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坊文札”是法国作家阿尔丰斯.都德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其中包括众所周知的“最后一课”“柏林之围”,是法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好像用不着我来推荐。不过我的目的不是推荐它,而是用它来作钉子,挂一挂自己的感受。

现代生活中,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家太忙,有时间看看电视电影,上上网,都算闲了。记得前两年电影“基度山伯爵”上映的时候,我去看了,觉得太不过瘾,原书那么多精彩的内容都没有。我的一个同事是电影迷,很喜欢这个电影,经我推荐,就去找书来看。结果大失所望,跟我说,太罗嗦了,看不下去!不能怪他,老式畅销小说的节奏已经不能适合于现代了。适合于现在快节奏的小说是“达芬奇密码”这样的书。描写,铺垫,都要少,最好每一段都吸引人。在论坛上写帖子又何尝不是如此?不然,人家每秒钟都可以关帖看别的去。

尤其是经典作品,总给人一种压力,好像是很厚重,很严肃,很深刻的样子,叫人轻易不敢去啃的。必须承认,我买了好些书,放在书架上,积尘很久,全当摆样子了。不过“磨坊文札”很有运气,刚好我要坐飞机,又有很长的转机时间,所以就被挑中做旅伴之一了。另一个是房龙的“艺术”,也许会另开帖讲,这里就不罗嗦了。

“磨坊文札”就是这本:
http://www.joyo.com/shop/showimg.asp?img=http%3A%2F%2Fimages%2Ejoyo%2Ecom%2F7%2F75302081010907842%2Dfm%2Ejpg&name=%C4%A5%B7%BB%CE%C4%D4%FD%2F%B4%F3%BC%D2%D0%A1%CA%E9%D1%F3%BE%AD%B5%E4&uid=w97mp7dtykwfkwk6j7gsq7sg5

薄薄的一本小书。都德是普罗旺斯人,象所有心怀梦想的法国青年一样,到巴黎去发展。然后又象所有人一样,厌倦了大都市的喧嚣。他买了一个普罗旺斯的磨坊,作为逃离巴黎的居所。在磨坊里,他写下了普罗旺斯的美景,风情,小故事,作为信札的形式,积成文集发表,从而一举成名。

靠写普罗旺斯成名的,还有最近的英国人彼得梅尔。有人介绍彼得梅尔的“山居岁月”时说,“普罗旺斯一直在山谷里静静沉睡,不为人所知,直到彼得梅尔的到来,。。。” 这当然是夸张,都德早已写过普罗旺斯。只不过都德是本地人,彼得梅尔是外国人,感受和视角不同。而且,都德写的是一百年前的普罗旺斯,那时的普罗旺斯人远没有现在的人富有,有些故事是很令人同情的。彼得梅尔写的基本上是欢歌笑语,往往叫人觉得做普罗旺斯人真是幸福啊。大概因为这个,很多英国人跑到普罗旺斯去买房子住下,以至于一些村庄已经变成英国村了。

作为外国人,我也觉得做普罗旺斯人真是幸福,如果不用挣钱的话。彼得梅尔一句著名的话,“在普罗旺斯,时间是没有意义的。”对于现代人来说,单就这一点,就无异于天堂。何况还有美景,美食,美酒,美女。。。

可是我要讲的不是普罗旺斯,而是都德的“磨坊文札”。我觉得这是一本非常适合现代人看的小书。作者写的时候,大概没有想到会成经典吧。文集里的每一篇都很短小,读者还没来得及厌倦,已经看完了。而且都德是个挺聪明幽默的人,读起来一点也不乏味。即使是在时差混乱,喧嚣嘈杂的机场候机厅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我这次买到的版本是柳鸣九翻译的,应该水平很高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全书充满俏皮话儿,但译者本人可能幽默感不足,所以并没有把都德的俏皮劲儿表达得很到位。

楼下的帖子,提到一个读书和同情心的关系。我觉得都德就是一个个性温和,富有同情心的人。他的故事里面,一点也没有深刻的思考,一点也没有对社会的控诉,一点也没有对大人物的歌颂,却充满了对普通人卑微命运的同情。

尽管我觉得同情是基本美德之一,而且每个人心中都有,可是在现在的社会实现起来却没那么容易。当世界的某个角落发生灾难,比如说海啸,表示同情,甚至捐款什么的,是容易的。然而,竞争是残酷的,动物性是排他的。当和自己利益冲突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收拾起同情来了。比如说,两个人竞争一个职位,另一个候选人上有老,下有小,比你更需要这个职位,你是否会拱手相让呢?不让,也没人会怪你,也没人会比你做得更好,世界就是这样子的。

另一方面,中国文化太重“礼”和“理”。对于“情”并不持鼓励的态度。所以中国人往往显得更冷漠一些。这是我们应该反思的地方。这个想法,大概会让有些人觉得不爽了。说到这里,想起刚刚在电视上看到余秋雨在说,中国文化优于其他文化的地方,在于“有理智,有抗危害能力,一次次回避麻烦”。我不禁失笑,这大概是余秋雨先生自己的座右铭吧,回避麻烦是他的拿手好戏嘛。太有理智,太会权衡利弊,对保存自己是有利的,却往往叫人觉得不够光明磊落,有点苟活的意思。

读书好像吃东西。对我,“磨坊文札”好像大热天里的一碗绿豆汤,喝了,清爽宜人,非常享受,而又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