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抓泥鳅

在这多种活动中,有一种是我最拿手也最喜欢的,那就是抓泥鳅。

泥鳅喜欢生活在水下的烂泥中,偶尔会钻出来,到水里游泳,寻寻食吸吸氧。由于在水与泥间频繁地钻进钻出,所以有泥鳅的地方水必混。尤其在炎热的夏天,水中氧气少,泥鳅有时会快速地冲上水面,在空气中吸口氧,然后一个急速翻身,向下潜去。翻身时泥鳅柔软的尾巴在水面掀起与压下,“彪” 一声,如同在水面打了个响指,其连贯而美妙的动作,比游泳选手游到池边时的那个倒转翻身,还不知要漂亮多少倍。

在平展的池塘湖面,泥鳅金黄色的尾巴在阳光下划出那美妙弧线的一瞬间,水面上传来的这“彪” 一声,可堪比世上许多美妙音乐,这不只是生机勃勃的自然界之声,也足令人联想到滑溜肥美的泥鳅尾巴所做成的美味菜肴。

不过,我当时所擅长的抓泥鳅之术,并不适用在水深的池塘,而适用在小水沟与水田,抓这儿的泥鳅。

江南水乡,作灌盖用的小沟小渠,如毛细血管般布满了田野,有些小沟小渠里,积存了很厚的淤泥,这是泥鳅生活的好地方,还有泥肥料足的水稻田,也是泥鳅们的理想生活场所。在某闲空的一天,提起鱼篓,找到一条水浅而混的小水沟,两端用泥块堵住,再一瓢一瓢地把水舀干,然后从一端挖起,把己吃得肥肥的泥鳅一条条从泥里挖出来。有着青黑色的背,棕白色肚子与金黄色尾巴的泥鳅,睁着两只圆圆的小眼睛,张嘴发出吱吱声,嘴角的须条根根立起,扭着滑溜的身,在手里挣扎。那抓住肥肥的泥鳅,一条条放到鱼篓里的感觉妙不可言。半天下来,就可装满一鱼篓

水沟里的泥鳅多,但田里的更多。要抓田里的泥鳅,当然不能用排水挖泥法,这样会损坏刚种下不久的晚稻苗,而是要在正午,田里的水在阳光暴晒下烫得似要沸滚时,出去抓。

水田里,有在插秧时留下的一只只脚坑,坑里水深,较清凉,泥鳅喜聚集于此。天热水缺氧,泥鳅需过段时间就钻出泥土浮到水面吸氧,这样钻进钻出浮上沉下,有泥鳅的脚坑水混,无泥鳅的水清,一目了然,极易分辨。

在又是农闲,又是学校暑假的那段时间里,我天天头戴斗笠,手拎鱼篓,赤脚走在田塍上。看到水混的脚坑,就停下来,轻轻伸下手去在泥里摸,一摸一个准,一个脚坑里,少则一条,多则五六条,摸久了技术好,条条不漏地入鱼篓。不用几小时,就可抓到大半篓泥鳅,沉甸甸地拎在手里回家。

泥鳅的烧法很多,有红烧、清煮、油煎等,最讲究的一道菜,是用一块嫩豆腐泡在清水里,再放入几条饿了几天,清了肚肠的泥鳅,然后用慢火煮烧。泥鳅在越来越热的水中四处乱窜,见还冰凉的嫩豆腐,就急急钻入,最后就慢慢烫死在嫩豆腐中。之后放入调料,撒些青葱,一盘色香味俱全又极创意的佳肴就做好了。是残忍了些,但味道实在不错。

我常用的是火烤泥鳅法,就是找些木炭与一片铁丝网,把鲜活的泥鳅用盐盐死并腌一会后,点燃木炭,在铁丝网上放下腌好的泥鳅,把泥鳅烘烤成香喷喷的泥鳅干,待冬天缺菜时用。记得那几年,我家的泥鳅干,一直吃到来年的春天也还未吃完。

450) this.width=450″ src=”http://lh3.google.com/HuangXia2008/Rxi6r2BvCRI/AAAAAAAAAuI/Hv0exPX8fdw/%E6%B3%A5%E9%B3%85%E4%BA%8C.jpg” border=”0″ />

发表评论 Leave a Reply

校验码: