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吉是谁?名字这么怪。原来他姓邴,这个字太冷僻,不知道怎么念,就常常被误作丙吉。他是西汉汉宣帝时的丞相。

公元前87年,正是汉武帝末年,当时丙吉还在长安监狱担任法官之类的小官。一天晚上,宫廷侍卫来到监狱,传圣旨将狱中所有人等,全部诛杀,一个不留。这么狠,干什么?这件事的起因,在4年前。汉武帝刘彻的宠臣江充,诬陷太子用巫蛊术诅咒皇上,太子被逼兵变。老皇帝虽已有些糊涂,结果姜还是老的辣,太子没斗过老爹,兵败自尽。这事件称为“巫蛊之乱”。巫蛊之乱使太子被废,自杀,太子母亲卫皇后自杀,太子的两个儿子在兵变中丧生,全家被斩。事发过程中牵涉到小民无数,长安监狱人满为患。

太子唯一的后代,三个月大的孙子,武帝的嫡曾孙,逃过一刀,独自被囚在丙吉监管的狱中,无人照管。丙吉挑选了两名女犯哺育照顾他,否则小家伙不是冻死饿死,也病死了。因为家人都没了,小家伙原来的名字也没人知道。据说在一次病后,丙吉给他取名“刘病已”。这样过了4年,巫蛊案还是没有足够的证据结案。本来就是子虚乌有,如何结案?这时又有别有用心的人警告皇帝刘彻说,“长安监狱中有天子光芒!”当皇帝的,最怕听到这种话。他下令将长安监狱中的大小罪犯一律处决。因为巫蛊一案,已经将成千上万的人处斩,连皇后太子皇孙都不能幸免。杀一些小民罪犯,又有什么稀奇?古代皇帝都这样,不问情由,杀人如麻。

宫廷侍卫星夜来到监狱宣旨,丙吉听说缘故,大吃一惊,拒绝开门,说,“人命关天,小民尚且不能无辜而死,何况还有皇曾孙在内!”宫廷侍卫一听,七窍生烟,你小小一个看监狱的,吃了熊心豹子胆,有几个脑袋,竟敢抗旨不遵?丙吉在监狱大门口守着,僵持到天亮。侍卫无法可施,气急败坏回去复旨。丙吉此时已是命悬一线,侍卫再来时,恐怕就不是一个人,而且也不是赤手空拳而来了。巫蛊之乱时,已有不知多少皇亲国戚大臣被杀。他一个小小的监狱长算什么。不幸中的万幸,武帝刘彻一早起来,头脑也清醒些了,听到回报,叹道,“天使之也”,意思说,这是上天叫他提醒我。随即收回成命,大赦天下。不仅丙吉逃过一劫,皇曾孙刘病已逃过一劫,狱中千百无辜小民也逃过一劫。今天回想丙吉的勇气,实在令人战栗,将脑袋提在手上多管闲事,玩勇气,不知几人能够做到?这件事即使他不站出来拦阻,也决没有人说他有错。皇帝处决罪犯,实在是太平常了。

也许你会说,他的勇气来自对皇室血统的愚忠,不是因为有皇曾孙在内,他才不会冒死相救。可能你说的也有道理。后来5岁的刘病已出狱啦,父母双亡,举目无亲。丙吉将他送到祖母家抚养,也就是废太子的丈母娘家。再后来这个刘病已阴差阳错,居然当上皇帝,即汉宣帝刘询。他在位期间,丙吉官至丞相,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这样听起来好像有点放长线钓大鱼的意思,丙吉长线投资成功。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当年刘病已在民间长到十八岁,虽然列入皇族名册,在宫廷读书,但是离皇帝宝座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还要远。当时在位的,是武帝刘彻的幼子刘弗陵,刘病已是他的侄孙。但刘弗陵只比刘病已大3岁而已。他7岁登基,看起来可以做皇帝一直做到刘病已翘辫子。况且皇帝继承人的名单上,排在刘病已前面的不知多少,什么时候能轮到他?

刘病已到了婚龄的时候,皇宫总管张贺一直爱护他,想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他,张贺的弟弟大骂他一顿,说,“瞎了你的狗眼,这种皇孙比蚂蚁还多,将来还不知道有没有饭吃,你把孙女嫁给他有什么好处?”后来,张贺又做媒,把宫廷监狱管理员的女儿许氏嫁给他,许氏母亲还百般不愿意,觉得委屈了女儿。婚后,刘病已搬到岳父家住,可见他实在是个落魄王孙,居然要做上门女婿。施恩于他,有什么益处?当然,这些都是俗人,不懂得看相,不知道刘病已就要大富大贵了。

有些人的人生真是太戏剧化,比任何小说都精彩。汉昭帝刘弗陵于21岁一命归天,不但英年早逝,而且没有子嗣。大臣们迎立昭帝的侄子刘贺登基。据说这个刘贺在即位的27天內,做了1127件不该做的荒唐事,平均一日42件,真是牛皮。其结果就是被废。臣子们继续讨论该谁来当皇帝。皇族后裔一个个数过来,没一个像人样。看来那时候的刘姓王朝,还是非常稳固,宝座空悬,居然没有外姓人来夺位。这时候的丙吉,已经是高官,光禄大夫。他向托孤大臣建议,迎立刘病已来做皇帝,大臣们表示同意。于是这个寄人篱下的上门女婿,天上掉下来一个巨大的馅饼,砸在他那18岁的乳臭未干的小脑袋上。即位后,刘病已改名为刘询。

对于小时候的舍命相救,和后来的举荐为帝,这其中的过程,刘询一无所知。他懵懵懂懂当上皇帝,却不知拜谁所赐。丙吉也守口如瓶。后来刘询毕竟知道了狱中相救的事情。那是因为有一个宫女上书给皇帝,说自己在狱中曾经养育过他,并说丙吉知道真相。皇帝叫查,丙吉一见那宫女,就说,你有什么功劳?渭城的胡组,淮阳的郭征卿才是对皇帝有恩的人。这时候丙吉将狱中的两个女犯尽心抚育刘询的情况说出来,并不提自己的功劳。皇帝也不傻,自然恍然大悟,立即对丙吉封侯晋级,丙吉仍百般辞谢不受。他的辞谢可以说是谦逊,也有可能出于谨慎。伴君如伴虎,如果皇帝觉得欠了你的恩情,有时候也不见得是件好事。

不过,宣帝刘询毕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的正配妻子许氏,因为出身低微,大臣们反对封她为皇后。刘询当时龙椅还没坐热,说话并没什么权威。但他不忘旧恩,坚持己见,最终使许氏成为皇后。虽然许氏因为当上皇后遭妒,于3年后被人毒死,但毕竟没有因为夫君飞黄腾达,自己却遭到从正配妻子,沦落为小老婆的命运。刘询对于丙吉非常倚重,丙吉也是一个宽厚尽职的丞相。宣帝刘询在位期间,西汉国力强盛,称为“中兴之治”。不管丙吉是不是因为长线投资而救了他,他并没有救错人。如今位极人臣,如果他当初是长线投资的话,已经达到了目的,可以安享荣华富贵了吧。

然而按照当时的标准,他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荣华富贵。汉朝有一个惯例,就是外戚当权。皇太后的家族,和皇后的家族,掌控国家大权。象武帝时的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分别是皇后卫子夫的兄长和外甥。他们家族还可以说是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别的外戚家族只知道安享富贵,甚至强横霸道,为非作歹。在这种情形下,大家都走裙带关系,把自己家族的女儿送到皇宫中去,只要一人得宠,父兄就立刻封爵。父兄又提拔女婿,侄子,外甥,七舅八叔二大爷,整个家族就飞黄腾达了。这倒不是因为这些人都有爱心,自己富贵,不忘家人。而是因为宫廷斗争极为复杂惨烈,孤掌难鸣。必须将亲戚朋党安插到朝野各处,才能与其他势力抗衡,富贵才能长久。

宣帝时,外戚家族包括宣帝祖母史家,母亲王家,还有霍家(他们是卫皇后外戚的一支,幸存于巫蛊之乱)。既然丙吉对于宣帝有那么大的恩情,而且当初他就是深谋远虑,如今若想荣华富贵,只需将女儿送入宫中,就机会多多了。如果没有女儿,可以送孙女,外孙女,侄女,外甥女,实在没有如花似玉的女孩儿,还可以认个养女。丙氏家族有没有这么个女孩儿在宫中呢?也许有,只是我没听说。而且,即使有这么个女孩儿,大概也没得宠,否则应该有一个丙氏家族崛起才对。这个也没听说,也许只是我孤陋寡闻吧。

不管怎么样,丙吉似乎从搭救宣帝的事情中没有得到太大的好处。从这一点来推断,我们大概可以得出结论,丙吉确是一个宅心仁厚,施恩不图报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