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性情》之 同治与光绪

【慈禧是位失败的母亲】
清末是个非常复杂动荡的年代,有意思的人和事太多。把同治、光绪这两个倒霉皇帝的八卦尽量简单地说说,主要是希望能给这个系列保持一定的完整性。

满清王朝的最后半个世纪,慈禧始终是北京的灵魂人物。两个年青的皇帝,一个是慈禧的亲生儿子,一个是慈禧的外甥兼过继儿子。在一位强势而权力欲极盛的母亲的阴影笼罩之下,这两个皇帝都逃不出悲惨的命运。讲这二人,其实说来说去还是在说慈禧。

与清开国时的孝庄太后相比,慈禧在谋略和权术上无疑是更加高明,但在教育子孙这方面就远远不及。孝庄培养的两个皇帝,儿子顺治、孙子康熙,都是有作为的皇帝。康熙的政治成就尤其显著,他本人对孝庄的养育之恩也溢于言表。而慈禧培养出的两个儿子,同治是喜欢胡闹而且短命,光绪虽有雄心大志,但能力有限,最后成为权力倾轧的牺牲品。

在两宫太后中间,慈禧更象位严厉的父亲,而慈安才是和蔼的母亲,同治和光绪都和东太后慈安更加亲近。偏偏慈禧又不肯老实承认自己的不称职,对孩子们的疏远一直是耿耿于怀,以至皇家闹出很多悲剧,在“国就是家,家就是国”的时代,皇帝的私事又影响了国政。

同治帝的皇后阿鲁特氏,光绪帝的珍妃他他拉氏,可以说都是命丧慈禧之手。同治本人在成年后婚姻生活不协,喜欢出去狎妓胡闹,最终早亡。光绪在风华正茂之年遭到软禁,忍受长期的精神折磨,以至英年早逝。这两位皇帝并不缺乏后妃,但却连一个后代都没留下。慈禧要为这些后果负很大责任。

【短命的同治】
同治六岁继位,十九岁就去世,是满清最短命的皇帝。清朝另一位英年早逝的皇帝是孝庄太后的儿子顺治。顺治也是六岁继位,虽然不到二十四岁就去世,但他十四岁就亲政了,自己掌权近十年。而同治到了18岁才亲政,却在第二年就一命呜呼。清末的“同治中兴”,与同治本人却没什么关系。他真正用心主持过的大事只有一件,就是重修圆明园,终因国力不支,半途而废。

同治小时候读书,一点也不好学,这在满清皇帝里也是少见的。他身后的光绪读书就十分用功。史载同治小时候是见书就怕,“无精神则倦,有精神则嬉笑”。直到他十八岁亲政时,连大臣的奏折都不能全看明白。儿子不好读书,身为母亲的慈禧一直忙着事业,大概也没精力对同治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况且儿子如果太能干,长大后就会威胁到她,或许她私心里也不乐意。至于另一位母后慈安,因为同治又不是他亲儿子,犯不着为一个孩子读书的事情去得罪慈禧。

就这样一直拖到同治十七岁,该大婚了,婚后也该亲政了。选皇后,慈安和慈禧的意见不一致。慈安看中了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慈禧看中了凤秀的女儿富察氏。在这种情况下只好让同治自己选。结果同治倒向慈安太后,选了阿鲁特氏。这一下,慈禧可是对同治和慈安一块儿恨上了。

慈禧素来背了一个残暴的名声,这其实有些冤枉。她从来没有象武则天那样滥杀大臣(当然她的权也没那么大),至于传说她因为太监犯了点小错就喝命乱棒打死,这也没有真凭实据。不过她对待自己不满意的儿媳确是相当狠毒。同治的皇后自从进宫就没过上几天好日子。

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自幼受到良好家教。她父亲崇绮是清朝唯一的一位蒙古状元。史载这位皇后知书达理,“美而有德”,却又不善迎逢,大约情商是差了些,所以她虽然深得同治的喜爱,却无法赢得慈禧的欢心。这点与后来光绪的珍妃不同,珍妃在一开始很讨慈禧的欢喜。这位阿鲁特氏就悲惨了,平日里无端就会被太后找碴。日后同治病重,皇后前来探望,慈禧也要大发雷霆,还说皇帝生病应该由皇后负责,差点让小皇后挨了一顿板子。

慈禧一方面对自己选中的慧妃(富察氏)大加恩宠,一方面千方百计地搅合皇帝与皇后的私生活。同治本来与皇后的感情极好,但慈禧总是要同治与慧妃同房。同治偏不乐意,但也不敢总往皇后那里跑,所以常常独宿养心殿。同治在后宫的性生活极不和谐,民间盛传同治喜欢外出寻欢,发端就在于此。据说同治在一些亲信的引诱下,到宫外找乐,但又不敢去大妓院,生怕给大臣撞见,所以只好偷偷摸摸去崇文门外那些条件差的地方。清末一些笔记连同治和谁谁好过都说得有名有姓的。同治十三年(1874年),这个可怜的皇帝因为出天花而一命呜呼。盛传他实际是死于梅毒,这虽属猜测,却是讲得通的。

同治虽然有一后二妃,也有若干的嫔,但没留下子嗣。据说皇后阿鲁特氏本来已经有孕,但同治一死,皇后也被慈禧给逼死了。慈禧逼死皇后,已经不是简单的个人好恶,而是事关权力斗争了。原来同治在临终前,因为不满慈禧的专横,与皇后商量谁来继位,皇后给同治出主意说,这次一定要立一个长君,以免再让太后趁机垂帘。同治深以为然,就决定立他的堂弟载澍为嗣君。同治叫来自己的老师李鸿藻,让他起草了诏书。

政治经验丰富的李鸿藻哪里敢得罪西太后,写好诏书后头也不回地投奔慈禧去了。慈禧看见这个诏书,必定是即生气又伤心,不但把同治的诏书付之一炬,而且下令停止同治的医药。同治很快便死了,留下的怀了身孕的皇后,更不见容于慈禧。殉葬,是她唯一的结局。

【国丈崇绮】
同治皇后的父亲崇绮值得说上几句。崇绮是国学大师启功先生的“三外曾祖”。他是清朝唯一的一位蒙古族状元,这其实只是机缘巧合,与清朝科举制度有关。据启功先生的回忆,崇绮的父亲当时被朝廷定了罪,因此他不能享受高干子弟在科举上的特殊待遇。清朝规定高级官员的子弟与民间士子在考试的时候分开阅卷,官卷的录取比例高些。崇绮因此就参加了民卷的考试,结果考了第一。清朝又规定每期科举的前三甲都必须是汉人,而崇绮本是旗人,阴差阳错地拔了头彩,当时颇让朝廷为难了一阵。后来有人建议不如留下一段佳话,朝廷便让崇绮做了状元。

崇绮是被两宫太后钦点的状元,女儿进宫是在他做了状元之后。慈禧虽然对崇绮的女儿百般刁难,但是对他这个国丈却一直重用。这也可以看出慈禧的为人相当理智。同治死后,崇绮探明了慈禧对皇后的意思,知道天命难为,就帮助女儿自杀。启功提到这一段悲凉往事,说皇后死志已定,叫来崇绮,问该怎么死。崇绮跪在外面,问“不吃行不行”,皇后说行,于是绝食而死。皇后即死,慈禧去了心头大患,就过往不咎,命令厚葬,谥号孝哲。

皇后死后,崇绮仍旧做他的官,几次升迁,最高做到户部尚书。崇绮对慈禧一直很忠心。后来光绪搞戊戌政变失败,遭慈禧软禁,已经归隐的崇绮被慈禧重新启用。他和大学士徐桐都主张废了光绪,甚得慈禧心意。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慈禧立溥俊为大阿哥,也就是皇太子,准备逐渐取代光绪。崇绮则被指定为溥俊的老师,这足以看出慈禧对崇绮的重用。

崇绮是个非常传统的人,对忠孝节烈这套深信不疑。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慈禧逼死他女儿,他却仍然效忠慈禧。他不但反对康有为的维新变法、而且相信义和团。怎奈义和神功挡不住列强的洋枪洋炮,妄想利用义和团来教训洋人的慈禧朝廷,也在八国联军的炮声中苍狂西逃。崇绮起先是受命留守北京,但不久就跟着荣禄一起西逃,没有带家眷。他逃到保定,就没有再走了。

庚子之乱,以中国大败而告终,一大批当时支持义和团的大臣都丢了性命,崇绮也在保定自缢而死。他在北京的家人全部自尽殉节。至于大阿哥溥俊,因为洋人的反对而终究没能做成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