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贤出世

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发生了一件大事。

这一年,周桓王因怒郑庄公假王命而伐宋,且挟郑庄公偷割周粟之恨,遂率陈、蔡、卫、虢四国伐郑,结果被郑国大将高渠弥一箭射中桓王胳膊。虽说当时周室式微,开始走下坡路,但周天子毕竟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四方诸侯还对周天子的余威有些忌讳,谁也不愿和天子撕破脸皮,更不愿意承担犯上的骂名,所以在大面上还要维护君臣的礼节。因此,发生了箭射周王的事后,郑庄公还是要做些表面文章,跑到周都洛邑去给周桓王赔礼谢罪。然而,在这个和气的表象下面,虽然还没有象战国时那样乱成一锅粥,但已经积累了乱的基础,浮现了乱的迹象。而且,从此以后,四方诸侯更加不把周王放在眼里。因此,有的史学家认为:周乱始于郑庄,其实郑庄公只是历史大势的催化剂而已,却绝对不是那个引起裂变的关键元素。

在周朝的东疆大国齐国,当时的国君是齐厘公,即春秋首霸齐桓公的父亲。齐厘公在历史上号称春秋小霸,有些史书也称齐僖公。

管仲横空出世,辅佐齐桓公称霸春秋,就是发生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

在下看史书上的记载,但凡帝王将相在受孕或出生时都有各种各样的异征出现,以示与凡夫俗子的不同。最常见的几种异征有:看见龙、凤、麒麟或异兽,看到某个星星坠落,看见红光绕梁,亦或有紫云盘桓,甚至踩了神人的脚印。如果是女贵人,最常见的就是有凤凰或者五彩祥云等出现,总之这些人从一孕育,就非比寻常。

关于管仲出生时有无异兆,好象没有哪本史书有过记载。太史公笔大如椽、惜笔如金,介绍这位中国历史上最全才的大政治家的出身时,也只有“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这么一句话。先秦之后无子,在下非常赞成这句话。翻翻历史,发现华夏子孙的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学问家、大军事家、大辩论家,都出自先秦。后人也出过些人物,但也只是在先人的成果之上理解理解,解释解释,发挥发挥,最多发扬光大一下。这就好像先人做好了饭,我们后人说雅点叫拾人牙慧,说俗点儿就是吃祖上的老本儿。即便有人吃的花样新鲜些,就个小葱,蘸个辣酱什么的,也最多算是个小成、小家,可谓光芒有限。

纵观先秦的这些大家里,管夫子应该是集大成者。在齐国这块实验田上,管仲无论在政治、思想、军事、外交、经济、礼教等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使当时的大小诸侯国不得不唯齐国的马首是瞻。比较先秦其他几位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大家们,管夫子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而一匡天下,执掌齐政近四十年,充分施展了自己的绝世才能,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报负,其实实在在的成就,可以说先秦几大夫子无人能出其右。

言归正传,公元前723年,周平王47年,这位光芒四射的旷世奇才管仲,出生在安徽省颖上县北10公里处的建颖乡管谷村。管仲名叫管夷吾,仲是他死后的谥号。

虽说英雄莫问出处,但那指的是草莽英雄,象管夫子这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物,还是有必要查一查出处的。管性的祖先是周文王姬昌,就是一统天下八白年的大周朝的开国始祖。周朝始建,武王大封诸侯。文王第三子武王之弟叔鲜,被封于管地(今郑州),按当时的习俗,住在管国这地方的人就以管为姓,所以姬叔鲜后来就叫管叔鲜,是管姓的始祖。

但武王之子成王即位之后,成王的叔叔管叔鲜起了不臣之心,勾结商纣之子武庚搞武装叛乱。姑妄测之,管叔鲜是欺负成王年幼,周又初定天下,自己不甘心臣于侄子,所以想乘机造反搅乱格局。然而,不幸地是,管叔鲜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也过低估计了对手,最失策的是,他竟然忘了自己还有个能力高出自己太多的弟弟周公旦。结果周公旦大兵东征,一举扫除叛乱,不但大义灭亲诛杀了管叔鲜和武庚,还趁机收复了东边一些部落,使周朝的势力范围进一步东扩。而管叔鲜的后代子孙在这次叛乱之后,不得不沿颖河南遁,最后定居在安徽颖上。

周朝的等级制度很严,有王、诸侯、卿、大夫、士等,这些都属于贵族阶层。如果没有中间跳出来闹事儿的,一般来讲周天子的宝座由周天子的嫡长子继承,其他子弟就封为诸侯。诸侯的位子由诸侯的嫡长子来继承,诸侯的其他儿子就封为大夫。大夫的位子不用说还是由大夫的嫡长子继承,其他儿子则得到士的身份。管夷吾就属于士阶层,贵族中的最后一级。

据《国语、齐语》中记载,管夷吾的父亲名管严仲,是齐桓公之父齐厘公的大夫,可惜英年早逝,撇下年少的管夷吾和他的母亲艰难度日。至于管夷吾有无其他兄弟姐妹,史书上均没有记载。虽然属于贵族阶层,但孤儿寡母,没有生活来源,其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管鲍之交,名冠千古,提到管夷吾,自然要说到鲍叔牙。鲍叔牙远祖为姒姓。和姬姓一样,姒姓也是从母系社会传承下来的古姓。晋朝张处度的《列子、力命》里,有‘管仲、鲍叔牙并颖上人’的说法,但实际上鲍叔牙出生在齐国鲍地,在今山东省新泰市鲍庄。鲍叔牙的令尊叫鲍敬叔,传说是杞国公子,在齐国为官,采邑鲍地。

周朝采用的不是后世的俸禄制,而是封地或采邑制。天子封诸侯,诸侯的封地叫国;诸侯封大夫,大夫的封地叫采邑或采地。在封地或采邑里,所有的事由封地主人说了算,他们可以设置自己的行政机构,甚至可以建立一定规模的武装力量,而且封地或采地上的租税和人口也归主人。鲍敬叔的采邑在鲍地,有了这鲍地,鲍叔牙的家境应该是比较富裕的,这一点,很多史料都有佐证。

后来,鲍敬叔辞官,带着家人到颖上定居,其居住地被后人称为鲍庄,离管夷吾的出生地管谷村很近。

关于鲍叔牙的生卒,几乎所有史书上都注明无考。现在一些史学家的说法,也只是大致推算出来的。一般认为鲍叔牙年长管夷吾几岁,大约出生在公元前728年。

下章请读: 管鲍之交

苏犁末
200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