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我的归国历程  周怀北博士 ZT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我的归国历程  周怀北博士 ZT   
dongbeilaoge
[博客]
[个人文集]




头衔: 海归上校

头衔: 海归上校
声望: 学员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86
来自: 现居美国
海归分: 93861





文章标题: 我的归国历程  周怀北博士 ZT (7467 reads)      时间: 2004-12-01 周三, 00:49   

作者:dongbeilaoge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我的归国历程
——周怀北博士在“2004年第五届北美留交会”上的演讲

女士们、先生们:

早上好!今天我很荣幸有机会在这里给大家讲述自己回国创业两年半的经历和感受。

我是2002年4月份选择回国创业的,而且是选择全家一起回国,来到中国武汉大学当教授。回国之前,我把房子和车子都卖掉了。我的夫人很抱怨,因为我当时在一个非常不错的公司工作,有很多股票,公司的很多人后来发了财。但是什么事情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所谓有得有失。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机遇很重要,时间很重要。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 在学校领导和省市有关领导的支持下,我创办了一个高科技研发中心和省留学人员创业园, 目前还带了二十多个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从事无线通讯和软件工程方面的研发。
我在1990年,也就是14年前,到美国学习、工作的。出国10年之后,我第一次回中国探亲。在此之前,我对中国的印象还是停留在出国前的时候。1990年的中国还比较落后,物质上比较贫乏,各项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所以,2000年我回去的时候,非常震惊中国有这么巨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我通过跟当地朋友的一些交谈,发现他们的心态、思想,跟我们以前大不一样,更为开放,更为包容,而且也渴望了解西方国家的一些管理、科技和人文情况。我当时的感觉是,这个国家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机会。所以,在之后一年半的时间里,我连续回去了五次。在选择回国的过程中,我想每位在海外留学的人都知道,特别是在国外生活了十多年后、要举家搬迁回国,这是个重大的决策。这个重大的决策需要反复的论证、反复的斟酌。到底自己适不适合回去?回去做什么?怎么做?自己的期望值是多少?自己将来能不能取得成功?这些因素都对你的决策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说,我要回去五次,因为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决策。

对留学人员来说,进大学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留学是第二个转折;回国可能是你的第三个转折。而且,你回国时一般都三、四十岁了。这个转折不容许有太多的风险。所以,这个决策是重大的决策。在座的有很多从中国国内来的代表团成员,你们可能不太了解留学人员回国其实是个艰难的过程。不是一拍脑袋,一天两天就可以决策的。他们需要反复了解,反复沟通,包括自己亲身去体会、亲身去关注、亲身去了解、去熟悉他们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将来要生活的地方、和将来要接触的人。所以,这是一个过程。这过程对我来说是一年半,对许多朋友来说可能短一点,也可能更长一点。我们必须接受这种现实,了解这种现实。

接下来,我想主要讲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回国的待遇问题;二是回国人员的心态;三是地域的选择;四是家庭问题和小孩教育问题;最后要谈为什么要回国创业。

一、回国的待遇问题

关于待遇,很多在美国的留学人员,包括我自己,年薪最少3~4万,多的十几万美元。所以,很多人形成这种心理:比如说,现在拿10万美元一年,乘以8,就是80万人民币,期望回国后也能拿到至少40~50万人民币。这也是许多留学人员,包括我当时的一个想法。这实际上是回国留学人员的第一个障碍。其实这不能简单地乘以8,这个乘以8的算法是个误区。从购买力的角度考虑,最好的换算公式是:一元人民币和一美元是等价的。也就是说,你在美国有10万美元和在中国有10万人民币,生活实际上是相当的。为什么呢?第一个是基本生活要素的价格,如住房,还有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等。你要是有10万人民币的话,过得确实不错,属中产阶级,过得比较舒适。你要是有15~20万人民币年薪,那你就可以过得非常富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心结,想回国的留学人员一定要解开这个结,不要期望一下子拿高薪。当然,你也可以拿高薪。我有几个熟悉的朋友回到中国后,一开始拿的是高薪,60万一年,也就是5万人民币一个月。国内有些企业出于对技术的渴望也愿意出这个钱,他们要把项目做出来,也确实需要一个技术上的能手。但这造成一个问题,你回国第一年拿60万,相当于国内员工的5~10倍,我的这个朋友拿了60万,比他公司的董事长还高。当然,董事长从大局出发,他愿意出这么多钱。但是他的员工呢,他底下的总经理呢?他给了你10倍的工资,就希望你做10倍的工作。这可能吗?技术这个东西,大家都知道,有时候就是一层纸,一捅就破。所以说,他给你这么高的薪水,实际上是给你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你什么也没有做的情况下,给你形成巨大的压力,这个压力是你的一个障碍。也就是说,高薪虽然是个诱惑,但无形中给了自己一个很大的障碍。一开始,人家就对你抱有很大的希望,这样你的心理压力就会很大。这种技术性的工作你不可能比别人做得好5~10倍,你可能比别人做得好一些,或刚开始可能会好一些。但慢慢地别人也会熟悉,多翻翻书,多看看,多钻研一下,细节是可以搞清楚的。所以绝对很难说你超越别人5倍、10倍。后来,我这个朋友在那个公司只待了半年就被辞掉了。并不是他做得不好,他还是做得不错,他还是很敬业,但是工资的反差太大,他无法和公司的同事相处,无法让公司的高层理解。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个小时,你吃三碗饭,人家吃两碗饭,差不多,只是略高一筹,绝对不是5倍、10倍的关系。所以,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这样的例子不只一个,我另外一个朋友也是同样的情形:他在公司拿到很高的薪水,但最后也还是不到半年就离开了。因为他实在无法忍受、无法承受这个压力。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在待遇问题上,不要期望给高薪。实际上,中国现在也比较富裕了,也给得起高薪。但高薪会产生一些副作用,还会影响到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因为你回国创业不是一个人可以做得了事情的,而是需要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中,如果你一个人高高在上,比别人突出太多的话,人家的心态是没法平衡的,这种情况应该是可以理解的。那么,是不是说拿10万、15万人民币就过得不好呢?不是的。中国的住房,像武汉,二室或三室的住房,房租也就几百、一千元一个月;请个保姆,400元人民币一个月;吃饭,一月花不了1000元;还有坐车,打的士也很便宜。你实在想买辆车也可以,10万元或15万元人民币就可以拥有一辆车。
另外,大家不能仅从工资的角度看问题。你的工资看上去很低,但在中国其他的收入或津贴很多。其他收入是什么呢?就是不在工资单上的收入。你要只看工资的话,那些大学教授、政府官员早就饿死了。因为他一顿饭可以把一个月的工资吃掉,或者出去旅行一次可以把几个月的工资用掉。但是他们过得有滋有味,不少人买了房、买了车、出国旅行,多得很。所以,光从工资层面上不能说明问题,工资只是一个表面上的收入。我们留学人员刚开始最追求这个表面上的工资,这是误区所在,因为实际收入要比这个工资多得多。“多得多”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在大学里面(因为我在大学里面,比较熟悉大学的情况)有个规矩:你完成一个科研项目,可以“提成”。什么叫“提成”?就是如果你完成了一个1000万元的项目,你可以最多提取百分之二十,也就是200万,合法地转入你个人的银行帐户里面,当然要交个人所得税。有些大学教授们就是这样富起来的。你一年申请到一个或几个这样的项目,一年提成30~40万很容易。但想一开始就拿到30、40万,很难,不现实,也觉得烫手。所以说,刚开始时的工资不能要得太高,跟别人一样就好了。关键是要有品牌,就是说让他们相信你,愿意让你做这个事情。一旦你有这个品牌以后,你就可以挣钱,而且可以挣比较多的钱。假如你有一定的市场运作能力、有一定的活动能力,专业上也不错的话,挣30~50万人民币一年是不成问题的。这个30~50万人民币跟美国的30~50万美元是不一样的。在美国挣10万美元一年,一年到头能存到2万美元已经很不错了,你得非常节省,一般的也就能存1万美元。但在国内的30~40万人民币,也就是4~5万美元,就实实在在可以存在银行里。因为平时发生的很多费用,是可以报销的,而且费用很低。如项目经费里本来就包括了一般的旅行开支、车的油费等等,这些支出都可以在项目里面报销。这样,你挣的钱就是净收入了。绝对数字可能很小,但你真正存的钱肯定比你在美国要多。所以,这个待遇问题,在圈子外面的人看不懂。我刚刚回去的时候也看不懂。你说怎么可能那些人看起来好像很贫困,工资单上工资那么低,但确实过得不错。中国造那么多别墅,中国有那么多车,中国现在来美国旅行的人那么多,那些人很多都是拿工资的,工资都很低,但过得比我们在海外的人还潇洒。

二、回国人员的心态

待遇是一个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心态问题,就是开始时自己的期望值不能太高。不能说一回去就要求别人怎么对待你,怎么确定你的威望,这是很难的。为什么?其实,在国内的朋友,他们没有出国,能力也很不错。他们在技术上甚至管理上的能力也非常不错。我们出国的这些人,只不过在外面多了一些经历和见识,知道人家怎么管理运作的。但是,从能力上来说,我们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也就是说要实事求是。他们中有些人,要是也有出国机会的话,可能会比我们做得更好。也就是说,不能把自己太当回事。你回国创业,实际上和别人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且,本土的那些朋友,他们在很多方面对情况比较了解,对国内的社会、还有市场都比较了解,他们可能会比我们做得好。但是,这不是说留学人员没有优势。留学人员的优势到底在什么地方?我觉得留学人员的强项在于阅历和见识。因为你在国外生活多年,比较熟悉国外企业的运作、政府的运作、大学的管理、政策的制定等问题,在思想观念上,留学人员较有优势。怎么才能把这些优势发挥出来呢?就是:不能有过高的期望值。先要融入这个社会,先要有自己的平台,先得让别人接受你,让别人觉得你是个踏实的人,是个肯做事的人。现在国内的风气也在慢慢地转化,以前那种浮躁开始消退,在慢慢地趋向于一种平静、踏实、务实。特别是现在中央和地方的领导人,像胡锦涛、温家宝等,他们非常务实、非常踏实。这样,就给出一个信号,在中国,人们开始越来越务实。在公司、大学和政府,人们也开始务实。“人们开始务实”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对你外面来的人和本土的人,要求是一样的,而且是一视同仁。很难说,你刚从外面来,就得给你多少优先。现在,回国人员中很多人在国内办公司,或去了大学工作。去了大学工作的一些人,也有办公司的。中国现在是个非常时期,按照日本的做法是不可以的,日本的教授是不允许在外面办公司的。但是,美国的有些大学教授也在外面办公司,包括哈佛大学从事管理的人,多在外面经营自己的公司,斯坦福大学也有,硅谷就是这么搞起来的,大学教授把自己手中的技术变成产品。中国实际上是在走美国这条路。中国很多大学教授,特别是搞工程的、搞文科的,他们也在外面办自己的公司,办得也不错。因为,他们不完全靠公司生活,只是有项目就转化,转化不成功也没关系,他还可以当教授,可以拿到项目的经费,可以拿到他的工资。所以说,对留学人员, 可以先回大学开始创业,以此作为第一个起点,然后再发展,再去从事企业方面的工作。另外,你也可以进政府。现在很多政府官员是从大学,或者教育系统出来的。很多官员,包括我们留学人员的典范周继部长(中国教育部部长),都是从大学里出来的。周继86年回国以后,在武汉的一所著名大学里当讲师,日子过得较清贫,从火车站到学校都舍不得坐的士,总是坐公交车或自己走回去。有一次,晚上因为太晚,没有公共汽车,他就自己走回去的。他过了大概4~5年艰难的日子才有起色。他当时是经常挎个黄书包在校园里走来走去,骑个自行车。后来,他做了大学校长、科技厅厅长、武汉市市长、教育部部长。这些人回国,也不是一步登天,也是要经历一个缓慢的过程。刚开始,做些基础的东西。后来,有更多人了解你、认识你,知道你可以做事情,而且需要你做事情,那么你的机会就来了。机会是自己创造的。

我自己目前在武汉大学工作。和其他大学一样,我们也非常需要人才。我这次出来,我们学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也委托我在美国找些人才回去, 特别是搞计算机方面的、还有生物工程方面的,要有工作经验,最好是博士。学校授权给我,可以跟他们谈一些条件。我说:“什么样的条件?你要给我一个底,我才好跟他们说。”学校领导说:“就二、三十万吧。”我说:“二、三十万吗?”回国工作的待遇问题说起来比较敏感。中国的大学是充满了机会的地方,但是,它有些像国营企业。 大学里有很多老教授和院士,有很多早期的归国留学人员,他们的待遇并不高。但是,我们现在新的留学人员回去,一回去拿三十万。他们老教授的工资你知道多少吗?没多少!那么,他们的心态怎么样呢?所以说,这是个很敏感的问题。然后,我就跟我们学校领导说:“您这样,三十万分解一下:每个人给他现金12万一年,也就是一个月给他一万,那就过得很好了。然后,你把他房子解决,交通解决,保姆解决,医疗保险解决,不就行了吗?这样的话,可能要不了三十万。假如给三十万现金一年,院士们怎么办?老教授、或者是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教授怎么办?这不是娶了女婿,把儿子给赶跑了。所以,大学的领导压力也很大。我们要理解学校的难处,理解中国政府的难处,也理解企业的难处。他们确实有心想把你吸引回来,但是,他们也遇到很多制约。这个制约是体制上的制约,是历史因素形成的制约。我们要是给他们施加很多压力,说,我回来只要你给30万现金一年,一月给我两万、三万,这个钱学校是给得起的,学校现在很有钱,中国的企业现在也有钱。但是,他们要协调一个关系,他们要保证别人没有意见,至少没有太多的意见。在座的留学人员,还有其他的朋友,要想来武汉大学的话,我们学校是很欢迎的。现在国内是在抢人才——挖角。这对留学人员确实是个很好的机会。你只要有真才实学,有一技之长,在国内可以找到比较好的发展空间。

三、地域的选择

对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还有一个地域的选择问题。到底去什么地方好?中国这么大地方,30多个省市自治区,到底去哪里好?去北京、上海、深圳是好的选择,因为那里的物质条件、生活条件确实不错。但是,在那些城市,留学人员很多。昨天,上海来的陈靖书记也说了,上海留学人员现在有5万多人,所以,算是人才济济。而在湖北、重庆这些中部、西部地区的留学人员比较少,可能只有5千,或者几千。虽然那里基础设施肯定不如沿海,不如北京、深圳,但是它们有更多的机会。

中国留学人员到底选择什么地方比较好?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回中国?是因为中国的生活好吗?中国的生活肯定不如美国的生活好。美国的生活质量、交通、空气、水都比中国要好。我们选择中国是为了要创业。我们选择去中西部也正是为了去创业,而且那里充满了机会。当然,这当中会有很多问题。但是,这问题本身就是机会。如果没有问题,也就没有机会。像美国国内现在的问题较少,因为它的体制已经形成了,没有多少问题了。它的问题只是调整的问题、怎么扩大的问题。所以机会就少。但中国就存在很多问题,很多让人头痛的问题,很多让人觉得不舒服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你可以发挥的地方,就是你可以找到你的发展空间的地方。

所以说,要积极地看问题。我比较欣赏美国教育的一个特点,总是要教育学生积极地去看一个事情。在中国也要这样,要积极地看。在中国,随便说一个事情,你都可以评论一番,都可以找出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是,有一点你可以发现,那就是:中国在发展,那些不好的东西会慢慢变成比较好的东西,会往好的方向变化。所以说,地域的选择原则应该是选择那些能充分运用你的知识、发挥你的能力的地方,不一定要到大城市。实际上,这两年回去的留学人员,根据我的观察,很多人就选择一些中部或者中等城市,而不是选择上海。像苏州、杭州这些中等城市,它们就有发展机会。因为这些中等城市的政府部门和企业更希望有更多的留学人员去。而去得多与少,这是市场调节的关系,并不仅取决于政府或企业喜欢留学人员。他们为什么喜欢呢?是因为他们需要留学人员,有了这种需要,才会给留学人员提供机会、空间和资源。这就是供求关系。所以留学人员回国,一定要找到这个供求关系,哪里需要你,你就去哪,而不是哪里好就去哪。好的地方很多,我觉得美国很多地方都很好,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回中国?就是因为中国需要你,中国有你的机会,有你的发展空间。

关于地域的选择,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很多朋友要是很久没有回国的话,他们的观念、他们对中国的了解还停留在十多年之前,那是不行的。包括你要是四、五年没回去都不行。中国,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像武汉、南京这种城市,两、三年就会有“质变”。“质变”是什么意思?就是慢慢积累的城市的容貌、交通还有基础设施在几年里发生的巨变。所以你要掌握第一手材料、最新的信息。这个城市不一定就是你原来记忆中的城市,它的变化很大,而且政府管理系统的效率也在提高。那是为什么?因为人员是流动的,而且大家都是中国人,不可能说深圳好,别的地方就糟得一塌糊涂。人家也会交流,像武汉的官员就经常出差到上海、北京、深圳,还经常跑到国外来。城市间有差距,他自己也会问,为什么有差距?而且老百姓也给他很大的压力,为什么你搞不好?为什么人家的GDP达到4000美元,你才达到1000~2000美元?为什么我们到外面去,就显得手头那么紧?现在中国的领导也很难当,压力很大,因为信息通畅,老百姓都知道周围的城市做得怎么样,别人做得怎么样。所以说,政府有很大的压力,政府也在改变,也在改变他的管理方式,也在改变他的服务方式。所以,现在很多中等城市实际上也变得不错了。

还有一点,我要提醒留学人员:我们不能希望每个政府都修改它很多东西来符合我们的要求,不能希望很快让政策和流程都变得非常友好,适合我们的要求。仔细想想,我们当初到美国来创业,我们是不是要求美国政府作很多修改来适合我们的要求?没有,是我们改变了自己,适合了政府,适应了当地的环境,才能生存。所以说,我们不能向政府提这个要求,提那个要求,不要提太多要求。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中国的一些管理体制和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改得掉的,你想改也改不了。很多东西,不是你要求他改就改得了。首先,你要融入这个系统。改这个东西也是你的责任,不完全是政府的责任。你为什么要回去?你就是要改变这些不合理的东西。如果说,我要回去,我就是要求你改变,那是肯定不行的,你会树立很多敌人,使以后的工作无法开展。你是作为一个参与者,你要帮助他们改。你要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办事情,为什么这样对待你这样一个外来的人。要了解他,不要轻易发脾气。说实话,他们在那个环境里生活了很久,觉得很自然了。你去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他们改变。所以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心态的平和很重要。你在国外生活了很多年,回去可能看到很多不适应的情况,包括街道不干净、不文明的行为、以权谋私现象等等,很多很多,肯定是不好、不舒服的。但你不要轻易发火,要宽容一些。我们也是从那个环境里出来的,我们曾经在这个环境里生活过,那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朋友、我们的老师生活的地方,也是我们自己生活过的地方。他落后是有他的原因的。我们到了美国,这美国也不是我们创造的美国,这是人家创造的美国。习惯了美国的生活以后,回去就变得不习惯,那肯定不习惯。但是你要想想为什么会这样。我们都是中国人,又有什么不习惯的呢?而且,我们并不是在美国出生的那种人,他们不习惯还可以理解,因为他从小就生活在美国这种文化中,而我们是知道中国是比较落后的。所以这个心态很重要。

四、家庭问题和小孩教育问题

接下来我讲的一个问题是家庭和小孩教育问题。我觉得许多留学人员都很关心这个问题。因为从中国到美国的留学人员很多都已经成家,有的有小孩。小孩有大有小。有的小孩比较小,比如一年级、二年级以下,也就是七、八岁上下,我觉得这不是问题。对小孩来说,他很容易开窍,很容易适应中国的教育系统。小孩有十多岁,那是个问题。他可能不容易去融入中国的教育系统,因为中国的中文是世界上较难学的一门语言。因为我的小孩比较小,一个才六岁,一个才三岁,所以他们的教育没有问题,他们很容易融入中国的教育系统。我也没有让他们上私立学校,也没有让他们上国际学校,就让他们上本地的学校,就跟其它的教师子弟一样上小学、上幼儿园。这也很好,他们的中文学得非常快、非常好。像我的大女儿,带回去的时候才六岁,现在已是八岁半了,刚回去的头半年,她很痛苦、很难过,经常哭。为什么呢?因为老师说的听不懂。老师布置的作业、问她的问题、别人玩的游戏她都不懂。她也很难受,确实很难受。因为在她那种年龄段的人比较敏感,也比较高傲。她在美国上了四年幼儿园,她觉得自己学得很不错。而且老师也很喜欢她。但是到了中国,她听不懂别人说什么,别人也听不懂她说什么,她觉得很难过。但是,这只过了半年,这痛苦的时间只有半年,她就能应付自如了。她的英文保持得很好。中文也很快赶上来了。

中西方的教育方式也不一样。像刚回中国小学时,我女儿经常在上课时在教室走一圈,然后坐下去继续听讲。老师就很吃惊:怎么这样呢?我们中国的孩子都不许这样的,坐就坐着,上课就上课,不能随便走动。她就走一圈,到窗户边看一下,再坐到自己座位上。老师当时也不理解她,后来仔细想,这是从美国来的孩子,美国来的孩子就是这样教育的,没有那么拘束。后来,她们学校组织小学生参加全国的一个大型汇演,每个学校出几个节目。其中我女儿她们班就出了一个节目叫“音乐之声”,一串的小孩演从几岁到十岁的梯度。我女儿演最小的小孩子。因为她在美国上的幼儿园很好,而且在美国这边的教育比较放得开,所以她表现很活跃,成为晚会的明星。她很容易适应这种文化,而且做得很出色,中文也没有问题,中英文都很好。那么她将来,你想想二十年后的就业市场,她的就业范围就大得多了,她又会中文,又会英文。现在到香港找工作的人,你要是会普通话,很快就能找到工作。所以说,从小孩的教育来说,刚开始她是会遇到点困难,但这就像我们刚到美国一样,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克服这些困难之后,就会达到新的境界,得到更多的机会。我们的小儿子,他是因为回中国时比较小,学习中文很快,现在连武汉话都会讲了,倒是他的英文现在有点问题。我们还在考虑把他送到美国来参加夏令营什么的,现在这样的交流很广泛。

这是小孩比较小的情况。小孩比较大怎么办呢?小孩比较大,就上那些国际学校,有的是全部英文的,有的是一半中、一半英文,一般也能跟得上。现在很多地方,如北京、上海有很多所,像武汉、杭州都有好几所这种国际学校。它收费高一些,但是跟下去是没问题的,这是孩子大的情况。

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要克服很多障碍,孩子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夫人支不支持。中国留学人员中,男士们大部分想回去做点事情,女士们可以说99%的人都不想回去,这是事实。这就产生了几种模式:第一种是内在美的模式,也就是说夫人在美国,他自己在中国。这种模式也比较多;还有一种,就是两个人一起回去,夫妻都回去;当时,我是全家一起回去的,这又是一种模式,我觉得这几种各有利弊。分开两地的话,会有一些困难:费用开支比较高,因为来回跑,飞机票也是比较贵的;第二个就是对小孩的教育是个问题。因为父母不在一起,尤其父亲不跟小孩在一起,小孩的教育受到很大影响,这也是个损失。当然它的优点是刚开始时,男士们可以全心全意去做工作,时间比较多一点。如果夫妻俩同时回去的话,刚开始也是比较痛苦的:把房子卖掉,等于将十几年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家产一夜之间全部抛弃,然后到中国去从头开始,也就是从非常基本的生活资料开始采购,从日常生活到工作环境要重新习惯。像送孩子上学校,坐公共汽车或的士等等,都要习惯。这种方式,我感觉就是短期的阵痛,慢慢习惯就会好一些。因为至少不用来回跑了。像我,现在每年来美国一次或两次就可以了,这是工作的需要。我觉得,具体的模式大家可以选择。
我再讲一下中国的衣食住行问题。在美国的生活,大家都差不多。回中国以后,我们会过什么样的生活?比如住、吃、交通都是不同的。住的话,现在国内的房子比较便宜,租房子、买房子都可以,房子也比较宽敞。交通呢,我建议刚开始不要买车。其实头半年我是没有车的,我都走路或者坐的士。的士很多,需要时一般几分钟之内都可以找到,所以交通是不成问题的。不像美国非有车不可,因为大家住得很分散,有的在郊区,很不方便。这几天在美国,我的朋友借车给我开,我觉得好多了。之前我没有车,外出办事要请别人捎带一下,不方便,也很不好意思。有车的话,在美国很灵活。在中国不一定,你吃饭、见朋友、开会,交通都很方便。吃的方面我就不说了,大家都很清楚了。衣食住行方面和美国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唯一的不足就是空气、水还有些差距。水,中国也有矿泉水。空气,确实差一些。但看你生活在什么地区,比如,我现住在大学校园里,周围是东湖,4倍于西湖的面积,它相当于空气净化器,所以空气也很干净。

五、为什么要回国创业

生活质量不是个小问题,但与生活质量同样更重要的是,要赢得别人的尊重,这是钱买不到的。就算你有很多的钱,在美国赚20万美元一年,也买不到尊重。一般美国人不会给你这种尊重。你在美国当老板又怎么样,你还是一个黄种人,你很难得到应有的那种尊重。但是你回中国去的话,除了钱以外,社会上会给你充分的尊重。特别当你是从海外学成回来,从政府工作人员到企业员工,到普通老百姓,对你充满了敬慕。这种感觉对人重不重要呢?我想,研究人的本性的人会更清楚。人到底需要什么?需要钱、需要尊重。那么你可以得到尊重。你回国是为了什么?回国要付出很多东西。什么事情都是有得有失,你会付出一些东西,但是你会得到另外一些东西。那么你要想清楚:你到底会得到些什么,你到底会付出些什么?像任何一个投资,你作一个规划,你盘算一下你到底想做什么:想发财?想升官?想过舒服的生活?或者受到尊重?你自己想一下、概算一下,自己要付出什么东西?这东西对你来说到底有多重要?所以,这决策是每个人自己的决策,每个人都不一样。
但是我要强调的一点是:中国确实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地方。中国有很多问题,问题也正是机会之所在,大家要把握这些机会。现在,回国其实已不是什么大的决定了。刚才,我说回国比较慎重,因为我是个比较慎重的人,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很多美国人、英国人到中国去创业。他们不是中国人,他们为什么去中国?他们为什么敢去中国?他们不会说中文,而我们会说英文,更会说中文。所以说,我觉得很多留学人员,恕我直言,还是中国农耕民族的特性:“不想动”,到了一个地方就安定下来不想动,不愿意冒险。西方人在这一点上做得比我们强,特别是英国人。为什么称“日不落国家”?那么小一个岛国,他敢于闯、敢于走。他丢掉了什么呢?他没有丢掉什么,他得到了全世界。这就是我们大家为什么现在都学英语。中国人也是一样,其实你回国创业,这个难度不大呀!你是回到你了解的国家,你很熟悉它的语言,你还有亲戚朋友,这件事情有多难吗?相比之下,美国人到中国创业,他的风险可比你高多了。可是,在北京、上海、武汉,我经常遇到很多的外国人。武汉这个地方,它地处中部,外国人去得少。但我在街上走,还是经常看到很多外国人。他们到中国做什么?他们也是创业,跟我们一样,但他们付出的代价肯定比我们高。你说,像他们都敢做的话,我们怕什么?如果说让我们到非洲去创业,那确实是很大的挑战。可是我们去非洲了吗?没有!我们回中国了。这个问题要想清楚: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就是工作,换个地方工作。虽然到中国也是工作,但在中国那种环境中,你比较能发挥你的潜能。我常常在想:在美国,我们的潜力发挥了多少呢?我们的能力发挥了多少呢?在美国,大部分人做的都是技术性的工作,技术性的工作只是我们能力的一部分,或者说一小部分。我知道在座的很多留学人员能力很强,有很强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你们有机会发挥吗?没有。你们学贯中西,了解中国文化,也了解西方文化,你们在美国能发挥吗?不能。只是扬短避长,充分发挥短处,在美国这个社会生存,在美国这个社会的底层打工。那么,如果你回中国去,你就可以把你的知识、在美国辛辛苦苦积累的经验充分地发挥出来,包括你在中国得到的经验和知识也充分地发挥出来。所以说,这样的一个过程,确实能将你的个人价值体现出来。你有多大的能力,就可以找到多大的舞台!我感觉在现在的中国,就是这样的。作为一个留学人员,你的机会比本土的人要好。也就是说,即使能力相当,你可以得到更多的资源,得到更大的平台。所以,这样的机会,大家要丧失的话就很可惜。当然,每个人的选择方式不同,你要选择平静的生活,这也不能强求。但是,如果你想做点事情,想在有生之年成就一点事情,我觉得你不要放过每个机会。

六、结束语

目前留学人员归国创业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信息不对称,需要一些人去做这种中美人才交流的事情。像国内来的代表团的一些朋友,他们更了解国内的情况,可以帮你们穿针引线;像北美洲中国学人国际交流中心尤伟顺先生和他的团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在中美之间搭了一个桥梁,使留学人员、使中国的企业、政府、还有大学能够找到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能够使大家把需求关系搞清楚。这是个市场,人才市场。什么是“猎头公司”呢?它就是一个市场的中介。这方面的中介是很不够、很不足的,也就是信息非常不对称。想要找人的人找不到合适的人,想要找工作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美国也是一样的,老板想找到好的雇员,打着灯笼找,找不到;很多雇员想找好的老板,也找不到。所以说交流很重要,正所谓“交流无限”。人需要交流,信息需要交流,尤其在寻找机会方面,你将来到了中国以后寻找更多的机会也需要交流。北美交流中心的工作非常有意义。我自己个人有时候也帮他们做点事情,但是他们主要靠自己,我对他们感到很钦佩,也非常感谢。

在回国两年半的时间里,我和先期回国的留学人员联系很多, 因为大家遇到的问题比较相似,经常在一起沟通。像我到武汉、北京、深圳、上海,我总是喜欢跟先期回来的留学人员联系,因为我们碰到的问题也是他们曾经碰到过的问题。今天我跟你们讲的,实际上也是我碰到过的问题。实际上,你们将来有些人要是回去的话,也会碰到类似的问题。在座的各位远道而来,有的朋友是从国内来的,希望有机会也认识大家,跟大家合作。我们在华盛顿有了一面之缘,今后有什么事情,大家可以互相沟通。对于留学人员,你们想回中国创业的话,如果我这个演讲对你们有所帮助,我这次就算没有白来。以后,也希望多保持联系。

2004年11月14日
于美国首都华盛顿


作者:dongbeilaoge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ZT): 一个投资家的成长历程  史玉柱神话背后的谜团 海归论坛 2005-5-17 周二, 19:10
[转帖]一位物理学博士后的海归回国历程 海归主坛 2008-2-18 周一, 06:03
巫宁坤: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一名海归的回国历程 生活风情 2007-7-11 周三, 05:42
唐骏学历门,两个撒谎,第一个撒谎是西太平洋博士学位取得进入微软门槛,是美人... 海归主坛 2010-7-19 周一, 13:28
[转帖]史海回眸:美国历史学家揭开北部湾事件真相(1) (请WWY看看是真是假) 海归主坛 2010-5-27 周四, 10:28
突然发现,我们英语角嫁给美国年轻白人或大陆博士生的似乎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海归酒吧 2011-1-05 周三, 15:57
美国西太平洋大学的博士 海归主坛 2010-7-07 周三, 13:11
[转帖]唐骏回应学位造假事件:他没说他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他是美国西太平... 海归主坛 2010-7-06 周二, 14:56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dongbeilaoge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