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出处
————————————————– !!!!!!!!!!!!!!!!!!!!!!!!!!!!!!!!!!!!!!!!!!!!!!

“四体”, “五谷” 和 “六亲”

前些天跟一位老先生聊天, 老人家感叹世风日下, 人心不古时说: “现在的年轻人五谷不分, 六亲不认, 只知道一个钱字。” 说来惭愧, “五谷” 我还真分不太清, “六亲” 却是不敢不认的。 但真就有 “六亲” 认不得或不愿认的, 中央电视台的大名人朱军就不太认得 “六亲”。 你如果不相信朱军会犯如此低级的常识性文化错误, 全国的电视观众可以出来作证。 在CCTV 2007年4月18日播出的 《艺术人生》 特别节目 “恰同学少年” 中, 主持人朱军请毛泽东的孙子、毛岸青的儿子毛新宇上台讲述爷爷奶奶的往事。其时毛岸青刚刚去世。 毛新宇胖胖的上得台来, 刚一落座,朱军就称呼毛岸青为 "家父", 并向毛新宇表示哀悼, 一时间把小毛搞得莫名其妙, 把全国人民逗得哈哈大笑。

朱军的人文修养到底如何? 我不太了解, 不过照我想, 朱军应该能够分的清他自己的父亲和别人父亲的区别。 朱军的毛病出在太想在观众面前显得文雅一点, 可能超出了他自己实际的文雅水平, 把 “家父” “令尊” 搞混了。

那么, 什么是 “六亲” 呢? “六亲” 泛指亲属。 历史上 “六亲” 有特定的内容,其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 《左传》认为 “六亲” 指父子、兄弟、姑姐(父亲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属)及姻亚(夫的家属); 《老子》以父子、兄弟、夫妇为 “六亲”; 《汉书》以父、母、兄、弟、妻、子为 “六亲”。现代人赞同《汉书》说法的多一些。但无论如何, 父子关系都是“六亲”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关系, 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

一般在谈话中, 我们谈到自己健在的父亲时称 “家父”, “家严”; 谈到自己故去的父亲时称 “先父” 或者 “先严”, “先考”。 我们谈到对方健在的父亲时称 “令尊”; 谈到对方故去的父亲时称 “令先君”。

下面谈 “四体” 和 “五谷”:

“四体”的字面意思是 “两手两足, 四肢”; “五谷” 具体所指, 说法不一。 《黄帝内经》认为 “五谷” 即 “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 《孟子》认为 “五谷” 指 “稻、黍、稷、麦、菽”。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五谷”指几种常见的农作物。 “四体” 和 “五谷”的出处在 《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这几句话是一个老农对孔子的评价。 老农认为, 孔子本人不参加劳动, 而且也不了解农耕生产的理论知识, 所以算不上是时代的弄潮儿。 这个评价不算很正面, 要让你我这样的一般人听了可能会不太愉快, 但孔子毕竟是不世出的大人物, 他一听就听明白了老农的真知灼见, 大为叹服, 诚恳地表达了想见见老农, 当面求教的愿望。

我们作为后人, 有几千年历史沉积的经验教训做我们的提示和工具, 又有一代浓于一代的自以为是的浪漫情怀, 所以也能勉强明白老农话里 “一代之治, 一代之学, 一代之英” 的大道理: 生在农耕社会, 不懂农耕, 算不上农耕时代的英雄; 生在信息社会, 经济社会, 不懂信息, 不懂经济运作, 缺乏管理知识, 任凭你先生精明似鬼魅, 也算不上我们这个时代的弄潮儿!

————————————————– !!!!!!!!!!!!!!!!!!!!!!!!!!!!!!!!!!!!!!!!!!!!!!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