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 quality wordpress themes are available for instant download.

风情系列-行万里路(4)(原创)百年欧柏林风情巡礼

当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f小调奏鸣曲,作品57号)从电闪雷鸣般的深沉悲愤之中逐渐过渡到平和宁静,然后又渐显明亮和昂扬之时,坐在现代风格演绎的豪华大演奏厅里,我似乎看到了这位古典大师的灵魂在欧柏林小镇的上空,面对悲剧的命运而狂歌乱舞,几天来所体味到的欧柏林独特风情在我的脑海中逐渐地清晰与凸现。这样一座远离都市、四邻荒野的大学小镇,有如世外音乐桃园:没有奢华的享受,没有凡俗的打扰,没有汲汲的功利。专注于音乐的师生们只是默默地修练,穿越时空的间隔,与各自仰慕的古典大师们交流对话、争辩论战。

成立于1865年的欧柏林音乐学院,是美国历史悠久的音乐学院之一,美国第一家四年制大学学位音乐教育机构,也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音乐学院,它每年举办的活动众多,约1500个音乐会、电影、讲座令人目不暇接,无数的舞蹈、戏剧及歌剧作品亦在此诞生,它的声乐与表演艺术更是位居全国一流水准。每年举办的夏季音乐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音乐家和乐迷,各种比赛、讲座、大师班精彩纷呈,成为小镇居民引以自豪的一道风景。我们初到克里夫兰时,一下飞机租车询路时,人们就兴奋地回答:“欧柏林?当然,很出名的学校,你们是去听音乐会吗?那就找对地方了!”

无论是学院街的咖啡吧,还是街头一角的长椅上,只要稍一留意,你就可能听到一场有趣的关于但丁神曲的对话,或者是友好的对某一乐典演奏风格的辩论。当然,我们眼中所看到的更多是伏在桌上书写论文与作曲的景象。校园主广场北面间或传来的教堂钟声增添了这里肃穆的向学气氛,而各个琴房传来的钢琴、小提琴、长笛、黑管、声乐等混合声响,更是构成这里永恒不变的主题背景。虽然正值暑期,学生已走了不少,但仍随处可见留校苦学的年轻学生,从他们认真严肃的面容,我能看出那种与生俱来的对音乐的痴迷与执著。

这是我们来欧柏林的第四天。小镇的宁静,音乐的纯粹,渐渐让我忘却了比温哥华闷热得多的天气,也不再想念温市可口地道的中餐馆。建于1833年的这座小镇,一开始就是美国一流的文科学院欧柏林的所在地。据小城的资料介绍,1832年,长老会派传教士 John Shiperd和他的学生 Philo Stewart从Elyria向南寻找机会,他们在俄州北部的这块荒野里找到了上帝恩赐的标志:熊、树和绿地,于是定居在此,开始其传教使命,并命名这块新伊甸园的名字为欧柏林。

小镇与学院合二为一,在悠久的岁月里默默地书写了美国历史上几个不平凡的第一。比如,这里最先实行了黑人与妇女的平权教育,让二者享有与白人男性同等的大学教育机会与获得大学学位的权利;这里早在南北战争之前二十余年的1840年,就成为南方黑奴逃往北方寻求自由平等的地下通道;这里的废奴主义与男女同校理念不仅源远流长, 而且深植人心。在这里,人们可以自由而公开地表达各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与看法,并普遍认同生命价值的彰显就在于包容一切不同的主张。直至今日,欧柏林仍独享美国最世界化最具包容性的小城声誉。

在这个只有八千三百人的小镇里, 19世纪美丽的居民小屋与学院罗马式的古典建筑(其中包括世界一流的艾伦艺术博物馆),从林木掩映的一片绿荫中散发出浓浓的历史韵味。无论是小镇中央的Tappan 广场,还是主街上独特风格的艺术品商店与古旧书店,抑或风味别致的餐馆、酒吧、咖啡吧,无一不自然地流露出迷人的优雅宁静氛围。人际之间又是那样的友善和睦,路人相遇,总是热情地互相致意问好。这在喧哗浮燥的现代社会里,实在是可遇不可求的至高生活品质,正适合了来此寻道问学、求真索知的真正音乐人。

下面是一组照片,可以从中一窥小镇和学院的古雅风情。(先试试能不能上图,然后再贴更多)

  钟塔

  教学楼

  教学楼2

  教学楼3

  礼堂

  小教堂

  传教士纪念碑

  音乐学院

  树木掩映的主楼

树木掩映的主楼

音乐学院

传教士纪念碑

小教堂

礼堂

教学楼3

教学楼2

教学楼

钟塔

Trackback URI | Subscribe to the comments through RSS Feed

Leave a Reply

校验码:  

  • 分类

    • No categories
  • 日志

  • 导航


  •  总点击: 2419146
    Buy movies and download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