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留美生活】八十年代最后的一件大事
Select messages from
# through # 帮助
[/[Print]\]

海归论坛 -> 海归茶馆

#1: 【80年代的留美生活】八十年代最后的一件大事 (2509 reads) 作者: 惊涛拍岸来自: 海角天涯 文章时间: 2008-1-18 周五, 07:30
    —
作者:惊涛拍岸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1989年对现代中国和中国人都是意义非凡的一年。现在国内的媒体基本是回避提及那一年,似乎时间是就这样人间蒸发了。不过我们这些上了些岁数的不可能忘却那整整几个月的high。

那年的春天,我第二个学位的学分已经全部完成。我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里,想着把论文赶快做完,可以毕业、找工作。忽然在四月的某天,开车时听见广播里说中国北京怎么怎么了。回去打开CNN,看见正报道北京大街小巷都是学生。当年还年轻的我突然热血起来:咱以前在国内不是也参加过好些次上街嘛。这次好像声势浩大,CNN说有10万人。当时对CNN的信任度绝对高于人民日报海外版100倍。

这事闹腾闹腾就闹腾得不可收拾了。周围年轻的中国同学基本上课也不上了,实验也放下了。连去餐馆打工的访问学者也每天快去快回,赶回来泡在电视上。有几个哥们儿为了省电,自家电视不开,跑我这儿来看。说是我的电视大,还有cable,模样可以看清楚些。所以俺这儿经常是高朋满座。

有一次,刚来不久的一高干子女,女的,30岁,单身,当年被视为无人可嫁的老姑娘,在一旁怯怯地说:这学生闹腾有什么好处。立马她被唾沫星子给淹了。

这激情这high一直持续发酵。到坦克隆隆,枪色大作,人仰马翻之时算登峰造极了。我从4月开始,就全程录像。今天我已经搬家N多次,还保持着这些VHS的带子。

我当时还业余时间领导着学校的中国学生学者协会,是在大使馆登记、有官方活动经费的那种。此时此刻也不管3721了,都给我组织起来,在美国上街游行了。电视台报社都来采访,我口沫四溅地在电视上激情洋溢了一番。不过印象中,这是俺第一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上电视。几个星期后,一哥们跑来对我说:你玩完了,肯定上黑名单了。我头一抬: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哈哈,我还以为自己是洪常青呢,可惜整个娘子军连还在娘胎里没出来。

一不做二不休。等到那个XZL酝酿成立,咱这个官办的协会就在几个哥们儿的倡导下要转型成了XZL分部。这可吓坏了那些访问学者们,他们可是要搬八大件回国的,跟你们这些没家没口的毛头小伙子小妞们不一样。那些高干子弟此时此刻也躲不见了。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你们这些小资产阶级,就是立场不坚定。得了,革命队伍少你还就不上井冈山了? 切!歇菜吧您,爱干嘛干嘛去。

那年七月,兄弟几个就上芝加哥参加了第一次“党代会”。瞧,这会场、这声势可是比兴业路、南湖船气派多了。搞得俺现在每次去新天地都会想到芝加哥。

好几百全美各地的代表群情激昂,大有文革遗风。期间中外政客们也异常兴奋。每人还发了一件浅蓝色的圆领T-shirt。上面印了个“自由火炬”的图案,俺瞧着就像某个church的logo。这件T-shirt俺好像今天还留着,就是找不到了。再过几年可以当文物卖了,赚口酒钱花花。

大多数代表都住在芝大的学生宿舍里。俺和WRKX见了好几次,还一起去吃了一顿晚饭。和这厮接触后,俺就像吞了个苍蝇,说不出什么滋味。返校后,俺就找个借口不干了。

后来又发生了些事情,其中包括老布什发布行政令,允许全部在美拿中国护照的人暂时留下,让老邓小李子难堪。再后来就是所谓的“血卡”。下次再说这个事情。

我一个哥们在闹革命的时候,不忘发扬革命的乐观主义,把一个妞的肚子给搞大了。

我后来追问他:你他妈的别是在我沙发上干的吧?
他说:哥们儿,你家沙发可没咱的气味。
我恍然大悟:你小子老实交代,是不是趁我不在,跑我床上去了?
.........
.........

作者:惊涛拍岸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海归论坛 -> 海归茶馆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