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法律逻辑的哲学背景(三) 逻辑无用论
Select messages from
# through # 帮助
[/[Print]\]

海归论坛 -> 海归酒吧

#1: 浅谈法律逻辑的哲学背景(三) 逻辑无用论 (3312 reads) 作者: seiltanzer 文章时间: 2013-9-12 周四, 01:34
    —
作者:seiltanzer海归酒吧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有一年我国内的导师来德国,住的离我不远,我负责给他添冰箱,他在德国留学10几年,口味刁的很,师恩得报,我没事就去荷兰给他买大鱼,大闸蟹,他很高兴,做好了就叫我过去吃。

喝点小酒就聊开了,给我讲了许多读书的方法,他说好多法学家看似针锋相对,水火不容,其实是造势,互相抬捧,不要偏信谁的观点,两面观点被占全了,你可以中和他俩观点,提出中间路线。三足鼎立了,可时间是流动的,系统肯定不会周全,那就要做前沿。

他在德国做的就是前沿,他告诉我这个方法是从马克思那里学的。我当时没能懂,马克思在我的理解中还是革命,剥削那一套。但我记住了他和我解释“批判性”的一段话: “扬弃”一词,德语是“Aufheben,中文翻译的很好,但容易被忽视掉,导师说,从前在农村,秋天把谷子扬起来,风吹掉麸皮,麦子精华留下,德语的“扬弃”就是这个意思。

后来自己读书,才明白其中道理。马克思最核心的理论异化(alienation)也是从黑格尔那得的,只是把论域换了,但是这个核心理论,当时马克思竟然没有发表,因为他觉得,大众才不关心异化,他们关心利益,所以他开始写剥削的理论,阶级斗争理论,并出版了。

所以我们学他的经济学剥削的理论,总觉得哪哪不对,不讲理啊。没错,就是不讲理,为了实践的效果,他有意的做了些曲解。茅于轼批判剥削理论半天也找不准着力点,因为没搞懂老马的来龙去脉,老马的水平可见一斑。老马没只顾一时,还是把《巴黎手稿》出版了,给后人留个线索,所以他不是政客,是哲学家。

逻辑在西方也是愚民的,讲逻辑了,就少暴动了。我有个小几届的国防生师弟,毕业后分到某省当军官,此君有个爱好------打城管。CG每次都委屈的问,你怎么不讲理啊?围观的群众就笑,这就是刘少奇,刀架脖子上,才想起宪法了。观薄案也是如此,看他精彩的抗辩才知,一直是懂法,就是不想讲。

这师弟前几日听了青岛CG强拆军队大院的事,恼火下又去街上打了个城管。他练新兵有个法子,不讲逻辑,只讲口号,口号让新兵蛋子喊多了,从厌恶就慢慢喜欢了,但有个缺点,是行为上喜欢了,逻辑上还厌恶。假话不停的说,也有真话的效果,明星广告就是这个套路。


方舟子也是一路货色,可他却有着中国小混混的狡黠,擅长欺心诈意,就是要激怒对方,你就逻辑,他开始欺心,说你没资格,你是博士吗?你是理科博士吗?你是美国博士吗?你懂科学吗?

看他这两天和崔永元掐,小崔实诚,往往先过不了火气这一关。一生气,就掉入对方圈套,你说我不懂,那我就证明给你看我懂。其实何必,谁主张谁举证嘛。火气没了,做事才能全凭理智判断。

逻辑的前提,是主体的平等性,不平等就讲不了逻辑,用马克思的话,哪得革命!女性相对于男人“第一性”在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被动地成为“主体”之外的“他者”,从经济政治领域到社会生活层面,都无奈“屈从”,沦为玩物,这是女权主义兴起的背景,是波伏娃的《第二性》的论域。 如今这个矛盾被淡化了,因为“资本”把大家都嫖了,不分男女,于是根本没有男女矛盾了,是人和资本的矛盾,于是有了第三性的问题。

在一切都被客体化的当下,一切都可以用金钱量化,话语的主体不再是平等化的主体,粉丝是可以卖钱的,每粉儿说话谁理你?

作者:seiltanzer海归酒吧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上一次由seiltanzer于2013-9-13 周五, 19:39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海归论坛 -> 海归酒吧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