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造就的机遇】
晚清的中国遭遇“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老大帝国开始了向现代化的艰难转型。发生在咸丰年间的太平天国运动却并非顺应历史潮流,甚至可说是与潮流背道而驰,结果在政治上是清廷要镇压它,在文化上是士绅阶层要摧毁它,而从经济利益考虑,外国势力也加入助剿的行列。

如果说太平天国对中国有什么积极的影响的话,那就是它迫使满清朝廷启用了一批杰出的汉臣。被称为“晚清三杰”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正是在太平天国的浩大声势中登上政治舞台的。满清虽然从立国之初就推行民族政策,强调满汉一家,但民族矛盾始终存在。满人不但享有种种特权和优惠政策,而且把各级政府的权力都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对兵权尤其如此。直到天平天国运动爆发,满清朝廷痛苦地发现,他们手里的正规军--八旗军和绿营,已是不堪一击了。从1851年爆发金田起义,仅两年之后洪秀全就定都天京,公然建立了与北京抗衡的另一个朝廷。

要兵没兵,要饷没饷,焦头烂额的朝廷不得不倚重这个国家的中坚力量--汉族乡绅。在儒家正统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大师级人物曾国藩,靠圣贤书步入仕途,却从没想到会于行伍之中建立功勋。曾国藩在征剿太平军的过程中培植起一大批汉族能臣,其中包括了左宗棠和李鸿章。左宗棠本来总也考不中进士,已经放弃了科举一途,后来却在与太平军的对垒中大展拳脚,终于成就一番功名。而左氏对国家最大的贡献并不在剿灭太平军,而在收复新疆。至于李鸿章,虽然长期以来久负骂名,却是晚清洋务运动中的领袖人物。

晚清时代涌现出来的能臣很多,以曾、左、李三人名气最大,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也十分深远。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淮军,开创了晚清以降带私家军的风气,成为日后军阀割据的先声。在个人层面上,这三人不但脾气性格迥异,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是起起落落,为后人留下许多精彩故事。

【曾国藩:真正的大儒】
中国以儒家思想立国。人们对儒家学说抱有这样一个信念,就是一个人如果严格遵循儒家经典的教诲来修养锻炼自己,那么这个人终究会成为有用之材,不但能造福苍生,其本人也因此成就一番事业。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科举考试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遗憾的是,真正能遵循儒家学说去修身养性、兼济天下的人实在不多。晚清三杰中只有曾国藩能达到这个境界。左宗棠就恃才傲物,常露狂态。李鸿章则有些痞子作风,说好听点是遇事善于融通,说难听了是耍滑头。

曾国藩出身于湖南农村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湖南双峰县),家里时代务农,他是家里第一个靠金榜题名的子弟。曾国藩的家世如此贫寒,毫无关系背景,但仕途却相当通顺,十年里被道光皇帝升了七次官。这实在要归功于他本人的深厚修养。

曾国藩28岁那年考中进士,随即被留在北京,到翰林院任职。职位虽低,但能够留京,也是大多数新科进士梦寐以求的。曾国藩刚到北京的那几年,既没关系,也没有钱去拉关系,于是索性老老实实做学问,坚决不走那些歪门邪道。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曾国藩的学问人品被当时权倾一时的穆彰阿看中(就是鸦片战争中力主投降的那位),成了穆彰阿的门生。后来曾国藩又结识了贵族子弟肃顺(就是后来被咸丰指派为顾命八大臣之首、被慈禧杀头的那位),深得肃顺的敬重。因此曾国藩虽然是个穷光蛋,又不会“来事”,在朝中照样人脉旺盛。当然更主要的是曾国藩得到了道光皇帝的赏识。道光皇帝一生崇尚简朴,忧国忧民,而曾国藩身上具有传统农家子弟的美德,老实、忠诚、能吃苦,都很得道光帝的好感。

曾国藩担任京官十几年,42岁那年离京到江西主持乡试,期间母亲病故,因此回家奔丧。那已是咸丰二年,太平军已经从广西打进了湖南,把长沙、岳阳等重镇夺了过去。朝廷就命曾国藩留在家乡办团练,也就是靠自己的力量组织民兵。曾国藩投笔从戎,开始了战争生涯。曾国藩起初总打败仗,几次试图自杀,都被部下救了回来。不过他在大小征战中逐渐取得了经验,摸索出一套军事理论。后来蒋介石对曾国藩、胡林翼的军事思想推崇备至。扫平太平天国后,朝廷封他为一等侯爵,赏加太子太保。再往后,曾国藩做了大学士,并担任过至关重要的直隶总督。

曾国藩不但治军有方,而且极会笼络人才。一批谋士和将才从他的帐下脱颖而出,除了左宗棠、李鸿章之外,还有郭嵩焘、
江忠源、彭玉麟等人。笼络人才,一靠他自身的水平见识,二靠他的胸襟气度。曾国藩不光身居高位,同时还是当时儒生们的精神领袖,所以象磁铁一样吸引了一大批有抱负的俊才。况且他在做京官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大批门生。所谓收门生,其实质是他为一批赴京赶考的举子担当辅导老师,指导他们复习考试,郭崇焘、李鸿章都进过曾氏补习班。结果曾国藩指导过的这批门生里居然有十个考中,上榜率相当之高。这不单是运气,而与他这个辅导老师的水平大有关系。

再来说他的胸襟气度。曾国藩是个老实人,但老实这种品质在他那里并不是傻,而是大智慧。在官场上,他对权贵、对上级,总能给予应有的尊重,没有那种“大才不甘人下”的傲气,但也绝不卑躬屈膝地巴结。对于下属,他则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大胆启用,从来不吝举荐。比如对左宗棠,他就一再向朝廷推举,把左氏扶植到浙江巡抚的重要领导岗位,左宗棠从此独当一面。

曾国藩先后经历了三朝(道光、咸丰、慈禧),当权的大佬换了一茬又一茬,他却一直不倒。曾国藩无疑是个忠臣,但绝不是说和朝廷没有矛盾。实际上猜忌无时不在,委屈是家常便饭,心灰意冷的情绪常郁结心间。只不过他修养到了家,处处以国家大局为重,将个人宠辱置之度外,结果反而得以保全。他一生中经历的最严峻考验是太平天国刚被剿灭时,朝廷忌讳他兵权太重,决定裁撤湘军,大有鸟尽弓藏的味道。曾国藩对朝廷的心思看得太透了,于是积极配合裁军,在攻破天京后一个月就遣散数万湘军,还向朝廷申请让他弟弟曾国荃开缺回籍。

剿灭太平天国之后,曾国藩还参加过“剿捻”(镇压北方的捻军),无功而返。六十岁上担任直隶总督,处理“天津教案”,因为涉及洋人的人命,落得两头不讨好。后来剿捻与办理天津教案两件大事,都由他的学生李鸿章接替。在生命的最后岁月,曾国藩奉命南下担任两江总督,死在任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个字,曾国藩当之无愧。

【曾国藩的姻缘趣话】
以古人的标准,曾国藩算是晚婚了。他到21岁才娶妻(也有说23岁)。说起这门亲事也有个故事。曾的妻子欧阳氏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欧阳凝址是个饱学之士,开馆授徒。曾国藩是欧阳凝址的学生,因为从小见识不凡,深得欧阳先生喜爱。这位欧阳先生对曾国藩十分看好,甚至亲自为他做媒,帮他与乡里一户王姓人家定了亲。

曾国藩是家里的长孙,很受祖父的喜爱和器重。祖父答应了这门亲事,并且隆重操办起来。谁知道那户王姓人家看曾家家道贫寒,就心生悔意,但是又找不出什么正当理由退婚。结果一直拖到成亲的大喜之日,曾家这边已经摆下了酒席,王家那边还没什么动静,死活不发轿子。这下急坏了做媒的欧阳先生。老先生当时急中生智,就对曾国藩说:“老朽有一个女儿,知识答礼,就是相貌差些,如果你不嫌弃,即刻打发人接来成亲。”曾家自然答应下来。就这样,曾国藩阴差阳错地成了他老师的女婿。

以当时的条件看,明显是曾国藩高攀了欧阳家。但这位欧阳夫人是个贤内助,一点不拿架子,成亲后恪守媳妇本分,一心一意操持家务,孝顺公婆。后来曾国藩到北京做了大官,欧阳夫人也跟着被封了诰命,也算是夫荣妻贵了。夫妻二人一共育有三子四女,应该是十分恩爱的。

后来曾国藩还纳过一个小妾,而此事还成了曾国藩的一个小小污点。纳妾之事发生在咸丰大丧期间,当时曾国藩已经年过半百了,还在与太平军打仗。他娶这个小妾起码犯了两条大忌,一是在皇帝的丧期娶媳妇,是“违制失德”,二是在两军阵前娶亲,影响军心。据说曾国藩草草把小妾接进帅府之后,手下大将彭玉麟十分不满,上门来兴师问罪。彭玉麟不敢直接责备曾国藩,就拿那个给俩人牵线做媒的家伙韩正国出气,声言要杀了此人。曾国藩知道彭玉麟是冲着自己来的,但娶了个小妾又不好交待,于是就往自己的病上推。原来曾国藩长年患有皮肤病,身上长癣,常常痒不可耐。曾国藩就说,他娶小妾主要是为了帮自己搔痒。这样一说,彭玉麟也不好意思再问罪了,事情就算敷衍过去了。曾国藩“娶个小妾挠痒痒”,也就成了他的一个笑谈。

唐明浩的小说《曾国藩》里,也讲到娶妾的这段经历。按小说中的讲法,这位名叫陈春燕的小妾跟着曾国藩只过了一年多就因病去世了,并未留下子女。春燕死后,曾国藩强忍悲痛,仍然照常办公,只有等到夜深人静之时才独自伤悲,写了一幅挽联来纪念。联曰:“未免有情,对帐冷灯昏,一别竟伤春去了;似曾相识,怅梁空泥落,何时重见燕归来。” 春燕死后,曾国藩再也没纳过妾。

曾国藩对于治家有一套理论,对家人要求严格,以勤俭为美德。他有三个儿子,长子因出天花而夭折,剩下两个长大成人。其中次子曾纪泽后来成为晚清出色的外交官,三子曾纪鸿本来在数学方面很有造诣,只可惜也是英年早逝。纪鸿的妻子郭氏,后来在曾氏家族中地高望重,在对曾家的子孙教育上做出很大贡献。

至于四个女儿,女婿都是他亲自挑选的,可惜都没挑好。曾国藩选女婿,不看女婿本人,而主要是考察其父母、家世。他与郭崇焘的联姻,还出于政治考虑。结果四个女婿里面,有的品性不佳,有的不求上进,有的体弱早丧。曾家四女的结局都有些悲惨,大概只能怪运气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