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跳火坑谁跳火坑   Comments

我不跳火坑
谁跳火坑?

众女神设关卡考验三藏师徒。孙悟空因为心无色念,女神们根本就没有打算考验他,所以就让他一眼就看到了那半空中庆云笼罩、瑞霭遮盈,让他知道了这是佛仙所化。然后这考验呢,众所周知、唐三藏和沙悟净都坦然过关,尤其沙悟净,这一关过得比唐三藏还干净利索。唐三藏是肉眼凡胎,识不得变化,也看不出机要,全凭自己许多年平日里一念一行的积累。而沙悟净呢,他虽然被贬下界,但是在尘世外徘徊,也未尝沾染色欲。然后就只剩下这猪八戒一人,被烤得青烟直冒。
其实,小说中点到了,黎山老母和菩萨们演化的这个山庄,考验前处处都留给了猪八戒识破迷局的机关来。你看那村舍宅邸,“牛羊不见无鸡犬”,你不觉得这个很奇怪吗?有什么奇怪了,小说中不是马上就澄清了这“想是秋收农事闲。”秋收完毕,那牛羊更应该在村子里,尤其是阿鸡阿狗,应该跟农忙与否无关。而且农闲的时候,狗狗们才更喜欢跟着主人家在村子里游荡嘛。看到“牛羊不见无鸡犬”,是谁想当然的认为“想是秋收农事闲”呢?这种附会的荒谬的理由,似乎只有老猪才想得出来。但是,其实这个反常现象,本来目的是唤醒他的。
并且那妇人自称姓假,三个女儿分别叫做莫真、莫爱、莫怜。这么扎眼的姓和名,以猪八戒平日里正常的悟性来说,应该一听到就觉得不对劲儿了。可是他完全被色欲之心笼罩,师父唐三藏跟这妇人那么严肃的应对,他都充耳不闻。那还用说啥,猪八戒就毫不犹豫的中招了。作为实质上的师父,观世音菩萨显然是殷切希望猪八戒能过了这一关其实说起来不大的考验,可是猪八戒没有。所以后面总是有色的考验在等着他。
修道人看色念等相关物什,为什么那么看重,现代社会真的是从来没有人搞清楚。就是因为不清楚,加上被有人误导,用现代堕落的观念去看待修道人这方面的事情,造成了长久的误解。
色欲之念,不是正常的人都曾有的吗?为什么修道人避之如虎?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一向也强调要克制呢?这里说的,跟正常的婚姻家庭是两回事。实际上,色欲、惊恐、狂喜等,属于一类需要避讳和克制的欲念,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就是控制着人体进入一种极端消耗的状态,就好象油箱上戳破个窟窿在哗哗的漏油一样。
……
其它的人心欲念,属于耗油型意识。色欲、惊恐、狂喜,则是属于漏油型意识。修道人追求的,是杜绝漏油、减少耗油,人体的“储油量”显然是有限的。
上面的道理,是对于古之人来说。对于当代的人,就又有了另外一种变局,出现了偷油的油耗子,就是现代人的色欲,现代人这种色欲,你不知道,跟过去任何一个时期的色欲,都不是一样的了,是一个新出现的变异品种,就好比受了核辐射变成猪一样大的老鼠。现代人的色欲,被这种油耗子给控制和利用着,你的筋脉一张开,它们就疯狂的抽你的油,同时把你的皮给撑开,让你觉得自己意气风发、膨胀膨胀的。就这样。它给你插几根抽油管儿,一次一层的抽你的油,一反正你的身体也是一层一层的,一次两次也是抽不干的。
有机会你可以仔细的观察观察身边好色之徒的眼神、面容和动作,就细细的观察那些细微的变化,然后跟正常人比一下,你就知道那东西是怎么撑着他的皮在捣鼓了。如果您有能力,能知道他的身体是什么感受、他的脑海里都在翻腾着什么就更好了。跟你自己本身的感受细细的比较比较、跟自己的意识比较比较,看看差异在哪里。比较之后,自然就知道为什么好可怕了。
……
话说这富贵逼人的贾夫人,以富贵再三逼人,先是请求唐三藏师徒入赘,后就是命令他们入赘。你看那唐长老如何应对过关。
贾夫人先是浅浅的试探、软软的哀怨,敲打三藏的怜悯之心:“小妇人娘家姓贾,夫家姓莫。幼年不幸,公姑早亡,与丈夫守承祖业。有家资万贯,良田千顷。夫妻们命里无子,止生了三个女孩儿。前年大不幸,又丧了丈夫。小妇居孀,今岁服满。空遗下田产家业,再无个眷族亲人,只是我娘女们承领。欲嫁他人,又难舍家业。适承长老下降,想是师徒四众。小妇娘女四人,意欲坐山招夫,四位恰好。不知尊意肯否如何?”
三藏闻言,推聋妆哑,瞑目宁心,寂然不答。也就是他平日最泛滥如滔滔江水的糊涂的怜悯、面子人情,这时候居然风不生、水不起,过了这一波情的试炼大水。
贾夫人马上强化攻势,以巨大的资产诱惑,召唤唐三藏的利益之心:“舍下有水田三百馀顷,旱田三百馀顷,山场果木三百馀顷;黄水牛有一千馀只,骡马成群,猪羊无数;东南西北,庄堡草场,共有六七十处;家下有八九年用不着的米谷,十来年穿不着的绫罗;一生有使不着的金银;胜强似那锦帐藏春,说甚么金钗两行;你师徒们若肯回心转意,招赘在寒家,自自在在,享用荣华,却不强如往西劳碌?”
那三藏也只是如痴如蠢,默默无言。说真的,我也不知道这三藏到底是真的没有利益之心,还是他这辈子根本就不知道钱财是多有用的东西,他出身官宦、又一辈子都是远离俗世,反正是人家的话说了那么多,他是因为很茫然不清楚人家说的是啥东西。
见三藏都顺利的避开了错误选项,贾夫人或许心中也暗暗的赞叹,开始半带点化的说话了,并且摆出了考试的最关键考题,就是要他们师徒放弃修行:“我是丁亥年三月初三日酉时生。故夫比我年大三岁,我今年四十五岁。大女儿名真真,今年二十岁;次女名爱爱,今年十八岁;三小女名怜怜,今年十六岁;俱不曾许配人家。虽是小妇人丑陋,却幸小女俱有几分颜色,女工针指,无所不会。因是先夫无子,即把他们当儿子看养。小时也曾教他读些儒书,也都晓得些吟诗作对。虽然居住山庄,也不是那十分粗俗之类,料想也配得过列位长老,若肯放开怀抱,长发留头,与舍下做个家长,穿绫着锦,胜强如那瓦钵缁衣,雪鞋云笠!”
这一半带暗示的点化,那唐三藏听了还不下一大跳!虽然他不能察觉神仙的变化,但是他完全精神起来了。三藏坐在上面,好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虾蟆;只是呆呆挣挣,翻白眼儿打仰。估计他这时候吓出了一身冷汗呢。
贾夫人看见前面唐三藏考题回答还挺靠谱,但是这猪八戒却由于终于忍受不了考验的诱惑,我不跳火坑谁跳火坑,抢着跳了进去。那八戒闻得这般富贵,这般美色,他却心痒难挠,坐在那椅子上,一似针戳屁股,左扭右扭的。忍耐不住,走上前,扯了师父一把道:“师父!这娘子告诵你话,你怎么佯佯不睬?好道也做个理会是。”
八戒这话,让本来已经心惊肉跳的唐三藏更加惊骇,他看见八戒马上就要被这诱惑给毁了,所以就急不择言的咄的一声,喝退了八戒道:“你这个孽畜!我们是个出家人,岂以富贵动心、美色留意,成得个甚么道理!”
看见三藏如此的坚决中露出短项:以人情冷酷看待修行,那贾夫人马上咄咄逼人的单刀直入的贴身近攻,冷笑道:“可怜!可怜!出家人有何好处?”贾夫人以人情撬人情,看你唐三藏如何拆招。
一向软弱的三藏,在这个紧急关头,居然罕见的强硬起来,你看他,忽地站了起来,反问道:“女菩萨,你在家人,却有何好处?”
贾夫人看他激动起来,道:“长老请坐,等我把在家人好处,说与你听。怎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春裁方胜着新罗,夏换轻纱赏绿荷;
秋有新蒭香糯酒,冬来暖阁醉颜酡。
四时受用般般有,八节珍羞件件多;
衬锦铺绫花烛夜,强如行脚礼弥陀。”
你看这诗,怎么说来说去,都是围绕着衣服、饮食、人伦夫妻之乐呢?哎呀,这出家行脚僧,可是分文无有的、空无财物、最窘迫的就是财政问题,并且这佛门出家人,自从释迦牟尼时代就定下规矩,出家人不置田产、不受资财供奉、每日只可用钵讨饭吃,而且还每顿只能吃一小钵,甚至往往是每天也就那么一小钵食物,就算饿上个几天讨不到饭也是家常便饭,按照一个常人来说,他是每日都面临着生命危机的。这修脚僧,过得真的不是人的苦日子。
所以这贾夫人的话,可够顶心顶肺的、攻势凌厉、寒光四射。考试么,当然就是冲着最可能刺激你的情绪来的。不刺激到你的心灵和执著,那还叫啥考试嘛。要是换作你我,估计当时这委屈的热泪就滚滚而下了;这被人戳到麻骨的意志,当时就瘫在那里了。
作为世间人,这贾夫人描述的,正是他们的人生目标和孜孜以求的幸福人生。可是这修行人,是要走出世间、走向更高境界的。所以唐三藏从修行人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三藏也作了一首诗,这首诗,是他一生修行的总结。诗曰:
出家立志本非常,推倒从前恩爱堂。
外物不生闲口舌,身中自有好阴阳。
功完行满朝金阙,见性明心返故乡。
胜似在家贪血食,老来坠落臭皮囊。
出家立志本非常,这开头第一句,就是直接回答了贾夫人的质问,意思就是说,我们出家人的志向,本来就不追求常人间的荣华富贵、不追求常人追求的一切,我们的追求,是跟常人的追求完全不同的,不是你作为世间常人能理解的。
然后后面的话,全是对色的欲望的考题的回答:推倒从前恩爱堂。外物不生闲口舌,身中自有好阴阳。功完行满朝金阙,见性明心返故乡。胜似在家贪血食,老来坠落臭皮囊。唐三藏这段回答,很有水平,代表了天底下所有修行人的认识,并且,还远超出了佛教中对修行的认识。
外物不生闲口舌,表现的是不受外物干扰、不受诱惑,还有修口。身中自有好阴阳,对应的是推倒从前恩爱堂,是对贾夫人提出来的人间夫妻恩爱等诱惑考试的直接回答。
夫妻恩爱,对人来说,是属于对的、好的。夫妻是同命鸟,命运关联在一起了。有句俗话说:“夫妻本是同命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句话,本来是谴责那些大难临头不顾配偶的人的,并非是肯定这种背叛誓约的人的。为什么夫妻命运被关联在一起了,就是这走向夫妻关系,是以命相许的誓为前提的,就算是没有发过誓,走向这种形式就是默认接受这个誓为约。有人说我根本就不当回事,没办法,你投胎之前绝对发过誓。没有?没有就不可能投胎做人,早就像八戒哥哥那样去了。
在佛道很多修行中,也有法门不出世俗而修的,但是绝大多数法门不如此,要求你必须出离世间,为什么?不为什么,因为你不这样修,时间根本就不够用,你一辈子一辈子的修,要不间断的修,不喘口气的修,也要修个八九辈子的!你以为修道很容易吗?难死了!密勒日巴那么绝高的根基,一辈子吃了别人十辈子都吃不下的苦和罪,修得一世成佛,也没敢回到常人状态片刻喘息。他的上师马尔巴是有家室,可人家是乌斯藏界千年一出的,一生可以承受掉你我百生百世也忍受不了的苦呀。
身中自有好阴阳,这句话,对于现在佛门,真的是太奇怪了,不能理解,一般都认为阴阳学说是道家体系讲的嘛。功完行满朝金阙,这句话,可能有人也有误解。功,对应着一层天一层天的弥补、修理完善、往上走。行,对应着关的顺利走过,经受住了考验,经受住了每一层的考验,过不去、没过好,则反反复复的过,直到能坦然过去才算数。这种修行的行,跟做多少好事一点关系没有,跟给佛菩萨磕多少头也没关系,跟一切有为的事儿都没关系。
见性明心返故乡。说到底,这个性、这个心,也不是一次就完事了,也同样是一层一层的,每一层你都要找到真正的自己、擦亮那一层你已经蒙尘黯淡的你的本性和真我。“你”是一层一层的,所有的层都综合起来,才是完整的你,那是你的身体呦。当所有的你、本来已经被层层剥蚀、销毁的你,都恢复了,加上你的本尊,你的一切才恢复原样,哦!这时候你才发现,层层的你和层层天地间的万物生灵,都是你的故人、你的曾经的家园,你原以为离开、消失了、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三藏的话,表面看起来文绉绉有气无力,在我看来是惊心动魄、句句真机。听闻他这一番重如泰山的言辞,这贾夫人心中欢喜,但是并未结束,仍是继续抓住他的其余漏洞继续不放、以及转移考试对象,她大怒道:“这泼和尚无礼!我若不看你东土远来,就该叱出。我倒是个真心实意,要把家缘招赘汝等,你倒反将言语伤我。你就是受了戒,发了愿,永不还俗,好道你手下人,我家也招得一个。你怎么这般执法?”一石四鸟,谁也别想漏考。
她抓的是三藏软弱和被动的漏洞,这一抓,果然奏效,三藏就几乎毫无应对的能力了,他作为师父,不但不替三个徒弟担当,面子所迫,也顾不上为三个徒弟的修行负责了……
这贾夫人发怒,唐三藏中招,唯唯诺诺嘟嘟囔囔的要拉徒弟们垫背。他叫道:“悟空,你在这里罢?”行者一听就觉得这师父不厚道,也不清醒,心想,你们这考验关我啥事嘛,就推脱道:“我从小儿不晓得干那般事,教八戒在这里罢。”悟空把皮球踢给了早就想接球的八戒。
八戒一看悟空哥哥这么默契,心中狂喜,却又想要体面,就言不由衷的道:“哥啊,不要栽人么……大家从长计较。”
三藏偏偏看不破八戒这赤裸裸的小扭捏,竟然真的把机会丢给了沙悟净,道:“你两个不肯,便教悟净在这里罢?”沙僧看见唐师父如此莫名其妙、不成体统、没有尊严,就很坚决的拒绝说:“你看师父说的话。弟子蒙菩萨劝化,受了戒行,等候师父;自蒙师父收了我,又承教诲;跟着师父还不上两月,更不曾进得半分功果,怎敢图此富贵!宁死也要往西天去,决不干此欺心之事。”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其他人都无此心,八戒心中有这个期待、而且还要求多多益善,这考验当然就打包加量的送给了他。故事把那好色之徒那愚昧的狡诈、弱智的聪明,一并勾画的入骨传神。
(选自挪威龙王《西游漫注》绘图 陈惠冠)

327 次点击    关键字: none

发表回复

校验码:  


You can skip to the end and leave a response. Pinging is currently not allow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