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海归札记】纳川:在中国注册公司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海归札记】纳川:在中国注册公司   
纳川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海归札记】纳川:在中国注册公司 (4823 reads)      时间: 2004-7-09 周五, 12:22      

作者:游客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回国之前,听说了国内注册公司的种种不可理喻和繁琐。我在心理上做了调整,准备打一场持久战。

准备工作

在我把家搬回国之前,我的合作伙伴已经开始了公司注册的前期准备工作。

先是了解应该选择什么注册地点。经过回国考察和其它相关信息的分析,我们已经确定了注册的具体行政地点。接下来,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在同一个行政地点内的不同区划:高新区,市工商局,市里的各个区,周边的一些乡镇,其它工业开发区;了解了在这些不同的区划注册的利弊、优惠条件、未来的潜在资源价值等;同时,还了解了注册方式的利弊,因为纯外资、中外合资和完全的中资在税赋等方面是有区别的;留学生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概念,也有其相对应的特殊政策。我们还了解了公司名检索以及申请的程序;了解了其它与注册公司有关的法律、政策等。

我们几个原创人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电话会议等方式brainstorm了多次,讨论了很久,列出了一长串候选,用去除法将已被别人用了的去除,将域名已被别人注册的去除,留下几个基本上属于原创的名称。在工商局,公司名的申请又几经周折。除了正常的同名排除的筛选法以外,主办人员还有权判断名称是否合时宜。负责审核公司名称的工作人员枪毙了大多数候选名称,至今我还想不透她的逻辑。但最终,这位经办人员吃不消我的合作伙伴的软磨硬泡和持久战,丢下一句“你这人真难缠”。我们终于拿下了“精彩化工”(即JCOLOR)这个因为有“自吹自擂”的嫌疑而一度被否决了的公司中文名称。

我把家搬回国之后,立刻和合作伙伴一起着手公司注册的其他准备工作。在去工商局注册之前,需要首先确定办公地点和生产地点。按国内的法律,办公或生产地点必须也有合法“身份”:办公地点必须有“三证”,即房产证、契税证和土地证,另外还要有与产权持有人签订的租用合同。生产地点还必须有环境评估方面的手续。由于我们看中了高新区的一些资源和政策,所以我们的办公地点选择在高新区所辖地域内的一个涉外的居民小区内。这是一个不怎么好玩的过程,但我们总算选中了一个出租套间。房东是台湾人,常年不在大陆,房屋出租事宜委托一位国内的朋友代理。这位国内的代理朋友和我们非常友好,我们之间也成了好朋友,经常相互照应,并一直保持着联络至今。

生产场地让我们着实为难了一阵子。这里有一个并不显而易见的逻辑上的矛盾。我们预期在国内注册公司是一个漫长而不确定的过程,在公司没有注册,并且不知道能不能被批准注册的情况下,我们不敢贸然去确定真正的生产场地,而只是在物色。如果真的先去确定场地,不仅时间上要耽误更久,而且按照国内的规矩,要一次性交满一年的租金。如果交了租金,万一公司注册的事情因其他原因被耽误,批不下来,我们生意还没做就要赔本。我们最终托朋友的朋友,做了一个合法的,但却是走过场的生产场地合同(厂房合同)。双方约定,纯粹是朋友帮忙,不产生实质性的费用,不必履行实质性的付款义务。方法很简单,就是将所有合同正副本全部由我们保管。既然是应付手续之用,环评当然也就无从谈起。我们决定先去碰碰运气。

拿到了租房合同和厂房合同,有了公司名称的批准证明,我们终于得以再次来到高新区。首先找的是高新区的外经局,全称好像是“对外经济发展局”,大约是主管所有涉外经济事务,包括涉外的招商事务。我们准备注册的公司有境外人士和境外资金,所以算涉外。公务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她的指点下,申请报告(可行性报告)、公司章程、公司合同很快写出来了,虽然经过了多次的修改,虽然有时是纯粹的文字游戏。

在公司章程和合同中,以及在公司营业执照上,都需要填写经营范围。根据我当时的印象,这个经营范围的填写,很有讲究。写得不好,一不小心,经营活动超出了自己写的范围,今后的某个环节上就要吃苦头,可能是财税。可是,当时工商局、主管单位又不允许任由自己随便写。最终,这个经营范围也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次,才定稿。我后来了解到,在其他地方,经营范围的填写没有什么实质性的限制,只要不是国家管制和需要特别许可的,都可以随便往上写。日后如需要,也可以比较容易的变更。

我们注册公司目的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追求利润。我们的本意是将公司注册为生产企业,但当时生产场地没最后确定。即使确定了,也需要通过环境评估。按照当时的企业法,这是一个问题。如果较真,就只能等一切都准备齐全后才能注册了。但没有正式注册,联系土地、生产场地时又有困难。这种逻辑上的困境,在高新区的管委会、工商局的帮助下得以绕开。我们被建议在注册时,先指定办公、研发、销售,仅含糊地写上“管理下属生产机构”之类的话。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似乎明白了中国政府在正常的工商管理框架之外,另外设立高新区这样的小政府的良苦用心。在中国政府的机构改革到位之前,高新区承担了使特殊企业群体绕开不合逻辑的官僚弊端的责任。我意识到,这正是中国特色的智慧所在。中国大陆的市场经济,正是在这种智慧的指引下,这样步履艰难,却不折不扣地走出种种逻辑困境,走到了今天的柳暗花明。

除了公司章程和合同,我们还按照规定,准备了一大堆其它的材料。终于,我们得以跨进高新区工商局的大厅。在这个大厅的墙上,蓝底白字,公布了注册要求的手续,应准备的资料,各项相关的收费,审批时间等等。我看到“五个工作日”时,心想什么意思?听说要几个月的呀?我当时当然不明晰,这“五个工作日”是有前提的。

签名规则的误会

申请注册的材料中,很多地方需要法人和股东签字。第一次,我不假思索地用从美国带回的圆珠笔签了字。工商局的一个办事员一边翻看着递进去的资料,一边摇着头说:“常识啊常识!”所有的材料就又被从窗口递了出来。原来,国内签字不可以用圆珠笔,而必须用钢笔。等到下一次再递上去,已经是第二天了。因为材料被退回时,已是接近中午。通常工商局办事儿的人多,每个人都需要较长时间,要排队。发现错误后,需要先赶回去,将材料改正,再打出来,之后再赶回来,却又必须重新排队;好不容易排到时,已是下午下班的时间了。

我们的股东中有多位境外人员,公司注册时人在境外。这几位人员的签名也让我们头疼了好一阵子。不知道是我们的理解力有问题,还是工商注册的手续说明得不够仔细,反正我们的申请材料来来回回很多次,交上去又被退回来。每次材料被退回,不仅指定不合格的地方要改,而且还意味着我们那些境外股东们的签字也要重新来一遍。刚开始时,我们非常严谨认真,传真来回无数次,只求真实。因为有时差,我们因为签字的问题又耽误了很多时间。后来被退回修改的次数实在太多了,时间、费用都越发变得不堪负担。于是我们开始想,传真和复印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打那以后,很多签字、传真,就变成了复印,变成了先斩后奏,先复印,再上交,最后完事了再通知。只要涉及的股东不追究,我们没有法律问题。

当时国内的企业法,不允许国内个人(自然人)与外方合资。我们的几个股东,只得变通一下,设法以法人的身份入股。复印了营业执照等材料,交了进去。办事员瞥了一眼,很快拿出一本工商法方面小册子,熟练地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一处条款:擅自复印营业执照,罚款。原来,按照那条规定,营业执照必须到工商局,用指定的印有指定工商局花色的纸张复制。一条我们不可能事先知道的法规。我们想要回复印件,获得一个改正的机会。办事员不理,领着我们到局长那儿报功,问怎么处置。局长显然明了我们不知情的处境,但又不能薄部下的面子,左右为难,含糊地说象征性地罚一点吧。办事员不满地摇摇头,回柜台后,狠狠地开出了300元的罚单。

候审-车到山前必有路

糊里糊涂地被罚了钱还不算什么,主要是我们因为“法盲”,不懂规矩,又白白耽误了半天。

高新区的工商局终于基本验收通过,正式收审了。原则上,高新区工商局收审后,还要再转到市工商局复审。我心想,区工商局初审都通过了,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只是过过场吧。没想到,市局还是又挑出了一大堆问题。找出一大堆问题的是市局的一位年轻的女办事员。去电话找到她,咨询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时,她扯着大嗓门儿,不厌其烦地陈述了一堆不能过关的理由。我耐着性子倾听,却下意识的将话筒远远地举开,避免直接对着耳朵。她的话我听不太懂,听懂的那些理由在刚从美国回来的我看来则几乎不可能满足。如果真的有这些规矩的话,如果这些理由真的是法律的话,按照美国的规律和思路,我们也只能硬着头皮按规矩去想办法办了。但令我称奇的是,经过我的合作伙伴的周旋,几天之后,终于还是按原来的方案通过了。

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中国,没有不可能的事。有道是,车到山前必有路。这个体会,在后来的3年中,一次又一次的得以强化,得以证实。

当时,我们还遇到了技术股、无形资产比例的问题。按当时的有关规定,通常情况下技术股不得超过30%。但又有另外的文件提到,高新技术的股份比例由出资各方自行协商决定。面对这些自相矛盾的政策,我们只好又去设法谋求官方的解释。绕了一圈,我们终于工商局得到了明确的定义:严格按照30%的比例,但技术股必须有无形资产的相关证明。这个相关证明指的是相关技术资料(如专利、发明鉴定、技术鉴定之类)及其价值评估证明,后者必须由指定的评估机构出具。考虑到这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我们采用了一个折中方案,不占有技术股的股东用现金替占有技术股的股东填补了技术股,使无形资产在股权比例中以有形资产的方式体现。

注册资金是另外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公司按注册资金额度,分成不同的类别,享受不同的权利。自然是注册资金越高约好。至少名声好,银行贷款、客户信誉方面更有利。早些年,一些帮助解决注册资金的服务性公司应运而生,帮助注册公司,打进所需的注册资金,验资后,再撤资。后来有人说这类公司被取缔了。对生产型公司50万元人民币是一道坎儿;对贸易公司,这道坎是100万元。达到了,就可以作为一般纳税人,开增值税发票,很多生意就好做。1000万元人民币是另外一道坎儿,达到了,就可以注册成股份有限公司,而不是有限责任公司。

最终,我们终于拿下了这张珍贵的营业执照,尽管是只有三个月有效的临时营业执照。为拿到这个临时营业执照,我们一共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经过不计其数的来来回回,修修改改,当我们将所有的材料都磨合得几近天衣无缝之后,“五个工作日”的承诺果然兑现。高新区工商局只用了几天时间,市工商局又只用了几天时间,虽然出了那么一点小插曲。在这三个月里,我们全神贯注于这件事,丝毫没能分心。

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又是满世界跑了很多地方,有些地方又是跑了很多遍。什么企业代码、财税、银行、外汇管理局。当然,还有“外方”的外汇资金打入、会计事务所的验资、真正的生产场地、环评。三个月到期之前,我们在满足了工商局的其他要求之后,还得再取得一份正式的十年有效的营业执照。

第三次与工商局打交道,是在公司成立大半年后。这时,我们吸引了风险投资资金,新的股东加盟,股权结构进行了调整,需要进行工商变更和备案。

这时的高新区管委会不仅已经搬进了新大楼,而且已经进行了改革,在二层楼的大厅里建立了所有部门集中的办事窗口,所有的事务随时可以找到对口部门咨询和办理。听说市工商局也进行了同样的改革。人员素质、办事效率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特色的公司名称

我们的公司全称前面有“杭州”。倒不是我对杭州这个城市有什么成见,但我对强制用“杭州”作为这个公司的前缀一直耿耿于怀。但这是规定。在中国注册公司,公司的名称前一定要冠以地名:中国、北京、上海、浙江、杭州。这些地名既不可以省略,又不可以自行册封。杭州某某公司与浙江某某公司,据说含意是有区别的。不过我尚未有机会去深究,也尚不清楚为什么这么规定,有什么作用和有什么必要。只知道杭州公司由市里的工商局审核其注册资格,浙江公司则最终由省工商局审核、批准。市工商局自然比省工商局低一个级别。估计“中国某某公司”的大名要到中央一级的机构才能审批,要求可能更高,好像只有中国某某银行、中国石化总公司、中国某某保险公司之类的国营大机构、大公司才配得上使用。

公司名前冠以地名造成了一些逻辑困境。当某地的一家公司需要在异地发展时,要么彻底换个地名,要么在原有地名前再加上一个新的地名。后者往往为一些著名品牌的公司所采用。例如:北京同仁堂,到上海,成了“上海北京同仁堂”;上海汇丰银行,到了香港,就成了“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掌握了规律,倒也不难理解其含意,只是听上去有点别扭。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出现一个“上海天津北京重庆某某公司”

我自己没有考证过,国外的公司有没有这样的规则。但诸如BASF、BAYER、3M这样的国际大公司,前面没见过被加上其它名称的。BASF在德国和在美国都以BASF命名,只是后缀不一样。很多跨国公司,需要区别地区时,往往在公司名后面加注。这些跨国公司到中国后,不知如何就得以沿用国际间的惯例。而这国际间的惯例,不知为何,却没能推广到国内的公司,即使是中外合资公司。

在国内,由于公司名中地名的使用,而且全部放在前面,使得电话黄页检索、查找公司名的功能大打折扣。我本来对国内的电话黄页的检索逻辑、查找方法就一直没能弄明白。在一个地方性的黄页上,虽然公司名前的地名不外乎有限的市名、省名之类,但黄页中却又都一律全盘列出。于是,每一个地方性黄页就都有一个非常壮观的场面:几乎从头到尾,都是“某市XXX公司”,“某省XXX公司”。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国内的人们对“集团公司”封号的崇拜。我同样还没有机会深究,但我的印象中,好像国内的集团公司都是资产至少几千万,至少拥有两个以上的分公司,并且在两个以上的分公司里控股,往往跨行业。集团公司好像不等同于上市公司。但集团公司往往具备将其中一部分资产重组、包装后上市的资格。

由于这种对“集团公司”的崇拜,以至于出现过骗子公司在境外注册一个以“Group”结尾的公司名,翻译成中文时,便成为“某某集团”,得以到国内招摇撞骗。

□寄自中国

作者:游客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ZT: 【海归札记】纳川:在中国注册公司 海归论坛 2003-10-15 周三, 23:50
【海归札记】纳川:浅议便宜货的灾难——对拣便宜恶习的一点反思 海归论坛 2004-7-09 周五, 12:29
【海归札记】纳川:谁去动那个奶酪 海归论坛 2004-7-09 周五, 12:28
【海归札记】纳川:回国“得失”篇 海归论坛 2004-7-09 周五, 12:27
【海归札记】纳川:中国税法造就中国特色的脑体倒挂 海归论坛 2004-7-09 周五, 12:25
【海归札记】纳川:跨进创业的门槛 海归论坛 2004-7-09 周五, 12:24
【海归札记】纳川:找朋友、分蛋糕 海归论坛 2004-7-09 周五, 12:23
【海归札记】纳川:回国的冲动 海归论坛 2004-7-09 周五, 12:20

返回顶端
  • 【海归札记】纳川:在中国注册公司 -- 纳川 - (5789 Byte) 2004-7-09 周五, 12:22 (4823 reads)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