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转帖]访问徐皓峰:以文脉接续武脉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访问徐皓峰:以文脉接续武脉   
绽铃子
[博客]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2



头衔: 海归少将

头衔: 海归少将
声望: 专家

加入时间: 2006/02/03
文章: 5156

海归分: 288893





文章标题: [转帖]访问徐皓峰:以文脉接续武脉 (2017 reads)      时间: 2011-11-27 周日, 21:46   

作者:绽铃子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柏邦妮

侠之小者,惩强扶弱。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徐皓峰笔下的武林高手,往往不是侠客。他们终极一生修炼的目的,也并非为了他者,仅仅为了圆满自己。这些高手从来享受不到俗世的风光,得不到盟主的头衔,也没有美女的慰藉,锦衣夜行,领受的只是露水的恩惠。他们痴迷于武学的绝境,多半渐渐疯癫,心智迷失。小说的后半,笔触也往往失控癫狂,走入荒诞妖艳之境。“人才不多给,天才必错用”,是徐皓峰一贯的主题。天才们在末法时代,苟活于人世,颠沛流离,这是徐皓峰小说的主要内容。即便如此,天才们并不会弃绝人世,“人间即是佛境”,他们长进了俗世中,俯进了尘埃里,一生的修为隐没在破烂的衣角中,仰起脸来,化作一个笑容。

迄今为止,徐皓峰写了三本小说,是《道士下山》《国术馆》《大日坛城》,两本武学访谈录,是《逝去的武林》和《大成若缺》。他的本职工作是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老师,讲授视听语言,他的课,有人说极好,有人说极差。他写剧本,王家卫的《一代宗师》有他的功劳。他做导演,之前拍摄了一个短片,眼下拍了一部长片,叫做《倭寇的踪迹》。

围绕着他有许多传说。最出名的是他在学校的时候,从五楼跳了下去,没事儿。比如他的二姥爷是形意拳的高手,晚年沦落在西单看更,将一生绝学传授给他。再有的,诸如香港的武术指导来内地,必去他处拜码头,《逝去的武林》是他们的工具书……眼前的徐皓峰是白白胖胖一个人,多少令人有些失望,戴着大眼镜儿,笑起来眼睛眯缝成一条线,鼻头大而圆,慈眉善目的一张脸,没有武林高手的气派。

就是这个人,他写的书,扎扎实实的填补了某种空白。武侠小说,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没有内地人。在轰轰烈烈破除旧世界的改造中,英才损失殆尽,绝学无处藏身。武学一道,似乎只能在港台开枝散叶,在动作片里惊鸿一瞥。只有在徐皓峰的书里,我们又与那个风雨江湖狭路相逢,原来,“一切都是真的!”原来,“真的有高手!”原来,“武学没有绝!”还有人懂,还有人真的懂。

徐皓峰说他的《大成若缺》的意义就像一部纪录片。将正在消亡的东西纪录下来,呈现给世人看。用自己的一支笔,将两千年来绵延不绝却被迫断裂的武脉接续起来。而徐皓峰对于我们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纪录片,还在于剧情片。他描绘的那个世界,表相迷人,欲罢不能。深入进去,光怪陆离刀光剑影里,天才凋零,绝学散佚,人心荒凉,真相是如此的苍凉苦痛。有趣,美好,血气方刚,充满尊严的一个世界,已经不复存在。我以为,他写的所有时代,都是现世。



1 电影是在思辨宽容
柏:徐老师,你的电影拍得怎么样了?是讲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徐:正在做后期。电影叫《倭寇的踪迹》,英文名字暂定为《刀的身份证明》。是讲戚继光抗倭的时候,改进了倭刀,后来戚家军解散,这种刀流入民间。民间的几个家族认定这就是倭刀,持刀的人就是倭寇。戚家军的人想,好吧,就打吧,就对抗。然后引发了一个多年前归隐的高手,前来与戚家军的人对决。这位高手娶了一位年轻的夫人,陪嫁的护卫里,有一个是夫人的相好。高手就高尚了一把,成全了这对有情人,自己上山归隐。但是在山上呆不住,山中岁月过于寂寞,一听说闹了倭寇,就下山来决斗。
柏:听起来很像之前你写的小说《大明末世南京城》。
徐:是根据那个小说改编的。但是电影和小说不太一样。小说写的是腐朽,是人性的崩溃。随着年纪增长,我不再着迷于批判性的东西,转而写建设性的东西。电影是在思辨宽容。高手一时的高尚,是一时的情绪,并不是理性的高尚。他的归隐,也不是真归隐,当年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最后的下山,几番决斗,他做到了理性的宽容,这才是真归隐。

2 真正的武林高手
柏:我们都特别好奇,您的电影,用的演员得是真正的武林高手吧?
徐:是真正的高手。这部戏的男一号叫于承惠,在当年的电影《少林寺》里,他演反一号王仁泽。当年在武术队的时候,他以醉拳和醉剑出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恢复了唐朝的古剑。唐太宗玄武门事变,侍卫们用的是双手剑,把柄很长,很沉重。明清之后,演变成轻薄的宝剑。民间只知道他是一个影视武打演员,其实他在武林中的地位,是中国当代一代剑术宗师。
柏:您是怎么认识他的?怎么选定他做男一号的?
徐:之前我对他的印象也就是一个简单的坏人形象,还停留在影视角色的印象。选演员的时候给他看了剧本,没想到他特别喜欢,从山东飞到北京来与我对谈。一聊之下,才发觉他博览群书,底蕴深厚。他早年已经厌倦表演性质的武术,在民间寻师。之后一次断腿,彻底让他了悟,不再为浅薄的东西牵扯精力。他今年七十一岁,内心细腻,武学极有成就。当时我就有一种捡到宝贝的感觉。后来闲谈得知,他的一位师傅是民国时候国术馆的人,更觉得冥冥之中有个引子,把我们牵到一起。
柏:其他的年轻演员呢?谁演那个戚家军?
徐:一个年轻的演员,叫于洋。他非常有悟性,整个拍摄过程中,于老给他点播了不少,他一点就透。主要是教他形意拳的发力。形意拳的拳劲来自枪劲。还有就是“斗步”,形意拳有一句话“拳不到,脚要到”。脚相互攻防,抢占位置,对方就输了。这就是实战。在我的电影里,可能不会有好看的招式,但是会有发力,会有实战。

3 续接武脉
柏:从《逝去的武林》到《国术馆》,从《道士下山》到《大日坛城》,然后再到《大成若缺》,从民国到八十年代,从八十年代到当下,能看得出您的努力,试图将中华断裂的武脉以文字的方式延续下来。请问下面你要做的修复工作,还有哪些?
徐:准备要写的东西有两个。一个是京城府内太极拳。清末,杨露禅进王府教拳,一身艺业传给了王府的管家。这一派非常隐秘,没有对外宣扬,直到七八十年代,才广收徒弟。他这一支的传人看了《逝去的武林》,觉得道理相通,就来找我,希望交个朋友。接触之下,发现他们的东西很有价值。有趣的是,他们的传人是一个中苏混血儿,长得像一个英俊的法国人,七十一岁,职业是语言学院的教授,别人不知他是府内太极的高手。真东西教了洋人,这里面有故事。现在,他们的拳馆在故宫的河边,你常常能看见一个洋人教中国人打太极的神奇景象。
柏:另外一个题材是什么呢?
徐:另外就是我们形意拳门下的了,这一位是李老 (指的是《逝去的武林》中的李振轩) 的师兄。他出身书香门第,在尚云祥门下学拳,正业是律师,但是拳术,昆曲,古琴,易经,无一不通。孔府的古琴修复,古琴谱的勘定,都是他亲历亲为。这位师兄的儿子没能习武,本事传给了孙子。我是想采访他的孙子,把他的一生经历和本事都写下来。
柏:除了形意拳和太极拳,还有其他的拳术准备写吗?
徐:其实我懂的也就是内家拳。内家拳指的是形意,大成,太极,八卦这几种,道理相通,所以我能写。外家拳比较像竞技类的体育运动,也就是按照常人的肌肉规律来运动,内家拳靠的是内力,是超乎常态的。
柏:我有一个小疑问:我看《大成若缺》配的那些照片,怎么武林高手的架势都那么普通,一点都不好看?
徐: (笑) 呵呵呵……你们都是受了影视作品的影响。其实真正的比武看不见姿态,都是一两下解决问题。看外在,看不出究竟,一搭手才知道深浅。
柏:我还有一个疑问,我读剧作理论,很多开始都不懂,写着写着有了体会才能读懂。你只练武两三年,那些高深的武学理论你是怎么参悟的?
徐:所以说还是因缘际会吧。你们也知道我的经历 (指的是《逝去的武林》里写的事) ,我跟李老合二为一。他体会得深,我能写,你也知道,他是我的二姥爷,对我没有隐瞒,倾囊相授。他几十年的修为弥补了我的体会不足。
柏:听起来像虚竹得了无崖子的真传。
徐:呵呵呵!

4 当下的武林生态
柏:《大成若缺》写的是八十年代国内武林的一个生态。就像一个横切面,能看到他们如何拜师学艺,如何切磋,如何维持生计,如何颠沛流离。当下的武林生态如何?
徐:非常不好。金钱的腐蚀比战争要大。在过去,危难之中都能找到传人,比如在陈家沟,那些高人被打成右派,明天就要枪毙,还能找到传人,把拳教下去。如今大家都挣钱去了,年轻人贪图享受,有武术的兴趣,是不能深造的感兴趣。拜金时代对武术的摧残是最大的。
柏:所以你在《大成若缺》里,有一章,以这样四个字收尾:期待英才。
徐:我看《大成若缺》,是从一个纪录片的价值来看的。八十年代是一个气口,是向拜金时代转变的历史交叉口,从人文的角度去考察习武的人。在追求金钱的过程中,人的理想在慢慢的丧失。
柏:香港那边呢?会不会因为盛产武侠片,大量的武术家进入电影行业,从而保留下来呢?
徐:香港的顶级武指,虽然练武术,但是他们很多来自戏曲界,比如成龙就来自戏班;比如唐佳,《青蛇》的武指,来自魔术界。解放前北拳南传,袁和平的父亲是这批人中的一个,他得益于此,是北派的功夫。只有刘家良是真正的南拳,黄飞鸿那一派,所以他的电影原汁原味,武林讲究,招式气派,在娱乐中留下了很多真东西。

5 我们遗失的传统与精神
柏:日本的武林生态如何?我在网上看到很多视频,他们保存得似乎很好。
徐:对。西方人一周庸庸碌碌,到了周末去教堂里坐坐,这是他们的精神生活。东方人没有教堂,武馆就是教堂。日本的孩子也一天到晚呆在学校,但是中小学有无数的社团,有丰富的课余生活。每个学校都有戏剧,美术,插花的社团,也都有武道馆。所以他们把武术给传承下来了,没有丢弃尚武的精神。
柏:那我们遗失的是什么?
徐:习武原本是一个传统。孔子时代说“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不管是乐器,还是礼数,都是通过实物来锤炼人的精神。射艺,其实就是武功。必须实操,你才能拉开一张弓。内家拳的发力方法和孔子的射箭之道是一样的。射箭的时候,手哪怕有一丁点造作的动作,都会影响力度和准确性。内家拳也是一样,去掉造作之力,体会人体本能之后的力量。习武其实是说,人的精神靠体能运动激发出来。光靠人的精神赐予精神就是空想,容易堕入颓靡。
柏:很有意思,我们往往以为,人的精神是靠琴棋书画来冶炼的。
徐:修养,不仅仅是精神层面的,不单单是读书,也包括习武。习武,给人在逢变之时,度日之时,提供持久的有力的精神能量。修养其实是魂魄的质地,心胸的格局,气魄的大小。中国的文化被清朝扭曲了。皇帝怕造反,雍正禁武,希望臣民越柔弱越好。孙中山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才把“习武”当成中国的大体,当年,国术馆是一个国家机构,冯玉祥是长官。“强国强种”,是那时的口号。搁在现在,我觉得也不过分。

了解更多 https://www.haibao.cn/blog/post/275852.htm#ixzz1euhLRY54

作者:绽铃子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转帖]徐浩峰怀念犀利哥的文章:犀利哥书法很好,练的是少林拳 海归茶馆 2010-7-22 周四, 17:05
[朋友们坐牢去了]凤凰网文化访谈徐晓:北岛诗歌依然流行,这是时代的不幸。 海归主坛 2014-11-29 周六, 15:09
[转帖与评论]高峰,习总任后首访俄罗斯说明什么?未来四年,中美关系将遇冷。 海归主坛 2013-2-25 周一, 09:12
[转帖]千人计划专家郭建峰:党校培训系列之一报到 海归商务 2011-6-01 周三, 14:07
[转帖]徐浩峰谈《心灯录》。现在的达人,玩宗教,真是自投罗网。 风情茶馆 2010-7-31 周六, 01:09
[转帖]徐浩峰的小说《卖枪者说》 海归茶馆 2010-6-02 周三, 00:22
[转帖]带三个表 表哥 王晓峰:《论语》新得 海归茶馆 2007-1-15 周一, 05:06
[转帖]天使估值法:如何为初创企业估值? 海归商务 2015-4-18 周六, 18:27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绽铃子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