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转贴: 海归了,我的饭碗在哪里?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贴: 海归了,我的饭碗在哪里?   
wow




头衔: 海归少校

头衔: 海归少校
声望: 讲师

加入时间: 2004/02/27
文章: 269

海归分: 26527





文章标题: 转贴: 海归了,我的饭碗在哪里? (1966 reads)      时间: 2004-3-07 周日, 22:02   

作者:wow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2003年8月24日,当我打理完在新西兰的一切事情急冲冲地回到中国时,我的心长长地舒
了一口气,一个发烫的声音在心底喊:“我终于回来了!”但这个声音没有4年前我兴冲
冲地抵达奥克兰时所喊出的“新西兰,我来了”那么激动人心。潜意识告诉我:在拥挤的
、充满着泥味和汗味的故乡的土地上,生活是真实的,没有玫瑰般的诗意,也没有异国情
调的浪漫,我要面对是我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


果真,一连串的打击接踵而来,将我内心残存的一点点幻觉都彻底撕碎了。


记得我刚刚抵达广州,还没来得及放下行李,我哥哥便焦急地打来了电话,说:“母亲不
行了,你尽快回来!”广州的朋友告诉我,这是第三次来电话了。


母亲病重我是知道的。事实上,我是2003年赶回老家过春节的,随后在国内待了很长一段
时间。SARS过后的7月,我已联系好了去中央电视台新闻部工作,并且报了到。但因为母
亲病重,我只好先回到老家照顾母亲,同时接到怀卡托大学博士论文答辩的通知,我便于
8月3日赶回新西兰。在顺利地通过了论文答辩后,我立即处理有关事情,没有浪费一分一
秒,将论文最后的定稿装订、上交后,我来不及参加学校的毕业典礼,就急匆匆地返回中
国。


我连夜赶回湖南祁东老家,母亲已经昏迷不醒。待附在她耳边轻轻呼唤了好一阵子,她终
于最后一次睁开了眼睛,她明白我回来了,想说什么,但已经说不出来,急得浑身发抖,
干涸的老眼竟然又流出了一点点眼泪。那一刻,我的心真是碎了。


两天后,母亲走了。


她在我回国前交待我的哥哥,要我回国后直接去北京上班,她似乎意识到如果我不能尽快
去上班,工作的事就有可能随时发生变故。


母亲的预见还真灵。当我满怀悲痛之情赶到中央电视台新闻部时,部领导告诉我,台里进
行大调整,并且要裁员百分之三十。他要我暂时不要上班,等台里一切安排好了后再去。



我知道,这一等,早就联系好的“饭碗”立刻就会打碎。


不过,当时我并没有想得太多,一方面因为母亲的逝世我内心有着深深的悲痛,另一方面
,我相信中央电视台也需要我这样的人才,所以先找个地方安顿下来是第一要务。但是,
工作不定好,你又怎敢轻易租房呢?当我在广告上挑选好紧邻中央电视台的几处房子、并
实地察看了一番,在最后决定是否住进来的时候,我犹豫了:因为北京太大了,万一不在
中央台工作,而去别的什么地方上班,那么,每天赶车都会花上好几个小时,而且一定会
累得苦不堪言。与其这样,还不如等一等,先在朋友家借住一下。


然而,这一等,就是一个月。到后来,我几乎不抱什么希望了,便决定先去找找别的工作
试试。


正在这时,我碰到一个老乡,也是我的校友和在湖南日报的同事。现在他在北京一家证券
公司任总经理,手下还有两家自己的公司。他知道我能写,便主动提出请我去全国证券公
司实地采访,为他们金融战线写一部20集的电视连续剧。他们“买断”我一年的时间,用
半年时间采访,用半年时间写作。


我觉得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金融战线、特别是证券行业,以文学的形式反映的还真不多
。一方面,业内人士能写的不多,业外的作家们写出来的东西又不到位,总给人以肤浅和
虚飘之感。如能真正深入到证券行业去,是大有作为的。正因为此,我答应可以试一试。
但同时请对方能否考虑一下我的住房问题,因为北京租房实在太贵,一个一居室的房屋没
个一千四五下不来。


当我们在谈论这个项目时,老校友也同时在谈一个更大的项目。我们见面后,就作鸟兽散
了。几天后,我打电话给这个老校友,他说眼下事情太多了,以前所谈的项目还没有时间
细细考虑。言下之意,别急,先等一会儿吧。


他们都有固定的饭碗,他们都有固定的收入,他们可以不急,可以等待,但我不行啊。我
必须要先干事,必须要挣钱啊。


记得年初回国时,从朋友们那儿反馈来的信息让人振奋。当时,上海要办一个面向白领的
金融杂志,他们缺一个主编,朋友认为我挺合适,便把消息告诉了我,说他们给的待遇也
还可以,年薪20万,每年还有分红,前3年每年会拨出一笔可观的经费,足够我们打开局
面。但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使这个“肥缺”也随之泡了汤。


也许正是因为有人愿开20万的年薪给我,所以,自己再找工作便会有点挑战的味道。在中
央电视台的工作处于风雨飘摇和老校友的“买断”像雨像雾又像风的时候,我开始到网上
寻找工作,并且开始寄送简历。


与此同时,我向怀卡托大学学位办写信,请他们将我的博士证书尽快寄来,因为有的单位
需要看原件,而这个博士证书一直到2003年11月上旬我才拿到。此间,有几个单位见我拿
不出证书,以为是个“假的”洋博士,我也不作过多的解释。因为,我请他们上网查一查
他们都不愿意。


当然,我抱怨没有用。他们在那个岗位上,他们就有“权力”不上网去查证,就像守门的
老太“有权”不让人进门一样。记得《新京报》创刊时,我带着材料去应试,在进光明日
报门口时,守门的老太就是不让我进去,我将自己的身份证和各类证件都拿来了,她还是
不让进,理由很简单:拿工作证或者《新京报》的面试通知书。真是荒唐:我有工作了还
来这里面试干吗?后来,我给远在广州的朋友打电话,让他给在《新京报》的朋友打电话
,派人下楼来接我,我才最终得以进去。不过,当我试图找主管该报的副总编辑或总编辑
谈谈时,新闻部的负责人很冷淡地说,他们没有时间,正在开会。“你把材料放在我这里
吧。”这位负责人看了一眼简历后,说,“不过,你的年龄已超出了我们招聘的范围。我
们最大年龄限定在35岁以下。”这可真是给我泼了一瓢冷水。但是我想,我虽然比规定的
年龄大了两岁,但我不是来应聘普通编辑记者,我是来应聘部主任等中层以上领导岗位的
呀?


我心里很清楚,这张报纸不会考虑我。


由于经济日报出版社准备出版我一套以总题为“新西兰之旅”的五卷本文集,因此,当我
把自己求职的“新动向”向该文集的责编讲起时,她立即给在《市场报》任副总编辑的老
同学打电话,将我隆重的推荐给这位副总编辑。副总编辑对我也极为感兴趣,请我第二天
上午九点半去他们报社面谈。


先天下午,负责我文集的责编还向我面授机宜:你要去大胆挑这张报纸的毛病,要知道,
你是去给他们治病的,不单单是去求职的。同时,你要自信,大胆讲述自己的一些想法。
为了对这张报纸有所了解,我先天下午还急急忙忙地赶去北京图书馆查找这张报纸,还真
“挑出不少毛病”。然而,事情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市场报》的副总编辑十分热情,递烟倒茶,并将自己的名片送到我的手里。当我说“对
不起,我没有名片”时,他立即说,没关系,到时我们帮你印。然后,我们就像兄弟般地
谈论起来。他向我介绍了这张报纸的辉煌的过去和并不乐观的现在,他们希望招纳贤才,
特别是像我这种有国外学习生活背景的人加盟进来,共创大业。


然后,他就带我来到该报的一把手房间。我庄重地递上我刚出版的一本长篇小说以及我的
简历,一把手见是长篇小说,仿佛愣了一下,随即见我的简历上写的是“文学博士”,他
的热情度立即大打折扣。原来,副总编辑在跟一把手汇报时,把我当成了“经济学博士”



这些情况是我后来了解到的,而当时,我还蒙在鼓里,傻乎乎地大挑报纸的毛病,挑得人
家脸红一阵白一阵,可人家一问我:“国外的经济类报纸你了解得多吗,你看《华尔街日
报》吗?”我顿时心慌起来。事实上,我谈论的报纸毛病他们比我更清楚,在办报最基本
的理念上,他们的资历都比我老得多。我挑出的毛病虽不是ABC之类的常识,但也并没有
太多的新意。他们眼下最缺的不是报纸采编系统的人才,而是管理系统的人才,是要与世
界接轨的全新的经济类人才。简单一点说,如果我在国外学的是经济学,无论是宏观经济
学还是微观经济学,哪怕是MBA也好,能够马上投入到他们的工作中,为他们与山东某大
型企业将要开展的合作写出一份资料翔实、让人心动的合作项目意向书来,以便合作双方
都能通过。


而这,岂是我的所学能够胜任得了的呢?


灰溜溜地退出来,天上下着蒙蒙细雨,天气也变得突然冷了起来。我紧紧地裹着身子,挤
上公共汽车,有一个声音在心底里喊:“回国了,我的饭碗在哪里?”


接下来的日子,我不停地奔波,不停地寻找机会。的确,北京的机会太多了,但许多机会
不是你的,许多机会只向别人敞开。国家政策一个劲地鼓励留学人员回国,但我感觉更多
的是鼓励那些学理工科的、掌握某项具体的专利或发明,或者已经在国外有了自己的公司
,你可以回国来投资或合资,将自己的新技术、新管理、新经验带回来,而对于在国外学
人文科学的则不然。这些年,国内培养了多少人文科学方面的博士和博士后啊。这些人的
导师都是某个学科或某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要说有空缺的位子,也是为他们的学生留的



最糟糕的还是我的身份问题,因为我已经拿到了新西兰护照,成了新西兰公民了。来自己
的出生地反而成了外国人。中国人对外国人一向很友好,但中国人心目中的外国人是红鼻
子蓝眼睛的白人、黑人,决不是我们这种去了国外拿了洋护照的人。他们管我们叫“假洋
鬼子”,调侃我们是“高等”华人。


有个新华社的朋友听说我从国外回来,出国前又在湖南日报干了五年的编辑记者,现在拿
了洋博士,便说新华社特别需要我们这样的新鲜血液。然而,当她一听我是新西兰公民时
,立即说“糟了,那可不行!新华社不会要一个外国人来工作的!”


这话说得我一愣一愣的,我心想:天啦,在我的出生地中国,我成了一个外国人?可是,
事实难道错了吗?我拿了新西兰的护照,就等于自动放弃了中国国籍。当初在是否入籍的
问题上并没有想得太多,以为只要加入新西兰国籍,就可以自由地去包括美国、英国、法
国等发达国家在内的全世界130多个国家,3个月内都不要签证,这样,我可成了真正的“
地球人”了。可是,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并不动人的选择,因为,如果你没有钱,纵使这
些国家都张开双臂欢迎你去,你能去、你会去、你敢去吗?经济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
你就寸步难行啊。


眼下最重要的是,我必须有个较好的“饭碗”,以保障我能够过上像样的生活。这时,我
从网上发现《银行家》杂志招聘一个编辑部主任,我寄去简历后,很快得到了面试的机会
。临走前,对方交给我一份杂志,要我对他们的杂志改版提点建议。回家后,我立即认真
翻读他们的杂志,写了一个五千字的“批评”,对每个栏目、每组文章进行了有针对性的
“批评”,同时将自己对改版的设想也写了进去。


第二次面试是与他们的社长见面。社长看了我的简历和我的各类证书原件,又看了我给他
们杂志社写的批评和建议,认为挺不错,他问我希望得到什么样的薪水,我想他明明知道
我写了15万的年薪,现在又问这个问题,是不是因为太高,由于我看中《银行家》这个刊
名和它的潜在发展空间,很希望得到这份工作,所以,我主动降格,提出只要年薪10万就
行了。社长说让他们考虑一下,也同时请我自己回去写一个东西,主要有三点:我以前没
有搞过经济类杂志,面对新的挑战,你会怎样处理?我的文学成就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在
这种刊物工作一定会舍失个人的爱好,当个人爱好与实际工作发生冲突时,怎样处理,值
不值得这样去做?作为一个编辑部主任,怎样带好一个团队,这个杂志社已经有三个博士
生了,他们都是本行业内很专业的从业人员,你在审定他们稿件时,会不会感到有太大的
压力?


这样,我又写了一个两千多字的东西,就上述三点做出了自己明确的回答,然后我就等待
他们的工作通知。在我看来,这个工作应该是十拿九稳了,因为社长已经在问我是否可以
调动我的工作等事情了,如果不打算要我,又何必讲这些,而且何必讲“拿10万的年薪,
也会有这种年薪的压力,我们会搞目标管理”之类的话?


然而很意外,我再也没有等到《银行家》杂志的通知。


不久,我又接到两家出版社的面试通知。对于前者,7万到12万的年薪虽然符合我的期望
,但对于教育类图书我没有经验,作为他们的总策划,我显得心虚,而且对该类图书的兴
趣不大。对于后者,他们给我的条件是月薪4000元,年底可能还有一些分红,而我每天必
须得来回坐上4个多小时的车赶到单位上班。我觉得没啥意思。


正在这时,一份新创刊的医学管理类刊物招一个主编,我去面试时,他们给我的待遇更让
人心寒:试用期三个月,月薪1500,三个月后3000,半年后5000。真是活见鬼。我就是呆
在家里写稿,每个月还不止挣这点钱啊。


一晃两个多月就过去了。此间,我利用晚上的时间,还真的写了不少东西,包括翻译一部
书稿,又出版了两部新的长篇。这些书和稿酬足够我在亚运村租一栋三室一厅的宽敞的房
子,也过着像模像样的生活。


但这样当然也还不够。其间,我还尝试与人合作,承包报纸版面,与带“字”号的协会联
系,举办一些培训班或帮助别人出版自费书。但这些事,都只有上文没有下文。


眼下,我在民族出版社驻华南站工作,对于这份工作,我看中的是它的潜在空间。华南站
负责的地理范围是湖南、湖北、广西、广东和云南。这里的压力也是有的,但活动的空间
较大,如果经营得好,我可以一年做几十本书,相当于一个中小出版社的规模。


当然,我揣的饭碗不是“铁的”,这正是我喜欢的。因为饭碗不是“铁”的,机会就总是
不断地显现,诱惑就总是在前面闪光。回国几个月来,我深深感到,我的饭碗不是揣在别
人手里,我的饭碗只能靠自己去挣和抢。


根断了,虽然有一种“漂”的感觉,但月缺月圆之际,我更能看清人生的冷暖,更能以一
种清醒的认识去积极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作者:wow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给大家说说国内地方创业活动几个赚海外学人人头费的会头或组织:海角网,北美交流。。 海归商务 2013-4-29 周一, 07:56
[音乐]原创【未央】曲:偶然,词:海上云,唱:红尘,祝大家新的一周愉快! 高山流水 2012-7-09 周一, 09:56
[音乐]原创【如果思念】词:海上云,曲:北美小朱,演唱:红尘 高山流水 2012-6-09 周六, 08:44
[原创]【思念】作者:海上云,朗诵:红尘 高山流水 2012-2-15 周三, 22:32
[音乐]原创【岁月的歌】词:海上云,曲:园艺,编曲:胡寒,演唱:红尘 高山流水 2012-2-05 周日, 11:58
红尘:【彼岸花语】填词:海上云,贴:石头弟弟 流行歌曲 2011-9-01 周四, 10:31
[转帖]李剑芒:海外IPO,中国公司的骗局 海归商务 2011-1-20 周四, 08:58
北京吃喝玩乐系列:【漂亮照片】在昆仑饭店上海餐厅,我是如何被宰的? 海归茶馆 2005-12-17 周六, 23:03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wow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