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中国崛起必将重构国际政治格局 zt from dwnews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中国崛起必将重构国际政治格局 zt from dwnews   
无忌




头衔: 海归中校

头衔: 海归中校
声望: 学员

加入时间: 2012/02/12
文章: 670

海归分: 32434





文章标题: 中国崛起必将重构国际政治格局 zt from dwnews (1610 reads)      时间: 2012-6-10 周日, 20:54   

作者:无忌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中国近期与菲律宾在南海的对峙对其提升睦邻友好关系的努力似乎是一大障碍。这种局面正符合美国的观点,即美国重返亚洲的行动有利于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这是研究中美关系的西方分析家普遍做出的结论。它可能是恰当的,但会否也是重新认识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的分水岭,以及这种新认识如何构成国际政治结构转型的转折点。

自20世纪以来,国际政治已经由欧洲国家之间的强权政治逐步演变为冷战背景下的强权政治。国际关系不再是对邻国和友邦关系的研究,而是变成了针对敌对国或者至少是对竞争国之间斗争形式政治(adversarial politics)的研究。学术界认为,资源匮乏自然会促进这种斗争格局的形成,而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经济人”概念则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持。这难道是谈论世界关系的唯一方式吗?我不敢苟同,国际政治不需要等同马基维利亚(Machiavellian)的权力政治,而最近中菲对峙事件很可能论证了我的观点。

过去30年国际政治有两大重要演变:一是苏联解体进而促成冷战的结束,一是中国的崛起。一般的分析认为苏联解体是美国文化的胜利,其结果是美国不但在军事方面,而且在意识形态方面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然而,当美国被一小撮伊斯兰激进分子袭击之后,这种看法开始受到质疑。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政权更迭”后,美国并没有实现其战略目的。当世界最强大的军队连一些微不足道的对手都难以制服时,人们不免怀疑:一个超级大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中国的崛起是对美国霸权和过去200多年西方主导世界这一传统结构的挑战。对此,奥巴马总统在其上任后的首次国情咨文中宣称“美国绝不会沦落为老二”。为了兑现这番表态,2011年下半年,奥巴马进一步宣示美国将重返亚太,并据此重新规划美军的全球部署。最近美国国防部长潘内塔宣布加大美国海军在太平洋的驻防比重就是一次具体的行动。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阻止美国沦为“老二”的局面实现,至少不能让这一天来得这么早。

人们如果看看在过去几百年世界发生的变化,就会清楚发现,大国之间的强权政治是国际形势发展的主要动力。从欧洲帝国主义者在全世界搞殖民侵略、欧洲的主要霸权间的战争以及这种战争后来向亚太的扩展,再到美苏为了争夺势力范围而爆发的冲突,如果美国没有对阿富汗和伊拉克进行侵略,世界在冷战结束后应该是相对和平的。美国人民后来也对这两场战争追悔莫及。既然事实如此,美国为什么依然推行这种需要耗费巨资来重新部署军力和重构安全框架的政策?而这些都是以瞄准中国为目的。中国真的对美国安全构成如此重大的威胁?或者这仅仅是一种冠冕堂皇的自我应验式的想象?

威胁可以从两个视角来解读。一是由侵略者发起,但只有当被威胁的对象同样感受到此种威胁的存在时,这才是真正的威胁,否则就算不上威胁。然而,如果被威胁者主动感受到一种威胁,即便假定的侵略者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威胁的存在,或者根本没有能力去实现这种威胁时,这种威胁却依然是真实的。显然中国强调自己的崛起是和平的,而多数美国政治分析师无论如何都不会以类似于看待苏联和大日本帝国的方式看待中国。除了一些有意识形态偏见的政治言论外,很难证明中国有领土扩张或帝国主义的企图。如果说中国对美国有什么威胁,也只是美方感受到的威胁,因为中国难以理解这种威胁是如何逐步形成的。相反,普通中国老百姓对这种说法感到惊讶。他们的普遍反应是,1900年作为八国联军之一的美国横行北京,烧杀抢掠,现在怎么能因昔日的受害国开始高筑堡垒、升级安防而大发牢骚?甚至指责中国这种行为具备攻击性,这种指责本身就反映了美国的傲慢,正所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有人会争辩说,中国广土众民,其崛起对世界自然是一大威胁,所以相关举证责任仍然落在中国身上。有鉴于此,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中国深知在现代化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猜疑,所以,当中国经济还没有招惹任何艳羡目光之前,就已经积极采取行动消除这一担忧。外国人普遍对“韬光养晦”这个传统概念很难全面理解,由于这是古汉语,要对其完整翻译也不容易,因而造成长期误解。但是多数国家逐渐认识到这一政策的精髓是对强权政治这一流行国际关系学说的直接反驳,并非像一些怀疑主义者所渲染的那样,是中国借用这种说法来隐藏其扩张主义。近几年,美国学者奈伊(Joseph Nye)极力推崇“软实力”的概念,他的思想可以作为理解邓小平这一理论的较适当角度。

由于这个政策的指导,中国不愿参与到任何国际冲突中,甚至有时候对这些冲突不置一词,这与毛泽东在维护第三世界利益时积极发表的言论大异其趣。但包括美国在内的诸多国家开始频繁要求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更多责任,比如在苏丹的冲突、朝鲜半岛和中东地区。即便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国家仍然将中国视为一种威胁。为了公平起见,可能我们真的需要从其他角度来思考这种忧虑的真正原因。我曾经和日本自民党一位高层的政治家谈过同样的话题,他最后承认,很难为这种中国威胁论的观点找到现实经验和合理推论的支持。

我们可能要对“变化”这个概念有重新的认识,它可能比人们一般所理解的意思更富戏剧性,尤其是在国际政治中。“毛虫化蝶”看起来非常戏剧性,但其实它自始至终还是同一种生物。中国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发展成为一个符合自身人口规模和悠久历史的国家,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她还是原来的中国。拿破仑曾经警告过:“让中国沉睡吧,一旦她醒来,将震撼这个世界。”这种远见已经被事实所证明。然而,拿破仑的预警却无助于降低外界认知中国最终醒来的震撼性。

中国人口属世界之最,其历史可能是最悠久的,其土地或许不是最肥沃,但足以养育其人民并建立这个世界最伟大的文明之一。自20世纪以来,中国的现代化步伐就从未停止,一直在全球化中扮演适当的角色,这种全球化与中国传统认识的“天下”存在极大差异。通过不断的激烈辩论、斗争,甚至内战,中国彻底再造了自己,成为今天的中国。没有人怀疑中国正在经历重大转型,所谓“中国模式”只能被理解为中国为实现崛起的目标而摸索正确道路的过程,中国并没有一套蓝图。如果人们对中国崛起存在疑虑,这只能够是因为发展模式存在不确定性,这绝不表示中国的发展目标有什么地方值得其他人猜忌,这些目标早就公诸于世,从来没有改变过,而且都能够在它的传统著作中找到。

一些人质疑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其不稳定的根源,因而渲染中国威胁论。这主要是因为大家对苏联经验的警惕,中国至少在表面上还保持着类似的体制。正如我在前面所说,多数人对苏联和今天的中国有所区分,特别当涉及到军事、政治和领土的观点时。然而,人们依然从中共体制的专制元素联想到已解体的苏联。但这种联想可能在讨论政治异见人士,或者中国在执行一胎化政策时可能有用,却不会是在国际事务的讨论中。事实上,专制主义甚至可能为中国的国际政策提供了一种更具延续性和可预测的思维基础,特别是相对于欧美的政策而言。即便当谈到中国内部事务时,就好像近期山东盲人维权人士陈光诚事件的处理,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中国在维持专制的同时,处理手法上已经显露出政策的灵活性。

透过中菲在黄岩岛对峙的经过来审视中国的行为模式和价值思维之前,我们可以回顾中国历史上的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没有人会说中国是侵略者,当时的中国饱受西方殖民侵略和日本的野蛮占领。在这种背景下探讨中国威胁论显得愚昧和讽刺。

有人会认为,中国当时是一个弱小国家,而情况已经改变,所以今天说中国威胁论还是有道理的?我们可以尝试研究中国的历史,就会发现中国没有什么时候可以找到适当的证据去支持这种威胁论。因为除了在元朝,蒙古人好斗的天性使其一路远征欧洲,而汉人当时也是被欺压统治的对象。但元朝寿命不足百年,后来就被农民起义所推翻。如果以元朝的经验来说明现代中国简直是不可思议。

那么1949年以后的中国又如何呢?在过去的63年中,中国打了4场战争,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朝鲜战争。在此次战争中,中美两国都是被动方。如果不是朝鲜的金日成伺机进攻韩国,而美国担心一旦韩国失守,日本和台湾将紧随其后,美国显然不能够袖手旁观。从中国方面来看,如果不是傲慢的联军统帅麦克阿瑟将军(Gen. Douglas MacArthur)执意将战火烧到中朝边界的鸭绿江,解放军或许就不会发动抗美援朝战争。

朝鲜战争显然不是中国挑起的,但却损失惨重,且在物质和领土上没得到任何好处。如果我们着眼中朝复杂关系,探讨中国在朝核六方会谈中所处的困难角色,我们就能体会中国对其邻邦是何其仁善。中国从来不愿干涉别国事务,即便对有求于中国的国家也如此。中国言行举止都践行着从不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宗旨。通过观察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关系也不难发现,不论和平之际抑或危难之时,中国都坚持着这种一贯的模式。这种态度植根于中国人最根本的信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不让外国人在中国土地上颐指气使,那么中国人同样不会为难他国。如果人们能理解中国在鸦片战争前后百余年间饱受的伤痛和屈辱,就会很容易领会这一点。中国人不相信复仇,他们相信防止兵戎相见的最好办法是变得足够强大,强大到能震慑一切未来的侵略。强权政治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从来就没有地位,战争、经济制裁、军事同盟、核威胁等字眼很少出现在中国外交政策陈述中。这并非只是中国人在言词中不使用,最重要是中国人想也不是这样想的。因此,美国的领导人没有必要在字里行间寻根究底,只需要从中国的行动中去寻找真实的含义。

中国与邻邦之间所发生的其他战争又能够说明什么?就以中印之间在1962年发生的边界战争为例,这的确是由中国发起的。然而,战争在胜负已见分晓之后,毛泽东却一纸命令将解放军调回麦克马洪线(McMahon Line)以北,甚至放弃了一些在交火前就由中国控制的领土。这证明了中国发起战争的目的不是领土扩张,而仅仅是敲山震虎,警告印度放弃继续蚕食西藏领土。自1959年印度对第14世达赖喇嘛提供庇护以来,中国开始意识到印度可能对西藏存在某种野心。此时,印度开始与美苏保持极好关系,如果他们一旦联合起来从西边围堵中国,将对中国构成威胁。从这种角度看,中印边界冲突可以被理解为中国对保卫自身权利采取积极主动的作法,但绝不能因此就给中国扣上侵略扩张的帽子。

中国在六十年代末与苏联在珍宝岛发生的军事冲突也很难成为中国威胁邻国的例证。大量证据显示,此时中国军力远逊于苏联,绝大多数历史学家也一致肯定当时中国是出于一种防卫而非进攻。我们还可以考察一下中国的对越战争,它可能会是更有趣的案例。同样,中国发动对越进攻既不寻求领土扩张,也不是为了殖民统治。越南在1978年底攻占柬埔寨可能是最终促使中越之间爆发战争的导火线。当时有说法是越南下一步将通过占领老挝来组建印支联盟,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认为,越南的这种计划对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造成极大的威胁。中国当然反对这种野心,因而向柬埔寨提供援助,使其加强防卫。很多人认为越南的排华行动以及河内与莫斯科之间的亲密关系也是中国想要“教训”越南的原因之一。邓小平当时就曾说,“小朋友不听话,该打打屁股了。”就在打了淘气的小朋友屁股之后,中国再次退回到自己的边境内。从苏联没有介入战争可以看出,中国准确地判断了印支半岛的地缘政治局势。自此以后中越边境冲突不断,直到1989年越南从柬埔寨撤军之后才停止。如果越南确有打造印支联盟的大梦,这时已经不可能实现。就在对越战争之后,中国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大为改善,地区安全由此得以稳定。

就中国对对外军事行动的谨慎态度,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中国从未将战争视作领土扩张的工具,冲突主要是防御性的。中国的行为显示在任何情况下都绝对要慎用武力。在其悠久的历史之中,几乎所有的思想家都不主张以战争作为实现国家目标的有效途径。在春秋末期军事战略家孙子的眼里,对真正的“王道之君”而言,战争永远是第二位的。即便到了剑拔弩张、必要开战之际,战争也必须是有限战争。与苏联和越南的陆地领土冲突最终通过谈判已经解决,而中印之间在九十年代初的一系列对话,促使两国承诺通过和平手段解决边界争端。时至今日,很难想象中印还会因边界纠纷而再动干戈。即便是那些坚持中国威胁论的人,也无法否定中国就算是通过战争强化谈判桌上的地位,中国最终仍然坚持将纠纷诉诸外交努力来解决。

中国历来对干涉别国内政都持批判态度,不管是在苏丹、利比亚、叙利亚还是朝鲜或伊朗问题上均是如此。中国一贯反对通过武力解决国际纠纷,甚至反对动用经济制裁或其他激进的非军事手段。在苏丹问题上,正是有了中国的帮助,才没有导致更多的人无端牺牲。而当伊朗遭受制裁之际,中国即使饱受西方指责仍采取独立的立场。此后,印度继续与德黑兰维持石油贸易关系,日本也不愿完全执行对伊制裁。近期,甚至华盛顿也开始对利用军事手段解决伊朗核危机有所保留。

在联合国就利比亚问题进行表决之后,西方国家违背安理会决议案的精神,强行军事介入利比亚内战,而中国至今还在为表决中投弃权票而耿耿于怀。国际社会本希望透过决议案帮助解决利比亚的人道主义危机,但最终却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平民伤亡。有此前车之鉴,中国才决心在安理会否决对叙利亚展开类似的干涉行动,不再听信美欧的花言巧语。现在一些人信口雌黄说由于中俄作梗,使得叙利亚局势恶化。利比亚的前鉴不远,只能说这些人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就算时至今日,人们还很难得出利比亚人道主义危机已彻底结束的结论。

中国主张本国人民才是政治变革的推动力,外国势力越俎代庖只会横生弊端,也不符合国际道义。在过去,有人总是指责中国为了经济利益而庇护独裁者,但苏丹危机的化解却证明了这种论点的荒谬,因为中国是在以自身利益为代价纾缓苏丹危机。在叙利亚,中国也并无太多经济和战略利益,却仍然坚定地采取这种立场。中国军队积极参与到联合国维和行动,并且在救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非战斗活动中起主力作用。这些事实进一步阐述了中国人对于军人并不就只是打仗的思想。当中国海军开始在索马里沿岸的亚丁湾打击海盗时,人们或许能逐渐熟悉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军事存在。中国政府相信,随着这类任务的增多,那种认为中国为求霸权而挑战既有国际秩序的说法将不攻自破。一旦起到这个效果,那种强权政治充斥国际事务的旧理论就必须重新检讨了。

最近中菲在南海的对峙更进一步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行事思维作了最新的注释。如果有人想以黄岩岛事件为例,证明中国的侵略性,阻碍南海的自由航行,因而为透过军事和政治上介入南海争端找借口,那可能适得其反。该事件实际是菲军方试图在争议海域拘捕中国渔民而起。过去,尽管双方对这片海域都宣示主权,但两国渔民在这里却相安无事。有趣的是,实施此次拘捕行动的是菲律宾海军唯一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军舰。这是菲方一年前才从美军那里淘来的旧货。就在菲方试图拘禁中方渔民后数日,正好是美菲按计划举行联合军演的日子,而地点恰好也是在事发海域附近。而黄岩岛对峙之后又有此前早就安排好的美菲防长、外长对话,难道这一切都只是巧合?据菲律宾国防部声称,“该级别的会晤是美菲关系中当属首次,而美国此前仅与日韩有过此类会商”。很显然,菲律宾渴盼美国人重返亚太,更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积极角色,达到对菲律宾发展有利的目的,而黄岩岛对峙正是掐准时机要撬动美国的大战略。

当美国拒绝向菲律宾援助一枪一弹,甚至不愿在南海对峙中站队,这着实让菲政府大失所望。菲方企图将南海争端国际化,公开怂恿包括东盟及日本、印度在内的国家干预中菲黄岩岛对峙。显然,菲律宾的目的不只是保护领海主权。部分菲律宾媒体更公开质疑阿基诺政府卷入中美拉锯战是否明智。当菲政府号召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反华示威,旅外菲律宾人的响应却是极为消极。很明显,菲政客甚至不能掌握自己国家民意的脉搏。

面对挑衅,中国又是如何应对的?在事件发生后,中国坚持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黄岩岛对峙,并谴责菲方试图将冲突升级。当有媒体谣传说解放军南海舰队已提升战斗预警等级时,中国国防部立即予以否定。要知道,这可不是国防部对谣言的一般反应。菲律宾海军难望解放军之项背,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中方避免将事件军事化的处理手法却显示了中国的善意。而中国限制菲律宾香蕉进口,旨在告诫马尼拉,回击菲律宾的手段很多,但中国并没有计划这样做。

现在还很难预测黄岩岛对峙的最终结果,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绝对会避免战争的发生。一个巴掌拍不响,而菲律宾也不愿意看到这种发展。菲律宾可能希望对峙升级,美国介入从而对菲提供大量援助,也许还能够提升自己在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地位,但无论如何也希望避免战争。而中国则希望通过解决黄岩岛对峙,为今后解决领海纠纷寻找一个模式,战争无疑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最近有些事态的发展也需要仔细审视。普京在参与第三次总统竞选期间,曾明确表态要让中国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东风”。最近在中国黄海举行的中俄联合军演就彰显了两国关系的非比寻常。而最近中印之间加速解决边界领土纠纷的想法也预示着两国政治家希望减少不必要冲突的可能。在黄岩岛对峙中,没有一个东盟国家愿意接受菲律宾政府的邀请来趟这趟浑水。而对中国而言,这是真正考验她是一个帝国主义者还是东盟发展的合作伙伴。一些印尼和马来西亚官员曾私下表示,他们相信中国不会欺负菲律宾,因此将这个问题诉诸东盟是不太明智的,只会使问题复杂化。

在冷战时期,所有这些国家都曾一度敌视和怀疑中国,而他们改变对华态度主要建立于改革之后同中国的互动。全球化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通过经济合作各国之间也增强了互信。最重要的是,这是一群不为意识形态左右、不因保卫霸权而劳心的国家。与帝国主义的日本、纳粹的德国、苏联还有那傲慢的美国相比,中国显然是比较温和的。

对美国而言,伊阿两场战争很好地证明了军事力量不是实现其意图的最佳工具。在对外关系中,军事占领是一种过时的战略。软实力并不是什么人的发明,它是现实政治需要的结果,政治家拥抱这种理念是因为务实主义,并非出自什么意识形态或信仰。

中国并非不知道实力在国际政治中所发挥的作用,中国古代的思想论著对此论述颇多。中国也深悉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能力,尤其是在其经济实力发展到距世界头号经济大国仅有十年之遥的时候。辅之以广土众民,中国很可能成为全球化时代第一个真正意义的超级大国。同样,说中国不屑看到这样的局面只是自欺欺人。

然而,对一个在过去2000年中就有1800年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来说,重拾昔日的辉煌是否需要到处炫耀呢?面对在二战中获胜,并且以原子弹将广岛、长崎化为废墟的美国,中国不就曾在50年代一穷二白的时候和它有过一场战争吗。既然如此,中国会对再次和美国交手感到犹豫吗?显然不会。然而,不论是美国还是菲律宾,中国都不愿意与其开战,这是因为战争解决不了问题,而且双方都会因此而受到伤害。

对中国崛起持有怀疑的人而言,他们有必要理解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关“势”的概念,正如基辛格引述《孙子兵法》时曾经这样说,势“包含着其万变之形的力量以及不变的规律”。逆势而为就如引水上坡,既困难又徒劳。中国的崛起即是“势”的结果,而这种崛起反过来有可能成为变革国际事务既定思维范式的力量,这不仅仅是对地缘政治意义而言,而且涉及对国际关系的理论认识。

中国倾向于在和平环境之中推动自身的发展,并深信这是国际交往的不二法门。邓小平常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针对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阶级斗争、意识形态激烈争论而言。对中国来说,“硬道理”一词意味着压倒一切的目标。这同样应该应用到中国的国际思维中去。实际上,这与美谚所云“要发财不要战争”(lets make money, not war)有异曲同工之妙。

让我们重新考察中国对国际事务的态度是否能够促使国际政治的固有思维有所改革。在国际事务里,中国坚信经济发展比权力政治和争夺势力范围更重要。如果我们能协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其经济水平和政治的稳定性,这个世界将会和谐得多。战争和霸权绝不能起到这种作用。只要人们能够以一种更开放的态度,尽量减少偏见的方式来看待中国的国际思维,我们就能够很好地认识到中国的思想形态将对全球化的国际关系范式提供改革的动力。

作者:无忌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转帖] 中国的政治 海归主坛 2013-6-13 周四, 11:43
是某版主“向无辜人群扫射的自由”事件!与国际政治阶级无关。请移步《海归主坛... 众议院 2012-12-18 周二, 12:55
无家无国之人,有什么资格谈国际政治? 海归主坛 2012-9-30 周日, 10:01
政治迷局:希拉里的访华尴尬-美国不可能卷入中日战争。 海归主坛 2012-9-09 周日, 07:34
[ZT]后奥运会中国的政治改革-郑永年 海归主坛 2008-9-18 周四, 15:15
[原创]新劳动法的本质是国际政治问题,而不是内政和经济问题 海归主坛 2008-3-10 周一, 12:00
[报摘]德国女政治家一项关于婚姻期限的建议 --比较有建设性哦 生活风情 2007-9-21 周五, 04:39
张五常谈中国的政治体制 海归论坛 2007-3-29 周四, 19:28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无忌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