退去。景点、观光这些词,不知道是怎么弄出来的,便成了旅行团难于逾越的轨道了。也可以某一天一个人,做天涯孤旅,貌似洒然地来来去去,没有团,没有随行,可是我注定要在各处都遇见他们,遇见这样大规模的分沓而至的旅游团队。我们会同乘一架班机,会在任何一个景点角落相遇。

沿海的街道充斥着各种商店,除了餐馆,就是各种用品、特产、、、、、、纯棉的体恤,同样的中国制造,在国内相同质量的价格是这边的五六倍不止,当地制造的也不便宜,但是比起国内的外国货还是便宜很多。很奇怪为什么在国内就那么贵呢?本国产的贵,外国产的也贵,当然要狂购。体恤买十几件,因为这边不过十几元的东西,国内至少卖七八十元,本地特产的包要买,国内一个一百多两三百,这里二三十七八十,土特产要买,因为在国内难找到卖的,价格也不便宜,特色的产品要买,在国内你可能买到的是假的、、、、、、、好不容易出国一趟,亲朋好友都得给他们带点礼物,钱就这样花出去了,如果没有了大批这样来购物的中国人,这样繁华的街是否存在?是个疑问。

大家都有钱了,虽然不多,总可以出国旅游,去看看别人的生活了,这些在国内的中间层,原是过着不错的生活,出了国门脸上一律写着穷字。别人看过来的眼神,没有尊敬,尊重,只有讨价还价的计较,不经意的细节里,你还可以看到鄙视,厌烦和厌恶。没有自主,不被重视的人,忽然来到更底层人的面前,也不知道怎么做主自己,在更高层的面前,更要自行惭愧,不知道要如何消受。

放学的孩子们,干净单纯明媚的脸,衣服是统一的,搭乘着拥挤的汽车,不是公交车,也不是校车,可是看到他们轻巧的书包,轻松的笑脸,还是由衷地觉得羡慕。狭窄的路面,很多的车辆,没有交警,也没有堵得水泄不通,这在我们国难于想象。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所有的商业,大半要受着国人的左右,很多的生意要面向国人来做,可是他们最看不起的人,似乎除了那些特殊的人,就是国人了吧,这感觉出来让我自己也吓了一跳。

同行的人们兴致勃勃,看各种表演,人妖的,成人秀的,几乎必看,因为是当地特色,更因为大多来这边的人都看了,在看之前就传说得纷纷扬扬。场子里看过去都是国人,极少的西方人,在开演不久就悄然走了,看得意犹未尽,积极参与到节目里的是国人。傍边的丈夫,在看了台上的表演,恼怒地扯着妻子走:这样糟糕的东西看什么看,还能学出什么好的来。

带着大包小包逃回来,不免想起那些雅致的庭院,花圃,那些艺术和观赏性极强的走道,那些不经意间在景点外发现的美丽风景。在有生之年,还会去一些地方,如果不是那样繁杂的手续,也可以不随团穷游,可是我们到底可以去多远?人的穷乏,有时不是物质的,不是精神的,而是灵魂的。身为某国人而感到深深的悲哀和受辱挫折感,实在也不由得自身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