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谈到的这位“白宫黑管家”,不是奥巴马总统,虽然他的确是当下如假包换的白宫黑管家。

我指的是导演李丹尼尔斯的新片《白宫黑管家》。

这是一部典型的美国式爱国主义宣传片。假如美国也有中宣部和广电总局的话,这部电影无疑会获得政府的资助与推广。

它试图通过“戴着白手套的黑汤姆叔叔”的一生来展示出一卷美国黑人解放运动的英雄史诗。

结果是,它以大卡士阵容让一串卡通脸谱式的美国总统鱼贯而过,把近一个世纪的黑人吁天录硬塞进132分钟的胶片中,因而显得热闹而拥挤。

主人公从一名“种地黑鬼”(Field Negro)升格为一名“家务黑鬼”(House Negro),有点像中国被选进宫的太监,陷入了一种尴尬的“身份认同危机”:一方面,他已经从水深火热备受压迫的广大黑人队伍中分离出来,荣升为“上等黑人”;另一方面,在白人的眼里,他依然是一名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奴隶。他的黑人上司告诫他,他在白宫里就是一名透明人,非礼勿听,非礼勿说。从此,他必须戴上面具做人。而面具一旦戴久了,就摘不下来。

处于这种位置的黑人,在风起云涌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中只能作壁上观。深入骨髓的奴性如影随形左右着他的一生。经过马丁路德金,自由乘客和黑豹党他们用半个世纪的鲜血换来的自由与公民权利,他倒是坐享其成了。

当然,爱国主义宣传片都必须有个光明的尾巴。电影结尾,李莲英式的父亲终于与李自成式的儿子握手言欢。

那一串卡通式白人总统走过场只不过是前戏而已,最后2008年奥巴马当选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才是高潮。这时候,演员Forrest Whitaker和Oprah Winfrey的热泪盈眶绝对是真情流露。可以这么说,这是美国黑人狠狠吐出一口鸟气的时候。可是,《白宫黑管家》是否另有寓意?奥巴马会不会也是现实版的这么一名“白宫黑管家”?

这种深宫秘史式的故事总是有卖点。要是剧本拿到中国,相信赵宝刚导演绝对能够拍出一处精彩的《中国最后一位太监》或者是《李志绥医生回忆录》之类的大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